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西部消費貸款余額

西部消費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2-09-26 18:53:52

㈠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分別是多少

  1.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

    2010年5.73萬億元,2009年4.4萬億元,2008年3.01萬億元,2006年2萬億元,2004年1.59萬億元,2003年1.2萬億元,

  2. 個人房屋抵押貸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產抵押,向貸款人申請用於個人合法合規用途的人民幣擔保貸款,用途包括個人購房、購車、消費、經營及其他合規合法等多種用途。

    (2)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㈡ 怎麼查貸款余額

您好,一般來說,查詢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貸款者可以帶上身份證親自到貸款行網點的個貸部門查詢。

第二種:通過網銀查詢貸款者開通網銀之後,就可以足不出戶查詢貸款余額。

第三種:通過銀行客服電話查詢貸款者還可以打貸款行的客服電話查詢。

目前互聯網上可以借錢的平台有很多,建議您在選擇時注意兩大要素,一是選擇可信賴的大品牌;二是要注意借款產品的服務事項清晰透明,比如可借款額度,借款利率,還款時間,還款方式等。只有選擇靠譜的借款產品,才能在滿足您急需用錢的需求同時,保證您的個人利益也不受侵害。

推薦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品牌,面向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無抵押、無擔保的信貸服務,借錢就上度小滿金融APP(點擊官方測額)。有錢花消費類貸款日息低至0.0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消費類產品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
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學生,請您放棄申請。
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
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因內容存在時效性等客觀原因,若回答內容與有錢花產品的實際息費計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滿金融APP-有錢花借款頁面顯示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㈢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

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是當前擴大我國國內需求與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面臨著個人信用制度不完備、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風險防範和風險轉移機制缺失以及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的問題。對此文章提出,完善個人徵信體系;大力發展農村消費信貸;建立和完善風險防範和風險轉移機制;改進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市場營銷手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人們轉變消費觀念的對策。

商業銀行 消費信貸業務 個人信用制度

消費信貸,又稱信用消費,是指銀行、其他金融機構或商業企業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主要用來購買勞務、房屋和各種耐用消費品的信貸。消費者能夠通過消費信貸的方式預支遠期的消費能力,提升即期消費水平。1985年,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發放了深圳市首筆同時也是全國首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但之後十餘年間發展一直緩慢,且業務品種只停留在單純的住房消費信貸上。中國人民銀行於1999年3月頒布了《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至此,消費信貸業務在我國才開始蓬勃發展。同時,消費信貸業務品種也由之前的單一品種發展到如今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汽車消費貸款、教育助學貸款、住房裝修貸款、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等多種形式。

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個人信用制度尚未健全
個人信用制度,是指在對個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利用、提供與維護管理活動中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准則。它包括個人信用登記制度、個人信用評估制度等。也有人認為,它還包括個人違約風險預警機制及風險管理和風險轉嫁制度。
徵信數據的使用機構覆蓋面窄,只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大型商業銀行才能分享這些數據,外資銀行、保險公司、村鎮銀行等許多金融機構目前仍無法參與資料庫的共享,亦沒有財力和權力建立與之相應的大型中央資料庫。
個人信用內容不全面,數據更新不及時。目前徵信系統中只涉及到極少數的信用內容,大多為銀行資信記錄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個人資料,使得數據不能夠全面有效地反映個人資信狀況,加之數據更新比較緩慢,銀行在授信時無法完全信任這些數據。
相應的法律法規滯後。無論是對於徵信機構的准入機制或是規范,還是對於個人隱私的保護和個人違約的懲戒,法律法規的制定遠遠滯後於現實需求。
此外,居民信用意識不強、個人資信評估技術不高、徵信機構發展緩慢等,均是我國個人徵信體系建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二)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且城鄉差距大
消費信貸業務在我國各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均衡:截至2006年4月末,消費信貸余額前六名的省市分別為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山東,其消費信貸余額佔全國的比重高達66%,而西部十二省(區)市的消費信貸余額之和為3126.11億元,僅佔全國的13.8%。一方面是受到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另一方面,銀行開展此項業務時設置的門檻偏高,且傾向於那些收入較高的客戶群,而忽視了欠發達地區消費潛力的開發以及消費對於當地經濟的帶動作用。
在農村地區,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更為緩慢,原因如下:首先,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設立的網點少,使得農民借貸極為不便;第二,由於農村經濟落後於城市,加之商品流通渠道不暢,大多數銀行都把信貸業務發展的重心放在為農民的生產提供資金上,對於農民的消費需求則不甚重視,消費信貸產品非常有限;第三,農民的消費信貸觀念薄弱。總之,消費信貸在激活農村消費等方面發揮的作用還遠遠不夠。
(三)缺乏有效的風險防範和風險轉移機制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一直致力於加強制度建設,但是內部管理體系始終存在著缺陷。再加上激勵與約束機制的不完善,使得商業銀行在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時面臨較大的操作風險,從而無法有效地加以防範與控制。
缺乏有效的抵押品變現市場,信用擔保制度不完善。商業銀行在發放消費貸款時,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以降低銀行受損時的損失程度,一旦消費貸款發生風險,銀行通常會把貸款的抵押物作為第二還款來源。由於我國拍賣市場、房地產等二級市場尚不完善,抵押品變現費用很高,銀行雖有最終處置權,卻很難將其變現,貸款擔保形同虛設。此外,我國擔保機構缺乏,相關法律法規較少,《擔保法》中多涉及公司貸款的擔保行為,應用於消費信貸業務則操作性不強。
消費信貸風險轉移機制欠缺,相配套的保險體系尚未形成。借款者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還款能力的變化,商業銀行往往很難把握。一旦借款者出現無力還貸的情況且未有任何風險轉移的機制,那麼所有的風險都要由銀行自身承擔,這對於銀行開展消費信貸業務十分不利。
(四)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
現階段我國消費信貸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相似的產品,擁有鮮明特色的產品較少,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這是因為我國商業銀行在進行消費信貸業務品種研發與推廣時不重視市場營銷策略,缺乏有效的市場定位,從而不能為最有價值的客戶提供其最需要、性價比最高的服務,並且導致商業銀行在研發消費信貸產品時缺乏創新力。

