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貸款余額壞帳率

貸款余額壞帳率

發布時間:2022-11-18 07:57:57

⑴ 壞賬率怎麼計算

調整前壞賬准備余額是多少,——壞賬准備
貸方余額為5000
調整後壞賬准備余額是什麼?——應收賬款余額為191252.15*2.5%=4781.3
壞賬率怎麼算??
——按應收賬款余額的2.5%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就是2.5%
借:資產減值損失
4781.3-5000
貸:壞賬准備
4781.3-5000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⑵ 2020年銀行投向製造業的貸款佔比6.17%,終於開始上升了

本文是2020年經濟回顧的最後一篇,講述的是2020年銀行經營風格的整體轉變。這種轉變不光是商業銀行層面,包括央行層面,都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必定會深刻的影響2021年的中國經濟走勢。

我這里首先給出的,是銀行貸款投向數據,注意最重要的一個變化: 2020年投向製造業的貸款佔比,終於開始上升了

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佔比,2019年為 5.80% ,到2020年提升到 6.17% 。這是近10年來,首次製造業貸款佔比提升。要知道我大中國一直到2018年貿易戰才被美國人打醒,終於開始意識到製造業才是王道,靠金融投機和地產開發,是沒法在世界經濟重新洗牌的大背景下立足的。然而想要當即改弦更張,促使資金從金融和地產領域流向製造業,並沒有那麼容易,所以2019年的製造業貸款佔比繼續萎縮,這就是金融運行上的慣性。

對這種慣性,我大中國的頂層當然是忍無可忍,尤其是在2020年初新冠管制的大背景下,製造業嗷嗷待哺,再不動用強力手段,把資金推向實業領域,去拯救水深火熱之中的製造企業,那我大中國經濟真的就撐不下去了。於是,2020年3月,中信銀行孫行長,就被推向了前台,成為了反面典型。

注意上面被標紅的那段話,「 嚴重違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限制、壓降製造業貸款 」,各位,不把錢貸給製造業,甚至都可以構成足以讓中紀委介入的刑事犯罪,這種動作當場就震驚了全國所有的金融從業人士。整個金融圈都開始轉向,從看不起製造業老闆,到求著製造業老闆貸款,貸少一點還不樂意,哭著喊著甚至倒過來給這些老闆送禮,就希望能多貸一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製造業貸款佔比,終於出現了極為難得的上升趨勢。在貸款余額的絕對值上,製造業貸款余額從2019年的9.2萬億上升到11.0萬億,絕對值增加 1.8萬億 ,增幅 19.6% ,創下了史上最高增幅,此前的製造業貸款余額年增幅只在3-7%之間,實在是沒臉見人。這1.8萬億的製造業貸款增量,占總貸款增量19.8萬億的比值,達到了 9.1% ,更是令人震驚的佔比,幾乎每10塊錢的貸款,就有一塊錢給了製造業,而2019年這個比值只有可憐的 3.6% 而已。

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變化,就是2020年,銀行真正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佔比,從2019年的 23.26% ,提升到了2020年的 23.93% 。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絕對值增加了 5.8萬億 ,遠遠超過此前3-4萬億的年增量。

各位,你們必須清晰的意識到一件事:銀行不願意借錢給製造業和小微企業,是有原因的。根據各大銀行的年報數據,從2010-2019年,製造業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的壞賬率,普遍都在 5-7% 之間,這已經是非常高的壞賬率了。而房地產類型的貸款(包括開發貸款和按揭貸款),則普遍低於 1% 。即便是風險程度較高的三農貸款,壞賬率也只有 2% 左右。銀行的規矩是,壞賬需要追蹤放貸審批鏈條上所有人的責任,而且是終身責任。相比較而言,當然沒人願意去放製造業和小微企業貸款。時間進入2020年,全球大封閉,不給製造業和小微企業輸血就會死。歐美的玩法是政府直接給經營困難的企業和生活無著的個人發現金補貼,我大中國不執行這種現金補貼政策,採取了間接的方式:以最大的政策壓力,要求銀行加大對實業的貸款。這其實就是 由銀行代替政府,承擔了補貼實業的責任

