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貴州鄉村振興農業項目貸款利息多少
貴州鄉村振興農業項目貸款利息1年期貸款利率4.35%,1年期以上貸款利率4.75%。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顯示:鄉村振興貸支持的對象主要是雷山縣域內的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帶動脫貧人口就業較多的村級合作社、小微企業和龍頭企業,以及在縣域內創新創業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網路商戶、建檔立卡脫貧人員、農村自主創業農民等創業主體,支持幫扶車間等帶動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的企業等,縣財政匹配5000萬元專項資金作為貸款貼息,貸款額度可達上億元。
B. 精準扶貧的簡短事例有哪些
精準扶貧的簡短事例:
1、扶貧小額信貸
2014年底,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人民 銀行、銀監會和保監會印發《關於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的指導意見》,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量身定製一款信貸產品。這種扶貧小額信貸的特點是「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抵押免擔保、 基準利率放貸、扶貧資金貼息、縣級建立風險補 償金」,探索出有效解決貧困戶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的新途徑。
到2016年底,全國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 2833億元,貧困戶獲貸率由2014年的2%提高到2016年底的26.7%。全國共有740萬貧困戶受益。以寧夏鹽池縣為例,2016年貸款總額5.4 億元,貧困戶獲貸率達86%,共支持8181戶貧困戶發展灘羊養殖、黃花菜種植等扶貧產業,戶均增收1.2萬元。
2、電商扶貧
隴南市是甘肅省乃至全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 一。這里有豐富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但因交通不便、 信息閉塞,難以轉化為群眾收入。2015年初,隴南市經批准成為全國電商扶貧首個試點市。兩年來,該市加大行政推動力度,通過網店帶動、電商產業帶動、電商創業帶動、電商就業帶動和電商入股帶動,促進電商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到2016年底,全市共發展網店超萬家,兩年網路 銷售農產品64億元,718萬人實現就業。其中,750個電商扶貧試點貧困村開辦網店980家,帶動15萬貧困人口增收。
3、光伏扶貧
2015年起,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的30個縣開展光伏扶貧試點,共探索出光伏發電扶貧的四種類型。 2016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村級光伏電站確定為光伏扶貧的主推方式。
村級光伏電站扶貧,是利用村集體的閑置土地,投資100-200萬元,建設100—300千瓦的小型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取得的發電收益由村集體討論使用,可用於設立村內公益崗位,為部分貧困戶提供就業;可用於村內小型公益事 業;也可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沒收入來源的貧困人口進行補助。
甘肅省渭源縣是2016年光伏扶貧項目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在去年5月投資240萬元建成了全縣第一個村級300千瓦光伏電站,並於當年6月16日並網發電。截至2016年12月底,該電站運行198天,發電收益為21.2萬元,當年已分配給村集體11萬元。
4、旅遊扶貧
河北省淶水縣擁有世界地質 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等豐富旅遊資源。幾年來,該縣發揮這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許多群眾脫貧致富。但景區周邊仍有部分貧困人口,並沒有分享到旅遊發展帶來的好處。
為帶動這些群眾脫貧,2016年淶水縣採取了專門辦法。
一是精準分類。將野三坡景區33個貧困 村按區位分成三類:景區核心村1 個,景區周邊村18個,景區輻射 村14個。33個村的貧困人口分為三種類型:沒有勞動能力的(1328人)、具備勞動能力但缺乏 就業技能的(835人)、有就業技能且有意回鄉創業的。
二是精準施策。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 縣政府從旅遊扶貧資金中列支1000萬元,投入景 區建設。旅遊公司每年從收入中提取1000萬元 作為資產收益,對扶貧對象進行幫扶。
對具備勞 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各村成立旅遊合作社,政府 統籌使用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幫助每個村統一規劃建設扶貧農業觀光園、扶貧生態停車場、 扶貧經營一條街,安排貧困村民就近就業,每人 月收入2000元左右。對回鄉創業的貧困人口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其回鄉發展鄉村旅遊。目前已有 159名貧困人員回鄉創業,也帶動了其他貧困群 眾增收。
5、扶貧車間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地處黃河灘區,全縣有貧困村129個,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剩 下大量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當地群眾一直有從事發製品、條柳編、紡線等手工業加工的傳統。 前幾年,有些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將一些對技 能要求不高的勞動密集型工序轉移到村裡,搭起 「小窩棚」招攬群眾務工。
