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宅基地新政策2022
一、農村宅基地的最新政策有哪些?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建新房宅基地面積審批標准為每戶面積不得超過166平方米;平原地區的村莊,每戶面積不得超過200平方米。村莊建在鹽鹼地、荒灘地上的,可適當放寬,但每戶不得超過264平方米;人均佔有耕地666平方米以下的,每戶宅基地面積可低於前款規定限額。
1、非農村戶口不能建房。
如果農村戶口已經落戶到城市的,是不享有農村建房權利的,而且在村集體經濟組織也是申請不了的。國家規定,農村宅基地所有權是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而農民是只擁有使用權的。
2、對宅基地超出的面積進行征稅。
宅基地超出的面積要征稅早在2018年已經在某些地區開展了,到後期會真正落實到各個省份地區。以前國家沒有農村宅基地面積的規定,所以那時候很多人對宅基地周邊進行擴大建房,從而造成宅基地的面積大范圍超出。至於具體的征稅標准,不同的地區會一定的差異,舉個例子,某省的宅基地超出面積是按照200/m2來計算。
3、宅基地有償退出。
國家為了有效利用、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對出現一戶多宅、空心村、空心房等有關問題會進行整治。關於這些滿足任一種就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宅基地,都會給與相關補償,具體的補償費用標准會按照當地的年均收入水平來定。
4、不得超出兩條「紅線」。
兩條「紅線」是指不允許以買賣宅基地為出發點,也就是說農民利益的出發點不允許是買賣宅基地,此外不能說已退出農村宅基地,作為進城落戶的一項條件,只要農民落戶那就必須要退出宅基地。不過這個不是國家全面推行實施的,如果當地政府有這項的硬性措施,可以維權。
5、不得違反「一戶一宅」。
國家已經發布了嚴格的管制措施,要求各地區必須嚴格實施「一戶一宅」的政策,包括任何人不得違反「一戶一宅」的原則在耕地或多佔宅基地進行建房的。一些地方在實施「一戶一宅」後,對宅基地的審批也變得嚴格起來。
二、農村宅基地繼承新政策如下: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團體內流通。依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並不是實在含義上的產業,僅僅一種運用權,擁有權歸村團體。宅基地既不能銷售,也不能承繼,但能夠在本村團體內流通,經過土地處理部分依法贊同,發放證件。
2、由於我國施行城鄉二元系統,在城市化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農轉非」。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一旦把戶口轉走,就失去了對老家宅基地的承繼權,又不能買回來,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宅」變成村團體的財物。
3、由於鄉村戶口與土地的對應聯系,有些人不情願「農轉非」,乃至有些公務員想方設法「非轉農」,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進城」才是大勢所趨。因而從詳細的家庭的視點而言,如果相關法規不變,宅基地註定會失去。
4、宅基地運用權人依法對團體擁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運用的權力,有權依法運用該土地建造居處及其隸屬設備。宅基地運用權的獲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處理法及國家有關規則。
5、鄉村團體經濟安排為保證農戶日子需求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子及小院子運用的土地。用於建造居處、輔佐用房(廚房、庫房、廁所)、院子、沼氣池、禽獸舍、柴草堆積等。農戶只要運用權,不得銷售、租借和非法轉讓。農戶對宅基地上的著物享有擁有權,有銷售和租借的權力,不受別人侵略。房子出賣或租借後,宅基地的運用權隨之轉給受讓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擁有權一向為團體擁有。出賣、租借房子後再請求宅基地的,不予贊同。農戶建造房子及小院子運用土地,不得超越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則的標准。
農村宅基地是農民建房的土地。農村戶口已經落戶城市的,不享有農村建房權利,在村集體經濟組織也是申請不了的。國家規定農村宅基地所有權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只擁有使用權。
⑵ 農村宅基地可以抵押貸款嗎
一、我國現行法律明文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不得抵押貸款,所以農村的宅基地是不能貸款的。
二、宅基地抵押貸款條件
1、貸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沒有任何不良信用記錄;
2、用於抵押的房屋所有權及宅基地使用權沒有權屬爭議,依法擁有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的權屬證明,未列入征地拆遷范圍;
3、除用於抵押的農民住房外,借款人應有其他長期穩定居住場所,並能夠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4、貸款人所在的集體經濟組織書面同意宅基地使用權隨農民住房一並抵押及處置;如果是以共有農民住房抵押的,還應當取得其他共有人的書面同意。
三、證件材料
1.有效身份證件、居住地址證明、職業證明、本人及家庭成員收入證明、所用於抵押貸款的宅基地的宅基地使用權證書以及銀行規定的其他材料等。
2.在向銀行填寫完書面申請書並上交材料後,經銀行評估審核合格後,由銀行主管部門向貸款人發放貸款。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只限制於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荒山、荒灘等農村土地,經發包方同意,並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林權證書的,才可以設立抵押,並沒有明確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則明確規定,除買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四荒地」等農村土地可以抵押外,其他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是不允許抵押的。
