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貼現的利率貸款的利率

貼現的利率貸款的利率

發布時間:2022-09-02 17:27:45

㈠ 貼現率是怎麼計算的貼現率和利率有什麼關系

貼現率:又稱「折現率」。指今後收到或支付的款項折算為現值的預期年化利率。常用於票據貼現。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預期年化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預期年化利率來決定。
貼現率套算公式
因為存在著退稅,所以才會出現外貿貼現率這個名詞,才會有預計收入,不然的話外貿的貼現率就等於國家的匯率。
其套算公式為:貼現率=一般貸款預期年化利率/(1+貼現期)×一般貸款預期年化利率
假定匯率=退稅率=13%
如果沒有退稅,1美金=元
存在了退稅,退稅收入=元(按全額增值稅來假設)
因此,買該產品的成本就只等於轉換成美金就=也就是說到了遠期相當於用買了現在1USD的產品。
貼現率與預期年化利率的關系
貼現率是以預期年化利率為基礎的。
預期年化利率是經濟學、借貸和租賃等融資實務和企業財經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杠桿調節工具和專業名字。因此,預期年化利率有長短期存款預期年化利率和長短期貸款預期年化利率等等;即預期年化利率水平或高低會因主體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預期年化利率往往由主體機關為他方確定或借貸雙方商定。例如,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狀況確定預期年化利率政策水平或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浮動幅度,銀行根據該幅度確定借貸和存款的具體水平(數字),企業和或個人之間借貸由借出方或雙方商定預期年化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貼現率通常用於財經預測,企業財經管理和特定融資實務中的測算用字。例如,用適當的貼現率來預測經濟發展、企業財務成長測算、投資預測與回報測算、資產評估與企業價值評估等等。貼現率的確定均以相關年金期限和貼現率用途目的等情況以預期年化利率為基準調節相關因素(系數)而得,一般由行為單方自行估計確定。
因此,貼現率不一定大於預期年化利率。即貼現率可以大於、等於或小於預期年化利率。一般貼現率小於市場預期年化利率,目的是為了防止銀行利用兩者之差進行牟利。

㈡ 希望好心人幫忙回答下,貼現的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區別是什麼謝謝啦

貼現利率是指遠期匯票經承兌後,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用來計算所要扣除的貼現息的利率。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時,用來計算貼現息的利率。
貼現的利率:在人民銀行現行的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上浮,貼現利率是市場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但最高不能超過現行的貸款利率。 貼現利率按人民銀行規定執行。按商業銀行同檔次流動資金貸款利率下浮3個百分點執行

㈢ 票據貼現利率

票據貼現利率一般可通過如下方式予以計算:貼現率=(1+貼現期)×一般貸款利率。貼現率,以利率為基礎,可以大於、等於或小於利率,但是一般貼現率小於市場利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八條
票據金額以中文大寫和數碼同時記載,二者必須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據無效。
第九條
票據上的記載事項必須符合本法的規定。票據金額、日期、收款人名稱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據無效。對票據上的其他記載事項,原記載人可以更改,更改時應當由原記載人簽章證明。
《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十條
向銀行申請辦理票據貼現的商業匯票的持票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
(二)與出票人、前手之間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

㈣ 貼現利率計算公式

貼現利息的計算公式為:貼現利息=貼現金額×貼現天數×月貼現率/30,或者為貼現利息=貼現金額×貼現天數×年貼現率/360。
在貼現率的計算公式下,實際付款金額=票面金額-貼現利息,貼心利息是指匯票持有人向銀行申請票面金額而付給銀行的利息。
拓展資料:
貼現利率是指票據持有人在票據未到期時,為獲取現款而向銀行貼付一定利息的票據轉讓。而貼現利率指的是銀行接受商業票據、國庫券等貼現時對貼現申請人收取的利率。
貼現率又稱門檻比率或資本機會成本,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即為貼現率,它是票據貼現者獲得資金的價格。常用於票據貼現。
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
貼現率按貼現種類分為普通貼現率,轉貼現率和再貼現率,其中,再貼現率〈轉貼現率 〈普通貼現率。
一般來講,貼現利率要高於銀行貸款利率。原因在於,銀行貸款是根據借款合同所載明的金額貸給客戶,而貼現則是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息再給予客戶的,因此,銀行的貼現金額低於票面金額。
如兩者相等,這相當於銀行在相同的利率和收取的利息的條件下少付部分貸款本金。其次,貸款利息和貼現利息的收取期之間存在著時間價值差。貸款到貸款期終才能收取利息,而票據貼現則是現時收取利息,因此,貼現率應低於貸款利率。
公式:
貼現息=票據到期值×貼現利率×貼現期
①不帶息票據的到期值=應收票據的面值
②帶息票據的到期值=應收票據面值×(1+票據年利率×票據到期天數/360)
③貼現所用的利率稱為貼現利率,它不一定等於市場利率,但是總高於票據利息率。
貼現的利率:在人民銀行現行的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上浮,貼現利率是市場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但最高不能超過現行的貸款利率。
貼現利率按人民銀行規定執行。按商業銀行同檔次流動資金貸款利率下浮3個百分點執行。
貼現利率直接影響到匯票持票人最終取得的票款數目,所以,持票人應盡可能尋找信譽高,貼現利率低,而且貼現時間較快的銀行或者貼現公司進行貼現。

