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浮动利率贷款
浮动预期年化利率贷款是指在整个借款期内预期年化利率随市场预期年化利率或法定预期年化利率等变动定期调整的贷款,调整周期和预期年化利率调整基准的选择,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
浮动预期年化利率的优点
(1)贴近市场预期年化利率水准,当预期年化利率下滑时,可节省发行成本。
(2)锁定利差,可避免预期年化利率风险。
固定预期年化利率贷款与浮动预期年化利率贷款比较
固定预期年化利率贷款的优势在于可以回避预期年化利率上升的风险,但当预期年化利率走稳或者下调的时候,贷款人又将被锁定在一个较高的预期年化利率水平上,白白多付利息,所以,浮动预期年化利率和固定预期年化利率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在市场普遍存在加息预期,预期年化利率风险骤然增加的背景下,固定预期年化利率贷款成了规避风险的良好工具,但对于借款人而言,需要对宏观经济特别是预期年化利率走势作出正确判断。因为,一旦签署固定预期年化利率贷款合同,想修改合同或者提前还贷,就要向银行付出一定数量的违约金。
企业还可以通过预期年化利率互换(swap)实现这种转换,这是我国应用最简单的固定预期年化利率与浮动预期年化利率之间的互换。合同双方同意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以未偿还贷款本金为基础,相互交换利息支付。如一方可以得到优惠的固定预期年化利率贷款,但希望以浮动预期年化利率筹集资金,而另一方可以得到浮动预期年化利率贷款,却希望以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筹集资金,通过率互换交易,就可以实现这样的融资方式。
通常情况,中国的预期年化利率变化有较强的信号暗示,如经济出现过热势头,货币投放过快,股市行情过于火爆,商业银行贷款上升过猛,都可能引起加息,而宏观调控是“小鼓连锤”,一旦加息或减息举动开始,通常会连续操作多次,温和调控,调节经济步调。如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商业银行惜贷,企业开工不足等,可能引起降息,同样降息也会平稳进行,连续降息。总之,调节都会是试探性,不会一次过猛的调节
㈡ 贷款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的浮动利率付息。
㈢ 银行贷款利率多变,究竟选择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哪个更
您好:
这个没有绝对的说法
若处于降息期,对于贷款的人来说,肯定选择浮动利率要好一些,因为你的利率会随着央行公布的利率标准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减少利息支出
若处于加息期,借款人选择固定利率要好一些,但前提是你的贷款执行的利率低于现行利率。
所以,贷款选择是按固定利率执行,还是按浮动利率执行,这要看目前利率处于哪个时期,借款人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
㈣ 浮动利率贷款的优缺点是
浮动利率优点:
(1)贴近市场利率水准,当利率下滑时,可节省发行成本。
(2)锁定利差,可避免利率风险。
缺点:企业的贷款利息成本将会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起浮,对于企业资金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会带来市场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现金链。
浮动利率贷款是利率在贷款期内根据事先约定的时间间隔、以某种选定的市场利率作为基础利率,然后在基础利率上加上银行确定的某个百分点计算,利率随选定的基础利率的变动而浮动的贷款。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新编金融法小全书(第五版)》
㈤ 固定利率好还是浮动利率好
如果您的房贷是固定利率,无须切换。如果您的贷款是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年第30号,您有两种选择:一是将以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房贷转换为以LPR为基准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二是转换为固定利率贷款。要注意的是,您只有一次选择转换方式的机会,如果您已确定并完成转换,就不可以再去更改了。
如果您选择固定利率,那么就是以您转换时的利率为准,一直到您贷款到期利率都不会变。这个选择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判断,如果您认为未来大概率将进入降息周期、LPR总体呈下降走势,那转换成以LPR为定价基准更有利。如果您认为未来LPR大概率呈上升趋势,那转换成固定利率贷款更有利。
如有资金需求,您也可以通过我行官方渠道办理。平安银行有推出无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也有房屋和汽车的按揭贷款及抵押贷款,不同的贷款申请条件和要求不一样,能否审批成功是根据您的综合资质进行评估的,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金融-贷款,了解详情及尝试申请。
应答时间:2021-07-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㈥ 现在买房贷款是固定利率好还是浮动利率好
现在国内房贷普遍采用的是浮动利率,贷款期限内随着基准利率变动而变动,但也有少部分贷款采用固定利率,利率长期不变。
买房贷款,固定利率好,还是浮动利率好?说白了就是问以后的利率比现在高还是比现在低。
在利率选择上,聪明的借钱人一般热衷浮动利率。
在11月份召开的首届总精算师论坛上,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贾飙表示,“目前,所有法定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都要停止销售预定利率为4.025%的终身年金产品”。
出现这样的要求主要是监管部门比较关注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4.025%的利率已经很高了,现在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左右,五年期利率是2.8%左右。
所谓利差损,即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我们在保险公司投保,退休后拿到的年利率是4.025%,但如果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低于4.025%就会形成利差损。
在中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降低利差风险,要么是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要么是降低利率。
4.025%的利率比各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高,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比银行要大,更何况这是固定利率,如果将来市场利率不断下行,保险公司的利差损更大。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已经停止销售预定利率为4.025%的终身年金产品,就是因为风控部门已经看到未来利率的趋势是下行的。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利率走低是趋势,除非你不用纸币。
下面是英国过去几十年的长期利率走势图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经济体,长期利率都是走低的。
为什么长期利率会走低呢?
