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貸款余額為385億美元

貸款余額為385億美元

發布時間:2022-10-04 07:09:48

⑴ 全國小貸公司數量剩不到7000家,這個行業沒落了嗎

我們知道,在線貸款業務已被國家完全禁止,已經進入了清理殘局的最後階段。當然,盡管消失了,但它為參與的貸方,借款人等留下了令人難忘的數字。5,000家在線借貸機構實際上在高峰期運作,超過8,000億元的資金沒有收款,等等,包括雷雨,高利貸和斬首的利益給參與的人們帶來了揮之不去的痛苦。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今年一季度小額信貸公司統計報告,截至3月31日,全國共有小額信貸公司6841家,從業人員69039人,實收資本額7800.8億元。 貸款余額為8653億美元元。

隨著小額信貸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加上對一些公司缺乏對金融法律和金融風險的深入了解。廣泛的管理和薄弱的風險控制能力,不良貸款正在迅速上升,盈利能力正在下降,並且流動性陷入困境。小額信貸公司的數量繼續減少。當前,小額信貸行業正處於整頓和監管階段。將來,嚴格監管的趨勢將繼續下去,行業公司的數量可能會繼續下降。

⑵ 2021年中國欠外債總共多少億

沒有明確數字。
我國外債余額為77150億美元,截至2015年12月末、2008年10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包括香港特區,一般是指政府通過發行國內債券所形成的債務,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
我國2007年度財政總收入累計513003億元。
也稱政府國內債務」或國內公債」,下同,2018年中國欠債大約20萬億人民幣。中國外債余額為30476億美元、其中。
其中稅收收入456199億元,其中,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占當年GDP的11、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不包括香港特區,登記外債余額為40228億。
不過中,國家外匯管理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外債余額達152980萬美元,至於錢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中國不欠任何國家外債。
登記外債余額為20776億美元,下同,其中國務,20億,其次還有部分非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等都欠中國人錢、我國外債余額為64228億美元。
中國是世界上持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但要留意的是以上數字是不包括國企,截至2008年6月末,政府國內債務的主要目的是彌補財政赤字或國庫資金的暫時。央企等半政治機構的債務。
到是有好多國家欠我國的債.截至6月末。
不包括香港特區,中國的黃金儲備已經達到1051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3年6月末中國外債數據截至2013年6月末、2008年上半年底中國外債基本情況,中國外債余額為4273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不同的是內債。
(2)貸款余額為385億美元擴展閱讀:
外債是指一國對國外的負債。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定義,外債是「包括一切對非當地居民以外國貨幣或當地貨幣為核算單位的有償還責任的負債」。外債凈額等於一國的外債總額,減去該國居民對非居民的全部債權 (即海外資產)。外債總額和外債凈額反映的都是過去歷年累積的對外債務,即外債的存量;國際收支資本項目中則反映每年外債的增減變動額,即外債的流量。

⑶ 工行歷史上最高利息

中國工商銀行
編輯
同義詞 工行一般指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全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五大銀行之首,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信貸資金管理,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2014年1月29日,工商銀行簽署了一份股份購買協議,工商銀行同意向標准銀行倫敦控股有限公司收購標准銀行公眾有限公司已發行股份的60%,標准銀行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標銀倫敦在股份購買協議項下義務的擔保人簽署股份購買協議。2014年12月,中國工商銀行收購標准銀行獲得銀監會、英國審慎監管局及南非儲備銀行的批准。[1]
2016年6月22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於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6年(第十三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工行名列三甲。[2]
公司名稱
中國工商銀行
外文名稱
ICBC
總部地點
北京
成立時間
1984年
經營范圍
金融,保險
公司性質
國有獨資
公司口號
工於至誠,行以致遠
年營業額
1,487億美元(2014)
員工數
408,859人(2011年)
總資產
31,249億美元(2014)
世界500強
第15(2016)[3]
董事長
易會滿[4]
市 值
2,156億美元(2014)
銷售額
1672.27億美元(2016)[3]
利 潤
440.98億美元(2016)[3]
官 網
http://www.icbc.com.cn/
黨委書記
易會滿[5]
目錄
1 公司文化
▪ 使命
▪ 願景
2 公司規模
▪ 業績
▪ 國內營業
▪ 全球擴張
▪ 工商總部
3 公司管理
4 產品與服務
▪ 電子銀行
▪ 電話銀行
▪ 公司金融
▪ 個人金融
▪ 金融衍生
5 公司榮譽
▪ 國際榮譽
▪ 網銀榮譽
▪ 扶貧榮譽
▪ 其他榮譽
6 大事年表

