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查詢住房貸款余額
1.銀行網點查詢:房屋貸款用戶攜帶本人有效的身份證件到銀行網點進行查詢貸款余額情況。
2.網上銀行查詢:要通過網上銀行查詢貸款余額情況,用戶必須開通網上銀行才可以查詢。
3.電話查詢:貸款用戶撥打銀行客服熱線,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查詢操作,也可以轉人工客服進行查詢。
4.手機銀行查詢:目前部分銀行的手機銀行也支持查詢貸款余額,如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都可以通過手機銀行進行查詢。
拓展資料:
住房貸款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向房屋購買者提供的任何形式的購房貸款支持,通常以所購房屋作為抵押。按貸款款項來源分為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兩種。按還款方式又分為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和等額本金還款方式兩種。住房貸款的利率以銀行同期基準利率為基礎,不同銀行的貸款利率略有上浮。
銀行開辦的住房貸款品種主要有企業類和個人類兩大類。個人類住房貸款可分為兩大類: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個人住房商業貸款、委託貸款、自營貸款和組合貸款。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是指按時向資金管理中心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單位的在職職工,在本市購買、建造自住住房(包括二手住房)時,以其擁有的產權住房為抵押物,並由有擔保能力的法人提供保證而向資金管理中心申請的貸款。該貸款可由資金管理中心委託銀行發放。
個人購置住房貸款是指借款人以所購住房為抵押物,由銀行發放的貸款,包括期房按揭貸款和現房按揭貸款。其中:期房是指在建住房或已竣工驗收正在辦理房屋產權證的房屋;現房是指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並取得房屋產權證的房屋。銀行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最高金額為購房金額的80%。
個人二手住房貸款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二手房的貸款。其中二手房是指已取得全部產權、可以進入房地產二級市場流通交易的住房。申請貸款的二手房房齡一般不超過15年;貸款期限與房齡之和一般不超過25年。
個人住房裝修貸款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自有住房裝修的貸款。最高成數不超過五成,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個人家居消費貸款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家居支出的貸款。最高成數不超過抵押物評估值的50%,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年。
個人商用房貸款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個人自營商業用房和自用辦公用房的貸款。所購商用房應是現房,最高成數不得超過六成,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年。
個人住房組合貸款是指由住房公積金貸款和住房擔保貸款組成的貸款,即當個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不足以支付購房所需時,其不足部分向銀行申請商業性住房貸款的兩種貸款之稱。兩筆貸款按照公積金貸款利率和商業貸款利率分別計息,貸款期限一致。借款人可向受理公積金貸款的銀行申請辦理組合貸款。
❷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❸ 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1994年,中國組建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當時的背景是,推動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需要把政策性貸款分離出來,讓四大行專門從事商業銀行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成立以來,在支持國家重點建設、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例,去年該行向煤電油運以及農林水、通訊、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發放的貸款佔全部貸款的78.6%。根據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需要,該行去
年向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發放的貸款佔全部貸款的30.2%。由於這些項目多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這部分貸款均享受國家政策的貼息或優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策性銀行現在面臨的市場環境、任務和經營條件已發生很大變化,許多原有的政策性業務實際上已經逐步成為商業競爭。「不加快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就不能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還會產生和積累較大的風險。」中國人民銀行一位負責人說。
