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凈利下滑近10%,業務依賴郵政的郵儲銀行對公業務仍顯瘸腿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郵儲銀行近日又有因代理保險違規而被處罰。
近日,內蒙古銀保監局開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郵儲銀行土默特左旗支行存在欺騙投保人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5萬元。
屢屢有因代理業務而被處罰,或也與該行一直在大力推代理業務有關,今年上半年該行代理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同比大增近60%。
雖然已經被劃歸到國有大行行列,但既想完全獨立又難以離開中國郵政的郵儲銀行,距離真正國有大行還有不短的路程要走。
上半年郵儲銀行盈利能力有變弱趨勢。
該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僅增3.35%,但營業支出同比就增長了9.07%,最終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9.96%。
盈利下降的同時多項盈利能力指標亦下降,其中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同比下降0.13個百分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同比下降3.73個百分點,扣除非經常損益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同比下降3.59個百分點,凈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了0.13個百分點,凈利差也在收窄,同比下降0.15個百分點。
和同行業比起來,郵儲銀行盈利能力偏弱,一個最重要體現就是成本收入比過高,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成本收入比為51.76%,在上市銀行中幾乎處於最高水平,顯示出該行經營效率偏低。
《全球財說》注意到,郵儲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近幾年來在逐漸提高,2018年上半年、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該指標分別為5.81%、6.6%、6.65%。就今年上半年看,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97.2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89 億元,增長4.17%。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1.20 億元,增長6.71%;手續費及傭金支出較上年同期增加7.31 億元,增長9.93%。
表面看起來,郵儲銀行的中間業務能力在提升,但深入分析發現,該行中間業務結構比較有特點。具體來看,郵儲銀行的銀行卡及POS、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在上半年同比下降,增長最多的是代理業務,同比大增59.13%,是拉動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主要力量,對此該行解釋稱,主要是本集團加大代理保險、代理基金、代理貴金屬等代銷業務銷售力度,大力推進債券承銷業務發展,代理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事實上,郵儲銀行的代理業務能力離不開中國郵政眾多且遍布全國鄉鄉鎮鎮的網點,而於郵儲銀行員工和郵政網點員工而言,代銷保險和基金壓力任務非常大,代銷保險違規事件層出不窮,也經常會收到監管對違規代銷的罰單。
從另一個角度看,對於郵政網點員工的努力,郵儲銀行也是需要拿出實實在在的獎勵,即需要付出讓郵政員工相對滿意的傭金。可以看到,上半年,在代理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其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也在大增,增幅甚至超過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增幅,上半年,郵儲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支出80.9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31 億元,增長9.93%,該行解釋稱主要是由於郵政集團代理銷售金融資產的規模增長,導致傭金支出增加。
從各地區分部的營業收入來看,該行營業收入最高的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總行地區的營收同比下降,在營收中的佔比也從18.85%下降到了13.13%。
去年12月,郵儲銀行實現A股上市,資本得到補充,不過該行核心一級資本消耗較快,上半年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下降0.73個百分點,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則較上年末有所提升,這兩個指標上升應該該行發行永續債相關。
