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車貸年限 > 騙租車輛又質押貸款案件證據

騙租車輛又質押貸款案件證據

發布時間:2022-11-30 08:47:55

『壹』 租車後把車抵押了算不算詐騙

租車抵押貸款,算詐騙,情節嚴重的涉嫌詐騙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2次會議、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為依法懲治詐騙犯罪活動,保護公私財產所有權,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的需要,現就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貳』 貸款車被人騙簽署了質押合同,被對方私自過戶買賣該怎麼處理

如果貸款車被人騙簽署了質押活動,然後對方私自過戶了買賣,你就可以直接報案,由公安按刑事案件處理。因為對方已經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法律是為維護你的合法權益的。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處理,就可以委託律師,讓專業的律師去代理你的案件。

總結

買車是一件大事,可以讓熟悉的人跟著自己,這樣才能買到合心意的車,也不會在買完車之後惹上一堆麻煩。

『叄』 以租車名義把車騙走,後抵押變現,這種行為能認定為詐騙嗎

這種行為涉嫌合同詐騙罪。租車人租車後抵押給別人,必然涉及偽造牌照等行為,而且在租車當晚就抵押他人,證明其目的並不是租車而是用車輛去套取錢款,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
另外,你了解到的租車人借別人的車抵押的事情,也是涉嫌詐騙罪的。
租車再抵押詐騙的案子,司法實踐中也不少,一般定合同詐騙罪或者詐騙罪。你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租車人被刑事立案後,可以通過追贓、退賠的手段得到賠償。

