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行貸款被關注能取消嗎
被關注了貸款人自己是無法申請取消的,但是銀行會根據貸款人後期綜合資信條件推斷其借貸風險,然後重新評估後調整貸款五級分類的類型,也就是說可以把關注調整為正常。前提是貸款人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個人信用
之前有逾期沒關系,把不良行為終止後要開始養徵信了。
期間不要頻繁貸款或者辦理信用卡,避免徵信變花。存在未還清的信貸業務一定記得每期都按時還款,要是怕忘記還款可以設置個還款日提醒,在還款日前幾天就確認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還款,沒錢還的話還有時間去籌錢還款。
2、維持穩定的還款能力
還款能力越穩定,借貸風險越低。貸款人最起碼得有一份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工作,在此基礎上要盡量降低個人負債率,輕易不要提前透支,尤其是貸款借錢越少越好,信用卡可以適當使用可是不要大額分期等。
手裡頭資金充裕還可以去買點理財、基金,或者是到銀行存定存,一定程度上能反應貸款人的經濟實力。
⑵ 農行比其他三大行的優勢,面試問題,希望得到您的幫助!
農行通過股改上市,在公司治理、風險控制、盈利能力、品牌形象等多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對比其他三大行已顯示了三方面經營優勢:
其一,上市以來建立了現代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甩掉了沉重的債務包袱,從瀕臨破產邊緣到恢復經營生機,實現了華麗轉身和經營輕裝上陣,為近十年農行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產總額由上市前的6.05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末的19.57萬億元,翻了逾三番之多;存款總額、貸款總額分別由5.28萬元和3.48萬億元上升到2016年末15.04萬億元和9.72萬億元,分別增長了184.84%和179.31%。;經營利潤由961.32億元增長到2016年末的1840.60億元,增長了逾兩倍之多。
其二,佔有最廣闊的城鄉金融經營陣地,無論網點機構服務人數、還是涉及的服務領域,都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
(一)服務網路體系和電子銀行渠道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城鄉,分支機構數量是我國各類商業銀行中最多的。截至2016年末,農行擁有23682家境內分支機構,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機構網點滲透率也較高,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分別擁有2555家、3125家和3398家分支機構;至2016年末,各類網路金融客戶累計達7.11億戶;全年電子渠道金融性交易筆數達314.66億筆,佔比達96.0%;自助服務終端5.24萬台,自助現金終端12.98萬台。
(二)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為經營發展提供了無限前景。至2016年末,農行擁有約379.85萬個公司客戶,其中貸款戶6.3萬個;159.40萬戶現金管理活躍客戶,471.29萬個對公人民幣結算賬戶;個人客戶群體規模較大,農行個人貸款余額為33,408.79億元,農行借記卡累計發卡8.8億張,信用卡累計發卡6,863萬張。
(三)是由龐大客戶群體帶來比較穩定、成本較低的資金來源。2016年末,農行存款總額為150,380.01億元,個人存款佔比達到58.6%,活期存款佔比為55.9%,以活期存款為主使得農行存款付息率僅為1.47%,在全國各類銀行中存款具有低成本優勢,成為僅次於招行的存款第二低成本銀行。
(四)是具有較強的綜合經營服務能力,也即多元化、綜合化、國際化等服務功能。至2016年末,農行非重組類債券投資余額達47,896.97億元,處於同行業領先地位;託管資產規模達90,039.02億元,包括保險託管資產90,039.02億元和理財產品余額16,311.96億元;同時,投行、基金、保險、租賃四家綜合化經營附屬機構資產合計1,481.37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較上年增長48.97%,境內分行完成國際結算量8,739.6億美元,境外分行及控股機構資產總額1,093.06億美元。
其三,在城鄉經營競爭中不斷開疆拓土,打拚出了一片經營新天地,為農村開發、農村開放、農村發展提供了強大金融支持,成為我國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在縣域地區的貸款總額和存款總額分別為31,783.45億元和64,210.67億元。這是中國任何其他金融機構支農力量都無法比擬的,而且預先建立了專門的涉農金融事業部,專事「三農」信貸服務,為其他金融機構支農做出了表率,起到了較強的示範效應。
⑶ 銀行信用解釋關注是什麼意思
貸款信用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
我行部分分行已推出「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只能用於個人消費用途(包括用於購車、裝修、教育學資、大宗消費購物、旅遊等,不能用於購房),申請時需要提供用途證明材料。因無需抵押物,審核相對較為嚴格,需要您提交相關材料(含用途證明、身份證明及還款證明等)到當地網點的個貸部門申請,由網點綜合審批之後才能確定。
人民銀行2002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行的貸款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貸款中,次級、可疑和損失可以歸於不良資產。損失是指義務主體不復存在或完全沒有履行義務的可能。可疑和次級是指存在或明顯將存在違約可能的資產,但未來仍有全部或部分收回權益的可能。次級相對可疑來說,流動性要好,保全的可能性大,違約程度輕。
