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分!求一篇實踐總結報告 (去農村信用合作社實踐的)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金融業整體中的薄弱環節,表現為大而不強,而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則是薄弱環節中的最脆弱點,其潛在著很大的支付風險和信貸資產風險。因此如何針對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現狀,謀求出路和發展,對於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確保地區金融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試圖就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當前面臨的形勢、間題和困難及解決辦法作粗淺的探討,以起拋磚引玉作用。
一、貧困地區的現狀
經濟決定金融。因此,在探討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間題之前,對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所在區域外部環境、自然條件、經濟狀況、人文結構、生產力水平等現狀進行分析十分必要,以惠東縣增光、白盆珠、高潭、安墩4個貧困山區鎮為例,貧困地區具有如下共性:
(一)基礎薄弱,經濟活動單一。貧困地區一般地處山區或沿江,自然資源比較貧乏,土壤肥力低,氣候條件較差,不適宜發展經濟作物。而且,地勢偏僻,交通條件較差,供電、供水和通訊配套設施不齊。因而第一產業落後,第二、第三產業稀少,經濟活動是單一的傳統農業。
(二)生產規模小,布局分散。
由於自然條件較差,技術裝備落後,使貧困地區的生產局限於家庭為基礎的小農經濟的生產模式,布局分散,難於形成集約化生產。
(三)結構不平衡,勞動力素質低
貧困地區生產力落後,生活水平低,外出謀生的人口較多,主要勞動力流失到發達地區,這些外出人口在取得一定經濟收人後,則遷居他鄉。致使貧困地區勞動力結構不平衡,以「老、少、婦」為主,勞動力素質低,生產難於發展。
(四)收人水平低,資金積累少。
貧困地區商品經濟發展受到很多方面因素限制,經濟活動單一,收人水平低。據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惠東縣高潭、增光、安墩、白盆珠四個鎮的人均純收人3543元,比全縣農村人口的人均純收人低28.3%。在低收人的條件下,僅能維持基本生活,農戶的資金積累很少。
二、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問題
貧困地區的經濟特點和自身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農村信用社,直接影響和制約農村信用社發展,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
(一)資金來源少而且分散,資金運用風險大而且集中。
一方面,由於貧困地區第一產業落後,第二、第三產業又難於發展,經濟基礎十分薄弱,資金來源渠道少,以致農村信用社的儲源貧乏,存款業務發展很慢。具體表現在存款增幅不大,存款戶數多,但單筆存款金額少。員工人均吸收存款不足,遠遠達不到經營保本點。
另一方面,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投向農業的資金,從總體上看,表現為「量多、戶多、分散」。貧困地區的農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強,抵禦風險的能力很脆弱,一旦遇上自然災害,就會造成系統性風險,而投向非農業的資金,從總體上看,表現為「量少、戶少、集中」。由於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落後,而且不配套,致使投向非農業的項目或者中途「流產」,或者勉強上馬,生產不正常,難於取得經濟效益。
(二)資產質量差,嚴重超負荷運轉。
長期以來,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在經營上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把大量的貸款投向非農業方面,而投向農業方面的貸款相對較少,本末倒置。其中外遷戶貸款占貸款的比例相當大,基本上是不良貸款,致使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整體貸款質量很差,大大高出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規定。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不僅資產質量差,而且盤活資產難度大,主要表現在:
一是外遷貸款戶大部分下落不明,難於尋找。農村信用社的信貸人員到處尋訪,效果甚微,甚至空貼旅差費。
二是計劃經濟時期發放的生產隊貸款、農戶貸款金額小、戶數多,而且分散,加上當時辦理貸款手續簡單,對貸款的約束力小,難於迫收。信貸人員翻山越嶺、走家串戶幾小時,分文無收的現象很普遍,即使收回利息,也不能解決信用社職工工資和費用問題。
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貸款資金難以盤活,存款又長期滯後不前,自身難於為繼,農村信用社只能靠大額拆人資金維持日常運轉,這與低資本充足率和低備付率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使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潛在著很大的支付危機,直接影響到金融穩定。
(三)歷史包袱重,經營虧損大。長期以來,社會各界由於受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對信貸資金的償還性和增值性認識淡薄,把農村信用社的信用與財政信用和民政扶貧救濟等同起來,使貧困地區的農村信用社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形成了沉重的歷史包袱。特別是向當地政府貸款和農行「撤所並社」劃轉貸款大部分已形成不良貸款,而且貸款單位拖欠利息很多,從而造成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經營虧損嚴重。資不抵債金額逐年增加。
(四)基礎設施落後,結算渠道單一,匯路不暢通。
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辦公條件簡陋,營業場所狹窄,基礎設施落後,服務手段單一,僅限於傳統的存、貸業務,電子化建設滯後,金融創新困難重重,而且結算渠道單一,異地結算僅靠信匯方式進行,其他方式的匯路不暢通,在途資金時間長、環節多、速度慢、資金運轉效率低,造成農村資金倒流進城。低成本存款流失以及客戶存款搬家現象。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農村信用社處於劣勢,市場佔有率低。
(五)人員素質低,隊伍不夠穩定。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人員大多數來自當地,而且大部分是照顧性質吸收的,世襲現象嚴重,家屬子女偏多,文化水平低,整體素質差,內部管理淡薄。據調查,安墩、高潭、白盆珠、增光在職員工37人,還未有大大學本科文化程度和中級職稱的人員,中專學歷的人數佔比也不足二成。同時,由於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業務發展緩慢,經濟效益差,職工待遇較低原因,導致隊伍不夠穩定。
(六)「三防一保」工作難度大,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信用社網點機構分散,點多面廣線長,且山區地理位置復雜,交通、通訊設施跟不上,一些地方一直稱為「三防一保」的隱患區和安全信息網路「閉塞區」,突出表現在:職工安全防範工作素質低;安全設施差,報警裝置也多是一般設施和「手動式」等;交通工具滯後。
(七)外部經營環境惡劣。由於受撤並鄉鎮影響以及少數商業銀行不正當的競爭宣傳,使農信社信譽受到貶損,公眾支持率下降,存款逐步向商業銀行轉移,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同時地方行政干預依然存在,縣聯社和農信社迴旋空間不大。
三、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出路
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金融總量雖然不大,但存在的問題很多,而且很突出。其潛在的金融風險比其他地區農村信用社大,如果長期得不到化解,很容易引發地區性金融風波。隨著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解決這些問題已迫在眉睫。我們應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現狀.並針對存在間題的特點和成因,從改革內部機制和優化外部環境著手解決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出路。
(一)正視問題,牢固樹立防範和化解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意識。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存在的間題是長期積累起來的,解決這些間題也需要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因此,要正視問題,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從思想上牢固樹立防範和化解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意識。在制定綜合治理的方案中,要根據實際把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並積極穩妥地組織實施,而不能要求其一蹴而就。
(二)減員增效,加快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用工制度的改革步伐。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業務量小,成本費用率高,經營效益低,嚴重製約著信用社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要求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根據本地經濟發展實際和自身經營狀況,客觀確定業務經營與發展所需員工數量,對員工進行全面考試、考核,通過優化組合、競爭上崗,改善員工隊伍結構,減員增效。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和崗位職務聘任制,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綜合競爭力。這是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求生存、求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關鍵一步。
(三)優化網點結構,激活經營活力。要從過去按行政區域設置分支機構,轉變為按中心鄉鎮和經濟流向,將鄰近的業務規模小、效益差的信用社,以撤並降格等方式,進行優化重組,徹底改變目前「一鎮一社」和「一社多點」的格局。對偏僻、業務量小的網點撤並後形成的服務空白,可根據實際,以流動信用社形式定時、定點服務,以方便農戶,取信於民。近年來,惠東縣聯社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1999年以來,共對貧困山區的寶口、馬山、新庵、松坑、石塘5個法人社降格撤並,山區網點由原來的10個網點減少到現在的5個網點,並從2005年起,山區社實現了全面盈餘。實踐證明,對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兼並經營有利於增強信用社抗風險能力,減少管理環節,避免行政干預,在發展中逐步解決存在問題。
