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權能抵押貸款嗎
股權能抵押貸款,股權抵押貸款的辦理流程是:
1、股權質押貸款借款人應當向貸款機構申請質押貸款,並提交相關材料;
2、股權質押貸款借款人與貸款人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借款合同;
3、股權質押合同簽訂後的約定時間內,當事人到股權質押登記機構辦理股權質押登記。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股權出質登記,並提交材料。
辦理股權繼承公證需要提交什麼材料
辦理股權繼承公證需要提交材料如下:
1、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即全部合法繼承人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2、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如火化證、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戶口注銷證明;
3、親屬關系證明。由死者單位出具,列出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情況;
4、若繼承人中有放棄繼承權的,應提交其放棄繼承權聲明書;異地需提交經公證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本地的應到公證處發表聲明。
5、若繼承人中有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權人的死亡證明及合法繼承人的情況證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條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權利可以出質:
(一)匯票、本票、支票;
(二)債券、存款單;
(三)倉單、提單;
(四)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
(五)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
(六)現有的以及將有的應收賬款;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
❷ 農業貸款抵押擔保方式都有哪些
1、土地貸款。擁有土地或流轉他人土地者擁有土地經營權,都可到銀行貸款。2、農房貸款。農戶可以利用宅基地和農房進行抵押貸款。貸款額度經過對農房的區位、成本等因素綜合估值而定。3、林權抵押貸款。4、家庭農場貸款。針對農村地區擔保難的問題,農業銀行創新了農機具抵押、農副產品抵押、林權抵押、農村新型產權抵押、「公司+農戶」擔保、專業合作社擔保等擔保方式,還允許對符合條件的客戶發放信用貸款。5、合作社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社員可以在農村信用社貸款。6、其他抵押貸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二十五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佔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
❸ 農村股權證書是干什麼用的
農村股權證書就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給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所發放的集體資產股份權利證明書。
(下稱股權證)這個證可以用來證明農民所佔有的集體資產股份,能參與集體的管理決策也能得到收益分配,甚至作為抵押融資的憑證。這點,抵押融資大家知道土地確權證也可以。而股權證與農村在基地一樣,實行「一戶一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蓋章簽發,一家一個證。股權證上有標記清楚股權證號(一般18位數)、集體組織名稱、地址,以及發證日期和印製編碼等。還有代表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證號碼、組織等,還有成員的基本信息等等。股權信息,比如配股日期、股數、股金、面積等。如果股權變更的話,還要標記清楚變更日期、事項、變更前後內容等。還有大家的分紅記錄,日期、金額等等,都是需要蓋章的。以前農民自己種自己的地,種地的收益屬於自己,哪裡種什麼農作物農民可以自己做主。土地種植屬於散戶分種,而非集體耕種。但像這樣實行專業承包,統一種植、管理、銷售,提高農民的經濟,農民以股東的身份參與這種股份制到戶的方式,來領取收益。簡單說,股權證就是證明自己是村集體股東成團的憑證,享有股份權力,合理合法的得到每年/每月的土地收益分紅。採取股份制合作模式,盤活壯大集體經濟,帶動集體增收,以此讓更多農民致富。
法律依據
《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十一條 保障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權利。組織實施好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改革試點。建立集體資產股權登記制度,記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持有的集體資產股份信息,出具股權證書。健全集體收益分配製度,明確公積金、公益金提取比例,把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收益分配權落到實處。探索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的條件和程序,現階段農民持有的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不得突破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可以在本集體內部轉讓或者由本集體贖回。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辦法,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定農民持有集體資產股份繼承的辦法。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適時在面上推開。