這種補貼的結果,當然就是銀行業的壞賬率在2020年顯著上升,而利潤顯著下降。現在各大銀行的全年年報數據還沒出,不過前三季度的季報數據已經很清晰了。舉例,2020前三季度,工商銀行的利潤同比下降 9.15 %,農行下降了 8.49% ,中行下降 8.69% ,建行下降 8.66% ,毫無疑問,這就是承擔了補貼實業責任之後的結果。

考慮到銀行這一波對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的貸款,是基於強大的政策壓力之下的結果,審批和風控把關必然偏松,可以想見壞賬率必然超過傳統的5-7%的區間,我們就假定10%吧,這已經算是相對保守的估算。5.8萬億小微企業新增貸款余額 10%= 5800億 。這意味著銀行業將會在2021年,面臨撲面而來的5800億的新增壞賬風險。這還沒算不屬於小微企業的規模以上製造企業帶來的新增壞賬風險。合起來估算的話,怎麼也超過 六千億 了。

關鍵是,銀行對實業的補貼,並沒有在2020年結束。新冠疫苗估計要到2021年7、8月份才能普及使用,這意味著銀行業在2021年大部分時間里,依然要代替政府承擔補貼責任。也就是說,銀行業的壞賬風險還要進一步放大。當然了,對此我個人其實是喜聞樂見的。銀行過了幾十年的好日子了,現在也該到了銀行反哺實業的階段了。哪怕是銀行業整體陷入零利潤的境地,也是應該的,我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我唯一的提議是:對於這兩年放出去的實業貸款,只要審批鏈上的同志們沒有涉及個人利益,那麼就不要追究個人的壞賬責任了。這也算是對銀行相關工作人員承擔了實業補貼責任的一點小小的政治保護吧。

⑶ 銀行金融對於那些老賴不還錢、沒能力償還債務、壞賬死賬怎麼彌補

貸款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從企業到個人甚至一些事業單位都有可能有貸款在身,截至2019年末,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53.11萬億元。

但銀行借出的這些貸款並不是所有的錢都能夠正常100%收回來,從各大銀行的財務報告來看,大多數銀行的壞賬率都在1%~2.5%之間,整個行業的平均壞賬率大概在1.85%左右,這意味各大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大概在2.8萬億左右,這個規模比很多省份的一年的GDP都要高。

在這些不良貸款當中,有的可能只是暫時的逾期沒法還上,有的則變為壞賬,徹底收不回來。

那針對那些沒法還上的壞賬或者死賬銀行會怎麼處理呢?

通常情況下,銀行貸款從逾期到變成壞賬再到死賬,一般不同階段銀行採取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第一階段、客戶逾期時間比較短,比如逾期在3個月以內。

客戶逾期時間比較短,這種情況還不算嚴重,這時候銀行基本上都由負責該客戶的客戶經理進行貸後管理,他們可以通過電話、簡訊、上門等各種方式跟客戶溝通,希望他們能夠盡快還款。

在這個階段,銀行客戶經理會頻繁的跟客戶溝通,採取各種方法,通過軟硬兼施的方式,希望客戶能夠及時還錢。

在這個階段,如果客戶剛逾期的時候有意願還款,只是暫時沒有還款能力,銀行也有可能讓客戶做出延期還款,但延期還款的期限一般不會太長。

第二階段、逾期時間在3個月到6個月之間。

如果客戶逾期超過3個月以上不還,那這種情況相對來說是比較嚴重的,潛在的壞賬風險比較大,這時候銀行就可能把這筆壞賬由專門的催收部門來進行清收。

但銀行也是一個正規機構,跟 社會 上那些貸款機構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即便銀行催收部門接手了,他們採取的催收方式也很正規的,通常情況下不會採取暴力的手段進行催收,而是通過訴訟等方式進行催收。

如果借款人有抵押物的,那麼銀行會優先跟借款人自行協商,通過拍賣這些抵押物用於償還銀行的貸款,抵押物拍賣所得不足以償還貸款的,剩下的余額再通過其他方式來追償。

但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借款人不配合,那麼銀行隨時可能把借款人起訴到法院,然後通過法院採取強制措施,比如凍結銀行賬戶,查封資產,廠房,設備等方式進行財產保全。

