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江蘇鄉鎮企業貸款余額

江蘇鄉鎮企業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2-09-23 00:55:48

㈠ 急需有關金山鎮地區地質構造資料!在線等~

您好!

1、江蘇金山鎮

【概況】

金山鎮21個行政村,總面積6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萬畝,總人口4.7萬。

【發展思路】

搶抓機遇,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建設「十有」、「六化」新金山,向著建設「工業強鎮、財政富鎮、現代農業大鎮、文化名鎮、邊界重鎮」目標奮勇前進。

【區位交通】

金山鎮地處蘇魯交界,位於贛榆縣北部,距縣城25公里,交通便捷,緊依204國首、242省道、「同三」高速穿境而過,距國際港口連雲港70公里,連雲港機場55公里,青島國際機場200公里,隴海鐵路60公里,兗石鐵路18公里。

【自然資源】

水資源豐富。八條路水庫是全縣第二大水庫,年蓄水量1200萬立方米。境內有龍王河、神泉河兩條主幹河流,水質清澈,水域面積寬廣。

【人文旅遊】

金山鎮擁有眾多的旅遊開發項目,以徐福祠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和龜山、懷仁山為代表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國內外大批遊客。近年來,金山鎮又引進資金1000萬元,建成金山世紀園。金山世紀園依山傍水,雲霧繚繞,集休閑、娛樂、服務於一體,四周綠樹紅花,空氣清新,是一處生態旅遊景點。為迎接今年中國贛榆徐福海洋文化節,全鎮又多方籌資對徐福祠進行了修建改造,主動融入了縣「山海祠」的旅遊經濟圈。

【綜合經濟】

國內生產總值2.2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1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95.2萬元,人均純收入4596元

【工業經濟】

工業投入2.13億元,工業產值3.98億元,工業用電量767.5萬千瓦時,金五、金江、金山高發、連雲港高發、金康、達柯拉六家企業名列全縣稅收前50強,全鎮工業稅收1010萬元, 啟用民資1.5億元興建民營創業園打造創業平台。

【農業經濟】

金山鎮依託金五、金韓等龍頭企業帶動了本鎮及周邊地區40萬頭生豬,300萬只蛋肉雞,5000萬羽鵪鶉,3000畝有機茶園,2萬畝甘薯,5萬畝桑,5萬畝楊木,15萬畝花生,20萬畝水稻,40萬畝小麥,形成了依託資源優勢發展工業,以工促農、三產並進的強勁發展態勢。與此同時,通過強化技能培訓,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共轉移建築與玩具加工等勞務人員13462人,其中縣外轉移勞動力9930人。

【對外開放】

金山鎮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舉全鎮之力,強力突破,積極實施「瞄準蘇錫常、緊盯浙滬魯、放眼日美韓」的招商策略,大力度、高強度、快速度推進招商引資進程。2005年引進項目30多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12個,3000萬元以上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3.5億元,協議利用外資600萬美元,實際引進外資230萬美元,內聯資金8000萬元,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第三產業】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億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3600萬元、貸款余額3000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980萬元,集貿市場6個。

【社會事業】

學校8所、教師600人、在校生9800人;醫院1所、醫生50人、病床34張;有線電視入戶率78%。

【城鎮建設】

鎮建成區面積1.1平方公里,建成區總戶數5000戶、建成區人口數25000人,建成區建房面積1600萬平方米、公共綠地面積500畝、人均住房面積34.5平方米。

【重點企業】

江蘇金五食品有限公司、金韓食品、金康化工、金江絲綢、達柯拉海藻、金圓制桿廠、高發玩具禮品有限公司。

【特色產品】

金五粉絲、徐福茶、金韓食品、玩具

【鄉鎮名片】

江蘇省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鎮、連雲港市「鵪鶉之鄉」、「果茶之鄉」、「建築之鄉」、「新型小城鎮示範鎮」。

2、江西金山鎮

宜春市上栗縣所轄

金山鎮地處萍北偏西,與湖南瀏陽、醴陵接壤。轄21個行政村,406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6.9萬,總面積97.14平方公里。2003年全鎮妄稱工農業總產值6.41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74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63元。近年來,金山鎮積極調整種養結構,逐步向特色農業邁進,建立了金山榨菜基地、鳳亭、橋塘、中合、高山4個花卉苗木基地,白合、石澗山羊基地。堅持「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大力招商引資,工業迅速發展,已形成鞭炮煙花、煤炭、建材、食品、機械、造紙等工業體系。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全鎮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有7家,3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3家,上100萬元的企業有28家,個體私營企業總產值和稅收分別佔全鎮工業總產值和稅收總額的91%和86%。

