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利貸多少算犯法
依照相關法規,雙方約定的利率若超出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那麼超額利息條款將不受保護。現今,一年期LPR約為3.65%,乘以四倍大約是在14.6%左右。由此推算,若出借方向借款人收取的年利率高於14.6%便視為高利放貸,超出部分無法得到法律支持。然而需要明確的是,單純的高利放貸行為並不等同於犯罪。但是,如果有人利用從金融機構獲取的信貸資金進行高利轉貸,且非法獲利金額較大,那麼他/她可能會觸犯高利轉貸罪。
『貳』 高利貸犯法嗎 放高利貸是什麼罪
高利貸本身並不直接構成犯罪,但超出法律規定的高額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護,且在某些情況下放高利貸的行為可能觸犯刑法。
一、高利貸的法律界定
根據《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過這一標準的利息即為高利貸,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因此,高利貸本身並不直接構成犯罪,但其高額利息的合法性受到法律的限制。
二、放高利貸可能觸犯的罪名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如果高利借貸者通過非法手段吸收公眾存款,達到一定數額標準的,可能構成此罪。
高利轉貸罪:以轉貸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且違法數額較大的,可能構成高利轉貸罪。
集資詐騙罪: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可能構成集資詐騙罪。
其他刑事犯罪:高利貸行為還可能引發非法拘禁、綁架、傷害、詐騙等其它刑事犯罪,這些犯罪行為與高利貸活動本身雖無直接聯系,但往往是高利貸糾紛升級的結果。
三、民間借貸與高利貸的區別
民間借貸是合法的民事行為,只要利率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就受到法律的保護。而高利貸則是指超出這一利率標準的借貸行為,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民間中介機構和個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資金高息放貸的屬民間借貸行為,如發生借貸糾紛,屬民事調整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