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稅務登記備案需要哪些證件
您好:
申請國稅登記證所需資料:
1、填寫稅務登記表一式兩份。
2、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其他執業證件或批文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3、法人企業的驗資報告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4、有關合同、(為您提供工商代辦,商標注冊服務)企業章程、協議書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5、法定代表人和董事會成員名單(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6、個體業主、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通行證、回鄉證、護照或其他證明身份的合法證件原件及復印件一份,近期正面免冠大一寸彩色照片三張。
7、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8、銀行帳號證明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9、住所和經營場所證明(屬自有的,提供產權證明;屬租用的,提供租賃協議及出租方的產權證明)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10、掛靠主管部門的企業,附主管部門的證明。
11、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須附總機構的證明以及總機構稅務登記證副本和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12、稅務機關要求的其他證件資料。
13、涉及外企業除需要提供上述資料外,代理記帳還需要提供外經貿委批文、批准證書。
⑵ 請問一下辦理地稅備案需要拿什麼資料
辦理地稅備案需要拿:公司章程(蓋公章法人簽字)股東決議(蓋公章法人簽字)公章,法人章,身份證復印件,營業執照。
需要在稅務局備案的有:
1、設立登記階段:企業開戶行、帳號、企業採用的財務軟體、組織機構代碼。
2、經營階段:如果企業所得稅在地稅,那麼以下需要備案:
涉及到免稅收入、減計收入、加速折舊、加計扣除、減免所得額等稅收優惠時需要到稅務備案;
資產意外損失,需要備案。
更多關於辦理地稅備案需要拿什麼資料,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5237a161582135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⑶ 企業所得稅減免備案需要什麼資料
提交資料清單:
1.《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備案登記表》一式三份(可通過辦稅服務廳或登錄甘肅省國家稅務局網站下載列印此表);
2.《稅務登記證》副本(享受事先備案類優惠企業提交,查驗後退回);
3.申請享受特定項目減免稅的企業,根據不同的優惠項目確定的相關證明材料。
事先備案項目:
(1)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稅收優惠:
①產品品目列舉;
②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初加工的工藝流程描述;
③企業生產經營的農、林、牧、漁業項目具體種類說明;
④特定經營項目的資質核准證明。
上述①、②、③項也可在企業申請報告和《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備案登記表》一並予以列舉、描述和說明。
(2)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所得稅收優惠:
①有關部門批准該項目文件復印件;
②該項目完工驗收報告復印件;
③該項目投資額驗資報告復印件;
④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3)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所得稅收優惠:
①符合《目錄》所列項目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②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4)專用設備投資稅額抵免稅收優惠:
①企業申請抵免所得稅專用設備清單列明設備類別、名稱、型號、數量、應用領域、能效標准、發票號碼、金額、申請抵扣稅額等;
②專用設備說明書、檢測報告等能夠證明該專用設備屬於《目錄》所列能效標准和性能參數的技術資料復印件;
③不能提供②所列資料的,由企業出具專用設備效能或性能、功能認定說明(列明能效認定依據、計算過程、計算結論),並提供相關技術參數來源資料(如:設備銘牌拓影件、產品說明書、產品合格證等);
④認定有爭議的,需出具市級(含)以上專業技術部門(如環保、質檢、安監、發改委等)的證明文件復印件;
⑤購置專用設備發票及購貨清單復印件;
⑥購置專用設備資金來源說明;
⑦專用設備投入使用時間說明。
其中⑥、⑦項也可一並在申請報告中予以說明。
(5)技術轉讓所得稅收優惠:
①企業發生境內技術轉讓,應提供以下材料:
a、技術轉讓合同副本;
b、省級以上科技部門出具的技術合同登記證明;
c、技術轉讓所得歸集、分攤、計算的相關資料;
d、實際繳納相關稅費的證明資料。
②企業向境外轉讓技術,應提供以下材料:
a、技術出口合同副本;
b、省級以上商務部門出具技術出口合同登記證書或技術出口許可證;
c、技術出口合同數據表;
d、技術轉讓所得歸集、分攤、計算的相關資料;
e、實際繳納相關稅費的證明資料。
(6)創業投資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稅收優惠:
①經備案管理部門核實後出具的年檢合格通知書副本;
②關於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運作情況的說明;
③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合同或章程、實際所投資金驗資報告等相關材料;
④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職工人數、年銷售營業額、資產總額等說明;
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出具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有效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復印件)。
(7)軟體企業稅收優惠:
①省級軟體產業主管部門核發的軟體生產企業認定證書、有效期內軟體產品登記號和軟體產品登記證書(復印件);
②享受重點軟體生產企業優惠的,提供「重點軟體生產企業證書」;
③首個應納稅所得額不為零的年度說明;
④軟體生產企業享受增值稅退稅及其專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的證明材料;
⑤職工培訓費用明細賬及匯總表。
(8)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稅收優惠:
①信息產業部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及產品認定文件復印件;
②比照「軟體企業稅收優惠」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9)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稅收優惠:
①有權部門頒發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證書文件復印件(通過年檢年審證明);
②生產集成電路產品線寬證明材料;
③首個應納稅所得額不為零的年度說明;