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發展對策

(一)完善個人徵信體系
以目前央行的個人徵信系統為基礎,盡快建立一個覆蓋全國各類金融機構的個人徵信系統,利用現代電子網路技術實現同業間的數據共享。同時聯合各相關政府部門與商業機構,信息互通,充實系統內信用內容記錄,使之能夠全面、真實地反映個人資信狀況。
借鑒他國成功經驗,提高我國商業銀行信用評估技術水平,建立適合我國應用的個人資信評估模型。例如可以參考國外常使用的5C評估指標,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擔保品(Collateral)和行業背景(Condition of business)。
加快徵信的法律法規建設,規范徵信機構的准入與操作,保護徵信過程中的個人隱私,合理地解決徵信過程中的各種爭端,為個人徵信體系建設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大力發展農村消費信貸
農村消費信貸的發展不僅能夠為商業銀行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還是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以及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為了使消費信貸業務在廣大農村地區健康快速地發展,應該適當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強與信用協會或信用合作社等信用共同體的合作,積極探索發展聯合信用貸款。同時,加強金融產品創新,以農民的切實需求為出發點,推出真正為農民所需的消費信貸產品。商業銀行還應進一步簡化放貸手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借貸門檻,以方便農民貸款,使農民敢於貸款。
(三)建立和完善風險防範與風險轉移機制
銀行內部建立消費信貸風險管理體系。銀行應加強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素質教育,從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管理三個環節入手,建立健全貸款管理責任制度、審貸分離制度和貸款檢查制度,並將商業銀行的利益與職員個人的利益捆綁起來,建立多層次的激勵和監督約束機制。
建立完善的消費信貸擔保制度。首先,完善《擔保法》,應在《擔保法》中增加消費信貸擔保的相關條款。其次,加快培育規范的消費信貸二級市場,完善交易法規,降低交易費用,使商業銀行在借款人無力償還消費貸款的情況下,能迅速變現抵押物。再次,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擔保公司,尤其是政府機構性質的消費信貸擔保公司,對配合社會福利制度改革而發生的消費信貸業務進行擔保。
建立消費信貸商業保險制度。將消費信貸與商業保險結合起來,不僅能夠分散商業銀行貸款風險,還能進一步推動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但在制定險種費率時要注意兼顧雙方利益,不能因為費率過高而影響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
(四)改進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市場營銷手段
首先,商業銀行在經營戰略上應該重視合理的市場細分與目標定位,並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與目標定位推出各種特色化產品,實行差別服務戰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其次,要樹立品牌意識,打造信譽優良的消費貸款品牌,必要時可以嘗試異業結合與品牌聯合,選擇合適的行銷渠道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正確地運用4P——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銷(Promotion)戰略,能夠有力地推動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此外,銀行應加速產品創新,實施業務擴張戰略,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
(五)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人們轉變消費觀念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個人消費信貸處於較低水平,一是受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的影響,二是受消費觀念的影響。要消除老百姓消費的後顧之憂,讓老百姓放心消費,就必須依賴於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包括醫療、失業、教育及養老保障等各方面。同時,要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合理消費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的適度增長,是經濟規模擴展與經濟向更高層次進化的根本動力。要鼓勵人們適度消費,把消費與勞動生產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真正成為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㈣ 消費信貸的特徵