公司文化
編輯

使命
提供卓越金融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
——服務客戶
——回報股東
——成就員工
——奉獻社會

願景
建設最盈利、最優秀、最受尊重的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價值觀
工於至誠,行以致遠[6]
——誠信、人本、穩健、創新、卓越發展歷程

公司規模
編輯

業績
《金融時報》列出中國工商銀行全球企業500大排行榜第9位。《歐洲貨幣》和英國的《銀行家》雜志以所有權益排序,工商銀行列為全球1,000家大銀行第6位。
2004年,英國《銀行家》雜志及《歐洲貨幣》雜志同時評選中國工商銀行為中國

最佳銀行。同年,中國工商銀行更被美國《環球金融》雜志選為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
2008年《福布斯》發布全球企業2000強排行榜名列42位。2008年度《財富》500強第133位,營業收入51,526 9(百萬美元)。在《中國企業500強》中的排名第4 營業收入39,003,400(萬元)。
2010年,《財富》雜志評出的世界 500強排名榜單中,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87位,市值為2464(億美元)。[7]
2011年,《財富》雜志最新評出的世界 500強排名榜單中,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77,營業收入達到805億美元,比2010年的87名上升10個名次。[8]
中國工商銀行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電子銀行業務交易額迅速增長,由2000年的1.93萬億元發展到2004年的38.4萬億元,增長了20倍。2004年電子銀行業務收入2.35億元,在線支付交易額57億元,是中國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在線支付服務提供商。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21000多家境內機構、100家境外分支機構和遍布全球的上千家代理行,以領先的信息科技和電子網路,向八百多萬法人客戶和1億多個人客戶提供包括批發、零售、電子銀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本外幣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04年末,現金管理簽約客戶3700多家,為這些客戶的1.96萬個上下游或附屬單位提供了現金管理服務;個人消費信貸客戶數397萬戶,貸款余額4,839億元;個人金融業務高端產品--理財金賬戶客戶總規模超過124萬戶。
2012年上市公司財報,根據中報顯示,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工商銀行以盈利1232億元成為A股的盈利冠軍。根據工商銀行中報顯示,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32億元,增長12.5%。營業收入2628億元,增長13.7%,其中利息凈收入2040.58億元,增長16.9%,占營業收入的77.6%。
2013年榮獲中國品牌500強。
2013年7月22日胡潤國有品牌榜,中國工商銀行以2460億元,排行第二位。
2015年3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2014年凈賺2763億元, 再度成為最賺錢銀行。[9]
2016年7月20日,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居第15位。[3]

