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各大銀行的用戶資料是共享的嗎
目前情況
1、個人信息資料部分相互是不共享的,但都會進入央行的中央系統內;
2、銀行卡內的金額是可以通過其他銀行查詢的,前提是該行和你的卡進入了銀聯聯網系統,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銀行都已經進入了。
3、現在ATM機上可以查詢到所有銀聯聯網的卡的金額資料,都是通過銀聯進行中轉的。
4、國家正在建設超級網銀,當這個系統建成之後,所有進入這個系統的銀行,不管是哪家銀行的帳戶操作起來都會跟本銀行的一樣方便。
5、ATM機查詢不一定都是收費的,要根據你的銀行和卡的類別決定,我的招行卡在哪裡查詢都不需要收錢的,取款需要4YUAN
Ⅱ 所有銀行的客戶信息是通的嗎
不會的。你的存貸款只有開戶行可以查詢到,而且一般情況下未經有權部門許可(如檢察院、公安局等相關部門),你的存款信息是不會有任何人有權查詢的。銀行工作人員私自違規進行例外。我們恪守的原則是--為儲戶保密。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你在任何一家銀行有不良徵信記錄,所有銀行都是知道的。譬如你逾期不還信用卡貸款等等。
Ⅲ 貸款時銀行之間是相通的嗎
各個銀行之間是不相通的,打個比方說,你在農行取得了授信,但你不能去工行使用這個授信。不定期有就是你在農行甲支行取得了授信,你也不能去農行乙支行使用這個授信。
Ⅳ 中國4大銀行數據是不是共享的
客戶資料不是共享的
假如在建設銀行開了信用卡。
其他行不能查看到在建設銀行開卡時的資料
但能查到你在其他行的不良記錄
Ⅳ 銀行之間的用戶信息是共享的嗎
銀行之間將會有競爭,但也會有基本的信息共享。只要知道你的身份證號碼可以查詢你的工作家庭住址家庭成員,由於銀行系統是公安局系統連接到互聯網,所以看到不能修改,所以我需要知道你的身份證號碼可以查詢信息,您還可以在中國人民銀行信貸理解你的信用情況,所有這些都在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①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立了全國個人信用基礎資料庫。持卡人的信用檔案應該在這個資料庫中登記,所以不同的銀行使用相同的信用記錄。
②由於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銀行在貸款活動中往往面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導致信貸分配效率低下。為了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銀行必須投入資源收集信息。一家銀行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如果信息收集的成本很高,銀行唯一的選擇是拒絕向沒有抵押品或自身資本很少的公司貸款。
③銀行的信息來源有三種:第一,在長期的銀企關系中獲得的客戶信息僅限於特定的客戶,銀行對新的貸款申請人必須有其他的信息渠道。另一種方法是在提供貸款前對貸款申請人和他們的企業進行面試,直接搜索信息或從公共記錄中收集信息。第一種方法可能成本太高,而第二種方法對大多數私營公司來說無效,因為它們幾乎沒有公開信息披露。第三,從其他貸款人那裡獲取有關貸款申請人的還款歷史和總負債的信息,這是一個相對低成本的信息來源。然而,這通常要求放款人承擔向他人提供信息的互惠義務,也就是說,放款人之間必須有信息共享的制度安排。
Ⅵ 銀行之間信用卡數據互通嗎,為什麼
我仔細看了題主的題目及註解,一共問了三個問題,如下:
一、關於數據互通問題銀行之間涉及客戶的信息都是不會互通的, 這不僅是因為競爭的原因,還涉及到客戶的隱私問題。 不過,你在A銀行辦理的信用卡的使用情況,B銀行通過徵信報告也是可以查看得到的。必須說下,B銀行要查詢徵信報告必須要經過借款人的授權,而且授權還必須伴隨著正規的用途才可以,比如信用卡審批,貸款審批,貸後管理等。
二、對於將來辦理信用卡貸款是否有好處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因為它是因人而異的。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將辦理信用卡和貸款的難度進行評分。從0-100分,分值越高越難。如果你從來都沒有信用卡, 假設辦理第一張信用卡的難度是50分的話,那麼辦理第二張到第六張的難度可能就在30-50分。辦理第7張及以上,分值就會越來越高,辦理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貸款也是一樣,在你信用卡張數及額度都不高的情況下,辦理難度是較低的。當你的信用卡張數及額度達到一定限度時,貸款辦理難度就會增大。
