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方面加強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監管
9月8日,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范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針對當前部分信託公司在個人信託貸款業務調查、審批、協議簽訂、放款、收費、催收等多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監管要求,重點從履行貸款人義務、改進業務模式、規范合作機構管理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等四方面針對性加強監管。
作為本次發文的核心內容,《通知》重申信託公司應參照《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審慎開展個人信託貸款業務、依法履行貸款人義務的重要原則,要求信託公司應獨立審批貸款,獨立自主進行貸款決策。同時,細化改進業務模式的監管要求,要求信託公司建立以貸款用途真實性為核心的貸前調查制度,保證貸款用途真實,貸款額度及期限合理並符合借款人還款能力,建立並執行貸款面談制度;嚴格規范利息收取,明確貸款金額、期限、利率(年化)、利息計算方式(含計算公式)以及提前還款情況下的利息收取方式等關鍵信息;合同簽訂過程實施「雙錄」管理,鼓勵有條件的信託公司對合同簽訂全程錄音錄像;建立貸款支付管理制度,強化貸款資金的支付管理與控制。針對線上發放的符合互聯網貸款特徵的個人信用貸款,要求信託公司參照互聯網貸款管理相關規定製定本公司的實施細則。
針對近年社會高度關注的信託公司與外部機構合作亂象問題,《通知》要求信託公司加強合作機構管理,對合作機構建立准入、評估和退出機制,嚴控外包風險。信託公司應與合作機構簽訂書面合同或協議,清晰界定合作業務事項范圍、爭端解決機制及違約責任;不得接受無擔保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提供增信服務以及兜底承諾等變相增信服務;明確合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禁止性行為清單。《通知》強調信託公司應依法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尊重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充分履行告知義務,保護客戶個人信息安全,嚴禁通過暴力、恐嚇等方式進行貸款催收。
北京銀保監局還在此次發文中要求各信託公司對本公司存量業務進行自查整改,確保新發生業務合規有序開展,並採取有效手段切實防範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推動行業合規穩健運營。
B. 房貸銀行面簽會問很細嗎
在辦理房屋貸款的時候,已經到了面簽這一過程,銀行的工作人員會對貸款人問很多詳細的問題,例如身體狀況,工作收入,家庭狀況是否結婚是否有負債?還款計劃是如何定製的?銀行之所以要了解這些狀況,是為了確保貸款人能夠在還款期間正常的還款,並且具有還款的能力這是銀行必須要做的。
不過也不必過於擔心銀行人員提出的問題,我們只需要如實回答就好,如果涉及到個人隱私可以選擇不答,在這里提醒大家一句一定要對銀行人員說真話,說實話,因為在面簽的時候是有雙錄原則的,這個時候說假話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造成貸款不成功的情況出現。
【面簽的意義】
貸款面簽的最重要的一個意義是銀行除了要在個人數據以及個人資料上了解貸款人之外,還要通過面對面的交談來了解貸款人的實際情況以免資料出現偏差。如果在面簽的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對貸款人問的特別詳細,那麼很可能是因為銀行懷疑貸款人沒有辦法正常還款的風險存在所以會詳細了解一番面簽的真正意義就是給貸款再加了一道保險。
【房貸面簽拒絕的理由】
面簽被拒有很多理由,下面給大家總結一下。
1.個人徵信記錄出現問題,如果徵信一旦出現問題,房貸面簽一定會被拒絕,銀行不會把風險留給自己。
2.銀行流水或是收入證明出現問題
在短期之內銀行的流水有不正常的收入與支出和自己的收入證明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銀行也會拒絕貸款。
3.房屋狀況出現問題
向銀行貸款時表明自己是首套房,結果在查詢資料時銀行發現有二套房的存在或者是有多套房的存在也會成為拒絕的理由。
C. 銀行發放貸款必須錄像嗎
根據最新的監管要求,銀行發放貸款的時候,必須要求做到雙錄,所以是需要錄像的。一是為了貸款的真實性和安全性,二是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使用他人身份證非法貸款,保護公民財產安全。
