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信用合作銀行養老保險代款十萬,三年還清利息每月多少
在農村信用社貸款10萬。如果是貧困戶,低保戶貸款。屬於扶貧款。國家有相對應的政策。利息非常低,或者是免息。出使相對應的有關資料。貸款要做的項目。符合國家要求。都可以申請。在一個國家利率在不斷的變化。可以找一個利率比較低的時段去貸款。具體利率根據信用社規定執行。最少每個月要還10萬除以月數。100000÷(12╳3)≈2777.78基數是這個。再加上利息。3000多吧。你有能力償還嗎?如果到期不還,會被法律追究的。
Ⅱ 農村養老保險的利息是多少個人賬戶
利率每年都在變化,各地補貼也不完全一樣。
。去年利率大約是8.23%因為農村的養老保險都是按年繳費的質量每年不管你選擇多少養老保險繳費,個人都在個人賬戶裡面,那麼個人賬戶裡面的錢越多。利息就越高,一般的利息都是按照8.2,300分之來進行計算的,這樣如果你的個人賬戶越多,那麼退休了以後
Ⅲ 農村養老金年度定期利率是多少
0.35%
新農保中的個人賬戶的錢是有利息的,這個利息是按照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的。2018年開始統一了,每年6月份由國家統一公布。新農保中的利息一般情況下,個人帳戶存儲額每年參照銀行同期居民活期存款利率計息。目前,央行的活期存款基準利率只有0.35%,也就是說利息只要高於0.35%就是合法的。
Ⅳ 養老保險銀行貸款3萬。三年一個月付1250。三年之後3萬就不還銀行了。那就是說全部付清利息是多少
可以從整體上來分析:三年總共付給銀行3×12×1250=45000,扣除本金3萬,即為所付的利息,為1.5萬元
Ⅳ 交農保利息是怎麼算
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農村社保?
農村社保全稱應該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
什麼人可以參加新農保?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要交多少錢?
個人繳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有些地方會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屬於多繳多得的。
政府補貼:地方政府會對參保人進行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
滿60歲沒有交錢的可以領取養老金嗎?要補交錢嗎?
可以的,不用補交錢。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即將年滿60歲,繳費年限補足15年的怎麼辦?
可以在60歲時一次性補繳滿15年,按月領取養老金。
參保人在領取養老金時不幸離世,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和利息可由繼承人依法繼承,不會「充公」。
新農保每月能領多少錢?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月養老金領取標准=(個人賬戶繳費累計總數+利息+政府補貼)÷139+55
假設按照最低的每年交100元,15年繳納1500元,
按照公式計算每月養老金=(100(繳費基數)*15(年限)+552(利息是按當前銀行一年期銀行利率來算的,按3%利率算的)+30(政府補貼)*15(年限))÷139+55(基礎養老金)=73元
每年交100元,繳滿15年後,60歲退休大約每月能領73元。要是一次性補繳的話,利息就沒有那麼高,大概每個月能領70元左右。
演算法大概是這樣算的,大家的繳納的基數不同,可能每個地區的基礎養老金、政府補貼會不一樣,每個人的利息這塊也會有所不同,根據相關公式來算就可以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貸款交社會養老保險合適嗎
合適
看貸款利率了,只要不是高利貸就劃算。
一般來說養老保險每月500左右,交15年,一共交9w左右。
退休後每月大概2500,3年回本,之後的都是利息。
結論就是年化收益率大概是100%,基本沒有哪個理財產品或者貸款有這么高的利率,所以就收益率而言是劃算的。
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很多,其實能經常關注社保的人,都是一批有選擇權的人,而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沒有這個選擇權。
也就是,問題中的,沒有繳納社保能力的人群,這可能是很多經常上網的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常常生活在發達城市地區的人群,還有那些生活在影視劇里的人群,突然會想怎麼可能,現在科技這么發達,經濟這么好,我們都已經奔小康了,竟然還有交不起社保的人,還有這種情況發生。根據數據顯示,我們依然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這一數據引發很多人質疑,社會各界在追問月收入1000元左右以下的人,真的有6億這么多嗎?甚至有些學者也跟著起鬨。
可見,一葉障目的人,還是特別多。
這也是,這個問題存在的價值,否則這個問題問的就沒有意義,如果每個人都很富裕,就不用為交社保發愁。
中國嚴格意義上的社保,應該從1984年社保制度體系改革說起,按照這個時間周期不長,也就是短短36年。中國社保建立時間短,任務重,責任大,成為我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
首先,面對中國社保這問題,對於有經濟能力的人來說,壓力比較小,但是沒有經濟能力的人來說,可就不小了。而且社保繳納金額,沒有呈現下行的趨勢,相反是上升的趨勢。這當然是與我國的社保存在巨大缺口有密切關系。
中國社保問題,可能是中國很長一段時間要面對的,個人有交不起和不願意交的,對國家來說,很多人要領社保,但是社保金額有限,而社保資金保值增值是一個大問題。
根據社保領取原則,未來很可能採取多交多領,少交少領,不交不領的基準。但是作為一個國家來說,全世界都必須面對有一部分人始終交不起社保的現實,就像西方很多國家一樣,有人就是交不起社保。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社會文明的進步,國家還是會單獨給這些人開出一個綠色通道,比如特殊救濟機制。
其次,為了繳納社保,去借錢,這個就沒有必要了。
