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持牌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紅線

持牌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紅線

發布時間:2023-02-27 04:41:39

A. 放高利貸的哭了!最高法發布新規:利率紅線從24%降到15.4%

民間借貸迎來劃時代巨變!

8月20日下午3點,隨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新聞發布會的召開,金融科技圈、民間金融圈沸騰了。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規:民間借貸利率受保護的上限,錨定為一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

而今日公布的1年期LPR為3.85%,4倍即為15.4%。

圖片來源:央行官網

此外,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應當認定無效。

來看看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具體有哪些大變化。

巨變1 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民間借貸的利率是民間借貸合同中的核心要素,也是當事人意思自治與國家干預的重要邊界。

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並徵求金融監管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後決定:

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准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以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3.85%的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於過去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今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8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利率較上期未變,仍為3.85%。

而2015年8月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民間借貸的利率是這樣規定的: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巨變2 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不得放貸營利

在前期調研和徵求意見的過程中,社會各界對於以「民間借貸」為名,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而面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的行為意見較大,此類行為容易與「套路貸」「校園貸」交織在一起,嚴重影響地方的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生活安寧。

最高人民法院經認真研究後吸收了這一意見,在人民法院認定借貸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中增加了一種,即第十四條第三項:

「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應當認定無效。

上述修改的依據是國務院1998年第247號令《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2011年修訂)第四條,即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從事非法發放貸款的活動是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屬於依法應當取締的范疇。

巨變3 嚴格限制高利轉貸行為

在與民營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戶座談時,多數代表建議要嚴格限制高利轉貸行為,即有的企業從銀行貸款後再高利轉貸,特別是少數國有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後轉手從事貸款通道業務,違背了金融服務實體的價值導向。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認真討論後採納了這一意見,決定對原司法解釋第十四條第一項「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合同無效情形,修改為《規定》第十四條第一項「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進一步強化了司法助推金融服務實體的鮮明態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還有這些變化也很重大

在這次司法解釋修改的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民法典關於「禁止高利放貸」的原則精神,並對相關條款作出對應調整。

一是繼續執行更加嚴格的本息保護政策。

即借款人在借款期間屆滿後應當支付的本息之和,超過以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是當事人約定的逾期利率也不得高於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即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以不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為限。

三是當事人主張的逾期利率、違約金、其他費用之和也不得高於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即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並主張,但總計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業內:對眾多民間借貸機構會產生較大沖擊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消費金融機構的產品利率都均超過了15%。

根據捷贏2019年第三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證券化信託受託機構的月度報告,資產證券化信託生效日為2019年8月27日,計息方式為30/365天,該項產品有23.1%的資產筆數的貸款利率在16%以下;76.83%的資產筆數的貸款利率在21%。

根據其入池資產利率特徵來看,在報告期期末,加權平均貸款利率達到20.48%,最高貸款利率達到21%。

此外,根據《安逸花2020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證券化信託服務機構報告》,這一期產品顯示,入池資產的加權平均貸款利率為12.42%,最高貸款利率為24%。

從存續期基礎資產持續購買分布的信息來看,貸款利率分布在0%~10%區間的資產筆數共計113675筆,佔比為29.48%,

貸款利率在10%~20%區間的(不包括10%)的資產筆數共計215116筆,佔比55.79%,貸款利率分布在20%到24%(不包括20%)的資產筆數共計56792筆,佔比為14.73%。但值得一提的是,內部收益率在20%~24%(不包括20%)的資產筆數佔比最高,達到89.92%,在該區間的本金余額佔比達到67.75%。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認為,民間借貸利率的保護上限一旦設為LPR的4倍,對於眾多的民間借貸機構會產生比較大的沖擊。在現行的情況下,大多數民間借貸的利率基本上都是在24%~36%之間,一旦該政策實施,可能會有大批的民間借貸機構退出這個行業。

在黃大智看來,該項政策也會對金融機構產生較大的沖擊,對於金融機構來說,貸款利率是由風險成本、資金成本、獲客成本來決定的。在風險成本和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只有盡量控制資金成本。但資金成本又由貨幣政策等因素決定,短期內下跌的空間很小,因此該政策一旦實施,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其盈利情況和經營情況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

