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央行:一季度末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6%
4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
人民銀行統計,2021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8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一季度增加7.6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一、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長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16.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別低0.8和1.5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5.56萬億元,同比少增7170億元。
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余額42.49萬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比上年末低5.9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9256億元,同比少增2.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70.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上年末高1.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4.47萬億元,同比多增1.4萬億元。
分用途看,固定資產貸款余額50.19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年末高0.3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余額48.1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年末低1個百分點。
二、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繼續提升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4.2%,增速比上年末高4.2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9160億元,同比多增4873億元。其中,重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7%,增速比上年末高4.2個百分點;輕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63萬億元,同比增長34.2%,增速比上年末高3.5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47.83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比上年末高0.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77萬億元,同比多增5461億元。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年末低2.2個百分點。
三、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增長速度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1餘額23.46萬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比上年末高3.8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9259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6.67萬億元,同比增長34.3%,增速比上年末高4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58萬億元,同比多增7360億元。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6.35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創業擔保貸款余額2265億元,同比增長49.4%;助學貸款余額1277億元,同比增長10.5%。
2021年一季度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存量貸款余額1336億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存量貸款與已脫貧人口貸款余額合計8189億元。
四、綠色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2餘額13.03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2.3個百分點,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6.47和2.29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6.29和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17.2%。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綠色貸款余額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綠色貸款余額3.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7%。
五、農戶貸款加速增長,農村貸款和農業貸款增速小幅上行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40.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與上年末持平;一季度增加2.05萬億元,同比多增3226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余額33.82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高0.1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82萬億元,同比多增3397億元。農戶貸款余額12.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比上年末高2.2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6558億元,同比多增2656億元。農業貸款余額4.47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年末高0.5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035億元,同比多增69億元。
六、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下降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0.0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低於各項貸款增速1.7個百分點,比上年末增速低0.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67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1.7%,比上年全年水平低3.7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42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末低1.7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72萬億元,同比減少0.2%,增速比上年末低1.2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5.6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
七、住戶經營性貸款加速增長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6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比上年末高2.1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56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1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增速比上年末高4.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13萬億元,同比多增6437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51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7135億元。
B. 2015年8月中國城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排名,諸位怎麼看
2015年央行降准,經濟學家都怎麼看 4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20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至18.5%,以提振銀行貸款、應對經濟增速放緩。這是中國央行兩個半月內第二次下調存款准備金。 據央行網站:「自2015年4月20日起...
C. 怎麼查貸款余額
您好,一般來說,查詢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貸款者可以帶上身份證親自到貸款行網點的個貸部門查詢。
第二種:通過網銀查詢貸款者開通網銀之後,就可以足不出戶查詢貸款余額。
第三種:通過銀行客服電話查詢貸款者還可以打貸款行的客服電話查詢。
目前互聯網上可以借錢的平台有很多,建議您在選擇時注意兩大要素,一是選擇可信賴的大品牌;二是要注意借款產品的服務事項清晰透明,比如可借款額度,借款利率,還款時間,還款方式等。只有選擇靠譜的借款產品,才能在滿足您急需用錢的需求同時,保證您的個人利益也不受侵害。
推薦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品牌,面向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無抵押、無擔保的信貸服務,借錢就上度小滿金融APP(點擊官方測額)。有錢花消費類貸款日息低至0.0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消費類產品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
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學生,請您放棄申請。
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
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因內容存在時效性等客觀原因,若回答內容與有錢花產品的實際息費計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滿金融APP-有錢花借款頁面顯示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D. 汽車金融平台排名