『肆』 張三為借款,在汽車租賃公司租賃汽車一部,並將該車抵押給李四以借款還債。

構成,租的車怎麼能夠抵押還貸呢?合同詐騙罪

一、概念及其構成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秩序。合同亦稱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為實現一定目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的協議。合同是商品交換關系化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合同法律制度則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商品經濟關系發展的內在要求和一般規則,為商品交換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模式。因此,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合同法律制度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基本保證。但近年來,一些不法之徒無視國家的法律,利用各種經濟合同進行詐騙,表現出極大的欺騙性、貪婪性和危害性,國家工商局披露的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合同簽汀的規范程度和履約率不容樂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合同的鑒證工作,嚴厲打擊合同詐騙。據介紹,去年各級工商行政機關對499657個企業的85973I2份合同的簽訂履行情況進行了檢查,發現不合格的合同有429024份;到期未履行的合同有285690份;違約合同10804份;解除合同9l944份。據了解,目前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情況仍較突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去年共查處1.4萬起,涉及金額70多億元。利用經濟合同欺詐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無合法經營資格的一方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簽訂買賣或承攬合同,騙取定金、預付款或材料費;利用中介機構簽訂轉包合同騙取定金或預付款;虛構建築工程或轉包建築工程合同,騙取工程預付款;雙方當事人串通利用合同將國有或集體財產轉移或據為己有;本無履約能力,弄虛作假,蒙騙他人簽訂合同,或是約定難以完成的條款,當對方違約後向其追償違約金。
合同詐騙,直接使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減少,侵害了他方當事人的所有權,同時,合同詐騙對於社會主義市場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妨害,本條從詐騙罪中分離出來,明定合同詐騙罪,對打擊合同詐騙活動,意義深遠。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且數額較大的行為。對於以簽訂合同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認定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關鍵在於查清行為人在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也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者擔保,故意製造假象使與之簽訂合同的人產生錯覺,「自願」地與行騙人簽訂合同,從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這是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在客觀方面的主要特徵。具體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行為人根本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應當以簽訂合同時行為人的資信或貨源清況作依據。比如簽訂購銷合同時,供貨方既沒有實物儲備,也沒有貨物來源,利用一些單位急於購買緊俏或便宜物資的心理,虛構貨源,騙取信任,接受合同預付款或定金後,逾期又不履行合同,就可以認定為沒有實際履約能力。要區別兩種情況:一種是行為人簽約時雖無實際履約能力,但簽約之前與他人有購買同一標的物的要約或合同,簽約後因原訂合同的一方毀約,致使後一個合同不能履行的,可視為有一定的合同履行能力;另一種是行為人簽約時根本沒有履約能力,僅僅是在簽約後才去與第三方簽訂相同內容的購銷合同,事實上又未兌現,這種情況就不能認定行為人具備履約能力。如果不看簽約時的實際履約能力,僅僅根據簽約後的履行表現來作判斷,很容易使犯罪分子矇混過關。當然,還要注意區別根本無履行合同能力與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的界限,只有完全沒有履行合同能力的才能以詐騙罪論處。