1、增長速度快,規模不斷擴張。
截至2003年末,中國消費信貸余額已從1998年的172億元增加至15732.6億元(見圖1),5年間規模增長了90倍,年平均增速達到112%。1998年消費信貸的增長速度高達326%,隨著貸款余額的增長,消費信貸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2003年下降到47.5%。在這樣的高速增長支撐下,消費信貸在銀行信貸資產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見圖2)。其中,個人消費信貸發展最早的中國建設銀行這一比重最高,為17.1%,而消費信貸余額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這一比重為12.2%。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國內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各家銀行紛紛將消費信貸業務從原來的信貸業務中獨立出來,設立了零售業務部、個人金融部、住房信貸部、銀行卡中心等,專門從事和管理各類消費信貸。
2、品種豐富,結構體系日趨完善。
中國消費信貸初步形成了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體、汽車消費貸款、綜合消費貸款、教育助學貸款等多種貸款品種組成的貸款業務體系。中國消費信貸結構的主要特點為:
消費信貸中個人住房信貸占絕對比例。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顯示,2003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11779.74億元,同比增長了42.46%,是1998年的27.64倍。這6年間,個人住房貸款占消費信貸的比重平均超過75%。由於住房貸款的期限較長,更主要的是個人還款意識普遍高於企業,所以個人住房貸款的壞賬率非常低,只有0.5%。因此,個人住房貸款成為消費信貸中最受重視、同時也是市場競爭最激烈的產品。2003年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余額總計12.358億元,其中,住房貸款9.780億元,占整個消費貸款余額的79.14%。
汽車消費信貸成為僅次於個人住房貸款的消費信貸品種。提供汽車消費信貸的金融機構主要有商業銀行、汽車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中國加入WTO後,在汽車價格下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推進下,汽車消費大幅度攀升,而且貸款購車比例達20%以上,有力地激活了汽車消費市場。2001年,全國汽車消費信貸余額為436億元,到2002年末,已上升到了945億元。2003年春夏之交肆虐的SARS,極大地刺激了汽車消費信貸,該年末,汽車消費貸款余額超過1800億元,幾乎比上年增加了1倍。
信用卡消費信貸金額較小,但是發展勢頭良好。銀行卡消費信貸功能一直未被中國大多數人接受。例如:銀行卡總發卡量從1994年的842.61萬張增長到2002年的49651.95萬張,同期,總交易額從5204.86億元增加到115601.85億元;發卡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66.45%,交易額年均增速高達47.34%。但是與發卡量的快速增長相比,銀行卡消費金額卻非常小,2002年其消費金額只佔總交易額的1.62%,作為消費額一部分的消費透支額所佔比例更小。在中國的銀行卡中,主要被作為電子貨幣,行使轉賬、存取現金功能的借記卡占絕對優勢,2003年第3季度末,在總共發行的6.14億張銀行卡中,借記卡有5.8813億張,占銀行卡總數的95.8%,而具有消費信貸功能的信用卡(即貸記卡)僅有0.2587億張,只佔4.2%。不過,2003年SARS出現後,基於安全考慮,人們更願使用快速、清潔的銀行卡,許多人開始利用信用卡的消費信貸功能,信用卡業務出現了較快增長,全年貸記卡發行量約為480萬張,同比增加了325萬張,增幅達209%,卡均交易額約為7400元人民幣,遠遠高於借記卡。
助學貸款份額較小,發展緩慢。1999年至2001年,已累計發放了國家助學貸款14.4億元,共計扶持了37.9萬名學生就學讀書。助學貸款余額已達32億元(其中國家助學貸款為13億元、一般助學貸款余額為19億元)。截至2004年2月末,助學貸款余額為71.8451億元(其中國家助學貸款52.0614億元)。
3、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城鄉差異較大。
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由於消費信貸政策的規定,中國金融機構發放的住房貸款主要限於該機構所在地,因此,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差異造成消費信貸發展的不平衡。許多全國性商業銀行都明確表示,其消費信貸的發展重點應集中在沿海、沿江等發達地區。截至2000年11月底,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福建5省(市)消費信貸余額合計為1921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余額比重的61%,其它省市僅僅佔39%。在消費信貸品種方面,地區差異也很大,西部有些地區至今還沒有開辦國家助學貸款業務,相當多的學生得不到助學貸款。
各金融機構之間發展不平衡。無論是消費信貸規模還是發展速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處於領先地位,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消費信貸總規模中的比例很小。截止到2002年底,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合計為8886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余額之比為85.6%,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所佔比例只有14.4%。截至2003年11月,中國個人汽車消費貸款余額已達到1800億元,其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總份額的81%,股份 制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的份額只佔19%。中國銀行的消費信貸市場份額增幅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首,全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939.43億元,新增消費信貸余額同比增長36%。
潛力巨大的農村市場多為空白。中國有8億多農民,消費信貸在農村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顯而易見的,某市農戶的抽樣調查顯示,有70%的農民對消費信貸有迫切需求。但是,消費信貸還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對中國部分縣的調查表明,消費貸款總量中,縣城中的消費貸款佔90%強,而農村中的消費貸款不足10%。

㈤ 平均貸款余額的意義如何計算呢

這個公式有問題,肯定不對

㈥ 消費信貸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

我國消費信貸發展的基本情況

1998年以來,我國消費信貸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以及提高人們消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消費信貸不僅刺激了消費需求,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商品銷售,並成為國家對消費市場實施選擇性調控的重要手段。截至2006年4月末,我國消費信貸余額為22655億元,比剛剛起步時的1997年末增加了22465億元,增長了118倍;消費信貸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也由1997年末的不足0.23%上升到10.2%。消費信貸品種呈現多元化發展。從消費領域看,已發展到住房、汽車、助學等多個消費領域;從信貸工具看,已出現信用卡、存單質押、國庫券質押等多種信貸方式;從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的機構看,已由國有商業銀行「一枝獨秀」發展到有條件開辦信貸業務的所有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都在經營此項業務。具體來看,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貸款總量逐年增長但增速趨緩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的指導意見》,消費信貸的發展從此步入快車道。2000~2005年,消費信貸的年均增長率為31.4%,但受到基數逐步擴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消費信貸增長率呈逐年走低趨勢,2000年,消費信貸增長率高達205.4%,而到了2005年這一增長率僅為10.4%。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原因,除了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外,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費水平增長較快是近年來推動消費信貸增長的最重要因素。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比2000年增加4213元,年均名義增長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 2000年的37664億元增至67177億元,年均增長達12.3%。消費信貸的增長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變化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消費信貸結構總體穩定但個別品種波動較大