2013年,我國汽車消費金融產品余額超過6000億元。根據民生銀行和德勤聯合發布的《2012中國汽車金融報告》預測,2015年汽車消費金融市場余額將達到6700億元,其中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余額佔50%左右;汽車消費金融消費貸款余額佔比24%左右;信用卡車貸分期余額佔比20%左右,其他的融資渠道則瓜分剩餘份額。E. 金融論述題。2015年2月末,我國的廣義貨幣M2餘額125.74萬億元,同比增常12.5%,增速比上月高1.7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網消息,央行網透露,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8.2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個和2.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47.65萬億元,同比增長21.4%。
一、廣義貨幣增長11.1%,狹義貨幣增長21.4%
四、當月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47%,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61%
2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50.67萬億元,日均成交2.67萬億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長6.5%。其中,同業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長35.2%;現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長0.1%;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同比增長5.4%。
當月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47%,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11個和0.38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61%,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13個和0.51個百分點。
五、當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2860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537億元
2017年2月,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2301億元、559億元、135億元、402億元。
F. 央行降息的2015年8月26日降息降准
繼2015年6月28日央行同時降息降准後,央行於8月25日晚間再次宣布決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並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這是央行2015年第四次降息和第四次降准。
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7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貸款利率的下調意味著還款負擔的降低。此次調整後5年期以上房貸利率降為5.15%,個人住房公積金5年以上貸款利率為3.25%。 1、此次出台降息降准等組合措施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答: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仍存在下行壓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風險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全球金融市場近期也出現較大波動,需要更加靈活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此次降低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主要目的是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4年11月以來,人民銀行先後四次下調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引導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持續下降。2015年7月份,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97%,自2011年以來首次回落至6%以下的水平,社會融資成本高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雖然近兩個月CPI略有回升,但主要是受豬肉價格明顯上漲等結構性因素影響,總體物價水平仍處於歷史低位,也為再次使用價格工具進一步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提供了條件。為此,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下調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促進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和各類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鞏固前期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果。
此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主要是根據銀行體系流動性變化,適當提供長期流動性,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人民銀行近期完善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報價機制,並對過去中間價與市場匯率的點差進行了校正,外匯市場在趨近均衡的過程中,也會引起流動性的波動,需要相應彌補所產生的流動性缺口,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此外,此次還額外降低縣域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以及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的存款准備金率,主要是為了引導相關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以及擴大消費的支持力度。
2、此次結合降息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繼續保持一年期以內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不變?
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近年來,人民銀行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並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已擴大至基準利率的1.5倍,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正式發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不斷健全,央行利率調控能力逐步增強,存款保險制度順利推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條件更趨成熟。同時,當前我國物價水平總體處於低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充裕,市場利率上行壓力相對較小,也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供了較好的宏觀環境和時間窗口。
在此情況下,寓改革於調控之中,結合降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隨著金融機構自主定價空間的進一步拓寬,既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提高自主定價能力,加快經營模式轉型,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也有利於促使資金價格更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經濟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此次繼續保留一年期以內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不變,體現了按照「先長期、後短期」的基本順序漸進式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思路,也與國際上的通行做法相一致。從國際經驗看,按此順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於培育和鍛煉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為最終全面實現利率市場化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也有利於穩定金融機構的存款付息率和整體籌資成本,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對於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3、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後,如何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
答: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後,人民銀行將繼續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一是繼續按現有期限檔次公布存款基準利率。進一步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為金融機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定價提供重要參考。二是完善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進一步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體系,增強利率調控能力。加強金融市場基準利率培育,完善市場利率體系,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三是發揮行業自律管理作用。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進一步發揮好行業定價自律的重要作用,按照依法合規、激勵與約束並舉的原則,對利率定價較好的金融機構繼續優先賦予更多市場定價權和產品創新權,擴大大額存單發行主體和同業存單投資范圍;對存款利率超出合理水平、擾亂市場秩序的金融機構加以必要的自律約束。
4、近期央行提供流動性的操作有哪些?