2·採取欺騙手段。欺騙手段絕大多數是作為,而不可能是單純的不作為。欺騙手段表現為行為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虛構事實,是指行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實,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假冒訂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盜竊、騙取、偽造、變造簽訂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書、製造合法身份、履約能力的假象;虛構不存在的基本事實;虛構不存在的合同標的;等等。隱瞞事實真相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掩蓋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其表現形式主要是:隱瞞自己實際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實,隱瞞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圖;隱瞞合同中自己有義務告知對方的其他事實。
3·使與之簽訂合同的人產生錯誤認識。這種錯誤認識是指對能夠引起處分財產的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而不是泛指受騙者對案件的一切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在合同詐騙犯罪中,受騙者的錯誤認識是由於行騙者的行騙行為所引起的,在時間順序上,欺騙在先,是受騙者產生錯誤認識的原因。受騙人產生錯誤認識在後,是欺騙的結果。如果他人錯誤認識在先,行為人利用他人的錯誤認識取得財物,只能作為民事糾紛而不能作為詐騙犯罪處理。如果行為人雖然採取了欺騙手段,他人認識上也存在錯誤,並基於這種錯誤認識錯誤地處分了財產,但欺騙手段與錯誤認識之間缺乏因果聯系,也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4·被騙人自願地與行為人簽訂合同並履行合同義務,交付財物或者行為人(或第三人)直接非法佔有他人因履約而交付的財物。
作為行騙者詐騙手段的經濟合同,就其種類講,通常有三種:(1)簽訂買賣合同,騙取現金或實物。有五種情況:一是利用盜竊、偽造或騙取的空白合同和介紹信與他人簽訂合同;二是用已作廢、失效的合同書、介紹信,冒充有效的合同書、介紹信與他人簽訂合同;三是利用已撤銷單位的名義及其印章、介紹信、合同書與他人簽訂合同;四是在條款上做手腳,使合同無法按期履行;五是在標的物上設陷井,使對方違約而不履行合同。(2)利用承包合同進行詐騙。行為人無承包能力,以騙取錢財為目的,承包工廠或某項工程,騙取大量錢財供自己揮霍或一溜了之。(3)利用聯營合同騙取錢財。行為人根本無生產經營能力,利用與他人簽訂聯營合同,騙取聯營單位的錢財。
就合同詐欺犯罪中合同的形式和內容看,有兩種情形:(1)以假面目簽訂的合同。假面目是指行為人的姓名和身份、簽訂的合同、使用的公章和介紹信等是假的。假的面目必然導致合同內容的虛假性,即客觀上無法履行合同的內容。行為人向他人簽訂這種合同,欺詐故意明顯,只要所騙人財物到手,即可認定合同詐騙既遂。(2)以真面目簽訂的合同。真面目是指行為人的姓名和身份、簽訂的合同、使用的公章和介紹信都是真的,即實際上存在這一單位或個人。以真面目簽訂的合同的內容有真有假,其間還存在三種情況:一是內容真實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這種合同的簽訂,至少表明了行為人在簽訂時有通過合同進行經濟往來的真實意思,而非詐騙錢財,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即使合同簽訂後沒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屬於詐騙犯罪。但是,應當注意,有的行為人以有限的履約能力與他人簽訂大大超過此履約能力的合同,如僅有供應一百噸煤的合同,卻相繼與多家客戶簽訂各供應一百噸煤的合同,如果簽訂後,行為人積極落實貨源,設法履行合同,雖然最終沒有完全履約,也不認定為詐騙罪。但若行為人在多個合同簽訂後,並沒有設法履行合同,其詐騙犯意明顯,自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赴。二是內容半真半假的合同。也就是那種行為人已初步聯系過貨源,但其貨源並未完全確定或並未完全到手。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其內容帶有半真半假的性質。這類合同客觀上已經具備部分履約的可能性,行為人主觀上以及實際行為中是否為履行合同作努力成為確定其行為性質的關鍵。如果行為人有履約意圖,客觀上也為履行合同作積極努力,最後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認定為詐騙犯罪。相反,如果客觀上盡管有履約的可能,但行為人收取他人的預付款或定金以後,主觀上無履行合間的意圖,這實際上借有部分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當然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三是內容假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完全沒有履約能力情況下簽訂的合同。行為人主觀上意圖無償佔有他人錢財,且無歸還的意思表示,客觀方面表現為將所騙之錢財用於揮霍或作其他用途,這種作為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如果行為人雖然客觀上非法佔有他人的錢財,但主觀上並不想長期佔有,而是想臨時取得該財物的佔有權、使用權,甚至收益權,待生意成功之後再作歸還。這實際上是一種套用他人資金的行為,一般不宜以詐騙罪論處。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犯罪對象主要有:(1)簽訂虛假購銷合同,騙取貨物。