⑶ 農村宅基地新規定來了
2022農村宅基地新政策如下:
1、完善土地徵收制度,縮小土地徵收范圍,探索制定徵收目錄,嚴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圍,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2、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權能,明確入市范圍途徑;
3、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進城落戶農民自願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審批制度。
一、農村宅基地拆遷流程如下:
1、發布擬征地公告由市縣級國土部門在擬被征地村集體范圍內發布擬征地公告;
2、征詢擬被征地人意見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會同擬被征地所在的鄉鎮政府,就擬征地公告的內容征詢擬被征地村民的意見;
3、對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調查登記由市縣級國土部門同擬被征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對擬被征土地的信息進行調查,並由國土部門進行調查登記;
4、擬訂一書四方案並上報審批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按照審批機關對報批材料的要求擬訂一書四方案,並將材料一並向有審批權的機關進行報批;
5、發布征地公告徵用土地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省政府或國務院征地批准文書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在被征地所在的村集體范圍內對征地批文的內容進行公告;
6、發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縣市級國土部門根據省政府或國務院所批準的征地方案;
7、上報審批補償安置方案縣市級國土部門應當將草擬的補償安置方案和聽證會上各方發表的意見;
8、土地補償登記被征地人應當在徵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明到公告規定的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9、落實補償安置後交付土地政府機關按照規定落實征地補償安置後,被徵收人則應當將土地按期交付。
二、農村宅基地拆遷需要材料如下:
1、拆遷許可證;
2、當事人身份證;
3、戶口本;
4、原房產證和土地證。
綜上所述,農村宅基地新政策有完善土地徵收制度,縮小土地徵收范圍,探索制定徵收目錄,嚴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圍,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權能,明確入市范圍途徑;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進城落戶農民自願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審批制度。農村宅基地拆遷需要拆遷許可證、拆遷許可證、戶口本、原房產證和土地證。
⑷ 2019年農村宅基地改革政策是怎樣的
一、宅基地改革利好政策:
1.宅基地的徵用的補償費用大額提高
2.宅基地未來可用於抵押貸款
3.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進城落戶
4.宅基地的升值空間增大
二、拆除不符合規定的宅基地,主要包括:
1.無人繼承(集中供養五保戶的宅基地)的宅基地,
2.農村違反一戶一宅的的宅基地(合法繼承、正常分戶、依法過戶等特殊情況除外);
3.未經過批准非法佔用的宅基地;
4.城市居民購買的宅基地;
5.全家戶口遷出農村,不屬於村集體成員的宅基地;以上這五類宅基地將面臨回收
2019宅基地制度改革主要任務有四項:
一是改革完善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取得方式;
二是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
三是探索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機制;
四是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農村宅基地改革主要方向如下:
1.宅基地徵用補償費大額提高
2.鼓勵農民有償退出宅基地進城落戶
3.宅基地升值空間大幅上升
4.可將宅基地用來抵押貸款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您。感謝您對看房網的支持,祝您購房愉快!
⑸ 農村宅基證能辦貸款嗎
宅基證不可以辦貸款,辦理銀行貸款需要有穩定的還款來源和良好的徵信信息,宅基證不符合銀行辦理貸款的條件,需要收入證明、住址證明、徵信信息等資料;\x0d\x0a銀行貸款需要的條件:\x0d\x0a(1)年滿18年周歲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城鎮居民常住戶口或合法有 效的居民身份證明,銀行貸款要求貸款人年齡一般在18-60歲之間;\x0d\x0a(2)有穩定合法收入,有還款付息能力;\x0d\x0a(3)貸款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x0d\x0a辦理銀行貸款需要准備資料:\x0d\x0a1.有效身份證件;\x0d\x0a2.常住戶口證明或有效居住證明,及固定住所證明;\x0d\x0a3.婚姻狀況證明;\x0d\x0a4.銀行流水;\x0d\x0a5.收入證明或個人資產狀況證明;\x0d\x0a6.徵信報告;\x0d\x0a7.貸款用途使用計劃或聲明;\x0d\x0a8.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x0d\x0a無抵押貸款辦理的程序一般分為三個步驟:\x0d\x0a(1)客戶遞交基本信息資料,包括工作單位和聯系電話。\x0d\x0a(2)放貸銀行或公司核查客戶的信用信息,包括客戶的信用級別是否有違法記錄,針對個體戶和中小企業,還需調查其企業經營狀況。\x0d\x0a(3)放貸單位工作人員與客戶簽約,並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放款。
⑹ 農村宅基地可以抵押嗎
