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指某一時點金融機構存款金額與金融機構貸款金額。其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
貸款數額是指借款人與放款人簽訂的合同數額,是一個不變的數額。貸款總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是企業在會計期末其貸方發生額的合計數,它表示企業向銀行舉債或融資的總額。貸款余額是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短期貸款或長期貸款科目的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
不是MO,這個是銀行現在總共有多少存款
你可以去看看MO的定義是什麼,不是你說的那樣
銀行貸款余額也就是銀行貸款業務的累積余額 銀行貸款其實也是銀行業績考核的一個指標,所以銀行對比較好的企業或專案的貸款時很積極的。
貸款是金額機構向非金融部門(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的貨幣資金及其行為,是銀行或其他金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在中國現行金融統計中,各項貸款包括:(1)短期短款,具體又分工業貸款、商業貸款、建築業貸款、農業貸款、鄉鎮企業貸款、三資企業貸款、私營企業及個體貸款和其他短期貸款。(2)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3)中長期貸款。(4)信託貸款。(5)融資租賃。(6)委託貸款。(7)票據融資。(8)各項墊款。
存款有存款利率,相對而言貸款就有貸款利率,就是貸款人出讓資金使用權,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費用;再貸款是人民銀行給商業銀行的貸款,是為了防止商業銀行發生臨時性資金短缺而出現擠兌,也是作為一種貨幣政策來控制社會上的貨幣流通量
去當時辦理貸款的銀行列印一份貸款余額流水就可以了 寫的很清楚。每個月的還款以及換了多長時間,還有多少待還
金融機構貸款,對社會來說是資金投放量,資金是物資的代表,投放量大說明為社會提供的物資多。對內是衡量金融機構資產的規模大小。
對人民銀行來說,是衡量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個標志。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反映一個城市對資金的吸附能力。我們知道,資金是經濟執行的動力,也是結果。一個城市能匯聚多少資金,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意思就是 人民幣與外幣的存款總數。
希望能幫助到你 ----千萬別忘記點選採納答案和頂一下哦----
② 二季末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增至2.95萬億,這個數據能看出什麼
這個數據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出目前金融機構的一些壞賬率非常的高,尤其是在網貸和信用卡這一方面的回收率非常的低。
③ 10 月全國個人住房貸款環比多增超千億,這些數字說明了什麼
這次公布的數據意義非同小可,因為這是央行首次將個人住房貸款數據單月發布。以往個人住房貸款數據都是出現在每季度公布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中。
同時,10月份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也大幅增長,11月初的貸款投放力度也進一步加大。
投放速度大幅增長,這意味著什麼?透露出怎樣的信號?
首次單獨發布個人住房貸款單月數據
業內專業人士分析,今年推出了對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的調控措施,對居民房貸和全部房地產貸款有了紅線要求。因此從5月開始,房地產各項貸款開始持續回落,影響了整個房地產經濟的發展。
這點其實不難發現,今年中旬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都傳出了二手房停貸的消息,不少銀行都表示對二手房房貸提出了限制。這也對樓市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少買房人都擔心買了房而無法貸款,從而推遲了買房計劃。
針對與個人貸款發放問題,央行表示這是由於少數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因此通過限制貸款投放來抑制房價上漲。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張波表示,「通過總量層面對於房地產行業進行全面的融資精準化監管,在有效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同時,可以更好保障房貸資金合規性和高效性。」
央行也表示,在這些地區房價恢復平穩後,貸款也將回歸正常。
而從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10月貸款余額的增速確實有所增長,這是否意味著,信貸政策已經開始放鬆?
信貸政策是否開始放鬆?