④企業投資額證明材料。
(10)再投資退稅稅後優惠:
①有權部門頒發的關於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集成電路封裝企業的證書文件復印件(通過年檢年審證明);
②董事會用稅後利潤再投資的決議;
③用於投資的利潤所屬年度說明及已納稅證明;
④直接投資於本企業增加註冊資本的,提供追加投資前、後的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封裝企業的,提供投資合同或協議書、新設企業的工商營業執照、驗資報告以及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封裝企業證書(文件)復印件;
⑤再投資發生時納稅人記載再投資金額的轉賬憑證復印件;
⑥投資者委託納稅人申請再投資退稅的授權委託書。
(11)證券投資基金稅優惠:
①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應提供的資料包括證券投資基金批准文件、申請免稅的收入明細賬及按月匯總表等;
②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應提供的資料包括證券投資基金分配方案、申請免稅的分配收入明細賬及按月匯總表、投資份額證明件等;
③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應提供的資料包括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基金募集的文件、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的文件、申請免稅的收入明細賬及按月匯總表等。
(12)清潔能源基金稅收優惠:
①項目收入上繳憑證(復印件);
②涉及捐贈的應提供捐贈協議及收據(復印件);
③運用基金資金購買國債的批准文件(復印件);
④基金賬戶利息收入明細賬、國債利息收入明細賬及其按月匯總表。
(13)動漫企業稅收優惠:
①「動漫企業證書」及其本年度動漫產品列表復印件;
②比照「軟體企業稅收優惠」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14)文化企業稅收優惠:
①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應提供以下材料:
a.宣傳部門會同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確定和發布的轉制企業名單;
b.轉制方案批復函;
c.整體轉制前已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需提供同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核銷事業編制、注銷事業單位法人的證明;
d.同在職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按企業辦法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的證明;
e.引入非公有資本和境外資本、變更資本結構的,需出具相關部門的批准函。
②政府鼓勵的新辦文化企業應提供以下材料:屬於政府鼓勵的新辦文化企業范圍的說明。
(15)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收入免稅稅收優惠:
①財政部門會同稅務部門公布具有免稅資格非營利組織的文件(復印件);
②屬於法定免稅收入范圍的證明材料如捐贈協議或合同以及符合條件的收據、政府補助文件、省以上民政、財政部門規定收取會費的文件、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銀行孳息證明等。
(16)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
①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需根據規定的領域詳細說明至具體項目)和研究開發費預算;
②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
③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當年研究開發費用發生情況歸集表;
④企業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關於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
⑤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或協議;
⑥研究開發項目的效用情況說明、研究成果報告等資料.
(17)殘疾職工工資加計扣除稅收優惠:
①已安置殘疾職工名單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8級)》復印件;
②與殘疾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復印件;
③為殘疾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繳費憑證復印件;
④通過金融機構向殘疾職工支付工資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18)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含縮短折舊、攤銷年限:
①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功能、預計使用年限短於《實施條例》規定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的理由、證明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說明;
②被替代的舊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功能、使用及處置等情況的說明;
③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擬採用的方法和折舊額的說明。
(19)企業綜合利用資源減計收入稅收優惠:
①《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復印件;
②綜合利用的資源及該資源占產品原料的比例、生產的產品、技術標准、減計收入額等說明(可在申請報告中予以反映)。
(20)5.12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稅收優惠:
①有關部門出具的損失認定證明;
②捐贈協議及符合規定的捐贈收據復印件;
③符合條件的實際減免稅金及附加明細。
(21)農村金融稅收優惠:
①符合條件的農戶證明;
②單筆且該戶貸款余額在5萬元含以下的證明;
③單獨核算的小額貸款利息收入明細賬及按月匯總表;
④屬於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的保險合同;
⑤單獨核算的免稅保費收入明細賬及按月匯總表。
(22)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稅收優惠:
①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②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的說明;
③另外,納稅人在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時還應附報下列資料:
a.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
b.企業當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說明;
c.企業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
