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銀行報告中經常提到的「表內外資產余額」是怎麼回事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貸款 —— 表內資產
貸款承諾——表外資產
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以及規避表內資產過大導致的監管成本過高(監管費根據表內資產按比例收),還有資本充足率的因素,同時也為了實施主動資產負債管理,往往會大力發展表外業務,亦即中間業務。
在這種情況下,僅考慮表內業務往往會忽略客戶的整體風險情況,故有時候考慮表內外資產余額更加合適。
對銀行整體而言,表內外資產余額更多指表內外風險加權資產余額。這個是計算資本充足率的基礎。
2. 本金余額、表內利息、表外利息是什麼意思
本金余額:未償還的本金就是當前貸款本金余額;
表內利息:這是銀行會計核算中對於貸款資產在貸款尚未到期前進行的表內計息,是被列示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報表之中的應收利息余額;
表外利息:銀行對到期未能收回的貸款資產進行單獨管理,將這些貸款先轉入到「逾期貸款」賬戶反映,然後再按照基本計息率和含有違約成份的罰息計算的利息率計算。
3. 如何統計銀行貸款余額
貸款余額可以理解成貸款總額,貼現只要佔用經濟資本的也要算到貸款余額里,既不是表內也不是表外的委託貸款不算在貸款余額里。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
短期貸款或長期貸款科目的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
4. 銀行年報中的表外項目余額是什麼意思
1.銀行的表外余額 是不統計入年報 資產 負責 權益 類科目的表外科目項目
2.比如銀行的重要憑證:活期存摺 定期存單 銀行卡 國債憑證 等各類儲蓄類憑證
3.這類屬於與銀行業務相關的 卻不能計處相關會計科目的 所以要列示在 "表外科目"
5. 表內和表外欠息具體代表什麼
表外欠息是指欠息天數在90天以上的;表內是指在90天以內的正常欠息。
正常貸款形成的欠息就形成表內應收息。表內利息是正常貸款科目中的應收利息。非正常貸款形成的欠息就是表外應收息。表外利息是無法收回成明顯壞賬轉入表外科目中的應收未收利息。
超過三個月的表內應收息要轉成表外應收息,即逾期90天的貸款將其表內收息轉為表外收息。當貸款逾期,特別是定義為不良貸款的時候,再計提利息就會使得銀行「虛增」銷售收入,因此,將利息轉為表外利息,僅僅紀錄用。
萬一將來貸款從不良再轉為正常,利息也會轉為表內,是連續的。在結息時,借款人未支付的利息,銀行還是有先列入收入,同時,將該利息計入表內應收未收利息。當貸款逾期90天以後,或欠息90天後,該部分利息就將計入表外利息,並充回原計入的收入。
(5)貸款表內余額與表外余額擴展閱讀
罰息:
罰息就是不能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定計收罰息。
所謂免息期,是指從銀行記賬日起至到期還款日中間的期限。如持卡人每月的賬單日為25日,持卡人在3月26日刷卡消費,該筆記錄結算在4月25日的賬單上,5月15日是到期還款日,如果持卡人全額還款,則能享受最長50天的免息期。
不過,免息期僅僅針對在到期日全額還款的持卡人,如果在到期還款日未能全額還清欠款,則不能享受免息期。另一種是按未清償部分計息。目前國內多數銀行都是按照全額計息。
6. 本金余額、表內利息、表外利息是什麼意思
本金余額:指在某一時點各項貸款結存余額。例如:公司在銀行借款100萬元,已還30萬元,那麼借款本金余額為70萬元(不含利息)。
表內利息:是針對銀行而言,銀行對正常貸款應收的利息在表內核算。
表外利息:是銀行對不良貸款的應收利息列在表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