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貸款減值撥備
貸款減值撥備是指貸款損失准備。
包括一般准備、專項准備和特種准備。
一般准備是根據全部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計提的、用於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准備;
專項准備是指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對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後,按每筆貸款損失的程度計提的用於彌補專項損失的准備。
特種准備指針對某一國家、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風險計提的准備。
撥備率實際上就是呆、壞帳准備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國現行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壞帳准備金的提取比率為9%,即:按應收帳款余額的9%計提壞帳准備,提取的准備金進入當期損益。是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帳准備金,是銀行謹慎性考濾防風險的一個方面,也是反應業績真實性的一個量化指標。此項比率應越低越好,反應損失較小利潤越高;比率越高說明風險越大,損失越大利潤越小。撥備率的高低應適合貸款風險程度,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利潤虛增;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餘,利潤虛降。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應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計算方法: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2. 計提減值准備指什麼
會計中減值准備是指資產的賬面余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判斷資產是否減值,應依據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損的某些跡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種跡象,企業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正式估計。
會計中資產計提的八項減值准備。《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資產計提八項減值准備,其分別是:
1、對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等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准備;
2、對股票、債券等短期投資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准備;
3、對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等長期投資計提的長期投資減值准備;
4、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等存貨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5、對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6、對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7、在建工程減值准備;
8、委託貸款的委託貸款減值准備;
除了貨幣資金、應收票據、交易性金融資產、預付賬款、長期待攤費用等外的資產均計提了相應的減值准備。
3. 貸款減值測算是什麼
《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對貸款減值准備的計提建立在貸款五級分類的基礎上,並規定了貸款減值准備的計提比例: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25%,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可上下浮動20%。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分別採用單筆減值測試和組合減值測試方法計提貸款減值准備。在實際操作中,貸款單筆減值測試法通過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逐筆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並依據測算結果計提減值准備。組合減值測試,是銀行通過運用遷徙矩陣模型將具有相似特徵的貸款作為整體,在對貸款評級的變動及損失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貸款組合計提減值准備。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具體計提減值准備時仍然藉助貸款五級分類。首先,銀行將貸款分為公司類、零售類、信用卡類。對於公司類貸款中的正常、關注類貸款,銀行通過計算貸款向次級類遷徙的比例作為貸款違約率,再乘以次級類貸款的違約損失率作為預期損失率,按此比率計算組合減值准備。對於次級、可疑類貸款,其中單筆重大貸款標准以上的貸款採取單筆測試的方法計提減值准備,對於單筆重大貸款標准以下的次級、可疑類貸款,商業銀行一般按照各自單筆評估計提准備金的加權平均比例,分別計提組合減值准備。對於損失類貸款按100%比例計提全額准備。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確定單筆重大貸款的標准上存在差異,有的銀行以1500萬元為標准,有的銀行以500萬元為標准,有的銀行將所有對公貸款作為單筆重大貸款,有的銀行則沒有對重大貸款的標准作出明確規定。
對於零售類貸款和信用卡貸款,商業銀行將貸款分為不同的組合,通過遷徙矩陣模型,測算出貸款預期損失的方法組合計提減值准備。商業銀行根據歷史數據計算每類貸款從當前五級分類遷徙到損失類過程中在每個等級向下一級的遷徙率,從當前五級分類等級遷徙到損失類的所有向下一級遷徙率的乘積即為違約率(PD)。然後,銀行通過計算每個類別貸款遷徙到損失類貸款後的預計可收回金額,得出每類貸款的損失率(LGD)。最後,銀行通過每類貸款余額乘以違約率和損失率得出貸款減值准備。組合減值准備計提所需的違約率、損失率等數據都依賴於銀行歷史經驗數據,這些經驗數據主要依賴於信貸風險管理人員對同類貸款實際損失數據的統計分析。