然後再由法院作出判決,法院判決作出的結果無非就是要求企業在規定期限之內償還銀行的貸款,如果在規定期限之內,企業沒有償還銀行的貸款,一方面銀行可以向法院申請採取強制措施,通過拍賣借款人名下的財產,比如房產、車產、廠房、設備、存貨、原材料等相關資產,用於償還銀行的貸款。

另一方面借款人會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之後借款人很多活動都會受到影響,比如不能坐動車,不能坐飛機,不能出入高檔消費場所,不能買房,不能買車,子女不能就讀貴族學校,個人不能出境等等。

第3階段、貸款逾期超過6個月不滿一年

如果通過前面兩個階段進行催收銀行貸款仍然沒有獲得償還,比如借款人沒有抵押物或者抵押物拍賣之後,仍然不足以償還銀行的貸款,那麼這種情況下,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能追回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少。

在這種背景之下,銀行可能有不同的選擇。

第1種選擇是持續催收,持續跟進客戶,希望客戶能夠良心發現自己還款。

第2種是直接將這筆不良資產跟其他不良資產一起打包,賣給一些資產管理公司, 比如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及一些省級資產管理公司,但是變賣不良資產潛在的損失相對是比較大的,如果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銀行一般不會這么做。

第3種選擇、背賬 ,背賬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合法的,銀行也不敢公開這么做,一般都是銀行一些負責人私自跟 社會 上的一些機構進行合作。背賬簡單來說就是讓一些人准備一套假資料,然後銀行開綠燈,通過審核把這筆貸款放出去,這筆錢放出去之後,再通過各種方式把錢轉給那家出現壞賬的公司,讓他們償還壞賬,這樣可以降低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但這種做法潛在的風險是非常大的,說白了就是騙貸,所以正常情況下銀行也不敢這么做。

第4階段、逾期在一年以上。

假如客戶質量太差,連資產管理公司都不願意接手,那銀行也沒轍,等這筆壞賬逾期一年以上客戶仍然沒有還款的,銀行只能當做壞賬進行核銷,然後再從當年的營業利潤當中扣除一部分資金進行沖銷。

但壞賬核銷這種做法對銀行支行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銀行內部有嚴格的壞賬管理辦法,如果壞賬核銷比例太多,有可能分行獎金都沒有了,信貸額度也會降低。

大家都知道,中國最賺錢的行業就是銀行。對於壞死賬,他們大可以不必擔心。貸款的,低利息的少,都是關系戶,高利息的多,很容易平掉低利息貸出去收不回的損失。取款必須親自取,每年多少人意外的沒了,就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的,這個大家知道,很大一部分沒人取或者取不出的。既然入有壞死賬出也應該有壞死賬。十幾年前,鎮里一家人在路上開加油站,一天晚上被滅門,後來村民議論,他家那麼有錢都在銀行,那麼多年替銀行打工了。既然我們可以免掉外國人的國債,為什麼不能免一下國內還不起債的國民?要知道,國家財富都是國民創造的。當然,還不起跟不願意還要區分開來,不能讓投機分子鑽了孔。

銀行受限於監管機構的約束是做不出,也不允許做出十分過激行為的。銀行能做的對客戶最不好的結果無非就是起訴,由法院執行局執行老賴的財產歸還貸款。

沒有一個借款人是直接從還款良好一下子就到徹底還不上,成為老賴的。正常情況都是先第一個月還不上,然後第二個月,再然後每個月都還不上,最終被認定為呆賬。在這個認定過程中其實銀行會做很多動作來盡可能挽回貸款損失。

一般來說,一筆貸款業務在銀行的管轄機構只可能是經營機構(支行或業務團隊)或清收部門中的一個。在貸款業務還款正常,或是還款不正常但有希望收回時都歸屬於經營機構。當貸款確定無法短期收回時,業務就會由經營機構移交至清收部門,由請收部門做最後的挽救。

在經營機構時

當貸款業務還在經營機構時,負責催收的主要是客戶經理。客戶經理主要的職責就是進行貸後管理。只要貸款未收回,就屬於貸後管理的范疇。貸後管理主要根據貸款的還款情況不同,具體工作也略有不同。