不過,黃大智也預測,監管也會給這些機構留有一個緩沖期。而對於利率在24%~36%之間的新增產品,則可能會因此停發。

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雖然民間借貸保護利率上限進行下調,但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它們還是要求助於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屬於一種市場化行為,也不會因為被保護空間下調就主動降低利率,反而會引發一些潛在的爭議問題。

對於該政策對借貸市場有何影響,沈萌認為,借錢的成本取決於借貸雙方的談判,而不在於法律的規定,貸出方對利率的設定取決於雙方博弈的結果,並不是最高法規定不保護就下調的,畢竟民間融資市場,中小企業或貸款人並不具備談判優勢。

有業內人士坦言,一旦實施政策,對於機構來說業務體量可能會受到限制,各家機構只能向更高的資產類別進行獲客,對於一些相輔相成的機構來說,如銀行的資金成本也要進行相應的下調,機構的風控也會受到相應的改變。

律師:可能會影響網路購物消費貸,尤其放貸主體是網路小貸等

對於民間借貸新規,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律師表示:

最終民間借貸的司法保護上限為年化15.X%,則非法放貸的利率標准就是前述15.X%,若放貸主體為「職業放貸人」(2年內10次)則涉嫌刑法第225條非法經營罪。

換句話說,以前超過年化36%的職業高利放貸行為(2019年10月21日之後)被定為非法經營罪;而新司法保護上限一變,對刑事入罪的標准也就同時變低,直接影響本罪的構成要件里的核心要點。

對於是否影響網路購物消費貸?

肖颯律師認為,有可能,若電商的消費貸放款主體是網路小貸公司、傳統小貸公司,則受到本次利率上限調整的影響,利潤空間大幅壓縮,甚至有些商業模式基本跑不通,面臨巨大挑戰。

若提供資金的是消費金融公司,則基本沒有類似問題,因為消費金融公司是銀監會批準的持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放貸早在幾年前就放開了利率限制,形成了金融機構利率市場化。

記者|易望奇 易啟江 謝婧

B. 年利率最高24%,消金2020的生存與挑戰

在消費金融領域,利率既是借款人關注的焦點,也是放款機構實現盈利的關鍵指標。

從去年年底開始,就不斷有消息傳出監管要求持牌消金機構調整年化利率,一部分借款人由此嗅到了降低負債的上岸良機,但對消金機構而言,這卻意味著痛苦「割肉」。

因隨著獲客、 催收 等各項成本上漲,新的利率「紅線」一旦落地執行,消金行業盈利模式生變。那麼,在新的游戲規則下,玩家如何才能突出重圍?

利率演算法貓膩

隨著借款人對借款利率越來越敏感,利率計算口徑開始被重視。

近日,第三方投訴平台聚投訴發布了各個行業的2019年度報告,在互聯網金融相關行業,聚投訴披露了大量數據和信息,其中關於借款利率的演算法還成為了該報告的「年度觀察」。

目前互金行業絕大部分借款平台採用的利率計算方式,是利息/本金的APR名義利率演算法。對於分期還款,本金是隨著每月的還款金額而減少的,實際上採用IRR計算利率,才能更真實地反映借款成本。

以某家現金貸平台為例,其對外宣傳總體借款成本不超過借款金額的36%,而以IRR方式重新計算,得出利率卻為84%。

2018年11月,聚投訴平台推出針對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有效投訴的和解方案《21CN聚投訴平台互聯網消費金融投訴處理規則(3.0版)》,其中,主張互金商家採用IRR作為利率計算方式,主動提供還款方案以解決投訴。

報告提到,聚投訴的這一和解方案,獲得了眾多互金商家的認同。一年多來,已有13700多件投訴帖依據該方案處理後結案。投訴處理中,不少頭部網貸平台自願採用聚投訴建議的IRR演算法計算利率。

相對於聚投訴制定的方案,官方機構釋放的信號更值得我們關注。

2018年3月,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公開表示IRR計算方式更科學、更合適;2019年1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發文指出,市場上常見的不以IRR公式作為口徑的分期利率屬於利率「陷阱」。

常見利率「陷阱」解析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

2019年10月21日,「兩高兩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正式施行,明確「高利貸入刑」。此後,一些平台按IRR的利率計算方式,調整產品年化利率至36%以下。

盡管消金行業的借款到底該採用哪種利率計算方式並未有明確規定,但從現有信息來看,以IRR作為計算口徑已經大勢所趨。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在對放貸機構在借款利率方面進行嚴格規范的同時,還於近期劃出了一道新的利率「紅線」,這將推動消金行業變革發生與加速洗牌。