從現實情況看,今後還會有體現國家戰略、支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政策性金融業務。「但是,必須改革政策性業務的運作機制,對政策性金融業務實行公開透明
的招標制,各家銀行都可以按照市場競爭的原則承擔政策性業務,通過優質服務和良好的管理提高競爭能力。」此間一位權威人士說。
國家開
發銀行於1994年3月成立,直屬國務院領導,目前在全國設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處。截至2006年末國開行管理資產余額達31014億元,累計本息回
收率99.73%。「根據目前的資產質量,國家開發銀行如果轉型為商業銀行,將是全國資產質量最好的商業銀行。」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農業發展銀行是籌集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承擔國家規定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並代理財政性支農資金撥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到2006年末,該行各項貸款余額8844億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是中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
優惠貸款的承貸行。到2006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全行業務貸款余額2317億元,外國政府貸款轉貸余額176億美元。
目前,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深化內部改革,為下一步進行全面改革創造條件。
中國政策性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❹ 通過擴大信貸投放 三家銀行穩增長
記者采訪了解到,通過擴大信貸投放,三家銀行尤其是國開行、農發行在穩增長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近年來,國家加快棚戶區改造,讓億萬居民「出棚進樓」,改善了民生,同時有力地拉動了投資、促進了消費。
而時間回到五年前。2014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回落至7.4%,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當年4月2日,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確定,由國家開發銀行成立專門機構,重點支持棚改等相關工程建設。在市場人士看來,棚改是穩投資甚至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並一直延續至今。
為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央行創設PLS向國開行提供資金,國開行再向地方發放棚改 貸款 。2015年10月,PLS的支持對象擴展到農發行、進出口銀行,支持領域拓展到水利建設、「走出去」等項目。
依靠著PSL的加持以及通過債券市場籌資的優勢,五年間三家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迅速。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末國開行資產規模為16.1萬億,相比2013年末增長了97.6%,其資產規模僅次於四大行;同期農發行資產規模6.85萬億,相比2013年末增長1.6倍,其間超越了民生、中信、浦發、興業、招商五大股份行,擴張尤為迅速;口行資產規模則由2013年的1.88萬億增至2018年的4.19萬億,增長了1.2倍。而同期國有大行和股份行的資產增幅大多在60%左右。
和上市銀行不一樣,三家銀行僅公布年報,且年報內容不像上市銀行那般翔實,顯得相對「神秘」。因為承擔一些政策性業務,同時體量龐大(三家銀行資產總規模達到27.2萬億),它們的變化亦需引起關注。近日農發行公布了2018年年報,三家銀行年報披露完畢,這構成觀察三者變化的重要窗口。
記者采訪了解到,通過擴大信貸投放,三家銀行尤其是國開行、農發行在穩增長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由於一些業務綁定了政府信用,有新增隱性債務之嫌。新形勢下,傳統的政府性業務也面臨轉型的難題。
擴張路徑
基建業務一直是國開行的特長,其中也涉及棚改業務,但早期規模並不大。2014年,在央行PSL支持下,國開行發放棚改貸款的規模迅速增長。
年報顯示,國開行2013年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僅為1060億,而2014年增長近3倍至4086億,2016年繼續增長至9725億。此後有所回落,2018年新增規模不足7000億。
連續數年的大規模投放(2014-2018合計發放3.71萬億)後,棚改貸款成為國開行的第一大業務。年報數據還顯示,截至2018年末國開行貸款余額3.2萬億,約佔全部貸款余額為27.4%。第二大業務為公路貸款,佔比低於棚改貸款11個百分點。