有的偽造證件、合同書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或其他部門的擔保書,以合法身份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匯票,盜竊單位空白支票,利用失效的支票或空頭支票誘惑對方訂合同;有的以洽談業務、訂貨、幫助他人推銷產品為由,與對方簽訂合同,等等。行為人行騙時大都隱瞞真實身份,以先提貨、後付款為由,利用對方急於推銷自已產品的心理,騙取貨物。然後將貨物低價銷售,私吞貨款,或者將貨物用於還債、作抵押等。(2)虛構貨源,簽訂空頭合同,詐騙貨款。有的偽造上級主管部門的假批文作貨源;有的以偽造的提貨單作貨源;有的抓住對方急需某種緊俏物資和商品的心理,口頭虛構貨源;有的故意讓對方看不屬於自己卻謊稱是自已的貨,或根本無貨可看,蒙騙對方;有的則以偽造的買賣合同作貨源;等等。(3)偽造身份簽訂虛假合同,騙取他人預付款或定金。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有兩種心理:一是只要將預付款或定金騙到手,就算大功告成:另一是先騙得預付款或定金,然後如有可能騙到貨款就繼續騙取貨款,沒有可能就一走了之。(4)以誘餌開路騙取他人錢物。有的犯罪分子為了達到騙取對方巨額財物的目的,以給付部分預付款為誘餌,一旦把對方的錢物置於白己的控制之下後,就溜之大吉,還有的以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騙取對方信任,誘使對方進一步按合同交付財物,採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欺詐手段騙錢騙物。(5)簽汀假合同,騙取他人的活動費、好處費或提成費等,這些人同對方簽訂合同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騙取貨物、貨款,也不是為了騙取定金或預付款,而是為了一次性地騙取各種名義的費用,只要將這筆財物騙到手就遠走高飛。這些人一般都偽造身份、證件,自稱能買到急需緊俏物資或以幫助對方推銷產品為誘餌,寫對方簽訂虛假買賣合同。(6)以聯合經商、投資、協作等名義,與他人簽訂合同,進行詐騙。運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往往是在合法的身份掩蓋下,以某公司、簡場等的名義,偽造營業執照和注冊資金等,欺騙他人與之簽訂聯合經營協議,騙取他人的錢財。
騙取財物無論出現在簽訂階段,還是出現在履行過程中均屬合同詐騙行為。根據本法第224條的規定,這類行為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即以這些票據或證明作為自己能夠履行合同的證據,以騙得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主要包括: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合同又不退還,或者沒有用作履行合同而無法返還;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用於抵償債務,而沒有實際履約;用於進行違法活動;用於揮霍,致使無法返還;等等。
按照法律規定,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行為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才構成犯罪。至於何謂數額較大,有待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解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3l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本罪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主體是合同的當事人一方。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的,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上述詐騙故意,只是由於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本罪論處。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佔有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佔有,也包括意圖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佔有。
詐騙故意產生的時間既可能是行為人實施行為的最初,也可能產生在其他合法行為進行的過程中。例如,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犯罪,行為人詐騙的故意既可以是在簽訂合同之前,即行為人在簽訂虛假合同之前就已經具有非法佔有對方錢財的故意,其簽訂合同的目的不是為了騙取對方錢財的手段,詐騙故意也可以產生在簽訂合同之後,即行為人在簽訂合同的最初,並無騙取對方錢財的故意,但是,合同簽訂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如貨源、銷路、市場行情變化等,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從而產生詐騙的故意,行為人有歸還能力而不願歸還已經到手的對方的錢財,並進而採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等手段,欺騙對方,以達到侵吞對方錢財的目的。