3、重慶金山鎮

金山鎮位於南川市南部,距城區47公里,面積1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40米,最高海拔2067.4米,轄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40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4500人,其中農業人口13400人。全鎮耕地面積14000畝。
該鎮區位獨特。位於金佛山、柏枝山、箐壩山「三山」璧合之腹地,北承南平、南城,東接頭渡、德隆,南射貴州獅溪,西靠萬盛景星。縣道南頭公路橫貫境內,鄉道金獅路連接渝南黔北,屬小河片區中心鎮,自古以來,場鎮商貿興旺,流通活躍。
該鎮資源富集。地下礦藏十分豐富。鋁土礦儲量約5000萬噸,煤炭儲量約800萬噸,石英砂儲量約500萬噸,並有儲量較多的大理石。地表資源得天獨厚。森林面積6.8萬畝,其中竹林4.4萬畝。中葯材面積1萬畝,產天麻、黃連、杜仲等名貴中葯材。境內溪河縱橫,富含水利水能資源。我鎮立體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環境優良。隨著金佛山南坡旅遊開發步伐的加快,將為我鎮培育新興旅遊產業帶來良好契機。

㈡ 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亦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貸款投向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的本外幣企業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中,投向第二產業的貸款增加865.2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增加351.9億元;投向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交運倉儲郵政業和租賃商務業的貸款分別增加348.2億元、325.2億元、263.5億元、122.9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加快,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消費貸款273.9億元,同比少增162.4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91.2億元,同比少增134.4億元。從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看,第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住房貸款90.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79.5億元和53.8億元,其中9月份增加37.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2.7億元和34.2億元。前三季度全市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和其他消費貸款分別增加98億元和85.6億元,同比分別少增16.5億元和11.4億元。
拓展資料
貸款指國家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借款人所提供的按約定的利率和期限還本付息的貨幣資金。貸款按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按有無擔保劃可分為信用和擔保貸款,按貸款的使用對象和用途可分為農村工商、消費貸款等,按個人貸款的種類可分為個人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公積金以及個人住房組合貸款。在會計處理上,企業的貸款可以根據貸款期限的長短並通過「短期借款」科目或「長期借款」科目進行核算,然後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貸款利息。

㈢ 江蘇省的經濟規模

江蘇經濟情況 工業 江蘇省的工業主導產業一直居於全國前列。江蘇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現已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體系,機械、汽車、電子、化工、紡織、冶金、建材、食品是江蘇工業的主導產業,並擁有一批骨幹企業和名牌產品。1998年,全省完成工業增加值317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農業 江蘇省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區,江蘇省1998年糧食總產達3415萬噸,肉類、水產品產量分別為277.5萬噸和282萬噸,園藝作物達到1500萬畝。 江蘇省的太湖豬、太湖鵝、高郵鴨、陽澄湖大閘蟹、碧螺春茶、泰興白果、白沙枇杷等名特產品,受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江蘇已設立12個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並大力開發綠色食品、水產養殖、旅遊農業等,使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涌現了鎮江丹徒龍山鰻業公司等一批農工貿一體化企業。 欣欣向榮的江蘇農村鄉鎮工業 江蘇是中國鄉鎮工業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尤其是蘇州、無錫、常州地區的鄉鎮企業,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水平高,發展開放型經濟的程度也較高,在全國享有盛譽。鄉鎮企業的產值在全省農村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已超過80%,在全省工業經濟總量中比重超過60%。鄉鎮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為農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為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吸納了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改變了農村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縮小了城鄉差距,加快了農村現代化的步伐。 交通 鐵路運輸日益便捷。江蘇境內以南京、徐州為樞紐,有北京至上海、南京至蕪湖、連雲港至烏魯木齊三條鐵路干線通過。旅客列車可直達國內40多個大中城市,快速火車由南京至上海僅需2小時30分鍾。江蘇省還成立了地方鐵路公司,修築縱貫全省的鐵路,現已修至蘇北腹地的淮陰市。東起連雲港的新亞歐大陸橋自1992年底開通以來,已承擔了95%以上的過境運輸業務。 通訊 江蘇省郵電綜合能力居全國第二位。目前,江蘇已建成以光纜為主、數字微波為輔的長途傳輸干線網,採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SDH—同步數字傳輸技術,實現了鄉以上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移動通信覆蓋全省並實現全國漫遊,無線尋呼實現全省聯網,數據通信、多媒體通信等現代通信業務不斷推出,郵政「綠卡」、特快專遞、郵送廣告、鮮花禮儀電報等郵政新業務廣泛使用,全省綜合通信能力居全國第二位,並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村村通電話。1998年全省局用交換機總容量1250萬門,電話用戶約890萬戶,其中行動電話140萬戶,電話普及率達18.3% 第三產業 1998年,江蘇省第三產業持續發展,全年增加值為2542.9億元,較上年增長13%。金融保險、商品流通、房地產、旅遊及信息咨詢、法律服務等門類,已逐步向社會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目前,江蘇第三產業已擁有「海外企業集團」、「舜天集團」、「江蘇匯鴻集團」、「蘇州物貿集團」和「金陵飯店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 江蘇省已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有機結合的市場體系框架。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6018個,年成交總額3182.4億元。1998年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成交額穩步增長;生產資料市場平穩發展,全省現有生產資料市場696個;商品交易市場貨源充足,買方市場特徵進一步顯現。 1998年,全省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市場已達338個,超10億元市場42個,其中,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常熟招商城超100億元。 江蘇省金融、保險事業發展良好。到1998年底,全社會各項存款余額為6578.8億元,貸款余額5063.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898.7億元和609.9億元。經國家批准,江蘇省現已在南京設立了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