以上資料的計算、填報口徑參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有關規定執行。
(23)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除符合財稅[2011]58號第三條規定應按審批程序報批的項目外):
①《企業享受_______政策主營業務收入審核表》;
②凡投資項目是否屬於鼓勵類項目難以界定的,待《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發布後,按省級稅務機關確定的方式提供證明文件。
③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24)社會公益稅收優惠:
①傷殘人員專門用品製作師名冊、《執業資格證書》、申請前年度《執業資格證書》檢查合格證書;
②《企業享受----政策主營業務收入審核表》;
③收入明細資料。
事後備案項目:
(1)國債利息收入免稅稅收優惠:
①企業購買國債的憑證復印件;
②應收利息投資收益科目明細賬及按月匯總表。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免稅稅收優惠:
①投資合同或協議書;
②連續持有上市股票12個月以上的證明材料;
③投資收益、應收股利科目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④被投資企業做出利潤分配決定的董事會決議、公告等利潤分配相關證明材料;
⑤投資方與被投資方屬於居民企業的證明材料。
(3)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暫不報送其他附列資料。
註:凡報送資料屬於復印件的‚納稅人應加蓋公章並註明「與原件相符」,受理人員認為有必要需納稅人提供原件的‚驗證後當場退還。報送附例資料2份。
辦理時限:
提供資料完整、文書填寫規范且符合法定形式的,自受理之日起按以下期限進行備案:
(1)縣、區級稅務機關負責的減免稅備案,必須在7個工作日進行備案;
(2)地市級稅務機關負責的,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進行備案;
(3)省級稅務機關負責的,必須在30個工作日內進行備案。
注意事項:
1.列入事先備案的稅收優惠,納稅人應向稅務機關報送相關資料,提請備案,經有備案權的稅務機關登記備案後執行。對需要事先向稅務機關備案而未按規定備案的,納稅人不得享受稅收優惠。
2.列入事後備案的稅收優惠,納稅人可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稅收規定,自行享受稅收優惠,在年度納稅申報時將相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如發現其不符合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條件,取消其自行享受的稅收優惠,並相應追繳稅款。
3. 備案許可權的具體規定為:
(1)事先備案
省局備案項目:
①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減免稅;
②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所得減免稅;
③企業從事農、林、牧、漁項目所得減免稅;
④專用設備投資稅額抵免稅收優惠;
⑤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
市(州)局備案項目:
① 創業投資企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② 文化企業稅收優惠;
③ 動漫企業稅收優惠;
④ 清潔能源基金稅收優惠;
⑤ 證券投資基金稅優惠;
⑥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稅收優惠;
⑦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稅收優惠;
⑧軟體企業稅收優惠;
⑨技術轉讓所得稅收優惠;
⑩再投資退稅稅後優惠。
縣(區)局備案項目:
①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稅收優惠;②農村金融稅收優惠;③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稅收優惠;④企業綜合利用資源減計收入稅收優惠;⑤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含縮短折舊、攤銷年限;⑥殘疾職工工資加計扣除稅收優惠;⑦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⑧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收入免稅稅收優惠。⑨社會公益稅收優惠。
(2)事後備案
縣(區)局備案項目:
①國債利息收入;
②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③小型微利企業。
法律責任:
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不符合優惠政策規定條件,採用欺騙手段獲取稅收優惠,享受優惠條件發生變化未及時向稅務機關報告,以及未按規定程序提請備案而自行享受優惠的,應按《企業所得稅法》和《征管法》等相關稅收法規承擔違法違章責任。
⑷ 稅務備案需要什麼資料
企業成立以後,在工商局取得營業執照後,需要在稅務局進行備案。備案的時候,需要帶公司的營業執照及復印件,公章,銀行簽訂的三方協議,還需要經辦人的身份證及復印件。如果你需要申請發票,則還需要帶上發票章。
⑸ 稅務局備案需要帶什麼東西
法律分析:1、填寫稅務登記表一式兩份2、工商營業執照、其他執業證件或批文原件及復印件一份3、法人企業的驗資報告原件及復印件一份4、有關合同、企業章程、協議書原件及復印件一份5、法定代表人和董事會成員名單6、個體業主、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通行證、回鄉證、護照或其他證明身份的合法證件原件及復印件一份,近期正面免冠大一寸彩色照片三張。納稅人提交的證件和資料齊全且稅務登記表的填寫內容符合規定的,稅務機關應當日辦理並發放稅務登記證件。納稅人提交的證件和資料不齊全或稅務登記表的填寫內容不符合規定的,稅務機關應當場通知其補正或重新填報。稅務登記證件的主要內容包括納稅人名稱、稅務登記代碼、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生產經營地址、登記類型、核算方式、生產經營范圍、發證日期、證件有效期等。
法律依據:《稅務登記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 納稅人在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時,應當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表。稅務登記表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業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證、護照或者其他合法證件的號碼(二)住所、經營地點(三)登記類型(四)核算方式(五)生產經營方式(六)生產經營范圍(七)注冊資金(資本)、投資總額(八)生產經營期限(九)財務負責人、聯系電話(十)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有關事項。
⑹ 資產損失稅務備案需要什麼資料
提供的資料
1.《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清單申報表》(2份)(清單申報企業提供,企業可按會計核算科目進行歸類、匯總)
