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美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

美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2-12-23 11:44:57

① 「首席觀察」罕見!銀行上半年凈利同比降9.4% 警惕「不良」升溫

中國銀保監會8月10日在股市收盤後公布了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2020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平均資本利潤率10.35%。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0.83%,較上季末下降0.15個百分點。

市場乍驚:近年幾乎從未出現過如此凈利潤降幅的中國銀行業怎麼了?盡管這也取決於銀行對壞賬計提的撥備,其可對利潤空間進行調節。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銀行盈利下降原因之一是讓利於實體經濟,而非自身經營能力惡化的問題。即這是可預期的結果,但降幅之大出乎市場的意料。

年中重要經濟數據發布之際,相關部委官員亦出來重磅發聲。

當日,央行行長易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貨幣政策的引導使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帶動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明顯降低。利率的下行,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使得貸款的結構明顯優化,普惠小微貸款支持的市場主體明顯增加。

那麼,下半年最大挑戰是什麼?易綱在回答央視新聞《相對論》給出的「部長答題板」提問時說,最大的挑戰還是如何對實體經濟精準滴灌。他表示,實體經濟的支持一定要聚焦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這是人民銀行下半年的工作重點。

的確,疫情沖擊下的中小微企業等部分實體經濟仍在嗷嗷待哺……

不過,易綱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國經濟在全球實現了率先復甦。二季度我國GDP出現了比較強勁的反彈,GDP同比增長3.2%,是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而對投資者來說,日趨復雜宏觀形勢背景下,當前階段,優質銀行可能也會因為業績調控而出現好的中長期買點。

「不是銀行經營的問題」

「讓利1.5萬億是此次商業銀行利潤下降的部分原因。根據央行的表述,1.5萬億元中有利率下行讓利9300億元,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等項內容。」8月10日,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經濟觀察網。

他解釋,除此之外,估計疫情沖擊下,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破產和虧損,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也是利潤增速下降的原因。預計隨著貸款延期等支持性政策明年到期後,沒有暴露的不良貸款將陸續顯現,將對銀行利潤形成新的考驗。

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40.7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萬億元,較年初增速17.7%。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6.6萬億元,同比增長為2.7%。

「這在近年來是非常罕見的,主要是受新冠肺炎影響以及加大對實體經濟讓利的結果。」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經濟觀察網。他指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下降9.4%,平均資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也有所下降。

董希淼解釋,上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疊加疫情影響,我國實體經濟遇到較大沖擊。商業銀行在加大信貸投放的同時,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減免收費以及延期還本付息等舉措,積極主動向實體經濟讓利,推動企業融資明顯下降。

「凈利潤同比下降不是商業銀行自身經營能力惡化,而是商業銀行大幅度向實體讓利的結果。」他說,「同時,面對資產質量反彈壓力,商業銀行加大貸款損失准備計提,貸款損失准備較上年末增加5003億元(其中一季度增加2943億元,二季度增加2060億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盈利表現。」

這里,是否還記得銀行讓利1.5萬億的實質內涵?

一個月前,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曾對「金融機構1.5萬億讓利」進行解讀——表示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的讓利將主要通過三方面予以實現:

一是利率的下行。包括貸款利率下行、債券利率下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的優惠利率貸款的發放,所有加在一起通過引導利率下行,最終會實現大概約9300億元的讓利。

二是兩項貨幣政策新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還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約讓利2300億的規模。

三是通過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包括前期已經減少的收費,後面全年還要繼續減免的收費,特別是落實6月1號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通知》。

概之,這三大塊加在一起大數是1.5萬億元。

8月10日,央行行長易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央行果斷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了穩企業保就業。他說,主要措施可以概括為18個字,就是「擴總量、保供應、促增長,降利率、調結構、保主體」。

按照易綱的話說,貨幣政策的引導使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帶動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明顯降低。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製造業的貸款利率都降至 歷史 新低。特別是普惠金融的貸款利率目前在5%左右,比去年下降了0.8個百分點。

「利率的下行,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使得貸款的結構明顯優化,普惠小微貸款支持的市場主體明顯增加。6月末,有授信的市場主體近3000萬戶,有貸款余額的超過2300萬戶,這些主要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易綱稱。