㈣ 金融扶貧總結

金融扶貧總結

扶貧是為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旨在扶助貧困戶或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下面我為大家帶來金融扶貧總結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金融扶貧總結

近年來,貴州農信社以“三結合”實施精準扶貧,以信貸資源為貧困地區農戶拓寬資金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夯實發展基礎,在金融支持精準扶貧的工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效。

結合一:與農村信用工程相結合

據貴州省農村信用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宋銳介紹:貴州省農村信用聯社成以來,把農村信用工程作為服務“三農”的重要抓手,以農戶建檔評級工作為基礎,根據資信調查情況進行量化評級,開展信用農戶的評定和信用村組、信用鄉鎮及信用縣(市)的創建。截至2015年3月末,已評定信用農戶689萬戶,創建信用組77613個、信用村9599個、信用鄉鎮622個、農村金融信用縣13個,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信用工程體系,保障了扶貧資金的有效使用,解決了農村經濟發展中金融支持這個關鍵性問題。

一是為貧困農戶獲取貸款創造條件,有效破解農民“貸款難”問題。農信社通過信用工程的這一基礎性金融服務的建設,成功創建信用共同體,開拓農民無擔保、無抵押、純信用的融資途徑,為農戶獲取信貸資源提供可能。農信社立足農村信用工程建設成效,有效綜合監管部門、地方政府及農信社的資金資源,將政府貼息與農信社降息相結合,並以1:1.1的比例匹配支農再貸款信貸資金,有效降低扶貧對象的融資成本,放大可利用貸款的資金規模,使大量分散且缺乏有效擔保的貧困農戶獲得了貸款支持。截至2015年3月末,全省農信社已累計向672萬農戶發放了小額信用貸款3883億元。

二是精準定位信貸資金投放,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益。農信社將信用工程建設與政府扶貧開發工作對接起來,通過農戶信用信息和扶貧信息的結合使用,以信用評級“聯姻”精準扶貧,讓涉農貸款得以精準投放。截至2015年5月末,農信社累計向401367戶農戶發放扶貧到戶貼息貸款72億元,扶持絕對貧困戶21.3萬戶,扶貧貸款覆蓋9388個貧困村,在全省71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貸款余額達1958億元。

三是實行動態管理,有效激勵農戶生產積極性。為確保信用工程建設質量,農信社定期開展年檢工作,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對農戶信用狀況進行動態管理,農戶可以通過提高信用等級來提高貸款額度。這樣的管理方式有效激勵了農戶在獲取貸款後積極發展生產,以增強經濟實力,積累信用記錄,提升貸款額度,逐步形成了農村信用體系和扶貧攻堅開發的良性促進機制。在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的帶動下,全省13個農村信用縣的貸款余額從2010年的125.56億元增長到2015年末的348.2億元,涉農貸款余額增長幅度達168%。

結合二:與實施普惠金融相結合

當前,貴州農信社從業人員達到2.5萬人,營業網點2194個,“信合村村通”服務點近2萬個,布放ATM機具3093台,機構網點覆蓋城鄉,金融服務通達村寨,已構築起輻射全省的服務網路。依託深入農村、服務農民、惠及城鄉的服務網路,農信社廣泛開展普惠金融服務,以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和經營機制的創新,為貧困地區提供了效率高、成本低的金融服務,為農戶脫貧致富創造了有益的金融環境。

一是暢通支付結算渠道,提升涉農服務水平。自2012年起,貴州農信社大力建設“信合村村通”工程,為扶貧資金的有效利用構建渠道,提高了補貼發放效率和精準度,推動了金融服務的延伸,確保了貧困地區群眾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截至2015年6月末,全省農信社已無償代理兌付中央和省安排的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涉農補貼資金400多億元,“信合村村通”累計交易263.6萬筆,有效節省了取款匯款的交通成本、誤工成本。