拓展資料: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一、審查風險
貸款風險的產生,往往在貸款審查階段就開始了,綜合司法實踐中發生的糾紛,可以看出,在貸款審查階段出現的風險主要出現在以下環節。
(一)審查內容遺漏銀行審貸人員掛一漏萬,造成信貸風險。貸款審查是一項細致的工作,要求調查人員就貸款主體的資格、資質、信用、財產狀況進行系統的考察和調查。
(二)在實踐中,有些商業銀行沒有盡職調查,而有關審貸人員,往往只重視文件的識別,而缺乏盡職的調查,這樣,很難識別貸款中的欺詐,很容易造成信貸風險。
(三)許多錯誤的判斷是因為銀行沒有對有關內容聽取專家意見,或由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的判斷而導致的。審貸過程中,不僅僅要查明事實,更應當就有關事實進行法律、財務等方面進行專業的判斷。而在實踐中,大多數的審貸過程並非十分嚴謹和到位。
二、貸前調查的法律內容
(一)關於借款人的合法成立和持續有效的存在審查借款人的合法地位。如果是企業,應當審查借款人是否依法成立,有無從事相關業務的資格和資質,查看營業執照、資質證書,應當注意相關證照是否經過年檢或相關審驗。
(二)關於借款人的資信考察借款人的注冊資本是否與借款相適應;審查是否有明顯的抽逃注冊資本情況;以往的借貸和還款情況;以及借款人的產品質量、環保、納稅等有無可能影響還款的違法情況。
D. 我們汽車4S店的,最近銀行讓我們必須提供消費分期貸款的雙錄系統,有什麼好推薦的系統嗎
我們現在用的是簽里眼視頻雙錄系統,他們公司給很多金融機構提供過技術服務,非常專業,從采購到系統上線投入使用總共不到1個禮拜,滿足了銀行的要求,也解決了4S的需求。希望這套系統推薦給更多的4S店使用。我特意網路了解過
E. 單縣農商貸款需要雙錄嗎
需要。
單縣農商銀行創新貸款營銷拓展模式,完善信貸合同簽訂錄音、錄像雙錄機制,取消紙質貸款材料審查、審批簽字環節,雙錄時間由40分鍾縮短至不到20分鍾。
F. 銀行發放貸款必須錄像嗎
根據最新的監管要求,銀行發放貸款的時候,必須要求做到雙錄,所以是需要錄像的。
G. 山東省生源地助學貸款什麼時候發放
學生助學貸款的發放需要根據國家開發銀行的具體政策和發放時間來作為依據,學生在接收到國家開發銀行發來的貸款時會接收到銀行的發來的簡訊。並且在開學時學生只需要帶回執單去學校即可。
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做好2021至2022學年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的通知》,普通本專科學生貸款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各縣(市、區)現場集中受理貸款學生申請時間為8月1日至9月12日。
貸款申請受理對象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學校名單以教育部公布的為准)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全日制新生(含預科生)或在讀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生。
未進行預申請,但確因家庭經濟困難需申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可以填寫《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以學生書面承諾代替其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對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的證明,作為申辦貸款的家庭經濟困難認定依據。
H. 在農商銀行辦房貸雙錄過了多長時間能知道通沒通過
在農商銀行辦理房貸基本上是需要15天左右的時間才可以辦理下來的。
如果說審核通過的情況下會以電話或者是簡訊的形式通知你去領取房款。
不同銀行辦理的貸款利息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I. 彭某100萬元「被貸款」現象發生,被貸款屢禁不止說明什麼問題
作者田忠華系中國知名時事評論員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彭某名下突然多出貸款100萬元,且出現徵信問題,讓當事人背了黑鍋。此報道上了熱搜,引起軒然大波,給金融行業帶來嚴重的聲譽風險。消費者要說的不是當事銀行,而是金融行業整體的不「靠譜」。
