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中介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幫別人貸款

中介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幫別人貸款

發布時間:2022-09-03 13:16:16

1. 中介協助個人銀行信用貸款,這是否靠譜

中介協助個人銀行進行信用貸款,這樣的行為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確是存在的,靠不靠譜的話,就因人而異了,有一些中介的確是有這樣的能力,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提升你的信用等級,這樣在銀行進行貸款會更為的方便,甚至利率也更低一點,但是也有一些黑中介拿錢不辦事,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這樣的行為到底靠譜不靠譜。

第三,如何看待這樣一個商業模式?

對於這樣的一個商業模式,其實是很多人沒有辦法去熟悉銀行給出的一些政策,才導致他們有了尋找漏洞的機會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真的想要貸款或者有貸款需求的話,去了解一下銀行的最新貸款政策,就可以主動找到銀行,而不是通過他們。

2. 貸款中介勾結銀行人員幫客戶做假資料違法嗎

貸款中介勾結銀行人員幫客戶做假資料是很明顯的騙貸行為,如果沒有及時還款造成損失的,中介和銀行人員都是要付相關的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 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 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 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決定》》第十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是指:

(1)為騙取貸款,向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行賄,數額較大的;
(2)揮霍貸款,或者用貸款進行違法活動,致使貸款到期無法償還的;
(3)隱匿貸款去向,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4)提供虛假的擔保申請貸款,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 的;
(5)假冒他人名義申請貸款,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屬於「數額較大」;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貸 款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3. 通過融360找了一家中介貸款,然後他幫我做假資料去銀行貸款,可靠嗎

銀行貸款是要去銀行當面申請簽字的,銀行對資料的審核還是很嚴格的,例如假的流水是沒辦法通過他們的審核的.

4. 中介幫助客戶提供虛假資料貸款

法律分析:屬於貸款詐騙罪,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5. 貸款中介冒充銀行人犯法嗎

法律分析:做貸款網貸如果不違反《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就不違法。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專門從事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一條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條 中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

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6. 貸款中介以銀行名義打電話邀約我去辦貸款違法嗎

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肯定是違法行為,不要相信貸款中介的,他們都是套路貸。

7. 很多貸款中介冒充銀行電銷,為什麼銀行不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大量貸款中介冒充銀行電銷,銀行不是不管,而是他們不想管,因為這裡面有銀行的利益。

每個銀行都有強大的法務團隊,外部還有外聘律師團隊,如果真想管,哪裡可會出現這種被貸款中介冒充的事。

第二,中介也有合作和轉包,於是得到銀行簽約的中介再進行轉包和分銷,這樣一來打電話的中介隊伍又龐大很多。銀行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主要沒人投訴,銀行就不會主動去清查這些冒名的中介。

第三,最關鍵還是銀行與中介合作進退都很容易。沒有問題,自己放貸賺錢;出了問題,甩鍋中介。畢竟與中介比起來,銀行是個龐然大物,銀行需要中介這個背鍋俠,中介也要靠銀行生存。所以這是互利互惠的關系。

因為上面這些原因,銀行才不會費力去打擊冒名的中介,因為對銀行來說,需要中介的存在。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作為之前的銀行信貸從業人員,我想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個問題的真實原因。

相信很多朋友的接到過自稱銀行信貸部工作人員的電話,宣稱有低息貸款可以推薦。大多數人都清楚,電話中的這些所謂銀行工作人員,實際上是貸款中介人員,而非銀行工作人員。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種明目張膽冒充的行為,銀行為什麼不管呢?真的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銀行與這些貸款中介有利益勾結嗎?

