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貸款總額/GDP 是什麼
存貸款總額/GDP表示存貸總額佔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以2012年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
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比重月底風險會加大: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2. 債務余額佔GDP比重是什麼意思
是指國債負擔率。
國債負擔率又稱國民經濟承受能力,是指國債累計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重。
這一指標著眼於國債存量,反映了整個國民經濟對國債的承受能力。國際公認的國債負擔率的警戒線為發達國家不超過60%,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
我國的國債負擔率呈上升趨勢,基本上每年上升2個百分點,但我國的國債負擔率一直很低,一直都低於20%,遠小於《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要求歐盟國家的60%。但我們不能就此認為國債規模還可以進一步擴張。
(2)國際上貸款余額佔gdp比重擴展閱讀:
國債負擔率的計算公式為:
國債負擔率=(累積國債余額/ 年度國內生產總值)×100%
這個指標反映著國家累積債務的總規模,是研究控制債務問題和防止出現債務危機的重要依據。一國的GDP值越大,國債負擔率越小,則國債的發行空間越大。
3. 債務余額佔GDP比重是什麼意思
截止2010年,直接顯性債務(國債)GDP比重為19.07%。如果再加上直接隱性債務(僅包括養老金缺口)則為39.17%。
國家的債務問題還是在合理可控范圍之內的,有問題的地方債務問題。
4. 瑞典的房價是多少
瑞典的房地產市場
作為穩居聯合國世界最適合人類居住國家榜前兩名的國家,瑞典在解決住房問題方面的成就也舉世聞名,堪稱各國楷模。早在1990年,瑞典人均居住面積就超過45平方米,平均每套住宅2.3人,基本消滅無家可歸者,住房在建築質量、供水、供熱取暖方面都有很好保證。2000年平均每1000人擁有484套住宅,平均每套居住面積90.6平方米,4.2個房間,99%有浴室和中央供熱系統。
瑞典的房地產市場自1996年以來已經連續10年保持較快上漲,自有房(single
family housing) 的同質(constant-quality)價格指數從1996年的185點飆升到2005年底400點,增長超過1倍。其中2002年至今累計增長超過33%。與此同時,公共租房價格指數也從1990年的148,上升到1995年的237,2000年的256,2002年的266(EU 2003)。平均住宅銷售價格為12萬歐元,其中新房平均價格為21.7萬歐元。
(愛爾蘭所有住宅平均價格22.8萬歐元,荷蘭22.3萬歐元,盧森堡17.3萬歐元,丹麥15.3萬歐元,比利時8.9萬歐元,英國8.34萬歐元)平均租房年租金為5270歐元,其中新房的平均年租金為9040歐元(英國所有租房平均租金5786歐元,丹麥5642歐元,德國4896歐元,荷蘭4380歐元)。按揭貸款利率在6%左右,通常30-50年,可零首付,對貸款利息30%可抵個人稅收。按揭貸款余額佔GDP比重為48%(荷蘭88%,丹麥82%,英國62%,德國51%,愛爾蘭37%)。
隨著房價高昂,房子也越建越大,越來越偏重豪華型。1999-2002年新增住宅的平均居住面積為96平方米,2002年更達到了123平方米,相對1994-1998年房價低迷時期平均74平方米擴大了很多,瑞典媒體也在高呼結構不平衡,房子都蓋給富人了。
盡管如此,新增房由於受到規劃的限制,增長十分緩慢,2000年後年新增住宅一直徘徊在2萬套以下,年平均每1000人不到2棟新房。
瑞典住宅房地產市場分為三個類型,第一種是租房市場,其中為主的是非盈利性的公共租房公司(non-profit public housing company)提供的成片租房群,也有相當一部分私人租房市場服務;第二種是完全產權的自有房產,這一類型一般是獨門獨戶的家庭別墅;第三種是擁有可買賣使用權的住房合作社(tenant-owned cooperatives),這一類型主要是公寓(flat/apartment)。最後一種在英美幾乎沒有,但在德國和丹麥、挪威等北歐國家十分常見。這三種產權房的比例近20年來一直比較穩定,大概在40:45:15左右。
剛才談到在其他國家比較少見的住房合作社(tenant-owned cooperatives)。這種房子特殊地方在於除了進入時候需要付一筆昂貴的初始費用(capital input),還要每月付一筆不菲的月租費用。
2004年公寓房平均價格為66.7萬瑞典克朗,中位數價格為45萬。斯德哥爾摩公寓房要貴很多,平均價格為128萬瑞典克朗,中位數價格為97.5萬。
2003年私人別墅平均價格,在熱點地區超過200萬瑞典,如四大城市,斯德哥爾摩市280萬瑞典克朗,歌德堡市216萬、馬爾默216萬,烏普薩拉190萬,最熱的區域,大斯德哥爾摩區內Lidingo和Solna都超過360萬。但北方偏遠地區房價就很便宜,有大量別墅總價在40萬以下。
根據EU Housing Statistics 2003, 2002年瑞典戶均年住房消費為7800歐元,在歐盟僅次於德國的8861歐元,荷蘭的8600歐元,法國的8000歐元。占總支出的比重為27.7%。這個比例在歐盟發達國家中也是偏高的,僅次於德國的29.1%,與盧森堡27.6%相當,荷蘭為26.8%,比利時為26.6%,法國23.9%,葡萄牙19.8%,義大利19.6%,英國18.7%,愛爾蘭最低為12.6%。
5. 全球債務272萬億美元,美國27萬億美元,日本10萬億,中國多少
2020年無疑是全球債務的「狂歡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遭遇重創,世行預測下滑4.3%。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一些國家開始大舉發債,令全球債務激增。特別是美國這種債務經濟模式的發達國家,更是在債務上一路狂奔,讓全球都進入了債務危機。
全球債務有多少呢?據美國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統計,從2020年初到9月底,全球債務增長了15萬億美元,達到了272萬億美元。而據專家預測,在第四季度還將增加5萬億美元,最終達到277萬億美元。
2021年中國經濟將會快速增長,世行預測GDP增速為7.9%,中國的債務規模會下降。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長袁海霞預測2021年債務規模在336萬億左右。
那2021年全球債務會是多少?你個人負債又是多少?
