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援助中國有什麼好處
自1979年以來,日本是中國最大的援助國,中國是日本最大的受援國,中國的外來援助中有66.9%來自日本。自1979年以來,日本政府已經向中國提供了總額約達27000億日元(約合2000多億元人民幣)的政府開發援助。
這確實是不可動搖的現實。
雖然我們一直對日本抱持敵意,但是日本人真的無私地在贖罪嗎?
下面是我覺得的一些原因。
日本的援助有一部分是無息的,是對中國放棄了對日本戰爭賠償的要求,以援助方式來作一些補償。還有部分援助是有息的,是商業貸款。也就是說,日本起到了銀行的作用。這是一個互惠的關系。
日本和中國面臨共同的西方威脅。作為亞洲同盟必須休戚與共。當年日本田中角榮政府打開中日邦交的大門是有誠意的。當年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不提戰爭賠償先決條件,是要打破美國外交封鎖的困難格局。
中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使得日本在中國的市場擴大化,也刺激了日本本國的經濟。
緩和中日關系,使得日本能從中國進口到一些國內稀少的資源,而不需要花大價錢向西方國家購買。
總結一下,作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國,最強的鄰居,和中國打好關系,對日本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這種關系帶給日本的好處,絕對不會比他付出的少。我們要正確認識日本的援助,不能拘泥於過去,要充分利用這種關系,從日本得到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壯大自己。
B. 日本給中國提供了30年的免息貸款,是真的嗎
從別的國家貸款並不就是因為沒有錢用。
政府的預算都是要經過議會(全國人大)的批准,每一分錢都要按照預算案來用,預算以外的支出有時候就可以用別國提供的貸款。
利用國外貸款的原因和作用很多,比如日本貸款都是日元,最後都必須從日本購買產品,有平衡進出口的作用。
這個問題很復雜,國家怎麼用錢,不能跟一家一戶相類比的。
C. 歷史上的日本,在哪種背景下援助了中國5萬億日元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貸款絕對是援助,就想說我們建國之後蘇聯給與我們貸款一樣。但是蘇聯當時不僅僅是貸款,還有好多物資援助,還有大量的技術人員幫助我們。日本就不一樣了,日本是只有日圓援助,我們知道世界上的通用貨幣是美元,雖然日圓也有一定的比例,但是有時候還是需要換成美元的。如果不換成美國的話就只能在日本買東西了。這個和馬歇爾計劃一樣。我給你錢,你最後只能用這些錢來我這買東西。我用了很少的錢獲得了極大的利益,而且商品還成功地打入了你們的市場。雖說這些資金為我們的發展起到了作用,但是和日本人對我們的傷害來看,簡直不值一提。
D. 日本為什麼要給中國無息貸款的援助呢
背景資料:日本對華日元貸款 日本的對華經援始於1979年,對華援助包括有償資金合作(日元貸款)、無償資金合作和技術合作。日元貸款是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元貸款在中國接受外國政府貸款總額中佔40%左右。 從1979年到2000年度,中國共向日本申請了4批日元貸款,總額2.65萬億日元。此外在2000年度,日本向中國提供了172億日元的特別貸款,用於北京地鐵和西安咸陽機場的改建工程。2001年度以後,對華日元貸款採用單年度方式,2001年度共提供1613.6億日元的政府貸款。 日元貸款數額大、期限長、利率低、不附加條件,在中國的能源、資源開發等基礎產業、交通通信等經濟基礎設施,以及農林、城建、環保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中國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日本對亞洲包括對中國提供的經援,實際上體現了日本政府重視亞洲,願同亞洲各國發展友好合作的政策意向。日本的對華援助也與中日恢復邦交時中國放棄戰爭賠款有關。 日元貸款雖然是低息優惠貸款,但也要連本帶息償還。事實上,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中國的日元貸款就已進入了償還期。據統計,中國迄今已償還累計約1.5萬億日元的本息。 新華網 2004年12月12日
記得採納啊
E. 日本給了中國多少援助
二戰後,蔣介石國民政府宣布放棄對日索賠。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周恩來總理和毛澤東主席也出於各種原因宣布放棄對日索賠。上世紀70年代末,日本國會通過議案,向中國提供無息貸款和無償援助(註:不是戰爭賠款),一直到現在,援助的數量在逐年減少,這當然也是與中國逐年發展有關的。自1979年以來,日本政府已經向中國提供了總額約達27000億日元(約合2000多億元人民幣)的政府開發援助;從北京地鐵、首都機場、中國電氣化鐵路約4600公里的改造、中國470個大型港口泊位中約60個等等均由日元貸款建成或正在建設。
我們不能說,這是日本該的,他們欠的。確實他們對中國犯下了罪,他們的無償援助遠遠比不上二戰中我們的損失,但我們政府已經放棄了索賠。所以,我們某種程度上也要說聲謝。
2008年汶川地震,日本救援隊第一個趕到災區現場。日本政府和民間捐款4000萬人民幣,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並追加8個災後無償援建項目。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題,也是中日兩國人民的主題。我們要堅決地同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做斗爭,同時我們也要發展與日本人民的友誼。戰爭是殘酷的,對死去的同胞最好的安慰就是讓歷史不再重演。希望日本度過難關。