㈤ 貸款和貼現的異同

貸款與貼現的區別是: 一、金融機構資格不同 辦理貼現的金融機構必須是商業銀行,而且必須參加全國聯行或省轄聯行往來,並且內部管理要完善,制度要健全,要有相應的貸款許可權。而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除了商業銀行外,還包括政策性銀行和非銀...... (本文共計2頁) [繼續閱讀本文]

㈥ 貼現法的實際利率公式

貼現法下分為兩種情況:
一、借款期為整數一年的情況:
實際可用借款額=貸款額-利息=貸款額*(1-i),故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100%=貸款額*i/貸款額*(1-i)=i/(1-i),其中i為名義利率。
二、借款期不足一年——n個月的情況:
證明一:實際可用借款額=貸款額-利息=貸款額-貸款額*i/12*n=貸款額*(1-i/12*n),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100%=貸款額*i/貸款額*(1-i/12*n)=i/*(1-i/12*n)。
證明二:年名義利率為i,借款期限為n個月。那麼n個月的名義利率為i/12*n,n個月的實際利率=n個月的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100%=貸款額*i/12*n/貸款額(1-i/12*n)=i/12*n/(1-i/12*n)。將其轉化為年利率,年實際利率=n個月的實際利率/n*12=i/*(1-i/12*n)。
拓展資料:
按貼現法付息,企業實際可利用的貸款為9333.33元(10000-10000*8%/12*10),該項貸款的實際利率為:800/(10000-10000*8%/12*10)*100%=800/9333.33=8.6%。直接套用公式,實際利率=8%/(1-8%/12*10)=8.6%。
利率政策是宏觀經濟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率在國家經濟中能發揮幾個作用。它是對儲蓄的報酬,對獲得收入的人如何把收入在目前的消費與未來的消費之間進行分配有影響。
利率政策對儲蓄與投資的過程產生影響,而且通過這些過程對金融資產的發展與多樣化、生產的資本密集度以及產值的增長率都產生影響。
當物價穩定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是一致的。但是,當出現通貨膨脹時,經濟代理人需要對這兩種利率加以區別,一般估計實際利率的辦法是,名義利率減去以某種標准得出的國內通貨膨脹的變動率。
在利率由行政當局確定的國家,政策制訂者可以調整名義利率,設法使實際利率保持正數,這樣可以對儲蓄起到鼓勵作用,可以增加金融媒介作用,還可以促進金融市場的統一。 在學術界,對於利率政策對儲蓄、投資和產值增長率的實際影響仍有意見分歧。一些經驗論的研究報告表明,相當大的負數實際利率對經濟增長並不會始終產生象大多數常規理論預測的那些不利影響。 其他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實際利率與儲蓄水平之間,或者在實際利率與投資水平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由於這些經驗論的結果一部分取決於實際利率是如何估計的,因此,了解這些估計中所涉及的概念問題是有幫助的。

㈦ 銀行貼現利率是多少

每個銀行不一樣,那麼貼現利息也就不一樣,目前1個月期的銀行貼現年利率為5.04%至5.4%左右,半年期票據摺合扣除2.5%至2.7%。貼現利息= 票面金額 X 貼現月利率/30 X 貼現天數;貼現天數=貼現日至到期日的實際天數+節假日加天天數+調整天數(3天)。
拓展資料:
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付款人開具並經承兌人承兌的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持票人),受讓人(持票人)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出申請將票據變現,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收款人)。商業匯票到期,最終持票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一般而言,票據貼現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貼現:指商業票據的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為了取得資金,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銀行的票據行為,是持票人向銀行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轉貼現:指商業銀行在資金臨時不足時,將已經貼現但仍未到期的票據,交給其他商業銀行或貼現機構給予貼現,以取得資金融通。
再貼現: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貼現的性質:貼現是銀行的一項資產業務,匯票的支付人對銀行負債,銀行實際上是與付款人有一種間接貸款關系。貼現的利率:在人民銀行現行的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上浮,貼現的利率是市場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但最高不能超過現行的貸款利率。貼現利息的計算:貼現利息是匯票的收款人在票據到期前為獲取票款向貼現銀行支付的利息,計算方式是:貼現利息=貼現金額×貼現率×貼現期限。而我國的票據市場通過票據的簽發承兌、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等業務把企業、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而有效地傳導貨幣政策。

㈧ 什麼是再貼現利率和再貸款利率

再貼現利率:商業銀行或專業銀行用已同客戶辦理過貼現的未到期合格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再行貼現時所支付的利率。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的一種特別形式,也是中央銀行控制信貸規模和貨幣供給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對宏觀經濟的控制以間接控制為主的國家,中央銀行是通過控制再貼現率來控制再貼現從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