雖然郵儲銀行的不良上半年雙升,截至報告期末,不良貸款余額485.3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6.87億元,不良貸款率0.89%,較上年末上升0.03 個百分點。不過整體上看,在上市銀行中,郵儲銀行資產質量並不差,其報告期末撥備覆蓋率為400.12%,較上年末增長10.67個百分點。
但是其單一客戶貸款比率常年超標,2018、2019、2020上半年其最大單一客戶貸款比例分別為29.78%、27.19%、23.49%,遠超10%的監管標准。《全球財說》注意到,郵儲銀行上半年第一大貸款行業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去年末該行業也是第一大貸款行業,在十大單一借款人中,有7家就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值得注意的是,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的增加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上半年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不良貸款余額71.33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0.15 億元,該行解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給交通運輸業客戶帶來較大沖擊。
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貸款中,有多少是投向了關聯方中國郵政,在該行的半年報中並沒有更多披露。不過郵儲銀行當前既想完全獨立,又無法離開郵政體系的矛盾仍然存在。
郵儲銀行至今的對公業務仍然瘸腿,貸款結構和當前銀行業主流貸款結構不太相同。
上半年末,郵儲銀行公司貸款余額1.85萬億,個人貸款遠超公司貸款,為2.86萬億,公司貸款利息收入384.04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9.28 億元,增長8.25%,個人貸款利息收入772.14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2.75 億元,增長18.90%,公司貸款和個人貸款幾乎不可同日而語。
存款也是類似的結構,郵儲銀行的攬儲能力是內資銀行普遍羨慕的一點,上半年末,其公司存款余額為1.17萬億,個人存款高達8.39萬億,二者的平均付息率均不到2%。但明顯,郵儲銀行攬儲仍然依靠的的強大的中國郵政網點,所以儲蓄存款佔比會遠高於公司存款。
當然,為此,郵儲銀行要支付一筆不低的儲蓄代理費,上半年末,該行儲蓄代理費及其他406.91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8.69 億元,增長7.59%,同時也是業務管理費中支出最大的一筆,佔比為53.71%。
郵儲銀行也更為看重個人銀行業務,公司銀行業務略顯看輕,從員工人數分布也略看出一二,除去管理層外,員工數量中,佔比最低的是資金業務,人員佔比還不到1%,其次就是公司銀行業務人數,佔比為7.81%,佔比最高的是個人銀行業務,人數佔比為40.7%。
② 交通銀行營業時間2022
個人業務:周一到周五的上午9點到下午5點,中午會關閉部分窗口,周末在上午9點到下午4點營業。
對公業務:周一到周五的9:00到12:00、14:00到17:00,周末不辦理對公業務。
雙休日、節假日各營業網點照常營業,儲蓄業務和個人業務正常開展,營業時間按照節假日營業時間安排。雙休日、節假日銀行機關和管理人員放假,不開展公營業務。
拓展資料
1、截至2017年末,交通銀行境內分行機構232家,其中省分行30家、直屬分行7家、省轄行195家,在全國236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167個縣或縣級市共設有3,285個營業網點;旗下全資子公司包括交銀國際、交銀保險和交銀租賃,控股子公司包括交銀基金、交銀國信、交銀人壽及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浙江安吉交銀村鎮銀行、新疆石河子交銀村鎮銀行、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此外,交行還是江蘇常熟農商行的第一大股東、西藏銀行的並列第一大股東,並戰略入股海南銀行。
2、截至2016年末,交通銀行資產規模達到人民幣84,0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44%;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4.02%、12.16%和11%;平均資產回報率(ROAA)和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ROAE)分別為0.87%和12.18%;不良貸款率為1.52%。全年實現凈利潤人民幣67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3、截至2017年3月,交通銀行已在1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家分(子)行及代表處,分別是香港分行、紐約分行、東京分行、新加坡分行、首爾分行、法蘭克福分行、澳門分行、胡志明市分行、舊金山分行、悉尼分行、台北分行、倫敦分行/英國子行、盧森堡子行/盧森堡分行、布里斯班分行、交銀(盧森堡)巴黎分行、交銀(盧森堡)羅馬分行、巴西BBM銀行(交銀BBM)和多倫多代表處,境外營業網點共65個(不含代表處)。