1、社保繳納是有前提的,沒有能力繳納的,是可以被允許不交,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2、社保不是投資,借錢繳納未來可以償還,就一定有足夠的社保金額領取,恐怕是很多人想得太美好,畢竟社保是一個動態的機制,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年年上漲。給人造成一個錯覺,就是現在繳納,未來自己領取的社保金額會超過自己繳納的,這當然是理想狀態,關鍵是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養老金不可能足額發放是存在可能的,絕不是像現在這樣的。
3、借錢繳納社保,在我國是不提倡的。如果能借錢繳納社保,可能會有很多人通過不一般的手段,比如,借高利貸繳納社保,這會造成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4、社保不是用來發財的,很多人之所以想著借錢交社保,就是想著老了,按照現在老年人領取的養老金,是相當可觀的。可是隨著時間推移,這個社保資金加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加了,而且很有可能是未來出現貨幣貶值,做的基礎准備,這就比較復雜了。也就是說,現在給你發一萬,將來還是給你發一萬,現在的老年人是很多的,但是將來隨著物價通脹,這一萬就是非常少的。
最後,沒有繳納社保的能力,有沒有必要借錢交社保,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具體而抽象的。如果將社保當作一項投資,而且你能確定借錢繳納社保,將來一定能超過你現在借錢的金額,就屬於技術性操作問題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操作,對我國社保將是一個巨大的壓力,畢竟我國社保目前並沒有全覆蓋。當所有人在想著借錢交社保,而每個人都要社保給的錢越多,社保的資金缺口,按照現在保值增值的速度,恐怕是非常艱難的。
Ⅶ 辦理養老保險貸款都需要什麼手續,利息是怎麼樣計算的啊
保單貸屬於信用貸類業務,貸款申請人需要准備,工資流水,徵信報告,收入工作證明,等材料申請辦理,利息一般為年化9%左右。
Ⅷ 養老保險每年交300元交15年後,60歲時每月能領多少錢呢
在你說的話這一每一年交300塊的社會養老保險,應當歸屬於鄉村百姓的交費方式。可也毫無疑問說不是城鄉居民的個人社保,由於交費並沒有這么低,也根本無法單獨地開展交費,基本上是五險一起交費。而對於這些農村養老保險的繳納與領到是有一個計算出來的公式計算:月領取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總計交納總金額+補助+銀行存款利息)國家139+每月的養老退休金+期限養老退休金+大齡養老退休金。
農村社保於2009年時的最基本退休養老金為55元,之後歷經三輪的反跳,於2022年提升到每月93元。可是,當地政府也在這一方面加強了最基本的退休養老金。從2022年的現象能夠得知,上海居民退休養老金早已提升到每月1200元;北京基本上退休養老金30元,即每月850元;內蒙古每月均提升20元,至205元;江蘇則上升了13元,至每月173元。
那樣最基本的退休養老金會不會穩步增長?一位人力資源部的一位女發言人說,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未來養老保險金水準毫無疑問也會逐漸提升。這一年中,她們給出了要制訂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制度和規章制度。那樣的話,直到正常規章制度頒布以後,最基本的養老保險金便會每年都要增漲。
Ⅸ 農村徵用買養老保險代款5萬利息怎麼算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年繳納,也可以在60周歲前選擇一次性繳費(必須繳足15年),或在60周歲時一次性補足15年繳費。一次性交費額度各省的標准不同,可以去當地社保機關咨詢。
新農村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及相關的費用政策
一、參保范圍及對象
(一)具有本市戶籍且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農村居民、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年滿60周歲以上且沒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的人員,可從戶籍地所在區縣(自治縣)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之月起申請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養老保險」)。
(二)全日制在校學生及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退休待遇或養老待遇的人員不得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三)已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農民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農民工養老保險費、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期間,不得同時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二、參保登記
自願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持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地所在鄉鎮(街道)社會保障服務所申報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因特殊情況本人不能直接申報的,也可委託戶籍地所在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持委託人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戶口簿(復印件)及書面委託書到鄉鎮(街道)社會保障服務所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手續。經審核符合參保條件的,戶籍地所在鄉鎮(街道)社會保障服務所為其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手續,並出具參保登記憑證。參保人員出生日期以本人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出生日期為准。