國內營業
在中國及全球28個國家與地區,2008年,中國工商銀行有385,609名員工,比上年增加7,512人,為1.9億個人客戶與310萬公司客戶提供廣泛而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近1.7萬家境內外機構,覆蓋中國大部分大中城市與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為客戶直接提供優質服務;國內領先的電子銀行平台,觸手可及的網上、電話、手機與自助銀行四大渠道,提供資金管理、收費繳費、營銷服務、金融理財、代理銷售、電子商務六大類服務;貴賓理財中心、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專屬通道,專業金融理財師,為貴賓客戶提供獨到的服務。工商銀行還與國內及122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全球化服務網路進一步完善。
工商銀行將上市後第一年作為「優質服務年」,從業務流程、分銷渠道、服務模式和產品種類等方面系統地改進和提升了服務,繼續朝著建設國內服務最好金融企業的目標邁進。
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為公司客戶與個人客戶提供了多元、專業的各項金融服務。其范圍廣,業務量大,業務品種豐富。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左右,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 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10]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11]
在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下,中國工商銀行各項業務不斷創新。[12] 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網上銀行開通城市超過400個,2003年電子銀行交易額達22.3萬億元,網上銀行交易額19.4萬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分支機構管理模式,達到穩健經營,防範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工商銀行在中間業務方面實現了多元、創新的發展。2008年,工商銀行的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達人民幣4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7%,銀行卡、投資銀行、資產託管、企業年金、現金管理、理財等新興業務繼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指標均居國內同業的首位。
銀行卡發卡量超過2.38億張,消費額近8000億元,其中信用卡發卡量突破3900萬張,消費額超過2500億元,市場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投資銀行收入增長78.2%,全年承銷各類債券52支,承銷金額達1646億元,連續第二年成為國內債券承銷發行的第一大行;託管業務收入增長41%,託管資產規模連續11年居國內第一,在基金、年金、保險等託管領域均保持市場領先;企業年金業務的國內市場佔有率接近50%,是國內最大的企業年金服務機構;理財業務繼續強勁增長,全年共推出216款理財產品,其中自主開發理財產品銷售額約21976億元,同比增長715%。
2008年工商銀行繼續推進經營轉型,各項業務結構顯著優化。資產結構中,非信貸資產比重提高至54.5%;收入結構中,非利息收入占營業凈收入的比重上升到15.2%;信貸結構全面改善,貸款收益率由2007年的6.11%提高到2008年的7.07%,提高了96個基點;渠道結構中,離櫃業務比重提高到43.1%;客戶結構中,個人中高端客戶比2007年提高了18.6%,對全行盈利的貢獻進一步提高。
在國際化、綜合化發展方面,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2006年,工商銀行成功在上海、香港兩地同步發行上市。公開發行上市後,工商銀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總股本334,0 18,850,026股。[13]
2009年全年實現稅後利潤1111.51億元,較上年增長35.6%,成為全球最盈利的銀行。這已經是工商銀行連續第六年實現高增長,六年中稅後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37.5%,是全球成長性最好的國際性大銀行之一。2008年工商銀行鞏固了全球市值最大銀行的地位,並成為全球最盈利的銀行。在「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以營業收入3808.21億元人民幣列第7位。[14]