以糧棉油、三農貸款為主業的農發行則在2016年大規模介入棚改業務。和國開行相比,農發行的優勢是人員眾多、網點豐富:農發行5萬多員工,而國開行不足萬人;農發行近兩千個縣域支行,而開行只在省會及副省級城市布有分行。
「國開行大部分棚改項目與省級、地級市政府合作,統貸統還。農發行多年在縣市級耕耘,爭搶了很多縣級甚至市級的棚改項目。」中部省份某地市級城投公司融資部人士表示,「因為項目風險低, 收益 也有保證,基本都是綁定政府信用。」
農發行年報顯示,2015年農發行投放的棚改貸款僅為283億,但2016年激增至2133億,此後進一步上升,至2018攀升至5876億。四年間農發行合計投放1.25萬億,棚改貸款也成為農發行的主要業務。
棚改貸款的大規模投放一方面來自於央行PSL的支持。2014年,央行提供PSL資金3831億元,2014-2018年提供PSL資金在4000-10000億之間。截至2018年末PSL余額增至3.37萬億。
另一方面則得益於政府購買棚改服務的交易結構設計。其主要模式為,棚改主體將政府購買服務合同向銀行質押融資。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分期向企業支付采購資金,用於項目資本金投資及償還銀行貸款。穿透來看,實質上是財政對棚改貸款兜底,有新增隱性債務之嫌。
在上一輪的穩增長中,專項建設基金也是重要方式。其操作方式為,國開行、農發行向郵儲銀行定向發行專項建設債券,然後利用專項建設債券籌集資金,建立專項建設基金,國開基金或農發基金採用股權方式投入項目公司。
在大規模投放的情況下,基金入股了一些民營企業項目。但出於風險考慮,增信方式上國開基金和農發基金要求當地融資平台按約定回購基金持有的民企項目股權,民營企業則再向地方融資平台回購股權。如果查閱地市一級融資平台公司的工商資料,可以發現其股東大多有農發基金或國開基金的股份。
「上一輪穩增長主要通過專項建設基金提供資本金,但最後增加了政府隱性債務。所以這一輪穩增長直接用地方政府債券提供資本金。」某外資銀行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專項建設基金已式微。以國開行為例,2015年末其專項債券余額為0.58萬億,2017年增長至1.39萬億,不過2018年回落至1.35萬億。分析認為,這可能是部分地方政府提前回購了專項建設基金。
轉型之路
記者了解到,此前國開行、農發行的棚改、水利、公路等基建類業務大多綁定政府信用,而這可能新增政府隱性債務。
農發行西部省份信貸部門人士表示:「項目倒也不缺,但是很難做起來。如果新增隱性債務將會被問責,這是一個巨大的風險。所以我們對政府類項目都比較謹慎,只做一些收益能覆蓋本息的項目,但收益從何而來是個大問題。」
最近,她還接到一個任務,即了解政府開展隱性債務清理導致政策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農發行與地方政府如何持續合作,包括業務在發展方式、品種、模式等方面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農發行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分行積極支持移交—運營—移交(TOT)模式貸款項目。文件稱,TOT模式作為PPP項目中的一種重要模式,有利於盤活政府存量資產;支持TOT模式能幫助地方政府減輕財政負擔,深化政策性銀行和地方政府的合作關系。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前一些金融機構也試水了若干TOT項目。農發行現在介入,是因為傳統的平台業務(如棚改、水利貸款)有新增隱性債務之嫌,農發行的政府性業務大幅壓縮,急需尋找新的投向和模式。
國開行也有一些探索。今年3月,國開行行長鄭之傑接受采訪時表示,建議擴大PSL的使用范圍,增加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今年7月初,浙江省發改委和浙江國開行下發的一份通知顯示PSL已拓展了支持范圍。
通知稱,對符合「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及裝備製造、生態環保、地下管廊、科技創新及研發、清潔能源、集成電路和配套產業等領域抵押補充貸款資金(PSL)運用標準的項目,給予低成本資金支持。
如果從廣義基建角度來看,截至2018年末國開行鐵路、公路、電力、公共基礎設施和棚戶區改造貸款余額佔比接近七成。嚴監管下綁定政府信用明顯違規,新的模式亦需探索。「這必然有陣痛。」國開行西部某省分行信貸部人士坦言。
「相對於農發、開行而言,進出口銀行專注於外貿業務信貸,對政策性業務的恪守貫穿了從成立到現在的始終,方向相對明確。」滬上某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師稱。因為三家銀行是債券市場主要的發債主體,也為債市參與者關注。
利率 市場化影響
和商業銀行通過存款籌集資金不一樣,國開行、農發行、口行主要通過發債籌集資金。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國開行、農發行、口行應付債券余額分別為9.1萬億、4.2萬億、2.6萬億,分別約占其負債規模的61.4%、63%、66%。鑒於債市市場利率已實現市場化定價,如今貸款利率錨定LPR後,三家銀行資產端也將實現市場化定價,由此資產、負債端都將率先實現市場化定價。
也有商業銀行人士擔心,商業銀行負債端主要來源於存款,存款利率成本短期難以降下來,但國開行、口行、農發行依託國家信用在債市籌資,其成本低於存款利率。如果三家銀行介入一些商業性業務,將具有明顯優勢。
實際上,如何准確界定商業性業務和政策性業務也是三家銀行需要面對的爭論。中部省份某地市農發行信貸人士介紹,今年首度投放了一些小微貸款,增信上主要由省擔保公司擔保。傳統上,小微企業貸款是商業性業務,但在支持小微的大背景下,這類業務又具有了政策性的含義。那麼到底如何界定?