在貸款業務正常時,客戶經理會定期查看企業的銀行流水,徵信報告,經營狀況,目的是提前發現問題,盡可能在危機發生前第一時間預警,在危機發生後第一時間採取保全措施。

在貸款業務出現還款不正常的初期,客戶經理會先通過電話聯系,找到是因為忘記還款還是因為還不上款。

在貸款業務還款不正常的情況沒有得到及時遏止時,客戶經理要首先了解客戶還款情況不佳的主要原因,找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及時與客戶商討出切實可行的回款方案。

在貸款業務連續逾期達到90天以上,回款方案、重組方案都無法落實時,經營機構幾乎已經江郎才盡,找不到更好的方案了,只能將業務移交至清收部門。當然,這也就意味著經營機構要背負上貸款審查不嚴的重責了。

以上描述的經營機構職責更多是官方要求的工作,但在實際操作中,客戶經理也會上門、蹲點,採用一些特殊手段來催收。這就看各個銀行的客戶經理都有什麼招了。

在清收部門時

當貸款業務落到清收部門時最主要的就是依靠法律手段了。清收部門會委託律師發一封律師信出去,不管借款人能不能收到,都要把這個動作先做了。一方面是為了讓借款人知道銀行要起訴了,算是通知。另一方面是為了用法律武器看能不能觸動借款人,主動還款。

如果銀行發完律師信,沒有收到反饋,那就二話不說直接起訴了。銀行的證據鏈幾乎都是經過以「萬」為單位的案例來驗證過的,銀行大概率會勝訴。勝訴之後就交由法院執行局上場,該執行執行,該拍賣拍賣。

如果借款人無財產可執行,無資產可拍賣,銀行最後能做的,可能就是轉讓債權了,通過折價,將貸款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至此,一筆貸款就結束了。

總結:

銀行在催收時是相對文明的,能談就談,不能談就"打"(打官司)。從貸款還款正常一直到最後無法收回,需要經過銀行兩個部門進行管理操作。在經營機構時,主要就是「談」,盡可能找到和平處理的方案,收回貸款。在清收機構時,主要就是「打」,通過使用法律武器來收回貸款。

銀行金融對於那些老賴不還錢、沒能力償還債務、壞賬死賬怎麼彌補?

前些年,銀行的漏洞比較多,呆壞賬比較多。近年來,隨著制度的健全,其實銀行完全壞死的帳並不算多。

對於不能及時償還的貸款,他們一般都有如下一些處理方式。

1、催收。包括自己催收和委託第三方催收。

2、徵信限制。不及時償還貸款的會被計入徵信,今後要是再貸款或者開信用卡會受到嚴格限制。所以如果數額較小的,多數就會設法歸還了。

3、處置擔保物。現在貸款多數都有擔保物,例如房貸逾期不還,銀行可以處置房子,這是在貸款合同當中約定好了的。

4、起訴貸款人和擔保人。貸款多數有有一定財力的人作為擔保人,到了這一環節,要麼貸款人要麼擔保人,他們的財產會受到保全處置。

5、實在無法清償的貸款,打包出售給第三方債權管理機構,例如一百萬的貸款,可以以三十萬的價格出售,這就相當於收回了三十萬。

6、動用刑事手段。有些特殊案件,可以用追究刑事責任這個大法器來處理,例如,追究貸款人的貸款詐騙罪以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等等。


只要是從事金融借貸業務,那就一定會出現壞賬,死賬和呆賬。民間借貸如此,那麼銀行也不例外。但是針對銀行來說,因為其有著一整套完善的處理流程,所以後續針對這些壞賬,也是自己內部要進行妥善處理的。

1.按照監管規定,銀行在發放每一筆貸款之後,都必須要去內部提取一筆壞賬准備金,將此壞賬准備金列入單獨一個賬戶進行管理。壞賬准備金的提取比例是按照監管部門的規定進行分類提取的。這方面監管是有著明確規定的。

2.在貸款到期之後,如果客戶出現了貸款逾期無法還款的情況,銀行此時會採取3個方法並行。一方面按照監管規定,到達一定期限,會按照比例繼續提取壞賬准備。另一方面,銀行信貸員和貸後管理部門會針對借款人進行催收。還有一方面銀行會將此欠款人的欠款逾期信息登入人行徵信。也就是說這個人的人行徵信記錄已經有了污點,這筆款項記錄從正常狀態變成了逾期狀態。

3.如果在催收之後,成功將欠款和利息收回。那麼銀行會從賬中將壞賬撥備撥回到利潤之中,形成正常的銀行貸款經營利潤,這一筆業務完結。那如果催收無果之後呢?

