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1年銀行利率是多少
以四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為例,三個月利率為1.1%,半年利率為1.35%、半年利率為1.55%、一年利率為1.75%、兩年利率為2.25%,三年和五年利率為2.75%等。
2021年1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82.23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76.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6個百分點。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58萬億元,同比多增2252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27萬億元。
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27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44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55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75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04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40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992億元。
(1)各省市本外幣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金融機構貸款合理增長,信貸結構優化,貸款利率明顯下降,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創有統計以來新低。人民銀行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
2020年12月,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較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至3.85%,5年期以上LPR下降0.15個百分點至4.65%;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03%,同比下降0.41個百分點,創有統計以來新低。
『貳』 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亦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貸款投向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的本外幣企業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中,投向第二產業的貸款增加865.2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增加351.9億元;投向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交運倉儲郵政業和租賃商務業的貸款分別增加348.2億元、325.2億元、263.5億元、122.9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加快,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消費貸款273.9億元,同比少增162.4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91.2億元,同比少增134.4億元。從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看,第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住房貸款90.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79.5億元和53.8億元,其中9月份增加37.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2.7億元和34.2億元。前三季度全市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和其他消費貸款分別增加98億元和85.6億元,同比分別少增16.5億元和11.4億元。
【拓展資料】
貸款指國家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借款人所提供的按約定的利率和期限還本付息的貨幣資金。貸款按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按有無擔保劃可分為信用和擔保貸款,按貸款的使用對象和用途可分為農村工商、消費貸款等,按個人貸款的種類可分為個人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公積金以及個人住房組合貸款。在會計處理上,企業的貸款可以根據貸款期限的長短並通過「短期借款」科目或「長期借款」科目進行核算,然後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貸款利息。
『叄』 2021年新疆銀行還能取到一角,五角,一元全新的紙幣嗎
可以,不過要到大一點的網點,比如說某銀行的營業部,因為有些銀行對外公示了換零鈔、殘鈔兌換點,營業部是100%可以的。一些小網點開1、2個窗口的可能不給你換。
新疆銀行是自治區級地方法人商業銀行,在服務對象與空間上進行差別化經營,與已有銀行業機構互為補充,能更好地滿足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各層次的金融需求。
新疆物產豐饒、資源富集,石油、天然氣、煤等9種礦產位居全國之首,擁有全國最大的綠色能源基地、最大的油氣能源生產基地、最大的風電產業基地,尤其是毗鄰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中亞五國,這一地區構成歐亞大陸的心臟,是世界上重要的未被全面開發的能源富集區之一,能源、金屬、非金屬資源相當豐富,特別是油氣資源儲量僅次於中東波斯灣地區,未來數十年將成為世界主要的油氣輸出地。依託自身資源優勢,通過發揮輻射周邊能源富集國家的區位特點,新疆正成為我國陸路能源資源安全的戰略基地和通道。
一直以來,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有著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新疆工作,2009年,胡錦濤總書記赴疆考察並重點強調:加快新疆發展,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培育21世紀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選擇。2010年5月17至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到2020年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為響應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國家開發銀行於1999年12月18日設立了新疆分行。成立十年來,新疆分行始終以"穩疆興疆、富民固邊"為己任,積極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主動承擔金融戍邊使命,大力推動開發性金融支持邊疆發展的創新實踐,不斷支持新疆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經濟發展。在2011年年初,新疆分行貸款余額突破了千億元大關,實現了新的跨越。截至2011年6月末,累計發放本外幣貸款267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129億元,佔全疆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19.2%,繼續位居第一。
分行成立11年來,重點支持了以新疆三大油田為主的石油基地建設、以阿爾塔什水電工程為核心的水電建設、以蘭新鐵路和南疆鐵路為核心的鐵路干線建設、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為核心的航空樞紐建設,以及民生領域和國際合作業務。從成立之初的2000年到2010年末,新疆分行當年貸款發放額由17億元增加到438億元,增長了26倍;貸款余額由60億元發展為952億元,增長了16倍;利潤總額由0.56億元上升到20.28億元,增長了36倍;本外幣貸款余額在全疆金融機構中的佔比由4.3%提高到了18.3%,已連續5年貸款余額位居全疆金融機構第一,在金融同業中的領先優勢和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監管部門、企業客戶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被譽為新疆金融行業的一面旗幟,為此,分行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金融系統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青年文明號"、"開發建設新疆獎狀"、"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省部級以上榮譽,僅有145人的分行已先後有40人次分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新疆自治區勞動模範以及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金融青年服務明星等榮譽稱號。
『肆』 浙江的經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達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國人均GDP6100美元,並且所轄所有11個地級市的人均GDP均高於中國平均水平,發展十分均衡,發達程度高,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浙江省生產總值(GDP)40154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222億元,分別增長1.4%、7.1%和8.7%。人均GDP為7296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878美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4.7:47.8:47.5調整為4.4:47.7:47.9。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3.1%;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0.6%。
2014年,財政總收入752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21億元,增長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個百分點。
2014 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2013年浙江省各市GDP排名城市GDP總量