個人住房貸款一直是消費信貸的主體。近年來,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個人住房貸款成為消費信貸發展的重點。為了支持和鼓勵居民購買住房,國家通過重點支持經濟適用房建設、對住房貸款實行優惠利率等多種措施,發展住房貸款。 2000~2005年,個人住房貸款占消費信貸總額的比重基本穩定在80%左右;截至2006 年4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已達19069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余額的84%。

助學貸款穩步發展。1999年以來,為配合高校擴招政策及收費制度的改革,國家出台了教育助學貸款政策。2004年,針對國家助學貸款業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人民銀行配合教育部等部門出台了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經辦銀行、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新政策,使助學貸款業務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至2006年4月末,國家助學貸款余額已達115.75億元,加上商業性助學貸款,各項助學貸款余額已達137.9億元。初步統計,此項信貸業務開辦至今各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185億元,約228萬名學生得到幫助完成學業。

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波動較大。汽車貸款是商業銀行較早開辦的消費信貸品種之一。1998~2003年,汽車貸款業務迅速發展。2001~2003年,汽車消費貸款余額年均增長148%,佔全部消費貸款余額的比例歷年依次為6.2%、10.8%和11.7%。但從2004 年初開始,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金融機構開始控制汽車貸款規模,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風險防範措施,汽車貸款發展步伐放緩。截至2006年4月末,汽車貸款余額為1011 億元,比2004年末下降583億元。

此外,耐用消費品貸款、信用卡消費等其他消費信貸發展比較平穩。截至2006年 4月末,其他消費信貸余額為2298億元,占消費信貸余額的10.14%,其中信用卡透支消費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消費信貸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消費信貸發展的地域不均衡與整個消費增長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相吻合。據統計,佔全國人口近60%的農村市場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近年來逐步下降, 2000年為38.2%,2005年則降為32.9%。銷售進一步向發達地區集中,東部地區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60%,且比重仍在逐步提高。總體上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其消費信貸規模越大。截至2006年4月末,消費信貸余額前六名的省市分別為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山東,其消費信貸余額佔全國的比重高達66%,而西部十二省(區)市的消費信貸余額之和為3126.11億元,僅佔全國的13.8%。

推動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當前宏觀調控處於重要階段,在繼續搞好總量平衡的同時,要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經驗看,發展消費信貸,是促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有效途徑。

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是促進消費信貸發展的根本

隨著社會公眾金融意識的進一步提高,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居民優化儲蓄及消費結構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對居民個人收入和支出的預期會直接影響到其進行消費信貸的深度和頻率。近年來,雖然消費需求增長較為平穩,但投資需求增長加快,增速明顯快於消費需求,導致消費率持續下降,從2001年的61.1%下降至2005年的50.7%。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導致總體消費傾向下降,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也使城鄉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明顯增強。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消費信貸的增長。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應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減輕居民教育、醫療負擔,從而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支出預期,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擴大消費,為消費信貸的持續發展創造堅實基礎。

加快個人信用徵信體系建設,為促進消費信貸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借款人誠實、守信是消費信貸得以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我國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剛剛起步,信用觀念尚在推廣過程中,借款人構造虛假的個人資料,騙貸、逃貸的情況屢有發生,嚴重挫傷了商業銀行發放消費信貸的積極性。如,汽車貸款近年來持續下降與個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有十分緊密的關系。從國外的實踐經驗看,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和商業化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資產負債狀況的透明度,有利於防範貸款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管理成本,提高其開展個人業務的積極性。人民銀行近年來在完善企業徵信系統的同時,加快了個人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建設。目前企業徵信系統已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聯網運行,為推動消費信貸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下一步的關鍵是要完善個人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據,盡快制定徵信法規,並出台相關配套辦法,使徵信發展和管理有法可依,為保障信貸資產安全、開展消費信用調查以及依法保護個人隱私等提供製度保障。同時,還應該完善個人信用評級體系建設,促進相關中介機構的健康發展,為金融機構更好地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提供服務。

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是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重點

消費信貸業務主要在城市開展,這與農村消費水平明顯偏低直接相關。2005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城鎮的32.2%,比2000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2005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高出城鎮居民8.8個百分點,農村消費結構明顯落後於城鎮。黨中央和國務院已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發展農村消費市場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各金融機構應從促進消費信貸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農村居民消費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大力發展大額耐用消費品信貸等直接推動農村消費升級的信貸品種,同時也要探索開發其他一些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習慣的信貸新品種。