宅基地是鄉村的的農戶作為建設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村民可在自己分配到的宅基地上建設房屋,那麼農村宅基地可以抵押嗎,下面本文就來給大家介紹下吧。
農村宅基地可以抵押嗎
農村宅基地目前在原則上是不允許抵押的。因為根據我國法律相關規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這些土地的所有權書村集體所有,因此宅基地的使用權目前是無法抵押的。但隨著我國農村的改革,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展了宅基地抵押貸款試點工作,這種禁制正逐漸被打破。
禁止農村宅基地抵押的原因有哪些
1、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目前還不能全面允許農村房屋進行抵押,因為我國實行房地一體的原則,處置農村房屋的時候,必然會涉及到房屋所佔用的農村宅基地,而農村基地屬於集體所有,使用權通常是無法抵押的。
2、農村房屋如果被用於抵押貸款,如果債權人無法償還債務,債權人必須會行使抵押權,從而涉及到房屋佔用的宅基地使用權,這有可能導致農村集體利益受損。
3、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只能查封,不允許拍賣、抵押或者變賣,因此農村房屋用於抵押,債權人想要行使抵押權也存在一定障礙。
4、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全,目前我國農村實行一戶一宅的制度,如果將宅基地房屋進行抵押後,村民可能會沒有住所,影響農村穩定。
以上就是關於農村宅基地可以抵押嗎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宅基地的使用權有一定了解,讓大家合理的利用宅基地。
⑺ 宅基地新政策2022
宅基地新政策2022
1、最新農村宅基地政策:退出三權。
所謂退出三權,是指農民退出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三權交給政府,農民獲得補償,補償金可用於養老等。
退出三權可有效利用農村閑置的宅基地,讓這些宅基地進入市場交易,變成集體用地。後面可以進一步開發,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而對於農民而言,退出三權除了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意外,進程落戶以後農村產權不會受到影響,一舉兩得。
2、最新農村宅基地政策:可買賣。
我國農村宅基地是可以自由買賣的,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買賣宅基地一定要遵從以下三個原則,否則極易產生買賣糾紛:
使用權主體需要變更登記
買賣宅基地過程中,除了去房屋管理部門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手續外,還需要進行宅基地使用權主體變更,否則房屋根本沒有發生轉移。
宅基地購買者資格受限
宅基地購買人若是城市居民或者其他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那麼是不符合宅基地買賣的條件的。這種情況下想要買賣宅基地,需要將戶口先遷入本地才可以。
宅基地轉讓需要遵守一戶一宅標准
轉讓後原則:「一戶一宅」
最新農村宅基地政策:四大利好
1.宅基地申請手續簡化:向村委會上報後政府同意即可獲得宅基地;
2.違章房屋無需拆除:房屋違章的,只需要繳納一定金額的費用即可繼續使用;
3.閑置宅基地退出可獲得補償:即我們上文說的退出三權;
4.無宅基地春夢可得到安置:政府有義務解決無宅基地村民的居住問題。
附錄:宅基地買賣辦理流程
1.徵得村民委員會書面同意;
2.如果是共有房屋,則其他共有人也需同意;
3.提交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及土地證、房產證等材料;
4.簽訂書面合同買賣,辦理審批和過戶手續。
農村住宅用地由誰審批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即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申請批準的條件包括:
1、必須是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2、現在住房影響鄉(鎮)村建設規劃,需要搬遷重建的;
3、農村村民戶除身邊留一子女外,其他子女確需另立門戶而已有的宅基地低於分戶標準的;
4、經主管部門批准,由外地遷入的農戶無住房的;
5、集體組織招聘的技術人員要求在當地落戶且戶口已遷入的;
6、離休、退休、退職的幹部職工,復退軍人和華僑、僑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證明回原籍定居,需要建房而又無宅基地的;因原宅基地存在地址滑坡、泥石流隱患的。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並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⑻ 2022年農村建房政策
農村自建房政策如下:
1、想要建房,必須向向村委會報備,村委會上報上級部門審批,等上面批了之後方可開始動工建房;
2、在農村,每一戶農戶家的宅基地面積都是有規定的,農戶在修建房屋之前必須按照自家的宅基地面積進行建房;
3、農村建房需要經過統一規劃,一般不能超過兩層。
農村自建房申請條件有哪些
農村自建房申請條件如下:
1、申請人的年齡必須在18周歲到65周歲之間,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2、申請人的自建房經過了本地鄉政府的審批,屬於合法的建築房屋;
3、申請人要有支付首付的能力,並且有自留資金;
4、申請人有穩定的收入,有償還銀行貸款的能力;
5、申請人在銀行沒有不良的信用記錄或者徵信逾期的情況。
農村建房的政策如下:
農村建房嚴格來說是要在原有的宅基地上建房,如果沒有宅基地的本著一房一戶的原則可以申請宅基地,宅基地佔地不可以超過120平方米,建築的房屋不可以超過3層,建築面積不可以超過350平方米;
如果超過了則屬於超大超高建房,多餘的部分可能會被強制拆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零六條
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二百零七條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二百零八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農村宅基地申請流程是什麼
1、向所在的村委會提出申請;