4.銀行按照最終的監管規定,針對不同種類的貸款,在超過一定時限後,提取100%的壞賬報備。也就是說銀行已經做好了虧損所有本金和利息的准備。這個壞賬撥備是沖抵銀行的利潤的,那麼將利潤減少,彌補放貸本金。

5.針對欠款壞賬,按照內部分類處置流程。一部分銀行會委託合作律師機構,向法院提起起訴,通過法院判決進行追討。那麼在形成勝訴的法律文書之後,如果用戶還是沒有歸還,那麼就會申請強制執行。同時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庭,將用戶訴訟信息登入法院失信執行人黑名單,同時申請限制三高消費。那麼用戶就變成了我們民間俗稱的「老賴」。

6.因為銀行的放貸規模巨大,不可能針對所有的欠款逾期人都提起法院訴訟。所以很大一部分銀行是不會進行法院訴訟的,那麼銀行就會內部將其變成呆賬,慢慢等待客戶主動來找尋銀行。因為這部分賬務已經提取了100%的壞賬報備,所以後續也不影響銀行的正常經營。在達到一定積累程度後,報監管部門通過後,還可以將此類壞帳打包賣給不良資產處置經營機構(AMC)。

7.因為有著人行徵信黑名單的影響,形成呆賬的借款人,其實已經無法在所有金融體系中辦理信用卡、辦理房貸或申請其他貸款。他已經成為了「金融信用黑戶」。未來借款人如果想正常同金融機構往來,那他必須先解決掉這個事情。此時銀行就變成了姜太公釣魚穩坐中軍帳,等待借款人找上門來協商解決。

其實借款人如果能夠還款,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同銀行進行協商,雙方妥善解決此事,銀行修改人行徵信記錄狀態。所以一切都是一個協商和解的過程。

假如有些老賴認為未來再也不會同金融機構打交道,而且這筆債務,銀行也沒有去法院進行訴訟。那確實是最終可以賴掉的,但是這個人已經沒有了任何金融信用。到底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他可以自己去思量。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簡單來說就是銀行每放一筆貸款,都會相應提一部分的貸款損失准備,這部分准備會直接影響銀行的當年利潤。


如果客戶貸款到期沒有還款,銀行就會先和客戶溝通,讓客戶盡快籌錢還款,並開始計算逾期利息和罰息。


一旦貸款到期超過一定期限還沒還款,這筆沒有還完的貸款就列入了不良貸款,到了這一步,客戶基本沒有還款能力了。銀行開始訴諸法律,起訴。


起訴勝訴後,法院的執行局開始執行貸款客戶的抵押物、或要求擔保人還款。如果客戶抵押物沒辦法處理,或處理後還不夠還銀行的貸款。那剩餘的逾期貸款就可能要進行核銷了。


一旦核銷,就要用到開始說的貸款損失准備,這樣直接就使當年的利潤減少了。


所以,雖然流程很復雜,但最終的壞賬核銷了,利潤也減少了。


但核銷後,並不代表貸款客戶就不用還款了,銀行還是對他有追索權的,一旦客戶又有錢了,或者有其他可執行的房子、車子了,銀行還是會繼續追索的

銀行壞賬怎麼彌補?從運行機制上來說,是靠銀行自身的盈利積累沖銷;從深層根源來說,是全體銀行客戶買單。

老賴不還錢或者借款人無力還款會造成銀行損失,這些損失統稱為」壞賬「——這是俗稱,銀行還有更准確的叫法:不良資產。因為即使沒有能收回貸款,這些貸款之間還是有風險上的區別的。