(億元) 增長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排名1 杭州 8343.52 8.0 94791.18 15305.69 1 2 寧波 7128.87 8.1 93322.03 15068.47 2 3 溫州 4003.86 7.7 43728.88 7060.69 11 4 紹興 3967.29 8.5 80260.77 12959.50 4 5 台州 3153.34 7.9 52511.91 8478.96 8 6 嘉興 3147.6 9.3 69269.37 11184.75 5 7 金華 2958.78 9.1 54802.37 8848.80 7 8 湖州 1803.35 9.0 62070.57 10022.37 6 9 衢州 1056.57 9.1 49838.21 8047.25 9 10 麗水 983.08 9.2 46437.41 7498.13 10 11 舟山 930.85 8.5 8.51 13184.38 3 浙江省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產品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綠茶產量佔中國第一,蠶繭產量佔中國第二,綢緞出口量為中國30%,柑桔產量中國第三,毛竹產量中國第一。浙江是中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柑橘、海鮮和竹製產品等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
浙江一個漁業大省,漁業由傳統生產型,過渡到捕澇、養殖,加工一體化,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產業化經營。石浦漁港、沈家門漁港是中國最早四大中心漁港中占兩席,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杭嘉湖平原是中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
2014年,浙江省糧食播種面積為1267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0%;糧食單產和總產量分別為5979公斤/公頃和75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2.1%和3.2%(見表2)。油菜籽播種面積155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9%;蔬菜620千公頃,增長0.2%;花卉苗木138千公頃,增長5.1%;葯材33千公頃,增長3.0%;果用瓜101千公頃,增長0.2%。
生豬年末存欄965萬頭,年內出欄1725萬頭,分別比上年減少25.1%和9.0%。肉類總產量156萬噸,比上年減少9.9%。水產品總產量為575萬噸,比上年增長3.5%,其中,海水產品產量468萬噸,增長4.6%,淡水產品產量107萬噸,減少0.7%。
浙江省新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1457個,面積107萬畝,累計建成6441個、面積572萬畝;新建30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40個省級主導產業示範區和126個省級特色農業精品園,累計建成現代農業園區642個,總面積360多萬畝。農民信箱系統完成升級改版,現用戶保有量達到272萬人,2014年共發送信件6億封,簡訊9億條,日點擊量超過200萬次。浙江省已有農業龍頭企業7621家;浙江省土地流轉率達48%。新登記家庭農場5000多家,14326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全年各級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達到208億元。到年末,浙江省共開展6120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已接入和正在接入)150萬戶;開展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村1901個。浙江省97%的村實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37%的村實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戶受益率達到42%,已有46個縣(市、區)成為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浙江省在建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87個,保護利用一般村434個;農家樂休閑旅遊旅遊村856個、旅遊點2336個。「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培訓總人數69萬人。 工業
浙江工業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佔浙江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家第一座核能電站。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543億元,比上年增長6.9%,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為5407和7137億元,分別增長6.1%和7.4%(見表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增加值2211億元,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64392億元,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2085億元,增長5.2%;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為18.8%,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544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36億元,下降5.5%;股份制企業428億元,下降5.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1034億元,增長6.3%;私營企業1221億元,增長5.5%。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6.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
建築業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445億元,比上年增長9.0%。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利潤總額590億元,增長11.2%;稅金總額660億元,增長16.1%。 社會消費
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05億元,比上年增長11.7%,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0.7%(見圖5)。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177.7億元,增長11.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27.6億元,增長13.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5179.5億元,增長11.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725.8億元,增長10.1%。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8.8%,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3.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8.9%,中西葯品類增長16.5%,日用品類增長14.1%,金銀珠寶類增長5.1%,通訊器材類增長10.2%,傢具類增長36.9%,五金、電料類增長47.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58.2%。年末浙江省已登記的商品交易實體市場4321家,交易額為1.95萬億元,增長9.2%。
對外經濟
2014年,進出口總額355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進口817.9億美元,下降6.0%;出口2733.5億美元,增長9.9%(見表7)。月均出口228億美元,其中7月份出口26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民營企業出口1911億美元,增長14.3%,高於浙江省出口平均增速4.4個百分點,占浙江省出口總值的69.9%,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對浙江省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97.1%。
2014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550個,比上年減少22個;合同外資24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1%和11.6%。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合同外資14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3.7%、增長24.3%,分別占外資總額的59.5%和62.0%,比上年分別回落2.4、提高6.4個百分點。
2014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6%;浙江省勞務人員實際收入1.6億美元,增長46.9%。經審批和核準的境外投資企業和機構共計577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中方投資58.2億美元,增長5.4%。全年實際對外直接投資34.8億美元,增長45.2%。
交通郵政
2014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為1517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全年鐵路、公路和水運完成貨物周轉量954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7%;旅客周轉量1077億人公里,增長5%。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684.5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38.8億元,增長64.3%;電信業務總量1145.7億元,增長19.6%。年末本地電話交換機容量1769萬門,比上年減少844萬門;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11141萬戶,增加33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7371萬戶,比上年增加299萬戶,普及率134.6部/百人;本地電話用戶1642萬戶,減少139萬戶,普及率30線/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戶數6371萬戶,比上年增加373萬戶;其中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1276萬戶,增加33萬戶。
