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银行贷款 > 实际贷款利率以合同

实际贷款利率以合同

发布时间:2022-11-21 01:53:09

『壹』 《贷款合同》上载明的利率就是你承担的实际利率借款人要注意了

现代 社会 ,向金融机构借款对很多人而言,已经是普遍性操作了。

买个房子,买个车,甚至于在某天想为自己买个名牌包包,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向金融机构借笔钱支付,后面再通过等额本息等方式逐月还款。

既然要贷款,那肯定要关心利率是多少了。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如果利率太高,自己盘算资金成本超出预算,那就大不了不贷了或者货比三家。

于是,各个金融机构都会很贴心地告诉你,它们的贷款利率是多少?每月的还款金额是多少?把贷款期内的整个还款计划表都快速地呈现给你。

你看这个利率不高呢,每月的还款金额也在承受范围内,于是就果断地按了提款键,安心地做起了房奴、车奴或者包奴。

你每月按照还款计划表足额归还了相应款项,金融机构也不会联系你骚扰你,大家相处愉快,一切安好。

只是,只是,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你对着那个还款计划表,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还款计划表上载明的还款金额倒算出来的利率是多少呢?是不是就是金融机构当初告诉自己的那个利率呢。

别说,还真有借款人某天突然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个事情,而且是在贷款本息提前全部归还后才想起来的。但是,虽晚不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她把还款计划表上的每月还款金额按自己印象中金融机构通用的算法倒算出来,竟然比当初金融机构告诉自己的利率高了接近9个百分点。

联合借款人田某、周某在2017年9月向某信托公司借款600万,贷款期限8年,贷款利率具体以《还款计划表》为准,平均年利率11.88%。合同附有《还款计划表》,载明:如贷款合同中约定的还款方式与还款计划表有冲突,以本还款计划表为准,计划表明细共分96期,每期还款均包含本息,每年12期还款金额(本息之和)一致,每12个月递减一次还款金额(本息之和仍然一致)。

田某、周某在2018年12月就提前归还了全部本息。然而,他们在后续隔了一段日子后才意识到,某信托公司收取的实际利息比当初说的11.88%高了不是一点点。

这俩个联合借款人不爽了,于是告到了法院。

根据上海金融法院终审时的专业测算,按某信托公司该《还款计划表》,其实际年利率约为20.94%,而在合同里载明的平均年利率11.88%为表面利率。本案实质上是分次还本付息贷款产品因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存在差异而引起的纠纷。

该案法院最后判决某信托公司向田某、周某返还多收的84万元利息。

那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什么呢?

在上海金融法院(2020)沪74民终1034号民事判决书上,法院认为,贷款人在与借款人,尤其是金融消费者订立借款合同时,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明确告知实际利率,或者明确告知能够反映实际利率的利息计算方式。如果贷款人以格式条款方式约定利率,还应当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借款人注意该条款,并按照借款人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根据这一规定,贷款人与金融消费者订立借款合同时,若因贷款人对利率格式条款未予披露和详细说明的原因,致使借款人没有注意或者理解借款合同的实际利率,应当认为双方就“按照该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未达成合意,贷款人无权据此收取利息。

法院认为,本案中的《还款计划表》仅载明了每期还款本息额和剩余本金额,未载明实际利率或能够反映实际利率的利息计算方式,甚至未载明利息总额或其计算公式。一般人若不具备会计或金融专业知识,难以通过短时阅看而自行发现实际利率与合同首部载明利率存在差别,亦难以自行验算实际利率。因此,系争《还款计划表》不足以揭示借款合同的实际利率,某信托公司未尽到明确披露实际利率的义务。

看到这里,如果身上还有金融机构负债的你,是不是立即想翻出贷款合同来好好算算这个贷款的实际利率呢?

把这个算明白了,对自己肯定是有利的,但大家也不用太担心金融机构都是乱来的。

根据目前的实际操作,银行对按揭贷款按等额本息方法等收取的利息倒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和当初告诉你的利率是一致的,因为每月的利息是按照剩余的贷款本金计算的,所以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一致。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前几年许多小贷公司或者信托公司发放的消费贷款,甚至一些银行发放的信用卡分期还款贷款。这些贷款机构往往在贷款期限内固定以当初发放的贷款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再把本金和利息总额合计,按约定的期数进行分摊。虽然每月也是等额本息,但由于分期还款后实际上贷款本金应该逐月减少的,所以贷款机构固定以当初发放的贷款本金来计算利息,会令借款人承担的实际利率比名义利率要高不少。