(3)農行上市前將部分貸款化為關注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的名詞解釋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在一段給定的時間內,給定經濟體中的物價水平普遍持續增長,從而造成貨幣購買力的持續下降。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貨幣所得增加,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之上漲,造成通貨膨脹。該理論被總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使用國內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⑷ 中國農業銀行農戶不良貸款分類
中國農業銀行農戶不良貸款分為呆賬貸款、呆滯貸款和逾期貸款。
1.逾期貸款是指逾期(含展期後到期)不能歸還的貸款(不含呆滯貸款和呆帳貸款)。
2.呆滯貸款是指逾期(含展期後到期)2年(含2年)以上仍不能歸還的貸款和貸款雖然未到期或逾期不到2年但生產經營已停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不含呆帳貸款)。
3.呆帳貸款是指借款人和擔保人依法宣告破產,進行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則通》的規定,宣告失蹤或宣告死亡,以其財產或遺產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部分或全部貸款,或者以保險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貸款人依法處置貸款抵押物、質物所得價款不足以補償抵押、質押貸款的部分;經專案批准核銷的貸款。
拓展資料:
1.不良貸款亦指非正常貸款或有問題貸款, 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中國曾經將不良貸款定義為呆賬貸款、 呆滯貸款和逾期貸款(即「一逾兩呆」)的總和。
2.同時中國銀行界也採用了國際通用的信貸管理方法,將貸款按風險程度分類,為特定風險級的貸款作相應的准備金提取及其他手段。這套以風險為基礎的貸款分類方法即「五級分類法」。將貸款風險分為五類,即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後三者稱為「不良貸款」,它將貸款按實際償還可能性分別按不同比例足額提取呆賬准備金並專門用於貸款呆賬損失的核銷,並以貸款質量的升級為管理目標。
⑸ 請問:農業銀行上市,不良貸款如何處理
財政部用債權按面值置換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農行剝離的不良資產進入財政部、農行的共管賬戶。表現在資產負債表上,農行剝離的不良資產被置換成財政部等額的應收債權。
⑹ 農行貸款怎麼貸
1、借款人申請貸款,提供相關資料;
2、銀行審批通過後,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
3、辦理保險、擔保手續;
4、銀行發放貸款;
5、借款人按期歸還貸款。
在到農業銀行貸款之前,首先需要滿足這些貸款條件:
1、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60周歲,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具有合法有效身份證件及貸款行所在地戶籍證明(或有效居住證明);
3、借款人及配偶符合農業銀行規定的信用記錄條件;
4、信用評分、工作年限、稅後年收入達到農業銀行規定的標准;
5、收入穩定,具備按期償還信用的能力;
6、貸款用途合理、明確;
7、在農業銀行開立個人結算賬戶;
8、貸款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拓展資料:
中國農業銀行是國際化公眾持股的大型上市銀行,中國四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數年來,中國農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列,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09年,中國農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並在2010年完成「A+H」兩地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中國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現代化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業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
主要包括:
存款服務/綜合貸款服務/外匯理財 /人民幣理財/代客境外理財/銀行卡/匯款及外匯結算/保管箱租賃 繳費服務 代發薪服務 /出國金融服務 /電子銀行服務 /私人銀行 /融資業務/國內支付結算/國際結算 /基金相關業務/企業理財服務/金融機構服務。
農行制定了中長期發展戰略--「立足本土,全球運作」,擬定了海外發展規劃,積極布局國際各大金融中心。下一步,農行將繼續立足國內市場,緊緊抓住人民幣國際化、企業客戶國際化、金融資產國際化三條主線,有重點、分步驟地進行國際化機構布局。此外,農行去年還先後與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花旗銀行、恆生銀行、渣打銀行、蒙特利爾銀行成為合作夥伴,在國際支付環球匯票服務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領域合作,從而構建一個全球性的商品期貨交易團隊,並成為這一國際市場的主流力量;爭取通過五到十年的努力,把中國農業銀行建成分支機構覆蓋全球主要金融市場,能進行24小時外匯資金營運和全球外匯跨國清算的國際化大型商業銀行。