旅遊業
2014年,浙江省實現旅遊總收入6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4.79億人次,增長10.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947億元,增長14.3%;接待入境旅遊者931萬人次,增長7.5%,實現旅遊外匯收入57.5億美元,增長6.7%。
金融業
2014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924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5%,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7.2%。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7136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2%,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9.5%。年末個人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3116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2%。
年末共有境內上市公司266家,累計融資3706億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23家,佔全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總數的16.8%;創業板上市公司41家,佔全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總數的10.1%。
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12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84億元,增長14.2%;人身險保費收入674億元,增長12.7%。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47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350億元,人身險賠付支出125億元。
『伍』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陸』 央行重磅!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布,涉及房地產等
5月11日,央行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報告中值得關注的有以下要點:
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2021 年第一季度,人民銀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MLF)、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及時熨平春節前後現金投放、財政稅收、季末等多種短期波動因素,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春節前不緊,春節後不松,維護市場預期穩定和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公眾溝通,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操作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引導貨幣市場短期利率圍繞公開市場 7 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在合理區間波動,政策利率的中樞作用進一步增強。3月末,金融機構超額准備金率為1.5%,比上年同期低0.6個百分點。
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隨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深入推進,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顯著提升,信貸投放保持較快增長,有力支持了經濟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86.4萬億元,同比增長12.3%,比年初增加8.0萬億元,同多增 6734 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80.4萬億元,同比增長12.6%,比年初增加7.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節奏把握適度,保持了支持實體經濟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增強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後勁。
推動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序落地
2020 年末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後,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指導省級分支機構合理確定地方法人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督促集中度超出上限的商業銀行制定過渡期調整方案。目前,信貸結構優化有序推進,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進入常態化政策執行和實施階段。
房地產行業數據
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房價總體穩定。受上年低基數影響,商品房銷售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出現明顯增長。3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4%和3.3%,漲幅較上年末分別高0.7個和1.2個百分點。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63.8%,兩年平均增長9.9%;銷售額同比增長88.5%,兩年平均增長19.1%。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5.6%,兩年平均增長7.6%;其中,住宅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8.8%,兩年平均增長9.3%,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4.8%。
房地產貸款增速總體保持平穩。3月末,全國主要金融機構(含外資)房地產貸款余額 50.0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較上年末低 0.6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 35.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較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住房開發貸款余額 9.5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較上年末低2.4個百分點。
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
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起草《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於4月2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附加監管規定》從附加監管指標體系、恢復與處置計劃、審慎監管措施等方面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是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的一般性框架。
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制度
2021 年以來,人民銀行積極做好金融控股公司行政許可相關工作,於3月31日發布《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備案管理暫行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令〔2021〕第2號),明確由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董監高實行備案管理,規定人員任職條件和備案程序,並加強任職管理,防控關鍵崗位人員風險,規范兼職、代為履職、公示人員信息等行為。
深入推進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
召開全國主要銀行信貸結構調整座談會,加強政策指導,推動銀行持續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降價、提質、擴面」。加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切實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繼續發揮再貸款的精準滴灌和正向激勵作用,降低「三農」融資成本。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繼續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助學貸款等政策。做好易地搬遷後續金融服務,研究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
著力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資源投入
做好春耕備耕、糧食安全、種業發展、高標准農田建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支持開展農機具、大棚設施、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鼓勵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拓寬低成本資金來源。
有序推進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和改革重組
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處置取得關鍵進展和重要階段性成果。恆豐銀行改革重組方案順利實施,錦州銀行風險處置和改革重組工作基本完成,確保了關鍵敏感時期金融體系的平穩運行,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加強外匯市場管理
加強非現場監督能力建設,繼續嚴厲打擊地下錢庄、跨境賭博等非法金融活動,重點查處虛假欺騙性交易,有力維護外匯市場良性秩序。第一季度,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661起,罰沒款2.16億元。