此外,銀行凈息差的空間亦在小幅收窄。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凈利潤同比下降9.4%,其中,銀行的凈息差從2.10%降至2.09%,下降了1 BP,凈息差有所收窄,包括盈利下降等……由於今年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讓利,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銀行的LPR利率下降30個BP;而實際貸款利率的下降幅度逾30個BP,但銀行的負債成本下降幅度相對有限,所以,整個凈息差處於收縮狀態。

不過,溫彬認為,雖然利潤同比下降,凈息差收窄,但在目前疫情的影響下,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讓利幅度,有助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更好地發揮了金融的支持作用。

不可否認,疫情沖擊下,一些受沖擊的企業出現信用風險,違約也在增加,不良率和

同期,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余額為5.0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2060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82.4%,較上季末下降0.80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54%,較上季末上升0.04個百分點。

「這也說明銀行業的資產質量,風險總體是可控,經營相對比較穩健,特別是撥備覆蓋率雖然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超過180%,遠高於監管的紅線要求,所以,整個銀行業的風險抵補能力比較充足。」溫彬說。

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除城市商業銀行之外,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的二季度凈息差較一季度均有所下降。

然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國內經濟面臨諸多挑戰背景下,商業銀行不良的「雙升」不容小覷。IMF和世界銀行分別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 4.9%和 5.2%,世界銀行稱全球經濟可能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

不良?不良!

盡管中國風景獨好,央行表示,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即使信貸資產質量目前無恙,防範於未然亦未嘗不可。

董希淼坦言,在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壓力驟增的情況下,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保持基本穩定,風險抵補能力仍然較為充足,實屬不易。不過,未來一段時間,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反彈壓力非常大的,在內外部環境仍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銀行業資產質量面臨嚴峻挑戰。2020年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貸款率還可能有所上升,非信貸不良資產業也可能進一步爆發,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具體來看,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二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27364億,較一季度的26121億,上升1243億,其中,次級類貸款二季度為12918億,較一季度的11469億增長1449億 ;可疑類貸款10653億,較一季度的10638億略增15億 ;損失類貸款3793億,較一季度的4014億增長221億。不良貸款率為1.94%較一季度1.91%增加了3個BP。

所以,「商業銀行一方面要採取多種措施加快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置;另一方面要堅持標准,嚴格把關,嚴控新的不良資產產生。」董稀淼說,監管部門要繼續採取針對性措施,支持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多渠道、高效率地處置不良資產。在服務實體經濟、讓利實體企業的過程中,各級政府應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維護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保護好商業銀行合法權益。

7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召開的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指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提早謀劃應對銀行業不良資產大幅增長,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嚴格資產質量分類,做實利潤、提足撥備、補充資本,增強風險抵禦能力。

8月3日,人民銀行召開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指出,下一階段要「著眼長遠,未雨綢繆,支持銀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和撥備計提力度,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就此,光大證券首席銀業分析師王一峰告訴經濟觀察網,銀行盈利同比增速大幅下滑,結合前期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下半年工作要求,銀行業中期業績呈現出了三大特點:

首先,營收預計相對穩定,盈利增速明顯下行,撥備前盈利增速與凈利潤增速差拉大。二季度,行業凈息差為2.09%,預示著凈利息收入平穩;非息收入佔比下降除季節性因素外,還有利率上行對於債券交易和估值的變化。

再者,分機構看,大型銀行盈利增速-12%,股份行-8%,城商行-2%。大型銀行盈利增速回落更快。主要是大型銀行相對更為審慎的財務規劃所致。從分機構的盈利增長可知,上市銀行中「夾心層」的優質城商農商銀行預計中期業績盈利增速表現將明顯好於上市國股銀行。

展望下半年,王一峰認為,商業銀行盈利增長仍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壓制:「資管新規」後問題資產回表對准備的消耗,I9准則下非信貸累資產准備計提的增加,以及存量風險的進一步確認與化解。預計未來銀行業營收與盈利增速差將進一步擴大。但是,也應注意到,對於優質銀行來說,未來業績表現不會過分惡化。尤其是在當前階段,銀行業營收增長依然穩定,優質銀行會因為業績調控而出現好的中長期買點。

其實,「未來風險點不在於業績調控,更多在於中美摩擦加劇下金融制裁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復甦強度的不確定性。」王一峰說。

溫彬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主要是服務小微,精準滴灌,銀行在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的同時,會優化信貸結構,聚焦小微企業、製造業,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同時,相對前期,貨幣政策會出現一些邊際上的變化調整。

