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響房貸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房貸利率的因素包括:個人信用記錄;還款能力;工作狀況;負債情況;當前的房貸政策。可以看出,房貸利率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當用戶的綜合信用資質條件較好時,銀行給出的房貸利率才會較低。當然,房貸政策收緊,也會導致房貸利率增加。用戶可以選擇在房貸政策寬松的時候申請房貸,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房貸利率,還有利於通過審核。
房貸利率怎麼確認
1、貸款利率的確定:貸款人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每筆貸款利率,並在借款合同中載明;
2、貸款利息的計收:貸款人和借款人應當按照借款合同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計息規定,按期計收或交付利息。貸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達到新的利率檔次時,從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檔次利率計收。逾期貸款按規定計收罰息。
3、貸款停息、減息和免息:除國務院規定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決定停息、減息、和免息。貸款人應當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按照職責許可權范圍具體辦理停息、減息和免息。
房貸利率下調,已貸的是否也參與下調
首先,要看房貸利率是統一下調,還是局部下調。如今房貸利率的定價,是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形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相當於基準利率,每個月會公布一次。如果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那麼房貸利率基本上也統一下調。
如果房貸利率統一下調,那麼以前的房貸利率也是有下調的機會的。不過,即便是能下調,也不會馬上就下調。
因為對於存量房貸來說,房貸利率一般是一年調整一次,如果上一年的房貸利率下調的了,需要到下一年才能享受到房貸利率下調的好處,下調的幅度按上一年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累計下調幅度計算。
比如上一年的貸款報價利率如果下調了三次,從4.9%降到了4.6%,那麼原來的房貸利率下一年就能下調0.3%。
而如果房貸利率下調並非是因為貸款報價利率的下調引起的,而只是某些地區或某些銀行自行下調的,那就跟原有的房貸沒什麼關系了,房貸利率不會下調。
其次,就是看個人的房貸是什麼房貸。即便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引起的房貸利率下調,對於原有的房貸來說,也不是所有的利率都會跟著下調。
能跟隨房貸利率下調的存量房貸,只能是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是不能有這個待遇的。因為公積金貸款的利率並不是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點的方式形成的,所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下調也就跟它沒什麼關系了。
另外,商業貸款中,如果貸款利率跟銀行簽的是固定利率,那麼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纖陸下調之後也是不能享受利率下調的好處的。
在這個高房價的時代中,雖說有錢人不少,但選擇全款購房的人卻並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選擇貸款購房,因為這樣經濟壓力相對來說會比較小。那麼,房貸利息怎麼算的呢?影響房貸利息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
房貸利息怎麼算的
一般房貸利息是按照月復利倆計算的,也就是說沒經過一個計息期之後,後要將剩下的利息加入到本金中,以計算下期的利息。另外,房貸的分期還款方式可分為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這兩種,由於它們的還款方式不一樣,因螞蘆此每月需繳納的貸款利息也是不一樣的。
影響房貸利息的因素
1、首付比例
每個城市的首付比例都是有一定的差異,一套房子和第二套房子的首付比例也是太不一樣的。但具體購房貸款的標准,還是得按照所在城市的相關政策來實行。
2、銀行的貸款利率和貸款的年限
在貸款利息方面,每個銀行都有各自相關的規定,利率越高,貸款利息就越多,而相應的貸款年悶豎帶限越長,利率也就越高。
3、還款的方式
就目前情況而言,還款方式主要分為等額本息還款以及等額本金還款。而不同的還款方式,它的利息也是不一樣的。
4、貸款的類型
現在的貸款主要分為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以及混合貸款這三種類型。其中公積金貸款的利息是這三種貸款中利息最低的一種,商業貸款的利息會比較高點,而混合貸款則是這兩種貸款類型的折中利率。
文章總結:以上就是關於房貸利息怎麼算的以及影響房貸利息的因素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齊家網。
其實貸款利率與很多因素有關,並不是單一的因素決定的,具體介紹如下:
1、額度和期限: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選擇額度和期限,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貸款利息,如果申請額度高而且期限長,銀行會適當的調低利率。短期貸款的利率會相對高一些,尤其是隨借隨還的產品。
2、國家政策:銀行貸款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很大,比如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銀行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貸款優惠政策,幫助小微企業解決經營危機,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享受這一政策,所以有時候借款人會發現銀行有貸款利率優惠,這時候申請是最劃算的。
3、貸款品種:不同的貸款產品,利率會有所不同,比如信用貸款的利率通常會高於抵押貸款和保證貸款,因為後者銀行安全性高,一旦借款人逾期不還,還有資產可以拍賣用於還款,所以貸款利率要遠低於信用貸款。
4、貸款機構:銀行貸款是平均借款費用最低的機構之一,但是門檻高,只有優質、良好的借款人才有機會貸到款,一般人可以選擇城商銀行、消費金融、民間正規貸款公司,利息會高很多,但是很好申請,適合急用錢的人。
5、還款能力:如果借款人能提供較多的資產證明,比如房產、汽車、保單、存款、土地等,,貸款利率會低一些。
拓展資料:
房貸利率和基準利率的關系
1、沒有優惠政策,房貸執行利率必須是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向上浮動一定比例,通俗點講,目前各家銀行的房貸利率,低是基準上浮10%這也很難見到了。