全球擴張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國際資本市場的並購在香港成立了工商東亞和工銀亞洲。[15]
2001年7月,中國工商銀行向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注入香港分行商業銀行業務,促使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客戶基礎擴大、改善存款及貸款組合及使服務產品組合更趨多元化。透過此業務轉移,大大提升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競爭力。
2004年四月30日,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購入華比富通銀行之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華比富通銀行隨後易名為華比銀行,成為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全資附屬公司。[16]
工商銀行不斷推進跨國經營,加快建立本外幣、境內外業務均衡協調發展的經營格局。截至2004年末,工商銀行在全球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設有100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外幣總資產495億美元,各項外幣存款余額309億美元,外幣貸款余額284億美元。2004年全年辦理國際結算業務2,122億美元,完成代客外匯資金業務1,489億美元,結售匯業務量955億美元,代客外匯買賣449億美元。[17-18]
2005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正式將華比銀行並入。當年末工銀亞洲總資產為993億港元,實現賬面利潤7.6億港元,按總資產排序在香港銀行業中升至第6位。
2005年11月23日,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獲穆迪投資給予A2/Prim e-1長期/短期存款評級及D+級銀行財務實力評級。
2007年10月25日,工商銀行與南非標准銀行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交易和戰略合作事宜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工商銀行將支付約366.7億南非蘭特(約54.6億美元)的對價,收購標准銀行20%的股權,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2007年,中國工商銀行和印尼哈利姆(Halim)銀行股東簽署收購協議,將收購後者90%的股份。這是工商銀行首次以收購方式進入國外市場,也是該行首次跨國銀行收購。 2007年11月12日中國工商銀行(印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銀印尼」)在雅加達舉辦了成立慶典。[19]
2008年1月28日,工商銀行以澳門幣46.83億元(相當於人民幣41.47億元)收購誠興銀行119900股普通股,占誠興銀行發行總股本79.93%。2009年7月11日起,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誠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並,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20]
2010年4月21日,工商銀行宣布,該行已經完成對泰國ACL銀行大眾有限公司的自願要約收購,並於當日完成股份和資金交割。通過自願要約收購,工商銀行共收集到ACL銀行約97.24%的股份。2010年11月3日,中國工商銀行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慶典,宣布將其在泰國成功並購的ACL銀行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21]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憑借中國工商銀行的龐大分行網路優勢、領導地位及豐富經驗,將繼續開拓廣泛之銀行及財務業務,包括各類存款與貸款、貿易融資、匯款、清算、工商業貸款、銀團貸款、出入口押匯、中國業務咨詢及融資、證券業務及黃金買賣之經紀服務及保險代理等。
2011年8月5日,工商銀行宣布,其已就阿根廷標准銀行及其兩家關聯公司(一家基金管理公司Standard Investments S.A.和一家商務服務公司Inversora Diagonal S.A.)80%股權買賣交易與南非標准銀行等達成協議,並於2011年8月4日(阿根廷時間)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文件。雙方將隨後履行監管報批手續。交易完成後,工商銀行將負責阿根廷標准銀行及其關聯公司的營運和管理。[22]
2011年1月23日,工商銀行與東亞銀行聯合宣布,雙方已就美國東亞銀行股權買賣交易達成協議,並於2011年1月21日(美國中部時間)在芝加哥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工商銀行將向東亞銀行支付約1.4億美元的對價,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的股權,東亞銀行持有剩餘20%的股權。同時,東亞銀行還擁有賣出期權,可在本交易完成後,按雙方協議約定的條款和日期,將其剩餘股份轉讓給工商銀行。雙方將隨後履行監管報批手續。交易完成後,工商銀行將負責美國東亞銀行的營運和管理。這是中資銀行對美國商業銀行的第一次控股權收購。[23]
2012年5月10日,美聯儲宣布通過工行收購東亞銀行在美業務,這是首例中資銀行在美國收購案。意味著中資銀行未來可以收購方式登陸美國,並成為中資銀行在美業務擴張的新里程碑。東亞銀行(截止到2012年)擁有約7.8億美元資產,在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設有13家分行(紐約3家、舊金山5家、洛杉磯5家),基本覆蓋了中國在美投資的主要地區,主要從事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在國內擁有近二萬二千多家營業網點,並已建立起全球業務網路,在中國香港(香港分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中國澳門(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哈薩克(中國工商銀行(阿拉木圖)股份公司)、新加坡(新加坡分行)、日本(東京分行、大阪分行)、韓國(首爾分行、釜山分行)、德國(法蘭克福分行、慕尼黑分行)、盧森堡(中國工商銀行(歐洲)有限公司、盧森堡分行)、美國(中國工商銀行(美國)有限公司、紐約分行)、澳大利亞(悉尼分行、珀斯分行)、卡達(多哈分行)、阿聯酋(中國工商銀行(中東)有限公司、阿布扎比分行)、英國(中國工商銀行(倫敦)有限公司、倫敦中國城分行、倫敦分行)、英國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工行英國分行
分行)、俄羅斯(中國工商銀行(莫斯科)股份公司)、印度尼西亞(中國工商銀行(印度尼西亞)有限公司)、加拿大(中國工商銀行(加拿大)有限公司)、泰國(中國工商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清邁、普濟、孔敬、羅勇、合艾等19家分行)、馬來西亞(中國工商銀行(馬來西亞)有限公司)、越南(河內分行)、法國(巴黎分行)、比利時(布魯塞爾分行)、荷蘭(阿姆斯特丹分行)、義大利(米蘭分行)、西班牙(馬德里分行、巴塞羅那分行)、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分行、卡拉奇分行)、印度(孟買分行)、寮國(萬象分行)、波蘭(華沙分行)、秘魯(中國工商銀行(秘魯)有限公司)、阿根廷(中國工商銀行(阿根廷)有限公司)、巴西(中國工商銀行(巴西)有限公司)、緬甸(仰光代表處)、南非(開普敦代表處)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截至2013年1月,工商銀行已在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0多家海外機構,並與132國家和地區的1453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形成了跨越亞、非、歐、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經營網路,跨市場與全球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與4萬多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跨國公司等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隨著全球擴張的步伐,中國工商銀行已經在互聯網上建立起全球主站和各境外分行站點。為全球客戶提供網上辦理業務和了解中國工商銀行的平台,網站界面簡潔、架構清晰、內容充實。
2013年9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巴西有限公司在聖保羅宣布正式對外營業。[25]
2014年10月1日, 緬甸已經向中國工商銀行發放有限經營許可,目的是刺激外資投資於該國剛剛擺脫數十年來軍政府統治的經濟。中國工商銀行將可以設立一家分行,並可以向外資公司提供貸款,但必須是外幣貸款。而向緬甸企業放貸則需和當地機構合作進行[26] 。
2014年11月7日,墨西哥銀行與證券監督委員會(CNBV)正式批准中國工商銀行在墨西哥的銀行牌照申請,同意設立中國工商銀行(墨西哥)有限公司。這標志著中國工商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墨西哥成立營業機構的中資銀行,結束了墨西哥沒有中資銀行的歷史。[27]