2.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專項申報表》(2份)(專項申報企業提供,企業應逐項(或逐筆)報送申請報告,同時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的納稅資料(參照國稅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規定的各類損失相關證據和依據(1份))。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規定:第九條 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第十條 前條以外的資產損失,應以專項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企業無法准確判別是否屬於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採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如果您公司的存貨財產損失符合第九條的規定,可以以清單申報的方式,自行計算扣除,憑證後附內部自製原始憑證即可。如果不符合清單申報扣除的條件,應當以專項申報的方式申報扣除,具體資料要求詳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公告相關規定。
⑺ 壞賬損失都需要提供什麼資料給稅務才能申報核銷壞賬
分為以下五種情況,具體如下:
1、非貨幣資產計稅成本確定依據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明細帳;
2、與損失計算有關的納稅資料;
3、存貨損耗計算過程材料;
4、企業內部有關存貨損失屬於正常損耗的鑒定、核准資料;
5、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應准備能證明存貨屬「正常損耗」的相關行業、企業標准材料。
(7)貸款損失稅務備案所需資料擴展閱讀:
壞賬核銷的會計處理
1、壞賬損失核銷方法的
會計上,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壞賬損失的核銷只能採用備抵法。而稅法上,國稅發[2004]82號文《關於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業所得稅審批項目的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
納稅人在年度納稅申報時,應說明壞賬損失核銷採用的方法,如果以後年度改變核銷方法的,應按規定報送變更原因及企業管理機構的變更決議等。但在實際執行中,納稅人一般不得將壞賬核銷方法由備抵法變更為直接核銷法。
2、壞賬損失核銷手續的差異
會計上,《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對於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根據企業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等類似機構批准,即可沖銷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但稅法上,《企業財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稅發[1997]190號)明確,未經稅務機關批準的財產損失,一律不得自行稅前扣除。在實務中,一般是根據報批金額的大小,逐級由縣(市、區)、省、國家稅務總局審批或備案,具體金額由各省稅務局確定。
3、某些特殊應收款項確認為壞賬損失的差異
會計上,財會[2002]18號文規定,只要關聯方(債務單位)存在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等情況,就可以確認為壞賬損失。
而稅法上,84號文第48條規定,「關聯方之間往來賬款也不得確認為壞賬」,《關於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發生壞賬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0]945號)對此又進一步明確,只有關聯方破產時,才能確認為壞賬損失。
4、企業之間拆借款項確認為壞賬損失的差異
會計上,對企業之間拆借款項,如遇債務單位破產等情況不能收回的,可確認為壞賬損失。而稅法上,《關於企業財產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0]579號)規定:
除金融保險企業等國家規定允許從事信貸業務的企業外,其他企業直接借出的款項,由於債務單位破產、關閉、死亡等原因無法收回或逾期無法收回的,一律不得作為財產損失在稅前進行扣除。
⑻ 壞賬損失都需要提供什麼資料給稅務才能申報核銷壞賬
分為以下五種情況,具體如下:
1、非貨幣資產計稅成本確定依據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明細帳;
2、與損失計算有關的納稅資料;
3、存貨損耗計算過程材料;
4、企業內部有關存貨損失屬於正常損耗的鑒定、核准資料;
5、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應准備能證明存貨屬「正常損耗」的相關行業、企業標准材料。
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有兩種:
一是直接轉銷法:
關於直接轉銷法,我們還應掌握以下兩個要點:第一,該法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
二是備抵法。
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老准則用「管理費用」,新准則用「資產減值損失」),
例1、興華公司1995年首次計提壞賬准備:
壞賬准備提取數=100000×5‰=5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500
貸:壞賬准備500
⑼ 稅務備案需要什麼資料
稅務備案需要以下資料:
1、填寫稅務登記表一式兩份;
2、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其他執業證件或批文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3、法人企業的驗資報告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4、有關合同、(為當事人提供工商代辦,商標注冊服務)企業章程、協議書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5、法定代表人和董事會成員名單(個體工商戶不需要);
6、個體業主、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通行證、回鄉證、護照或其他證明身份的合法證件原件及復印件一份,近期正面免冠大一寸彩色照片三張。
《稅務登記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
納稅人在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時,應當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表。
稅務登記表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業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證、護照或者其他合法證件的號碼;
(二)住所、經營地點;
(三)登記類型;
(四)核算方式;
(五)生產經營方式;
(六)生產經營范圍;
(七)注冊資金(資本)、投資總額;
(八)生產經營期限;
(九)財務負責人、聯系電話;
(十)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有關事項。
⑽ 稅務備案需要什麼資料
法律分析:1、法人身份證原件以及所有股東身份證復印件;2、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3、公司章程;4、公司法人及財務負責人需到場錄制指紋;5、公司進行國地稅備案,明確稅務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