2015年起,菏澤市因勢利導,對這種「小窩棚」進行改造提升,將其 建成「扶貧車間」。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建成 「扶貧車間」 1803個,有383家企業入駐,直 接安置和帶動191341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使 57685名群眾脫貧,其中婦女49724人、殘疾人 519人、60歲以上老人8653人(含80歲以上 的69人)。
為什麼要精準扶貧
我國扶貧開發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長期來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較為突出。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國農村貧困居民8249萬人(其中四川為602萬人),實際遠遠不止8000萬,這個數據是國家統計局根據全國7.40萬戶農村住戶調查樣本數據推算出來的。
這個數據對於研究貧困居民規模、分析貧困發展趨勢不是很科學,但在具體工作中卻存在「誰是貧困居民」「貧困原因是什麼」「怎麼針對性幫扶」「幫扶效果又怎樣」等不確定問題。
由於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建立統一的扶貧信息系統,因此對於具體貧困居民、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就存在許多盲點,真正的一些貧困農戶和貧困居民沒有得到幫扶。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
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原有的扶貧體制機制必須修補和完善。換句話說,就是要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專項扶貧更要瞄準貧困居民,特別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務必重點用在貧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
扶貧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萬不能拿扶貧的錢去搞高標準的新農村建設,做形象工程不能實現扶真貧。貧困區域的發展,主要應使用財政綜合扶貧資金和其他資金。
C. 農村補貼扶貧款有哪些哪些人可以拿到這些補貼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農村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雖然說有很多農村已經擺脫了貧困,但是還有一些農村的農民依然是處於貧困的狀態。我們國家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因此,對這些農村也有相應的補貼扶貧款,積極的帶動農村的建設發展,實現貧困農民們發家致富願望。
第三,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在教育方面都是比較重視的,在大部分的農村地區也都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通過教育能夠真正的實現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所以我們國家在對農村補貼扶貧的時候,也有農村教育補貼,主要幫助的家庭就是有一些經濟困難的兒童,以及孤兒和一些殘疾兒童給予幫助,補助的標准也是按照每個孩子上學的年齡段來決定的。
D. 貧困戶穩定就業補助政策具體內容是什麼
一、免費提供職業培訓《通知》提出將根據各地貧困勞動力就業意願和市場用工需求來展開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不僅免費,還應在培訓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費補貼。
二、開展專場招聘進行勞務輸出在完成職業培訓之後,將由地方人力資源機構牽頭展開專場招聘,以提升就業質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參與該扶貧機制進行招聘的企業或者創業者會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
三、創設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這里主要指的是結合中央及各地方的扶貧及就業政策,統籌財政資金和村集體資金來創設公益性崗位,優先用來安置貧困勞動力,比如保潔員、鄉村道路維護工、山林防護員、治安協管員、管水員、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等。
四、鼓勵就地就近就業對於積極吸納當地貧困人員就業的各地方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單位組織,政府將提供就業補助資金,並可有選擇性的發展其成為扶貧車間或者就業扶貧基地。
五、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對於想要返鄉下鄉創業,並有意願給當地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的個人和企業,將落實稅費減免、資金補貼、場地安排、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此外,還可領取一次性的創業補貼。不過為了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目的,各地在設置創業補貼時一般會設置一定的門檻要求,比如要求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並穩定就業1年以上。
(4)農村扶貧車間貸款多少錢擴展閱讀:
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通過開發各類特設扶貧公益崗位實施兜底幫扶。特設扶貧公益崗位的補貼隨崗位類型不同而不同,貧困村特設扶貧公益性崗位補貼標准為每人每月不超過600元,特設護林員和保潔員崗位補貼標准為每人每月100元,公益專崗崗位補貼標准不低於區最低工資1580元,由用人單位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