(四)狠抓清貸,爭取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清收貸款本息,盤活資金存量,不僅是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減少虧損,實現扭虧為盈的關鍵,而且是農村信用社恢復元氣,轉人正常運轉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此,必須下大力氣做好清貸工作。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應如實地向當地政府匯報經營情況和間題,取得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和支持,並將當地政府及其下屬企業向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情況向當地政府詳細匯報,要求當地政府及其下屬企業積極歸還貸款本息,以此帶動清收貸款工作的開展。同時要求以政府的名義動員和約束貸款企業和個人,按照《商業銀行法》和《貸款通則》的規定,履約還款,打開收貸工作的新局面,盤活農村信用社的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五)區別對待,給予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優惠政策。對於目前已經陷人經營困境的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來說,僅靠現有的政策和內部治理是無法走出困境的。因此,建議政農和有關部門實行區別對待,給予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如下幾個方面的優惠政策:一是提高呆帳、壞帳准備金提取比例;二是擴大存貸款利差,主要是擴大貸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三是降低營業稅率和所得稅率;四是對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不良貸款,通過了發行國債等辦法補充資本金,優先分期分批核銷已經損失的貸款;五是劃轉資金,妥善解決行社「脫鉤」遺留資金間題,上級人行應積極支持、幫助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與農行理順脫鉤資金遺留問題,減轉歷史包袱,使其煥發活力。六是通過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充實資本率,並置換部份不良貸款和歷年掛帳虧損,減少歷史包袱。此外,當地聯社也應採取優惠措施,降低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上存資金的比例,降低拆借資金利率;降低運鈔費等管理費的上繳標准。通過採取上述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完善金融補償機制,提高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促進其穩健運行。
(六)穩定隊伍,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外部經濟環境較差,內部經濟效益較低,職工福利水平較低,造成職工隊伍不穩定,然而,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存在的問題較大,不僅需要一支穩定的隊伍,而且需要一批素質較高的優秀人才,這就形成了一對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在於:一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扶貧力度,增加貧困地區的資金投放,改善貧困地區的經濟環境,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經濟,從而增加當地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資金來源。二是加快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硬體建設,改善辦公條件,配備計算機設備等。三是妥善解決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職工的工資待遇、生活福利間題。通過採取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穩定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的職工隊伍。同時,要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包括文化知識、金融法律、法規、金融理論、金融業務等教育,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使從業人員增強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和開拓創新意識,促進貧困山區農村信用社走出困境。
❷ 關於廣西的形勢與政策大學生論文
自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加大反貧困力度,改善了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貧困地區農民收入不斷的得到了提高。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關於廣西的形勢與政策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西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篇一:《廣西貧困與反貧困的形勢及展望》
[摘要]隨著《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0-2020)》的頒布實施和新扶貧標準的制定,農村貧困與反貧困工作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文章 通過分析廣西貧困與反貧困的現狀,闡述當前廣西反貧困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在此基礎上探討新十年廣西反貧困的主要任務,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貧困;反貧困;展望
一、廣西貧困與反貧困現狀
(一)廣西貧困概述
廣西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8個,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1個,分別佔全區109個縣(市、區)的25.7%和19.3%,此外,還有1個享受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待遇的合山市。2001年全區確認了4060個貧困村,到2012年調整到6540個貧困村。根據國家最新確定的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的扶貧標准,截至2011年底,廣西農村貧困人口為1012萬人,占農村戶籍人口的23.9%,農村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發展程度低的大石山區、邊遠山區、乾旱缺水地區、資源匱乏地區和水庫移民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弱,脫貧成本高、難度大,已脫貧的民眾也極易因災、因病或因市場風險等因素返貧。
(二)反貧困取得的成就
1. 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廣西加大反貧困力度,改善了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貧困地區農民收入穩步提高。廣西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176元增加到2010年的3454元,年均增長11.38%,增幅高於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1.77個百分點,比全國扶貧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273元高181元。全區4060個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058元增加到2010年的3037元,年均增長14.16%,高於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6個百分點。
2.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狀況有較大改善
在爭取國家大力扶持和社會幫助的同時,廣西集中時間和人力、物力、財力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和“整村推進”扶貧工作,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和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問題,以水、路、電、房、校、基本農田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狀況得到極大改善。
3. 產業扶貧開發初具規模
近年來,廣西扶貧工作一改由過去單一救濟式“輸血型”扶貧方式逐步向產業開發式和參與式扶貧的“造血式”扶貧方式轉變,扶貧開發工作發展方式實現了戰略性轉變,產業扶貧活力顯現。產業扶貧開發的大力實施和推進,使貧困村穩定增收的產業基本形成並基本覆蓋貧困農戶,逐步成為貧困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直接為貧困農戶穩定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進一步增強了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發展能力和發展後勁。
4. 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逐步提高
通過開展貧困地區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職業學歷 教育 培訓,進一步提高了貧困地區農民的思想觀念、 文化 素質、農業技術水平、勞動技能,增強了貧困地區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扶貧培訓,使大批農民掌握了1~2門農村實用技術,培育了一批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並輸送了一批具有專項技能的貧困村農民到區內外企業穩定就業。
5. 貧困地區社會事業明顯進步
一是貧困地區鄉村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貧困地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小學生入學率為99%以上,全面改造農村校舍,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現了義務教育免學雜費。二是農村醫療保障和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並全面覆蓋貧困地區,農民參合率達90%左右,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完善,鄉鄉建有衛生院,大部分貧困村建有衛生室,貧困群眾缺醫少葯狀況和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三是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至2011年底,“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已在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開展。四是文化事業加快發展,大部分鄉鎮和貧困村建有文化站(室),實施50戶以上自然村屯通廣播電視工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0%以上。
