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7年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2007年中國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72534億元,約占整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的98 %。
2. 有誰知道截至目前,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多少
人民銀行: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11.2萬億
中國人民銀行14日發布的金融統計資料表明:一季度貨幣供應量仍然保持著較快增長態勢,貨幣資金環境較為寬松。
統計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為23.2萬億元,同比增長19.1%,增幅比上年末低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為8.6萬億元,同比增長20.1%,增幅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市場貨幣流通量余額為1.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一季度現金累計凈回籠449億元,同比多回籠227億元。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的增幅遠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消費物價增長幅度之和。總體看,當前貨幣資金環境較為寬松。
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3.3萬億元,同比增長19.6%。一季度累計增加1.2萬億元,同比多增1087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2.1萬億元,同比增長21%,增幅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其中,企業存款余額7.5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增幅比上年末提高2.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2萬億元,同比增長18.3%,增幅比上年末低0.9個百分點。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0.7%。一季度貸款累計增加9131億元,同比多增596億元。
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4398億美元,同比增長39.2%。一季度國家外匯儲備累計增加365億美元,同比多增69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穩定。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加強預調和微調,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控制基礎貨幣增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一季度金融運行繼續保持平穩,促進了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健康發展
3. 怎麼能查到我國居民年存款余額,企業存款余額和銀行上存率,希望能提供詳細的說明 謝謝
我國居民年存款余額可以在國家統計局網站查詢到,如2010年底的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 (年底余額),可查詢該網址: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indexch.htm
點擊左邊欄目中的:十、人民生活 10-4 各地區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 (年底余額)
4. 2017年中國居民城鄉存款有多少
2007年,中國,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底余額:172534.2億元,
沒有08年的數據
5.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山西的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山西的巨大變化:
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30年來,作為體現地方經濟實力的標桿,山西財政總收入節節攀升。1978年,全省財政收入僅19.6億元,2007年達到1200.5億元,增長60.1倍,年均增長15.2%。伴隨著財政收入規模的強力增長,財政支出規模持續擴大,為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財力支持
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成效顯著,新型能源與工業基地建設成就斐然。
產業結構升級是改革開放以來山西國民經濟的重大突破。全省三次產業比例由1978年的20.7:58.5:20.8演變為2007年的4.7:60.0:35.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全省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工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第三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三、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30年間全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完成5631.6億元,年均增長18.4%。其中交通運輸投資累計完成2080.1億元,年均增長18.2%。持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入,使全省基礎設施狀況得到根本性改變。2007年全省公路線路里程數達到11.99萬公里,是1978年的3.8倍。
四、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立足於內陸省份區位特點,依託資源優勢,在「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方針指引下,積極拓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經濟技術合作領域。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15.7億美元,與1990年相比,增長32.1倍,其中出口增長23.8倍。
五、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
改革開放30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著黨的富民政策帶來的幸福生活,共同享受著改革發展的成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15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02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6元,分別增長37.4倍和35.1倍。
(5)2007年底居民存款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一、改革開放的30年,是輝煌的30年,巨變的30年,經過30年的發展。
山西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但我們也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中部和周邊省區中,山西仍屬於欠發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結構矛盾突出,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環境壓力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等方面問題仍然較多,等等。
二、30年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30年的巨變得益於改革開放。
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山西轉型、跨越、崛起和建設新基地、新山西的新的發展目標,仍然要靠改革開放。當前,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山西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新目標,對改革開放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