工商總部
中國工商銀行總部大樓由美國SOM設計師事務所設計,樓高13層,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分矩型區和弧型區兩大部分,中間以天橋形式聯為一體。大樓為整體鋼結構工程,技術要求高,工藝復雜,其結構形式為磨擦型高強度螺栓聯接,底層插入柱為箱形截面,全熔透焊接最大板厚達100mm;總用鋼量達8000噸,由中鐵武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武漢橋機廠)進行施工詳圖深化設計,並完成全部鋼結構的工廠製造任務。該項目按《鋼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5-95)製造、安裝並驗收,檢驗合格,受到了業主及監理的一致好評,為中鐵武橋重工在首都樹立了形象,贏得了信譽,整體工程獲得國家頒發的魯班獎。

公司管理
編輯
中國工商銀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了由
公司治理結構
中國工商銀行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高級管理層之間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有效制衡的工作機制。
董事會下設戰略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等五個專門委員會;監事會下設監督委員會。
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制定了股東大會對董事會授權方案和董事會對行長授權方案,調整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的職責和成員結構,實行首席風險官制度,補選職工監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權計劃以建立健全公司激勵機制,積極探索與境內外投資者加強溝通和戰略合作的途徑,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工商銀行始終將公司治理作為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工程,圍繞公司價值可持續增長和卓越股東回報的經營目標,積極借鑒公司治理國際領先實踐和原則,構建完善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修訂完善《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和運作效率,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執行機構之間權責分明、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有效制衡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截至報告期末,本行董事會共有董事15名,其中執行董事3名,非執行董事6名,獨立董事6名。監事會共有監事6 名,其中股東代表出任的監事2名,外部監事2名,職工監事2名。
銀行初步建立了一套多維度、多層次的社會責任規劃管理及落實監督體系。在董事會的直接領導下,總行戰略管理與投資者關系部協調推進社會責任工作、統一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總行相關部室及各分支機構分頭組織實施,共同推進社會責任的履行和落實。

