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是什么银行给出的存贷款利率是实际利率还是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就是你表面上可以获得的收益,实际利率是你真实获得的收益(扣除通胀等因素)。
银行的利率是典型的的名义利率,银行一年期利率3.25%,那么这个3.25%就是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3.25%-3%通胀=0.25%,这个就是你真实获得的收益。
实际利率(EffectiveInterestRate/Realinterestrate)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则该国货币的信用度更好,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
实际利率的含义是什么,这种利率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平衡水平。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对实际利率下的定义是,它只是对货物比对未来同样的货物多支付的百分率溢价。费希尔的概念的要点是:(1)肯定而得到保证的支付;(2)肯定而得到保证的偿还;(3)肯定的日期。如果采用这个概念,也可以把实际利率看作是按被放弃的未来消费计算的现时消费的有关费用。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名义利率虽然是资金提供者或使用者现金收取或支付的利率,但人们应当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例如,张某在银行存入100元的一年期存款,一年到期时获得5元利息,利率则为5%,这个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1)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属于实际利率扩展阅读:
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至今,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利率是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资、通货膨胀及失业率等,继而影响经济增长。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所以,利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㈡ 银行贷款利率是什么
法律分析: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㈢ 银行贷款利息率是实际利息率吗实际利息率怎么算
在申请贷款时,很多贷款平台都会在借款页面标准清楚借款人具体的申贷利率。比如说借呗的贷款页面,就会标准日利率为或者年利率XX。有一些借款人咨询,银行贷款利息率是实际利息率吗?实际利息率怎么算?㈣ 什么是银行的贷款执行利率,怎么计算
银行贷款利息是由央行规定的,称为基准利息,每个银行在做贷款业务时都有权利上浮和下调0-30%。经过上浮和下调后的利息执行,就是执行利率。
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仅供各家商业银行参考。目前,一至五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是5.25%,商业银行的贷款执行利率一般都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百分之多少。
利率是由央行统一规定的,各商业银行执行。
存款利息=本金*利率*期限(注意,央行公布的利率都是以年为基准的,如果是存半年或活期,要转化为月利率与日利率)
贷款利息的计算比较复杂:期满一次性还清的,同上面的存款利息的计算。
还有是目前大家说得最多的按揭贷款利息的计算,是用年金公式来算月供的,按揭月供的计算公式:
A=P{i(1+i)^n/[(1+i)^n-1]}A:每月供款P:供款总金额
i:月利率(年利/12)
n:供款总月数(年×12)
例:购50万元的房子,首期三成交15万.供35万元20年,假设(注意要根据各银行的实际利率套用)年利率I=5.4%,(i=5.4%/12=0.45%)
(4)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属于实际利率扩展阅读:
(一)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
㈤ 商业贷款利率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商业贷款利率:
六个月内,贷款利率为4.35%;
六个月至一年,贷款利率为4.35%;
一至三年,贷款利率为4.75%;
三至五年,贷款利率为4.75%;
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4.9%。
贷款利息的计算:
贷款利息=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金额*天数*日利率=贷款金额*月数*月利率=贷款金额*年*年利率
贷款天数=实际公历天数(如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24日应该为1月实际天数+2月实际天数+3月实际天数+4月实际天数+5月24天)算头不算尾.
日利率=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注: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均为年利率
拓展资料: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的利率。主要分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1、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2、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3、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
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央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央行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上限,则超出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低于央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应当以央行规定的最低利率为准。
此外,如果贷款人违反了央行规定,在计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的,应当由央行进行处罚。
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下比存款利率高,两者之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㈥ 银行贷款利率是什么
1、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2、【法律依据】
3、《商业银行法》第38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更多关于银行贷款利率是什么,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1d367161609729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㈦ 房贷利率4.25是实际利率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不断上涨,房价已经到了普通人无法接受的程度。没有家庭背景的年轻人想要买房,不仅需要掏空自己的积蓄和另一半的积蓄,还需要欠银行贷款30年以上。还完贷款后,他成了房奴,每个月给银行打工。
银行是盈利机构,之所以给我们提供贷款,是因为我们还贷的时候要支付很多利息。房地产市场非常繁荣的时候,大量居民购买,也有大量居民贷款,银行就提高贷款利率。目前房贷利率已经下调到4.25%,那么原来利率5.88%的人群该怎么办?
https://pics7..com/feed/.jpeg?token=
㈧ 贷款基准利率与实际利率有什么关系可区别
贷款基准利率与实际利率 的 关系 是央行制定基础利率,下级各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各自制定出不同的实际利率;二者最大区别就在于利率的不同。贷款基准利率是每年央行下发的一个指导性基础利率,下面各商业银行再根据贷款基础利率,结合自身银行的特性和资产情况,在基准利率区间内浮动上涨 10-20 个百分点。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向下级商业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存款利率,该基准利率作为指导性基础,是国家银行对经济和金融体系进行调整的货币手段之一。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针对最佳客户制定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在该基础上,上下浮动产生。贷款基准利率的测算是发行银行对报价银行的报价加权后测算出一个平均利率,并在运营初期向社会公布一年期贷款的基础利率。央行的利率都会在适时调整,并广泛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经估算后得出报价。与央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相比较, LPR 更加市场化,也更能明显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㈨ 买房商业贷款利率
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如下,各商业银行有权自行决定本行的执行利率:
短期贷款一年以内(含一年)是4.35;
中长期贷款一至五年(含五年)是4.75;
五年以上是4.90;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下(含五年)是2.75;
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是3.25。
拓展资料: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的利率。主要分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1、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2、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3、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
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央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央行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上限,则超出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低于央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应当以央行规定的最低利率为准。
此外,如果贷款人违反了央行规定,在计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的,应当由央行进行处罚。
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下比存款利率高,两者之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