24%的利率「紅線」

去年年末,有消息爆出,包括興業消費金融、金美信消費金融等在內的部分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收到監管口頭通知,明確要求自2020年1月1日開始,將 貸款 產品利率調整至IRR口徑年化24%以下,此外,加上罰息要控制在年化利率30%以內。

消息一出,多家消金公司內部高層開始要求調整利率。此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主動或被動調整貸款利率至24%以下的還有一批互聯網巨頭和金融科技公司,包括螞蟻金服、網路、騰訊、 京東 、美團、信也科技、簡普科技、數禾科技、桔子分期等。

有借款人向消金社表示,利率下調,利息減少,這無疑是一種利好。另一借款人表示,他在多個平台都有借款,可借點低息的貸款把之前高息網貸清掉,降低自身負債,實屬上岸良機。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消金社梳理中國裁判文書網判決信息可知,在涉及消費金融、貸款、利率、利息的多份判決書中,均顯示法院對於借款利率超出24%的部分不予支持。

據零壹智庫統計,消費金融公司信貸產品低位年利率范圍在10%-15%,高位年利率范圍在18%-36%,而據悉目前多家消費金融公司信貸產品年利率觸及24%的監管「紅線」。

有業內人士告訴消金社,新的利率「紅線」敲定,意味著消費金融公司採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的業務拓展模式難以繼續。對大多數行業玩家來說,風險成本不變,運營成本攀升,資金成本高企,如果貸款利率從年化36%降低至24%,那麼原有商業模式將遭受重大沖擊。

因為目前持牌消金公司服務的大部分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難以觸達的長尾客戶,這部分客群本身違約風險較高。因此,消金公司需要通過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來覆蓋壞賬風險。

「一旦產品年化利率降至24%以內,為保持風險的可控性,消金公司將重心轉移至更加優質的客群,換言之,他們只能拋棄那些收入更低、風險更高的客群,甚至與商業銀行爭奪信用卡人群。」該業內人士說道。

一位持牌消金機構市場部員工向消金社透露,他們公司2020年的預算相比上年少了幾乎一半。「不同的貸款利率對應的是不同收入、不同風險偏好乃至不同償債能力的消費者,客群不一樣,那麼營銷策略自然也要隨之而變,因此需要花時間進行測試打磨。而在此之前,投放自然就保守一些。」

另一方面,對持牌的金融機構來說,24%的利率規定,也意味著依靠助貸機構、單純輸出資金的日子結束了。

據了解,目前主營線上業務的持牌消金,不少採用的都是助貸模式,它們通過和互聯網巨頭合作來放款。比如,湖北消金通過玖富萬卡實現放款,盛銀消金和分期樂、即科金融等平台合作,實現放款。

自媒體消金界曾進行測算,助貸平台的年化資金成本(包含保證金折算年化)平均為13.5%—14%左右,風險壞賬成本約5%,運營成本4.2%左右,綜合以上數據,助貸平台的總成本基本在23%左右。

「按36%的年化利率來看,還有約兩位數的利潤空間。如按照監管設定的24%利率,面對幾乎同樣的成本花費,絕大部分機構能正常運轉都是一大難事,更別提盈利。」一家金融科技平台的工作人員如此表示。

據媒體透露,近期已有多家互金平台與持牌機構停止了助貸合作,其中也包括部分資產質量和業務規模一直以來都頗受認可的平台。

如何破局?

2018-2019年,監管部門對非持牌金融機構的不合規業務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結構性整治,從催收、數據公司、第三方支付再到借款APP,行業迎來合規經營的新起點。

有業內人士說道:「消費金融迎來強監管,行業內扶優限劣、清理洗牌,那些不正規的非持牌機構今年能活下來都算幸運。」

在此背景下,風險成本及貸後管理成本不斷上升,再加上現在監管開始限定信貸產品年利率不得超過24%,各市場主體的盈利空間及市場空間將隨之收窄。

此外,隨著網路、阿里等互聯網巨頭曲線入股消費金融公司及小米、平安相繼獲批成立消費金融公司,市場競爭也正加劇。

新形勢下,消金行業進入加速洗牌的下半場,將從「粗放式」發展往「精細化」發展轉變。

如何破局?