董事長

姜建清

副董事長、行長

易會滿

獨立非執行董事

黃鋼城

獨立董事

田國強

獨立董事

柯清輝

產品與服務
編輯
銀行卡的業務
工商銀行是國內最大信用卡發卡行及信用卡品牌最齊全的發卡行之一。陸續推出歐元信用卡、牡丹運通商務卡、牡丹銀聯卡、牡丹運動卡、新版牡丹交通卡等新產品;推進營業網點服務體系、VIP客戶服務中心等渠道建設;積極選擇境外機構代理發卡,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卡組織合作。
2007年末,信用卡發卡量2,338萬張,實現消費額1,619億元,繼續保持發卡量及消費額雙領先的市場地位。信用卡透支余額82.41億元,增長59.5%。
截至2009年末工商銀行信用卡發卡量超過了5200萬張,一年增加了近1300萬張,增幅高達33%,不僅繼續穩居國內信用卡第一發卡銀行的地位,更在一年內連續超越美國發現卡、美國運通和第一資本三家世界級信用卡巨頭,完美實現「三級跳」,成為僅次於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和花旗集團的全球第四大信用卡發卡行。建立以借記卡為平台的個人金融服務模式;憑借牡丹靈通卡一卡多戶、一卡多能的優勢,加強營銷渠道整合;發揮牡丹靈通卡支付結算作用,分流櫃面壓力。2007年末,借記卡發卡量1.87億張,增加858萬張,年消費額4,543億元,增長71.4%。[28]
2007年末,銀行卡發卡量突破2.1億張,增加2,149萬張。實現銀行卡業務收入45.37億元,增長40.6%。[28]
工商銀行積極推動晶元卡的推廣應用,截至2012年5月末,工商銀行各類晶元卡的發行量已超過550萬張,穩居國內同業首位。其中晶元信用卡發卡量達538萬張,較年初增長111萬張,增幅為26%,理財金賬戶晶元卡等晶元借記卡發卡量近13萬張。同時,工商銀行還下大力完善晶元卡受理環境,工商銀行90%以上的自助機具都可以受理晶元卡,為晶元卡的進一步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使用磁條的傳統銀行卡相比,每張晶元卡都帶有一顆微晶晶元,大大增加了卡片的信息存儲容量,不僅能夠實現普通磁條銀行卡的所有金融功能,更能夠為客戶提供離線交易、非接觸式交易、會員管理和積分管理等個性化智能服務。同時,晶元卡還進一步升級了防偽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工商銀行是中國最早開始晶元銀行卡研發的商業銀行之一,在晶元卡技術研發、行業合作、發卡規模等領域長期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早在1995年,工商銀行就發行了國內首張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智能晶元卡,2005年底發行了國內首張晶元信用卡,2009年起又在國內同業中率先開始全面推廣晶元卡。截至2010年末,工行已發行各類晶元卡900多萬張,45萬台POS機中95%能夠受理「磁條加晶元」[29] 。

工行銀行卡 (5張)

在晶元卡發卡量、交易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工商銀行晶元卡的應用領域也日益擴大,為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工商銀行晶元卡的行業合作范圍已覆蓋交通管理、鐵路客票、高速

望採納

⑷ 2月社會融資規模

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億元。
1、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初步統計,2022年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億元。
2、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084億元,同比少增4329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480億元,同比多增16億元;委託貸款減少74億元,同比少減26億元;信託貸款減少751億元,同比少減185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4228億元,同比多減4867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3377億元,同比多2021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2722億元,同比多1705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85億元,同比少108億元。
3、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44.15萬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0.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2.16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比上月末高6.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7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9.72萬億元,同比增長5.8%。當月凈回籠現金8961億元。
拓展資料:
1、2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203.93萬億元,同比增長11.1%。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9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1.5個百分點。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3萬億元,同比少增1258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減少3369億元,
2、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911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459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11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052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05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790億元。2月末,外幣貸款余額9557億美元,同比增長4.5%。2月份外幣貸款增加249億美元,同比多增222億美元。