6. 計算「萬元銀行貸款佔GDP的比重」的意義
比例很小,說明經濟不景氣、市場經濟不活躍,;反之經濟繁榮。
7. 什麼是凈借貸比率
資金借貸比率是一種資本構成,亦稱作資本業主權益與債務資本比率,通過借貸的資本除以總資本得到。
在杠桿收購的情況下,公司的負債將聘請將大幅增加的公司增加其債務,以資助收購資金數額。當分析一個公司處於杠桿收購,重要的是要考慮企業的能力,以服務於稅後基礎上額外支付利息,以及作為清償公司債務的新的可能性。
資金借貸比率公式:資金借貸比率=借貸的資本÷ 總資本
(7)國際上貸款余額佔gdp比重擴展閱讀
由於貨幣擴張與收縮是通過信貸渠道,它也是決定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及貨幣政策作用於經濟的力度的重要因素。2001年4季度末我國金融機構資產分布:銀行和信用社佔91.4%,其他金融機構佔8.6%,在存款貨幣銀行的資產總量中貸款佔70%,金融的穩定關鍵也在貸款效率。
我國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一定量的貸款、一定量的貨幣量所能推動的經濟量不斷下降。貸款量、貨幣供應量佔GDP的百分比不斷上升,經濟中堆集這么大量的貨幣資本和貨幣量,這是很大的隱患。
近幾年來,我國貸款效率不斷下降。我國金融機構貸款相當於GDP的百分比,近10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2001年高達126.8%,預計2002年還會繼續上升。1996年美國GDP為7.5萬億美元,美國商業銀行總資產4.4萬億美元,其中貸款佔61%,計 2684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5.8%。
1998年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來,貸款相當於 GDP的比重不斷上升。1994年以來,貸款增加額為GDP增加額的百分比不斷上升,特別是1998年以來,兩者之比大幅增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金將借貸比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借貸資本
8. 經常賬戶余額佔GDP的比重說明了什麼問題
次貸問題及所引發的支付危機,最根本原因是美國房價下跌引起的次級貸款對象的償付能力下降。而全球失衡達到無法維系的程度是本輪房價下跌及經濟步入下行周期的更深層次原因。全球經常賬戶余額佔GDP的比重自2001年持續增長,而美國居民儲蓄率卻持續下降,當美國居民債台高築難以支撐房市泡沫的時候,房市調整就在所難免,進而導致次級和優級浮動利率按揭貸款的拖欠率明顯上升,無力還貸的房貸人越來越多。一旦這些按揭貸款被清收,便最終造成信貸損失。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致使華爾街主要金融機構或者倒閉,或者被接管,華爾街輝煌的時代已經終告結束。美國政府本次救市規模是1929年以來最大,主要採用四種方法:1直接注資;2回購和擔保次貸產品;3美聯儲向市場注入流動性;4通過貨幣互換向全球提供美元流動性。然而,救助措施短期內可能使市場恐慌狀況有所改善,但很難改變美國經濟下降的周期。
9. 貸款總額gdp
貸款總額佔GDP為:58.78%。北京商報訊(記者廖蒙)10月28日,央行發布2022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央行統計,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10.76萬億元,同比增長11.2%。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2022年Q3總GDP為30.76萬億元,貸款總額佔GDP為:58.78%。
10. 有關GDP和信貸規模問題
1.據我所知,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2.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我們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拿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3.風險肯定是有的: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我這里拿08年的GDP做個分析。
1,按照08年GDP重量30W億,那麼30*1.08=32.4W億,半年就是16.2W億。
2,上半年信貸7.4W億,08年全年是5.087W億(半年2.5W億),也就是上半年信貸比往年多了4.9W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