推動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是促進消費信貸的創新方向

消費信貸期限一般較長,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都較高。除了一般貸款都要面對的利率變動、借款人收入變動等風險因素以外,消費信貸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還表現在借款人工作、住所、健康、家庭變故等都可能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與較長的貸款期限相比,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期限一般較短,一旦商業銀行對經濟金融變化估計不足,未能相應調整現金流量,「短存長貸」風險爆發,銀行就可能被迫折價變現資產或高價緊急融資從而造成損失,出現流動性風險。從國際經驗看,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經過實踐檢驗的比較成熟的結構性融資工具,對推動消費信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證券化的途徑,可以將長期的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及其他消費貸款打包出售,回籠資金,有利於降低中長期貸款比重,改善信貸期限錯配狀況,優化利率期限結構,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線。目前,我國的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剛剛起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經進行了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工作,先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資產支持證券。下一步,在總結相關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可研究探索擴大試點的信貸資產范圍,將汽車貸款、助學貸款、信用卡透支等進行證券化,同時加快推動個人住房貸款證券化進程,為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加快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發展拓展空間。-

㈦ 貸款余額怎麼查詢具體操作步驟舉例說明

說到貸款余額,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理解,不知道其具體的含義,簡單解釋一下就是指截止至某一日期剩餘待還的貸款總額,也就是剩餘負債多少貸款本金,平常的網路消費貸款,每期待還金額是包含了利息的,所以這里我們主要說明一下房貸的貸款余額怎麼查詢。

一、貸款余額怎麼查詢?
1、銀行櫃台查詢
帶上本人身份證、貸款銀行卡,直接請銀行工作人員幫忙。
2、手機銀行查詢
先登錄,找到「我的貸款」,選擇住房貸款,在貸款詳細信息下面即可查詢余額。
3、網上銀行查詢
與手機銀行查詢類似,先登錄個人網上銀行,在我的貸款裡面,查看按揭住房貸款的詳細信息,便會出來貸款余額。
4、電話查詢
聯系銀行客服,可以轉人工,再提供相關身份信息、貸款銀行卡號及密碼等,查詢貸款余額。
以上說明的都是銀行商業貸款余額查詢,若為住房公積金貸款,查詢途徑也差不多,線下就找當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線上就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公積金管理中心官網等。
二、具體操作步驟說明(以興業銀行手機銀行為例)
1、打開興業銀行手機app,點擊右下角「我的」;
2、輸入賬號、密碼或直接刷臉登錄;
3、在頁面中間部分選擇「負債」選項,點擊查看「詳情」;
4、頁面跳轉,便可以直接看到「貸款總額」,也就是剩餘待還的「貸款余額」。
以上就是關於「貸款余額怎麼查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㈧ 誰了解西部大開發的情況舉一、二個例子。(不要太詳細)

1 馮艾、莫鋒、王壽波,四川松潘大學生志願服務隊……這些西部計劃志願服務中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交口稱贊,西部計劃在當地被稱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記者日前從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獲悉,2004年,全國有18個省、區、市實施了地方項目,招募總人數6939名,分布在164個貧困縣,使西部計劃志願者總人數達到17132人。西部計劃的實施,對於改變貧困地區落後的思想、觀念,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活躍當地文化生活起到了促進作用,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實惠。

同時,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聯合有關部門實施了支教、支農、支醫、青年中心、百縣千鄉文化工程、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基層檢察院等七個專項行動,新招募西部計劃志願者6212人,加上2003年招募的2年期志願者,全國項目志願者人數達到10193名。

另外,團中央示範項目、中直機關項目加上上海、安徽、四川、貴州、青島等地開展的地方項目,總共派遣了1500餘名志願者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從事1-2年的志願服務,進一步鞏固了省內發達地區支援欠發達地區和東西部地區對口支援兩種模式和支教、支醫兩大支柱項目。

據介紹,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組建並派遣了第6屆研究生支教團,從全國64所高校選拔了410名研究生志願者,前往包括山西靈丘在內的中西部54個貧困縣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服務。支教志願者不但帶去了新的知識,還帶去了新的生活習慣和現代理念,對於普及當地九年義務教育,提高貧困地區人口整體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完)
2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日前說,央行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改進金融服務,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有效信貸投入,支持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協調發展。截至2004年末,金融機構在西部十二省(區、市)各項貸款余額達2.95萬億元,實施西部大開發五年間年均增長12.63%,有力地支持了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近5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和信貸政策指引等多種手段,圍繞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加強對西部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促進西部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加大對西部地區能源、交通、電網等基礎產業的有效信貸投入。2004年,國家開發銀行在 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及其配套領域貸款余額為245.53億元,新增77.22億元。

引導各金融機構切實做好國債項目配套貸款的發放工作,保證信貸資金的及時到位。五年來,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向電力、交通、通訊、鋼鐵等各類建設項目累計投放貸款616億元,承諾國債項目配套貸款近70億元,累計發放國債項目配套貸款48.19億元。

積極研究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交通銀行甘肅省分行立足區域經濟優勢,對市場定位明確、科技含量高、還款有能力、管理規范、市場潛力大的中小企業給予貸款支持。截至2004年底,該行對轄區內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6.4 億元,占該行各項貸款的52.2%。(完)
3 中新社消息,二00四年新疆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二千二百多億元人民幣,全年人均GDP達到一點一萬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

據了解,二00四年,新疆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推進工業產業結構調整,保持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年工業、農業、外貿、旅遊等的發展均取得良好成效。

由於堅定不移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新疆能源優勢開始顯現,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動力。石油天然氣、化工、綠色食品、輕工、高新技術等產業不僅有力地拉動了新疆GDP的強勁增長,而且成為工業經濟利潤攀升的主要動力。