二、認定
(一)本罪與一般合同糾紛的界限
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罪有許多相似之處:第一,兩者都產生於民事交往過程中,並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現;第二,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對合同所規定的義務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第三,合同詐騙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合同糾紛中的當事人有時也伴有欺騙行為;第四,兩者都是非法佔有特定物。盡管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兩者也有本質的區別。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是區別兩者的關鍵。
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
1·考察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不能只根據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作為區分詐騙與合同糾紛的標准。但是,也不能否認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某種情況下對於是否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又有著重要意義。例如,某人在沒有落實貨源的情況下,為了營利即與人訂立了供貨合同。在收到預付款之後,多方查找貨源,仍未落實,但表示願意償還貨款,並承擔違約責任。此案中,行為人作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下與他人簽訂了供貨合同,但從他的整個活動看,主觀上並沒有詐騙的目的,因此,不能認定為詐騙,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相反地,有些人明知自已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也根本不打算履行合同,但仍與他人簽訂合同,一旦貨款到手,便大事告成,或大肆揮霍,或逃之夭夭,如此等等,不言而明,這些人簽訂合同是假,騙取財物是真,當然應以詐騙論處。
2·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有無欺騙行為。從司法實踐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有欺騙行為,即使合同未能全面履行,也只能作合同糾紛處理,不能定詐騙罪。沒有欺騙,不能定詐騙罪。但是,有欺騙也不一定構成詐騙罪。為了分清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的界限,需要對欺騙作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行為人在事實上虛構了某些虛假成分,但是並非掩蓋其根本無法履行合同的事實,而且實際上也並未影響對合同的履行,或者雖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願意承擔違約責任,說明行為人並無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故不能以詐騙罪處理。然而,對於那些偽造證件,使用假證件,編造謊言,騙取信任,掩蓋其根本無力履行合同的真相,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以詐騙罪論處。
3·看行為人在簽訂合同後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行動。司法實踐表明,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在簽訂合同後,必然設法創造條件使合同得以履行,如果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也會願意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對方損失。無疑,這屬合同糾紛。但是,有些人在合同簽訂後,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往往是貨款一到手,便大肆揮霍,造成無力償還。這種行動足以證明他根本無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於騙取財物的目的。因此,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4·看行為人在違約以後是否願意承擔違約責任。司法實踐告訴我們,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若有履行合同的誠意,發現自己違約或者對方提出違約時,盡管從自身利益出發可能提出種種辯解,以減輕責任。但是,一般會採用事在事有的態度,當無可辯駁自已違約時,會承擔違約責任。然而有些人在明知自已違約,不可能履行合同時,往往採取潛逃等方式進行逃避,使對方無法追回自己的經濟損失,說明其主觀上具有騙取財物的故意。對於這種人,一般就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是,應當指出,對於那些不得已外出躲債,或者在雙方談判中百般辯解,否認自己違約的,一般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罪,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
5·考察行為人本履行合同的原因。影響合同未履行的原因不外乎主客觀兩種情況。查明合同末履行的原因,對於認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有很大作用。根據我國民法通則之規定,合同當事人均享有合同的權利和承擔相應的義務。一旦取得權利,就必須相對地承擔相應的義務,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是對等的,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面享受了權利,而不願意、不主動去承擔義務,那麼合同未履行是由於行為人主觀上造成的,從而說明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是,如果合同當事人享受了權利後,自己盡了最大努力去承擔義務,然而,由於發生了使行為人無法預料的事實,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對此,應當以合同糾紛處理,不能定合同詐騙罪,因為這種情況行為人不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
(二)本罪與詐騙罪及其他詐騙犯罪的界限
區分合同詐騙罪與詐騙罪及其他詐騙犯罪的界限關鍵在於詐騙行為是否是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產生的,是,則構成合同詐騙罪,否,則不構成合同詐騙罪。