4. 貸款損失准備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按貸款額的1.5%在年底時根據貸款余額計提,借:資產減值損失貸:貸款損失准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的貸款發生減值時計提的減值准備。
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資產包括客戶貸款、拆出資金、貼現資產、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和墊款等。
企業(保險)的保戶質押貸款計提的減值准備,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資產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貸款損失准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確定發生減值,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本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金額小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各項貸款,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轉銷各項貸款,借記本科目,貸記“貸款”等科目。
(三)已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價值以後又得以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四)企業收回貸款時,應結轉該項貸款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貸款損失准備。
提取貸款損失准備時,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補提減值准備,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各項貸款,經批准作為壞賬損失時,應沖銷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借記本科目,貸記“客戶貸款”、“貼現”等科目。
已確認並轉銷的貸款損失准備,如以後又收回,應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客戶貸款”、“貼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單位存款”、“個人存款”等科目,貸記“客戶貸款”、“貼現”等。
貸款損失准備應單獨核算,在資產負債表上,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資產應以扣除該項資產所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後的'金額反映;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單獨在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上反映。
本科目應按貸款損失准備金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銀行已計提貸款損失准備金的余額。
銀行計算的當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為期末該貸款的賬面價值與其預計未來可收回金額的現值之間的差額。在計算貸款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對於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重要貸款,銀行應逐項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按各項重要貸款的原始實際利率折現,如某項貸款的利率是變動利率則按依合同確定的當前實際利率折現;下同)。
(二)對於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非重要貸款,銀行可逐項也可對其組合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三)對於不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貸款,無論其是否屬於重要貸款,均應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進行組合,以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如對該組合存在減值的客觀證據,應對其組合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以單項或組合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不應再包括在此類貸款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5. 貸款減值准備的問題
本大俠給你解釋一下,你說『下面一個會計分錄為什麼要拿利息收入回沖貸款損失准備,這點我不明白,因為這個款項已經在第一個分錄裡面減掉了,這部分是預計可以收回的,沒有對這個50提壞賬准備啊』,你的理解有誤,利息收入是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定的,當貸款發生減值以後不能再用應收利息這個科目來裝載利息收入,我們是通過沖減貸款損失准備來增加貸款的賬面價值,實際收到利息時通過減少貸款——已減值這個科目的余額來減少貸款的賬面價值,其實如果你的第一步沒有收到利息的話,應收利息也應該要隨同貸款本金一同轉入貸款——已減值,所以這個貸款——已減值並不是指的本金,而是貸款賬面價值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滿足管理的需要。當然這里你要明白一點 貸款攤余成本=期初+應計提的利息-收到的利息和本金-減值,所以2010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就為500-206.61+29.34-50=272.73
6. dcf/mm口徑計提貸款減值准備是什麼意思
一、 DCF基本介紹