不過,「因為風險有滯後效應,下半年的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可能會進一步上升,但銀行加大信貸的逆周期投放,有助於企業保持正常經營。預計下半年的經濟將恢復性增長……所以,銀行資產質量總體上會保持平穩。」溫彬說。

② 二季末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增至2.95萬億,這個數據能看出什麼

這個數據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出目前金融機構的一些壞賬率非常的高,尤其是在網貸和信用卡這一方面的回收率非常的低。

③ 國家沒有大數據的時候不良貸款沒多少

是的,,,2020年年末銀行業不良貸款率1.92% 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
01-25 12:15
近日,銀保監會公布了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運行及改革發展情況。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截至2020年年末,不良貸款余額3.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816億元;不良貸款率1.92%,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例為76%,較年初下降5.1個百分點。銀行保險機構流動性總體保持平穩,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146.5%,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增長106.5%。

數據還顯示,銀行業保險業資產負債及業務穩步增長。2020年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總負債2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保險公司總資產23.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原保險保費收入4.5萬億元,同比增長6.1%;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7%。



與此同時,2020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2.8萬億元。民營企業、製造業貸款分別增加5.7萬億元、2.2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30.9%、20.1%、14.9%。銀行保險機構新增債券投資9.5萬億元。保險業提供保險金額8710萬億元,同比增長34.6%;賠付支出1.4萬億元,同比增長7.9%。

此外,2020年,通過發行優先股、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工具補充了商業銀行資本1.34萬億元,銀行業新提取撥備1.9萬億元,同比多提取1139億元。2020年年末,撥備覆蓋率182.3%,貸款撥備率3.5%,均保持較高水平。初步統計,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同比下降1.8%。2020年年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4.7%。目前,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2.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30.5%。

在銀行業保險業改革開放方面,銀保監會持之以恆推進完善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深化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嚴格規范股權管理,強化董監高等治理主體履職監督。印發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推進城商行、農信社改革化險工作。全面推進保險機制改革,發布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研究推動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加快意外險和農業保險改革。穩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推動更多對外開放措施落地,積極審核外資機構市場准入申請。自2018年以來,共批准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來華設立近100家各類機構。

④ 銀行業今後的發展趨勢

一、成為項目財務顧問。
早期銀行主要是用儲戶的錢來放貸或投資,存款吸收規模決定了銀行所能投放的貸款規模。大資管時代到來後,銀行開始越來越多使用理財資金對接項目。未來隨著新型金融機構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多,銀行在吸收存款和銷售理財產品上很可能變得越來越沒有優勢。銀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戶資源,還有豐富的項目審查和組織經驗。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項目已暗合了這一趨勢:銀行資金與PPP項目之間存在期限配錯,不適合充當社會資本方,但這並不妨礙銀行以其他方式積極介入,如提供過橋貸款、設備租賃、現金管理、企業資產證券化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引入長期限的外部保險資金、養老金等參與項目。換言之,銀行在PPP項目中充當了政府的財務顧問。

⑤ 巴菲特買入的是怎樣的富國銀行(WFC.US)

本文編選自「雲蒙投資」微信公眾號,作者為雲蒙,原文標題為《富國銀行到底有多優秀》。

為什麼富國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和TLAC相差那麼大?比如巴菲特當年買入的是什麼樣的富國銀行?富國銀行經營的范圍和我們差別有多大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入去挖掘。

富國銀行到底有多優秀,優秀不優秀,還是要數據說話。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美國銀行業受到很大的重創,富國銀行雖然影響較小,但依然遭遇很大的波動,富國銀行的不良率提高了好幾倍,覆蓋率急遽下降,營業收入和利潤下滑很嚴重,然後開始回升,剔除這幾年特殊狀態。讓我們看看美國經濟從2012年開始復甦至今富國銀行的表現。

一、資產規模這些年共增長了33%。 富國銀行資產規模增長最快的年份2014年為10.7%,最慢的年份2018年為-2.9%,2012年以來富國銀行總資產增長了33.2%,貸款規模共增長了19.2%。

二、營業收入基本上是一條直線。 富國銀行這幾年營業收入的增長最快也不超過3%,最慢也是降低2%之內,所以2012-2018年營業收入基本上是一根直線,總共增長了0.4%。