再貸款利率:再貸款率即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利率,再貸款率是央行的貨幣工具之一。提高再貸款率則是中央緊縮銀根的標志會縮小全國的信貸規模和股票市場下跌反之效果相反。

(8)貼現的利率貸款的利率擴展閱讀:

再貼現率一出現便作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三大手段之一,並且受到高度重視。20世紀20年代,在中央銀行開展信用調節業務的早期,再貼現率曾被視為最有效的政策,但由於是否進行再貼現的主動權掌握在商業銀行手中,再貼現率的作用不是按照中央銀行的意志隨時發揮,使中央銀行一直處在被動的地位,因此各國對再貼現率政策的運用重視程度也不盡相同。

㈨ 怎麼按貼現法計算該借款的實際利率

貼現法下分為兩種情況:

一、借款期為整數一年的情況:

1、實際可用借款額=貸款額-利息=貸款額*(1-i),故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100%=貸款額*i/貸款額*(1-i)=i/(1-i),其中i為名義利率。

2、例如,某企業從銀行取得借款10000元,期限一年,年利率(名義利率)為8%,利息額為800元(10000*8%);按貼現法付息,企業實際可利用的貸款為9200元(10000-800),該項貸款的實際利率為:800/(10000-800)*100%=8.7%。直接套用公式,實際利率=8%/(1-8%)=8.7%。

二、借款期不足一年——n個月的情況:

1、證明一:實際可用借款額=貸款額-利息=貸款額-貸款額*i/12*n=貸款額*(1-i/12*n),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100%=貸款額*i/貸款額*(1-i/12*n)=i/*(1-i/12*n)。

2、證明二:年名義利率為i,借款期限為n個月,那麼n個月的名義利率為i/12*n,n個月的實際利率=n個月的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100%=貸款額*i/12*n/貸款額(1-i/12*n)=i/12*n/(1-i/12*n)。將其轉化為年利率,年實際利率=n個月的實際利率/n*12=i/*(1-i/12*n)。

3、例如,某企業從銀行取得借款10000元,期限為10個月,年利率(名義利率)為8%,年利息仍為800元10000*8%)。

4、按貼現法付息,企業實際可利用的貸款為9333.33元(10000-10000*8%/12*10),該項貸款的實際利率為:800/(10000-10000*8%/12*10)*100%=800/9333.33=8.6%。直接套用公式,實際利率=8%/(1-8%/12*10)=8.6%。

(9)貼現的利率貸款的利率擴展閱讀

短期借款實際利率的計算通用公式:年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100%,貼現法為短期貸款利息的支付方式之一,另外兩種是收款法、加息法。

1、加息法是銀行發放分期等額償還貸款時採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1)在分期等額償還貸款的情況下,銀行要將根據名義利率計算的利息加到貸款本金上,計算出貸款的本息和,要求企業在貸款期內分期償還本息之和的金額。

(2)由於貸款分期均衡償還,借款企業實際上只平均使用了貸款本金的半數,卻支付全額利息。這樣,企業所負擔的實際利率便高於名義利率大約1倍。

(3)某企業借入年利率為12%的貸款20000元,分12個月等額償還本息。因為等額償還,所以在年初借款人的手中的資金為20000元,全年中均勻減少,到年末為0,全年借款人持有的資金為(20000+0)/2。如果不考慮可用資金的利息,則該項借款的實際利率=(20000×12%) /(20000/2)=24%。

2、收款法(collection method)是指產品銷售收入或勞務收入交付產品或提供勞務以後,收到貨款時確認的一種方法。

(1)在某些情況下,收入的最終實現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或難以可靠地估計與收入相關的費用,這時以採用此法確認商品或勞務收入為宜。

(2)一般收款法下,即現銷,這是絕大多數零售企業所採用的銷售方式。但有些產品,為了促銷,則採用分期付款的銷售方式。

閱讀全文

與貼現的利率貸款的利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消費貸還清後對貸款影響嗎 瀏覽:361
婚後過戶影響貸款 瀏覽:50
外地有貸款上海買房算第二套嗎 瀏覽:586
什麼工作要繳納公積金貸款 瀏覽:101
重慶市小米小額貸款逾期 瀏覽:135
信用卡可以作為流水貸款依據嗎 瀏覽:517
公積金貸款房本抵押後多久放款 瀏覽:420
按揭貸款一方沒工作 瀏覽:301
如何查看手機貸款 瀏覽:260
公積金抵扣消費貸款 瀏覽:999
商品房辦了貸款怎麼過戶 瀏覽:657
2006杭州住房公積金套貸款利率 瀏覽:841
國外貸款需要國內的流水嗎 瀏覽:696
揭陽榕城擔保貸款 瀏覽:324
捷信公司貸款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瀏覽:267
南京組合貸款銀行流水 瀏覽:790
夫妻貸款買房只寫一個人名字利弊 瀏覽:456
工作好有欠款公積金貸款 瀏覽:735
助學貸款能在網上續貸嗎 瀏覽:532
消費貸款不包括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