2、基準利率由人民銀行制定,各家銀行統一執行,沒有差別。這個從人民銀行的官方網站,利率政策——現行利率中可以查到,浮動比例由各家銀行有自主權,根據內部規模調控和利率政策,來確定上浮比例。
3、一般普通民眾把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為市場基準利率指標,銀行則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為市場基準利率。
4、各家銀行有差異,第一套住房和第二套以上住房也有差異,具體上浮多少得根據銀行對借款人情況的判斷和客戶評級情況來分析。房貸利率一經確定,在整個貸款期間,上浮比例是不發生變動的,可能發生變動的是基準利率,這個得看人民銀行的利率變動公告。
5、存款准備金率的接連上調,加上今年信貸額度緊缺,是房貸業務再度收緊的主要原因,4月2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檔次貸款利率也相應調整。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仍保持不變。
②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由於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發展,是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上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市場獲得利率覺得權由於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發展,是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上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市場獲得利率覺得權由於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發展,使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上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那麼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還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帶你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吧。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一:利差收入減小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商業銀行存款和貸款利率管制逐步放開。商業銀行獲取自主定價權後,金融產品的種類更加豐富,然後,儲蓄存款的大幅度減少卻對我國商業銀行造成了流動性不足風險以及利率頻繁波動的風險。總體上說,利率之差是商業銀行利潤的根本,而利率變動規律的不可把控,對於業務單一、以存貸利差收入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商業銀行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二:利率風險增大
當銀行利率隨著市場供求關系褲旅而變動時,利率波動頻繁,其不確定性使得我國商業銀行承受利率風險更大,所謂利率風險,指的是由於利率的變動導致資產價值與收益相對於負債成本和價值發生不對稱的變化,而造成銀行收入損失和資產損失的風險。首先是利率結構風險。不一致的存貸款利率波動會造成利率結構風險。從我國銀行業的現狀來分析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由於利率市場化可能面臨的利率風險主要是利率結構風險,它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當長期存貸利差波動幅度與短期存貸利差波動幅度不一致時,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會與這種長短期波動不一致產生不協調會減少凈利息收入;第二,櫻咐存貸款利率波動幅度不一致時,由於存貸款之間的利差會縮小,這也會減少銀行凈利息收入。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三:競爭壓力增大
由於利率市場化改革,金融產品定價由商業銀行決定,相當於銀行之間的競爭方向轉向了價格競爭。商業銀行面臨優勝略汰的殘酷局面,缺乏競爭力的產品與企業會在價格競爭中減少市場份額。商業價格競爭包括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還有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競爭,一般商業銀行為了增加業務量,提升市場佔有份額,提高經營效益,無形中競爭壓力增加。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四:帶來同業惡意競爭風險
利率市場化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資金價格競爭是充分體現銀行經營決策的競爭。當金融機構的存款負債利率低於同業價格但所決定的貸款資產利率高於同業價格,就會面臨著丟失優質客戶的風險。另一方面,當金融機構的存款負債利率較多地高於同業價格此時其貸款資產利率較多地低於同業價格卻會面臨著巨大利息損失。特別是在當銀行在為了滿足監管指標,提高銀行存貸比指標和資本充足率指標時,就會出現以較高的成本來獲取存款的惡意競爭風險。更嚴重的是,如果短期內全行業惡意競爭的廣泛出現,將使得銀行業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境遇。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五:帶來銀行綜合化經營轉型風脊純純險
利率市場化降低了銀行的利息收入,促進了銀行不斷的創新業務,有利於對現有金融資源的充分利用,並促進潛在金融資源的開發,在利率市場化導致銀行面臨利差范圍縮窄的背景下,有利於銀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提升銀行在金融業中的競爭力,促使商業銀行根據自身資源優勢來完成經營業務模式轉變。在商業銀行發展綜合化經營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商業銀行自己條件的制約,商業銀行在業務發展方向、風險防範及人才建設上都存在較大程度的差異,使得銀行在綜合化經營的路徑各不相同,不僅給銀行經營發展帶來了經營模式轉變的風險,也加大了金融監管的難度。
③ 資產與負債結構以及利率發生變化以後對銀行盈利的影響
本文根據商業銀行業急待探索的利率風險問題,認真分析了利率的影響因素和利率市場化帶給商業銀行的風險。借鑒國際經驗和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試圖得出相應的商業銀行市場利率風險控制的解決方案。
在現代金融體系中,利率是最重要的經濟變數之一。利率的變動會對金融產品、金融市場甚至整個金融,經濟的發展造成重要影響。隨著世界經濟、貿易、金融全球一體化肆大,利率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各國宏觀調控已頻繁利用利率杠桿來實現貨幣當局的最終意圖和效果。