二是建立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為農民工創業就業提供支持。為解決農民工服務“兩頭空”的問題,農信社在廣東、浙江、福建、江蘇等地設立13個駐外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為農民工外出和返鄉的創業就業提供金融支持,通過創業能人的發展,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當前,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幫助農民工獲得各種賠償、補償1833.99萬元,並引導3.69萬戶農民工返鄉創業,發放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17億元,帶動39萬貧困人口就業。

三是圍繞民生工程建設,為扶貧開發提供信貸支持。農信社圍繞貴州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建設,以支農支小為重點,僅2015年度就發放“四在農家 美麗鄉村”貸款36億元,貸款余額為296億元。其中,支持“小康路”貸款余額24億元,支持“小康水”貸款余額10億元,支持支持“小康房”貸款余額 138億元,支持“小康電”貸款余額5億元,支持“小康訊”貸款余額3億元,支持“小康寨”貸款余額43億元。全省農信社累計投放農村建房貸款225億元,惠及農戶79萬戶,發放農村危房改造貸款39億元,惠及農戶12萬戶。

結合三: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

貧困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產業發展的問題,產業發展不上去,扶貧成果也得不到鞏固。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指出,發展要因地制宜,一村一業,一鄉一品,農民就會因此受益。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也多次強調,貴州扶貧開發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的扶貧開發之路。當前,貴州省委、省政府結合全省實際情況,制定並實施了“5個100工程”、貴安新區、“五張名片”特色產業和“五大新興產業”等發展規劃,意在通過特色產業的發展,促進脫貧致富、全面奔小康目標實現。

為更好促進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貴州農信社結合上述重點工作的部署,充分考慮貧困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扶持地方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促進專業合作社及農戶生產規模的擴大;以金融產品服務的創新,激發農戶的生產和創業熱情;以企業、合作社、農戶、銀行的`多方聯動,推動地方特色產業鏈的形成。

一是因地制宜,因戶施法,結合地方實際助推產業發展。農信社圍繞產業發展這一重點,瞄準“三大連片特困地區”的地方特色產業,探索建立鏈式金融服務體系。在畢節,農信社為轄內68個重點鄉鎮量身打造了“一鎮一策”的金融服務措施,為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提供差異化的無縫對接服務,加大核桃、茶葉、中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種養殖產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地方特色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如大方聯社向六龍鎮養殖合作社成員整體授信220萬元發展生態養殖,就帶動了當地100多戶農戶脫貧致富。

二是結合“三農”、小微企業和扶貧開發的資金需求特點,大力推進富民惠農金融創新工作。全省農信社結合“三農”和縣域經濟特點,相繼推出“致富通”、“金紐帶”等系列共90多個符合自身特點、農民喜愛的服務產品,極大地滿足了貧困地區廣大農戶及小微企業在發展特色產業上的信貸需求。同時,農信社積極創新抵押擔保機制,推動建立各類涉農融資擔保基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等多種增信模式,解決農戶大額貸款擔保難問題。

三是圍繞發展規劃,以信貸投放帶動產業發展“蝴蝶效應”。農信社作為“3個15萬元”政策的主辦銀行,發放了全省95%以上的小微企業貸款,全省農信社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067億元,大量小微企業在農信社的支持下成長為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農信社以“企業+合作社+農戶+農信社”等運營成熟的鏈式金融服務,大力支持特色農業、新型農業、科技農業等產業發展,圍繞園區建設,累計發放“5個100工程”貸款179億元,余額573億元。

篇二:金融扶貧總結

根據省委、市委、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全市、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部署,我鎮按照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和“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嚴格按照規定步驟和時間節點開展工作。

一、xx鎮精準扶貧工作概況

(一)基本情況

xx鎮位於會昌縣北部,東臨瑞金市雲石山鄉,南連本縣庄口鎮,西接本縣小密鄉,北鄰瑞金市萬田鄉,下轄23村(居)委會、383個村小組。面積 196.4平方公里,總戶數16396戶,人口63998人。經篩選識別,目前全鎮人均純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貧困人口仍有3840戶12963人。按貧困屬性分,低保人口佔17.1%,五保人口佔2.6%,其他貧困人口佔80.3%;按貧困成因分,因災、因病、因殘致貧佔45.3%,因學致貧占 4.2%,因自然環境差致貧佔4.1%,因缺產業、技術、資金致貧佔46.4%。

(二)工作措施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該鎮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從建立結對幫扶機制、發展產業幫扶等方面入手,以“六個到村到戶”為總體要求,精準發力,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結對幫扶到村到戶。組建幫扶工作隊伍。在縣派該鎮22個縣直幫扶單位的基礎上,結合鎮村實際,從鎮屬各單位、各村(社區)選派鎮村幹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共220名幫扶人員,建立由駐村組長任隊長,縣幫扶單位幹部、駐村幹部、村幹部、致富能人為成員的22個扶貧工作隊,與全鎮貧困人口 3840戶12963人結對幫扶。嚴格幫扶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xx鎮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周必須到村到戶一次以上,掌握貧困戶的基本情況,找准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計劃,做到“不脫貧不收隊”。