三、有花唄白條為什麼還要用信用卡目前花唄以及白條是不上徵信的,銀行通過查詢徵信是發現不了你的用款記錄。那麼銀行就會把你當做白戶來處理,白戶的信用卡額度一般不高,貸款也不是很容易批准。除此以外 ,花唄和白條只局限於部分場景,金額也不高,不能滿足部分人的大金額透支需求。 比如花唄只能在阿里系的平台使用,京東白條只能在京東系的平台使用。當然了,花唄、白條自然也是可以用的,但是與使用信用卡並不沖突。想用哪一個完全要看題主個人的習慣。
不知道上述三個問題,是否回答清楚,如果有疑問隨時溝通。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先回答第一個主問題:
你每個月的信用卡賬單,發卡銀行都會上傳到人行徵信系統,和你的貸款等匯總為你的個人負債率,其他銀行會參考你的負債率來核發你的信用卡額度和授信總額度。至於你每個銀行的信用卡詳細賬單數據是不互通的
第二個問題:如果你有了A行的信用卡,以後在申請其他銀行信用卡的時候是有好處的,因為既然你有了其他銀行的信用卡,最起碼表面看來你的個人信用是沒有問題的,否則A銀行不會發信用卡給你,當然了,B銀行在批給你信用卡和貸款的時候會查詢你的徵信記錄是否合乎他們的要求,畢竟每個銀行的審核制度還是有區別的。
第三個問題:網上信用支付例如支付寶、京東白條等和銀行發行的信用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大概有以下幾點區別:
1、首先機構性質就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支付寶等叫第三方支付公司原因。
2、面向消費群體不一樣,網上信用支付主打網路消費,信用卡主打線下消費,雖然隨著 社會 發展,線上線下也都有很多互通的地方,但是主體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3、個人信用級別累計和查詢方式不一樣。網上信用支付的查詢方式都在自己的軟體上查詢,累積信用也是按自己公司的方式,銀行的信用主要是按人行的徵信記錄,各大銀行是互通的。不過現在各大銀行也有很多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發行信用卡的案例,也表示著銀行也在隨著 社會 的發展而變化著。
以上的回答如果你覺得滿意的話,請不要吝惜您的小手,給點個小小的贊,謝謝
在各個銀行直接的詳細數據是不互通的,但是有些數據可以通過人民銀行進行查詢,例如在A銀行有一張信用卡,這個卡的額度和每個月的賬單情況,和使用額度還有還款情況這樣是有的,這些信息可以作為你辦理其他銀行信用卡的依據,簡單點來說,你A銀行的卡使用情況良好,額度很高,那麼當你辦理B銀行的信用卡時,B銀行會參照A銀行卡的使用情況給你批卡額度。
所以養好人生中第一張信用卡至關重要,想了解很多的養卡提額技巧可以關注卡理財聯盟。
銀行之間的信用卡數據不全部互通,是一部分互通。
一是數據互 通問題。 銀行之間在信用卡業務方面沒有直接的聯系,持卡人在一家銀行辦理的信用卡業務,另一家銀行只能知道其中的某一些信息,並不是全部的信息。發行信用卡的銀行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系的。他們能夠獲取到的持卡人在他行的業務情況,都是依靠徵信系統實現的。
只要在徵信系統上有的內容,各家銀行都可以共享。比如,持卡人在他行的開卡情況,授信情況等,這些都可以從徵信系統了解到。徵信系統上沒有的信息,別的銀行就拿不到。
二是在他行有信用卡,對以後申請別的銀行卡有沒有幫助。 這要依據實際而論。簡單地說,就是沒有卡不好,卡多了也不行,有卡但是少量是最合適的。如果沒有卡,也就是小白,銀行會加大審核力度,因為這家銀行心裡也沒有底兒,不知道申請人的信用到底怎麼樣。如果有卡,但是卡片很多,授信額度已經很大了, 銀行就會減少對持卡人的授信,因為持卡人只有那麼大的經濟能力,給他太多額度擔心還款有問題。
還有第三個問題。 現在確實在網上支付時,用信用卡和用花唄白條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如果已經習慣了使用花唄,覺得花唄也夠用,不申請信用卡也是可以的。尤其是年輕人,如果沒有大一些的開銷,只用花唄就可以了。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 財經 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對於銀行來說,客戶數據是不會直接互通的,畢竟是商業機密,同時還簽訂過保密協議,但有一個渠道可以讓別人看見你的部分信息,這個渠道就是徵信平台,你不管是貸款還是信用卡或者其它信譽方面的信息在正規渠道最終都會被記錄在徵信平台上,這就直接造成你在一家銀行辦理了信用卡,想在另一家銀行辦理信用卡的時候有了一定的關聯性,這個關聯性就是你的額度。
至於花唄白條屬於第三方的借貸平台,不在金融體系內對於徵信來說並沒有實際的幫助,也不是銀行徵信的主要收集對象,最多是輔助資料性質,如果你想提升徵信或提高貸款額度的話還是用金融系統內部的資金平台比較好。
沒有,所謂同行是冤家,競爭的那麼激烈,怎麼會共享。更何況還涉及到個人隱私權保護的問題。
銀行只能通過一些公開的平台去查詢您的信息,比如去企查查去查詢一下您的公司注冊信息,經營是否正常,是否有訴訟。通過人行徵信系統去查一下你的基本信息個貸款狀況。僅此而已!