利率的變動可以引導和帶動有關宏觀經濟變數的變化,如利率的上升會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從而企業的融資意願和能力就可能隨之下降,對經濟整體而言,社會投資水平就可得到控制和降溫。另一方面,作為資金的價格的利率,利率的變動勢必會引起金融產品價格的變動,這就會給金融產品的持有者和投資者造成收益或資產價值的波動,因此,對持有這些金融產品的企業和個人就產生了利率風險。
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主要都是以金融產品的形式存在。當然,利率的變動必然會影響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和支出項目,這種影響的結果是銀行的贏利和經濟價值可能發生波動,這就是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這意味著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將越來越明顯。因此,就我國商業銀行而言,是到了從單純關注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轉移到既關注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同時又關注利率風險的時候了。
一、利率的影響因素
利率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利率市場化的目標是形成以中央銀行調控的基準利率為基礎,以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的市場利率為主的利率體系。市場利率Υ可用公式:Υ=Υo+ΥΥ+πe+ε表示,其中Υ0表示實際利率,Υr表示對應的風險升水,πe表示預期通貨膨脹率,ε表示影響利率水平的其他因素,如國際利率、匯迅乎率的變化等。實際利率與經濟周期關系密切;風險升水與特定金融工具相關,比如相同期限的公司債券利率比國庫券利率高,對劣質貸款人的貸款利率可高於優質貸款人的利率,等等;預期通貨膨脹率是影響利率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國際利率和匯率在資本項目開放後將通過利率平價關系影響國內的利率水平。
可以預見,利率市場化以後,多種因素對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將更迅速地表現出來。
二、利率市場化帶給商業銀行的風險
利率市場化將提高利率波動的頻率和幅度,並使利率的期限結構更復雜,從而影響商業銀行收益和凈現金流現值以及市場價值。
1.利率波動對商業銀行盈利的影響。商業銀行作為調劑資金餘缺的中介機構,其主要利潤來源於存貸利差,利率作為資金的價格,其不確定性和頻繁變動給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帶來更大的困難,從而容易引起銀行資產收益減少或負債成本增加,造成商業銀行利差減小或收益損失。
2.利率波動對商業銀行凈現金流的影響。利率水平的波動以及利率期限結構的變化都會影響商業銀行的凈現金流和畝雹悉市場價值,使商業銀行承擔利率風險。從盈利角度衡量利率風險,主要是識別利率變化對銀行核心業務收入的影響,如傳統的缺口管理方法,其特點是操作簡單,成本較低,但這種方法是靜態和短期的分析,不能及時判斷未來長期利率水平的變化對商業銀行資本凈值的影響。市價法是從資本凈值角度衡量銀行的利率風險,它根據假設的利率變化情景,估計現有資產和負債預期現金流的凈現值,並比較每種利率情景下的凈現值,以解釋利率波動對銀行資本凈值(資產價值減去負債和表外或有負債市值)的影響。應用動態方法從銀行資產負債表(包括表外業務)的市價來識別利率風險,能更准確和及時地體現利率變化對銀行的價值以及銀行未來長期盈利能力的影響,因此更符合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3.利率波動對隱含期權價值的影響。銀行的許多存貸款業務,比如活期存款、可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具有利率下限(或上限)的存款(或貸款)、可提前償還的工商貸款、可提前償還的抵押貸款,等等,都具有期權的特徵。當利率上升後,存款客戶可能提前支取存款,並轉存為利率更高的存款,貸款客戶一般不會提前償還貸款;反之,在利率下降時期,貸款客戶可能提前償還貸款,存款客戶一般不會轉存。當利率波動時,銀行存貸款客戶行使其「選擇權」,導致銀行的收益或資本凈值下降,這種利率風險實際上是通過期權價值的變化來體現的。
傳統的缺口模型不能識別這種具有期權特徵的傳統銀行業務的利率風險。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期權理論和計算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推出了期權調整利差模型等,通過模擬不同的利率情景下的現金流現值,計算隱含期權的價值,為識別這種利率風險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近些年我國商業銀行業務中隱含期權的利率風險已經有所顯現。我國前些年利率大幅下調,這對企業來說是好事,已經有些精明的企業提前償還了長期貸款,但是銀行卻不能繼續保持原來預計的收益,結果使銀行承擔了利率風險。
三、商業銀行風險控制措施
(一)借鑒西方先進利率風險識別和管理技術,開發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規避利率風險。
國外利率風險管理的技術已經發展了幾十年,識別和控制利率風險的技術種類繁多。如在風險識別方法中有編制缺口分析報告、凈持續期分析、凈現值分析(市價法)和動態收入模擬(情景分析和應力測試)等。在不同時期選擇哪種方法,取決於該方法的收益和成本比較。不同的方法在實施過程中的成本不同,如利率缺口以及持續期方法比較方便,成本較低,但是不夠及時和准確。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復雜的模型的成本下降,而獲得的收益卻在上升,市價法和動態收入模擬等方法便應運而生。
識別了利率風險之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資產負債表的結構,縮小風險缺口或者通過金融衍生工具對沖利率風險。由於直接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構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且使收益受到限制,所以管理利率風險的工具主要是一些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如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期貨和期權,互換和互換期權,利率上限、下限和雙限期權等。200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頒布實施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明確指出各商業銀行經人民銀行審查批准後;可開發金融衍生業務。這一規定的出台,適應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的需要,未來應根據利率市場化和金融監管的發展情況,適時放開一些金融衍生產品交易。