6.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有效遏制
廣西在反貧困中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實施退耕還林、公益林保護、石漠化治理、沼氣池建設和異地安置等生態建設和保護工程,實現生態增效,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十年來,廣西在4060個貧困村建設沼氣池90萬座,貧困村沼氣入戶率達50%,高於全區46.4%水平3.6個百分點。加大異地安置力度,實施生態移民扶貧,減輕自然條件惡劣的大石山區人口資源承載力,對缺乏基本生存條件的大石山區特困群眾實施易地搬遷安置。同時鞏固完善歷年扶貧異地安置場點建設,使安置點農民收入穩步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
1.貧困面廣程度深
50個貧困縣和4060個貧困村相對集中分布在桂西北、西南岩溶石山貧困片區、邊境地區貧困片區、桂中石山旱片區、九萬大山貧困片區、大瑤山貧困片區。根據國家新的扶貧標准,廣西仍有貧困人口1012萬人,佔全區農村總人口的23.9%,需要扶持的貧困群體數量依然龐大,區域性貧困問題依然突出。部分貧困農戶自我發展能力不強,貧窮落後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貧困家庭成員之間因為貧困相互影響,出現窮的仍窮,且由於貧窮而不斷地再產生貧窮,由此產生的所謂“窮二代”現象日益嚴重,貧困代際傳遞的危險傾向凸顯,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2. 貧困鄉村公共服務能力低
貧困家庭學生上學問題還沒有完全得到保障,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規范化管理面臨許多困難,農村中小學生的營養不良問題依然相當突出,鄉村學校教學點撤並引發新一輪上學難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貧困鄉村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還不完善,鄉村衛生設施簡陋、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等現象十分普遍,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仍很突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准低、覆蓋面小,特困群體的最低生活保障只是出於“零敲碎打”的小規模狀態,相當一部分貧困農民得不到救濟和補助,
3. 扶貧產業支撐力不強
全區大部分貧困村分布分散,可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匱乏,集中連片開發難、產業項目集中難。當前全區尚未形成上規模、有實力,能夠給貧困群眾帶來持續穩定收入的主導強優產業。全區已經認定的113家扶貧龍頭企業大多數實力較弱,對扶貧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夠強。由於負責發放扶貧貸款的金融部門按商業性質貸款的要求對到戶貸款進行規范化管理,從而導致大多數貧困農戶很難從金融部門獲得貸款進行農業生產開發。當前實施的小額信貸和村級互助金等金融扶貧方式,因發放規模小、資金不足、回收周期短,很難發揮支撐產業發展的作用,導致扶貧地區主導產業難以壯大,產業鏈難以延伸,產業扶貧工作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循環、低效益運作階段,貧困農戶缺乏持續增產增收的經濟來源。
4. 貧困農民素質普遍偏低
廣西貧困人口中大部分農民受教育的程度低,接受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能力不強,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和農村實用技術,人的全面發展相對落後,無論是在家從事農業生產還是外出務工都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加之現行的扶貧培訓機制還未健全,工作滯後,農村實用技術和勞動力就業轉移培訓工作成效不夠明顯,數量龐大的貧困群體沒有經過任何的實用技術培訓就直接進入社會從事各種簡單、原始和重復的體力勞動,很難有新的作為和新的發展。
5. 生態增效和農民增收矛盾加劇
全區居住在大石山區的貧困人口接近200萬人,由於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合理、產業結構單一和人口增長過快所致的人與環境、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衡,加劇了生存環境惡化趨勢,加大了發展成本,制約進一步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的形成。受地域限制,這部分貧困農民難以享受到多個國家富民惠民政策,如糧食直補、退耕還林、汽車、摩托車和農機購置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僅能享受到的生態公益林補貼每年每畝才9.5元,加上農村低保、醫保和養老 保險 的不完善,貧困農戶的基本生存權益難以保障,傳統致貧成因沒有根本改變,消除貧困的難度更大。
二、廣西反貧困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機遇
新時期,廣西反貧困事業面臨多重的、疊加的歷史機遇。從國家層面看,國家高度重視民生問題,把扶貧開發作為關注民生問題的重點和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將會加大對扶貧開發的投入力度;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實施,將進一步從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加大對貧困地區建設的扶持力度;國家支持廣西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在《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廣西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和 措施 ,指出要加快大石山區脫貧致富步伐、推進邊境地區加快發展、切實改善庫區礦區生產生活條件,為廣西今後一個時期的扶貧開發指明了方向。從自治區層面看,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把它作為富民強桂新跨越的“重中之重”來安排,組織制定了《關於實施我區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決定》,相關28個配套文件也在陸續出台,同時召開全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對扶貧開發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為廣西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促進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建成,有利於廣西在扶貧領域擴大與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隨著“兩區一帶”經濟格局的形成和“江海聯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廣西經濟實力必將不斷增強,將會投入更多的力量加快推進扶貧開發,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從貧困地區看,國家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等特困區域作為新十年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尤其是將廣西29個石漠化縣列為全國連片特困區滇桂黔石漠化區域縣,為廣西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創造了條件;新一輪扶貧開發把產業化扶貧作為重點內容之一,將有利於貧困地區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建設特色農業基地,推進貧困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廣西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多位於桂西資源富集區,隨著桂西地區優勢資源的開發,資源優勢加快向經濟優勢轉化,為貧困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挑戰
從國際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扶貧開發的環境和任務也在不斷變化,尤其是在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全球面臨著經濟增長速度減緩、能源資源危機、糧食危機和氣候變化等多方面的挑戰,國際減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際組織和國際社會對我國扶貧事業的支持力度將會降低,廣西貧困地區獲得國際援助的機會也會減少。從國內看,2011年底國家把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2300元人民幣作為新的扶貧標准,廣西貧困人口擴大到1012萬人,是全國5個貧困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省區之一,貧困村擴大至6540個,在2020年要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扶貧開發工作任重而道遠。從自治區層面看,廣西是全國扶貧攻堅重點省區之一,貧困面廣程度深,尤其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開發任務艱巨、插花地區貧困現象凸顯,給廣西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帶來較大的壓力;隨著國家主體功能區的劃分,廣西大部分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都屬於國家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在產業選擇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縣域經濟發展將面臨極大挑戰。
三、新階段廣西反貧困的主要任務
(一)加快完善“兩項制度”銜接
以加強農村養老工作為突破口,加快完善“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從2012年1月1日起,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全區適齡農村居民。創新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補充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努力實現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目標。
(二)著力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多 渠道 、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全區“雨露計劃”扶貧培訓攻堅工程,通過職業教育、創業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對農村貧困勞動力進行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能力。以農村初中 畢業 後沒考上高中、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的“兩後生”為重點,啟動貧困家庭“兩後生”技能培訓工程。推行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雙證書”同步制度,幫助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習者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順利實現就業。充分利用各級職業學校或各類培訓基地資源開展“階地式”培訓,即組織已參加短期培訓又尚未獲得上崗資格證書的,通過新一輪培訓,獲取初級上崗資格證書;組織已獲得上崗資格證書的通過進一步培訓,獲取中、高級資格證書,一次增強勞動力的就業競爭力。