三、養老保險基金籌集
(一)個人繳費
1.繳費標准申報
(1)戶籍地所在區縣(自治縣)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之月年滿16周歲且不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或開展試點之月後年滿16周歲的參保人員(以下簡稱正常參保人員),可從社會保障服務所受理參保登記之年起,在100元、200元、400元、600元、900元五個年繳費檔次中自願選擇標准並在當年內完成繳費申報。正常參保人員繳費標准均應按年申報。(2)戶籍地所在區縣(自治縣)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之月已滿60周歲及以上的參保人員(以下簡稱老年參保人員,2009年試點區縣老年參保人員年齡界定統一為2009年8月31日,下同),有條件且自願繳費的,可在40元、60元、90元三個月繳費檔次中自願選擇標准並進行一次性躉繳申報。繳費檔次一經選定,不得變更。
(3)因特殊情況本人不能親自申報的,經本人出具書面授權書,可委託戶籍地所在村委會(社區居委會)代為申報。
2.養老保險費繳納正常參保人員應按申報的繳費標准,於每年12月28日前足額繳納當年養老保險費,一年繳納一次。老年參保人員應一次性完清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按選擇的繳費檔次乘以一次性躉繳的繳費月數確定。一次性躉繳的繳費月數按本人距75周歲余命的實際月數計算,距75周歲的實際月數小於60個月和超過75周歲的,統一按60個月計算。除因病、因災等原因經本人申請可在次年補繳外,養老保險費原則上不得補繳。因病、因災等原因在次年仍未繳納的,以後不再補繳;需繼續繳費的,應重新申報繳費標准。養老保險費繳費方式可採取參保人員到指定的銀行直接繳費或由委託銀行在參保人員開設的銀行賬戶中代扣代繳等形式。
(二)集體補助
村集體對當年已繳費的正常參保人員給予的繳費補助可記入參保人員個人賬戶。村集體給予繳費補助時,應向參保人員參保地社會保障服務所進行繳費補助申報,並提交經村民委員會民主確定的補助對象、標准及辦法。村集體補助資金必須一次性足額繳納,並從資金到賬之月起記入參保人員個人賬戶。
(三)政府補貼
政府補貼實行不繳不補原則。政府補貼額記入參保人員個人賬戶,記入時間為參保人員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到賬之月。正常參保人員按規定完清養老保險費後,政府每人每年給予30元繳費補貼。其中,殘疾等級達到1、2級的重度殘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繳40元養老保險費。老年參保人員自願選擇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的,政府按其一次性躉繳的繳費年限,每人每年代繳30元養老保險費。其中,殘疾等級達到1、2級的重度殘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繳40元養老保險費。
四、養老待遇給付
(一)基本養老金的按月領取條件及支付時間如下:
1.老年參保人員
(1)選擇繳費的老年參保人員,在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當年參保並在當年內按規定完清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的,從開展試點之月(2009年試點的區縣,在2009年7月至8月年滿60周歲的,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跨年後參保或完清費用的,從完清費用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2)不繳費的老年參保人員,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按同《戶口簿》子女確定,下同)在開展試點當年內已參保繳費的,從開展試點之月(2009年試點的區縣,在2009年7月至8月年滿60周歲的,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礎養老金;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在試點當年之後參保繳費的,從子女參保繳費之年的1月起按月發給基礎養老金。2.開展試點之月年齡距60周歲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
(1)從開展試點之年起參保繳費且未間斷的人員,在本人年滿60周歲時,自願選擇按達齡上年度繳費標准一次性補足到15年的,按規定完清一次性補足費用後,從本人年滿60周歲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不願意補足到15年的,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與基礎養老金合並從本人年滿60周歲次月起按月發給。
(2)從開展試點之年起參保繳費但之後有間斷的或未在開展試點之年參保繳費但年滿60周歲前已參保繳費的,在本人年滿60周歲時,不執行一次性補足到15年政策,應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與基礎養老金合並從本人年滿60周歲次月起按月發給。
3.開展試點之月年齡距60周歲超過15年的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時繳費年限達到15年及其以上的,從年滿60周歲起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4.服刑或勞動教養期間年滿60周歲的參保人員按規定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期間被判處拘役及以上刑罰或勞動教養,服刑期間或勞動教養期間年滿60周歲的,服刑期滿或勞動教養期滿後再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並從期滿之月起發放基本養老金。