這是最基本誠信問題。銀行內發生這樣的問題,顯然不只是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嚴的問題,從媒體報道的事件來分析,兩筆貸款顯然與彭某沒有關系,彭某無論作為借款人或者是擔保人,對涉及的兩筆貸款,作為當事人的彭某根本不知情,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辦理兩筆貸款時,當時人根本沒有到場,沒有簽字,從這一點來說,該筆貸款是無效合同。當然,在這種違規情況下辦理的貸款,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方面證明銀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嚴,合規意識不強,沒有嚴格執行「雙錄」制度。二是內部人員違規、違法放貸,在明知不是借款主體當事人的情況下,冒名發放貸款,造成事實上的違法放貸罪。
顯然,該兩筆貸款存在較大的風險。根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借冒名貸款風險提示》相關冒名貸款實際用款人在名義借款人不知情情況下,虛構或採取不正當手段,以名義借款人的個人信息資料(身份證、名章、家庭經濟狀況等資料)取得貸款,是借冒名貸款。為有效遏制「借冒名」貸款現象的發生,自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以來,「雙錄」被各家銀行運用到實際業務工作中,成為避免、杜絕冒名貸款的重要手段,此次,彭某100萬元「被貸款」現象的發生,顯然,沒有嚴格執行「雙錄」制度,沒有嚴格執行借款人的身份驗證,是導致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說白了,就是貸款操作過程中制度執行不到位,存在嚴重的操作風險。對於沒有確認借款人(擔保人)身份的行為,可能屬於行為故意,不然不會信息採集崗、貸款審核崗、貸款發放崗都沒有看出來,顯然各崗位沒有履職到位。
增強銀行從業人員依法合規經營意識,任重道遠。借款人、擔保人沒有到場,能夠順利通過信息採集、貸款審批、貸款發放,顯然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流於形式,相信,作為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健全的,是合法的。只是有些人法律意識淡薄,合規經營意識不強,在貸款發放的操作過程中無視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的規定,違規發放貸款,導致「被貸款」事件的發生。
J. 貸款「雙錄」二三事
貸款「雙錄」工作開展幾年來,操作流程越來越趨於規范,作為一名稽核審計人員,在多年的貸款檢查工作,結合貸款「雙錄」這一環節操作流程,對從業人員幾個相關操作細節進行特別提醒。
一是要明白開展貸款「雙錄」的目的。
貸款「雙錄」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規范銀行工作人員行為,提升銀行內控合規建設水平,另一重要方面是要維護消費者權益,就是說貸款客戶可以以此作為憑據來維權。我們面對的廣大客戶是形形色色的,如果客戶從「雙錄」中找到(不排除提前預設)漏洞來維權,銀行會很被動,嚴重的會使銀行債權無法實現,如借口當事人不能到現場而導致借款人配偶無雙錄、擔保人無雙錄,或雙方對話含糊其辭等,都可能導致合同無效。
二是要明白告知義務的作用。
我行貸款「雙錄」標准話術中第一句就是「您好,我是**支行客戶經理***,現對您辦理貸款業務的面談面簽環節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個別客戶經理認為這一句沒什麼用處,有時會省略,特別是農貸客戶經理在集中放貸期間要重復N遍,很煩!其實這個是要在「雙錄」中體現我們是徵得客戶同意才開展錄音錄像的,不是偷拍的、不是強制拍的……其他還有類似的告知義務都是不能省略的。就如每盒煙側面都寫著「吸煙有害健康」一樣,人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還得寫,據說煙盒上沒寫這句話前曾有過訴訟案例,煙草公司因未盡到告知義務敗訴了。
三是要明白規范錄制的重要性。
在「 雙錄」 過程中,要確保客戶經理與客戶「雙參與」,與客戶提問對答「雙明白」、語言交流「雙清晰」、圖像音像「雙同步」。在此要特別提出與客戶提問對答「雙明白」、語言交流「雙清晰」這兩項的重要性,如有的客戶對「還款來源」這個詞不甚明白,當客戶經理問到「你的還款來源是什麼?」客戶沒聽懂,坐在那兒不說話,客戶經理提示「種地收入」,客戶跟著說「種地收入」,這樣做有誘導客戶的嫌疑,其他類似「誘導」的情形還有,失去了雙錄的作用。而有的客戶經理就問的很明白,及時換一種說法讓客戶聽得懂,讓客戶自己組織語言回答問題,遇到客戶聲音低,客戶經理會及時提醒「聲音高點兒,重說一遍」,遇到說話含糊不清的,客戶經理會反復確認,真正做到「雙明白」、「雙清晰」。
所有我們認為的小事,在貸款「雙錄」操作流程中都是大事,尤其是關鍵節點,一點也不能少,一點也不能含糊,運用好貸款「雙錄」,是對銀行及每位客戶經理最大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