數字顯示,新疆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二百三十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以上,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亮點。

此外,由於新疆經濟快速發展,當地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七千多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二千二百多元。(完)

㈨ 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主要內容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2.4%。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5.4%,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6.7%,生活資料價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降7.9%。農產品生產價格下降2.4%。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5%。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1.5%,其中新建住宅價格上漲1.3%,二手住宅價格上漲2.4%;房屋租賃價格下降0.6%。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9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15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1120萬人,增加910萬人,新增加110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比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2399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億美元。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282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0.1%。
全年財政收入68477億元,比上年增加7147億元,增長11.7%;其中稅收收入59515億元,增加5291億元,增長9.8%。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089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17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95萬公頃,減少80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360萬公頃,增加76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88萬公頃,減少11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53082萬噸,比上年增加211萬噸,增產0.4%。其中,夏糧產量12335萬噸,增產2.2%;早稻產量3327萬噸,增產5.3%;秋糧產量37420萬噸,減產0.6%。
全年棉花產量640萬噸,比上年減產14.6%。油料產量3100萬噸,增產5.0%。糖料產量12200萬噸,減產9.1%。烤煙產量280萬噸,增產6.7%。茶葉產量135萬噸,增產7.1%。
全年肉類總產量7642萬噸,比上年增長5.0%。其中,豬肉產量4889萬噸,增長5.8%;牛肉產量636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389萬噸,增長2.4%。生豬年末存欄46985萬頭,增長1.5%;生豬出欄64507萬頭,增長5.7%。牛奶產量3518萬噸,下降1.1%;禽蛋產量2741萬噸,增長1.4%。
全年水產品產量5120萬噸,增長4.6%。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3635萬噸,增長6.5%;捕撈水產品產量1485萬噸,增長0.1%。
全年木材產量6938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47.1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82.6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34625億元,比上年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6.9%;集體企業增長10.2%,股份制企業增長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6.2%;私營企業增長18.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9.7%,重工業增長11.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3%;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4.8%;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5.9%;紡織業增長8.5%;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0%;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3.0%;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8.4%,其中汽車製造增長20.3%,船舶製造增長20.7%;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5.3%;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2.0%。6大高載能行業比上年增長10.6%,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4.7%,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14.6%,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2.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9.9%,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0%,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5.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7%。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2333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2663億元,增長21.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697億元,增長23.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846億元,比上年增長30.1%。分城鄉看,城鎮投資194139億元,增長30.5%;農村投資30707億元,增長27.5%。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95653億元,比上年增長23.0%;中部地區投資49846億元,增長35.8%;西部地區投資49662億元,增長38.1%;東北地區投資23733億元,增長26.8%。
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3373億元,比上年增長49.9%;第二產業投資82277億元,增長26.8%;第三產業投資108489億元,增長33.0%。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6232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商品住宅投資25619億元,增長14.2%;辦公樓投資1378億元,增長18.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172億元,增長24.4%。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85133億元,增長15.5%;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40210億元,增長15.7%。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05413億元,增長15.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7998億元,增長16.8%;其他行業零售額1932億元,增長2.5%。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2.3%,糧油類增長13.0%,肉禽蛋類增長8.3%,服裝類增長20.8%,日用品類增長15.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6.7%,通訊器材類下降1.3%,化妝品類增長16.9%,金銀珠寶類增長15.9%,中西葯品類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3%,傢具類增長35.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6.6%。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207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貨物出口12017億美元,下降16.0%;貨物進口10056億美元,下降11.2%。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961億美元,比上年減少1020億美元。
全年非金融領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3435家,比上年減少14.8%。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900億美元,下降2.6%。其中,製造業佔52.0%;房地產業佔18.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6.8%;批發和零售業佔6.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佔2.8%。
全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4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5%。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7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3%;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89億美元,增長10.6%。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7058億元,比上年增長3.7%。
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69.1億噸,比上年增長8.2%,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21.4億噸,增長8.6%。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2082萬標准箱,下降5.8%。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7619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33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7.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5218萬輛,增長25.0%。民用轎車保有量3136萬輛,增長28.6%,其中私人轎車2605萬輛,增長33.8%。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7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632億元,增長16.4%;電信業務總量25681億元,增長14.4%。全年局用交換機容量減少1644萬門,總容量49219萬門;新增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27580萬戶,達到142111萬戶。固定電話年末用戶31369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1178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0191萬戶。新增行動電話用戶10614萬戶,年末達到74738萬戶。年末全國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06107萬戶,比上年末增加7947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79.9部/百人。互聯網上網人數3.8億人,其中寬頻上網人數3.5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8.9%。
全年國內出遊人數達19.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1.1%;國內旅遊收入10184億元,增長16.4%。入境旅遊人數12648萬人次,下降2.7%。其中,外國人2194萬人次,下降9.8%;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0454萬人次,下降1.1%。在入境旅遊者中,過夜旅遊者5088萬人次,下降4.1%。國際旅遊外匯收入397億美元,下降2.9%。國內居民出境人數達4766萬人次,增長4.0%。其中因私出境4221萬人次,增長5.2%,占出境人數的88.6%。
八、金融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60.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7%;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22.0萬億元,增長32.4%;流通中現金(M0)余額為3.8萬億元,增長11.8%。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1.2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3.2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9.8萬億元,增加13.1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42.6萬億元,增加10.5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0.0萬億元,增加9.6萬億元。
全年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4.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9727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5.5萬億元,增加17976億元。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余額0.6萬億元,增加2465億元;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余額4.9萬億元,增加15511億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3653億元,比上年增加1255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99隻,籌資2062億元,增加995億元;A股再籌資(包括配股、公開增發、非公開增發、認股權證)籌資1591億元,增加259億元;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可分離債、公司債籌資813億元,減少185億元。全年首次公開發行創業板股票36隻,籌資204億元。