貸款資產如果最終形成損失,銀行會進行「核銷」處理。所謂核銷就是用歷年計提的風險准備金(風險准備金實際從每年利潤中計提),來沖銷這筆壞賬。用白話說,就是銀行用自己的利潤把這筆賬沖銷,壞賬被一筆勾銷了。

以上這些說的是壞賬的核銷機制。但是,核銷最終還是由銀行利潤來支付,所以核銷越多,銀行的盈利壓力也就越大。

鑒於銀行的壟斷地位,你就可以知道,銀行如果想賺錢會怎麼做?——自然是提高貸款利率,增加手續費收入、或者降低存款利率(這個有點難,但不是不可以)。所以,我說從根源上來說,是全體銀行客戶買單。客戶們必須得承受利率提高,手續費增加等成本,因為他們沒有其他選項。

我是空谷財譚,與你分享我的觀點。

本身銀行放貸款會計提撥備,貸款存續期間會根據情況調整風險准備金,譬如說,剛剛逾期,逾期很久,起訴,執行以後,不同的風險水平對應不同的損失概率,直到全額計提損失。這是一個概率問題,總有不還錢的,從總利潤裡面扣。

欠債不還,先催收,再起訴,貸款屬於民事糾紛,按民事訴訟流程走,法院判了申請執行,查封一切可以找得到的、值錢的財產,像房產、賬戶、股票、車子等,然後拍賣變現,還錢,不夠還債的,繼續找財產,申請三高限制,失信被執行人,不能出國、坐飛機、坐高鐵、住賓館之類的。

信用卡超過金額屬於信用卡詐騙,報警,立案,刑事案件,直接抓人坐牢。

某一類客戶群違約的情況多了,就會調整貸款審批的模型,從源頭上把風險控住。譬如,鋼貿,福建人……

銀行,本身就是經營風險的企業,對於風險控制自有其相應的控制措施,很多人誤以為老賴不還錢、沒能力償還債務形成壞賬死賬對銀行來說就是虧損,其實這個並不一定,因為對於貸款,大部分銀行均有要求擔保措施,所以壞賬並不一定會形成虧損。

擔保方式

在銀行貸款,最常見的擔保方式為:抵押(房地產、車輛、機器設備、在建工程等等)、保證(企業、個人擔保)、質押(存單、股票、大宗商品等等),至於說完全無擔保措施,純信用貸款的不是說沒有,但是很少,整體影響不大。

銀行的貸款出現逾期之後,通過擔保措施可以回收大部分的款項,舉個例子:以房地產抵押的房子,比如商業用房,最高的抵押率僅為60%,價值200萬元的商業用房,在銀行最高只能抵押貸款120萬元,借款人如果出現逾期之後,銀行把市價200萬元的房子拿去拍賣,只要賣出的價格不低於120萬元的貸款本金,那麼銀行基本上而言就是不虧了;房地產的抵押率還是比較高的,如果車輛、機器設備等等,很多的抵押率就50%甚至30%,所以發生不良,並不代表銀行就會出現虧損。

虧損賬戶

當然如果是信用貸款或者抵押物、質押物的處置價格或者擔保人的無法全部代償的,那麼銀行就會出現壞賬,比如200萬元的貸款,通過各類擔保措施的努力,最終回收了160萬元,那麼就會形成40萬元的壞賬,對於這40萬元,銀行會通過爭取讓你的至親幫忙代償或者法院強制執行你名下的其他財產等等,如果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之後,依舊無法全部覆蓋壞賬的話,那麼壞賬金額銀行會沖抵利潤,進行核銷。

不過核銷只是銀行的賬務處置方式,並不是說核銷掉,你就不用還款了,你與銀行的債權債務關系依然存在,銀行始終保有向你追償的權利,只要你後續又有收入了,銀行依然可以向你追償!

