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在农村承包500亩土地种植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了可以像银行贷款不一般可以贷款多少啊
关于成立专业合作社及银行贷款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成立专业合作社要有五名以上的成员,并且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这点在承包之前应有所安排。
二,银行贷款。农业户向银行贷款有相当难度。从前几年情况来看,有人作过调查,农村贷款满足率为30%-50%,在贷款量上的满足率仅为20%-30%。
1,向银行信用贷款的可能性极小,就是能贷到,金额也有限。
2,担保贷款,这就看能不能找到银行认可的担保人。
3,抵押贷款:《担保法》中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所以农村住宅也不能抵押贷款。
三,贷款政策方面的动态
现在有的地方出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些政策,也有很少的承包户得到了贷款,但这不是全国性政策,也只是试点之中,你那个地方是不是有类似政策,你可找银行或相关部门询问。
2. 国家农村建房政策贷款利率是多少
农村建房贷款利息大概是
种类项目 年利率(%)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5.60
六个月至一年(含) 6.00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6.15
三至五年(含) 6.40
五年以上 6.55
3. 请问呼和浩特市托县工行、农行2010年末存、贷款总额、存贷款市场占有率、中间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为多少呢
存款总额:工行54205万元,农行80348万元;
贷款总额:工行132960万元,农行52390万元;
存款占有率:工行14.84%,农行21.98%;
贷款占有率:工行24.97%,农行9.83%;
中间业务收入:工行299万元,农行251万元;
利润总额:工行2518万元,农行2715万元。
4.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是多少
每个地方的政策不同,具体咨询银行客服
贷款利率:
项目 年利率(%)
一、短期贷款
一年以内(含一年) 4.35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五年(含五年) 4.75
五年以上 4.90
三、公积金贷款利率 年利率%
五年以下(含五年) 2.75
五年以上 3.25
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是可以自由浮动的,因此各家银行各项贷款的贷款利率会不太一样,贷款需要付出的利息有多有少
5.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再把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比较成功的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储蓄,农村储蓄在向农村投资转化过程中受阻,农村较多的资金流出农村。因此,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资金的外流。闲置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的现状,我国农民储蓄率高,我国农民具有较强的储蓄能力较高的储蓄率较大的储蓄额,这是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吸收大量存款的根本原因,为农村资金外流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主要表现为贷款,从农业得到的贷款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其不相称。虽然我国农村贷款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其他产业的到的贷款相比,支持率偏低。
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农业贷款的相对份额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而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没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的应有的支持,我国农业贷款仍有巨大的潜力。农村存款大于贷款,农村存款与农村贷款不仅差额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存贷款额逐年增大资金外流严重。相对于工业城市居民城市,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捷,造成对农业农户及农村企业的贷款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无法延伸到偏远的农村,甚至从广大农村地区撤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十分缓慢。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缺乏足够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机制。由于农业经常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规避机制或者规避机制不健全,往往是农业生产者及其有关参与者不得不面临巨大的难以承受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出于理性的选择,有关的农业参与者会减少对农业的投入,农村金融机构也相应的减少了对农业的贷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农村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导致农村信贷过程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盛行,农村金融机构惜贷严重,大量资金流向城市和工业。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风险大,储蓄存款向大银行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制约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
6. 为什么农村信用社的利息那么高
一,因为考虑到农村贷款的高风险性质,人民银行允许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利率拥有较其它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更灵活的浮动范围。
二,农村信用社一般只在当地才有网点,如果你要大额取现,你还要回到当地网点才可以办理。银行都是吸收公众存款的,那如果农村信用社没有突出的优点,比如存款利息高,你觉得大家会把钱存到农村信用社吗?另外农村信用社非国企单位,是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资金安全方面肯定没有国有银行放心,之前网上也有报道在信用社大额取现不让取的,当然这种情况极少见,无需太担心。农村信用社主要吸收的存款对象就是;农民,普通上班族钱不多的也不在乎这点利息,真正钱多的人也不会存到这里,大额存单的利息也可以赶上农村信用社的定期利率。
贷款利率方面;农村信用社的利率要比大银行高很多,主要原因存款利率高(资金成本高)放出去的钱肯定要有利差,所以贷款利率要比大银行高一倍左右。
三,首先,农信社的知名度没有一些商业银行高,那么他们吸收存款的难度也比较大。再者农信社一般到设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网点都少的可怜。那么能存钱的人,平均的资产也比较低。这都使得他们吸收存款的难度高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只能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吸引储户存钱。在农信社贷款的人的资金用途都主要用于发展农业,而农村贷款的高风险性质,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贷款利率也就这样上去了,毕竟银行也不能做亏本买卖。还有一种就是消费贷款也比较多,而能到农信社贷款的人。大多数也是信用状况不匹配大型商业银行的用户。这群人的信用记录一般,把钱借给他们风险也比较大。所以定的利率也高不少。
7. 论述农村信用社如何面对市场竞争
在业务发展方面应着力三个创新。一是思想创新。不断将业务品种推陈出新,实现信贷支农新转变。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根据个体借款人信用度积极探索经营权、使用权、所有权抵押以及涉农龙头企业为农户大额贷款提供担保等方式。三是创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为进一步提高贷款综合收益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农信社应逐步建立以成本效益为基础,以市场价格为主导,以降低利率风险和提高综合收益率为目标的贷款利率定价体系,把风险可控优先,成本核算,综合承受能力和利益所得等作为综合平衡内容,体现对客户贷款额度、期限、贷款方式、利润核算及信誉评估后的贷款优惠价格确定。同时,全面推行黄金客户和基本客户经理制。实行客户经理“包村、包片、包户、包社区、包企业”责任制,进一步延伸支农触角,锻炼和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善管理的客户经理队伍,为“三农”客户群及时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在风险防范方面构建三个运行机制。一是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对小额农贷和其他贷款要全部进入省联社、市办信贷管理系统,序时监控,按规定催收,到期收回;二是健全信贷准入机制,特别是重点企业的大笔贷款,要严格信用评定,择优支持,对所放贷款要全部进行担保抵押,严格审查抵押物的真实性,做到应抵押值与实抵押值达100%;三是健全贷后管理监控机制,落实好主次信贷责任人及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在企业文化方面应着力搞好三个建设。一是突出“人本文化”建设,以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二是“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行为,达到依法合规经营。三是“执行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农信社整体执行各项金融政策和规章制度约束力,不断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四是“服务文化”建设,通过全员认真履行服务“三农”的基本职能和宗旨,提升农村信用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自己身边银行的地位和形象。
8.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多少 快来围观
我们在贷款时必须提前了解清楚贷款利息,以免产生各种纠纷。农村的朋友们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可能比较熟悉,但是不一定清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多少,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9. 中国目前农户贷款的现状是怎样的
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县、8亿多农民,这是个庞大的市场。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6.4万亿元,在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达28.1%;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某项调查显示,中国农村中16.8%的人认为需要钱,56.8%的人表示资金很紧张,而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69.6%;《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截至2014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3%,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