❹ 農村的股權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不是所有地方的農村股權證都可以抵押貸款,目前還只有少數地區在試點階段。從目前已經開展農村股權證抵押貸款來看,在全面清產核資、科學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基礎上,將集體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全部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一人一股,以戶為單位發放《股權證》,作為享有集體資產股份、參與管理決策並獲得收益分配的憑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四條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
第三百九十五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海域使用權;(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六)交通運輸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第四百條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三)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四)擔保的范圍。
第四百一十九條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❺ 什麼是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權證可以抵押銀行嗎
股東享有股權收益分配的依據,可以抵押銀行。
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證是股東享有股權收益分配的依據。股東遵照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迅速騰空有關條款,享有眾多創造權利,承擔義務。股權可以繼承、轉讓和贈與,但不得退股提現。可以質押,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以其持有的農村集體資產股權作為質押物擔保申請貸款融資。股權質押擔保應取得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
股權證書不準作為其他證書使用空間,遺失需及時報失,並申請補辦手續。股份經濟合作社在年終分配時應兼顧國家、合作社和股東三者關系,編制財務決算,搞好收益分配。
❻ 農村集體股權證可以貸款嗎
土地的股權證是股東享有股權收益分配的一種證明依據。農民朋友只需要拿著股權證就可以到縣級銀行辦理質押貸款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十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法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事家庭承包經營的,為農村承包經營戶。
❼ 農村股權證可以貸款嗎
法律分析:可以。
農村股權證書就是股權證書的一種,具有著一般股權證書最基本的一個證明作用,但它更多的是股東會享有股權收益分配的一個依據。
因其是以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參股而獲得的一種相應股權的證書,土地的股權證則是股東享有股權收益分配的一種證明依據。只需要拿著股權證到縣級的農商銀行、圓融村鎮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以及德州銀行這五家銀行都可以進行辦理質押貸款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七條 債權人在借貸、買賣等民事活動中,為保障實現其債權,需要擔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設立擔保物權。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的,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反擔保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
❽ 農村信用社的股金能否抵押
可以抵押。應當事先告知並徵得董事會同意。
信用社股金亦稱信用社基金。農民參加信用合作社對所認股份繳納的款項。是信用社開展業務的資金來源之一。1951年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則草案》規定,社員入社需繳股金,每人(戶)至少一股,每股為小米22斤至30斤。以後未作統一規定。
信用社入股社員承擔有限責任,如有虧損,按股扣除,但以股金賠償為限。信用社股金的分紅按1951年的《章程》的規定,以不分紅為原則,如必須分紅時,不得超過盈餘的20%,或者不超過一年存款利息。
1957年頒發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示範章程草案》規定,股金分紅不超過純益的40%,在執行中各地不一。1978年為了落實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經濟政策,國家銀行規定,對1977年以前應分而未分的社員股金紅利,原則上予以補充。
(8)農村股權擔保抵押貸款擴展閱讀
股金證注意事項:
1、股金證的主要項目:自然人股社員應列明姓名、性別、住址、身份證號、發證單位、發證日期、入股時間、入股金額等事項,法人股社員應列明法人名稱、法人代表姓名、營業執照號碼、發證單位、發證日期、入股時間、入股金額等事項。
2、金證應在明顯位置以入股須知的形式對社員應了解的事項加以說明。
3、股金證的登記及變更。社員對股金證所列項目應如實申報,如有變化應及時變更。
4、股金證的掛失,農村信用社社員持有的股金證發生被盜、遺失、滅失或毀損時,單位持介紹信、個人持有效身份證明到入股農村信用社辦理掛失手續。
5、股金證質押,農村信用社不得接受以其自身頒發的股權證書設定的權利質押,其社員以其股份為本人或他人擔保的應當事先告知並徵得董事會同意。
❾ 農村股權質押貸款的制約因素是什麼
農村 股權質押 貸款的制約因素主要有: 1.股權評估缺乏第三方機構,其評估公允性與商業銀行難達成一致。 2.受法律約束, 抵押 的 農村宅基地 、農房及集體股權流轉受限,導致一旦出現風險,變現處置較難。 3.農業的天然弱性導致農村股權 抵押貸款 風險偏高。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 土地使用權 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