其實,在前不久,廣州、佛山等多個城市開始下調房貸利率的消息出現後,就有不少人猜測房貸政策是否已經開始放鬆。不過當時,業內人士表示,個別銀行貸款提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交易下降讓銀行有空間化解此前積壓的房貸,放款有所提速。但這種個別現象並不意味著個人房貸將全面松動。
那此次公布的10月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的數據,是否能表明房貸開始放鬆了呢?其實不然,由於貸款余額顯示的是存量,並不能代表新增房貸的數據,所以也不能就認為是多放了1000億的貸款。
對此,專業人士表示,央行此次公開數據,主要在近期房地產融資收緊、市場悲觀的背景下,傳遞正面信號,用有力數據維穩,提醒購房人房地產市場的信用情況正有所改善,提升大家的購房意願。
總體來看,對於房地產未來的調控目標將以「穩」為主。在十月中旬召開的央行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表示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加快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在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也降低了整體金融風險水平。
④ 2021大華銀行中國小微貸款余額
銀保監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50.0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1萬億元,同比增速24.9%。
⑤ 央行2月金融統計數據釋放了何種信號
作者莫開偉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3月10日,央行發布我國2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廣義貨幣M2餘額2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狹義貨幣(M1)余額59.35萬億元,同比增長7.4%;流通中貨幣(M0)余額9.19萬億元,同比增長4.2%;人民幣貸款余額177.68萬億元,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4529億元,同比增長12.9%;人民幣存款余額217.29萬億元,存款增加1.15萬億元,同比多增1294億元,同比增長10.4%。
2月金融數據反映了我國金融業運行整體情況令人基本滿意,也表明我國金融業發展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更表明我國實施穩健寬松的貨幣政策基本適應當前我國客觀經濟實際。就目前而言,央行2月金融統計數據釋放了四個積極金融信號:
2月末 社會 融資規模存量為291.36萬億元,增長13.3%,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76.7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 表明實體經濟融資環境有所改善,它釋放了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有所加大的信號 。更說明自去年底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今年初中央、國務院多次會議,都重視對中小微實體經濟的支持,要求銀行金融機構千方百計破解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困難。1至2月 社會 融資規模存量保持增長態勢,表明銀行金融機構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放在了重要高度,服從國家宏觀政策大局,使中央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落實。
廣義貨幣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個和1.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無論是廣義貨幣還是狹義貨幣,與我國貨幣信貸投放增長的實際基本相符, 它釋放了我國貨幣信貸增長與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及居民收入增長水平基本相協調的有利信號。 一方面貨幣信貸投放增長,使得企業及居民融資有所活躍,企業存款、居民存款及手持現金都有一定的增長;企業存款增長表明企業融資能力提高,用於生產及流通的資金運作能力提高,擴大再生生活的慾望提高,這對打破因疫情造成的經濟低迷態勢起到較強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及手中現金增長,不僅有利於改善民生帶動消費擴大內需,讓中國有足夠的韌性來應對外部貿易摩擦產生的負面沖擊,也使得居民投資日漸活躍,有利於拉動民間投資增長,更加夯實中國經濟增長的微觀經濟基石,對實現經濟雙循環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了1.36萬億元,同比多增4529億元, 釋放了貨幣信貸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以及企業(個人)貸款需求旺盛的信號。 今年1至2月,我國銀行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總體規模達到了177.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8個百分點,其中住戶貸款增加1421億元,短期貸款減少26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13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萬億元。這些數據說明,我國銀行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依然保持以往持續加大信貸投放的力度,實體企業的融資環境將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及幫助中小微企業擺脫融資困局、走出疫情陰影恢復生產奠定了堅實的貨幣信貸基礎。同時,個人短期貸款減少中長期貸款增加也表明銀行在落實中央政府及監管部門確定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上的力度持續加大,在消費貸、按揭貸款方面有所收縮,這有利於優化信貸結構,使我國經濟向更質量方向轉化。
2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15萬億元,同比多增1294億元。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8個百分點,它說明2月春節財政機構投放增加、企業發放資金及其他福利增多, 社會 各階層收入增長。 顯然,它釋放了我國銀行存款機構的存款具有一定潛力、信貸資金來源仍然較為充足的信號。 雖然,銀行金融機構存款面臨較大的壓力,但並沒有到存款負增長的危險時刻,而形成這種局面,主要是各類新興金融業態的涌現分流了存款、居民投資意識覺醒消耗了存款,這不足為怪,這似乎應是未來一種金融常態。
但同時,2月金融統計數據也凸顯了幾個需引起重視的金融問題:一是貸款結構雖然趨於科學合理,無論是住房部門的貸款還是企業貸款,貸款結構趨於科學合理,信貸結構有所優化,但短期貸款與中長期貸款搭配不太相宜。比如2月份增加的1.36萬億元貸款中,住戶部門為1421億元,佔比有大幅下降,這是積極可喜的變化,表明對企業貸款較為合理,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基本到位。但貸款中短期貸款與中長期貸款期限不合理,長期貸款1.1萬億元,佔新增貸款的80.88%,這不僅會與商業銀行存款資金形成錯配,也會加大資金供需平衡的矛盾,影響銀行的流動性安全,也容易掩蓋信貸風險。
二是存款增長速度呈進一步放緩態勢,這對未來銀行擴大信貸資金來源及提高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能力產生較大的制約。2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15億元,同比多增1294億元,銀行存款總體增長呈越來越緩慢之勢。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26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2.42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847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61萬億元。這主要是2月春節期間財政下撥各類款項以及發工資福利等因素造成。存款減少的矛盾在未來的經營中將更加突出,需要加快金融創業與經營轉型步伐,以應對負債減少帶來經營的受限。
三是由於受到存款增長放緩的影響,銀行機構存貸比較高,這對未來繼續提高信貸運作能力帶來很大的不利。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達到183.6萬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為217.29萬億元,存貸款高達84.49%,商業銀行經營壓力已非常之大,雖然現在央行及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存貸比沒有納入必考范圍,只是一個參照監管數據,但可看到長此以往,商業銀行不可能保持較高的信貸增長速度,必然會收縮資產規模以應對負責規模下降帶來的經營風險。
很顯然,改善銀行金融機構存貸比,需要在資產與負債上同步用力,採取有效措施來化解存貸比過高的矛盾,確保商業銀行經營的安全與可持續。
而且,從2月金融數據看,應綜合考核2月CPI、PPI以及PMI等幾個因素,相機擇宜調整貨幣政策,防止貨幣政策過寬頻來物價快速上升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快收縮貨幣政策以便影響當前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恢復以及經濟韌性的進一步增強。