其實不然,事實並非如此。

事實上銀行很清楚,每天都有各種貸款中介冒充自己去打電銷。但對於這個問題,銀行既管不了,又沒必要去管理。

首先,一般的貸款中介機構都會通過各種虛擬號段去做外呼,而這種虛擬號碼是很難去追查的。就算是專業的電信類公司也無法做到,就更不要說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了。而且,還有很多中介機構連虛擬撥號都不使用,直接通過手機號去外呼,這樣一來就更沒有辦法去追查了。

其次,信息泄露、騷擾電話這種的問題,目前可以說是非常普遍了,雜談金融本人每天也會接到一些自稱銀行貸款部推銷貸款的電話。而且,這種現象並不只出現在銀行貸款行業中,裝修、車位、房產、培訓、教育、保險、股票、理財,等等行業都存在這種現象。很多冒充相關行業、企業的電銷電話,讓人不勝其煩。作為那些真正的機構,對於這種現象只能是想管也管不了,因為實在是太普遍了。

最後,銀行作為貸款的最終放款方,會在放款之前與借款人反復確認清楚貸款的相關權利義務,並明確說明相關條款和費用。就算是那些純線上的貸款產品,也會在貸款合約中明確說明相關信息。也就是說,銀行及貸款工作人員會全面的做好盡職免責工作。所以,不論中介機構如何冒充銀行,如何誇大、虛假宣傳,幾乎不會對銀行造成影響。

這事不能往簡單里想。

貸款中介肯定是有銀行的業務授權的,它們確實也是銀行挖掘市場的一種渠道,通俗點說,貸款中介跟銀行是一種利益共生的關系,它們之間並不是對立的關系。

貸款中介雖然得到了銀行的授權,但也不排除某些中介直接說,就是某銀行的銀行電銷,這樣說,無非是想讓業務的成功率更高。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扯點虎皮」。

貸款中介與銀行電銷,都是一起在開拓市場,這個中介有時候在推廣業務時,對背景稍微說的誇大一點,並不會引起銀行對此的維權。

更何況市場是無限延伸的,一級代理的下面還會有分包,而分包的後面也還會出現更多層級的分包,這就是一個市場的格局。

通過介紹貸款來騙人的事,現在是很少,可以說少之又少,這裡面並沒多少的操作空間,而且現在銀行的貸款流程都很透明,可以鑽的空子幾乎是沒有的。

對於金融詐騙,我們要保持警惕,但也不能太過敏感。

貸款中介「冒充」銀行電銷,卻沒有銀行去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中介與銀行貸款部門簽約,成為銀行貸款渠道,客戶貸款成功後獲得銀行渠道費用。
現在很多銀行的貸款部門貸款壓力大,自身營銷團對建設成本高,業績有限。因此,銀行通常都會找一些比較有實力的小貸公司,簽署渠道協議。由中介推廣銀行貸款業務,客戶有貸款需求,符合貸款條件,在面簽的時候是到銀行辦理貸款手續,有點類似業務外包。
2、中介增加客戶信任的話術。
中介代理銀行的貸款產品進行營銷,在開場話術中表明自己是銀行的貸款產品,一方面有銀行背書,客戶天然比較信任;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客戶前期就是否需要收取中介費用產生疑慮與扯皮,可以更快成交。
3、客戶也了解現在有很多中介代理銀行產品,貸款手續都是按正規渠道走,只要客戶不投訴,並不損壞銀行利益。
銀行的訴求是增加業績,完成貸款目標。對於中介渠道,只要不損壞銀行利益,銀行並不會進行維權,最多是要求中介方在推銷時規范話術。如果維權,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渠道受損,同時銀行聲譽也受影響。

綜上,除了咋騙外,「冒充」銀行開展貸款業務的基本都是確實在代理銀行的貸款業務,與銀行有切身利益關系,在不影響銀行利益的情況下,銀行並不會對其作業方式進行監管。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銀行默許下的行為。這些貸款中介從銀行之間是有著一定的合作協議或者是分成安排的。對於銀行來說,自己不用幹活做營銷,有人幫忙將客戶拉到櫃台前,難道不香嗎?

這確實是目前一個貸款的灰色地帶,尤其是個人貸款。其實對於監管部門來講,他只能管理到有牌照的金融機構,也就是銀行的貸款過程合規合法。對於那些貸款中介顧問咨詢公司來說,是沒有任何管理能力和約束能力的。對於銀行來說也是樂享其成,貸款中介還會提前給潛在客戶介紹好業務,到銀行來辦理貸款時又節省時間又提高效率。銀行有了不花錢的營銷,這多好啊?