(三)健全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布局調整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中西部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中西部地區利用閑置校舍改建幼兒園和農村小學增設附屬幼兒園建設項目。建立因病致貧家庭衛生扶貧機制,增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統籌投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新農合”參保和報銷的便捷性。強化貧困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支持發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旅遊產業。改善基層公共服務人才工作生活條件,穩定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專業人才隊伍。
(四)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以大會戰、整村推進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盡快改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落後問題,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特別是大力推進邊境一線興邊富民行動,加強貧困地區路網、電網、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和山區小型農田水利和基本農田整理等,優先在貧困地區進行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加大對農村地區農村危房、茅草房改造力度。
(五)加大產業化扶貧力度
把產業扶貧作為扶貧開發的突破口,加快培育有區域特色、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重點扶持扶貧龍頭企業和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推廣高效增收品種,引導重點貧困村開展基地建設。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特別是農村儲運大戶、經紀人等發展,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擴大農產品生產規模和加工銷售能力。擴大開展在貧困村建立“村民生產發展互助資金”試點,不斷 總結 、完善和推廣。
(六)實施貧困地區“異地搬遷,無土安置”
實施貧困地區“異地搬遷、無土安置”與農民工公寓建設,幫助貧困群眾建設異地脫貧的新家園。
(七)促進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農村貧困地區生態建設,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兩個四千萬畝”工程、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在全區75個縣(市、區)恢復和重建岩溶地區生態系統,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擴展趨勢,改善生態,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堅持人口計生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穩定低生育水平,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四、廣西反貧困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完善扶貧政策
一要學好用足相關政策文件,在用好用足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扶貧開發政策文件的基礎上,要結合廣西實際,進一步完善工業扶貧、產業扶貧、生態移民扶貧、科技教育扶貧等政策。二要進一步落實“兩項制度”銜接政策,要把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機結合起來,把相關政策落實到對象上,對農村貧困地區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落實幫扶措施,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形成“低保保生存、扶貧促發展”的扶貧開發新格局。三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自治區、市、縣(區)三級財政投入扶貧開發機制,加大對貧困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按照渠道不亂、各司其職、各記其功、集中使用的原則,通過整村推進、產業扶貧、科教扶貧、培訓轉移就業、生態扶貧移民等平台,由自治區出台整合資源資金的剛性文件,整合發改、扶貧、國土、交通、農業、教育、衛生等各部門單位支農資金,捆綁集中統一調度,集中用於支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
(二)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
廣西新階段扶貧開發要科學謀劃扶貧開發與低保兩輪驅動推進和以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為主要內容的“三位一體”為主要內容的戰略布局。在轉變扶貧開發方式上,堅持以政府主導和統籌發展,社會和貧困群眾自覺積極參與,把扶貧開發與目標任務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把扶貧開發工作與廣西各地優勢資源開發和發展優勢產業相結合,與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新型產業相結合,積極探索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突出問題和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問題。在扶貧開發著力點和力度上,應突出“三個著重”:一是著重抓好特殊類型大石山區和邊境地區綜合治理、異地扶貧搬遷、整村推進、以工代賑、產業扶貧、就業促進、科技扶貧、革命老區建設等專項扶貧開發工作;二是著重抓好發展特色產業、開展科技扶貧、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教育文化事業、改善公共衛生管理和人口服務管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能源和生態建設等行業扶貧;三是著重充分調動和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各方面的力量,廣泛開展國家和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軍警部隊、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單位組團幫扶重點貧困縣貧困村等社會幫扶活動。
(三)健全扶貧機制
一是完善識別機制,堅持民主評議與集中決策相結合,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確保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全區農村扶貧標准、有勞動能力或勞動意願的農村居民,包括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農村低保對象進入扶貧范圍;堅持根據農村貧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特點和不同地區兩項制度標準的差異情況,實行分類指導,並將貧困村貧困戶的真實情況逐村逐戶登記造冊,做到戶有卡、村有冊,建立幫扶台賬,實時記錄幫扶情況。二是強化對象瞄準機制,通過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瞄準扶貧對象,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和幫扶政策,實施“規劃到戶、實施到人”的“雙到”扶貧工作責任制,把對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幫扶任務、目標、要求等具體分解落實到幫扶單位,明確責任到人。三是完善薄弱村內生發展機制,要在薄弱村進一步宣傳發動組織貧困群眾提高思想認識,廣泛參與扶貧資金互助協作活動,激發群眾生產互助,爭取扶貧致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廣 西的形 勢與政 策論 文”
❸ 貧困也是一種財富800字議論文
南京貧困生成功就業帶來啟示 貧困也是一種財富
【龍虎網報道】就業對很多畢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然而有這樣一群畢業生,他們家境貧寒,學歷並不高,卻憑借自身的堅韌、努力贏得了就業機會。南京市政府援助畢業生項目今年已經有64個貧困生成功就業。昨天,這群畢業生參加了一場以「自強不息、回報社會」為主題的拓展培訓活動,記者采訪中發現,堅韌、勤奮、勇於承擔責任成為他們在求職中受到歡迎的重要因素。
用人單位:看重責任感和勤奮
「我們這個援助項目2003年啟動以來,已經有近300名學生先後就業。這些學生都是來自低保家庭,有些孩子父母雙下崗、有些家庭收入少負擔重、還有些孩子生在雙殘家庭或者父母重病,甚至一些孩子已經變成了孤兒,在就業問題上,他們面臨的壓力比任何應屆普通畢業生都更強烈。」南京市人事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的鄭力處長告訴記者,來登記的學生很多人都是中專升大專,也有一些是職業學校,學歷並不是很高,但是這些孩子更懂得生活的艱辛和努力的重要,他們懂事、堅韌、自強、富有責任感。
「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政府對這些孩子予以了關注。剛開始幫他們找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現在就業形勢很嚴峻,外面競爭也很激烈,所以一些單位對這些學歷不高的學生興趣不大。但是我們通過做工作,請企業優先考慮這些孩子,結果這些被推薦就業的學生進去後特別認真,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崗位,很有責任感,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鄭處長說到這里時非常驕傲。在拓展培訓現場,互不認識的學生們紛紛介紹了自己的故事,沒有羞赧、沒有落寞,而是含著淚表達了要堅強對待人生的信念和回報社會的熱情。
貧困生:貧困也是一種財富
身穿一身黑衣的楊雋是個長相清秀的姑娘,充滿了江南女孩的靈氣。雖然才20歲,可楊雋已經做過近20種工作。「我做促銷、做市場調研、做禮儀、做文員,甚至還做過排球寶貝,只要是能賺錢的正當的工作我都會努力去做。從大二開始,我就沒有花過家裡一分錢,每次我用辛苦賺來的錢為家裡添置物品的時候,父母總會很欣慰,而我也覺得自己應該挑起這份擔子。」記者隨後問及她打工的情況,楊雋的眼睛一下子紅了。「我也會有軟弱的時候,一次在做葯品的市場調研時碰見了一個十分難纏的阿姨,最後說我根本不配和她說話。我將公司贈送的禮品給她後,一出大門淚水就噴涌而出,覺得生活真的很殘酷,但我竭力把這當做一種財富,今後面對困難會有更多的勇氣。」據了解,雖然受到試用單位的挽留,但楊雋還是選擇了升學,再繼續她的「打工」生活。