主要經濟體超寬松宏觀政策的後續影響和貨幣政策轉向的風險需密切關注
2021年一季度末,美聯儲、歐央行、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分別較 2019年末擴張85%、60%、25%,主要是購買政府債券,2020年美國新增國債中超過一半由美聯儲購買。發達經濟體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緊密結合,規模巨大,推動全球資產價格上漲,與實體經濟相脫離,金融風險隱患不斷增加,未來是否會通過主權債務風險、高通脹、匯率利率波動、股市債市估值調整等造成風險轉移,需要密切關注。一季度美國長端利率上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一些基本面脆弱的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壓力上升。加拿大央行已在4月削減資產購買規模,未來若主要發達經濟體釋放明確的貨幣政策轉向信號,可能產生外溢效應,進一步放大全球跨境資本流動的波動。
全球通脹水平可能繼續升溫
全球經濟回暖拉動大宗商品和原材料需求走高,加上流動性環境極度寬裕,國際大宗商品如鐵礦石、銅、原油、大豆等產品價格上漲較快。疊加去年低基數效應,未來一段時間全球通脹指標的同比讀數可能會普遍趨於抬升,進一步推升通脹預期。
中國宏觀經濟展望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穩定恢復態勢,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第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經濟運行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我國經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增多。
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我國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
物價走勢總體穩定,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二是落實和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
三是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四是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五是加強金融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市場風險。
六是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優化金融供給。
七是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構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
『柒』 江蘇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
江蘇銀行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7.64%。
【拓展資料】
江蘇銀行於2007年1月24日在南京正式掛牌開業,總部設於南京,是江蘇省唯一一家省屬地方法人銀行,是在江蘇省內揚州、無錫、蘇州、南通等10家城市商業銀行基礎上,合並重組而成的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創了地方法人銀行改革的新模式。
江蘇銀行秉承「融創美好生活」的使命,致力於建設特色化、智慧化、綜合化、國際化的一流商業銀行。
目前,江蘇銀行有營業機構510多家,其中,省內下轄12家分行,在南京地區擁有23個營業網點,在省外開設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4家分行。作為主發起人,設立了江蘇丹陽保得村鎮銀行。全行現有員工1.3萬餘人。
至2014年末,江蘇銀行資產總額超1萬億元,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達6800多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達4800多億元。
在英國《銀行家》雜志評選出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中,江蘇銀行排名逐年提升,2014年排名第153位,較上年提升26位。榮獲「中國最佳城市商業銀行」、「最佳創新中小銀行」、「最具品牌價值城商行」、「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等榮譽表彰。
江蘇銀行董事長夏平:努力打造最具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銀行。
經營范圍: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承銷短期融資券;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從事同業拆借;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代客理財、代理銷售基金、代理銷售貴金屬、代理收付和保管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提供保險箱業務;辦理委託存貸款業務;從事銀行卡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結售匯、代理遠期結售匯;國際結算;自營及代客外匯買賣;同業外匯拆借;買賣或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網上銀行,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和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捌』 央行:12月M2同比增8.1% 全年住戶部門貸款增7.36萬億
觀點地產網訊:1月15日,央行發布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報告指出,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82.67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狹義貨幣(M1)余額55.17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0.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7.32萬億元,同比增長3.6%。全年凈投放現金2563億元。
貸款方面,12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4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個和0.8個百分點。
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17萬億元,同比多增2.64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3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95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8.3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98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89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4401億元。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增4995億元。
12月末,外幣貸款余額7948億美元,同比下降5.2%。全年外幣貸款減少431億美元,同比多減953億美元。12月份,外幣貸款減少110億美元,同比多減158億美元。
存款方面,12月末,外幣存款余額182.52萬億元,同比增長7.8%。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77.52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月末高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8個百分點。
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3.4萬億元,同比少增107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2.1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59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96萬億元。12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916億元,同比多增8845億元。
12月末,外幣存款余額7275億美元,同比下降8%。全年外幣存款減少634億美元,同比多減1413億美元。12月份,外幣存款減少39億美元,同比多減104億美元。
另外,2018年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1012.71萬億元,日均成交4.02萬億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長26.4%。其中,同業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長75.7%,現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長46%,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0%。
12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57%,比上月末高0.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34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68%,比上月末高0.2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43個百分點。
數據中還顯示,2018年,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3.66萬億元、1.45萬億元、8048.1億元、1.86萬億元。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07萬億美元。12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632元人民幣。
『玖』 2016年成都市本外幣的貸款余額是多少
2016房貸利率五年以上商貸基本利息將至4.9%。經過統計5次降息,降幅達到20.33%。創歷史最低,現在很多銀行採用次年調息的方式,所以需要到2016年1月才能調整。
2016年買房貸款的利息是多少?怎麼計算?相信不少朋友對這個問題都比較關心,現在安心貸就為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2016年買房貸款的利息是多少?
