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贷利率的计算公式
房贷利息计算会因为贷款方式以及房贷还款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房贷还款方式不同,房贷利息计算可分为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计算方法。
一、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法: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n/[(1+月利率)^n-1]。式中n表示贷款月数,^n表示n次方,如^240,表示240次方(贷款20年、240个月)。月利率=年利率/12。总利息=月还款额*贷款月数-本金。
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各地城市公积金贷款高额度要结合当地具体来看。
二、等额本金计算公式:
等额本金法: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n+剩余本金*月利率。总利息=本金*月利率*(贷款月数/2+0.5)。每月还款额=每月本金+每月本息;每月本金=本金/还款月;每月本息=(本金-累计还款总额)X月利率。
计算原则: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会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拓展资料】
个人住房贷款,是一种消费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贷款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时,借款人必须提供担保。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有权依法处理其抵押物或质物,或由保证人承担偿还本息的连带责任。
贷款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贷款条件是城镇居民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且有购房合同或协议,有还本付息的能力,信用良好,有购房所需资金30%的购房首付款,有银行认可的贷款担保等。
个人住房贷款限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和城市居民修、建自用住房,不得用于购买豪华住房。
② 房贷利息怎么算
房贷利息的计算,只需要知道房贷本金、贷款期限、房贷利率以及还款方式这四个要素即可。
1、房贷本金
根据购房价格和可贷比例来看,比如房价80万,最高可贷比例80%,那么房贷本金就是64万。
2、贷款期限
房贷的最长期限一般为30年,所选择的贷款期限越久,产生的房贷利息就会越多。
3、房贷利率
首套房公积金贷款,1-5年为2.75%,5-30年为3.25%;
首套房商业贷款,最低为同期LPR-0.2%。根据2022年8月20日更新的数据,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可得5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利率最低为4.1%。
4、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每月月供相等,月还款压力比较平均;
等额本金,每月应还本金相等,每月利息依次递减,前期还款压力大,后期还款压力小。
等额本息方式下产生的总利息要比等额本金的多。
5、房贷利息的具体计算
假设房贷本金60万,贷款期限30年,是首套房,按最低房贷利率执行,那么:
公积金贷款:
等额本息方式下,房贷利息=340045.65元,约34万;
等额本金方式下,房贷利息=293312.5元,约29.33万。
商业贷款:
等额本息方式下,房贷利息=443708.48元,约44.37万;
等额本金方式下,房贷利息=370025元,约37万。
③ 银行购房贷款利息怎么计算
贷款方式:商业贷款
还款方式:等额本息
贷款金额:420000元
贷款年限:30年(360月)
年 利 率:7.05%
每月月供:2808.3882元
总 利 息:591019.7556元
贷款方式:商业贷款
还款方式:等额本金
贷款金额:420000元
贷款年限:30年(360月)
年 利 率:7.05%
首月月供:3634.17元
逐月递减:6.85元
末月月供:1173.52元
总 利 息:445383.75元
(3)银行的房贷款利率怎么算的扩展阅读:
银行买房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通知》(银发[2011]169号),现就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调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2011年7月7日起,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85%上调至3.10%;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二、从2011年7月7日起,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20个百分点,由4.70%上调至4.90%;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4.20%上调至4.45%。
三、从2011年7月7日起,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城市,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
浮动依据
1.有利于突出中国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业务特点。对效益好的外贸企业、三资企业、外事企业和大中型出口生产企业、高科技生产企业在利率上给予优惠。
2.有利于促进中国银行相关业务的共同发展。对我行的基本客户的贷款、存大于贷的客户临时性贷款及在我行办理进出口结算业务、中间性业务的客户贷款,在利率标准上,可以给予适当照顾。
3.有利于信贷资金的成本核算,改善资产负债比例及其成本结构。贷款利率上下浮动的幅度要参照银行综合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低成本来源总量制约利率实行下浮的贷款总量,高成本来源总量确定利率实行上浮的贷款总量。资金来源的利率结构要与资金运用的利率结构相适应。
4.有利于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原则上低风险贷款实行低利率,高风险贷款实行高利率。对自有资金达不到合理比例,或未按规定补足自有资金、信誉等级低下的企业,要通过利率手段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④ 房贷利率怎么算的计算方法
房贷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也就是时间)。
根据一般房贷还款方式的计算公式分为两种:
一、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二、等额本金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额=每月本金+每月本息
每月本金=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本息=(本金-累计还款总额)X月利率
计算原则: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会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贷款购房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于已参加交纳住房公积金的居民来说,贷款购房时,应该首选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具有政策补贴性质,贷款利率很低,不仅低于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仅为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利率的一半)。
2、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以上两种贷款方式限于交纳了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员工使用,限定条件多,所以,未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人无缘申贷,但可以申请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也就是银行按揭贷款。
一、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
③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这三个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
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⑤ 房贷利率怎么算的计算方法
希财网 > 攻略 > 贷款
周泉 2022-06-20 12:23:35 来源:希财网
大家在贷款买房时,贷款银行给出的一般都是贷款年利率,然后提供等额本金或等额本息这两种还款方式供选择,最后直接告知房贷月供多少这个结果,但这对于喜欢刨根问底的朋友是不够的,因为没有计算过程,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么下面,我们就从房贷利率计算公式入手,看看具体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房贷利率计算公式
1、等额本金
总利息=(分期数+1)×贷款总额×月利率÷2,
每期月供=每月应还本金+每月应还利息,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总额÷分期数,
每月应还利息=[贷款总额-每月应还本金*(当期数-1)]*月利率,
月利率=年利率÷12个月。
2、等额本息
总利息=分期数*每期月供-贷款本金,
每期月供=[贷款总额×月利率×(1+月利率)^分期数]÷[(1+月利率)^分期数-1],
其中“^”代表次方,是数学里的一种运算方式,比如2^12,就代表数字2需要重复相乘12次,大家自行计算时可以借助计算器等工具。
二、举例说明计算过程
假设贷款总额为24万,贷款期限为20年,也就是分240期来还,贷款年利率为4.8%,等额本金还款,那么:
1、月利率=4.8%÷12个月=0.4%,
2、每月应还本金=240000÷240=1000元,
3、总利息=(240+1)*240000*0.4%÷2=115680元,
4、首月月供=1000+(240000-1000*0)*0.4%=1960元,
5、第2个月月供=1000+(240000-1000*1)*0.4%=1956元,
6、第3个月月供=1000+(240000-1000*2)*0.4%=1952元,
依次套用公式计算,可知利息是按4元/月的规律递减的,而由于每月应还本金不变,所以每月月供也是以4元/月的规律递减。
以上就是关于“房贷利率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