銀行有一個可控制到壞賬率,大可不必擔心,總體都能夠保證盈利的。

銀行其實就是一家盈利機構,通過吸收存款人進行存款,然後進行循環放貸,當然銀行自己也有一部分資產,來實現盈利為目的。相對於把投資人的資金進行管理,實現放貸,市場流通,從而賺取利息差價,手續費等等。大多數銀行也進行入股投資其他產業,來達到資金的增長。

銀行不會擔心老賴不還錢的,銀行借貸出去的每一筆欠款都是經過系統審核的,只有通過了才會借貸出去,使壞賬率大大減少,基本借款100個人,有2個人壞賬,銀行都能保持盈利,如果壞賬率大,逾期金額大,銀行會加大系統審核力度,謹慎放貸。所以借貸一般會審查個人徵信記錄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壞賬率達到不是可控范圍,那麼銀行就會造成虧損。銀行方面就會停止放貸或加大審核力度少放貸等。

國內銀行審核系統比較先進完善,一般不會出現虧損,所以銀行存款人存入銀行資金也是相當安全的

⑷ 當月凈壞賬率計算

壞賬率是根據平台出現逾期與未償還的項目占據總數的百分比來計算,一般來說平台壞賬的項目較少,從而所佔比例一般較低。
壞賬率就是壞賬額占總賒銷總額的比率。
壞賬率=年壞賬額/年賒銷總額

⑸ 二季末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增至2.95萬億,這個數據能看出什麼

這個數據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出目前金融機構的一些壞賬率非常的高,尤其是在網貸和信用卡這一方面的回收率非常的低。

⑹ 貸款壞賬率如何計算

看公司的壞賬提取率是多少。
(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票據等)*壞賬提取率
上面這個公式算的資產負債日的壞賬准備應該是多少,而不是應該提多少,還要減去原來的壞賬准備的余額。

⑺ 壞賬准備的借方和貸方余額各表示什麼,請大家講解一些有關它的知識

壞賬准備的借方余額表示多計提的壞賬准備和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轉回,貸方余額表示計提的壞賬准備和確認的壞賬准備又收回。壞賬准備是資產類賬戶的備抵調整賬戶,與資產類賬戶的結構完全相反,期末余額一般是在貸方,表示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一、壞賬准備的借方余額:

1、提取(調減)壞賬准備

2、經批准沖銷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

二、壞賬准備的貸方余額:

1、提取(調增)壞賬准備

2、收回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准備

科目余額在借方,表示企業已提取的壞賬准備。壞賬准備是指對應收賬款預提的,對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用來抵銷,是應收賬款的備抵賬戶。

三、壞賬准備如果是借方余額,表示發生了壞賬損失,沖銷了壞賬准備;如果是貸方余額,表示計提的壞賬准備。

四、壞賬准備是指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對壞賬損失的核算,採用備抵法。在備抵法下,企業每期末要估計壞賬損失,設置「壞賬准備」賬戶。

五、備抵法是指採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計壞賬損失,提取壞賬准備並轉作當期費用。實際發生壞賬時,直接沖減已計提壞賬准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余額的一種處理方法。

(7)貸款余額壞帳率擴展閱讀:

具體來說壞賬准備的計提方法有四種:即「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銷貨百分比法」和「個別認定法」。

(一)余額百分比法

這是按照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一定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壞賬百分比由企業根據以往的資料或經驗自行確定。在余額百分比法下,企業應在每個會計期末根據本期末應收賬款的余額和相應的壞賬率估計出期末壞賬准備賬戶應有的余額,它與調整前壞賬准備賬戶已有的余額的差額,就是當期應提的壞賬准備金額。

採用余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如下:

1.首次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壞賬准備計提百分比

2.以後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計提的壞賬准備金額+(或-)壞賬准備賬戶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

(二)賬齡分析法

這是根據應收賬款賬齡的長短來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通常而言,應收賬款的賬齡越長,發生壞賬的可能性越大。為此,將企業的應收賬款按賬齡長短進行分組,分別確定不同的計提百分比估算壞賬損失,使壞賬損失的計算結果更符合客觀情況。

採用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如下:

1. 首次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 ∑(期末各賬齡組應收賬款余額×各賬齡組壞賬准備計提百分比)

2. 以後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計提的壞賬准備金額+(或-)壞賬准備賬戶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

(三)銷貨百分比法

這是根據企業銷售總額的一定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業以往實際發生的壞賬與銷售總額的關系結合生產經營與銷售政策變動情況測定。在實際工作中,企業也可以按賒銷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