4、截止2019年末,交通銀行資產規模達到人民幣99056.00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772.81億元;歸屬凈利潤增長率較上年末增長4.96%;不良貸款余額780.43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55.31億元;不良貸款率1.47%。
③ 不良貸款的不良貸款階段性壓力上升
持續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2013年國內銀行業面臨不良貸款階段性的上升壓力。
上證報資訊統計發現,截至9月末,工、農、中、建、交等五家國有大行不良貸款余額均出現上升。其中,工商銀行不良余額增幅較大,不良貸款余額為873.6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7.86億元。與此同時,盡管五大行撥備覆蓋率仍維持在217%至347%的較高水平,但多家銀行較上年年末仍普遍下降。
在股份制銀行中,中信、民生、光大、興業、招行等多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出現雙升,其中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31億元至54億元。與五大行類似,股份行撥備覆蓋率亦維持在較高水平,但較上年年末亦普遍下降。
④ 銀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2019年,面對日益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我國金融業總體穩健運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盈利能力基本穩定,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增強,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股票質押融資風險下降。
資產負債規模平穩增長
截至2019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282.51萬億元,同比增長8.01%,增速比2018年上升1.7個百分點;負債總額258.24萬億元,同比增長7.65%,增速比2018年上升1.37個百分點。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
⑤ 個人不良貸款轉讓新規正式落地 試點AMC態度分化
「一個萬億藍海市場正在被激活。」一位資管從業者如是說。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了解到,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後,銀行正在積極推動通知落實,其中尤以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有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銀行開始打包個貸不良,預計市場規模很快能夠達到百億級別,「長期來看,達到萬億規模不是問題」。
通知顯示,首批參與試點的銀行包括6大行和12家股份行,參與不良資產收購的試點機構包括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符合條件的地方AMC和5家銀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
有從業人士透露,目前幾家全國性AMC對接手個貸不良資產包的意願並不強,態度比較被動,「一方面他們不缺這塊業務,另一方面他們本身也沒有太多個貸不良的處置經驗。」該人士猜測,這或許也是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地方AMC收購限制的原因之一。
市場規模有多大?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銀行個人貸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根據2019年年報數據,6家國有大行個人貸款合計約27.9萬億元,在總貸款余額中佔比超四成。
此次未被納入試點范疇的住房按揭貸一向是銀行個人貸款的大頭。但由於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較低,信用卡等個人貸款不良率相對較高,因此,銀行的住房按揭貸款不良、信用卡不良與其他個人貸款不良基本呈現「三等分」的結構。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末,除工商銀行未披露個人不良貸款明細結構外,其餘5家國有大行個人不良貸款余額超1300億元,其中,住房按揭貸款不良余額超450億元,佔比約35%;信用卡應收款余額達380億元,佔比接近30%。
去年國內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銀行資產質量承壓,個貸不良率出現抬頭,其中又以信用卡類貸款不良率攀升最為顯著。盡管在第三季度,信用卡不良率已經開始出現拐點,但銀行對個人信貸類不良資產的處置需求仍大大增加。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了解到,銀行正在積極推動「通知」落實,其中尤以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有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銀行開始打包個貸不良,預計市場規模很快能夠達到百億級別,長期來看,達到萬億規模不是問題。
