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 年利率为10%借款期限为11个月 试用到期该企业向银行支付的本利和
1000×10%×(334/365)=91.51万这是要还的利益,加上1000万本金,就是1091.51万
Ⅱ 某企业按照10%的年利率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10%,则其实际利率为
可用贷款=1000万*(1-10%)=900万
贷款利息=1000万*10%=100万
实际年利率=100万/900万=11.11%
Ⅲ 某企业年初从银行取得1000万元的贷款,六年期,年利率10%,从第三年开始,每年年初等额偿还,求还
不对的,年金应该折5年,再复利折现1年。
Ⅳ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10%,到期时企业应向银行归还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
1000*10%=100万,到期应归还本息1100万。
Ⅳ 公司贷款1000万,年利率10%贷款期限10年,如果在债务期限过半后,每年再均匀偿还本利和,一共还款多少钱
贷款一般是按复利计算的,按年复利计算,第五年末,本息和达到:1000万*(1+10%)^5=1610.51万,从第六年末开始还,共五年,年均还款额:
1610.51万*10%*(1+10%)^5/[(1+10%)^5-1]=424.848481万
共还款:424.848481万*5=2124.242405万
说明:^5为5次方
Ⅵ 某企业按照10%的年利率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10%,则其实际利率为
可用额=借款-补偿性余额→100-100*10%=90万
利息=100*8%=8万
实际年利率=利息/可用额=8/90*100%=8.89%
Ⅶ 一企业向银行借款1000万,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5年,按复利计算5年末偿还银行本利和多少万元
本利和为1610.51万元。
根据题意,借贷本金为1000万,即10000000元,
年利率=10%,贷款期限=5年。
在期初存入A,以i为利率,存n期后的本金与利息之和。公式:F=A*(1+i)^n。
代入题中数据,列式可得:
复利终值=10000000*(1+10%)^5=16105100(元)=1610.51(万元)
(7)某企业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10扩展阅读:
复利的推导过程:
推导如下:
一年年末存1元
2年年末的终值=1*(1+10%)=(1+10%)
2年年末存入一元
3年年末的终值=1*(1+10%)^2+1*(1+10%)=(1+10%)^2+(1+10%)
3年年末存入一元
4年年末的终值=1*(1+10%)^3+1*(1+10%)^2+1*(1+10%)=(1+10%)^3+(1+10%)^2+(1+10%)
4年年末存入一元
5年年末的终值=1*(1+10%)^4+1*(1+10%)^3+1*(1+10%)^2+1*(1+10%)=(1+10%)^4+(1+10%)^3+(1+10%)^2+(1+10%)
5年年末存入一元年金终值F=(1+10%)^4+(1+10%)^3+(1+10%)^2+(1+10%)+1
如果年金的期数很多,用上述方法计算终值显然相当繁琐.由于每年支付额相等,折算终值的系数又是有规律的,所以,可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设每年的支付金额为A,利率为i,期数为n,则按复利计算的年金终值F为:
F=A+A×(1+i)^1+…+A×(1+i)^(n-1),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F=A[1-(1+i)^n]/[1-(1+i)]
F=A[1-(1+i)^n]/[1-1-i]
F=A[(1+i)^n-1]/i式中[(1+i)^n-1]/i的为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或后付年金终值系数,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终值记作(F/A,i,n),可查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表。
Ⅷ 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1000万元,期限一年,银行借款利率10%贴现法付息。
(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0%
(2)实际利率=9%/(1-9%)=9.89%(3)实际利率=8.5%/(1-20%)=10.625%(4)实际利率=8%/(1-8%-12%)=10%,因为采用年利率9%,贴现法付息方式实际利率最低,所以应该采用此种方式付息。
拓展资料:
一,客户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如、期票、汇票等)转换成资金使用,为此,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给银行,银行按一定规定付给票据持有人一定金额(票据上的金额-按规定利率计算票据提交银行的日期与票据到期日的利息=实付金额)就叫贴现。
1,转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间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贴息也叫贴息贷款国家为扶持某行业,对该行业的贷款实行利息补贴,此类贷款称为贴息贷款,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要偿还贷款全部本金的一种计息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利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减去利息部分后的差额,因此贷款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2,贴息一般指财政贴息,是指在银行贷款的利息中,由借款人负责还部分利息,另一部分利息由财政负责补贴银行,这部分补贴的利息就叫贴息。
二,货币资金意义:
1、 资金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满足社会经济对资金的需求;
2、调节和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3、保证银行自我生存和发展,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措施。
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使用
1、“短期贷款”科目
2、 “中期贷款”科目
3、“长期贷款”科目
以上三科目均属资产类,用来核算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发放的相应期限以内的各种贷款。
三科目均按贷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
4、“逾期贷款”科目
本科目属资产类科自,用来核算银行发放的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还,但逾期未满90天的贷款,以及其他按有关规定作为逾期贷款核算的款项。
本科目的明细核算应与有关贷款科目保持一致。
Ⅸ 企业从银行一次贷款1000万,年利率为百分之十
解:P——本金,又称期初金额或现值;
i——利率,指利息与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或终值;
n——计算利息的期数。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计息期数
I = P * i * n
∴年利息 = 1000 * 10% * 1 = 100万元
答:年利息为100万元
Ⅹ 某公司从银行获取1000万贷款,年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在债务期间每年均匀偿还本利和,求终值。
用公式F=1000*(F/P,10%,10)=259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