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不一致时对金融消费者的潜在危害,所以近两年已经明确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不能仅提供还款计划表,还要把实际年利率清晰地呈现给借款人,以让借款人得到更准确更透明的利率信息,作出理性的借款决策。

如果你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法律或案例感兴趣,欢迎关注同名的公众号。

『贰』 贷款利率是按签贷款合同时算还是按放款时候的

一般签合同和放款时的利率是一样的。特殊情况下,比如基本利率调整、市场利率突然升高,放款利率和合同利率会不同,利率计算以放款时的利率为准。

『叁』 房贷利率是以合同为准吗,会不会根据银行的浮动而变动

贷款利息计算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一般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有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有三种形式:一是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的利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中国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

『肆』 贷款利率是按签贷款合同时算还是按放款时候的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通常是按贷款合同中的有关约定计算。
现行银行贷款合同中对利率的规定一般是LPR加点。LPR即每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点”是各银行根据市场及各自具体情况对LPR作一些微调。例如昨天某客户与银行的贷款合同中对利率的约定是“LPR+93”,即4.65%+0.93%=5.58%。如果今后的LPR的报价不变,则利率不变;若LPR有变化,则根据新的变化调整,但所加的点数(+0.93%)不变。

『伍』 银行贷款利率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2004年,央行放开了银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对银行贷款利率上限不再做限定,下限为0.9倍基准利率。不过对信用社贷款利率仍有上限限制,要求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不得高于2.3倍基准利率。[3]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其中涉及到的贷款利率下限、票据贴现利率限制、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等限制一律取消。[4]

2015年,银行已经利率更改为一年期基准利率4.35%。

『陆』 贷款的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有什么不同

合同利率一般是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从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数字,即公式为:名义利率 - 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一般银行存款及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利率都是按名义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储户或投资者收到的利息回报就会被通胀侵蚀。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存在着下述关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价格指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可以简化为。
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例如,假设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而CPI通胀率为2%,则储户实际拿到的利息回报率只有1%。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最终得到的负回报-亏损,既负利率。负利率环境将诱使储蓄从银行体系流出,刺激投资和消费,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并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央行一般都会通过持续加息的方式来改变经济体的负利率运行状态,抑制通胀,资产市场的泡沫也会逐步消退。所以,股票投资者在实际利率为负的初期还可以继续加码,但如果负利率持续时间过长,有宏观调控引发的风险就会加大,需要随时考虑退场。

『柒』 银行贷款利息一般几厘

分和厘是中国传统的贷款计息单位,具体如下:
年利1厘,即1%,贷出一万一年收益100元;
月利1厘,即0.1%,贷出一万一月收益10元;
日利1厘,即0.01%,贷出一万一日收益1元。
目前目前我国基准贷款利率如下:一年以内(含一年)4.35%,一至五年(含五年)4.75%;五年以上4.90%;也就是一年以内的贷款利率为4.35厘;一至五年(含五年)4.75厘;五年以上4.90厘。我国各个银行实际的贷款利率会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具体贷款利率以实际利率为准。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捌』 房贷利率下调,已贷的怎么办 一切按照合同办理

综上

10.8号之前签贷款合同的,未来利率的调整要看央行是脸色,基准利率变化,还贷才会发生变化

10.8号以后的,要看重定周期到期后,重新签的LPR,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

阅读全文

与实际贷款利率以合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逾期一期影响贷款买房子吗 浏览:940
消费贷款如何盖章 浏览:584
贷款没批就办了过户 浏览:856
农村无息贷款需要多长时间还 浏览:795
刷信用卡消费会影响贷款吗 浏览:331
贷款人钱还不上担保人有什么责任 浏览:600
组合贷款是每月怎么还款方式 浏览:132
银行卡流水打印贷款 浏览:287
平安银行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利率是多少 浏览:481
假资料按揭房贷款 浏览:261
房子贷款50万一个月要还多少 浏览:38
一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利率是多少 浏览:958
江苏南京贷款公司蔡 浏览:628
买房贷款工作证明需要手写吗 浏览:793
公积金贷款后能不能给别人担保 浏览:853
十月份农村信用社好贷款吗 浏览:257
过户前前房东贷款利息 浏览:721
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的研究 浏览:554
国外工作如何申请贷款 浏览:805
名下有小额贷款申请房贷受影响吗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