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私自用他人的質料信息貸款。我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可以報警處理,如果確有其事的話,這個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僅屬於違規操作貸款,更可能涉嫌了盜用他人信息和詐騙等刑事犯罪,到警察局報案並向該員工所屬銀行投訴是最好的辦法!
2.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貸款犯法嗎
盜用他人身份證貸款屬於違法行為,構成侵犯姓名權的民事侵權行為。若情節嚴重,可構成騙取貸款罪。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姓名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根據《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根據《刑法》第175條規定的多種犯罪之一:「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 利用他人信息貸款構成什麼罪
法律分析:冒用他人信息進行貸款的,有可能構成騙取貸款罪或者貸款詐騙罪。騙取貸款罪是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貸款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4. 利用他人信息貸款構成什麼罪
一、利用他人信息貸款構成什麼罪
1、冒用他人信息進行貸款的,有可能構成騙取貸款罪或者貸款詐騙罪。騙取貸款罪是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貸款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
【高利轉貸罪】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盜用他人身份信息貸款怎麼判刑
盜用他人身份信息貸款判刑如下:
1、盜用他人身份信息貸款,構成貸款詐騙罪的,一般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5. 盜用他人信息貸款屬於什麼罪
法律分析:冒用他人的信息向銀行進行貸款構成貸款詐騙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6. 利用他人信息貸款構成什麼罪
冒用他人的信息向銀行進行貸款構成貸款詐騙罪。詐騙罪侵犯的法益不僅僅只有一項,此罪既侵犯了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對其發放貸款的所有權,還對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進行了侵犯。
如果行為人以非法佔有作為目的,向銀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貸款,數額較大的,就觸犯了貸款詐騙罪,可以對行為人判處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且要同時處以二萬元人民幣以上二十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罰金。如果貸款詐騙的數額巨大或者是有其他嚴重的情節,則可以處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且處以五萬以上五十萬以下的罰金。如果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是情節特別嚴重的,則處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無期徒刑,並且處以罰金。
借款詐騙罪立案條件是哪些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7. 被人盜用信息貸款怎麼辦
法律分析:1、被冒名人應積極與辦理貸款、信用卡的銀行進行協商,如果銀行拒不解決,可向人民法院上訴,要求銀行承擔因審核不嚴帶來的相應法律責任。
2、被冒名人要注意搜集證據,鑒於冒名貸款的各式合同、證據非本人簽署,可以申請法律鑒定。
3、被冒名人切勿聽信任何中介機構可以「洗白」信用記錄的謠言,選取正規的法律程序解決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
第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一)拒絕公安機關查驗居民身份證的;
(二)轉讓、出借居民身份證的;
(三)使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四)故意毀壞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六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或者竊取居民身份證情節嚴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第十七條 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本條例時,徇私舞弊、侵害公民合法權利和利益的,應當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 盜用他人信息網貸會怎麼處理
被他人盜用信息做網貸的,可以直接撥打110報警電話報警,也可以到當地公安機關現場報警。如果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涉嫌貸款詐騙罪的,公安機關會立案受理。受害人當然也可以起訴銀行,走律法途徑使自己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9. 盜用他人身份信息去貸款是什麼罪
法律分析:盜用信息貸款、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若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