但是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無利不起早,貸款中介去冒充銀行進行電話銷售,那麼他的所獲是啥呢?如果僅僅是貸款成功之後,銀行會給他分一部分利潤,那在一定程度上,銀行只要遵守央行的管理規定,做好外部合作單位的備案審批和監控,也是可以的。如果貸款之時,客戶還要單獨向貸款中介支付一筆費用,那麼這就涉嫌違規了,因為增加了客戶的借款成本。

其實在這個事情中,最大的涉嫌違規之處就在於客戶的信息是如何得到的?這是一個繞不過的侵犯隱私的違規違法事情,如果是銀行自己的客戶,銀行早使用自己的電銷團隊進行直接營銷。所以貸款中介找尋的潛在客戶絕不可能是銀行的客戶,那麼他們的客戶信息名單從哪裡來?這就是一個確切的侵犯客戶隱私權的事情,那麼他們拿到客戶名單的那個行為,就有可能涉嫌違規買賣客戶個人信息,這可是涉嫌刑事犯罪的。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所有貸款中介的電銷都是使用著虛擬號碼來呼叫,而且偽裝成銀行的工作人員。這就讓那些想追究責任的客戶,無從找尋他們。如果客戶有意向貸款,那麼他們才會實施下一步的行為,例如引導客戶到銀行網點,或者引導客戶下載銀行APP,進行後續的貸款申請。同時開展他們收取中介費的各項行為。

但是按照監管對於銀行的要求,如果銀行同外部團隊開展業務合作時,必須要對外部業務團隊進行審核,如果發現有違規行為是不允許繼續開展業務合作的。但是很多銀行都不同這些外部團隊簽訂合同,所以監管部門也是看不到的。如果一旦事發,那麼銀行也可以成功推責。

這就是個人貸款的江湖,也是未來金融監管部門需要整治的重要方面。

銀行要掙錢,把一部分資質普通的客戶甩給貸款中介是最省成本的做法。錢照樣賺了,出了問題刷鍋給中介,還不用管那些亂七八糟的貸後管理,何樂而不為。

另外在這里提示一下,很多資質正常的人都能自己去銀行貸到錢,沒必要非要找貸款中介。這些中介在電話里說是最多一個點的手續費,真等你去了,至少5個點起步,輕易別找他們,費率很嚇人的。

你除了通過中介,還能貸到款嗎?

銀行無時無刻都在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 社會 上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給客戶打電話的情況數不勝數,銀行無法一一追索,如果客戶仔細詢問的話,這些貸款中介會含糊其辭。其實貸款中介主要是想通過陌生電話找到目標客戶,如果客戶有需求,貸款還是需要面簽等一系列手續的,但凡有一些常識的客戶知道最後不是在銀行面簽,不是銀行的正規合同,是可以及時制止的。但如果客戶本身資質就有問題,或者對市面上的貸款非常陌生,還是有可能被貸款中介給欺騙的,在這里只能告誡各位客戶,銀行工作人員的貸款手續十分正規,如果有疑慮,最好去銀行營業網點辦理貸款,並且看清楚貸款合同,以免上當受騙遭遇「套路貸」。

呵呵。

這裡面有很多不同情況:

1、銀行管不過來也懶得管。

騙子那莫多,怎麼管?

客戶真被騙了,與銀行有什麼關系?

你確實沒證據證明這是銀行騙你的,不能電話中說自己是銀行的,那就是啊。

不到需要出面挽回聲譽的時候,人家銀行才懶得管呢。

2、銀行不想管

坦率說,如今個人信息泄露多,比如銀行房屋按揭貸款之後,無數人給你打電話勸說你做裝修設計,推銷廚具什麼的,這些資料是誰賣出去的?

我認為,大多是房產公司或者下屬,雖然不排除少部分是銀行內部人做的。

3、還有一種情況。

因為銀行消費貸款任務重,就讓自己的真員工緻電做消費貸款、信用卡分期營銷,也可能讓合夥的一些消費貸款合作商,比如車行裝修公司致電自己的目標客戶群。

因為銀行的客戶都是他們送的 ,屬於共贏合作,中介收費有錢賺,幫銀行篩選符合銀行要求客戶! 還有你見過幾個銀行業務員主動上門要求你貸款的,他們的獲客渠道都來自於電銷公司,中介渠道!