直接負責幫畢業生找工作的閆老師告訴記者,這些孩子雖然來登記希望得到政府援助,但並不完全依賴援助,自己也一直在嘗試找工作,獨立而自強,很多故事發人深省。「這些孩子中有個女生很胖,大概近兩百斤,在外形上絕對不佔優勢,而她卻靠自己的踏實和誠信贏得了工作。這個女孩本來我們一直擔心她就不了業,就讓她來我們服務中心進行就業實訓,教她一些求職的本領,她每次都是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練習。在一家企業的面試中,她竟然被經理挑中當了文員,原因就是當天所有考生中只有她一個人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准時到達。
就業辦:硬性「拉郎配」不如鼓勵自主擇業
據了解,南京對於安置南京籍特困家庭畢業生出台過相應政策,對城鎮特困職工家庭和民政部門認定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南京籍畢業生,將統一進行政策性安置。但南京市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的鄭處長介紹:「純粹靠安置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些學生也需要適應市場需要。政府援助畢業生項目從2003年啟動,但剛開始我們是『拉郎配』,對企業採取的是硬性要求,即每年要求某些企業安排一些崗位,不管學生和崗位合不合適都要接收,因此企業看到安排來的困難學生就頭疼,接收下來也不樂意。從2004年開始,我們逐漸轉向以推薦為主,但一些學生則顯得很被動。從今年開始,一改以前做法,一方面鼓勵學生自己找工作,找到了合適自己的工作,政府再出面向企業做工作,希望他們在合適的條件下優先考慮這些孩子;另一方面,由就業辦根據用人企業的需求,再結合學生自身的專業和特長進行推薦。兩手結合的方式從今年運行的情況來看效果非常好,目前68名學生中,除了3名選擇升學的孩子外,幾乎全部找到了工作。而且由於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職業,更有充分的熱情。」
◇專家觀點貧困生就業態度「幸福孩子」應借鑒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博士徐翔教授告訴記者,這些生活艱難的孩子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經歷過更多的磨難,但是這種生活的歷練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而這種財富正是那些「幸福孩子」所沒有的。徐教授指出,困難孩子的就業觀和就業態度應該為「幸福孩子」所借鑒,學生應該積極就業,培養職業能力,不能眼高手低。多數困難家庭的孩子很早就懂得要自立,獨立生活、判斷、動手能力比較強,因此在就業時比較吃苦耐勞,也不挑三揀四。而現在很多學生什麼都不缺,但是他們卻在就業問題上變成了「弱者」,依賴父母、不敢迎接挑戰,這些孩子就需要「磨煉」。
徐教授分析說,我國目前還不屬於真正的現代型社會,受傳統關系影響,很多時候學生找工作會依賴人際關系,一些家境優越的孩子的確能夠順利就業,但是他們缺少痛苦和磨難,在就業後往往會出現害怕面對困難,不能接受失敗的現象,而在生活中掙扎過的困難學生則會有更大的承受力和勇氣。目前我國進入大學生就業難、找滿意工作更難的階段,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這些困難孩子對自己選擇工作恰當度的理解更深刻,對工作的渴望度也更高,他們更願意及早就業,再尋求發展。現在社會關注到這個學生群體,但做得還不夠。政府應該為特別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幫助,就業政策應有所傾斜,公益性的工作崗位更應向他們傾斜,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也能不斷改善生活水平和社會層次,融入社會。同時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讓他們感受到靠努力就可以成功。
❹ 6000字的經濟管理論文,需要格式一起的,內容關於農村的或者是社會方面的
《當前農村村級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近年來,廣大農村不斷加強和完善民主理財制度建設,全面實行村務公開,狠抓村級財務的規范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由於國家農業部、財政部頒布的農村新會計制度在許多地方尚未實行,現時的農村會計核算與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嚴重脫節,在全面實行村務公開、民主理財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的村級財務管理問題也就越來越多。據報載,某縣一貧困村的一個紐長在短短的三年內揮霍公款達10萬元。這些問題的暴露不僅導致干群關系緊張、矛質激化,而且造成一些地方公務難以執行,黨的農村政策難以落實,茬接影響農村改革、發展,社會穩定和農村基層政權的鞏固。筆者經調查發現,當前農村村級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會計出納隊伍不穩定,人員變更快,財務移交手續辦理不及時。如某縣在近四年內由於村民委員會換屆等原因變更147名會計,90名出納。其中有80餘名離職財會人員未辦理移交手續,新任會計出納形同虛設。
二是財務無專人管理,經費開支無專人審批。於是,多人收錢,多人管線,多人用錢,長時間不交賬、不結賬、不記賬成為當前農村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據調查,某縣80%以上的村的費用開支,村支書、村主任、婦女主任、會計誰都可以批,甚至出納也可以批,有的未經任何人審批簽字也可以報賬,形成了誰拿錢誰用錢的混亂局面。
三是村級財務賬目設置不全,原始憑證不規范。從筆者調查所掌握的情況看,有75%以上的村沒有按制度要求來設置會計賬目,有的只設+本現金賬而不設台賬、財產賬和往來賬。有的財會人員因不懂此務,乾脆不設賬、不記賬,把五花入門的票據用報紙封成包,變成了名符其實的"包包賬"。這些原%"票據(憑證)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收錢不開正式收據,收款人不簽名蓋章;開支沒有正式發票,多以自條入賬,並無經手人簽章;幹部出差不填差旅費報賬單,基建工程無合同、無驗收、無發票,以領據代發票入賬等現象極為普遍。如某縣的一個村新建了一所學校,開支達4萬多元,但未見一張正式發票,可見村級財務的憑證不規范到了何等程度。
四是非生產性開支嚴重,絕大多數的村級財政支出用於招待,普遍形成一種檢查吃、開會吃、出差吃、有事無事幾個幹部也聚會吃的不良風氣,造成極大的浪費。
五是少數村紐幹部貪污、挪用集體資金現象嚴重。少數村組幹部本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千方百計利用職務之便,運用多種手段貪污挪用集體資金。如收入不交賬,多收少交,重報開支,多領補助,甚至合夥巧立名目私分公款以及造假發票報賬等。
六是賬目不公開,財產往來無賬,村級財務失去有效監督。
切實解決當前農村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認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堅定不移實行村級財務公開,加大民主理財力度。村級財務問題歷來是廣大農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黨中央、國務院一而再,再而三強調要切實保吁農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凡是村裡的重大事務和群眾普遍關的焦點問題都應向村民公開,尤其村級財務要公開。村級財務公開一定要按國辦[1999帕6號文件要求,一是公開內容安全面完整。要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中規定的財務公開內容進行公開。二是公開時間要及時,特別是對於多數村民或民主理財小組要求公開的專項財務活動應及時公布;重要財務活動應逐筆公布。三是公開方式要以公開欄為主,要有固定的財務公開欄。四是公開程序要嚴格。財務公開前,應有民主理財小組參加,對全部財產、債權債務和有關賬目進行一次全面的核實。五是對財務公開中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妥善處理。六是要把財務公開的監督落到實處,村組財務要置於群眾的經常監督之下。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建立財務制度是搞好財務管理的重要保證。為使農村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農業部、財政部新頒布的《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和《村合作經濟財務制度人這兩個新制度對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費用開支管理、票據管理、農民負擔款項和共同生產費管理、義務工和積累工管理、財會人員及財會賬目管理、財務審計與民主理財等方面都作了具體規定。因此,要在兩個新制度的基礎上,從各村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如"報賬制度。、"列支審批制度"等。同時,村級財務必須堅持收支兩條線,實行先收後支,杜絕以收抵支、差額入賬、坐支現金等現象。
三、加強組織領導,認真搞好村級財務清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認真搞好村級財務的管理,並作為任林時期農村工作的一項大事來抓。之所以如此重視農村村級財務的管理工作,這是因為農村財務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所以各鄉鎮黨委政府要把抓好農村財務管理列入黨委政府的工作議事日程,編入年度工作計劃和目標責任管理內容。各鄉鎮至少要確定一名黨政領導主管農村財務,經常聽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匯報,研究、部暑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要隨時根據群眾的反映,對村級財務進行及時清理。對清理出來的經濟問題,一定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通過清理農村村級財務還幹部一個清白,給群眾一個明白。
四、穩定財會人員隊伍,提高財會人員素質。農村財務管理既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又是一項業務性極強的工作。因此,穩定財會人員隊伍,提高財會人員素質至關重要。財會人員被確定之後,一般不要隨意變動,以穩定財會人員隊伍。這里關鍵是要嚴格財會人員的任免程序。必須實行持證上崗制度,並建立崗位責任制。財會人員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為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要切實加強對財會人員的業務培訓,有必要時,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財會人員進行業務考核。
五、試推行"村財鄉笛"o可根據不同鄉村的實際情況,推行"村財鄉管"制度。村裡不設會計,只設出納,村級賬目由鄉鎮經管部門代管,財務收支實行 "報賬制"。
六、加強村組集體資產管理,追制、化解村組不良債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00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再次強調"再繼續做好農體集體資產的清理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杜絕並逐步化解鄉村兩級不良債務"。據筆者調查所知,近些年來,農村集體資產大量流失,村組負債不斷增加,群眾反映極為強烈。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而且危及基層政權的鞏固。在加強村組集體資產管理,遏制不良債務過程中,首先要認真搞好農村村紐集體資產的產權界定和產權登記工作,對集體資產要進行評估,要切實解決農村各業承包基數不合理、低價承包等問題,以防集體資產流失。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減債措施,積極穩妥地處理好已經形成的債權債務問題。