(二)大力發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我國商業銀行90%的業務仍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其經營收入主要依賴資產負債業務的弊端就是,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及之後,商業銀行所承受的利率風險將很大。況且,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不發達,也使商業銀行缺乏規避利率風險的有效手段。
外資銀行就特別注重優先發展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間業務。從已進人中國的外資銀行實踐來看,其主要精力一直放在中間業務上。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真正發展卻是從改革開放後起步的。上世紀80年代前,商業銀行經營的主要是傳統的中間業務—匯兌和結算。80年代後逐漸發展了信託租賃、票據承兌、代理發行和兌付證券、代理保險、信用卡等業務。90年代以來,各商業銀行競相發展了如經濟咨詢、代客理財、代客外匯買賣、一卡通、一櫃通、一網通等新的中間業務。盡管如此,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差距是明顯的:(1)實際經營范圍窄,品種少。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的經營品種普遍在60種以上,多的有上百種;范圍涉及管理、擔保、融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眾多領域。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中間業務就是利潤低的結算和一般性代理業務。《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最近才規定各商業銀行經過人民銀行審查批准後,可以開發金融衍生業務、代理證券業務、投資基金託管、信息咨詢、財務顧問等投資銀行業務。(2)業務規模小,收入水平比較低。外資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已普遍佔到總收入的60%左右,多的達80%。而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銀行業務收入不足10%。(3)服務手段和技術水平比較落後。隨著「金卡工程」等的實施,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電子貨幣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國已經加入WTO,外資銀行將陸續進入中國市場,中間業務將成為外資銀行最具競爭力的領域,也恰恰是國內銀行的薄弱環節。今後,我們應該增強金融創新意識,加快發展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減少對傳統業務的依賴,也就可以減弱利率風險的困擾。
④ 決定和影響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決定和影響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1、貨幣供求。
2、通貨膨脹。
3、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
4、國家經濟政策。
5、國際市場利率水平。
簡介:
利率水平是指一定時期全社會利率的平均總水平,反映一定時期全社會資金的供求狀況。利率就其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
關於利率的決定,也有著多種理論,其中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認為利息量的多少取決於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於平均潤率。西方的利率決定理論著眼於利率變動取決於供求對比關系,主要有三種利率決定理論。
利率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
(一)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稅收等對利率的影響。
(二)政策因素指一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等經濟政策的實施對利率影響。
(三)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下的利率狀況。
我國利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主要有利潤滑桐的平均水平,資金的供求狀況,物價變動的幅度,國際經濟環境與政策性因素等。
(一)利潤的平均水平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利息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
(二)資金的供求狀況指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使利率上升;供過於求時,利率下降。
(三)物價變動的幅度制約著名義利率水平的高低。
(四)國際經濟的環境指國際間資金流動、商品競爭、外匯儲備量及外資政策都會對利率產生影響。
(五)政策性因素指利率取決於國家調節經濟的需要,是實現經濟目標的工具。
影響利率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平均利潤率。它一定是高於利率的,只有當平均利潤率大於利率的時候才會借貸。
②借貸資金的供求關系。 這是影響利率的非常廣泛的因素。當社會上資金多的時候,企業需求少,貸款就少,存款多,利潤低,利率就低;反過來,銀行沒有錢,但是企業大量貸款,這時候利率就高了。
③國家經濟政策影響。 國家要採取兩個政策,一個含碰是放鬆銀根,一個是緊縮銀根。 當經濟繁榮時期為了防止過熱而緊縮銀根,提高利率;當經濟蕭條的時候放鬆銀根,下調利率。
④國際利率水平。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國際資金的流動受到利率的影響,資金會流向利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假設美國是10%,中國是2%,錢會流向美國,這時候中國要吸引外資會提高利率水平,我們要提高到12%,錢就會流向中國。
(1)平均利潤率。理論上貸款利率不應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率
(2)銀行成本。要保持合理的利差,銀行才有利潤可賺。
(3)通貨膨脹預期。在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期間,利率水平有很強的上升趨勢;而當預期通貨膨脹率下降時,利率水平也將下降。
(4)中央銀行政策。中央銀行運用某些政策工具通過銀行影響可供貸款。當中央銀行想要 *** 經濟時,將採取措施以鼓勵銀行增加可供貸款數量時,利率下降。中央銀行要限制經濟活動時,將採取迫使銀行收回貸款的措施,利率上升。
(5)商業周期。利率的波動表現出很強的周期性,在商業周期擴張階段上升而在經濟緊縮階段下降。
