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如何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体系;(3)中央银行作为利率调节的主体。
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一个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进而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但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利率的完全自由化,中央银行仍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基准利率,进而影响其他金融产品的定价。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在利率的管制上一直比较严格,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先后放开了我国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贷款利率,目前仅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上限管理。人民银行已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呈加速推进态势,至今仅剩存款利率放开最后一步。
我国在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同时,多年来一直同步推进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自1996年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制开始市场化利率体系培育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有序推进: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现已初步建立了以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基准利率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中长期市场基准利率;二是在利率双轨制背景下,通过创新存贷款替代产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夯实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基础;三是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推动中央银行逐步向利率间接调控方式转变,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
B. 2. 叙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改革情况。(200~300)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0年以来广受人们关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经国务院批准,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首先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
改革(1) 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
(2) 金融微观基础建设的程度制约着改革的实践速度。先培育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机构后放开利率成功者居多,而无扎实市场基础者贸然完全放松利率管制者多以失败告终。
(3) 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及适宜的法律和规章来取代对利率和金融的直接干预。
在放开利率、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效的银行监督,评估银行风险。这对利率放开后的金融体系成功地发挥作用非常重要。
(4)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综合考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只有同时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才可迅速实现利率自由化,否则需要有一个创造条件的过程。
(5) 对后利率自由化问题宜尽早防范
C. 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利弊
适应利率市场化 国有商业银行需未雨绸缪
行政管理引发弊端(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建国以来,我国利率一直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严格的行政管理利率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结构和传导机制上的弊端逐渐暴露,从而导致利率不能正确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对储蓄、投资没有弹性,不能对社会资金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究其根源,主要原因如下:
金融抑制程度高、经济金融化程度底,金融资产结构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者因交易、预防和投机动机而持有货币,这三种动机相对应的金融资产分别是:现金、存款和证券。三种资产中,对利率弹性最大的是证券,其次是存款,而现金无弹性。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经济证券化程度还比较低,因此金融资产整体上对利率缺乏弹性。(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制度缺乏应有的地位,利率既不是储蓄者收入来源关心的主要对象,也不是投资者分割的杠杆。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预算软约束,是投资无利率弹性的根本原因。
利率决定是在政府行政规定下形成,因此,利率既不反映资金供求关系,也不能指导资金流向。
利率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储蓄、投资者以及金融中介无利率自主权。因此,储蓄、投资对利率弹性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
金融深化和金融资产结构高度集中是利率市场化的金融环境:改革消费支出体制,实现消费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提高要素分配地位是利率市场化对分配制度的客观要求;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制度基础;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转化政府职能、放松利率管制、理顺利率关系,是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环境条件;建立市场规则,归还储蓄者、投资者和金融中介自主权是利率市场化的管理要求。
改革利弊条件剖析
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我们总结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完善的微观基础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既面临一些不利条件同时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先看有利面:一是市场经济作为目标模式已经确立,利率作为经济杠杆为公众所认同;二是收入流程朝着有利于储蓄与投资社会分工发展;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成为既定目标;四是经济金融化趋势正在改善;五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间接调控工具相继出台;六是居民对利率升降开始具有理性的心理预期;七是金融机构多元化、多样化处于发展和完善态势;八是企业多种筹资方式正在形成;九是资本要素分配朝其应有的地位发展;十是政府职能转变被列入经济改革的范畴等。
不利的方面:一是短期内资金求大于供、短缺现象不能有实质性改观;二是历史包袱过重,消化财力十分有限;三是既得利益集团可能造成昂贵的改革成本;四是市场法规有待健全,特别是司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五是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且缺少快速发展的财力等。
针对不利因素,我们应从企业、居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和金融外部环境等六个方面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提升国有经济对利率的弹性;改革消费支出体制,使其市场化,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个体微观基础;加快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保持金融机构发展平衡;减少行政干预,放松利率管制,理顺各种利率关系,建立起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见解宏观调控机制;提高经济货币化程度,扩大利率覆盖面,促进金融深化提升金融资产结构高度;建立富有弹性的有效汇率机制,使汇率真实有效地反映货币对外价格,使开放的外部经济影响及时反映到利率上。
在渐进改革中保持利率灵活管理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渐进式,分步骤进行(即先外币再人民币、先贷款再存款、先大额再小额),这样可以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保持对利率的灵活管理。具体操作应按以下三个原则进行:
第一个原则是货币市场利率化优先。因为放松利率管制以后,中央银行仍然必须保持对利率的控制力,而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调控金融机构头寸、实现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第二个原则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应先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如果存款利率先于贷款利率放开,则会缩小存款机构利差,进而导致其经营状况恶化。而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开则会加大存款机构的利差,进而改善其经营状况。如果存贷款利率同时放开,存款利率上升除了会增加存款机构经营成本外,还会加速贷款利率上升,造成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
第三个原则是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存款利率相当于放开了存款市场的所有利率。实际上,对小额存款进行利率管制以降低银行存款市场的竞争是许多国家长期采取的措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央银行始终对利率和汇率信号保持足够的调控能力,并将资本帐户放开的时间表和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错开是极其重要的。
银行经营策略应顺势而为
世界上其他国家实行利率市场化初始之时,银行业大都面对净息差收窄,竞争加剧的形势。对此,银行业一般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提高服务收费、拓宽业务领域等手段增加盈利、提高竞争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初始也将面临同样的困境,我们可在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以下方面调整经营策略:
努力扩大资金运用利差。随着国内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大型企业金融脱媒现象的增多,工商银行要在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必须引用“中风险、高收益”的经营理念,把经营的重心由以往的大型企业转移到中小企业和个人上来,同时增大对不动产项目的融资,努力扩大资金运用利差。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利息收入比重普遍达到30-50%,高的已超过60%,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一般还不到10%,发展空间非常大。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价格创新影响客户行为、合理扩大收费品种范围、加快分销渠道的整合创新等谋求互动和双赢,加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着力增大零售业务比重。扩大零售业务是国外商业银行90年代以来十分重视的战略内容,也是未来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项内容。零售业务的增长不仅表现在资产运用方面,在收益构成上的表现也相当突出,对收益的贡献非常明显。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今后应该将零售业务作为一项重要业务来进行发展,尽快改变过去的运作程序和服务方式,树立以个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认真研究个人金融业务的运作规律和特点,科学设计个人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及所采用的手段,以此增大其对收益的贡献。
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我国在不良资产处置上已经引进国外的做法,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给专门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尽管如此,国有商业银行现在不良资产的占比仍然很高。应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积极推广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方式来处置不良债权的做法,永于创新,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成效。
实施服务全能化。服务全能化是增加收益战略的重要一环。国有商业银行要争取客户,就必须为客户提供全能化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适应客户方便性、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来实现收益来源的多样化和客户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分散经营风险,增加经营的稳定性。
强化内部收益管理。强化内部收益管理是商业银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收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内部收益管理的重点是要提高毛利率和降低经费率上。首先,要吸取高利率时期利率大战的经验教训,经营上必须力求稳定把资金成本抑制到比市场利率更低,推行“低资金成本”的经营战略。其次,控制人工费、物件费,实行改善营效率的“低运营费用”的经营策略,第三,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及金融产品的价格(利率、手续费等)的确定,根据该客户的收益性及风险等来确定,实行“成本与风险相适应”的原则。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其他改革,逐渐深化,最终要达成“利率调控在中央,利率决定在市场”的目标。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D. 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现状啊
我国存款利率目前还是计划经济产物,属指令性的,贷款利率半市场化,属指导性的,规定最高上浮幅度。由于存款利率长期处于“负值”即远低于物价涨幅,百姓存款就等于缩水,因此,经济乱象丛生,如全民跟风炒房、高利贷等。
E.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考
率市场化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已为数不多,而能否用活利率杠杆,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也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对国有银行经营的重大影响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为国有银行创造比较规范的经营环境。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国有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迫使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三)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利率变化对银行是有利还是不利主要是看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但是不管利率上升还是下降,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与利率管制下相比,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
(四)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是扩展到与存款与贷款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领域。
(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萎缩和非利差型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为争夺存款,存款利率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其贷款利率又会趋于下降,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这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
(六)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促使国有银行经营管理部门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F. 试述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过程,并解释为什么说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种改革发展的必然
1988年10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加强利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利率管理进行了专门规范,初步明确了人民银行利率管理的主体地位和管理范围。
1990年人民银行下发了《利率管理暂行规定》,对人民银行利率管理的职责范围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并明确了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在利率管理中的职责。此时,人民银行对利率管理的范围覆盖了几乎涉及所有资金价格和对计息规则的管理。
在完善利率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适度扩大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下放利率浮动权的形式,对利率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尝试。
1996年随着统一的银行间市场的建立,利率管理体制改革迈上了新台阶。金融机构间的批发业务利率逐步放开,人民银行管理的利率范围不断缩小,利率管理种类不断简化。
人民银行针对不同性质资金和不同行业制定的差别利率政策逐步减少,利率管理承担的财政职能逐步弱化,而对宏观经济灵活调控的职能不断增强。
1998-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并统一了不同期限档次利率的浮动政策,使金融机构的定价权逐步扩大。
1999年3月2日,人民银行修订并下发了《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强调了利率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简化了利率管理的种类,明确了人民银行利率管理和金融机构自定利率的范围。
使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以规范的形式明确下来。目前,我国利率管理基本上是在该《规定》的框架内进行。
(6)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现状扩展阅读
主要缺陷
一、利率形成机上的缺陷
鉴于利率有其特殊性,从理论上讲, 它的形成应当是计划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 利率作为国家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经济杠杆, 要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和货币供应状况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反映国家的货币政策导向。
二、利率构成体系上的缺陷
由于存在上述缺陷, 因而利率构成尚不完整。表现在一是国家计划制定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部分占绝对多数, 专业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围绕基准利率而自行上下浮动的非基准利率部分占绝对少数, 或者说, 中央银行政策允许的、合法的浮动利率贷款极少。
G.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如何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现状如何?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的进度比较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逐步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二是不断简化存贷款利率管理。过去管理的利率品种很多,近年来,通过放开或取消管制,提高了商业银行管理利率的自主性。三是先后三次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增强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放开了对外币利率的管理。目前,人民银行管理的外币利率品种已经很少了。五是中资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行大额定期存款业务,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总之,从制度方面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近中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H.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状况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提出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人民银行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7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在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同时,推出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结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 年)。
积极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 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回顾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放开、归并或取消的本、外币利率管理种类为119种,目前,人民银行尚管理的本外币利率种类有29种。今后,随着金融机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人民银行将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自主权,完善利率管理,并通过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引导利率进一步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