貼現現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 ,簡稱DCF。DCF模型是通過對貸款所對應的未來現金流進行貼現計算,預測該貸款回收的可能性,並據以提取貸款減值准備金的重要工具。該模型綜合考慮借款人貸款到期後用於還款的現金、抵押物變現預期收回的現金、保證人履行擔保職責預計收回現金等償貸能力因素,通過設定貼現率(使用貸款初始利率)和預計回收期限,確定未來還款現金流的現值,該數額與賬面貸款余額的差稱作貸款減值准備。
二、MM模型介紹
遷移模型:Migration Model,簡稱MM。MM模型,是根據歷史經驗數據確認損失類貸款的損失率,然後通過分析貸款分類級別遷移的概率來確認其他分類級別准備金率;
MMR模型是MM模型其中的一種,專門用來確認零售貸款和銀行卡透支的准備金率。
目前銀行對公貸款除大額減值以外均採用MM模型,零售及銀行卡授信採用MMR模型。
7. 什麼是貸款余額有什麼作用
貸款余額不是貸款數額,貸款數額是指合同數額,是一個不變的數額。貸款余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銀行的考核指標中有存貸比,即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不能超過75%,否則就會違規,並存在很大風險,存款余額為負債指標,貸款余額為資產指標。
借款人獲得貸款後,未按約定的還款日期歸還貸款,因銀行內部或外界因素或理由,該貸款及利息不會也不能在短期內獲得償還,為了管理或處理的需要,對該貸款余額不再做計息處理,但貸款本金余額及以前產生尚未歸還的利息仍記在原借款人名下。
《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對貸款減值准備的計提建立在貸款五級分類的基礎上,並規定了貸款減值准備的計提比例: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25%,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可上下浮動20%。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分別採用單筆減值測試和組合減值測試方法計提貸款減值准備。在實際操作中,貸款單筆減值測試法通過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逐筆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並依據測算結果計提減值准備。組合減值測試,是銀行通過運用遷徙矩陣模型將具有相似特徵的貸款作為整體,在對貸款評級的變動及損失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貸款組合計提減值准備。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具體計提減值准備時仍然藉助貸款五級分類。首先,銀行將貸款分為公司類、零售類、信用卡類。對於公司類貸款中的正常、關注類貸款,銀行通過計算貸款向次級類遷徙的比例作為貸款違約率,再乘以次級類貸款的違約損失率作為預期損失率,按此比率計算組合減值准備。對於次級、可疑類貸款,其中單筆重大貸款標准以上的貸款採取單筆測試的方法計提減值准備,對於單筆重大貸款標准以下的次級、可疑類貸款,商業銀行一般按照各自單筆評估計提准備金的加權平均比例,分別計提組合減值准備。對於損失類貸款按100%比例計提全額准備。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確定單筆重大貸款的標准上存在差異,有的銀行以1500萬元為標准,有的銀行以500萬元為標准,有的銀行將所有對公貸款作為單筆重大貸款,有的銀行則沒有對重大貸款的標准作出明確規定。
對於零售類貸款和信用卡貸款,商業銀行將貸款分為不同的組合,通過遷徙矩陣模型,測算出貸款預期損失的方法組合計提減值准備。商業銀行根據歷史資料計算每類貸款從當前五級分類遷徙到損失類過程中在每個等級向下一級的遷徙率,從當前五級分類等級遷徙到損失類的所有向下一級遷徙率的乘積即為違約率(PD)。然後,銀行通過計算每個類別貸款遷徙到損失類貸款後的預計可收回金額,得出每類貸款的損失率(LGD)。最後,銀行通過每類貸款余額乘以違約率和損失率得出貸款減值准備。組合減值准備計提所需的違約率、損失率等資料都依賴於銀行歷史經驗資料,這些經驗資料主要依賴於信貸風險管理人員對同類貸款實際損失資料的統計分析
可以理解為還沒有還的貸款
貸款數額一般是指貸款的合同金額,余額是指某一時點剩餘貸款的數額。比如購房按揭貸款金額100萬元,已經還了20萬,還差的80萬是余額。
余額===剩餘的額度
指的是截至那個時候還沒有到期結清的發放貸款總額。
後果有三:
後果一:銀行會進行罰息,罰息率為130%,也就是說,助學貸款罰息利率=貸款利率*130% 。
後果二:借款學生的逾期還款行為還將被記入央行個人徵信系統中,該記錄會影響其未來房貸、車貸、信用卡等信貸業務的辦理,更甚者還會影響就業。
後果三:銀行還會將屢催不還貸款本息的借款學生的個人資訊公布到網上。
所以,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不管是申請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學生,還是申辦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都應按照貸款合同的約定正常還款,若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選擇提前還款。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
銀行的貸款余額就是銀行發放的目前還沒有收回的金額。
貸款余額越大說明這家銀行的資產業務越大,並不說明其他。
風險大小與業務大小無關,與資產質量有關,同樣的資產質量比例,規模越大當然風險資產總量也大,或者簡單地不完全准確地理解也就是風險也相對較多。
就是貸款有不良的額度,需要支付一定的罰息按照幾倍是來懲罰的。
8. 什麼是貸款減值准備
簡單說來,貸款減值准備也就是商業銀行為抵禦貸款風險而提取的用於彌補銀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貸款損失的准備金,就是銀行放貸給客戶後收不回來的壞賬准備。
比如,銀行貸款給客戶3000萬,客戶拿到這筆錢後,由於環境變化或者經營不善等原因,導致無法按時償還這筆款項,此時銀行就要按照預計能收回的金額與原貸款金額之差計提貸款減值准備。
貸款減值准備意義:1.滿足政策要求:這部分資產仍歸銀行所有,而不是商業銀行將實際失去這部分資產的財產權。2.調節利潤:少數銀行為完成總行業績要求,通過增加貸款損失准備,從而使營業支出增加,進而調節利潤。實際上「隱藏」了銀行的經營利潤,對銀行經營的實質利潤並無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