二是產業扶貧到村到戶。針對缺產業、技術、資金致貧的貧困人口,依託現有的產業基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支持鼓勵發展各類生產加工業,並在資金、技術、用地上給予大力扶持,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全鎮種植葡萄超過1000畝、臍橙超過10000畝、大棚西瓜及蔬菜各1000畝、烤煙900畝、蓮子500畝,新植油茶2000畝;年出欄生豬逾3萬頭,實現產值3200餘萬元;電子、服裝、鞋帽等加工企業達到60餘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0家。

三是教育扶貧到村到戶。針對因學致貧的貧困人口,實施好“扶智工程”。加大保學控輟力度,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水平,讓每個貧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支持中職招生重點向貧困家庭傾斜,繼續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為貧困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充分利用“雨露計劃”“陽光工程”等平台,加強對貧困家庭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專業技術,增強致富本領。

四是基礎設施扶貧到村到戶。針對基礎設施薄弱的特點,持續加大投入,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基礎設施的承載力。投入400餘萬元,實施了9 個扶貧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及小農水項目;投入500餘萬元,實施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啟動牛睡村高陂、南星獅仙崬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入資金300餘萬元,實施了紅星村豪豬大橋、紅星大橋危橋改造等道路交通項目。

五是保障扶貧到村到戶。對貧困對象中符合農村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條件的,及時落實相關政策,給予相應補助救助。對符合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的幫扶對象,優先安排土坯房改造,做好“一對一、全覆蓋”的幫建工作,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仍然住在危舊土坯房且無經濟能力改建的特困戶,想方設法籌集改建資金,努力實現應改盡改,切實改善貧困群眾的居住條件。

六是移民搬遷扶貧到村到戶。針對因自然條件差導致的貧困人口,採取移民搬遷的方式扶貧。由於山區群眾居住點多、面廣、分散,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昂,就醫、就學、就業等基本需求難以保障,要實現脫貧只能實施移民搬遷整村推進項目。制定了科學的移民搬遷規劃,分步驟穩妥有序推進。同時,引導貧困戶在遷入地就業創業,促使移民搬遷群眾住得下來、發展得起來,逐步脫貧致富。

(三)存在的問題

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有三個問題較為突出:

一是識別難度不小。除絕對貧困人口低保戶和五保戶易識別外,相對貧困人口因村民的收入難以准確測定,且貧困人口數量較多,扶持對象難以精準識別,存在鑒定難的問題。

二是投入明顯不足。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雖然有了比較大的改觀,但仍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後的發展需要,例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大;水利設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澇條件不足,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很弱。扶貧資金籌集渠道狹窄,僅依靠扶貧辦的項目資金和縣直幫扶單位的有限扶持資金,與扶貧的投入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車薪。

三是脫貧難度加大。自我發展的能力弱,貧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觀念陳舊,學習意識不強,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在走訪農戶中發現,貧困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病殘戶或無勞動力戶,脫貧難度較大。返貧現象突出,每年都會出現一部分已經脫貧的人群,由於脫貧基礎不牢,因突然的疾病、災害、入學等又重新返貧,而且返貧人群容易成為扶貧工作的盲區。