中國香港(香港分行、農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農銀國際財務有限公司)
新加坡(新加坡分行)
英國(中國農業銀行(英國)有限公司)
日本(東京代表處)(即將升格為分行)
美國(紐約分行)
韓國(首爾分行)
德國(法蘭克福代表處)
澳大利亞(悉尼代表處)
加拿大(溫哥華代表處)
⑺ 商業銀貸款質量分類,可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及損失類貸款。其中哪些是不良貸款
根據《貸款分類指導原則》,商業銀行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即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種為不良貸款。
正常貸款。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銀行對借款人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關注貸款。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這些因素繼續下去,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受到影響,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次級貸款。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貸款。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只是因為存在借款人重組、兼並、合並、抵押物處理和未決訴訟等待定因素,損失金額的多少還不能確定,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損失貸款。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和履行什麼程序,貸款都註定要損失了,或者雖然能收回極少部分,但其價值也是微乎其微,從銀行的角度看,也沒有意義和必要再將其作為銀行資產在賬目上保留下來,對於這類貸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應立即予以注銷,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
⑻ 農行上市時間是哪一年
2010年7月15日上市。
早期的中國農業銀行,是作為專業銀行支援農村經濟建設和改革。1984年6月1日,農行引進首筆來自世界銀行的貸款。在1994年4月,農行向新組建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劃轉了絕大部分政策性業務,至此,農業銀行不再以政策為主。
到了1996年8月,根據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農行不再領導管理農村信用社,與農村信用社脫離行政隸屬關系,逐漸向國有商業銀行靠攏。進入21世紀後,農業銀行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革,並於2010年成功上市。
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分別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及香港交易所發行H股上市,集資200億美元。A股的招股價是每股$2.7人民幣,於7月15日上市;H股的招股價是每股$2.88至$3.48港元。
2018年3月12日非公開配售274.73億股A股,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是次發行的A股股票將在上交所上市。
(8)農行上市前將部分貸款化為關注擴展閱讀:
股份制改革
2004年起,農業銀行開始著手股份制改革。直到2008年11月6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向農行注資1300億元人民幣等值美元(約190億美元),注資後農行資本金達到2600億元人民幣。匯金公司將持有農行48.15%股份,與財政部並列成為農行第一大股東。
2009年1月16日,股份制改制後的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渣打銀行擁有12.2億股H股。
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分別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及香港交易所發行H股上市,集資200億美元。A股的招股價是每股$2.7人民幣,於7月15日上市;H股的招股價是每股$2.88至$3.48港元。
2018年3月12日非公開配售274.73億股A股,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是次發行的A股股票將在上交所上市。
2012年,中國農業銀行11日發布公告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及紐約金融服務局已分別批准該行設立紐約分行的申請,農行紐約分行正式獲批。
2013年農銀人壽在北京正式掛牌。
2013年,迪拜金融服務局批准中國農業銀行在中東地區阿聯酋迪拜設立分行的申請。同年,在東京設立分行的申請,亦獲日本金融廳正式批准。
2018年3月28日,中國農業銀行在澳門開業。
⑼ 農行上市可以買進嗎!