從經營數據來看,2018年國開行實現利潤1121億,相比上年小幅收窄;農發行凈利潤181億,同比微增5.8%;口行凈利潤則由2017年的虧損122億轉變為2018年盈利48.2億。
「2015年外匯注資後,口行收到450億美元外匯後保留在境外運作了。2017年人民幣升值,口行從中承受了匯兌損失;2018年人民幣貶值,獲得匯兌收益,由此帶來利潤變動。」 一位外資銀行匯率研究主管表示。
不過他提醒,這一操作仍屬正常之舉,取決於觀察視角。部分企業傾向於避免外匯損益出現較大變動,往往會增加套保操作。而對匯率變化導致的估值起伏接受度較高的企業,也較為常見。
❺ 各大行經營貸余額
各大行經營貸余額為。
郵儲的個人小額貸款達9153.54億元。
工商銀行個人經營貸余額為7024.41億元。
建設銀行個人經營貸余額2264.63億元。
農業銀行個人經營貸余額4686.88億元。
交通銀行個人經營貸款余額1882.93億元。
從規模看,郵儲銀行和工商銀行處在絕對的第一梯隊,農業銀行居中,建設銀行與交通銀行排在後面,而墊底的是中國銀行(601988)。
中國銀行沒有披露個人經營貸余額的數據,只披露說截至2021年底,線上個人經營貸余額為117.26億元。
❻ 22國開06什麼意思
國開是國家開發銀行的簡稱,國家開發銀行為政策性銀行,有發行金融債券的權利,發行政策性金融債券,其債券簡稱為國開XX。2021-01-09 05:54「02」 代表年份即2002年發行 ;「國開」 是指發行人:國家開發銀行;「04」 代表期數,也就是2002 年的第四次發行。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2021-01-09 05:57國家開放大學,簡稱「國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實施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國家開放大學16年以前叫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地方上有四川廣播電視大學、成都廣播電視大學),簡稱「電大」。
國開是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地方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組建,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辦學網路覆蓋全國城鄉,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並重,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沒有圍牆的新型大學。注冊在籍學生359萬人。2021-01-09 06:00國開是國家開放大學的簡稱,國開是由電大轉變而來的。在2012年7月31日,國家開放大學正式掛牌成立,它是由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地方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組建,面向全體社會成員,強調優質教育資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強調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辦學網路立體覆蓋全國城鄉,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並重,實施遠程開放教育的沒有圍牆的新型大學。國家開放大學的組建成立,標志著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踏上了新的征途。如果准備報考,建議去電大題酷小程序搜題,資料比較齊全。電大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高校一起承擔培養各類專門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任務。學校有權授予學士學位,由學校向北京市學位委員會申請並獲批後,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國家同樣承認學歷。2021-01-09 06:03債券名稱 國家開發銀行第二十三期金融債券 債券簡稱 14國開23 債券代碼 140223 債券發行人 國家開發銀行 債券品種 1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券 債券面值 100元 幣種 人民幣 債券期限 1年期 債券起息日 2014年9月15日 債券到期日 2015年9月15日 發行價2021-01-09 06:06債券名稱 國家開發銀行第二十三期金融債券
債券簡稱 14國開23
債券代碼 140223
債券發行人 國家開發銀行
債券品種 1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券
債券面值 100元
幣種 人民幣
債券期限 1年期
債券起息日 2014年9月15日
債券到期日 2015年9月15日
發行價格 100.00元/百元面值
票面利率 4.19%
單筆交易起點數量 100元面值
交易最小遞增單位 100元面值
債券發行期 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2日
發行總量 不超過20億元
發行范圍 全國
債券上市流通日 2014年9月17日
交易時間 北京時間周一至周五:10:00~15:30(國家法定節假日、按國家規定調整後的實際休息日除外)
到期兌付 2015年9月15日到期還本付息2021-01-09 06:09
國開指國家開發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國家開發銀行排名67位。
(6)2017年國開行城市建設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7年末,資產總額15.96萬億元,貸款余額11.04萬億元;凈利潤1136億元,ROA0.75%,ROE9.45%,資本充足率11.57%,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
國開行目前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阿斯塔納、明斯克、雅加達、悉尼等10家代表處。全行員工9000餘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中非基金和國開發展基金等子公司。
❼ 國家開發銀行:今年前8月發放扶貧貸款1429億元
記者日前從國家開發銀行獲悉,截至8月底,國開行今年已發放扶貧貸款1429億元,貸款余額1.17萬億元,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資金保障。
❽ 國家開發銀行:8月末製造業貸款余額11100億元,這一數據說明了什麼
八月末製造業貸款余額1.1萬億元,這組數據能夠說明很多情況。據了解,在今年一月份到八月份國家開發銀行給製造業貸款發放3300億元,而八月末該銀行的製造業貸款余額較去年增長了15.8%,這也說明我國製造業在不斷發展,並且速度十分快,製造業也是我國的重要產業,助力製造業發展能夠對我國經濟增長有很大推動作用。
3.這一數據同樣說明對於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都要把高質量發展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不斷建設製造強國、科技強國
製造業是強國之基,也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環節,所以對於製造業的重點領域要大力支持,薄弱環節一定要努力克服,增加我國製造業研發的投入資金,加大研發強度,鞏固提升產業鏈。
❾ 國家開發銀行助學貸款余額怎麼拿出來
今年的錢還沒打到支付寶里 一般是十一月中旬
支付寶實名認證後 學費扣完剩下的 就可以提現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