部分機構尚在觀望
從銀行這一供給端來看,對推進試點的需求毋庸置疑,可提供的資產包規模也頗為可觀。但從收購端來看,各家參與試點的AMC積極性有所分化。
有國有大行人士表示,銀行對個貸不良資產包轉讓的存量需求就已經很大,增量需求還在增加,但是要完成資產包處置,還需要受讓方有足夠的承接能力。「特別是個貸資產比較特殊,如果受讓方處置不好,還會影響銀行聲譽。」
而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銀行不良資產包轉讓市場整體均存在一定的供求不匹配問題,此次納入個貸批量轉讓試點的機構也並不多。揚海資產聯合創始人張非凡透露,目前參與試點的AMC積極性也有高有低,「有的地方AMC積極性很高,看好這一市場機遇,也有不少機構覺得個貸不良業務是個臟活、苦活、累活,擔心出力不討好和聲譽風險,還在保持觀望」。
此外,一位不良資產從業人士還指出,當前個貸不良批量轉讓的估值和處置環節仍存在不少疑問。據介紹,個人信貸類不良資產包的定價方式主要是採用統計模型,抽調歷史數據進行估值,但這一方法需要具備完善的金融數據和復雜、科學的演算法模式。該人士戲稱,目前市場上的估值定價多是靠「拍腦袋」。
在處置環節,此次「通知」規定,批量受讓個貸的AMC必須自行組建催收團隊,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且不得二次轉讓。前述人士表示,個人信用類不良處置短期內很難仰仗司法系統,而能夠在如上要求下完成個貸清收的達標機構恐怕不多。
「這是一個長期機制和制度建設,而不一定是要短期見效的事情。」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此次試點是為銀行提供更豐富、更靈活的不良資產處置手段,但很難說在今年內對銀行紓解不良資產壓力產生多大影響。「當然現階段看,探索除清收之外的不良處置方式,有利於銀行體系風險的加速出清。」
正式通知「一收一放」
這一正式文件已經醞釀近半年。2020年6月,銀保監會曾向業內下發徵求意見稿,擬放開單戶對公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落地的通知文件主要有如下兩個變化:
一是納入批量轉讓試點的個人不良貸款范圍有所收縮。徵求意見稿提及的「住房按揭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已從試點范疇中剔除,此次通知僅提到「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卡透支、個人經營類信用貸款」,並指出「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抵(質)押貸款、個人經營性抵押貸款等抵(質)押物清晰的個人貸款,應當以銀行自行清收為主,原則上不納入對外批量轉讓范圍」。
二是地方AMC參與收購的限制有所放寬。通知指出,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受讓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的銀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並且批量受讓個人不良貸款由僅限本省轄區改為不受地域限制。
「個人信貸類不良具有數額小、數量大的特點,需要耗費銀行大量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進行貸後保全,一直是銀行的『老大難』問題,這次也是迫切希望個人信貸類不良批量轉讓辦法落地。」張非凡表示,與之相比,有抵押物的個人貸款目前處置流程較完善,司法機關配合度高,對銀行來說處置難度較低。
王一峰也指出,具備抵質押物的不良貸款銀行轉讓意願較低,主要以自我清收為主,轉讓需求相對較少。
「加之住房這類抵質押物具有很強的屬地特徵,地方AMC等收購方很難跨地域對這類資產進行處理。」王一峰補充道,此次下發的通知文件對地方AMC的參與條件進行了一定的放寬,也反映出監管部門在當前整體需要較大范圍進行風險化解的背景下,希望這一市場引進更多新機構、新主體參與不良處置。
亦有從業人士透露,「四大AMC對接手個貸不良資產包的意願並不強,態度比較被動,一方面他們不缺這塊業務,另一方面四大AMC本身也沒有太多個貸不良的處置經驗」。該人士猜測,這或許也是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地方AMC收購限制的原因之一。
⑥ 銀行業今後的發展趨勢
一、成為項目財務顧問。
早期銀行主要是用儲戶的錢來放貸或投資,存款吸收規模決定了銀行所能投放的貸款規模。大資管時代到來後,銀行開始越來越多使用理財資金對接項目。未來隨著新型金融機構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多,銀行在吸收存款和銷售理財產品上很可能變得越來越沒有優勢。銀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戶資源,還有豐富的項目審查和組織經驗。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項目已暗合了這一趨勢:銀行資金與PPP項目之間存在期限配錯,不適合充當社會資本方,但這並不妨礙銀行以其他方式積極介入,如提供過橋貸款、設備租賃、現金管理、企業資產證券化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引入長期限的外部保險資金、養老金等參與項目。換言之,銀行在PPP項目中充當了政府的財務顧問。