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若干思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精準扶貧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從長遠考慮、從現實出發,上下聯動、統籌推進,按照“133”的工作思路,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樹立“一種理念”。扶貧工作艱巨繁重,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需要不同尋常的耐心和毅力。以往,少數幹部對扶貧工作往往是“只喊喊、不到村”,“只轉轉、不用心”,“只談談、不落實”,這些說到底都是思想上缺乏“真扶貧”的意識;有些貧困戶不思進取、好吃懶做,以“吃低保、靠救濟”為榮,缺少“真致富”的志氣。實行精準扶貧、有效減貧脫貧,必須牢固樹立扶真貧、真扶貧的理念。一方面從思想教育、考核導向等方面入手,讓各級幹部做到真正用心扶貧、潛心扶貧;另一方面加大對貧困戶的正面宣傳教育力度,實施“扶志工程”,引導貧困戶樹立“崇尚致富、脫貧光榮”的理念,讓貧困戶真心想脫貧、真心想致富,充分激發自身“原動力”。同時,大力引導社會力量真心參與扶貧、真正幫扶脫貧,在全社會形成“扶貧向善”、“濟困光榮”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三個精準”。一是精準識別,解決“要扶誰”的問題。按照統一規范的識別標准和操作流程,嚴格把好群眾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確認審核關,精準識別出真正的貧困人口。同時,建立科學的監測評估體系,根據貧困戶動態化管理的要求,對穩定脫貧的及時退出,對返貧需扶持的及時納入,引入第三方識別機制,通過入戶正面抽查及側面輔助分析貧困戶銀行存款、子女就學、醫院就診、用電量等情況的方式進行逐一核實,確保貧困人口識別的精準度。二是精準施策,解決“怎麼扶”的問題。採取群眾“點菜”、政府“下廚”方式,做到“三個一”,即為貧困戶建立一本扶貧台賬、制訂一個脫貧計劃、定做一套幫扶措施。堅持開發扶貧與救濟扶貧“兩項驅動”,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對低保戶、五保戶等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織牢社會保障“網”,實行政府“兜底”、救濟扶貧;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貧困人口,根據不同的貧困成因,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集中政府、市場及社會資源,主要採取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移民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等模式給予個性化、精準化幫扶。三是精準幫扶,解決“誰來扶”的問題。建立縣領導結對鄉鎮、縣直部門結對村、黨員結對貧困戶的到戶到人的幫扶責任制,做到幫扶全覆蓋,要求不脫貧不脫鉤。同時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愛心人士參與扶貧,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以“傳幫帶”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在全社會形成“扶貧向善、濟困光榮”的正能量。

(三)建立“三項機制”。一是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考核機制是推動工作的“方向標”,建議結合各縣(市、區)的貧困程度制定更具操作力、個性化、具體化的考核措施,特別是對國定貧困縣的考核要降低對GDP指標、財政收入增長等指標的考核權重,著重增加扶貧減貧的考核權重,真正形成以扶貧減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同時,針對當前貧困縣不願、不敢“摘帽”的現象,建議建立脫貧“摘帽”激勵機制,出台相關優惠政策,對提前脫貧“摘帽”的,原定扶持政策不變、投入力度不減,並給予適當獎勵,讓貧困縣敢“摘帽”、願“摘帽”。二是建立涉農資金整合統籌機制。當前,涉農資金多頭下達、零敲碎打、平均用力、“天女散花”的現象仍然存在,盡管各地在整合統籌涉農資金上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但受限於體制機制性障礙,成效非常有限,急需從更高的層面、更深的層次、更廣的范圍加以解決。因此,建議市裡對全市涉農資金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歸並,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集中財力辦大事,做大扶貧資金總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是建立金融扶貧引導機制。當前,受行業性質所限,金融機構“嫌貧愛富”已成為一種不成文的做法,即使能夠給貧困戶貸款也是杯水車薪,很多貧困戶因為缺少資金長期無法脫貧致富。因此,建議市委、市政府出台激勵措施,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引導金融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大對貧困戶的信貸支持。

;

㈤ 農村信用社貸款怎麼查詢還款余額

農村信用社貸款查詢還款余額方式:

  1. 持卡人可以攜帶你的卡或者存摺,到附近的任一銀行ATM等自助查詢設備上,插入卡輸入密碼即可查詢余額。

  2. 請攜帶你的河南農村信用社借記卡或者存摺到營業網點,請櫃台工作人員幫助你查詢賬戶余額。

  3. 持卡人也可以撥打河南農村信用社客服電話:96288進行人工坐席咨詢,咨詢如何查河南農村信用社銀行卡、存摺上面的余額。

㈥ 薛埠鎮的經濟概況

薛埠鎮域內有中外合資企業2家,鄉鎮企業58家,已形成建材、醫化、機械製造、服裝等四大支柱產業。建材工業是本鎮的主導產業。薛埠鎮進一步加大工業投入力度,發展了醫葯化工業、機械製造業、服裝業,並努力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2000年薛埠鎮工業總產值為12億元。主要骨幹企業有:
常州盤固水泥有限公司:年生產水泥能力120萬噸,主要產品有425#、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江蘇省優質產品)。企業2000年實現產值2.5億元,銷售收入2.4億元,獲利稅3000萬元。氰化鈉化工廠:年設計生產液體氰化鈉1.5萬噸,產值4000萬元,利稅600萬元。鵬遠制衣有限公司:年生產成套服裝60萬件,產值6000萬元,創利稅500多萬元。薛埠鎮以它獨特的區位優勢,是百里內農產品的主要集散地,自古就有「商賈雲集」的贊譽。薛埠鎮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市場建設。鎮內有「百花」、「苗豬」、「茶葉花木」、「農貿」四個專業市場,其中:農貿市場面積達5500平方米,年成交額達1億多元。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為15億元,完成財政稅收任務2010多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4000元。
2007年,薛埠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5億元,財政收入1.807億元。農業總產值6.57億元,其中糧食產值3.96億元,多種經營產值5.39億元。糧食總產量40138噸,其中夏糧單產244公斤,秋糧單產451公斤。有大中型農機378台,農機總動力67337千瓦。種植養殖專業戶1608戶,年出欄生豬93924頭,出欄畜禽2131382隻。水產品產量2258噸,水果產量10253噸,蔬菜產量25259噸。農業品牌有百園春茶葉、金鹿牌茅山青鋒、鑫品茶葉、華閣牌乳鴿、優質大米等。薛埠鎮工業企業756家,私營企業192家,個私工業企業731家,工業產品銷售收入36.97億元,工業利稅總額3.88億元。完成技改項目72個,技改投入8億,新辦合資企業3家,合同利用外資1800萬美元,外資供貨額10283萬元。工業品牌有盤固水泥、盤固化工、江南電力水處理設備、傑達服裝、超創電池等。薛埠鎮第三產業實體5900個,從業人員1.2萬人。第三產業增加值11.7億元,集貿市場成交額4.34億元。薛埠鎮新增運輸車輛2166輛,家用汽車839輛。電話普及率95%。年末存款余額5.95億元,年儲蓄存款數4.79億元,人均儲蓄存款7500元,年末貸款余額3.36億元。薛埠鎮新增參加社會保險人數6828人。薛埠鎮現有中小學8所,在職教師434人,在校學生4801人。在圖書館藏書2.9萬冊。開通有線電視25830戶。有茅山地區人民醫院和茅麓醫院及33個醫療點,初級衛生保健普及率100%。自來水普及率96%左右。農民收入穩步增加,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9135元。
經濟結構:三產比例10%,40%,50%。
主導產業:建築材料、紡織服裝、機械電子三大支柱產業,工業品牌有盤固集團、江南電力、超創電池、傑達服飾、機械製造、汽車電子、電線電纜等。
種植和養殖:種植以糧油、花卉、茶葉、果樹為主導,養殖業以家禽、生豬、特色水產為主。
特色產品:享有「中國名茶之鄉」(茶園3000公頃)、「花卉之鄉」(花卉苗木600公頃)美稱,有百園春茶葉、金鹿牌茅山青鋒、鑫品茶葉、華閣牌乳鴿、優質大米等國家級、省級知名品牌。
基礎設施:薛埠鎮作為全國環境優美鎮和全國建設示範鎮,境內基礎設施齊全,擁有220KV-110KV的變電所、庫容1800萬立方米的水庫3座,西氣東輸儲氣站、大型污水處理廠。

㈦ 無錫農商行2018涉農貸款余額

無錫農商行2018涉農貸款余額占總比例73%。
涉農貸款是指《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銀發[2007]246號)統計的貸款,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城市企業及各類組織涉農貸款。
在涉農貸款的分類上,按照城鄉地域將涉農貸款分為農村貸款和城市涉農貸款,按照用途,將涉農貸款劃分為農林牧漁業貸款、農用物資和農副產品流通貸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產品加工貸款、農業生產資料製造貸款、農田基本建設貸款、農業科技貸款等。
按照受貸主體將涉農貸款分為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和各類組織涉農貸款、城市企業和城市各類組織涉農貸款。

㈧ 年度新增可貸資金的計算方法及原理

你好朋友,年度可貸資金=(年度新增存款–年度法定存款准備金變動額)*75%
年度新增存款=年末存款-年初存款
年度法定存款准備金變動額=年末數–年初

可貸資金供給與需求的構成:可貸資金理論認為,利率不是由儲蓄與投資所決定的,而是由借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點所決定的。利率是使用借貸資金的代價,影響借貸資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借貸資金的供給因此與利率成正函數關系,而借貸資金的需求則與利率成反函數關系,兩者的均衡決定利率水平。
按照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當債券需求數量等於供給數量時,債券市場也達到了均衡,即:Bd=Bs需求量等於供給量的價格P*被稱為均衡價格或市場出清價格,與這一價格水平相對應的利率i*被稱作均衡利率或市場出清利率,此時的資金供給正等於資金的需求。新增貸款=本期末貸款余額-上期末貸款余額。

例如,截至2009年8月底,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385,241.19億元,而截至2009年7月底,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381,137.61億元,因此截至2009年8月底,人民幣貸款增加4,104億元,為2009年8月新增貸款。


新增貸款結構特點
1、傳統行業多,新興行業少。貸款的很大一部分存放在傳統行業、夕陽產業和市場需求嚴重的長期產品企業,而高新技術產業、高科技和政府壟斷行業很少。截至2001年底,供銷合作社貸款、鄉鎮企業貸款、房地產貸款和貿易貸款合計45.2億元,占常規貸款的29.22%。