《農村合作金融:經理人員的選擇權與激勵問題》
農村合作金融制度建設的所有權與控制權安排的全部理論假設在於:農村信用社由農民等額股入組成,一人一股一票,經理人員由農民按人數而不是一般股份公司意義上的股權數選舉產生,並由農民對其實施監督。這樣,信用社及其經理人員的經營行為必須符合廣大農民的利益,符合農村經濟發展的利益,符合農業部門的利益,最終符合國家利益。在邏輯演繹上,從農民利益一直到國家利益基本不存在沖突,但在整個理論假設的第一個環節,即信用社能夠真正「由農民選舉產生並受農民監督」是不成立的,從而導致了此後一系列貌似順理成章的推導都失去了必然前提。
本文認為,理想的合作金融制度的確要求按會員而不是按股權選舉經營者,以避免在許多一般股份制企業出現的經營權被少數大股東控制,從而危害小股東、外部債權人利益的情形。然而,我國的農村合作金融實踐證明,一人一股一票的所有權安排不僅沒有從制度上保證經理人員的最優選擇,反而導致了嚴重的外部人—內部人雙重控制問題。
二、事前信息非對稱與經理人員的選擇權問題
規范的信用合作制度下,經理人員是由信用社入股社員民主選舉產生的。入股社員一般是通過對經理人員的選擇,來實現自己的利益取向,比如,股本收益回報、按規定獲得貸款等等。作為被選舉產生的經理人員,只有努力給予社員以較好的業績方能繼續任職。這對於發揮經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是十分有益的。
而在我國現實信用合作制度下,經理人員的選舉產生並不是由全體入股的社員選舉產生,而是由內部人員選舉。其基本的操作方法是:由上級確定信用社經理人員的候選人,基層信用社選舉代表,再由代表對候選人進行投票,選舉縣農村信用聯社經理,最後人民銀行對所選舉產生的經理人員進行任職資格審查,通過後,即可擔任經理。經理人員的這種產生方式具有一系列難以克服的弊端。
首先,上級確定信用社經理候選人導致農民作為股東與候選人之間存在信息非對稱。盡管就每一戶農民而言,所入股的資金並不多,有的都只有幾元錢,但每一股都應該擁有收益分配權、財產控制權和對代理人的選擇權。但目前我們的這種經理人員的產生方式,使經理的決定權與農民的選擇在事實上脫節,於是出現這樣一種「選擇權移位」問題:候選人是否當選與農民的選擇無關。這是因為,既然是上級勸定候選人,則不能保證農民對候改選人的實際經營能力有充分了解,這就存在事前的信息非對稱、於是造成農民選也無奈、不選也無奈的尷尬局面。這樣的制度安排只能造成「有經營才能的人成為經理是偶然的、不具備金融管理能力的人竊取經理職位是必然的「畸形現象」。
其次,導致了外部人控制現象,股東利益得不到保障。既然經理由上級提名,則為上級服務比為農民服務顯然要重要得多。這是因為,來自上級的提名約束是硬的,而來自農民的選舉權約束是軟的。於是,信用社在經營上往往更傾向於為地方行政服務,而不是為社員服務。只有滿足上級需要,才能保證在今後的選舉中繼續被提名,也才能保證繼續把持經理職位。因此,在信用社經營中出現了非常有趣的「外部人控制」現象。基於硬的提名激勵,上級很容易通過信用社完成地方行政意圖,信用社經理成為上級的工具,而不是農民實現合作融資的協調人。
第三,現有代表制度存在技術性缺陷,經理人員的產生往往受制其它非正常因素。單純就某一縣(市)農村信用社來說,員工數量並不多,一般在幾百人左右,相對於幾千、上萬的社員股民而言,已經是—個相對少數。由於目前對經理人員的選擇往往是通過代表制的形式選舉產生,代表通常是基層信用社的主任,縣(市)聯社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少數的基層員工,代表一般只有幾十人,是利益高度相關者,尋租成本很低。參選人員往往只需付出較小的成本,比如,游說,許諾或者給予經濟上的資助,就可以很容易獲選。從代表本人來說,信用社能否取好的業績並不一定會構成其股票的主要動機,因為業績好壞對自身利益影響不會很大,而選舉能否給投票者帶來直接好處就成為股票的決定因素,目前部門負責人及基層信用社主任由經理(聯社主任)任免制度無疑會進一步強化投票者的這種動機。這種「投李報桃」選舉制度可使尋租成本降到最低,被選舉的往往不是有經營管理才能的人,而最有可能犧牲股東利益的人。選舉的有效性無疑值得懷疑。
三、事後信息非對稱與經理人員的激勵問題
在規范的農村信用合作制度模式下,對經理人員的監督由社員來完成。這種互助生產形式與德姆塞茨、阿爾奇安所提出的「團隊」是有明顯區別的。因為大多數社員並不直接參與信用社的工作和管理中來,只是享受其提供的服務和利益分配。在重大決策上參與選擇。這種區別使得其監督成本相對較高,主要是由於事後信息不對稱,社員很難了解信用社的實際經營情況,需要社員努力從各方面搜集信息。問題是,由於每個社員只有一股,在表決時也只有一票,較高的成本往往使得其不願意花費代價來行使監督職能,存在著「搭便車」的現象,即總是希望別人來對信用社經理人員和經營行為實施監督,到後來,就沒有人來對信用社的經理人員和經營行為實施監督。同時,我們知道,監督也需要一定的知識,農民由於知識相對貧乏,即使其有權監督,也大多數難以發揮其監督職能。這是合作制度自身難以克服的弊端。
實際上,從農村信用社的股權分配來說,由於一人一股,則只有一投票權,我們可以把信用社的全體員工隊伍看作是一個合夥團隊,誰也沒有絕對的發言權和控制權。但是,在一個團隊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監督團隊成員的勞動,有些團隊成員可能會偷懶,由於勞動的不可計量特性,相互間共同監督是很困難的,很難對成員的勞動付出做出准確的評價。按照德姆塞茨和阿爾奇安的理論,在團隊中必須選舉出一個人來對整個團隊成員的勞動進行監督。從當前農村信用社的實際監督安排看,來自農民的內部監督是軟弱無力的,事實上的監督主要通過人民銀行的現場與非現場監管來完成。但是,由於人民銀行與農民在根本利益上的差異,前者注重金融風險控制,後者注重自身融資和農村經濟發展,因此,很難指望兩者在激勵目標和操作手段上存在完全共通性。
我們認為,內部監督是關鍵。一方面,有效的內部監督可以降低外部監督(人民銀行)成本。畢竟,農民顯然不希望自身所有的信用社面臨金融風險,只有在良好運作的基礎上,才談得上為農民提供完備的金融服務。因此,人民銀行的監管目標對農民來說是下限;反過來說,良好的內部監督必然降低外部監督的工作量;而外部監督卻未必盡然保證內部監督的效率。
我們知道,一方面,由於農民只有入股權,沒有控制權和投票權,其實際上沒有任何監督權,另一方面,從產權結構來看,由於國家所佔的比重很低,從理論上講,無權對農村信用社經營行為實施監督。1996年農村信用社從農業銀行分離出來交由當地人民銀行管理以後,政府幾次發文,要求各級不能對農村信用社的人、財、物進行干預,這樣,農村信用社的監督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真空」,成為了一個自由天地。而正是這幾年,農村信用社無論是資產質量,還是財務經營狀況,均較以前年度有明顯的下降。這當然跟農村經濟形勢以及全國整個的宏觀經濟形勢有關,也與前些年度累積下來一些金融風險有關,但我們不能不說,與我們對農村信用社的監督出現「真空」有關。
目前有一種提法,即在各縣農村信用聯社的基礎上,投資入股,成立省級農村信用聯社,然後再成立中國農村信用社合作社總社之類的機構,這種機構組織體系對於增加農村信用社的資金調度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是極為有用的,同時,也有助於對縣級及其以下農襯信用社的經營行為和經理人員實施監督。與目前比,是一種進步。但僅有這種組織體系還遠遠不夠,關鍵問題是不能解決外部人控制和缺乏內部監督的問題。只不過是把經營者的選擇權交給了更高級的「上級」,把各單一信用社的風險捆綁處理,在規模上提高抗風險能力,治標而未治本。另外,要求省級聯社對紛繁復雜的縣級農村信用社實施有效監督是困難的,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縱向監督的效率。
在缺乏內部監督的情形下,內部人控制幾乎是必然出現的,從我國農村信用社經營實際情況看,經理人員利用職位,以損害農民利益為自己謀利益是不罕見的。
我們的看法是,應該設計一種模式,使代理人的個人效用函數與企業的效用函數一致,形成激勵相容。正反兩方面的激勵安排都是必要的。正向安排是使信用社經理的收入與效益掛鉤;反向安排是公開招聘信用社經理,對出現嚴重違反農民利益的經營者,農民應具備聯合罷免權。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農村信用合作社這一互助組織在產權結構上具有明顯的不同於其它企業的特徵,即一人一股一票,這種產權結構盡管在一定時期、一定的區域能夠有效發揮作用,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已經日益顯示出了其弊端。從經理人員的選擇來看,選舉規則和選舉程序的不同,會導致不同的選舉結果。同時,這種制度對於經理人員的監督和激勵也是極為不利的。由於對經理人員的監督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要有一定的知識,平均化的股權結構易於使得股東「搭便車」,導致監督空洞化。
目前我國的農村信用合作制度與規范的合作制度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民社員股東沒有收益分配權、決策權和對經理人員的選擇權。因而,使得其在實踐過程當中,出現一系列更為嚴重的問題。包括外部人—內部人控制問題、監督失控問題等等。使得農村信用社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比國有商業銀行還要多。因此,我們建議:
1.將農村信用社改合作制為村民委員會控股的股份制。入股資金可用村集體提留,也可以由農民入股,組成控股會,再由控股會對信用社入股。在控股比例上,應打破平均化的傾向,在要求每一個村集體都應該有入股資金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大股東。這種做法有幾個方面的好處:一是解決廣大農民缺乏監督知識、無力承擔監督職能的問題。二是解決農民由於股金投入少,監督成本高而存在的「搭便車」問題,防止產生監督「真空」,可以因此全面提高監督效率。三是可以有效防止單純由社會資金入股,重視股本效益而忽視對農業投入的情況。因為村民委員會所本身是村民選舉產生,具有廣泛的民主性,能夠代表廣大農民的利益,由其代理行使對信用社的控制權主和表決權,可以使農村信用社根殖於農村、農業和農民。四是有助於全面解決目前嚴重農村信用社存在的內部人控制問題。五是全面解決農村信用合作一人一股一票選舉制度所產生的弊端,防止選舉失效。
2.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以縣級農村信用聯社為重點,建立鄉、縣、省三級管理體制。由各村民委員會對鄉鎮農村信用社入股,按股權比例選舉產生鄉鎮農村信用社董事會;再由各鄉鎮農村信用社對縣級農村信用社入股,組成縣級農村信用聯社,選舉產生縣級農村信用社董事會,由董事會聘任總經理;總經理提名鄉鎮信用社經理,再由鄉鎮農村信用社董事會決定任命;在縣級聯社成立監事會;各縣級農村信用社再投資入股,組建省級農村信用社聯社。省級農村信用聯社的主要功能在於為各縣(市)信用社調度、融通資金,防止出現支付危機;傳達落實國家的產業政策,制訂區域內的農村信用社發展政策;協調與政府各部門、各縣(市)農村信用社之間的關系。在中央可以成立一個農村信用社行業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政策制訂。
3.建立對經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將經理人員的工資收入同經營業績全面掛鉤,實行經營風險抵押。對於超過預期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對經理人員進行獎勵。對經理人員實行期權制度,以促使其經營行為的持續性和長期性。
❺ 《金融機構如何支持農村經濟發展》論文怎麼寫
當前,由於大量農民工提前返鄉,部分農村地區出現農產品降價和售賣難等問題,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為准確把握金融危機對農業生產影響的深度及農村金融機構應採取的措施,我們對豫西南某縣農業經濟受影響情況進行了調查。
金融危機對該縣農業生產的影響
金融危機使得以務工經濟為農民主要現金收入來源的豫西南某縣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更重,難度更大。金融危機對該縣農業生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高四難」五個方面:農產品價格全面下降,農民增收困難。今年以來,該縣農產品價格下降的壓力持續加大。以2月份為例,小麥、玉米的價格分別比2008年10月份下降了4.1%和9.5%;油菜籽價格由最高2.7元/斤下降到目前的1.5元/斤,降幅高達45.4%,且比上年同期每斤低1.7元;受金融危機和豬流感的雙重擠壓,畜禽產品價格回落趨勢短期難以逆轉,對養殖業的負面影響不可避免。豬肉比2008年3月份(豬肉價格最高的時候)同期比下降了23%。雞蛋平均零售價3.05元/斤,環比下降10%。