(6)借貸資金供求狀況。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市場利息率一般是在借貸資金市場上由資金的供求雙方協商確定。供大於求,利率低;反之,利率高。
(7) *** 預算赤字。如果其他因素不變, *** 預算赤字增加則利率上升。
(8)國際利率水平。通過兩條渠道實現:一是國際信貸渠道;二是國際貿易渠道。
(1)利潤率的平均水平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息仍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現狀與改革實踐,這種制約作用可以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也就是說,利率總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數企業承受不了;相反,利率總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發揮利率的杠桿作用。
(2)資金的供求狀況
在平均利潤率既定時,利談讓談息率的變動則取決於平均利潤分割為利息與企業利潤的比例。而這個比例是由借貸資本的供求雙方通過競爭確定的。一般地,當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結果將促進利率上升;相反,當借貸資本供過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作為金融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利率,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規律的制約,因而資金的供求狀況對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決定性作用。
(3)物價變動的幅度
由於價格具有剛性,變動的趨勢一般是上漲,因而怎樣使自己持有的貨幣不貶值,或遭受貶值後如何取得補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這種關心使得從事經營貨幣資金的銀行必須使吸收存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吸收存款;同時也必須使貸款的名義利率適應物價上漲的幅度,否則難以獲得投資收益。所以,名義利率水平與物價水平具有同步發展的趨勢,物價變動的幅度制約著.名義利率水平的高低。
(4)國際經濟的環境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絡日益密切。在這種情況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國際經濟因素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國際間資金的流動,通過改變我國的資金供給量影響我國的利率水平;②我國的利率水平還要受國際間商品競爭的影響;③我國的利率水平,還受國家的外匯儲備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資政策的影響。
(5)政策性因素
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的利率基本上屬於管制利率型別,利率由國務院統一制定,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與執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建國後至十年動亂期間,我國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以穩定物價、穩定市場。1978年以來,對一些部門、企業實行差別利率,體現出政策性的引導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率不是完全隨著信貸資金的供求狀況自由波動,它還取決於國家調節經濟的需要,並受國家的控制和調節。
一、西方經濟學的利率決定理論1.古典學派的利率決定理論古典學派的利率決定理論認為:利率由投資需求與儲蓄意願的均衡所決定。投資是對資金的需求,隨利率上升而減少;儲蓄是對資金的供給,隨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資金需求和供給相等時的價格。一般情況下,利率越高,儲蓄量越多,儲蓄是利率的遞增函式;另一方面,利率越低,投資越大,投資是利率的遞減函式。儲蓄和投資都是利率的函式,而利率的變化則取決於投資與儲蓄的均衡。2.凱恩斯的利率決定理論凱恩斯完全拋棄了實際因素對利率水平的影響。他認為,儲蓄與投資雖然有著密切聯絡,但不能把它們看作是決定利率水平的兩個獨立的變數。因為儲蓄主要取決於收入,而收入一般取決於投資。儲蓄量是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綜合結果,它等於社會的總收入減去總消費支出,而投資量是企業投資行為的綜合結果,它等於由本期生產活動而引起的資本品的增值,也等於總收入減去總消費。因此,無論什麼時候,投資總是等於儲蓄,利率顯然不能由儲蓄和投資的均衡來決定。凱恩斯認為,人們在得到貨幣收入後,通常必須做出兩種選擇:一是消費和儲蓄之間的選擇,稱為「時間偏好的選擇」;二是儲蓄形式的選擇,稱為「流動性偏好的選擇」。對於第一種選擇,凱恩斯認為,消費是收入的遞減函式,儲蓄是收入的遞增函式。也就是說,當收入增加時消費和儲蓄也隨之增加,但消費不如收入增加的多。收入越多,消費所佔的比例越小,而儲蓄所佔的比例越大;相反,收入越少,消費所佔的比例越大,而儲蓄所佔的比例越小。對於第二種選擇,凱恩斯認為人們不同程度地具有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為此,當人們考慮、選擇持有財富的形式時,大多傾向於選擇貨幣,樂於多持有貨幣。這可以理解為,對具有完全流動性的資產有一定的偏好,即流動性偏好,又稱靈活性偏好,表現為對貨幣的流動性偏好。流動性偏好的高低,是由保持貨幣所得到的效用與放棄貨幣所得到的利益兩者之間的權衡所決定的。在利率高的時候,流動性偏好降低,在利率低的時候,流動性偏好上升。所以,利息不是「等待」的報酬,而是在一定時期內放棄流動性偏好的報酬。3.可貸資金利率理論可貸資金利率理論的首倡者為英國劍橋學派的經濟學家羅柏森。他認為凱恩斯的分析是不正確的,他混淆了「事前的」和「事後的」以及「實際儲蓄」和「自願儲蓄」之間的區別。羅柏森指出,一定時期的「實際投資」總等於「實際儲蓄」這是自明之理。因為它們都是「事後的」概念,自然都是相等的。但儲蓄和投資相等並不意味著「實際儲蓄」和「自願儲蓄」之間的相等。「實際儲蓄」是已經發生了的儲蓄,是一個「事後的」概念,而「自願儲蓄」則是一定時期內人們願意進行的儲蓄,即「意願儲蓄」,是一個「事前的」概念,因而「實際儲蓄」和「自願儲蓄」存在著質的差別,在量上也未必相等。
主要有以下幾點:1.債券發行價格。一般來說,發行價高於票面價,則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實際利率。2.期限。一般來說,期限越長,利率越高。3.市場利率。一般來說,市場利率越高,票面利率相對較高。4.發行主體信用等級。發行主體信用等級越高,資信狀況越好,票面利率可適當降低;反之亦反之。5.巨集觀經濟形勢。若巨集觀經濟狀況良好,債券發行比較順利,利率可適當低一些,若巨集觀經濟形勢如當下,則發行債券比較困難,則利率需較高。暫時想這么多,再想起來再給你補上。
