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年民间借贷最高利息是多少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利率在36%之内都是合法的。
根据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之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有关民间借贷利率和利息的内容主要包括:
1.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无权主张借款人支付借期内利息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3.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4.除借贷双方另有约定的外,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并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此外,这一部分还对逾期利率、自愿给付利息以及复利等问题作了规定。
法律依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百零三条 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第五百零四条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第五百零五条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编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
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㈡ 2018年贷款基准利率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利率是4.35%,一至五年的中期贷款利率是4.75%,五年以上长期贷款利率是4.9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下的利率是2.75%,五年以上则是3.25%。
贷款基准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用于指导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定价的参考利率。这个利率不仅影响着个人和企业贷款的成本,还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央行可以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稳定物价、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目标。
以2018年为例,这一年里,央行通过设定不同的贷款基准利率,来引导资金流向不同的经济领域。较低的短期贷款利率有助于刺激企业短期融资,从而加快资金周转,促进生产活动。而相对较高的长期贷款利率,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的长期借贷,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这些基准利率还对个人消费贷款、房屋按揭贷款等产生直接影响。例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较低利率,鼓励了居民通过贷款购买住房,从而拉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不同期限的差异化利率设置,也体现了央行对于资金使用的精细化调控,旨在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