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银行贷款利率计算方法
拿商业贷款,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举例吧: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如下:[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下面举例说明等额本息还款法,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月利率4.2‰,每月还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1324.33元。上述结果只给出了每月应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对这个本息和进行分解。仍以上例为基础,一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贷款余额20万元,应支付利息840.00元(200000×4.2‰),所以只能归还本金484.33元,仍欠银行贷款199513.59元;第二期应支付利息(199513.59×4.2‰)元。网上也有贷款计算器,你可以搜索计算。
Ⅱ 银行现在贷款利率是多少
不同银行的贷款利率可能有所不同,也可能一致,具体的信息可以到银行咨询。
以央行为例:
短期贷款:6个月(含),贷款利率为4.35;六个月至一年(含),贷款利率为4.35
中长期贷款:一年至三年(含)贷款利率为4.75;三年至五年,贷款利率为4.75;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4.9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下,贷款利率为2.75;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3.25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的贷款利率均与央行一致。
法律依据:
《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 短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按贷款合同签定日的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
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贷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
第二十一条 中长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利率实行一年一定。贷款(包括贷款合同生效日起一年内应分笔拨付的所有资金)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每满一年后(分笔拨付的以第一笔贷款的发放日为准),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中长期贷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二十日为结息日。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按季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第二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再贷款按合同利率计息,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二十日为结息日。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计收复利。
再贷款展期,贷款期限不累计计算,按展期日相应档次的再贷款利率计息。再贷款逾期,按逾期日的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到归还本息,遇罚息利率调整分段计息。对逾期期间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按季计收复利。
Ⅲ 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3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4万元。甲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2%,乙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
设甲贷款为X万元,乙贷款为30-X
12%*X为甲贷款的利息,(30-X)*14%为乙贷款的利息,则有:
12%*X+(30-X)*14%=4
12%*X-14%*X+14%*30=4
2%*X=14%*30-4
X=(14%*30-4)/2%=10
即甲贷款额为10万元,乙贷款额为20万元
Ⅳ 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3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4万元。甲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2%,乙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
假设某厂向银行申请甲种贷款X万元,向银行申请乙种贷款Y万元, 共申请贷款30万元,即X+Y=30万;
甲种贷款的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4%,年息4万元,即12%X+14%Y=4万;
通过以上两个等式计算出X=10万,Y=20万,即该厂向银行申请的甲种贷款金额为10万元,乙种贷款金额为20万元.
Ⅳ 甲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3%乙银行为12%,按月计息,问选择哪个银行
按月付息,实际年利率为:(1+12%/12)^12-1=12.6825%
显然低于甲银行,选乙银行为好
银行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通过用百分比表示。
公式:利率=利息/本金*100%。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按利率所依附的经济关系不同可以将利率划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酬率。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i=I/P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从而建立了一种在储蓄和投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与收入同时决定的理论。
根据此模型,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导致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利率水平。这种理论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该理论在比较严密的理论框架下,把古典理论的商品市场均衡和凯恩斯理论的货币市场均衡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
Ⅵ 贷款2亿,期限10年,甲银行利率13%按年计息,乙银行利率12%按月计息。问哪家银行好10年内利息差额为多少
甲银行:10年本息=2*(1+13%)^10=6.7891亿,
利息=4.7891亿
乙银行:用月利率算10年本息=2*(1+12%/12)^(12*10)=6.6008亿,
用年利率算10年本息=2*(1+12.683%)^10=6.6008亿,
利息=4.6008亿
利息差=4.7891-4.6008=0.1883亿
向乙银行贷款好。
只要计算出年实际利率,公式都是一样的。
Ⅶ 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四十万元 每年需要付利息五万元。甲种贷款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年利率
计算不用愁,代数解您忧。供参考:
设甲贷款X万元,则乙贷款为40-X万元,则
X*12%+(40-X)*14%=5
解得X=30
所以,甲贷款共30万元;乙贷款共10万元。
Ⅷ 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4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5万元甲种贷款年利率为14%乙种带款为12%甲乙贷款各是多少
xiaorundong,你好:
假设年利率都是14%,共要付利息:
40×14%=5.6(万元)
比实际多了:
5.6-5=0.6(万元)
乙种贷款为:
0.6÷(14%-12%)=30(万元)
甲种贷款为:
40-30=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