三、處罰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之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伍』 租來得車進行抵押的詐騙如何量刑

1、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則涉嫌詐騙罪,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2、量刑標准:
1)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五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法律依據: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陸』 被騙子騙貸抵押了車輛可以報警拿回車嗎

如你所述,抵押車輛不是質押車輛,抵押車輛不轉移車輛佔有,對方強制佔有欲可以報警取回。
如有證據證明是騙貸,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這里要說明的是必須有證據,不能臆測。

『柒』 利用虛假信息騙取車輛質押貸款罪如何定罪

利用虛假信息租賃汽車質押借款屬於合同詐騙罪。構成合同詐騙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捌』 將租賃車輛抵押是否屬於詐騙

法律分析:租賃的車輛作抵押是屬於詐騙。根據詐騙罪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實施欺騙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的認識,基於錯誤的認識處分財產,當事人並取得財產屬於詐騙,而將租的車用於抵押,屬於詐騙行為,因此只要滿足了後面的條件,就可以認定為詐騙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玖』 租賃的車輛辦了個假行車證抵押給小貸,打的有借條,算是詐騙嗎

算詐騙,你這是標準的騙貸行為。造假證你抵押給小貸,也是騙貸行為,借條也算是一種借款合同

『拾』 租車質押借款還債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被告人江某租賃轎車2輛未歸還車主,涉案的2輛轎車的價值共計人民幣10.5萬元。案發後,被告人江某已退贓人民幣5萬元,並已發還質押權人,被害人已取回被騙車輛。
【分歧】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人江某在簽訂租車合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拿租的車去抵押還債,客觀上也實施了租車抵押借款的行為,其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該行為侵犯了市場秩序的法益,且涉案財物價值較大,應構成合同詐騙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人江某的行為不構成合同詐騙罪。理由是:被告人在租賃車輛的過程中,並未使用虛假的身份欺騙承租人,在抵押車輛時也並未偽造汽車的行駛證明等文件,只謊稱是朋友的車而質押,行為人的客觀行為難以反映其非法佔有的目的。被告人簽訂租車合同的行為只是一種合同欺詐行為,被告人將租來的車質押借款的行為是一種民事上的無權處分行為,只是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租賃物難以歸還。因此,本案只是一般的租賃合同民事糾紛。
【評析】筆者同意第一種意見。
一、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界限
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其表現形式主要有:(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履行部分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民事欺詐行為是指行為人故意欺騙他人,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從而為意思表示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民事行為。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主要區別是:(1)在合同詐騙中,行為人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方履行合同義務而非法佔有對方的財產,自己不履行或者只履行部分合同義務。而在民事欺詐行為中,行為人的主觀目的雖然也是為了獲取一定的非法利益,但是行為人的主要目的是履行合同,而且這種非法利益的取得是要通過全部履行合同義務來實現,行為人必須支付一定的對價。(2)合同詐騙罪是非法佔有他人數額較大財物,侵犯市場經濟秩序的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發生在訂立合同階段,是一種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民事行為,受民事法律的調整。
兩者的基本界限是:(1)在合同詐騙罪中,行為人簽訂合同的主要目的是非法佔有他人的財產。(2)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能構成合同詐騙罪。因為犯罪的本質是侵犯刑法法益,只有嚴重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才能侵犯刑法法益,才能受刑罰處罰。合同詐騙罪是數額犯,只有達到一定數額才能被追訴。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區分是相對的,民事欺詐行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合同詐騙犯罪行為。條件是(1)合同得到了履行。只有合同得到了履行,才可能造成對方的財產損失;(2)行為人在訂立合同前、訂立合同中或履行合同過程中必須具有非法佔有他人數額較大財物的目的;(3)合同相對方必須遭受了數額較大的財產損失。
二、非法佔有目的
1、何謂非法佔有
「佔有」是民法中物的所有權中四大基本權能之一,是指主體對物的一種實際控制狀態,表現為對特定客體進行事實上的控制。而刑法上的「佔有」不僅包括民法意義上的「佔有」,而且以所有人或佔有人的意思對物的使用、收益和處分;不僅包括行為人「佔有」,而且包括第三人「佔有」。區別二者的關鍵是,刑法意義上的「非法佔有」是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主觀上具有有使財物脫離其合法所有人或佔有人的支配、控制而由自己進行非法支配、控制的心理。將租賃物進行抵押,從而獲取非法利益,從民法上來說屬於無權處分,而從刑法意義上來說即屬於非法佔有。
合同詐騙犯罪行為是犯罪嫌疑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思和能力的情況下,以簽訂、履行合同為幌子騙取公私財物;而一般的合同糾紛是行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意思和能力,只是由於客觀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區分二者的關鍵在於對行為人非法佔有的主觀目的的認定。
行為人的主觀方面總是要通過客觀行為才能表現出來。對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1)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而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大量錢財的;(2)獲取他人為履行合同而支付的款物後逃跑或肆意揮霍的;(3)利用他人為履行合同而支付的款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4)獲取他人為履行合同而支付的款物後轉移、隱匿財產或抽逃資金,以逃避歸還錢款等等。 本案中,被告人江某租賃汽車後立即將之質押給他人,向他人借款還債,其在簽訂租賃合同之時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且在兩年多時間里沒有履行歸還汽車的合同義務,可以推斷出被告人江某具有非法佔有他人數額較大財物的主觀目的。因此,被告人江某的行為符合合同詐騙罪的基本要件。

閱讀全文

與騙租車輛又質押貸款案件證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銀行消費貸款在線申請可以申請多少 瀏覽:312
住房公積金貸款需要工資流水 瀏覽:628
父母貸款的房子怎麼過戶劃算 瀏覽:557
網上貸款平台速度快額度高 瀏覽:818
天津恆興小額貸款有做網上嗎 瀏覽:664
養殖申請無息貸款 瀏覽:248
大地時貸是專業貸款公司嗎 瀏覽:673
成都房產抵押貸款當天下款 瀏覽:543
吉利汽車金融的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596
離婚貸款房怎麼過戶 瀏覽:669
重慶農村商業銀貸款進度 瀏覽:710
公積金貸款銀行抵押手續變更 瀏覽:513
擔保人對貸款過展期的利息 瀏覽:655
貸款利率是不是一直變 瀏覽:753
怎樣去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875
賈汪農行貸款辦公室電話是多少 瀏覽:137
房子貸款選哪種好 瀏覽:404
馬來西亞本地人貸款利率 瀏覽:814
貸款30年和20年的區別fang 瀏覽:530
要手機號和身份證號取消貸款訂單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