採用銷貨百分比法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本期銷售總額(或賒銷額)× 壞賬准備計提比例

可以看出,採用銷貨百分比法,在決定各年度應提的壞賬准備金額時,並不需要考慮壞賬准備賬戶上已有的余額。從利潤表的觀點看,由於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當期利潤表上的銷貨收入數字來估計當期的壞賬損失,因此壞賬費用與銷貨收入能較好地配合,比較符合配比概念。

但是由於計提壞賬時沒有考慮到壞賬准備賬戶以往原有的余額,如果以往年度出現壞賬損失估計錯誤的情況就不能自動更正,資產負債表上的應收賬款凈額也就不一定能正確的反映其變現價值。因此,採用銷貨百分比法還應該定期地評估壞賬准備是否適當,及時做出調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借方余額,經濟學術語,指的是借方還剩下多少資金。

通常情況下,資產類帳戶增加在借方,減少在貸方(備抵科目相反,如累計折舊);負債類則反之。

應付帳款是屬於負債類科目,在借方余額是代表減少,也即是應付已付,在貸方余額是代表增加,也即是應付未付。

預付帳款是屬於資產類科目,在借方余額是代表增加,也相當於訂金,在貸方余額是代表減少,也相當應付帳款。

借貸記帳法是以「借」、「貸」兩個字做為記帳符號,記錄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的一種復式記帳法。所以這個「借」、「貸」不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借」、「貸」可不是誰欠了誰,它只是一種符號而已,沒有實在的意義。

貸方余額是指客戶資金帳戶上貸方結存的金額,借方余額的對稱。一般而言,資金來源帳戶的期末余額要放在貸方。

期末余額 = 期初貸方金額 + 本期貸方發生額 - 本期借方發生額

⑻ 網貸平台的壞賬率如何計算

壞賬率有兩類評估方式,一種是以各月逾期金額為分子,貸款余額為分母,通過這種方式計算,目的是衡量逾期金額相對於貸款余額的比率,以檢視各月的逾期比率。這種方式目前被大多數平台採用。
第二種方式是以累計損失金額為分子,貸款余額為分母,目的是了解原始貸款金額經過一定時間後累計損失的比率,一般使用此種方式會將指標按年化處理,以年損失率的方式呈現。

⑼ 貸款壞賬率如何計算

看公司的壞賬提取率是多少。
(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票據等)*壞賬提取率
上面這個公式算的資產負債日的壞賬准備應該是多少,而不是應該提多少,還要減去原來的壞賬准備的余額。

⑽ 很多P2P平台都說壞賬率,什麼是壞賬率啊壞賬率怎麼算白話一點的表達。

壞賬,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平台上不能收回的應該收回的錢,那麼壞賬率就是這種事件的比例占整個成交量的比例。其實,關於P2P壞賬率的計算目前並沒有統一的標准。計算P2P平台的壞賬率無非是確定這一比率的分子和分母,廣義貸的演算法中有兩種,就是分母有兩種,一種是貸款總額(平台成交額)、一種是貸款余額,分子是逾期貸款總額

閱讀全文

與貸款余額壞帳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修貸款和消費貸 瀏覽:470
農村土地和房屋貸款 瀏覽:678
上海顧雷金融貸款 瀏覽:782
深圳vv6貸款月供多少 瀏覽:612
煙台銀行流水貸款 瀏覽:541
三十萬五年貸款每月還多少錢 瀏覽:97
平頂山工商銀行房貸商業貸款的利率是多少 瀏覽:181
用父母公司擔保貸款 瀏覽:762
房屋二次抵押貸款比例 瀏覽:92
成都二套房首付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186
農村信用社貸款到期沒還銀行會怎麼處理 瀏覽:994
規范發展個人消費貸款 瀏覽:292
2021年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4
按揭貸款銀行卡流水賬單怎麼打 瀏覽:820
小額信用貸款所需資料 瀏覽:27
工行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12
多少錢算是小額貸款 瀏覽:848
貸款用的工資卡流水 瀏覽:947
建行的個人貸款利率 瀏覽:717
網上什麼平台貸款靠譜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