⑦ 十大最危險的銀行
第三方銀行都是風險比較高的,這里舉幾個正規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
拓展資料
1.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財政赤字率適度提高,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大幅增加,減稅降費力度加大,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優化,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控,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平衡。
2.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近三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5.8萬億元,超過前八年總和。
3.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和風險挑戰。國際上,受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風險資產市場波動加劇,國際經貿摩擦、地緣政治演變等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國內方面,由於疫情,金融穩定面臨新的挑戰。一是在疫情沖擊下,部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面臨困境,債務違約風險可能上升。二是疫情引發的金融風險可能滯後,後期不良貸款存在上行壓力,需關注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進一步惡化。三是疫情發展趨勢和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需關注股市、債市、外匯市場運行情況。
4.部分大型企業股權關系復雜,關聯企業多,融資金額大,涉及金融機構多,對區域金融穩定有重要影響。我國金融業總體運行平穩,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盈利能力基本穩定,風險對沖能力不斷增強,金融市場總體運行平穩,股票質押融資風險不斷降低。銀行業資產質量下行壓力和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頻發值得關注。
5.股票質押融資風險下降。隨著股票質押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有序推進,2019年a股市場總體平穩運行,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規模為5790億股,較上年下降8.76%,為十年來首次下降,股票質押融資爆發風險有所下降。
6.新修訂的《證券法》大幅加大了對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但現行《刑法》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等證券期貨犯罪的處罰力度仍較輕,沒有充分體現「罪刑法定」的原則。建議盡快修訂完善《刑法》,加大對欺詐發行、非法信息披露、操縱市場等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建議以新《證券法》頒布為契機,充實監管力量,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加強證券市場事後監管,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充分發揮投資者保護機構代表的訴訟功能,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
⑧ 超百億銀團貸款面臨違約 天齊鋰業暴雷中信銀行受傷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李欣彤 報道
羅永浩曾經在脫口秀中講過一個段子,如果你欠銀行100塊,那是你的煩惱。如果你欠銀行一個億,那是銀行的煩惱。如今,一家老牌股份銀行正在面臨著巨額煩惱。
上周末,一則重磅消息刷屏,曾經被眾人看好的白馬股天齊鋰業(002466)自曝百億債務即將逾期,11月16日一開盤,天齊鋰業直接跌停,隨後跌幅收窄,當日收跌7.69%,總市值蒸發近30億元人民幣。市場投資者可以選擇用腳投票,而當時牽頭為天齊鋰業做銀團貸款的中信銀行,恐怕沒有這么輕松。
根據天齊鋰業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目前的現金流水平未有實質性提升,資金也陷入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此前中信銀行曾牽頭為天齊鋰業並購事項做銀團貸款,根據相關協議,並購貸款中124.4億元人民幣將於今年的11月底到期,而公司目前無法及時償付,已經向銀團遞交了展期申請。
對此,記者就本次巨額銀團貸款中中信銀行出借比例、是否同意展期、相關風險如何化解等方面嘗試采訪,但截至發稿未獲任何回復。