F. 日本援助中國
有的
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作為低息甚至無息貸款方式做的援助
1979年至今,中國共獲得日本約2248億元人民幣的開發貸款以及各種形式的技術合作和無償援助,特殊的歷史原因以及復雜的民族情感,使這個規模巨大的援助行動並不為大多數中國人所知。
1970年代末,中國改革之初,缺少大量資金,當時的世界對中國還缺乏明確感。那時,日本是第一個支持中國的國家。
1989年之後,日本政府也是第一個恢復對華援助的國家。從1997年到2001年,日元對華貸款進入了高峰期,2001年達到2144億日元(約142億元人民幣)的峰值。
與中國經濟發展的脈搏跳動相一致,30年間,日本對華援助從沿海到內地,幾乎涉及中國發展的各個領域——從中國早期的能源、運輸等基礎建設,到農業項目,再到環保、人才培養。迄今在國內已有200多個項目。
除日元貸款之外,在中日關系風風雨雨的30年間,日本通過派遣海外協力隊、年長志願者等方式,為中國提供大批志願者、專家,遍布中國的文化、教育、衛生、環保等領域。曾經因歷史問題水火不容的兩國,因為援助,在扶貧、傳染病防治、水資源利用等領域搭起了交流的平台。
30年後,2007年日本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達到2630億美元,中國也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
2008年3月,日本最後一次向中國提供日元貸款後,日本對華貸款即將結束,不過日本的對華援助還將存在。
80年代的時候,街頭有很多塗著金太郎標示和掛著「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標語的五十鈴卡車,全部是日本無償援助中國的。那車很結實,直到2000年左右的時候還偶爾能見到
G. 日本為什麼要給中國無息貸款的援助
為什麼要給,因為日本看到中國的市場了,改革開放,市場開放了,貸款援助中國就是為了更好,更快的佔領中國的市場,因為日本給中國的無息貸款是有附加條件了,中國使用貸款只能購買日本的技術,產品,機械,這樣以來日本企業可以在中國市場穩健立足,也解決當時日本國內企業的產能,讓企業盈利,開發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就好比現在我國大事在非洲,南美低息放貸,基建支援,就是學習日本以前的模式,對頭的國家就算知道這是的補育中國的企業,但有無法拒絕誘惑。
H. 二戰結束後日本給中國多少無償援助
日本的対中援助ODA是從1979年開始的、其中包括有償資金協力約3兆2079億円、無償援助1472億円、技術協作1505億円,一部分的低息借款在08年結束。還有無償援助和技術協力至今也在進行。
和對中國ODA同時,低利息的長期性融資也有3兆円左右。日本的対中ODA公開發表的3兆円,和作為低息貸款的總額已達到 6兆日元。
當時北京在造新空港時,這些費用全由日本無償提供,當時日本提出的維一條件,是在空港立一個標志,以讓使用空港的人知道是日本援助建造的,然後空港建造完後,中方在一個任何人都不可能經過的地方寫上,感謝日本的援助建造了空港。
I.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國為什麼放棄了日本的賠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上午9時,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密蘇里號主甲板簽署投降書。
若不是當年我國主動放棄戰爭賠款,恐怕也不會有無息貸款的經濟援助。
J. 日本對華政府(ODA)援助知多少
日元貸款以援助中國改革開放為目的,於1979年開始實施。截止2017年9月,對華日元貸款共涉及367個項目,援助金額累計達到33165億日元。對華日元貸款被廣泛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由於中國經濟得到發展和軍力增強,日本國內要求調整對華援助的呼聲高漲,貸款援助金額在2000年達到2000億日元的峰值後開始減少。在2007年度以後,日本不再提供新的日元貸款援助,但對已有的項目仍繼續提供貸款。最後結束的貸款項目是青海省環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涉及5.3萬公頃的植樹造林、防沙壩、水利設施等,資金總額達到63億日元。
(10)日本一共提供給中國多少無息貸款擴展閱讀:
日本對華援助主要被用於道路、機場、發電站等基礎設施,環境政策及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以及例如中日友好醫院的建設,和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等,成為了支撐中日關系的頂樑柱。而如今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對此援助表示質疑。2017年9月,日本政府作為面向中國的政府開發援助而提供的日元貸款於26日實施結束。
日本是中國最大的援助國,日本對華政府援助始於1979年。當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二年,中國面臨資金、技術緊缺和能源供應緊張、基礎產業落後等問題。日本通過提供3萬億日元的援助,包括有償資金合作(日元貸款)、無償資金合作和技術合作,既支持中國經濟增長,也改善日企在華投資環境。其中,日元貸款為援助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