三、凈利潤共增長了14.9%。 富國銀行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也就是說如果剔除2013年的增長,或者說以2013年為基數,我們會看到這些年富國銀行的凈利潤是下滑的。

四、凈資產收益率平均為12.46%。 凈資產收益率ROE最高的年份2013年為13.87%,最低的年份2017年為11.35%,過去七年平均值為12.46%。總資產收益率ROA最高的年份2013年為1.51%,最低的年費2017年為1.15%,七年平均值為1.31%。

五、分紅率平均為34.05%。 富國銀行分紅率最低的年份2012年為26.19%,最高的年份2018年為38.32%,七年數據平均分紅率為34.05%。

六、撥備總額持續下降,覆蓋率持續上升。 撥備總額最高的年份是2012年內為170.6億美元,最低的年份2018年為97.75億美元,這些年撥備總額是在持續下降。覆蓋率最高的年份2018年為151.47%,最低的年份2012年為82.88%,這些年覆蓋率是在持續上升的。

七、核心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1.17%。 核心資本充足率最高年份2017年為12.28%,最低年份2012年為10.12%。這七年核心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1.17%,一級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2.80%,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5.88%。

八、不良貸款率平均為1.37%。 不良率最高的年份是2012年內為2.57%,不良率最低的年份為0.68%,這些年不良率一直在下降,七年平均不良率為1.37%。不良貸款余額也是在持續下降,從2012年的205億美元到現在的65億美元。

⑥ 各國銀行不良貸款率、資產回報率數據在哪能找到

資產回報率一般都很難准確表達,因為各國地區不一樣!!但是一般都是5個點到六個點之間!!如果想查詢銀行盈利能力就直接查銀行對外公布收入支出的數字,這個都是真實的,但是你自己必須要過遍腦子才能算出來!銀行不會對大家說我很賺錢的!只是隱藏一下!大家平時都不關注而已

⑦ 不良貸款的現狀分析

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我國曾經將不良貸款定義為呆賬貸款、呆滯貸款和逾期貸款(即一逾兩呆)的總和。我國自2002年全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該制度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貸款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 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78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5%,較二季度的4564億元和0.94%均有小幅上升。
分機構來看,2012年前三季度不良貸款數據顯示,除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下降外,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外資行在這三個季度內的不良貸款率均保持上升。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在內的所有類別的銀行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均保持上升。
具體分類來看,大型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307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股份制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74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7%,城市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42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5%,農村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48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5%,外資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6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62%。
不良貸款出現反彈等原因,導致撥備覆蓋率有所降低。三季度撥備覆蓋率由二季度的290.18%微降至289.97%。

⑧ 關於銀行業不良資產的問題

「從文章可以看出,2009年年初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余額為15509億元,
而銀監會網站裡面的2008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表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的不良資產余額才5681.8億元。 」我個人的理解,就是其中的字眼「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銀行不但包括商業銀行,還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

⑨ 銀行 風險管理 不良資產率 多少

根據銀監會2011年年報,截至2011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05萬億元,不良率1.77%。其中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279億元,不良率0.96%。

⑩ 2022年全國銀行壞賬多少億

不良貸款率1、66%銀保監會公布2022年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總體穩定。2022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37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6%,較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2022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177.5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余額173、5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4萬億元。

閱讀全文

與美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軟體的手機號碼被注銷後 瀏覽:356
手機解鎖彈出貸款逾期信息窗口 瀏覽:340
如何在網上報名申請助學貸款 瀏覽:811
農村信用社貸款需要什麼條件嗎 瀏覽:36
小貸公司貸款查手機號碼 瀏覽:646
農村信用社的貸款要求有哪些 瀏覽:395
手機欠費不用影響貸款 瀏覽:299
抵押貸款60萬30年月供多少 瀏覽:712
公積金貸款能用余額首付款嗎 瀏覽:993
小額擔保貸款擔保機構的性質 瀏覽:89
銀行信用貸款擔保人的擔保責任 瀏覽:413
房子貸款利息兩年還清 瀏覽:818
抵押小額貸款樂清 瀏覽:195
消費貸款的要求 瀏覽:22
貸款買完房子後換工作了 瀏覽:123
貸款被工作人員收回但沒入賬 瀏覽:687
最新的手機貸款app排行榜 瀏覽:836
貸款個人流水怎麼算 瀏覽:142
貸款53萬30年多少利息 瀏覽:756
網上貸款受法律保護不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