最好不要買
導致投資者難以從申購農行股獲利的因素有:農行估值相對較高、監管層嚴格的資本要求使其可以放貸的現金較少,以及在高端客戶群中品牌效應不足,這一點可能會限制其手續費收入的增長。
湖北襄樊的一家農行營業點中國農行也有幾點優勢。像其它國有大銀行一樣,政府指定的存貸利差使農行盈利能力強大。農行擁有2.36萬家分支機構,其網路與短期存款規模均為中國最大,因而支付的利息較少,融資成本較低。這意味著農行如果增加放貸,則會有更高回報,當然,如果放出的貸款不會有大問題的話。
農行上市的發起方將其面向中國農村經濟的業務作為一個優勢,這也是中國政府刺激方案的重點。但向農村放貸這種經營模式是否能取得成功尚待驗證。從以往經驗看,在農村地區放貸的業績不如在城市,而且農行近來傾向於向城市客戶放貸,這表明,農行的管理層仍看好在大城市更安全的放貸。
中國銀行業監管層已明令農行增加面向農村地區的放貸,但鑒於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尚不知農行是否能在拓展此項業務中盈利。
同時,農行IPO價格並不低。農行是四大國有銀行中最後一家上市的銀行,其香港上市價格周二晚定於每股3.20港元(合41美分)。
這意味著農行的上市價格對應的市凈率為1.6倍,略低於規模更大的工商銀行(In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及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但與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相近,中國銀行一直在進行較多改革。
從根本上說,以往中資銀行在全球市場中是種缺乏檢驗的商品,投資者還曾指望所謂「不良」銀行的折價,但現在這種情形一去不復返了。
農行將無法復制其他中資銀行在IPO之後所採用的大舉放貸戰略。近年來,中國國有銀行得以利用IPO中籌得的充裕資金來推動貸款快速增長。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迫切希望提高全行業的資本充足率,從而限制了農行利用籌得的資金大舉放貸的能力。
此外,農行宣布計劃在IPO之前,向國有股東支付人民幣200億元(合29.5億美元)的特別股息以及2010年上半年凈利潤的70%。這意味著,IPO中籌得的資金將成為其新增貸款增長的主要來源。
結果是,據美國金融研究公司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沃納(Mike Werner)估計,未來幾年,農行的放貸額每年將增長19%。這個速度快於其他同行,不過低於其他在2005年至2009年之間上市的大型銀行摺合成年率30%的速度。
中國國內投資者對農行IPO的看法不如外國投資者樂觀。
外國投資者把中資銀行視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代表。不過國內投資者幾乎總是能比外國投資者獲得更多的信息,中國基金經理對國有銀行貸款質量的擔憂應該可以看做是一個警告信號。
國內承銷商下調了農行A股的價格區間上限,以應對國內平平的需求。
農行將數家知名公司引入IPO中作為基礎投資者,不過它們的存在並不一定表明它們在農行IPO中看到了價值。對很多公司來說,獲得政府的好感是更主要的任務。
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ed PLC)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參與,以及它們與農行簽訂的合作協議,都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沒有令人興奮的實際合作計劃。
中國央行未來很可能會繼續收窄存貸息差,令銀行的利潤率受損。
為彌補可能的利潤率下滑,中資銀行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收費業務,比如財富管理和信用卡業務。不過,由於農行的牌子是農村銀行,加上海外業務落後,它在收費業務方面處境很不利。
農行在全球市場疲弱之際進行大規模股票發行,可謂是中國的一次大膽嘗試。因為全球市場的疲弱已經挫敗了規模不及農行IPO的一些融資行動。
農行IPO的完成將是一項非凡的成就,不過尋求資本收益最大化的投資者應該到其他地方尋找更有價值的投資。
⑽ 農行引進什麼戰略投資者為什麼格外引人關注
農行改制掛牌,意味著這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最後一個「老大難」離上市只剩一步之遙。不過,農行上市更讓人期待的,是在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問題上能否別開生面地擺脫另外三大行既有定式的萬有引力,這顯然也是有著更為宏大意義的戰略考量。 無可否認,戰略投資者的引進對於中國銀行業推進股份制改革特別是海外上市,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所謂引進戰略投資者,在當初而言,其實何嘗不是求進戰略投資者?在這里,第一個吃螃蟹不僅需要勇氣,而且也不能沒有被咬上一口的打算。以當時國內銀行業尤其是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貸款率,低至極點的資本金充足率以及相當薄弱的內控風險管理,處處授人以柄,被人家看低是不奇怪的。