⑸ 央行:8月份長三角地區人民幣貸款增加3810億元,還有啥信息值得關注

央行:8月份長三角地區人民幣貸款增加3810億元,還有啥信息值得關注首先是同比增加了385億元說明長三角地區的商業貿易活動越來越頻繁,其次就是住房部門貸款占據了大頭但是同比是減少的,再者就是企業事業單位同比增加了貸款404億元說明社會層面的基礎設施正在不斷的完善,另外就是長三角地區外幣貸款同比減少了5.2%說明了長三角地區的的外資企業正在轉移發展的重心區域來提升企業的盈利效果,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央行:8月份長三角地區人民幣貸款增加3810億元,還有啥信息值得關注 。

一、同比增加了385億元說明長三角地區的商業貿易活動越來越頻繁

首先就是同比增加了385億元說明長三角地區的商業貿易活動越來越頻繁 ,對於長三角地區而言商業貿易越發達就越是可以為中國的經濟增長貢獻自身的力量和價值。

外企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對於長三角地區的投資。

⑹ 央行:12月M2同比增8.1% 全年住戶部門貸款增7.36萬億

觀點地產網訊:1月15日,央行發布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報告指出,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82.67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狹義貨幣(M1)余額55.17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0.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7.32萬億元,同比增長3.6%。全年凈投放現金2563億元。
貸款方面,12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4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個和0.8個百分點。
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17萬億元,同比多增2.64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3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95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8.3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98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89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4401億元。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增4995億元。
12月末,外幣貸款余額7948億美元,同比下降5.2%。全年外幣貸款減少431億美元,同比多減953億美元。12月份,外幣貸款減少110億美元,同比多減158億美元。
存款方面,12月末,外幣存款余額182.52萬億元,同比增長7.8%。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77.52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月末高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8個百分點。
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3.4萬億元,同比少增107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2.1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59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96萬億元。12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916億元,同比多增8845億元。
12月末,外幣存款余額7275億美元,同比下降8%。全年外幣存款減少634億美元,同比多減1413億美元。12月份,外幣存款減少39億美元,同比多減104億美元。
另外,2018年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1012.71萬億元,日均成交4.02萬億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長26.4%。其中,同業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長75.7%,現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長46%,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0%。
12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57%,比上月末高0.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34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68%,比上月末高0.2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43個百分點。
數據中還顯示,2018年,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3.66萬億元、1.45萬億元、8048.1億元、1.86萬億元。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07萬億美元。12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632元人民幣。

⑺ 中國有外債么外債是多少都欠哪個國家的錢數目都是多少

首先回答是:有。截至2006年9月末,中國外債余額為3049.76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登記外債余額為2078.76億美元,其中國務院部委借入的主權債務余額為338.88億美元,佔16.30%;中資金融機構債務余額為660.41億美元,佔31.77%;外商投資企業債務余額為572.27億美元,佔27.53%;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債務余額為467.07億美元,佔22.47%;中資企業債務余額為37.46億美元,佔1.80%;其他機構債務余額為2.67億美元,佔0.13%。貿易信貸余額為971億美元。

⑻ 年度新增可貸資金的計算方法及原理

你好朋友,年度可貸資金=(年度新增存款–年度法定存款准備金變動額)*75%
年度新增存款=年末存款-年初存款
年度法定存款准備金變動額=年末數–年初

可貸資金供給與需求的構成:可貸資金理論認為,利率不是由儲蓄與投資所決定的,而是由借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點所決定的。利率是使用借貸資金的代價,影響借貸資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借貸資金的供給因此與利率成正函數關系,而借貸資金的需求則與利率成反函數關系,兩者的均衡決定利率水平。
按照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當債券需求數量等於供給數量時,債券市場也達到了均衡,即:Bd=Bs需求量等於供給量的價格P*被稱為均衡價格或市場出清價格,與這一價格水平相對應的利率i*被稱作均衡利率或市場出清利率,此時的資金供給正等於資金的需求。新增貸款=本期末貸款余額-上期末貸款余額。