"銀團的牽頭機構通常出借的資金比例會更大一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股份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貸款展期的審批與發放貸款的審批幾乎一樣,都需要總行重新做一次風險評估,並且需要重新確認擔保資格和能力或者增加抵押物,至於是否會對天齊鋰業進行展期,還要看銀團對於該公司未來發展是否充滿信心。
百億銀團貸款面臨違約
一筆高杠桿的收購案讓天齊鋰業嘗盡了苦果,也為中信銀行的信貸風險埋下了隱患。
天齊鋰業是中國鋰資源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鋰資源開采、銷售和鋰鹽產品生產製造。2010年8月正式登陸A股的天齊鋰業通過買買買,一路順風順水成為業內首屈一指的企業,被市場公認為安全系數非常高的白馬股。上市之後,公司整體經營蒸蒸日上,上市8年時間的總營收達到142億元人民幣,而為了鞏固自己在鋰業的話語權,盡早站上更廣闊的舞台,2018年時,天齊鋰業再次動了並購的念頭,這次的標的為智利化工礦業公司(下稱"SQM公司")。資料顯示,SQM公司坐擁阿塔卡瑪鹽湖,該鹽湖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鋰資源和鉀資源。
根據當時SQM公司的市值,想要購買其23.77%的股權大約需要40億美元,而天齊鋰業上市八年的營收全加起來都還不夠。這時,天齊鋰業選擇了向銀團貸款。
2018年12月,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在智利聖地亞哥證券交易所通過場內交易方式拍得SQM公司6256萬股A類股股份,佔SQM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3.77%,最終交易價格為40.66億美元。
這份公告中,天齊鋰業詳細披露了資金來源。40.66億美元的購買資金中,公司自籌資金僅7.26億美元,其餘35億美元均來自銀行貸款。其中,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牽頭的跨境並購銀團提供25億美元境內銀團貸款和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牽頭的跨境並購銀團提供了10億美元境外銀團貸款。
並購完成後,天齊鋰業的負債率從2017年的40.39%激增至2019年末的78.41%。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天齊鋰業的負債率更是達到81.2%。此外,由於鋰業市場結束暴利時代,當時收購SQM公司又有一定的溢價,導致天齊鋰業的經營狀況一落千丈。2019年時,公司巨虧59.83億元人民幣,今年一季度公司凈虧損5.00億元人民幣,同比降幅549.52%,到了二季度末,凈虧損達到7.25億元人民幣,同比降幅767.83%,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達到11.03億元人民幣。
今年11月13日晚間,雷爆了。
天齊鋰業發布了一則重大風險事項進展公告表示,天齊鋰業的並購貸款中有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4億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79.35%。盡管天齊鋰業已經向銀團正式提交了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但目前尚在審批中,存在貸款到期未能成功展期而天齊鋰業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公司暫緩支付2020年內到期的部分並購貸款利息。截至目前,累計應付未付銀團並購貸款利息金額約4.71億元人民幣。
中信銀行不良率高居A股股份行榜首
根據天齊鋰業此前發布的公告,上述35億美元的銀團貸款中,有23億美元的貸款最長期限是2年,另外12億美元貸款期限是3年,另有2年寬限期。
從天齊鋰業的財報來看,2019年底,該公司通過配股的方式籌資,並於今年一季度償還了部分貸款,到了今年11月底,該公司需要償還的總額達到124.4億元人民幣,但天齊鋰業賬面上的貨幣資金余額還不足13億元人民幣。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天齊鋰業只能向銀團申請展期,也就是延期還款。
"貸款展期本身就說明借款人的還款可能出現問題,加大了貸款的風險,因此銀行在審批時,會更重視其擔保和抵押的問題。主要會根據貸款種類、借款人的信用等級和抵押品、質押品、保證人等情況,重新確定每一款貸款的風險度。"上述股份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展期還款的期限不得超過原貸款期限,或者僅為原貸款期限的一半,展期審批能否通過,主要還是看銀團對於天齊鋰業未來發展是否充滿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天齊鋰業的經營狀況遭遇滑鐵盧,2020年的業績更是大跳水,在此情況下,今年6月底,中信銀行還為其新增授信1億美元。
6月30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申請新增綜合授信不超過1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約6億元),期限1年,資金將用於向泰利森鋰業私人有限公司支付鋰精礦采購貨款。天齊鋰業本次若能獲得中信銀行的授信,將改善公司流動性,滿足公司運營對現金的需求,保證各項業務的正常有序開展。
這無疑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但同時人們也擔心天齊鋰業還未清償此前的銀團貸款,中信銀行此次新增授信又能否如期收回?