答:央行提供流動性的渠道和工具較多,除降准外,近期央行還實施了擴大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增加市場流動性和可貸資金的舉措。8月份以來,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5650億元,開展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投放流動性600億元。8月19日開展6個月期MLF操作1100億元,利率3.35%,在增加市場流動性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繼續通過PSL為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來源,7月末PSL余額為8464億元,比年初增加4633億元。為適時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以及適應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今年以來三次下調PSL資金利率,以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力度,促進降低融資成本。此外,央行繼續通過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金融機構增加對「三農」、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7月末,支農再貸款余額21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2億元;支小再貸款余額6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4億元;再貼現余額12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8億元。
下一步,央行將繼續密切監測流動性變化,綜合運用各種工具組合適當調節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穩定運行,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從大數據魔鏡的分析工具來看,對於採用商貸的購房者來說,此次利率調整後,按照商業貸款100萬元、20年等額本息還款法,降息後如果按照基準利率,月供將減少139.82元,全年可減負1677.84元。
對於採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購房者來說,此次利率調整後,按照住房公積金貸款100萬元、20年等額本息還款法,降息後如果按照基準利率,月供將減少127.64元,全年可減負1531.68元。
對於採用公積金和商業混合貸款的購房者來說,如果此次利率調整後,按照公積金和商業貸款各貸50萬元、20年等額本息還款法,降息後如果按照基準利率,月供將減少133.73元,全年可減負1604.76元。
G. 央行房貸新規:去杠桿、降負債是大勢所趨
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以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要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目的是提高金融體系韌性和穩健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是繼2020年8月20日「三條紅線」出台後,又一針對房地產融資的政策,在剛剛過去的2021「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我曾說過:「2020年全年與房地產相關的金融政策一直在持續的收緊,哪怕是在疫情最嚴重的上半年也沒有在任何一個公開場合說過要給房地產金融助力,一直到8月20日,這是所有地產人應該記住的日子,『三條紅線』的相關政策給整個行業特別是給房地產金融行業理清了未來的政策脈絡和思路。」
在當時我給出的十大預測中,提到未來金融政策還將趨緊,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全年金融政策持續收緊的2020年的最後一天推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我對金融政策趨緊的預測,未來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的主基調不變。
01
大部分銀行金融機構符合管理要求
從近期發布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具體要求來看,銀行業金融機構按類型分檔,其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各檔不高於40%、27.5%、22.5%、17.5%及1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各檔不高於32.5%、20%、17.5%、12.5%、7.5%。
若結合居民杠桿率與債務收入比來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居民杠桿率逐年提升至33%,較2015年增加13.7個百分點,債務收入比升至55%,較2015年增加24.5個百分點。而在疫情陰霾下,居民收入預期大概率將有所下滑,償債能力進一步減弱,由此看來現階段有序引導企業負債率、居民杠桿率逐步回歸到「安全線」以內,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仍是重中之重。
03
未來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
2020年,房地產政策層面前松後緊,中央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長期調控目標。上半年房地產信貸政策中性偏積極,央行三度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75萬億元,並兩度下調LPR利率中樞,5年期以上LPR累計降幅達15個基點。
但下半年央行設置「三道紅線」分檔設定房企有息負債的增速閾值,並壓降融資類信託業務規模,倒逼房企去杠桿、降負債。時值年末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房地產行業將穩杠桿乃至去杠桿的強調和加強。
聯繫到郭樹清發文強調,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我們認為未來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房企去杠桿、降負債已是大勢所趨。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答記者問時同時表示要「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十四五」規劃也已定調:房地產事關民生消費和投資發展,助力經濟內循環。