在業內專家看來,與銀行主要服務承擔利息在18%以內的相對優質客群相比,消費金融公司的目標客戶主要是承擔利息在18%以上的客戶。

如今,銀行正在發力零售業務下沉,而在利率新規的推動下,消費金融客群上移,雙方部分業務勢必面臨直接競爭。若短兵相接,不論是線下網點覆蓋率還是資金成本、牌照影響力等方面,消金機構都處劣勢。因此,找准目標客群,不斷提升服務和效率便是突破的方向。

目前,我國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的人口規模將近10億。而這部分客群中,不少客戶 徵信 數據缺乏,風險管控難度大,但這片市場目前是銀行服務網路覆蓋相對有限之地。因此,消費金融公司如何為這部分客群中的優質客戶提供便捷服務,建立合規有效的風控模型,識別欺詐風險和個人信用風險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金融科技的發展,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條件。

具體來看,金融科技結合各業務場景,最直接的效果是低成本、提升效率和優化用戶體驗。當前以人工智慧、大數據、 區塊鏈 和雲計算為代表的前沿金融科技技術發展迅速,各金融機構尤其是消費金融公司對金融科技的重視程度不斷升高。

根據零壹智庫《科技賦能力: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9》,2018年我國消費金融業務技術資金投入157.5億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387.3億元。

截至2019年11月底,我國24家消費金融公司當中,有8家公司申請的專利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公示專利數量累計達到139項,其中馬上消費金融54項,占總數的39%,蘇寧和招聯消費金融分別有36項和30項。

消費金融公司公示專利申請數量 來源:零壹智庫,WIPO統計資料庫

據了解,目前有7家消費金融公司通過自行研發,開發出自己的智能信貸系統。這些系統主要涉及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兩項技術。應用場景覆蓋智能支付、信用評分、智能催收、智能客服、風險管理、反欺詐識別等。

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持牌機構在不斷提升金融科技水平的同時,一方面可以對平台存量用戶進行維護,開發利率合規的新產品,從而盤活存量用戶,提高復貸率。

另一方面,可以從B端入手,利用自身深耕場景的服務優勢和完整的資金、數據、風控等借貸服務流程能力,向銀行、互聯網公司、第三方支付機構等輸出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據自媒體消費金融頻道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捷信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等多家機構已對外輸出金融科技業務。

此外,針對2020年助貸合作模式將受到沖擊的情況,持牌消金機構布局自營業務,培養自身精細化運營能力,也是不可迴避的一關。

例如通過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拓展資產證券化ABS、金融債等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通過滿足不同用戶的信貸需求,在自身消費場景優勢下,強化產品差異化,拓展多元化收入等,以多種方式提升消金公司整體運營水平。

截至目前,利率調整的消息還僅限於部分消金公司的口頭通知,按照利率市場化的總體精神,預計年化24%的正式規定落地大概率會先在國家各部委之間形成默契,而此過程需要一定時間。此外,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給消金行業的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其實也一定程度上給新政策的落地增加了緩沖空間。

不論怎樣,該來的總歸會來,漸行漸遠的政策紅利下,消金「高息時代」終結。消金玩家需認清現實,不斷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也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在新的行業游戲規則中突出重圍。

C. 最高法或參照LPR報價 大幅降低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

通過24%和36%兩道「紅線」將民間借貸利率劃分為「兩線三區」的做法或將成為歷史。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抓緊修改完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堅決否定高利轉貸行為、違法放貸行為的效力,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民間借貸的最高保護利率的大幅降低,是否會影響到信用卡以及一些非銀持牌金融機構,比如保理、融資租賃等行業的借貸利率?業界人士及司法界專家對此作出相關解讀。

民間借貸保護利率降低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司法解釋,對民間借貸利率設定了24%的司法保護上限,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實踐中有的觀點認為,這個利率標准太高,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

最高法院民一庭庭長鄭學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民間借貸市場是正規金融市場的必要補充,對於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確實有一部分市場主體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人民法院保護的民間借貸利率過高,這個問題也引起了最高法院的高度重視。

鄭學林介紹,為有效規范民間借貸,引導民間金融健康有序發展,最高人民法院先後發布多個文件,強調從嚴把握法定利率,對於各種以「利息」「違約金」「服務費」「中介費」「保證金」「延期費」等形式突破或變相突破法定利率紅線的,依法不予支持。