返鄉農民持續增加,農民工就業困難。該縣是山區縣,自然條件差,務工經濟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從了解到的情況看,該縣數十萬人外出務工,返鄉農民工數量近萬人,約占外出農民工總數的10%左右,大量返鄉農民工生產生活陷入困境。
農資價格高位運行,農業效益遭遇雙重擠壓。一方面金融危機導致需求下降,農產品價格全面走低,另一方面,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仍然高位運行,農業用工成本不斷攀升。從調查的情況看,國內化肥尤其是尿素和復合肥價格漲幅普遍超過30%,如尿素價格已由2008年秋天的1200/噸漲至1500元/噸以上,磷酸二銨的出廠限價從2400元/噸上調到4100元/噸,進口鉀肥上漲100%,農用柴油前10個月平均上漲了27.8%;種子、農葯、農地膜等也都呈現不同程度上漲。農資價格居高不下,加大了農業生產成本。
龍頭企業生產銷售形勢嚴峻,生產經營困難。表現在龍頭企業發展受阻,履行訂單能力下降,影響了基地農產品銷售量進而影響到基地農產品銷售價格,如糧食加工企業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生產銷售受阻,直接影響對糧食的收購,導致農民賣糧難和糧價的下跌。
農業資本市場滯後,農戶和龍頭企業融資困難加劇。貧困山區農業資本市場發育滯後,農業開發擴大生產缺項目、缺資金的問題更為突出。盡管國家宏觀政策大幅度增加農業投入,但由於農業開發市場風險大、比較效益低,金融部門對農業投入實際上更為謹慎、更加嚴格。突出表現在,一些產業化龍頭企業信貸規模遭到壓縮,致使企業技改投入資金缺乏,生產流動資金嚴重不足。
農村金融的支農對策
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是農信社、郵政儲蓄銀行、農業銀行、村鎮銀行等)作為支農的主力軍,應充分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切實承擔起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任,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幫助農民渡過難關。
進一步發揮小額貸款優勢,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求。農村金融機構應在小額貸款范圍和貸款額度上有所突破,探索發放信用共同體貸款,擴大抵押范圍,積極開辦各類資源抵押貸款,加大林業開發、水面養殖等資源開發扶持。同時簡化貸款手續,落實優惠政策,幫助農民群眾早日渡過難關。
選准信貸投放興奮點,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農村金融機構要積極做好配套服務,做到有的放矢。一是積極開辦農村消費信貸業務,支持農民購買農機具和交通運輸工具,支持農民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電腦等中高檔耐用品等,進一步拉動內需。二是重點支持農村種植專業戶、重點戶規模化的農業產業化格局。三是支持專業合作社發展。四是開發適合農民工創業的金融服務新產品。
創新信貸方式,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走出困境。農村金融機構要按照國家政策,應適當提高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容忍度,針對不同行業和風險評級,適當簡化中小企業授信流程,保持龍頭企業應對危機、穩步發展的合理信貸規模。
樹立風險防範理念,力求實現雙贏。農村金融機構必須將風險意識落實到防範信貸風險的每一個環節中去。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和評價體系。二是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機構風險識別和提示系統。三是建立稽核、事後監督和專業檢查「三位一體」的檢查體系,做到令行禁止。
❻ 求文章摘要人工翻譯 謝謝
你好,我花了將近 40分鍾 的時間,認認真真,逐字逐句和你翻譯的,中英文對照,真心覺得可以互相交流。本人才疏學淺,但是絕對不是用機器翻譯的,希望能夠幫到您啊 。即使不是最完美的,看在我那麼努力的份上,請給我一些財富值哦。。。。
我分成了21大句。
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信貸資金的支持。
1)The rur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needs the support from credit funds urgently .
小額信貸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起到了有效緩解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貨幣供需矛盾、拓寬農村信用社的資金來源渠道、優化農村金融結構的效果。
2)Microfinance』s devolopment with 20 years history,. plays a effective to alleviate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urrency in our country ; To broaden sources of funding channels for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rural financial as a kind of effect .
然而,在我國市場經濟和農村小額信貸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由於政策和商業雙重屬性的影響,導致小額信貸實施分散,組織體系尚不完備,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 However, in ourr country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rural microfinance system is not perfect ,Due to both policy and business double properties, the influence of microfinance scattered, organization system is not complete yet,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農村小額信貸是解決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種融資方式,為解決低收入人群的融資貸款困難、增收緩慢以及低收入人群的資金利用率較低起著其他貸款無法替代的優勢。
4)Rural microfinance a kind of financing way to solve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oor are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financing loans of low-income people; compare with other loans. income slowly and funds utilization is not high for low income people to play an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為哈爾濱市農業銀行推動哈爾濱農村小額信貸的更健康發展,本論文以五常市為例對哈爾濱市農業銀行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現狀及對策進行了研究。
5 , In oder to agricultural bank in Harbin cit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arbin rural microfinance
In this article , Wuchang city as an example for agricultural bank of rural microfinanc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studied in Harbin
本文首先從哈爾濱市農業銀行基本情況出發,詳細介紹了目前哈爾濱市農業銀行農村小額信貸的特點。
6.First ,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basic situation of Harbin,
Detailed introctions of the rural microfina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Harbin agricultural bank
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討論提出了一些哈爾濱市農業銀行農村小額信貸面臨著一系列問題,
7) At present ,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discuss and come up with some agricultural banks in Harbin are fac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of rural microfinance i
如自身認識錯位導致農村小額信貸推廣缺乏動力
8) Such as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dislocation leads to lack of motivation in rural microfinance promotion
運作模式的局限性致使農村小額信貸優勢很難展現、
9)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operating mode ,the rural microfinance advantage is difficult to show .
信貸隊伍力量薄弱導致社會效益削弱、
10)The credit team weak resulting in impaired social benefits,
外部環境惡劣使得農村小額信貸風險巨大和利率偏低導致營運困難和尋租現象等方面;
11) External bad conditions makes rural microfinance risk and low interest rates result in operating difficulties and rent-seeking phenomenon, etc
然後本文以哈爾濱五常市為例,對哈爾濱銀行的農戶小額貸款為農民增收帶來的實際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
12)Then this article . shows Wu Chang city in Harbin for example, takes
Harbin Banks about the actual effects of farmers small loans for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which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分析表明,哈爾濱銀行的農戶小額貸款業務在發展中雖然存在著一些個問題, 但它為農民的增收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13)Analysis shows that small farmers loan business in Harbin bank have been developing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ut it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ve role for the farmers' income .