1、因为我们的钱是纸币,或者说只是银行里的一个数字,至于想印多少完全掌控在货币当局手中。
2、每个国家的都希望适当通胀,而不是通缩,所谓通胀就是让钱更便宜,通缩就是让钱更贵。通胀的好处是增加人们的持币成本,让他们主动消费,同时降低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让他们敢投资,最终刺激经济增长。
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是4.15%,5年期是4.8%,在主要经济体中还是比较高的,未来继续走低是大概率事件。
在长期利率走低的情况下,影响主要是两方面:
1、如果你是债权人,比如银行存款、保险理财或购买债券,如果有资金长期闲置不用的情况下,当然是固定利率的好,因为在市场利率或收益率一直下行的情况下,你的收益率已经锁定,避免了资金更多缩水。
2、如果你是债务人,比如银行贷款(含房贷)、企业发债等,当然是浮动利率更好,你的成本没有被锁定,未来随着利率下行而降低。保监会的最新动作就深深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0年,中国利率会继续走低,近期国家承诺将进一步降准和定向降准,我推测可能在本周五或下月初就出来。届时又会推动LPR利率下行,如果降准那么1月20号的LPR利率可能出现两大变化:
1、1年期LPR下调,但5年期LPR不变,说明货币政策灵活,同时楼市政策还在收紧。
2、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调,那么说明楼市政策微调,楼市暖冬要来了。
㈦ 贷款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贷款是利率在贷款期内根据事先约定的时间间隔、以某种选定的市场利率作为基础利率,然后在基础利率上加上银行确定的某个百分点计算,利率随选定的基础利率的变动而浮动的贷款。作为基础利率的可以是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国库券利率、市场同业拆借利率、次级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或其他金融市场利率。1981年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允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在20%的幅度内浮动; 1988年浮动幅度扩大到30%,同时包括固定资金贷款。但中国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是金融当局统一确定的基准利率而不是市场利率。
拓展资料:
固定利率贷款的优势在于可以回避利率上升的风险,但当利率走稳或者下调的时候,贷款人又将被锁定在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上,白白多付利息,所以,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在市场普遍存在加息预期,利率风险骤然增加的背景下,固定利率贷款成了规避风险的良好工具,但对于借款人而言,需要对宏观经济特别是利率走势作出正确判断。因为,一旦签署固定利率贷款合同,想修改合同或者提前还贷,就要向银行付出一定数量的违约金。
企业还可以通过利率互换(swap)实现这种转换,这是我国应用最简单的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的互换。合同双方同意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以未偿还贷款本金为基础,相互交换利息支付。如一方可以得到优惠的固定利率贷款,但希望以浮动利率筹集资金,而另一方可以得到浮动利率贷款,却希望以固定利率筹集资金,通过率互换交易,就可以实现这样的融资方式。
通常情况,中国的利率变化有较强的信号暗示,如经济出现过热势头,货币投放过快,股市行情过于火爆,商业银行贷款上升过猛,都可能引起加息,而宏观调控是“小鼓连锤”,一旦加息或减息举动开始,通常会连续操作多次,温和调控,调节经济步调。如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商业银行惜贷,企业开工不足等,可能引起降息,同样降息也会平稳进行,连续降息。总之,调节都会是试探性,不会一次过猛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