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企業向銀行借款1000萬元 年利率為10%借款期限為11個月 試用到期該企業向銀行支付的本利和
1000×10%×(334/365)=91.51萬這是要還的利益,加上1000萬本金,就是1091.51萬
Ⅱ 某企業按照10%的年利率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貸款限額10%,則其實際利率為
可用貸款=1000萬*(1-10%)=900萬
貸款利息=1000萬*10%=100萬
實際年利率=100萬/900萬=11.11%
Ⅲ 某企業年初從銀行取得1000萬元的貸款,六年期,年利率10%,從第三年開始,每年年初等額償還,求還
不對的,年金應該折5年,再復利折現1年。
Ⅳ 某企業向銀行借款1000萬元,年利率為10%,到期時企業應向銀行歸還 某企業向銀行借款
1000*10%=100萬,到期應歸還本息1100萬。
Ⅳ 公司貸款1000萬,年利率10%貸款期限10年,如果在債務期限過半後,每年再均勻償還本利和,一共還款多少錢
貸款一般是按復利計算的,按年復利計算,第五年末,本息和達到:1000萬*(1+10%)^5=1610.51萬,從第六年末開始還,共五年,年均還款額:
1610.51萬*10%*(1+10%)^5/[(1+10%)^5-1]=424.848481萬
共還款:424.848481萬*5=2124.242405萬
說明:^5為5次方
Ⅵ 某企業按照10%的年利率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貸款限額10%,則其實際利率為
可用額=借款-補償性余額→100-100*10%=90萬
利息=100*8%=8萬
實際年利率=利息/可用額=8/90*100%=8.89%
Ⅶ 一企業向銀行借款1000萬,年利率10%,貸款期限為5年,按復利計算5年末償還銀行本利和多少萬元
本利和為1610.51萬元。
根據題意,借貸本金為1000萬,即10000000元,
年利率=10%,貸款期限=5年。
在期初存入A,以i為利率,存n期後的本金與利息之和。公式:F=A*(1+i)^n。
代入題中數據,列式可得:
復利終值=10000000*(1+10%)^5=16105100(元)=1610.51(萬元)
(7)某企業貸款1000萬元年利率10擴展閱讀:
復利的推導過程:
推導如下:
一年年末存1元
2年年末的終值=1*(1+10%)=(1+10%)
2年年末存入一元
3年年末的終值=1*(1+10%)^2+1*(1+10%)=(1+10%)^2+(1+10%)
3年年末存入一元
4年年末的終值=1*(1+10%)^3+1*(1+10%)^2+1*(1+10%)=(1+10%)^3+(1+10%)^2+(1+10%)
4年年末存入一元
5年年末的終值=1*(1+10%)^4+1*(1+10%)^3+1*(1+10%)^2+1*(1+10%)=(1+10%)^4+(1+10%)^3+(1+10%)^2+(1+10%)
5年年末存入一元年金終值F=(1+10%)^4+(1+10%)^3+(1+10%)^2+(1+10%)+1
如果年金的期數很多,用上述方法計算終值顯然相當繁瑣.由於每年支付額相等,折算終值的系數又是有規律的,所以,可找出簡便的計算方法。
設每年的支付金額為A,利率為i,期數為n,則按復利計算的年金終值F為:
F=A+A×(1+i)^1+…+A×(1+i)^(n-1),
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
F=A[1-(1+i)^n]/[1-(1+i)]
F=A[1-(1+i)^n]/[1-1-i]
F=A[(1+i)^n-1]/i式中[(1+i)^n-1]/i的為普通年金終值系數、或後付年金終值系數,利率為i,經過n期的年金終值記作(F/A,i,n),可查普通年金終值系數表。
Ⅷ 企業從銀行取得借款1000萬元,期限一年,銀行借款利率10%貼現法付息。
(1)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0%
(2)實際利率=9%/(1-9%)=9.89%(3)實際利率=8.5%/(1-20%)=10.625%(4)實際利率=8%/(1-8%-12%)=10%,因為採用年利率9%,貼現法付息方式實際利率最低,所以應該採用此種方式付息。
拓展資料:
一,客戶為了加速資金周轉,將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據((如、期票、匯票等)轉換成資金使用,為此,將未到期的票據提交給銀行,銀行按一定規定付給票據持有人一定金額(票據上的金額-按規定利率計算票據提交銀行的日期與票據到期日的利息=實付金額)就叫貼現。
1,轉貼現系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另一金融機構轉讓的票據行為,是金融機構間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貼息也叫貼息貸款國家為扶持某行業,對該行業的貸款實行利息補貼,此類貸款稱為貼息貸款,貼現法是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時借款企業要償還貸款全部本金的一種計息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企業可利用的貸款額只有本金減去利息部分後的差額,因此貸款的實際利率高於名義利率。
2,貼息一般指財政貼息,是指在銀行貸款的利息中,由借款人負責還部分利息,另一部分利息由財政負責補貼銀行,這部分補貼的利息就叫貼息。
二,貨幣資金意義:
1、 資金再分配的一種方式,滿足社會經濟對資金的需求;
2、調節和管理經濟的重要手段;
3、保證銀行自我生存和發展,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措施。
會計科目的設置及使用
1、「短期貸款」科目
2、 「中期貸款」科目
3、「長期貸款」科目
以上三科目均屬資產類,用來核算銀行根據有關規定發放的相應期限以內的各種貸款。
三科目均按貸款種類進行明細核算。包括質押貸款、抵押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等。
4、「逾期貸款」科目
本科目屬資產類科自,用來核算銀行發放的借款合同約定到期(含展期後到期)未還,但逾期未滿90天的貸款,以及其他按有關規定作為逾期貸款核算的款項。
本科目的明細核算應與有關貸款科目保持一致。
Ⅸ 企業從銀行一次貸款1000萬,年利率為百分之十
解:P——本金,又稱期初金額或現值;
i——利率,指利息與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與利息之和,又稱本利和或終值;
n——計算利息的期數。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計息期數
I = P * i * n
∴年利息 = 1000 * 10% * 1 = 100萬元
答:年利息為100萬元
Ⅹ 某公司從銀行獲取1000萬貸款,年利率為10%,期限為10年,在債務期間每年均勻償還本利和,求終值。
用公式F=1000*(F/P,10%,10)=2593.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