8. 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能給辦理貸款的可信嗎

很不可取,因為市場上現在有很多的擔保公司,有的甚至是在銀行有渠道的個人.........我建議你准備好所需材料。熟悉貸款程序.自己去銀行辦理.......如果想省事快速,那就找正規的投資擔保公司。這樣既有益於保障自己的權益,又能杜絕經濟損失.....

9. 很多貸款中介冒充銀行電銷怎麼都沒銀行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大量貸款中介冒充銀行電銷,銀行不是不想管,而是他們不想管,因為這裡面有銀行的利益。

每個銀行都有強大的法務團隊,外部還有外聘律師團隊,如果真想管,哪裡可會出現這種被貸款中介冒充的事。

第二,中介也有合作和轉包,於是得到銀行簽約的中介再進行轉包和分銷,這樣一來打電話的中介隊伍又龐大很多。銀行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主要沒人投訴,銀行就不會主動去清查這些冒名的中介。

第三,最關鍵還是銀行與中介合作進退都很容易。沒有問題,自己放貸賺錢;出了問題,甩鍋中介。畢竟與中介比起來,銀行是個龐然大物,銀行需要中介這個背鍋俠,中介也要靠銀行生存。所以這是互利互惠的關系。

因為上面這些原因,銀行才不會費力去打擊冒名的中介,因為對銀行來說,需要中介的存在。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這事不能往簡單里想。

貸款中介肯定是有銀行的業務授權的,它們確實也是銀行挖掘市場的一種渠道,通俗點說,貸款中介跟銀行是一種利益共生的關系,它們之間並不是對立的關系。

貸款中介雖然得到了銀行的授權,但也不排除某些中介直接說,就是某銀行的銀行電銷,這樣說,無非是想讓業務的成功率更高。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扯點虎皮」。

貸款中介與銀行電銷,都是一起在開拓市場,這個中介有時候在推廣業務時,對背景稍微說的誇大一點,並不會引起銀行對此的維權。

更何況市場是無限延伸的,一級代理的下面還會有分包,而分包的後面也還會出現更多層級的分包,這就是一個市場的格局。

通過介紹貸款來騙人的事,現在是很少,可以說少之又少,這裡面並沒多少的操作空間,而且現在銀行的貸款流程都很透明,可以鑽的空子幾乎是沒有的。

對於金融詐騙,我們要保持警惕,但也不能太過敏感。

貸款中介「冒充」銀行電銷,卻沒有銀行去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中介與銀行貸款部門簽約,成為銀行貸款渠道,客戶貸款成功後獲得銀行渠道費用。
現在很多銀行的貸款部門貸款壓力大,自身營銷團對建設成本高,業績有限。因此,銀行通常都會找一些比較有實力的小貸公司,簽署渠道協議。由中介推廣銀行貸款業務,客戶有貸款需求,符合貸款條件,在面簽的時候是到銀行辦理貸款手續,有點類似業務外包。
2、中介增加客戶信任的話術。
中介代理銀行的貸款產品進行營銷,在開場話術中表明自己是銀行的貸款產品,一方面有銀行背書,客戶天然比較信任;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客戶前期就是否需要收取中介費用產生疑慮與扯皮,可以更快成交。
3、客戶也了解現在有很多中介代理銀行產品,貸款手續都是按正規渠道走,只要客戶不投訴,並不損壞銀行利益。
銀行的訴求是增加業績,完成貸款目標。對於中介渠道,只要不損壞銀行利益,銀行並不會進行維權,最多是要求中介方在推銷時規范話術。如果維權,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渠道受損,同時銀行聲譽也受影響。

綜上,除了咋騙外,「冒充」銀行開展貸款業務的基本都是確實在代理銀行的貸款業務,與銀行有切身利益關系,在不影響銀行利益的情況下,銀行並不會對其作業方式進行監管。

呵呵。

這裡面有很多不同情況:

1、銀行管不過來也懶得管。

騙子那莫多,怎麼管?

客戶真被騙了,與銀行有什麼關系?