⑥ 什麼是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就是指月末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據。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⑦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⑧ 央行:一季度末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6%
4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
人民銀行統計,2021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8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一季度增加7.6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一、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長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16.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別低0.8和1.5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5.56萬億元,同比少增7170億元。
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余額42.49萬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比上年末低5.9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9256億元,同比少增2.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70.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上年末高1.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4.47萬億元,同比多增1.4萬億元。
分用途看,固定資產貸款余額50.19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年末高0.3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余額48.1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年末低1個百分點。
二、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繼續提升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4.2%,增速比上年末高4.2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9160億元,同比多增4873億元。其中,重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7%,增速比上年末高4.2個百分點;輕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63萬億元,同比增長34.2%,增速比上年末高3.5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47.83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比上年末高0.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77萬億元,同比多增5461億元。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年末低2.2個百分點。
三、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增長速度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1餘額23.46萬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比上年末高3.8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9259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6.67萬億元,同比增長34.3%,增速比上年末高4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58萬億元,同比多增7360億元。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6.35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創業擔保貸款余額2265億元,同比增長49.4%;助學貸款余額1277億元,同比增長10.5%。
2021年一季度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存量貸款余額1336億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存量貸款與已脫貧人口貸款余額合計8189億元。
四、綠色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2餘額13.03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2.3個百分點,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6.47和2.29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6.29和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17.2%。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綠色貸款余額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綠色貸款余額3.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7%。
五、農戶貸款加速增長,農村貸款和農業貸款增速小幅上行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40.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與上年末持平;一季度增加2.05萬億元,同比多增3226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余額33.82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高0.1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82萬億元,同比多增3397億元。農戶貸款余額12.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比上年末高2.2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6558億元,同比多增2656億元。農業貸款余額4.47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年末高0.5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035億元,同比多增69億元。
六、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下降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0.0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低於各項貸款增速1.7個百分點,比上年末增速低0.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67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1.7%,比上年全年水平低3.7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42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末低1.7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72萬億元,同比減少0.2%,增速比上年末低1.2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5.6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
七、住戶經營性貸款加速增長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6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比上年末高2.1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56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幣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1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增速比上年末高4.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13萬億元,同比多增6437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51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71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