全年發行非上市公司企業(公司)債券4252億元,比上年增加1885億元。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4612億元,增加281億元;中期票據6987億元,增加5250億元。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12.7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1137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457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04億元;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876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125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1269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281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1576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1.1萬人,在學研究生140.5萬人,畢業生37.1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639.5萬人,在校生2144.7萬人,畢業生531.1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73.6萬人,在校生2178.7萬人,畢業生619.2萬人。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30.3萬人,在校生2434.3萬人,畢業生823.7萬人。全國初中招生1788.5萬人,在校生5440.9萬人,畢業生1797.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637.8萬人,在校生10071.5萬人,畢業生1805.2萬人。特殊教育招生6.4萬人,在校生42.8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657.8萬人。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5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2%,其中基礎研究經費272億元。全年國家安排了639項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328項「863」計劃課題。累計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2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85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63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011家。啟動實施新興產業創投計劃,支持設立20家創業投資基金。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97.7萬件,其中國內申請87.8萬件,佔89.9%。受理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31.5萬件,其中國內申請22.9萬件,佔72.8%。全年授予專利權58.2萬件,其中國內授權50.2萬件,佔86.2%。授予發明專利權12.8萬件,其中國內授權6.5萬件,佔50.9%。截至2009年底,有效專利152.0萬件,其中國內有效專利119.3萬件,佔78.5%;有效發明專利43.8萬件,其中國內有效發明專利18.0萬件,佔41.1%。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1.4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039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全年成功發射衛星6次。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研製成功;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受控撞月。
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25000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414個。全國現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168個,已累計完成對4.1萬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760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560萬台(件)。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准3158項,其中新制定2102項。全年中央氣象台和省級氣象台共發布氣象預警信號2737次,警報3950次。全國共有地震台站1457個,地震遙測台網32個。全國共有海洋觀測站66個。測繪部門公開出版地圖2060種,測繪圖書307種。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478個,文化館3214個,公共圖書館2833個,博物館1996個。廣播電台251座,電視台272座,廣播電視台2087座,教育台44個。有線電視用戶17398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200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3%;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全年生產故事影片456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02部。出版各類報紙437億份,各類期刊31億冊,圖書70億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4035個,已開放各類檔案7991萬卷(件)。
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28.9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0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6萬個,婦幼保健院(所、站)3013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1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43個,衛生監督所(中心)2706個,診所及其他19.3萬個。衛生技術人員52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16萬人,注冊護士174萬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396萬張。鄉鎮衛生院3.9萬個,床位91萬張,衛生技術人員89.8萬人。全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人數377.6萬例,報告死亡15105人;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84.34/10萬,死亡率1.14/10萬。
全年運動健兒在30個項目中共獲得142個世界冠軍,11人3隊22次創22項世界紀錄。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上,共有7人9次創超5項世界紀錄;12人3隊21次創16項亞洲紀錄;29人5隊52次創39項全國紀錄。(註:M1為M右下角加1,M2為M右下角加2,MO為M右下角加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347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萬人,出生率為12.13‰;死亡人口943萬人,死亡率為7.08‰;自然增長率為5.05‰。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45。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1.0%,城鎮為36.5%。按2009年農村貧困標准1196元測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為3597萬人。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4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7703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79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0061萬人,增加8239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961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100萬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農民工4335萬人,增加6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2715萬人,增加316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4861萬人,增加1074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5580萬人,增加63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10860萬人,增加1606萬人。271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646億元,累積受益4.9億人次。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順利啟動。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35萬人。
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收養性社會服務機構3.9萬個,床位275.4萬張,收養各類人員208.8萬人。其中,農村養老服務機構3.0萬個,床位188.5萬張,收養各類人員151.1萬人。各類不提供住宿的社區服務設施14.0萬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9726個,社區服務站2.5萬個。全年2347.7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12.9萬人;4759.3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453.8萬人;554.3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濟,增加5.7萬人。全年救助城市醫療困難群眾417.2萬人次,救助農村醫療困難群眾688.4萬人次;資助1047.8萬城鎮困難群眾參加城鎮醫療保險,資助3689.8萬農村困難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756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41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26.9萬公頃。
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31.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44.2%。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1.9萬公頃,增長44.1%;房地產用地10.3萬公頃,增長36.7%;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9.7萬公頃,增長53.0%。全年全國105個重點監測城市綜合地價比上年上漲5.0%,其中商業地價上漲5.6%,居住地價上漲7.9%,工業地價上漲1.6%。
全年水資源總量23763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13.4%;人均水資源1784.9立方米,減少13.8%。全年平均降水量583.1毫米,減少10.9%。年末全國大型水庫蓄水總量1805億立方米,比上年末少蓄水156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593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4%。其中,生活用水增加2.9%,工業用水減少0.6%,農業用水增加0.6%,生態補水減少9.8%。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09.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16.4立方米,下降8.2%。人均用水量445.7立方米,下降0.1%。
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398處,其中,能源礦產地107處,金屬礦產地177處,非金屬礦產地109處,水氣礦產地5處。有65種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其中,石油11.2億噸,天然氣7234億立方米,原煤503.6億噸。
根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截至2008年,森林面積1954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36%,活立木總蓄積量149.1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137.21億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588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389萬公頃。林業重點工程完成造林面積447萬公頃,佔全部造林面積的76.0%。全民義務植樹24.8億株。截至年底,自然保護區達到252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19個。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2.7萬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底,已確權集體林地面積為10093萬公頃,其中發放林權證的面積為7573萬公頃。
全年平均氣溫為9.8℃,共有9個台風登陸。
初步測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31.0億噸標准煤,比上年增長6.3%。煤炭消費量30.2億噸,增長9.2%;原油消費量3.8億噸,增長7.1%;天然氣消費量887億立方米,增長9.1%;電力消費量36973億千瓦小時,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主要原材料消費中,鋼材消費量6.9億噸,增長22.4%;精煉銅消費量753萬噸,增長39.7%;電解鋁消費量1439萬噸,增長14.4%;乙烯消費量1066萬噸,增長8.0%;水泥消費量16.3億噸,增長17.0%。
七大水系的408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佔57.1%,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佔18.4%,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七大水系水質總體上持續好轉,部分流域污染仍然嚴重。
近岸海域299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72.9%,比上年上升2.5個百分點;三類海水佔6.0%,下降5.3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佔21.1%,上升2.8個百分點。
在監測的612個城市中,有5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准,占監測城市數的82.4%;有100個城市為三級,佔16.3%;有8個城市為劣三級,佔1.3%。在監測的327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佔4.9%,較好的佔70.0%,輕度污染的佔23.9%,中度污染的佔1.2%。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8664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6.9%;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2.3%,提高2.1個百分點。集中供熱面積35.6億平方米,增長2.0%。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4%,提高1.1個百分點。
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24億元,比上年下降78.5%。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4721萬公頃,增加18.1%。其中,絕收492萬公頃,增加22.0%。全年因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55億元,增加0.5%;死亡902人,下降10.8%。全年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99億元,增加2.58倍。全年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2億元,死亡40人。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億元,下降51.3%。全年累計發生赤潮面積1平方公里,增加2.7%。全年實際發生各類地質災害1.0萬起,直接經濟損失18.3億元,死亡331人。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4次,成災8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7.4億元,死亡3人。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8808起,下降37.7%。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83196人,比上年下降8.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248人,下降20.5%;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2.4人,下降14.9%;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0.892人,下降24.5%。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3.8萬起,造成6.8萬人死亡,27.5萬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9.1億元;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3.6人,減少0.7人。

