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银行贷款 > 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

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

发布时间:2022-08-28 09:47:22

A. 货币需求与利率关系

货币的需求增加,利率增加,反之则利率则降。货币的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则升。

根据利率好比做货币的价格一样,依据其供求原理理解这个关系!当然利率还受政府的干预。

存款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了,流动性增加,有更多的钱用于储蓄,银行向储户借钱的成本压力减小,于是利率就下降,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用于储蓄的钱也就相应减少,银行借钱成本压力增加,就会提高利率。

投资方面,货币供应量多了,流动性增加,银行借钱成本减小,就会降低贷款利率,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增加,就会相应提高利率。

(1)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扩展阅读:

四种需求: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

交易性货币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B. 为什么说 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

因为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做为商品,根据需求价格曲线,价格越高,需求越小。

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则倾向于增加货币持有数量,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

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供给包括总储蓄和银行新增的货币量,需求包括总投资和新增的货币需求量,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2)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扩展阅读:

利润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即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资金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

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C. 利率上升如何影响货币需求量

利率提高了,等于使用资金的成本增加了,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因此货币需求量是减少的。就和国家调控降息了自然货币量就增加一个道理。也是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

D. 为什么利率越高,人们的货币需求就越大

1、静态平衡条件下:

利率预期高,收入不变,货币需求增加,利率的上升,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人们获取和持有货币的意愿加强.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供给不变,LM的前提是供给等于需求,货币需求是上升的。

2、动态平衡条件下:

利率升高说明货币总量的增长率加快,货币总量增长率加快,总量就越大。

实际生活可见:当利率升高时,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入更安全的银行赚取银行利息,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减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由于供给就会增加,民间借贷就会繁荣。

(4)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扩展阅读

利率理论: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凯恩斯把利率看作是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从而建立了一种在储蓄和投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与收入同时决定的理论。

根据此模型,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导致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利率水平。这种理论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

该理论在比较严密的理论框架下,把古典理论的商品市场均衡和凯恩斯理论的货币市场均衡有机的统一在一起。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

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

E. 供不应求时,利率为什么要提高

供不应求说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流通货币多了人就会消费从而导致供不应求、通货膨胀,所以央行会提高利率让人民觉得把钱存到银行拿利息也会有挺多的,这样就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提高利率也是国家用来抵御通货膨胀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拓展资料:
利率介绍:
所谓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就是指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存款本金或贷款本金的比率。通常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万分之几表示。
当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阶段时,银行投资的机会增多,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当经济发展低靡,社会处于萧条时期时,银行投资意愿减少,自然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小,市场利率一般较低。
中文名年利率外文名annual interest rate表达式利率=利息÷本金÷时间×100%应用学科经济适用领域银行业务
影响因素
1、央行的政策
一般来说,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可贷资金供给总量将增加,供大于求,自然利率会随之下降;反之,央行实行紧缩式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可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会随之上升。
2、价格水平
市场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市场利率也相应提高,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同时,由于价格上升,公众的存款意愿将下降而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上升,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所导致的存贷不平衡必然导致利率上升。
3、股票和债券市场
如果证券市场处于上升时期,市场利率将上升;反之利率相对而言也降低。
4、国际经济形势
一国经济参数的变动,特别是汇率、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利率的波动。自然,国际证券市场的涨跌也会对国际银行业务所面对的利率产生风险。
调控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F. 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使得货币需求增加还是减少还是不变,还是不一定呢

减少

贷款利率提高,意味着借钱的成本增加了,自然是抑制货币需求了

G. 提高利率,对货币供求的作用为什么是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

货币供给来源于存款,利率高时,大家都不花钱了,而是存起来,所以供给增加。货币需求来源于企业,这时候贷款利率高,成本很大气,不合算,所以不借钱了,需求减少。

H. 为什么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

因为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做为商品,根据需求价格曲线,价格越高,需求越小 。

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8)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扩展阅读:

物价变动幅度

由于价格是刚性的,变化趋势一般是向上的,人们通常关心的是如何防止货币贬值或者贬值后如何得到补偿。

这种担忧使得从事货币基金业务的银行很难在不调整名义利率以适应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接受存款。同时,贷款的名义利率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物价的上涨,否则很难获得投资收益。因此,名义利率水平与价格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价格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

I. 利率如何影响货币需求

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

(9)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扩展阅读:

一、宏观层面

从宏观把握经济社会对货币总量的需求,即一定时期社会对货币的需要量及其决定因素。这里,人们注重三个原则:

第一是客观性原则,即需要量由社会经济过程客观地决定;

第二是商品流通原则,即货币量主要由流通中商品量决定;

第三是货币媒介原则,即所需货币主要为了媒介商品,货币过多或不足将直接影响价格水平。在英国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说之前,学者们大多持上述观点。

二、微观层面

从微观把握持币者对货币的需求。这种观点源于剑桥学派的A.马歇尔和A.C.庇古等人。他们强调持币者的主观动机,着重从人的利益与行为方式上来解释货币需求。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主要不是一种媒介物而是一种资产,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是因为这种资产较其他任何资产有更高的流动性,能满足人们在资产持有上的一些特殊动机,建立起对未来的某种安全感。

因此,与前者注重货币的媒介功能比较,这种观点更注重货币的贮藏功能。尽管存在着上述区别,但当代经济学家已倾向于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较全面地观察和分析货币需求。这一方法论上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说。

J. 为什么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

当利率上升时,债券、股票类资产价格将下降,这时人们的投机需求会减少,进而对货币的总需求减少。

(补充概念:货币总需求量=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反之亦是,当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加对交易性及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对货币的总需求就会增加。货币需求的变动由收入和利率共同决定。

(10)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扩展阅读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货币需要量的主要因素,通常以经由货币媒介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即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也有学者以国民财富总值作为决定货币需要量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国民生产总值可视为国民财富总值在某一利率下的贴现值,故在统计学意义上二者意义接近。

除经济发展水平外,不同的经济结构(农、轻、重的比例,三大产业的比例等)和经济周期(繁荣阶段、停滞阶段或衰退阶段)也对货币需要量产生不同的要求。

阅读全文

与贷款利率提高货币需求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贷款担保不是本人签字有效吗 浏览:15
银行怎样做好贷款营销工作 浏览:211
上海住房商业贷款利率2015年 浏览:419
郑州信用贷款有哪些资料 浏览:840
赣州夫妻双方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浏览:3
小额贷款哪些个快又不严格的 浏览:315
网上什么平台贷款安全 浏览:467
购买货车向融资公司贷款影响征信吗 浏览:586
房屋抵押贷款工作总结 浏览:542
小额手机贷款哪里好 浏览:47
青岛信商普惠贷款利率 浏览:994
公司名义股东贷款吗 浏览:965
邮政1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浏览:259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公积金贷款审批多久 浏览:357
2020年工行农行银行贷款利率 浏览:165
关闭不合法手机贷款 浏览:246
上海公积金贷款等过户 浏览:347
贷款做流水需要什么东西 浏览:578
购买农村房可以贷款吗 浏览:452
银行流水有网贷会影响贷款吗 浏览: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