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哪位大神給我解釋下,為什麼易鑫車貸給我的合同是融資租賃,他們是不是合法的剛辦下來,好緊張。
本來說好的比如貸10000,結果他寫的融資是15000,你問他這融資啥意思,他說不用管,等到想提前還款時,確說你還要換10000,你說你是什麼想法,已經還了8.9期款了,結果還要還那麼多,打客服,客服說你貸了15000,簡直了
B. 我在二手車買的車當時是貸款買的告知我抵押貸款最近收到合同後才發現變成了融資租賃合同還多出來很多錢
你應該是被TA們算計了,去法院勝訴的可能性也很小,合同上該有你簽字的地方都你的簽字。
C. 鑒了購買合同又被騙鑒了融資租賃合同,這是套路貸嗎
你是想貸款的結果做的買車貸款?
D. 我買車貸款給的不是銀行分期合同而是租賃合同是怎麼回事
是個坑 相當於汽車租賃公司貸款買車 然後租給你開 你還貸款 還完後 租賃公司在過戶給你 這樣 如果你還不上貸款的話 租賃公司可以把車收回 然後成了租賃公司的財產 這樣避免了銀行收車不方便的缺點 對於銀行 4S是方便了 對於貸款人有風險
E. 我在車行貸款買車,車行居然跟我簽的是租賃合同,而不是貸款合同,這種做法合法嗎如果我補出大綠本將車
一定是融資租賃了。全部租金付清之前對方所有權保留,在此期間車輛不能歸你所有
F. 在4s店買車分期貸款變成融資租賃
你好,其實分期貸款和融資租賃是一回事,都是把你的車產權證先抵押在四s店名下。然後等你的還款還完之後才可以解壓,性質是一樣的。
G. 為什麼在大眾4S貸款買車貸款是個融資租賃合同
是的其實貸款是另外的機構在做,4S店沒有金融業務的。這個現在是通用的,祝你好運
H. 我在4S貸款買的小車,怎麼簽合同簽的是租賃合同,當時沒怎麼看,把合同已經簽了,這該怎麼辦
這種合同屬不正常。消費者要想民事訴訟獲勝,除非能掌握4s店工作人員有明顯的誤導欺詐證據。
消費者作為成年人簽訂合同時應該明白這其中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所以簽合同時必須要看清合約內容。消費者要想獲勝,除非能掌握4s店工作人員有明顯的誤導欺詐證據。
融資租賃資深行業從業者表示,租賃糾紛最常發生原因是一般消費者很習慣買車通過汽車金融公司或銀行來貸款。消費者的概念都是銀行貸款。
很多消費者對融資租賃的運作方式是不了解的。它和銀行貸款最大的差別在於,消費者用融資租賃售後回租的方式買車的話,汽車所有權屬於租賃公司。不像是在銀行貸款買車,所有權在消費者。有些業務員沒有告知購車者這是融資租賃合同,會混淆兩者間差別。
優信二手車表示,公司和一些線下商業銀行,包括微眾銀行、新網銀行等開展了合作,為用戶提供融資租賃服務,優信與客戶簽訂委託借款合同,根據客戶提交的各種資料及信用綜合出借款銀行。
(8)貸款買車合同是融資租賃屬於套路貸擴展閱讀:
有業內人士指出,融資租賃和以租代購不是什麼現代營銷方式,從2005年到2011年期間,這種模式在線下銷售中非常多,這兩年線上二手車電商也開始採用這種模式賣車。某種程度上可能對消費者造成欺騙,二手車電商通過融資租賃先把車子買下,然後租給消費者。所謂的月供就是租金。
該人士指出,融資租賃車上都會裝有GPS定位,監視車輛一舉一動。有些車主如果一個月沒有交租金,車子就會被強制開走。
I. 為什麼買車貸款是租賃合同
只是為客戶提供融資租賃服務。並不是真正的買車貸款。
優信二手車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公司自身並不直接提供任何金融服務,不過,為了滿足消費者在購車過程中的金融需求,會與新網銀行、微眾銀行等合作,對客戶提供融資租賃服務。
一位二手車行業從業者表示,融資租賃合同讓消費者從原來的購車者變成租車人,車的所有權也不歸消費者所有,只有在租滿一定期限後才可以獲得。而如果在這期間有違約行為的話,租車公司有權對車輛進行處置。
類似先租後買的模式越來越常態化,但第一年的租車實際只是購車輛所有權的生效條件。只有在一年後繼續購車,所有權將會從平台轉移給客戶。
這種方式存在極大風險。由於所有權歸屬平台,如果購車者沒有按照約定付款,可能就會產生一系列的違約問題,車輛也會被回收或者抵押,甚至還會背上銀行貸款,甚至被訴至法院。
(9)貸款買車合同是融資租賃屬於套路貸擴展閱讀:
一、任何汽車銷售企業收取任何名義的費用,都必須嚴格遵守《價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確保事先明碼標價、消費者自主選擇、提供質價相符的真實商品或服務,不得違規收取費用;不得巧立名目,誤導消費者;禁止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搭售、虛假宣傳、誘導式交易等。
二、購車時要注意保留證據,仔細閱讀合同:
1、從購車伊始注意保存錄音,以防被銷售人員過度承諾等所迷惑。尤其是對方對各種款項的解釋,以防貸款遭遇「套路」時,維權缺少相關證據。
2、仔細閱讀銷售合同條款,看清合同有無附件內容,最好簽約後保留書面合同。
3、如對方提供空白信息貸款合約,要求合約對於首付數額、貸款數額、還款期限明確載明。同時最好在懂合同的人士陪同下簽訂購車合同,謹防合同中的各種「坑」。
4、問明購車所包含的其他費用,掌握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