奇怪的只是股價定位之低不僅在外方普遍認為理所當然,就是我方的很多人至今也還認為「賣得其所」。對於這場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場不可能有真正公平可言的不對等交易,現在無疑是應該反思而且也可以反思的時候了。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通過反思記取歷史的教訓,這無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後來的別人今後更理性地對待戰略投資者的引進以及相互間的戰略合作,無疑都是很有必要的。 何謂戰略投資者?當戰略投資者被僅僅理解為可以用某種對股權比例、持股年限和投資者本身資金規模大小的數學模型去套的概念的時候,我們也許並沒有真正理解戰略投資者。其實,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不僅本身從來也不曾有過嚴格的區別,而且,相互之間的角色也常常可以互換。這是因為,所謂的戰略,無不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地而異。你有你的戰略,他有他的戰略,兩者雖然一開始表現為一致,或者在交叉的時候可以發現共同點,但這種一致性和共同性總是暫時的,不一致和差異性則是基本的主要的和長遠的。我們的問題顯然不僅在於把戰略投資者想得太好,而且什麼事都是一廂情願,似乎只有我們才不僅懂得「請君入瓮」而且還懂得「借梯登天」的戰略似的。這就為今天輪到我們來為「想不到」被人家「借雞生蛋」式的戰略了一把,深深地預埋了種子。 現在,對農行來說,問題的關鍵就是到底該引進什麼樣的戰略投資者,以及是不是可以讓農行根據自身情況來考慮的事了。事實上,盡管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啟動意義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在戰略投資者成為唯外資才有資格獨享的專有名詞的情況下,一個銀行股改上市必須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硬性規定的弊端同樣也是非常明顯的。弊端之一,就是使得我們的大多數銀行被迫在戰略投資者面前成為有求於人者,還沒進入談判就先已進入了被動窘境;弊端之二,就是一發而不可收地開了個惡性循環的先例,人家可以提出橫一個擔保要求豎一個保護條款而我們卻無法設防;弊端之三,就是一個傾向掩蓋了另一個傾向,引進戰略投資者一不小心扼殺了內生的民族資本享有國民待遇的權利和戰略投資銀行金融業的積極性。在筆者看來,這應該說是後果更為嚴重和影響更為深遠的。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也許應該感謝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因為它從反面提示了金融安全對於一個國家的至關重要性。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今天的我們除了依然不應該忽視開放國門走向國際的重要戰略意義之外,在進一步強化國家對銀行金融業的控股地位的同時,更多地引導和支持國內民族資本和其他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參與銀行金融業戰略投資,關注國家銀行金融業的強大和安全,無疑是比單純的吸引外資更為重要的事情。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早些時候公開表示,社保基金將關注農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進程,並准備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股。與此同時,許多現金流充裕的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也紛紛表示有此同樣的積極性。這顯然是我國銀行金融業變被動為主動的天賜良機。走出一條我們自己內生的新生力量成為戰略投資者的新路,在此一舉。而擔綱大任者,非農行莫屬。 不過,現在看來,如果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戰略意義還在於在引資的同時在戰略決策經營管理方面引進和植入國際上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即通常所說的「引智」,那麼,這除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之外,中國平安等聘請麥肯錫咨詢顧問之類的實踐告訴我們,應該也有其他可行的商務模式。不能不提的是,此次美國銀行及其他洋戰略投資者在金融危機中的表現表明,在金融風險的戰略防範方面,他們的智力也未必更高人一等。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所謂的「引智」顯然也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一些等而下之的細枝末節上,這對於我們在重大戰略方面提高防範金融風險的能力和水平,老實說未必會有太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