始料未及的是,這筆1億美元的貸款本應該在2021年6月底還清,可是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該筆貸款已經於今年11月14日之前償還完畢,主要償還方為公司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公司自有資金。
"在明知借款人還款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銀行通常是不會冒險放款的。另外,在資金鏈本就緊張的情況下,天齊鋰業還提前償還了這筆貸款,這讓人想不通。"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1億美元的授信額度肯定是需要總行進行審批的,此時,中信銀行新增授信,或許能從側面反映出銀行對天齊鋰業重振雄風抱有一定的期待。但同時,也需要重新考量一下中信銀行的風險管理是否完善。
截至2020年9月末,中信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98%,在A股上市的股份行中居於首位,較2019年末的1.65%已經上升了0.3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為864.5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加203.37億元人民幣,增幅達到30.76%,同期撥備覆蓋率降至170.08%。三季報中並未披露關注類貸款佔比,但從半年報可以看出,該行關注類貸款佔比為2.55%,較去年末的2.22%上漲了0.33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余額達到1073.17億元人民幣,較去年末增幅為20.84%。
在經營情況方面,今年前9個月,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491.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7%;實現歸母凈利潤369.1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41%,其中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力度在A股上市股份行中排名第一,達到686.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25.00%。
⑨ 交通銀行催款電話說的很嚴重
交通銀行催收真的很惡心。天天打電話,逾期5個多月了一直都沒有給我打電話額度都比交通要高。
交通銀行的性質是國企,是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直接管轄的國有五大銀行之一。交通銀行全稱為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創始於1908年,1987年重新組建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2005年6月交通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並於2007年5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拓展資料
1、交通銀行是中國主要金融服務供應商之一,集團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證券、信託、金融租賃、基金管理、保險、離岸金融服務等。交通銀行擁有境內分行機構235家,其中省分行30家,直屬分行7家,省轄行199家,在全國239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158個縣或縣級市共設有3,270個營業網點;旗下擁有7家非銀子公司,包括全資子公司交銀租賃、交銀保險、交銀投資,控股子公司交銀基金、交銀國信、交銀人壽、交銀國際。此外,交通銀行還是常熟農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西藏銀行的並列第一大股東,戰略入股海南銀行,控股4家村鎮銀行。
2、截至2017年末,交通銀行境內分行機構232家,其中省分行30家、直屬分行7家、省轄行195家,在全國236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167個縣或縣級市共設有3,285個營業網點;旗下全資子公司包括交銀國際、交銀保險和交銀租賃,控股子公司包括交銀基金、交銀國信、交銀人壽及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浙江安吉交銀村鎮銀行、新疆石河子交銀村鎮銀行、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此外,交行還是江蘇常熟農商行的第一大股東、西藏銀行的並列第一大股東,並戰略入股海南銀行。
3、截至2016年末,交通銀行資產規模達到人民幣84,0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44%;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4.02%、12.16%和11%;平均資產回報率(ROAA)和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ROAE)分別為0.87%和12.18%;不良貸款率為1.52%。全年實現凈利潤人民幣67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4、截至2017年3月,交通銀行已在1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家分(子)行及代表處,分別是香港分行、紐約分行、東京分行、新加坡分行、首爾分行、法蘭克福分行、澳門分行、胡志明市分行、舊金山分行、悉尼分行、台北分行、倫敦分行/英國子行、盧森堡子行/盧森堡分行、布里斯班分行、交銀(盧森堡)巴黎分行、交銀(盧森堡)羅馬分行、巴西BBM銀行(交銀BBM)和多倫多代表處,境外營業網點共65個(不含代表處)。
5、截止2019年末,交通銀行資產規模達到人民幣99056.00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772.81億元;歸屬凈利潤增長率較上年末增長4.96%;不良貸款余額780.43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55.31億元;不良貸款率1.47%。
⑩ 行方是否有做不良的需求,需要了解哪些數據
摘要 企業發展過程中,不良數據會比較多,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按照不同的種類歸納到普通的表格裡面。這樣的統計方法比較簡單,但也比較耗時,所以統計起來需要消耗不少人力和物力。如果想要更加清晰明了的數據表,就要摒棄傳統數據表,在表格裡面加入多元素,比如說使用數據統計軟體finereport來製作,它內置多種模板能更好的做出各種數據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