我在2021「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說過「房地產是中國最大的金融業、製造業、服務業」。因此,我認為政策基本面依然「穩」字當頭,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強化並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
同時,《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發布,也進一步驗證了我對行業步入無增長時代新邏輯的驗證,過去若干年,房企高歌猛進,資金帶來了巨大的動力,時至今日,在「三條紅線」和「央行房貸新規」的要求下,資金被限制,由於沒有更多的資金進入,整個行業再往上走的動力被大大削弱,因為整個行業的主體是房企,缺乏資金的支持,會使得企業動能不足,從而使得行業動能不足,就將步入無增長的時代,這也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所講到的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
H. 中國銀行如何查詢貸款余額
您可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貸款管理-貸款查詢」查看。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I. 降息周期個人房貸:首套房利率可達八二折
連續六次降息,房貸市場松動跡象明顯。從貨幣投放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個人購房貸款同比增長20.9%,在利率方面,優惠幅度明顯高於去年,且九折優惠可獲概率較大。
此前,市場普遍寄期望異地公積金購房政策實質性落地,而據小編了解,目前異地公積金貸款政府間協調仍面臨困難。
央行:房貸利率創五年新低
日前,央行發布的2015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截至9月末,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3.45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上季末高3.1個百分點,比各項貸款增速高5.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1.92萬億元,同比多增5961億元。
同時,央行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個人房貸利率已經持續四個季度環比下降。目前整體貸款及個人房貸的實際利率處於近五年以來最低位,連續六次降息效應顯著。房地產信貸對住房消費傾斜的方向日益明確,利好持續,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將繼續得到支持。」
自去年以來,降息通道全面打開,從2014年11月末開始的六次降息後,百萬房貸20年利息減少可達22.57萬元。與此同時,自2014年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對首套房執行「認貸不認房」後,改善型需求的釋放效應也在逐步發酵。
來自融360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以北京地區為例,目前浦發、興業為九折;中行、工行、建行、交行、光大、招商、華夏和北京銀行為八八折;國有大行中,農行優惠力度更強,折扣為八五折,同樣折扣的還有廣發和北京農商銀行;匯豐銀行最「下本」,折扣達八二折,幾乎為近年的最低值。二套房利率方面,除平安銀行、杭州銀行、民生銀行停貸外,其餘27家銀行利率均為基準上浮10%;二套房首付五成的銀行有23家,六成的銀行有4家。
據了解,首套房九折利率可申請程度較高,而低於九折的利率仍需較高的資質條件。
不過,在二、三線城市,首套房九折利率有部分新樓盤仍難以實現,九五折則成主流。「銀行面臨利差收窄的盈利壓力,而按揭貸款都是長期貸款。由於這些城市房屋總價不高,單筆貸款額度也不大,因此下浮空間有限。」一位中部地區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坦言。
二手房受制評估價催生「高首付」
據了解,在一線城市,換房需求的增加刺激了二手房交易,一些獲得購房資質的城市年輕人群成為了諸多小戶型二手房的「接盤俠」。
今年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文明確「不限購城市首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調至25%」,這意味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這些限購城市依然執行首套房首付比例30%。
值得一提的是,二手房交易通常是以房屋評估值為標准確定30%首付比例。以北京為例,北京東四環附近的房屋評估值通常是房屋售價的85%,這意味著,如果購入一套滿5年唯一的300萬元左右的二手房,評估值約為255萬元,貸款比例70%,以此推算貸款最大額為178.5萬元,也就是說首付款實際要准備121.5萬元。再加上契稅、中介費,前期費用大約需130萬元左右。如果該二手房不是滿5年唯一房,那麼還需要繳納房屋原成本和評估價之間差額的20%個稅。
如此說來,二手房買賣30%甚至25%的首付比例對購房者而言並非為突出的「減壓」優勢。此外,二手房交易市場中介費用並未有統一的定價標准,高的可達房屋交易價格2.7%,低可至房屋交易價格0.5%,服務質量亦是參差不齊。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統計,截至10月28日,北京市二手住宅網簽量為6617套,比9月同期回落14.1%,比去年同期回落25.6%。按照近期日均網簽量的增長勢頭來算,10月全月網簽預計與9月份基本持平。
異地公積金貸款仍難落地
2014年10月,住建部、財政部、央行就曾發文要求各地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和轉移接續,並推進異地貸款業務。近日,住建部、財政部、央行再次聯合出台《關於切實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的通知》,其中明確,10月8日起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
不過,多個城市異地公積金貸款沒有細則,政策落地亦遙遙無期。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推行公積金異地貸款可以加強公積金資金使用效率,釋放閑置的公積金,對化解當前部分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庫存高的難題能有極大推動作用,但地方推行依然有難度。
從技術層面看,以往各地公積金長期封閉運行,各自的資料庫建立、審批流程信息化均存在較大差異,短時間內實現信息快速溝通、協調難度頗大;從需求層面看,目前大城市的公積金利用率很高,歸集資金其實已用得差不多。對於公積金使用率相對較低的三四線城市來說,由於流動人口不多、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再加上目前購房投資風險上升,難以看到更多的外溢性投資需求。