利率市場化是指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市場,由市場自主決定利率的過程。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即由市場決定利率的大小、結構、波動幅度,央行不對利率實行管制,只根據國民經濟執行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通過制定和調整再貼現率、再貸款率以及公開市場業務來調節市場利率,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以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形成機制。
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工業化國家和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都實現了利率市場化,並使許多國家從中獲益。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自1996年正式啟動利率市場化程序開始,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具體表現在:一是基本實現了貨幣市場利率品種的市場化,包括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債券回購利率、票據市場轉貼現利率、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的發行利率和二級市場利率等。二是放開了對外幣利率的管理,外幣利率實現了市場化,同時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外幣利率政策上也實現了同等公平待遇。三是貸款利率實現下限管理,上限基本完全放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貸款風險自主實行差別化定價策略,進而獲得風險補償。四是部分大額長期存款利率由雙方協商確定,並建立了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制度。五是中央銀行利率體系建設逐步深化,利率調控機制逐步完善,利率調控能力逐步增強。總之,從制度方面看,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近中期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我國現行利率體系有了一定的市場化成分,但執行的仍是利率管制下的雙軌利率體系。基準利率還是官定利率,不是市場均衡利率。存貸款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相隔離、貨幣市場利率與資本市場利率間不協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期限結構失衡、利率傳導和風險溢價機制不暢。同時,央行各種利率之間的關系也存在沖突,央行利率和商業銀行利率之間甚至倒掛。利率管制的弊端愈顯突出:一是使利率作為貨幣政策工具存在嚴重缺陷。二是調控時效性和效果不盡如人意。三是利率管制遮蔽了銀行自主定價空間、動力和意識,限制了銀行對自身產品的風險定價和保障機制的形成。四是優惠利率有時被濫用,與國家政策意圖大相徑庭。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路徑與策略選擇
改革孕育著機遇,也隱藏著風險。利率市場化是把雙刃劍,其"殺傷力"不可低估:過度競爭、利率失調會導致銀行破產;市場化後頻繁而劇烈的利率變動,將使銀行經營績效的結果更具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信貸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形成潛在信用風險;可能惡化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造成落後地區資金資源的再度流失。
要避免利率市場化這柄雙刃劍的負面效應,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需經過分步走、逐步展開的漸進有序過程。根據國際成功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經驗,應按照利率彈性的原則,分期分批地放開管制。對利率彈性各異的各種產品區別對待,先放開利率彈性較低的產品,等到時機成熟再放開利率彈性較高的產品,按照先貨幣市場,後信貸市場;先長期利率,後短期利率;先貸款利率,後存款利率的次序,循序漸進地分步驟進行。在此,筆者提出如下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政策建議:
(一)利率市場化改革應從貨幣市場利率上尋找突破口,關鍵是找到一個相對有效的貨幣市場基準利率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過去一直難以走出歷史性跨越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央銀行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準利率形成體系,以及缺乏有效執行貨幣政策傳導、調控的有效工具。實施利率市場化,最關鍵的工作就是先確定能使大家普遍認同的貨幣市場基準利率。無論是存款還是貸款利率市場化都離不開基準利率的形成,市場上其他利率均應根據基準利率進行調整。所以,選擇並培育適合我國間接調控機制下的基準利率,並使之成為市場化利率、基礎性利率、傳導性利率是當務之急。實際上,同業拆借市場利率最能及時體現資金供求狀況,對整個貨幣市場的利率結構具有導向性,因而建立發達的同業拆借市場也就成為利率市場化的基礎工程。
(二)金融市場的規模化和金融產品的多樣化是利率市場化的根本前提
金融市場若沒有一定的規模,金融產品就會缺乏流動性,利率的市場化也就無從談起;金融市場若沒有豐富的產品,就會限制投資者的投資選擇,通過利率調節投資方向的功能就無法強化。所以說,沒有一個發達健全的金融市場就不可能存在一個價格形成的市場機制,利率市場化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實現。我國的金融市場雖經二十幾年的發展,但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其現狀是:間接融資巨大,直接融資不多;重視股票市場,忽略債券市場;國債數量龐大,企業債發行較少;長期債券較多,短期債券缺乏;傳統業務居多,中間業務有限。金融市場除產品單一、市場規模小之外,還存在金融市場各子市場發育不平衡、相互分割、功能不全、效率不高等現象,這些都會影響利率市場化的最後實現。所以,我們應從基礎的金融產品開發創新入手,適當增加金融產品的品種和規模。大力發展和規范股票市場,加速發展包括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市政債券和證券化債券在內的債券市場,增加可交易金融工具,理順利率的風險結構,形成合理的收益曲線。通過促進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發展,擴大市場化利率覆蓋范圍,通過與銀行信貸競爭促使銀行借貸利率市場化。同時消除資金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間自由流動的制度壁壘,強化兩個市場的溝通與聯絡,使央行能夠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影響短期利率,進而迅速影響長期利率和整個利率體系,從而提高利率傳導效應和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