最後為有效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本文從五方面逐一提出了可行性的對策,
14)Finally,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roposed . , hav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easibility from five aspects one by one in this paper .,
從農村小額信貸的重要性和基本性質兩個方面提出了樹立農村小額信貸正確認識的對策,
15) From the two aspects,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microfinance and basic properties,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rural microfinance correct understanding
從加強風險控制和創新新型融資產品兩個方面提出優化農行農村小額信貸運作模式的對策,
16)Strengthen risk control and New financing innovation procts from two aspects , put forwar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rural microfinance operation pattern,
在提高信貸服務人員素質的對策部分,主要從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和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制度兩點進行闡述,
17) The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redit service personnels, mainly describes contents from two points : the perfect incentive constraint mechanism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evolution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對如何改善外部環境的問題上,主要從建立農戶信用體系和推動農村小額信貸法制建設兩方面進行論述,
18) On the question of how to improv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mainly discusses two aspects from establishing credit system and promoting rural farmers microcredit of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最後對農村小額信貸的定價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19) Finally, The pricing problem on rural microfinance wa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通過本文的研究,一是要掌握哈爾濱市農業銀行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小額信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20)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article, First , to grasp the Harbin city agricultural bank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icrofin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二是為促進哈爾濱市農業銀行的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21) Second,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rural microfinance business , come up with the constructiv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累死了,真心希望你能夠採納,我雖然說不是特別的完美,但起碼不是機器翻譯,肯定比機器翻譯的更合理性。都是我自己組織的一些句子。。。
❼ 有誰知道05至07年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變動情況寫論文急需,謝謝!
如何申請國家助學貸款?
一般來講,貧困家庭學生需通過就讀的學校向當地的銀行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在校期間原則上採取一次申請、銀行分期發放國家助學貸款辦法。
學生每學年可申請多少國家助學貸款?
每個學生每學年的貸款金額最高不超過6000元。
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條件一般是怎樣規定的?
1. 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中經濟困難的本專科生(含高職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學生;
2.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3.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須由其法定監護人書面同意);
4. 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行為;
5. 學習努力,能夠正常完成學業;
6. 因家庭經濟困難,在校期間所能獲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學業所需基本費用(包括學費、住宿費、基本生活費)。
哪些高校開展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
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都應積極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與合作的銀行共同為高校貧困家庭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另外,也有一部分民辦普通高校開展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學生要注意學校招生簡章或錄取通知書中的相關說明。
有哪幾種助學貸款?
主要有:國家助學貸款;高校利用國家財政資金對學生辦理的無息借款;一般性商業助學貸款。其中,國家助學貸款資助力度和規模最大,是助學貸款的主要內容。
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通常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 國家助學貸款申請書;
2. 本人學生證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未成年人須提供法定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和書面同意申請貸款的證明);
3. 本人對家庭經濟困難情況說明;
4. 學生家庭所在地有關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學生本人對其提供證明材料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誰來審查和審批學生的國家助學貸款申請?
學校有關部門負責對學生提交的國家助學貸款申請進行資格審查,並核查學生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銀行負責最終審批學生的貸款申請。
借款學生如何與經辦銀行簽訂國家助學貸款借款合同?
學生貸款申請通過學校審查和銀行審批後,學校將織學生填寫、簽訂借款合同和借據等文本。學校應將學生申請或借款信息及時通知借款學生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
如何發放國家助學貸款?
經辦銀行應在借款合同簽字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首年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貸款劃入學校指定的賬戶,第二年及以後學年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貸款在每學年開學後20個工作日內劃入學校指定的賬戶。學校應負責將生活費貸款按月發放給借款學生。
誰來負責監督學生的貸款使用情況?
學校負責監督學生的貸款使用情況,經辦銀行可以向學校了解貸款的發放和使用情況。
國家助學貸款的還款期限為多長?
一般講,借款學生應在畢業後六年內還清貸款本息。國家鼓勵畢業後收入較好的借款學生提前還清貸款本息。對於2004年8月份以前簽訂的貸款合同(包括畢業生還款計劃),一般規定借款學生在畢業後四年內還清貸款本息
國家助學貸款的利率是多少?
國家助學貸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法定貸款利率執行。現行貸款年利率為:一至三年為5.76%;三至五年為5.85%;五年以上為6.12%。
國家財政如何對國家助學貸款利息進行補貼?
借款學生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由國家財政全部補貼;借款學生畢業後的利息及罰息由學生本人全額支付。對於2004年8月份以前簽訂的貸款合同,在正常的貸款期限內由國家財政負擔一半利息,學生本人負擔另一半利息。
借款學生中途不需要貸款了怎麼辦?
借款學生在校期間,如因經濟狀況發生了好轉等原因,中途不需要貸款時,學生可在當年放款10日前,通過所在學校向銀行提出書面申請終止貸款發放。經銀行同意後,學生與銀行辦理借款合同變更等手續。
轉學的借款學生如何處理國家助學貸款?
借款學生轉學時,必須先還清在原經辦銀行的貸款本息,所在學校方可為其辦理轉學手續。
借款學生在何時開始償還國家助學貸款?
借款學生畢業後,自己需全額支付貸款利息。經辦銀行允許借款學生根據就業和收入水平,自主選擇畢業後24個月內的任何一個月起開始償還貸款本金。具體還貸事宜,由借款學生在辦理還款確認手續時向經辦銀行提出申請,經辦銀行進行審批。
借款學生可採取何種方式償還國家助學貸款?
銀行通常為借款學生設計了兩種還款方式:等額本息還款法和等額本金還款法。等額本息還款法每期償還本息金額相等,還款壓力平均分布;等額本金還款法初始每期的還款金額較多,以後每期的還款金額較少,還款壓力呈前緊後松分布。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法支付本息總額略高於等額本金還款法。
借款學生可否提前還款?
借款學生在借款期間內,可以提前部分或全部還款,但必須提前向銀行提出書面申請。對提前還款的本金按合同約定利率和實際使用天數計收利息。
違約的借款學生應承擔什麼後果?
1. 國家助學貸款的借款學生如未按照與經辦銀行簽訂的還款協議約定的期限、數額償還貸款,經辦銀行應對其違約還款金額計收罰息,並將其違約行為載入金融機構徵信系統,金融機構不再為其辦理新的貸款和其他授信業務。
2. 按還款協議進入還款期後,連續拖欠還款超過一年且不與銀行主動聯系辦理有關手續的借款學生,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銀行將通過新聞媒體和網路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公民身份號碼、畢業學校及具體違約行為等信息。
3. 違約人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參考資料:http://ecation.163.com/special/00291JAA/2006zhuxue.html
❽ 議論文素材 貧困也是一種財富
貧困也是一種財富
貧困對於很多人來說無疑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而對於我卻成了一筆無形的財富。我想我並不是不幸的:生活雖然苦了些,但我卻有一個疼愛我的父親,一個無比深愛我的母親;在外求學的日子雖然艱苦,但很幸運我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和健全的體魄
其實,貧窮不是我的錯,更不是父母的錯,我不因為我家庭經濟困難而自卑,相反,在大學期間,我能通過自己的雙手,獲得一些收入,使我能在大學里自立自強,我應該為此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貧窮造就了我的堅韌。
我叫李建華,生命科學學院050923班學生。我是一個來自河北省的女孩。從大二開始,我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因為我實在不忍心再看勞累的父母為我上萬元的學費而發愁。我們都已經成年,應該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還好,在學院領導和老師的熱情幫助下,我順利的申請到了國家助學貸款。這使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在大一我獲得了專業一等獎學金,並有幸獲得了省政府獎學金。此外,我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曾經在學校的英語競賽中獲得校級二等獎,在生科院生化實驗技能大賽上獲得三等獎。在學年末評選中,我被評上院級優秀學生。並順利的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和省計算機二級考試。
除了學習,我還要為自己的生活費而努力工作。我曾經在超市做過臨時促銷員和家教。大二上學期,工作不好找,多謝張義平老師給我介紹了一份家教,使我不再為自己的生活費而太發愁。這學期,在學姐和張華老師的幫助下,我帶了兩份家教,雖然忙了一點, 但我每天都感覺過的很充實。
學習和打工也不是生活的全部,課余時間我還申報了兩個科研立項項目,還在做開放性實驗,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說過,天空有時會是暗淡的,但是不久總會有一束陽光透過厚厚的雲層,照耀著地球。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貧窮而產生的困惑和埋怨,凸現心靈的貧乏。也許富裕闊綽只有在那一擲千金時,能滿足紈絝子弟們那種虛榮狂妄的自尊心,而貧窮也有那特有的一身鉛華和朴實之美。也許父母可以給你一時的滿足,卻不能給你永恆的幸福,我們必須主動去創造幸福,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而不是等待父母的饋贈或別人的舍予。
作為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我從小學開始就學會了利用貧窮的生活賜予的一切,我應該感謝貧困,幾十年來,清貧的生活為我打造了一副扛山的脊樑,去承受以後人生路上更多的艱辛與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