對於社會上反映的司法保護的民間借貸利率過高的問題,鄭學林稱,最高法正在抓緊研究。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及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大形勢下,降低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以紓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從源頭上防止「套路貸」「虛假貸」。

鄭學林透露,今年通過的民法典明確規定,國家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結合民法典的最新規定開展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修訂工作,調整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有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春節前後,最高法就在醞釀修改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相對於之前的24%、36%劃分兩道「紅線」的做法。主流的意見是設定一個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這個上限有專家建議參考之前一年期利率的4倍,現在可以參考央行LPR報價的四倍。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數據,2020年7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如果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為一年期LPR的4倍,則意味最高不超過15.4%,較現在的24%大幅下降。

有法院人士認為,民間借貸利率保護採用固定的上限有利於統一裁判標准。上限規定不是固定的數值,而是參照LPR的報價,有利於民間借貸利率隨行就市。在LPR報價上設定了不超過四倍的空間,給正常民間借貸預留了發展的空間,同時對打擊套路貸、高利貸有幫助。

對持牌機構利率有何影響?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卜祥瑞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為了降低資金融通成本,民間借貸利率調降確實存在空間和必要。不過,金融不僅僅是簡單的借貸,金融的本質是跨時空的信用風險的交易。因此,對於利率的規定也要視具體產品而定。

比如信用卡透支,守信的持卡人依約享受免息期,如果持卡人違約失信未能按時還款,依據信用卡合同約定,既要承擔免息期正常利息,也要因此承擔違約的「罰息」。因此,要尊重契約精神,不能將信用卡業務等同於簡單的借貸,而否定信用卡業務的信用交易本質。

在卜祥瑞看來,信用卡等產品不宜要求低於民間借貸的利率。因為信用卡交易基數大,單筆透支金額小,ATM等設備投入巨大,且是沒有抵押的信用交易,逾期後銀行追索起來難度大、成本高,部分仲裁機構、法院不願意受理信用卡透支糾紛,導致發卡行無法採用有效方式維權。因此,違約者承擔較高的懲罰性成本存在合理性,也符合國際慣例。

民間借貸最高保護利率的下行,應當充分尊重金融邏輯和行業慣例,切實考量持牌金融機構的利益合理保護。

也有司法界人士認為,民間借貸利率是最高限度,持牌金融機構就更不應該超過這個限度。

現實中,如果民間借貸的最高保護利率為不超過LPR報價利率的4倍,很有可能不少非銀持牌金融機構的特定金融業務利率會高於這個「紅線」。比如保理、融資租賃等行業,新的司法解釋的出台,是否擴展適用到這些領域?是否會壓縮這些行業的利率空間?是否有利於這些特定行業的發展?

隨著金融科技的進步,不少銀行都通過互聯網線上發放消費貸款或者與助貸機構合作發放貸款。

7月17日銀保監會公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辦法》要求,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在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時,商業銀行應當按照自主風控的原則審慎開展業務,避免成為單純的資金提供方。對於聯合貸款和助貸,司法解釋是否會規定助貸的情況還未可知,對於助貸的利率是否適用民間借貸的利率規定,以及兩家機構合作的情況如何計算利率水平等還有待明確。

閱讀全文

與持牌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紅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房產抵押貸款當天下款 瀏覽:543
吉利汽車金融的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596
離婚貸款房怎麼過戶 瀏覽:669
重慶農村商業銀貸款進度 瀏覽:710
公積金貸款銀行抵押手續變更 瀏覽:513
擔保人對貸款過展期的利息 瀏覽:655
貸款利率是不是一直變 瀏覽:753
怎樣去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875
賈汪農行貸款辦公室電話是多少 瀏覽:137
房子貸款選哪種好 瀏覽:404
馬來西亞本地人貸款利率 瀏覽:814
貸款30年和20年的區別fang 瀏覽:530
要手機號和身份證號取消貸款訂單 瀏覽:879
賣房子已經過戶貸款下不來 瀏覽:501
浙江農村5萬元貸款 瀏覽:208
農村信用社借貸款需要擔保人嗎 瀏覽:200
農行商業貸款買房流程 瀏覽:102
沒有流水怎麼貸款買房6 瀏覽:8
南通第三套房貸款利率 瀏覽:465
公司發放貸款的會計記錄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