你確實沒證據證明這是銀行騙你的,不能電話中說自己是銀行的,那就是啊。

不到需要出面挽回聲譽的時候,人家銀行才懶得管呢。

2、銀行不想管

坦率說,如今個人信息泄露多,比如銀行房屋按揭貸款之後,無數人給你打電話勸說你做裝修設計,推銷廚具什麼的,這些資料是誰賣出去的?

我認為,大多是房產公司或者下屬,雖然不排除少部分是銀行內部人做的。

3、還有一種情況。

因為銀行消費貸款任務重,就讓自己的真員工緻電做消費貸款、信用卡分期營銷,也可能讓合夥的一些消費貸款合作商,比如車行裝修公司致電自己的目標客戶群。

其實這個情況也不能說中介冒充銀行打電話,因為如果明白的人都知道銀行也不會主動給你打電話說貸款的事情。

為什麼都要說自己什麼什麼銀行貸款那,是因為接通率,上去說中介基本上都是掛機了,其實不用太糾結這個如果你是經常貸款的等會明白,只要是去銀行辦理簽約你也不會被騙,唯一就是要看中介收取了你多少費用。

銀行和中介也是相輔相成的,中介篩選完客戶群體來完成它們的任務。

因為銀行的客戶都是他們送的 ,屬於共贏合作,中介收費有錢賺,幫銀行篩選符合銀行要求客戶! 還有你見過幾個銀行業務員主動上門要求你貸款的,他們的獲客渠道都來自於電銷公司,中介渠道!

銀行無時無刻都在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 社會 上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給客戶打電話的情況數不勝數,銀行無法一一追索,如果客戶仔細詢問的話,這些貸款中介會含糊其辭。其實貸款中介主要是想通過陌生電話找到目標客戶,如果客戶有需求,貸款還是需要面簽等一系列手續的,但凡有一些常識的客戶知道最後不是在銀行面簽,不是銀行的正規合同,是可以及時制止的。但如果客戶本身資質就有問題,或者對市面上的貸款非常陌生,還是有可能被貸款中介給欺騙的,在這里只能告誡各位客戶,銀行工作人員的貸款手續十分正規,如果有疑慮,最好去銀行營業網點辦理貸款,並且看清楚貸款合同,以免上當受騙遭遇「套路貸」。

銀行本來跟這些中介就是同流合污的,最近這幾個大銀行出現了這些問題,哪個不是銀行內部有內鬼,所以說像我們經常接到的某某銀行,我們一定要判斷他到底是真銀行還是假銀行,還是冒用銀行的,或者說跟銀行同流合物來,坑蒙拐騙你口袋那幾毛錢的,反正現在所有的一切都不可信,到銀行大堂辦理的業務都不敢承認,那你說哪個是真的呢?看來這個世界最好還是沒有錢,你是最安全的。

10. 第三方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貸款

法律分析:貸款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此案就是利用人的心理急需貸款進行詐騙的新型案件,如不加提防很可能遭受重大損失,案中的多數受害人就是這么上當受騙的。主要是利用群眾缺乏法律、網路、銀行等業務知識,缺乏自我防範意識,趁虛而入。待受待誘騙成功後便失去聯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閱讀全文

與中介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幫別人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半年流水月半年嗎 瀏覽:299
在郵政貸款6萬利率是多少錢 瀏覽:52
貸款86萬30年每月還多少錢 瀏覽:899
車是貸款的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瀏覽:802
無錫首套房未還清貸款買二套房 瀏覽:146
有擔保人也無法貸款 瀏覽:592
澳門買房子中國人能不能貸款 瀏覽:634
商業貸款二十萬五年還完每月還多少 瀏覽:717
銀行貸款25萬30年利息多少 瀏覽:30
銀行消費貸款種類 瀏覽:381
如何查詢房本是否有抵押貸款 瀏覽:571
公積金消費貸款風險 瀏覽:205
房子貸款時動遷 瀏覽:869
怎麼辦理貸款公司有哪些材料 瀏覽:580
離婚後一方無工作買房貸款 瀏覽:922
貸款買房銀行流水收入證明不夠怎麼辦 瀏覽:401
2018貸款網上答題網址 瀏覽:991
有沒有什麼貸款一年一還 瀏覽:835
手機貸款一千五法院會立案嗎 瀏覽:591
手機公積金小額貸款怎麼申請書怎麼寫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