(二)符合本條第(一)項規定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參保人員,經戶籍地區縣(自治縣)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同意後,發給《重慶市城鄉居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證》。
(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構成為: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8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正常參保人員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時,其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確定;老年參保人員選擇繳費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參保時繳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確定;老年人參保人員未選擇繳費的,無個人賬戶養老金。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所需資金從參保人員個人賬戶中列支,個人賬戶不足支付時,從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獨生子女證明的父母,從領取基本養老金之月起每月增加10元基本養老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已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從領取基本養老金之月起每月增加10元基本養老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之後年滿70周歲的人員,從年滿70周歲之月起每月增加10元基本養老金。
(四)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以下簡稱領保人員),應從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次年起,每年於本人出生月份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薄及《重慶市城鄉居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證》,到參保地社會保障服務所接受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核查。逾期三個月未接受核查的,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從第四個月起暫停發放其基本養老金;之後通過資格核查的,暫停發放期間的基本養老金給予以補發。
(五)領保人員被判處勞動教養或被處拘役以上刑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宣告緩期執行的除外)的,勞動教養期間或服刑期間不享受基本養老金及其調整;從勞動教養期滿或服刑期滿的次月起,按勞動教養前或服刑前的標准發給基本養老金。
(六)領保人員死亡後,從死亡的次月停發基本養老金。其親屬或利益相關人應在30日內將有效死亡證明提交給參保地社會保障服務所,並按規定領取一次性死亡補助金。逾期未提供資料導致領保人員死亡後基本養老金超期支付的,多支付的基本養老金在發給的一次性死亡補助金及領保人員個人帳戶余額中予以抵扣,不足以抵扣的,按規定予以追回。
五、個人帳戶的建立及管理
(一)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為參保人員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及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個人賬戶支出等信息內容。
(二)參保人員個人賬戶按規定產生利息,由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按市政府確定的個人賬戶利率計算。利息計算公式為:正常參保人員個人賬戶利息=個人賬戶年初儲存額×本年記賬利率+本年度記入金額×本年記賬利率×1/12×(12-n+1)(n為本年度資金到賬月份,且1≤n≤12)。當年有集體補助且集體補助到賬月份與個人繳費及財政補貼時間不一致的,集體補助和個人繳費及財政補貼按照本年度記入金額利息公式,按照不同到賬月份分別產生利息。領保人員個人賬戶利息=個人賬戶年初余額×本年記賬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積數×本年記賬利率×1/12。其中,本年度支付月積數=∑〔m月份支付額×(12-m+1)〕(m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且1≤m≤12)。
(三)個人賬戶儲存額(含利息)不得提前支取或挪作他用。
(四)正常參保人員在年滿60周歲前出國出境定居的,將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集體補助的本息一次性退給本人,同時終止居民養老保險關系。正常參保人員在年滿60周歲前死亡的,將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集體補助的本息一次性退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同時終止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無指定受益人和法定繼承人的,個人賬戶資金並入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同時終止居民養老保險關系。
(五)領保人員死亡後,其個人賬戶有餘額的,應將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集體補助的余額按規定進行一次性退還處理。計算公式為:退還金額=個人賬戶余額×(首次領取待遇時個人繳費本息+首次領取待遇時集體補助本息)÷首次領取待遇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