⑴ 在成本加成定价法中,贷款利率不包括( )。
【答案】D
【答案解析】成本加成定价法中,贷款利率一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非资金性的营业成本+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所要求的补偿+银行预期利润水平。故选D。
⑵ 资本成本和实际利率是否相等
不相等,差一个所得税。资本成本率需要考虑资本成本本身冲掉的所得税。说白了,资本成本率=实际利率乘以(1-25%).
资本成本率是指你要用这些资金所要付出的代价,它包含了机会成本。你可以理解为要使用这些资金要付出的成本,而实际利率有时会高于成本,有时会低于成本。
拓展资料:
利息是指货币持有者 (债权人) 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 (债务人) 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定义:
1、因存款、放款而得到的本金以外的钱(区别于‘本金’)。
2、利息(interest)抽象点说就是指货币资金在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增值额。 利息讲得不那么抽象点来说 一般就是指借款人(债务人)因使用借入货币或资本而支付给贷款人(债权人)的报酬。又称子金,母金(本金)的对称。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也就是时间)。
利息(Interest)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是指货币资金在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增值额,其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x100%
3、银行利息的分类
根据银行业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银行应收利息和银行应付利息两种。基准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存贷款利率,用于指导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可跟进市场行情、借款人情况在基准利率上进行上下浮动。
贷款利率上浮主要原因有市场贷款需求大于资金供给,简单说就是银行缺钱,另外就是借款人本身的征信状况不佳,银行认为贷款风险偏大,故上浮利率。
⑶ 在成本加成定价法中,贷款利率不包括( )。
【答案】D
【答案解析】成本加成定价法中,贷款利率=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非资金性的营业成本+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所要求的补偿+银行预期利润水平。故选D。
⑷ 等额本息还款中如何求实际利率
等额本息还款中求实际利率方法:
等额本息实际利率计算公式:
1、月利率=每月还款金额*[(1+月利率)的还款期数次方-1]÷[贷款本金*(1+月利率)的还款期数次方]。年利率=月利率*12;年利率=日利率*360;月利率=日利率*30。
2、每期应还款额=【借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期数】/【(1+月利率)^还款期数-1】 还款60期,月利率为合同约定,融资额就是借款本金。
3、如果是每年还款,利率采用年利率,期数为5期。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4、利息的计算方法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单利的计算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x期限)利息=本金x利率x期限。如:某储户有一笔1000元五年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13.68%,存款到期时,该储户应得利息:1000元x13.68%x5=684元。复利是单利的对称,即经过一定期间(如一年),将所生利息本金再计利息。
另外,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是最好的,等额本金还款,贷款本金等额划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本金在该月产生的利息,一种贷款还款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既然可以节约贷款利息,那很显然肯定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就是需要前期月供金额比较高,前期还款压力比较大。等额本金的优点是能节省更多利息;缺点是前期还贷压力较大。反之,等额本息也是有利弊之处,等额本息的最大优点就是前期还款压力低,因为每个月的月供都是相等的;缺点就是贷款利息要比较高。
所以,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基本算法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由于银行结息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的方式。
⑸ 实际借款资本成本和借款利率
实际借款资本成本=实际支付的利息*(1-所得税税率)/(借款总额-手续费-限定性余额)
所以,借款手续费2万情况下,资本成本=1000*5%*3*(1-25%)/(1000-2)=11.27%
同理,限定10%存款情况下,资本成本=1000*5%*3*(1-25%)/(1000-2-1000*10%)=12.53%
借款利率=实际利息/实际取得或可动用贷款额=1000*5%/(1000-1000*10%)=5.56%
⑹ 贷款实际利率计算公式
1、利息的计算公式: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2、等额本息法:
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n/[(1+月利率)^n-1]
式中n表示贷款月数,^n表示n次方,如^240,表示240次方(贷款20年、240个月)
月利率=年利率/12
总利息=月还款额*贷款月数-本金
3、等额本金法:
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n+剩余本金*月利率
总利息=本金*月利率*(贷款月数/2+0.5)
4、贷款利息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5、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
6、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6)成本加成中实际贷款利率扩展阅读:
分类情况
利息计算公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第二,利率的换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此之外,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
第三,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
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
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
3、除活期储蓄年度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种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
第四,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
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
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
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
存期计算规定:
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
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4、定期储蓄到期日,比如遇法定假期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利息的计算公式: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如果收利息税再×(1-5%)
本息合计=本金+利息
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应计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应计利息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已计息天数按实际持有天数计算。
PS:存期要与利率相对应,不一定是年利率,也可能是日利率还有月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利息计算公式
⑺ 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 贷款利率的公式
成本加成定价法贷款预期年化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贷款预期年化利率 = 筹集资金的边际利息成本 + 经营成本 + 预计补偿违约风险的边际成本 + 银行目标利润水平~
⑻ 银行金融产品定价权如何配置
摘要 1.成本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