(三)培育經濟主體行為的市場化,提高對利率的敏感度,是利率市場化的先決條件
利率要成為資源配置的有效杠桿,必須使經濟主體--企業在借貸資金時對利率有一定的敏感性。而在我國,占據大部分金融資源的國有企業,尚未成為真正獨立的市場經營主體,預算上的軟約束使得在資金的成本與可得性上作權衡時,首先考慮的是可得性,而不是成本大小,它們對利率水平變化的反應缺乏靈敏性。如果企業對於利率的變動不敏感,利率市場化就不可能迅速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程序上的遲緩,已經成為利率市場化的現實障礙。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須與國有企業改革尤其是產權制度改革結合起來、同步進行,以打造好利率市場化的微觀主體基礎。
不僅如此,當前國有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也不完善,還習慣於被動接受央行管制的法定利率,他們無須對市場化的利率做出敏銳的反應,在利率風險增大時可以"惜貸",可以"倒逼"中央銀行。已出台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並沒有在國有商業銀行中引起較大震撼,國有商業銀行尚未做好應對利率市場化風險的充分准備。所以,積極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轉換經營機制,矯正其在管制利率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也就變得迫切而必要。
(四)建立完善的利率定價機制,是商業銀行向利率市場化邁進的重要一環和關鍵一步
引入利率市場化的競爭之後,銀行業之間的競爭將由原來的規模競爭轉向效益競爭,轉向風險定價和產品創新的競爭。衡量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關鍵性指標,並不在於銀行的資產規模等,而主要在於凈利差水平、資產回報率、資本回報率等。風險定價能力的高低將直接決定競爭能力的強弱。可以說,利率市場化就是金融產品的價格競爭;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真正商業化經營的過程。
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存款定價應根據貨幣市場利率、當地競爭狀況和自身不同時期需求確定。貸款定價要考慮資金和服務成本、擬獲取利潤、產品價格優勢、客戶結構特徵及需求、資本和勞動力價格等因素,綜合考慮客戶的信用風險、綜合收益、籌資成本和運營成本分攤,建立綜合的測算體系,確定靈活合理的價位。
(五)鼓勵金融創新,開發金融衍生業務,豐富和完善市場利率風險的分散和處置出口,對防範和管理可能進一步暴露和滋生的金融風險具有特別意義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風險的下移,商業銀行承擔起利率的市場化風險。因此,在放寬利率管制的同時,利率市場化改革客觀上需要為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高分散風險、處置風險的出口;否則利率管制的放寬容易使得利率的市場化風險失范。因此,迫切需要市場提供不影響資產負債結構而達到調整利率風險頭寸目的的創新工具,推出具有價格發現和風險避險功用的金融產品。目前人民銀行實施的人民幣互換利率交易試點工作,就是為規避和對沖利率風險提供的一個有效工具。從近期來看,應審慎適時地試辦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期貨、利率期權和利率上下限等業務,為商業銀行等微觀金融主體提供規避利率風險的手段,以發揮其在化解和分散基礎金融資產風險上無可替代的作用。
(六)加強金融監管,是利率市場化順利推進的必要保證
金融監管當局首先要實行監管重點的轉變。從傳統的合規性監管切實轉向風險性監管上來,分析評價商業銀行自身的控險能力、化險能力、排險能力,對商業銀行內控制度的健全性、系統的安全性等作出綜合評價,指明風險隱患,糾改管理漏洞。其次,更新監管方式、監管手段。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和風險監管分析系統,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壞賬准備,各項存貸款的利率、期限及其結構進行系統分析、動態監測。第三,加強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監管。一方面鼓勵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另一方面加強對中間業務品種的研究與規范,以提升監管水平,確保金融安全。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優惠條件下的利率。優惠利率是指對某些部門、行業、個人所制定的利率優惠政策。
根據銀行業務要求不同,分為存款利率、貸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機構存款所獲得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貸款利率是指從金融機構貸款所支付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
根據與市場利率供求關系,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
根據利率之間的變動關系,分為基準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準利率是在多種利率並存的條件下起決定作用的利率,我國是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的利率
零存整取是我們普通居民較普遍採用的方法,以零存整取利率的計算為例。
零存整取的余額是逐日遞增的,因而我們不能簡單地採用整存整取的計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單利年金方式計算,公式如下:
SN =A(1+R)+A(1+2R)+…+A(1+NR)
=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後的本利和,SN又可稱為單利年金終值。上式中,NA是所儲蓄的本金的總額,1/2 N(N十1)AR 是所獲得的利息的總數額。
通常,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一次,且存入金額每次都相同,因此,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存期可化為常數如下:
如果存期是1年,那麼 D=1/2 N(N十1)=1/2×12×(12+1)=78
同樣,如果存期為2年,則常數由上式可算出D=300,如果存期為3年,則常數為D=666。
這樣算來,就有:1/2 N(N十1)AR=DAR,即零存整取利息。
例如:你每月存入1000元。存期為1年,存入月利率為1.425‰(2004年10月29日起執行的現行一年期零存整取月利率),則期滿年利息為:1000×78×1.425‰=111.15(元)
又如儲戶逾期支取,那麼,到期時的余額在過期天數的利息按活期的利率來計算利息。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這就是定額計息法。