同一個客戶,在一個銀行辦理的信用卡,其他銀行一般是看不到的。通過各種徵信查詢方法,頂多能知道客戶辦過信用卡,但不知道具體的卡片信息。如果出現嚴重的信用卡違約情況,銀行也是能查到的。
1、如果用卡習慣良好,沒有惡意逾期或疑似套現這些情況發生,辦理信用卡對將來新申請信用卡和貸款肯定是有好處的。因為一般一個人的信用情況和還款能力是有持續性的。
對於銀行來說,一個人如果徵信記錄是空的或很少,那麼很難評判他辦理信用卡或貸款後的還款情況。而如果銀行看到了客戶之前有優良的記錄,那麼至少證明他以前很優質。
現在很多銀行在申請信用卡時是支持以卡辦卡的,比如說如果你在工行有一張白金卡,想再申請一個中行的白金卡,但由於在中行沒有任何資產和信用記錄。那麼如果你向中行提供工行白金卡的復印件,新信用卡的批復幾率將會大大增加。因為銀行會參考客戶在其他銀行的信用評價情況。
2、如果用卡習慣不好,甚至出現了逾期的情況,那麼這些污點可能會出現在徵信報告中。將會對以後新申請信用卡和貸款有不好的影響。
白條和花唄可以理解為一種虛擬的信用卡。出於風險防控的考慮,這類虛擬信用卡的額度往往很低,只能滿足客戶日常的小額消費需求。對於一些大額消費,虛擬信用卡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而且很多線下商戶是不支持他們的,就是線上商戶也不是全面覆蓋。
所以,如果有信用卡消費需求,實體信用卡的應用場景還是更全面,授信額度可能也會更高。
銀行之間數據不互通,但是你的徵信報告里一切都顯示地明明白白,銀行看得到啊!要用花唄白條也是沒人攔著的。
1.多家銀行給同一人發放信用卡額度,會相互參考額度,但不完全絕對。
在申請貸款或銀行卡的過程中,你是授權放款機構查你徵信。如你向B行申卡或貸款,那麼B行就會去調看你的徵信,A行給了你多少額度,C行給了你多少貸款,是否有逾期,都是一目瞭然。如果A給了你三五萬,那B也會參考這個額度,一般不會是給三五千。這做法一是出於風控,二是因為…發卡機構「懶得思考」。
這么做的好處,是一榮俱榮,都不會太差。壞處是一損俱損, 當然這可以與發卡行溝通,或進一步提供資信證明,進行提額。
2.網上信用支付和銀行信用卡的區別
沒區別,無非前者無卡後者有卡。卡不卡現在也不重要了,現在有幾個人是刷實體卡?都是把銀行信用卡在掛鉤了第三方支付之後,與某唄一樣直接進行消費。
3.花唄白條和信用卡到底哪個好
對於懶人來說自然是花唄、白條香了,畢竟廣告是打到你眼前,推送到你手機上的,花唄、白條除了分期付款的手續費高一點,其他也沒比信用卡差哪兒了。只要按時還款,對方也薅不到你的羊毛。有經驗的人要做分期,是不會選花唄、白條的,會切換為信用卡支付,然後到網銀上去做分期。
1、銀行間銀行卡數據是隔離的,沒有直接共享互通!
這好不奇怪,也是特色。
2、通過人民銀行的個人徵信系統,實現了間接共享。
在你申請信用卡時,銀行會查你的徵信報告(包括香港澳門),你在每個銀行的貸款、信用卡額度都能看見,包括你貸多少,用多少了,啥時開始,已還多少,逾期多少,擔保多少。銀行平時是不能亂查你的徵信報告的。
Ⅶ 同一個銀行網點之間存貸款業務互通嗎
可以。目前銀行內部已經打通相關的環節,你所說的不是跨行,而且是跨區域,這種情況下是可以辦理幾乎所有的業務。比如開通網銀、注銷銀行卡等等,以往都要到開戶營業網點辦理,現在都可以異地辦理,你只需要持身份證到就近的營業網點辦理即可。
拓展資料:
跨行取款就是在你非存款的銀行去取錢,一般多用於ATM取款。比如你持有交通銀行的卡去工商銀行取款,就屬於跨行取款。
跨行取款一般每筆收取2~50元不等的手續費,有的銀行每月前2~3筆跨行取款不收手續費。自2010年7月25日起,建、工、中、農四大銀行同城跨行取款手續費漲至4元/筆,部分股份制銀行跟風漲價。
中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2006年中行明確規定同城跨行取款手續費最高標准為4元,各地一級分行可根據當地相關情況確定收費標准。
同城跨行手續費在每個地區規定有所不同,建行在天津、青島、廣州等地也早已開始執行4元的同城跨行取款手續費。銀行客服表示這是總行和各地一級分行提出申請,並經過相關部門審批通過的,不是隨便漲價。
Ⅷ 銀行和銀行之間,會共享客戶的信用卡申辦資料嗎
銀行之間不會共享的。但是你的信用記錄會被上傳至中國人民銀行證信系統,無論你在哪個銀行有不良記錄,全國各大銀行都能查得到。以後你申請 其他銀行信用卡或申請 貸款的時候都會有麻煩。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包括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始於1997年,在2006年7月份實現全國聯網查詢。截至去年底,該資料庫收錄企業及其他組織共計1000多萬戶,其中600多萬戶有信貸記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建設最早始於1999年,2005年8月底完成與全國所有商業銀行和部分有條件的農信社的聯網運行,2006年1月,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正式運行。截至去年底,該資料庫收錄自然人數共計6億多人,其中1億多人有信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