2015年10月24日後申請房貸的可按最新的4.9%利率(5年至30年)計算。公積金方面,由於2015年10月24日的降息中,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未作調整,公積金貸款利率今年經歷了4次下調,五年以上個人住房公積金的貸款利率,從年初的4.25%降低到了目前的3.25%。
而在銀行沒有進一步的調整之前2016年買房貸款利率仍是如此!
由於銀行多數按照次年調息來執行,所以很多在貸款利率調整之前就已經貸款的朋友,在2016年1月1日開始,買房貸款利率會調整為最新利率。
例:一套房子,100平方,10000每平方,首付三成,按揭貸款20年,月供多少,總利息多少?
可知房價總共是100萬,首付30萬,按揭70萬,20年期限。按照如今基準利率6.55%,為大家介紹一下兩種還貸計算方式:等額本息以及等額本金。
二、2016年買房貸款的利息怎麼計算?
1、等額本息法:計算公式
月還款額=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n/[(1+月利率)^n-1]
式中n表示貸款月數,^n表示n次方,如^240,表示240次方(貸款20年、240個月)
月利率=年利率/12
總利息=月還款額*貸款月數-本金
經計算:月還款額為5239.64元(每月相同)。還款總額為.09元,總利息為.09元。
2、等額本金法:計算公式
月還款額=本金/n+剩餘本金*月利率
總利息=本金*月利率*(貸款月數/2+0.5)
經計算:第一個月還款額為6737.50元(以後逐月減少,越還越少),最後一個月還款額為2932.59元。還款總額為.42元,總利息為.42元。
以上兩種方法相比較,等額本金法比等額本息法少還97102.66元。
採取哪種方法還款,借款人在銀行辦理貸款手續時可以選擇。
『拾』 央行:一季度末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6%
人民銀行統計,2021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8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一季度增加7.6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一、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長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16.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別低0.8和1.5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5.56萬億元,同比少增7170億元。
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余額42.49萬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比上年末低5.9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9256億元,同比少增2.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70.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上年末高1.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4.47萬億元,同比多增1.4萬億元。
分用途看,固定資產貸款余額50.19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年末高0.3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余額48.1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年末低1個百分點。
二、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繼續提升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4.2%,增速比上年末高4.2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9160億元,同比多增4873億元。其中,重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7%,增速比上年末高4.2個百分點;輕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63萬億元,同比增長34.2%,增速比上年末高3.5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47.83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比上年末高0.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77萬億元,同比多增5461億元。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年末低2.2個百分點。
三、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增長速度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1餘額23.46萬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比上年末高3.8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9259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6.67萬億元,同比增長34.3%,增速比上年末高4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58萬億元,同比多增7360億元。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6.35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創業擔保貸款余額2265億元,同比增長49.4%;助學貸款余額1277億元,同比增長10.5%。
2021年一季度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存量貸款余額1336億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存量貸款與已脫貧人口貸款余額合計8189億元。
四、綠色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2餘額13.03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2.3個百分點,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6.47和2.29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6.29和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17.2%。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綠色貸款余額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綠色貸款余額3.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7%。
五、農戶貸款加速增長,農村貸款和農業貸款增速小幅上行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40.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與上年末持平;一季度增加2.05萬億元,同比多增3226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余額33.82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高0.1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82萬億元,同比多增3397億元。農戶貸款余額12.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比上年末高2.2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6558億元,同比多增2656億元。農業貸款余額4.47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年末高0.5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035億元,同比多增69億元。
六、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下降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0.0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低於各項貸款增速1.7個百分點,比上年末增速低0.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67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1.7%,比上年全年水平低3.7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42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末低1.7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72萬億元,同比減少0.2%,增速比上年末低1.2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5.6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
七、住戶經營性貸款加速增長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6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比上年末高2.1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56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1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增速比上年末高4.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13萬億元,同比多增6437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51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71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