2、一般貸款佔比大,創新貸款佔比小。2001年底,貼現、小額質押、個人住房和消費貸款等低風險貸款余額6.32億元,占經常性貸款的3.84%。

3、信用等級低的客戶多,信用等級高的客戶少。截至2001年底,AAA客戶169家,佔比4.48%,貸款余額76億元,佔比52.72%;AA客戶53523戶,佔比3.60%,貸款余額5.35億元,佔比3.71%;A級及以下客戶3468家,佔比91.92%,貸款余額62.8億元,佔比43.57%。

4、多的其實是用來打基礎的,少的是用來周轉的。大量的移動資金貸款成為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移動資金貸款持續了8年,經歷了多次展期和新增貸款

㈨ 貸款余額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亦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貸款。貸款總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金融機構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是企業在會計期末其貸方發生額的合計數,它表示企業向金融機構舉債或融資的總額。

拓展資料:
貸款余額是指借款人向放貸人所借的款項的剩餘金額,即借款人未歸還的余額,就是貸款余額。通常貸款余額計算為貸款人的貸款總金額減去貸款人已經償還的金額,即貸款人未償還的金額叫做貸款余額。通常貸款余額是指本金未還的余額,與利息金額無關。
利息應屬於貸款附屬的費用,為簽訂貸款合同時雙方的協商事項,並非貸款額度,並且利息會隨著貸款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難以確切的計算準確的利息的金額,所以貸款產生的利息通常不會被包含在貸款余額內。只有極少數平台會將其包含在內。
利息是指借款人為取得資金使用權而向貸款人支付的報酬,它是資本(即貸出的本金)在一定期間內的使用價格。貸款利息可以通過貸款利息計算器詳細的計算出來。在民法中,利息是本金的法定孳息。
貸款,意思是銀行、信用合作社等機構借錢給用錢的單位或個人,一般規定利息、償還日期。 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資產價格均可根據這一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融資者衡量融資成本,投資者計算投資收益,以及管理層對宏觀經濟的調控。
客觀上都要求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基準利率水平作參考。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機制形成的核心。說簡單點,就是你平時往銀行里存錢,他給你利息。基準利率越大,利息越多;基準利率越小,利息越小。

㈩ 江蘇銀行企業貸款有哪些主要是這些!

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一個問題,今年國家也了很多的優惠政策,銀行放低了企業貸款的申請門檻,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去了解一下。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江蘇銀行企業貸款的相關內容。

1、個人委託貸款
由委託人提供資金並承擔全部資金風險,江蘇銀行作為受託人,根據委託人確定的貸款對象、貸款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並協助回收的貸款。
2、經營性車輛(工程機械)貸款
用於客戶在與江蘇銀行有合作關系的生產商、經銷商等處購買經營性車輛、工程機械的貸款。
3、個人金融資產質押循環貸款
客戶持有江蘇銀行個人金融資產,申請質押貸款資金用於滿足日常消費、短期資金周轉等用途的貸款。
4、個人創業擔保貸款
江蘇銀行與各地政府指定的貸款擔保機構開展合作,解決個人創業者從事個體經營或合夥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的貸款。
5、「涉農」個人小額貸款
向「涉農人員」發放的用於「涉農」生產、經營和消費的貸款。
6、存抵貸
客戶在江蘇銀行開立的還款賬戶(借記卡)上開通「存抵貸」功能後,江蘇銀行會每日營業末根據你在還款賬戶中的活期存款余額,按照約定的條件和計算規則,為你計付一定的理財預期收益,定期抵扣貸款利息。
閱讀全文

與江蘇鄉鎮企業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0年房貸款50萬30年月供 瀏覽:468
公積金貸款買的房子過戶 瀏覽:62
150萬房子還貸款多少合適 瀏覽:139
萊蕪住房公積金貸款二套房 瀏覽:259
有車的貸款除了抵押車還有什麼貸款 瀏覽:214
銀行審核消費貸款主要看什麼條件 瀏覽:105
貸款工作證明樣本 瀏覽:838
手機農業銀行貸款誰用過 瀏覽:296
房子交了首付貸款下不來違約金多少 瀏覽:617
抵押貸款評估委託人是誰 瀏覽:971
銀行間拆借中心貸款利率表 瀏覽:842
茂名消費小額貸款公司招聘 瀏覽:846
徵信查詢小額貸款公司UD是 瀏覽:587
房屋過戶貸款轉移 瀏覽:788
48萬公積金貸款30年月供多少錢 瀏覽:778
2018義烏第二套房商業貸款利率 瀏覽:952
助學貸款房子 瀏覽:629
貸款11萬7年每月還多少錢 瀏覽:66
石家莊匯融農村合作銀行能貸款嗎 瀏覽:439
房子貸款辦理按揭小貸必須還玩嗎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