所謂定額計息法,就是用積數法計算出每元的利息化為定額息,再以每元的定額息乘以到期結存余額,就得到利息額。
每元定額息 =1/2 N(N+1)NAR÷NA=1/2(N十1)R
如果,現行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月息為1.425‰。那麼,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元的定額息為:1/2×(12+1)×1.425‰=0.0092625
你每月存入1000元,此到期余額為:1000×12=12000(元)
則利息為:12000×0.0092625=111.15(元)
扣去20%的利息稅22.23元,你實可得利息88.92元.(註:2008年10月9日以後產生的利息已不用交利息稅)
⑤ 金融機構資產和負債期限對稱一定能夠免疫利率風險
第一,久期缺口模型暗含了一個重要的假設,即利率期限結構是一條完全平坦的直線。不僅如此,當利率發生變動時,收益曲線的移動是平行的,但實際上這些條件是很難滿足的。
第二,久期缺口模型存在另一個隱含假設,即利率變動和銀行資本凈值存在簡單的線性關系。但是現實很難保證兩者之間的關系為簡單的線性關系。所以,如果實際中兩者之間關系為非線性時,久期模型的正確性和耐伏並精確性就會受到質疑。
第三,久期缺口模型需要銀行信息系統提供大量的有關現金流量的數據廳纖來預測銀行未來所有的現金流量。然而,由於計算工作量大,現金流量信息對大多數銀行來說都是有限的。所以,銀行或金融機構調整資產和負債的期限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希望將銀行久期缺口調整為零以實現「免疫」通常都很困難,或者需要較長的時間,花費較高的成本。
第四,該模型只能精確地衡量利率的小幅變動,如增減一個基本點對銀行貸款或證券的市場價格的影響。一旦利率發生較大幅度的變動,如利率增減200個基本點時,運用該模型對貸款或證券的價格變化進行預測往往會產生一定誤差。
第五,對於金融機構來說,由於資產和負債始終處於持續的變動中,所以「免疫」是動態的策略。銀行要調整資產負債的久期缺口,就必須持續監測和調整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這增加了運昌跡用久期模型的操作難度。當收益曲線不表現為完全平坦的直線時,運用久期缺口模型就可能使銀行在預測其資產和負債的利率敏感程度時產生偏差。
⑥ 為什麼利率上升 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負債的市值會減少
因為襲棚金融機構是以一拍枯則定比例的政府債券、票據作為資產扺押向央行、同業折借,當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敗燃會下降,資本也會跌,而負債額也跌。
⑦ 銀行貸款給客戶,對於銀行而言,其資產和負債是如何變化的
銀行貸款給客戶
對銀行而言,負債沒有變化,是資產類之間發生了變化
銀行自身的存款減少,貸款資產增加
請詳細說明需要咨詢的問題,以便針對性解答。
據說只要超過50%就不貸了,大額的貸款只要貸了一家,其他的就不可能在貸給你。
各有所求,你需要錢的時候就是你找銀行,像王健林馬雲他們那種人,就是銀行求他們
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後股東和資產結構卻是出現了很多的改變
第一,股東,匯金和財政部鉅額出資成為大股東
第二,負債表出現的變化是財政部同納稅人的稅收埋單不良資產,數萬億的不良資產從此剝離,就這么簡單!
個人投資是實收資本,是要分利潤的。銀行借款是負債,要還的。引入外來投資者,單純考慮投資比例的話,500/(500+100)。如果考慮公司的盈利能力,等因數。可以協商確定股權比例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是想問商業銀行的資產證券化業務是什麼吧?對於商業銀行而言,資產證券化是其投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區別於以利差收入為主的傳統業務,商業銀行可以將企業的各種流動性較差的金融資產,如住房抵模拿穗押貸款、企業的應收賬款等,分類整理為一批資產組合,然後放到市場上賣。
相對於證券公司而言,商業銀行的資產證券化大多為信貸資產證券化,由人民銀行、銀監會主管,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基礎資產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證券公司的資產證券化由證監會主管,在交易所市場發行,基礎資產為企業所擁有的收益權及債權資產。但在實際操作中,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往往通過各類通道業務相互配合滿足各類企業的需要。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讓你滿意,如果哪裡不清楚歡迎再來咨詢!
看來你集團總旦卜借款不大,建議在多家銀行單獨授信,不要在一家銀行集團授信,會比較好操作,借款金額比較大,分公司達不到借款要求時在考慮集團授信
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購買1萬元的國債,准確的說,應該是回購!國債是回籠市場資金最好的方法,當國家開始回購國債的時候,也就是開始釋放資金的訊號,說明要開始 *** 經濟發展了。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而言,僅僅是將「有價債券」轉換成了「貨幣資
資產負債表:
(1)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
(2)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帳、分類帳、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
(3)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敏鍵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於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
⑧ 為什麼利率上升會導致銀行的資產增加和負債成本增加
不專業,僅僅談談個人簡單理解
貸款是銀行的資產,存款時碰纖銀行的負債
利率上升,其貸款的沒友收益上升,放在賬面的所謂資產就增加
負債成本增加,是因笑察仿為存款屬於銀行的負債,而利率上升,其存款利率同樣上升,所以其成本增加。
⑨ 負債對金融風險的影響有哪些
負債對金融風險的影響有:增加借款人的償債壓力、增加借款人的財務風險、減少借款人的信用評級、增加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
1、增加借款人的償債壓力。負債的增加會使借款人的償債能力受到壓制,從而增加違約和債務違約的風險。
2、增加借款人的財務風險。負債的增加會增加借穗斗款人的財務風險,從而增加借款人的破產和經營困難的風險。
3、減少借款人的信用評級。負債的增加會降低借款人的信用評級,從而增加借款人獲得融資的難度,進一步加劇財務風險。
4、增加金融機構的塵族伏信用風險。金融機構作為借款人的資金提供者,其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增加會增加機構的信用風險,從而降低機構的信用評級和融資成本,影響其經營和發展。派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