㈩ 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亦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貸款投向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的本外幣企業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中,投向第二產業的貸款增加865.2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增加351.9億元;投向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交運倉儲郵政業和租賃商務業的貸款分別增加348.2億元、325.2億元、263.5億元、122.9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加快,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消費貸款273.9億元,同比少增162.4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91.2億元,同比少增134.4億元。從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看,第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住房貸款90.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79.5億元和53.8億元,其中9月份增加37.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2.7億元和34.2億元。前三季度全市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和其他消費貸款分別增加98億元和85.6億元,同比分別少增16.5億元和11.4億元。
拓展資料
貸款指國家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借款人所提供的按約定的利率和期限還本付息的貨幣資金。貸款按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按有無擔保劃可分為信用和擔保貸款,按貸款的使用對象和用途可分為農村工商、消費貸款等,按個人貸款的種類可分為個人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公積金以及個人住房組合貸款。在會計處理上,企業的貸款可以根據貸款期限的長短並通過「短期借款」科目或「長期借款」科目進行核算,然後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貸款利息。

閱讀全文

與西部消費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華隆小額貸款 瀏覽:737
貸款審核工作流程 瀏覽:923
公積金貸款要准備啥資料 瀏覽:326
二套貸款30萬15年月還多少錢 瀏覽:120
貸款買一年的房子可以賣嗎 瀏覽:162
手機貸款app排行推薦 瀏覽:647
創業貸款擔保書 瀏覽:958
網上貸款班會 瀏覽:112
有信用貸款按揭房能過戶嗎 瀏覽:644
網銀辦理網上貸款 瀏覽:837
幫別人擔保貸款需要夫妻雙方簽字嗎 瀏覽:928
公積金貸款後還能抵月供嗎 瀏覽:421
手機收到銀行別人的貸款信息 瀏覽:453
銀行消費貸款取消 瀏覽:8
貸款車過戶需要多久 瀏覽:350
青島就業創業政策小額擔保貸款 瀏覽:979
贛州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比例 瀏覽:816
外地人可以在武漢抵押貸款嗎 瀏覽:252
隨州銀興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13
工作只有四個月可以在平安貸款嗎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