例如,截至2009年8月底,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385,241.19億元,而截至2009年7月底,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381,137.61億元,因此截至2009年8月底,人民幣貸款增加4,104億元,為2009年8月新增貸款。


新增貸款結構特點
1、傳統行業多,新興行業少。貸款的很大一部分存放在傳統行業、夕陽產業和市場需求嚴重的長期產品企業,而高新技術產業、高科技和政府壟斷行業很少。截至2001年底,供銷合作社貸款、鄉鎮企業貸款、房地產貸款和貿易貸款合計45.2億元,占常規貸款的29.22%。

2、一般貸款佔比大,創新貸款佔比小。2001年底,貼現、小額質押、個人住房和消費貸款等低風險貸款余額6.32億元,占經常性貸款的3.84%。

3、信用等級低的客戶多,信用等級高的客戶少。截至2001年底,AAA客戶169家,佔比4.48%,貸款余額76億元,佔比52.72%;AA客戶53523戶,佔比3.60%,貸款余額5.35億元,佔比3.71%;A級及以下客戶3468家,佔比91.92%,貸款余額62.8億元,佔比43.57%。

4、多的其實是用來打基礎的,少的是用來周轉的。大量的移動資金貸款成為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移動資金貸款持續了8年,經歷了多次展期和新增貸款

⑼ 中國美元債務總額

截止今年6月末我國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97592億元人民幣(等值15107億美元),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佔85%,約為82953以人民幣。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1年6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
截至2021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73119億元人民幣(等值26798億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余額為75707億元人民幣(等值11719億美元),佔44%;短期外債余額為97412億元人民幣(等值15079億美元),佔56%。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佔38%。

從機構部門看,廣義政府外債余額為27486億元人民幣(等值4255億美元),佔16%;中央銀行外債余額為2336億元人民幣(等值361億美元),佔1%;銀行外債余額為81084億元人民幣(等值12552億美元),佔47%;其他部門(含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外債余額為62213億元人民幣(等值9630億美元),佔36%。

從債務工具看,貸款余額為30696億元人民幣(等值4752億美元),佔18%;貿易信貸與預付款余額為24952億元人民幣(等值3862億美元),佔14.5%;貨幣與存款余額為39773億元人民幣(等值6157億美元),佔23%;債務證券余額為52714億元人民幣(等值8160億美元),佔30%;特別提款權(SDR)分配為644億元人民幣(等值100億美元),佔0.5%;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債務余額為19356億元人民幣(等值2996億美元),佔11%;其他債務負債余額為4984億元人民幣(等值771億美元),佔3%。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75527億元人民幣(等值11691億美元),佔44%;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97592億元人民幣(等值15107億美元),佔56%。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佔85%,歐元債務佔7%,港幣債務佔4%,日元債務佔2%,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外債合計佔比為2%。

我國外債主要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閱讀全文

與貸款余額為385億美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有人用我的身份貸款 瀏覽:597
惠州農村商業銀行房屋貸款利率 瀏覽:39
裝修公司給客戶騙貸款 瀏覽:870
網上小額貸款沒還錢會怎麼樣 瀏覽:511
房子抵押貸款60W要還多少 瀏覽:726
買房貸款沒工作怎麼開收入證明 瀏覽:157
洛陽消費貸款pos 瀏覽:883
興業消費貸款審核電話24小時服務嗎 瀏覽:972
二手房貸款時看的房子時間 瀏覽:251
蘋果x手機貸款首付 瀏覽:3
信用社貸款利率表2020 瀏覽:33
貸款買房子能分期多久 瀏覽:616
二手房已經過戶可以辦理貸款 瀏覽:926
信陽二套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瀏覽:956
二手車貸款網上評估 瀏覽:648
銀貸款需要的什麼資料 瀏覽:217
貸款買的房子首付沒交齊可以退嗎 瀏覽:954
農行貸款裝修房子利率是多少錢 瀏覽:552
農村3分利息貸款有什麼保證 瀏覽:886
上海房屋貸款手續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