2、上報至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3、提交身份證明、登記原因證明等材料;
4、現場勘測;
5、審核材料,符合規定的,核發宅基地使用證。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喜歡在農村蓋房子,尤其是春節回家看到別人蓋新房,他們也想自己蓋房子。畢竟,這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任何風格和布局來建造它,感覺很好。
過去,農村地區可以建造他們想要的房子。反正沒人調查他們。但2022年新政策出台,農村宅基地確認一戶一宅政策,國家也嚴薯嘩彎格管控。
1.2022年國家出台農村宅基地流轉政策後,有些人不願意留在農村,就把自己的宅基地賣給別人,這樣這些農民就不能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了。意味著原村沒有宅基地。
2.中國人口眾多,有些地方沒有可以申請的宅基地。如今,國家對家庭有嚴格的控制。在農村人口太多的村莊,沒有宅基地的計劃,所以一些農民不能再申請宅基地。但是現在很多農村都是一兒一女,這個問題很少存在。
3.一些農民在村子裡有不止一戶人家。隨著國家一戶一宅政策的發展,國家也將大力清理農村一戶多戶的問題。然後,剩餘宅基地將通過有償退出、變房為耕地的方式進行處置。那麼,擁有剩餘宅基地的農民就不能申請宅基地。
4.過去一些農民愛占數悶小便宜,宅基地面積嚴重超標。現在國家對農村宅基地有嚴格的規定,以後超過國家規定的宅基地標准就不能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
5.如果你在耕地上蓋房子,這也行不通。如果你未經許可建造房屋,那是違法的。此外,國家正在調整農村規劃,將停止審批農村自建住房。規定非規劃區蘆侍內不準建房。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⑼ 2020年農村宅基地有哪些新政策
對農民來講,土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農村土地的類型有很多種,比如說耕地、林地、宅基地等等。為了新農村建設,國家出台了各項宅基地管理政策,那麼2020年農村宅基地新政策有哪些呢?我們馬上來看看相關知識吧。
2020年農村宅基地新政策
一、一戶一宅
農村村民一戶只可以擁有一處宅基地,並且要根據批准面積及標准來建設住宅,若擅自私建、超標佔用宅基地等等行為的,經查證後,相關部門有權實行強拆工作,並且需將原宅基地交還村集體。
二、允許村集體內流轉
宅基地除了可以自願退出,也允許在村集體內部轉讓,按照三權方式分置,將宅基地的使用權轉讓給其他村民,這樣做可以得到一部分收入,而且無需擔心私自買賣宅基地違法的問題。
三、宅基地收費
如果房屋面積已經超出當地佔地面積標准,還想繼續使用的話,按照相關規定,需繳納一筆費用才行。大家要注意。
四、兩條「紅線」
農民不可以自由買賣宅基地;並且不可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權當做進城落戶的條件。
五、可抵押貸款
從前農民發展可能受到了資金限制,如果頒發了房屋確權證書,也可以進行合法的抵押貸款,為創業著提供了資金便利,當然抵押貸款還需謹慎使用。
六、有償永久退出宅基地使用權
2020起有的地區開始實行有償退出宅基地使用權的相關政策了,不想繼續在農村的農民,就可以退出土地了並且可以得到一定的補償金,從此和農村沒有關系。
文章結語:關於2020年農村宅基地新政策的大概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需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齊家網資訊平台。
⑽ 農村自建房可以申請銀行貸款嗎
一些自建房是可以貸款的,而一些卻不可以。
2016年3月15日《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出台,此辦法出台前,農村自建房不能抵押貸款,因《擔保法》明確規定了,宅基地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能抵押。
《擔保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以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抵押時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時抵押。鄉(鎮)、村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
第三十七條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項、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三)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不過,《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出台後,試點地區的農民可用自建房抵押貸款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是指在不改變宅基地所有權性質的前提下,以農民住房所有權及所佔宅基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由銀行業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農民住房所有人發放的、在約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貸款。試點地區名單如下:
自建房(農民房)是泛指擁有自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自己組織並通過僱傭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築。自建房是我國傳統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方式,來滿足各自的居住需求。
另外在我國商品房政策推出前,很多單位也曾通過集資自建房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問題。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逐步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建房建設水平越來越高,類型越來越豐富,尤其江浙一帶種類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