采訪中,也有購房者表示,考慮前期用商貸,待政策落地後轉為公積金,但據記者了解,這種預想並不可行。「商貸轉公積金貸款僅限於本市內繳納的公積金,即便以後異地公積金政策落地,異地公積金貸款也不可置換異地商業貸款。」中部地區某二線城市公積金貸款中心人士對記者說。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J. 央行上海總部: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358億元 同比少增875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人民銀行上海總部7月15日消息,2019年上半年上海貨幣信貸運行情況今日發布。
一、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358億元,外幣貸款增加25億美元
6月末,上海本外幣貸款余額7.8萬億元,同比增長8.0%,較同期全國貸款增速低4.5個百分點。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7.2萬億元,同比增長9.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和1.5個百分點。
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358億元,同比少增875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1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9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831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18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6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18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08億元,同比多增106億元。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980億元,同比多增55億元。
6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56億美元,同比下降13.2%。上半年,外幣貸款增加25億美元,同比少增2億美元。6月份,外幣貸款增加24億美元,同比多增22億美元。
二、上半年人民幣個人住房貸款增加537億元,境內非金融企業票據融資增加637億元
上半年新增人民幣住戶消費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537億元,同比多增254億元;個人汽車消費貸款減少51億元,同比多減191億元;個人其他消費貸款增加283億元,同比多增168億元。
上半年人民幣境內非金融企業固定資產貸款、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和並購貸款分別增加1046億元、637億元、223億元和220億元,同比分別少增55億元,多增526億元、93億元和23億元;貿易融資減少97億元,同比多減271億元。
三、上半年非金融企業貸款主要投向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製造業,房地產開發貸款減少29億元
當月新增的本外幣非金融企業貸款(不含票據融資)按貸款投向劃分,主要投向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製造業,三個行業貸款分別增加641億元、443億元和268億元,同比分別少增286億元、187億元和58億元。上半年投向境內大型企業的貸款增加635億元,同比少增1460億元;中型企業貸款增加1100億元,同比少增248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減少152億元,同比少減236億元。
上半年本外幣房地產開發貸款增加343億元,同比少增210億元。按貸款用途分,住房開發貸款增加232億元,同比少增70億元,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增加108億元,同比少增21億元;商業用房開發貸款增加220億元,同比少增26億元。
四、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8164億元,外幣存款增加104億美元
6月末,上海本外幣存款余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11.1%,較同期全國存款增速高3個百分點。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2.2和5.9個百分點。
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8164億元,同比多增436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123億元,同比多增192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24億元,同比多增177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654億元,同比多增83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713億元,同比多增1304億元。6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734億元,同比多增2694億元。
6月末,外幣存款余額1342億美元,同比增長9.1%。上半年,外幣存款增加104億美元,同比多增0.5億美元。6月份,外幣存款增加32億美元,同比多增48億美元。
五、上半年人民幣個人大額存單增加1715億元,境內非金融企業結構性存款增加1069億元
分部門看,上半年人民幣個人存款中大額存單增加1715億元,同比多增1115億元;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分別增加542億元和78億元,同比多增330億元和562億元;結構性存款增加262億元,同比少增478億元。
人民幣境內非金融企業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和活期存款分別增加1069億元、659億元和408億元,同比分別多增4億元、766億元和1551億元;保證金存款、協定存款和定期存款分別減少949億元、536億元和323億元,同比分別多減2330億元、少減122億元和60億元。
2019年上半年上海貨幣信貸運行情況附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