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2018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2018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3-06-13 01:47:33

① 金融行業現在好做嗎就目前的權情報情況來說,行嗎

這個可以參考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丨2019年3月科技金融行業洞察月度報告》,裡面提到:

2019年3月,有6條政策信息推動科技金融發展;有10411隻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環比增幅18.79%。銀行方面,多家銀行集中公布2018年業績公告或業績快報,工農中建四大行核心資本穩居中國銀行業之首。電子商務方面,京東和拼多多發布2018年財報;小紅書陷造假風波,稱將推短視頻新產品;唯品會布局線下門店,並關停章魚掌櫃項目;各大銀行拓展電商業務。

2019年3月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包括政府、銀監會、銀行業協會等多個監管主體在內的動向,共有6條政策信息與科技金融相關,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增長18.79%。具體而言,銀行方面,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跌至4.3%;各大行公布的2018業績報告顯示其凈利潤都有所增長,其中,招商銀行凈利潤增長率最高,達14.8%。電子商務方面,淘寶的月活躍用戶數達36843.9萬,遠高於其它購物平台,拼多多和京東相繼發布2018年財務報告。電子支付方面,跨境支付服務商Airwallex獲得一億美元投資,易思匯獲信中利資本一億人民幣投資。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報告丨2019年3月科技金融行業洞察月度報告》

② 央行出新規!從明年3月起 你的房貸合同要變了

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加速推進。12月28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第30號》(以下簡稱「《公告》」),進一步推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為LPR。

《公告》指出,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專家認為,《公告》的實施,將更好地發揮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在實際利率形成中的引導作用,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降。預計初次轉換之後,存量貸款的利率執行水平將與轉換之前保持基本不變。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第30號 來源:央行官網

存量浮動利率貸款「換錨」

LPR運行4個月以來,商業銀行新發放的貸款正在掛鉤LPR。央行表示,目前接近90%的新發放貸款已經參考LPR定價。

存量貸款如何轉換為LPR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存量浮動利率貸款仍基於貸款基準利率定價,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不利於保證借貸雙方的權益。」央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若瀅分析稱,自央行2019年8月實施LPR改革以來,經多次報價後,當前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別報4.15%和4.8%,分別較8月份下行16個和5個基點。但實體經濟融資利率降幅有限,2019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62%,僅比上年末下行了2個基點,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不降反升,2019年三季度末為5.96%,較上年末上行了5個基點。

范若瀅指出,在LPR報價機制改革後,央行制定了相應的「358」考核要求(2019年9月末,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中應用LPR做為定價基準的比例不少於30%;2019年12月末,上述比例不少於50%;2020年3月末,上述比例不少於80%),但僅針對增量貸款,LPR作用發揮效果並不明顯。本次則是針對存量貸款,預計未來LPR對貸款定價的引導作用將明顯增強,有利於更好地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預計初次轉換之後,存量貸款的利率執行水平將與轉換之前保持基本不變。這有助於推進轉換工作順利進行,也有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利益。

「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基調,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未來一段時間LPR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借款人與銀行平等協商,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將可能是普遍的方式,這對借款人是相對有利的。」董希淼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通過這種市場化方式,有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更好地為穩增長、穩就業服務。即便借款人與銀行協商轉換為固定利率,現有的同期限LPR仍然可能是固定利率執行水平的重要參考。同時,這也體現了利率市場化原則,即利率定價相關事項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

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如何改

不少人對存款貸款如何改還存在疑問,中新經緯客戶端這就為您劃重點。

一、可以協商

借款人可與銀行協商確定將定價基準轉換為LPR,或轉換為固定利率,借款人只有一次選擇權,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不轉換。

二、實施時間

轉換工作自2020年3月1日開始,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三、利率水平

轉換後的貸款利率水平由雙方協商確定,其中,為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在轉換時點的利率水平應保持不變。

四、房貸(指定價基準轉換為LPR的)

(1)期限品種:LPR的期限品種依據原合同的借款期限確定,確定後在合同剩餘期限內不再調整;(註:LPR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品種,一般房貸均為5年期以上)

(2)加點數值:加點數值為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與2019年12月LPR的差值(可為負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

(3)利率水平:轉換時點利率水平保持不變;

(4)重定日周期:借貸雙方可重新約定重定價周期和重定價日,重定價周期最短為一年;

(5)同一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在2020年3月-2020年8月之間任意時點轉換,均根據2019年12月LPR和原執行的利率水平確定加點數值,加點數值不受轉換時點的影響,銀行和客戶可合理分散辦理。

五、其他貸款

其他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包括但不限於企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可由借貸雙方按市場化原則協商確定具體轉換條款,包括參考LPR的期限品種、加點數值、重定價周期、重定價日等,或轉為固定利率。

存量房貸利率2021年真正變化

在銀行貸款中,房貸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末,中國住戶部門貸款余額47.9萬億元,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占存款類金融機構全部貸款余額的比例為35.1%,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5.8萬億元,佔住戶部門債務余額的比例為53.9%。

從當前情況看,銀行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為4.9%,2019年12月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為4.8%,那參照LPR定價後,是否意味著房貸利率下調,購房者的實際還款金額會減少呢?答案是暫時不會。

央行表示,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布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央行為此舉例稱,若某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合同期限20年,剩餘期限為8年,原合同約定的利率為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現執行利率為4.9%×(1+10%)=5.39%。2019年12月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為4.8%。如果借貸雙方確定在2020年3月30日轉換定價基準,且重定價周期仍為1年,重定價日仍為每年1月1日,那麼加點幅度應為0.59個百分點(5.39%-4.8%=0.59%)。

也就是說,在上述案例中,房貸利率的定價錨點從基準貸款利率變為LPR後,加點方式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變為了LPR上浮0.59個百分點,當前實際貸款利率不變。

目前,大多數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重定價周期為1年且重定價日為每年1月1日。諸葛找房副總裁苑承建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此次利率轉換期為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但實際執行時間是從2021年開始,也就是說,2020年客戶實際執行的房貸還是按照2019年的房貸執行,按照當前的還款約定償還。即使LPR在2020年下降,客戶也只能從2021年開始享受利率下行的紅利。

前述案例中,2020年3月30日至12月31日,執行的利率水平仍是5.39%(4.8%+0.59%)。在此後的第一個重定價日,即2021年1月1日,按照重新約定的重定價規則,執行的利率將調整為2020年12月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0.59%,此後每年以此類推。

由於LPR每月都會發布一次,那是否意味著房貸利率每月都要變化呢?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政策給出了明確答復,即可以約定一直不變,也可以約定一年一次,但絕對不會出現每個月調整一次。

央行也給出兩個選擇,即借款人可與銀行協商確定將定價基準轉換為LPR,或轉換為固定利率,借款人只有一次選擇權,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苑承建認為,對於用戶來說,固定利率長期確定,無法享受利率下行的紅利,但同樣也可以在利率上行時避免成本上升。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降息周期的大門已經打開,一年期LPR主要針對企業貸款,5年期LPR基本代表了房貸利率的走勢,實際房貸利率的下調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銀行內部管理面臨考驗

雖然央行給商業銀行預留了2個月多月的准備時間,不過不少銀行從業人員表示,接下來銀行的工作任務會比較重。

據央行近期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末,中國本外幣貸款余額157.56萬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151.97萬億元。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貨幣資金借貸關系持續期間內,利率水平是否變動來劃分,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據了解,在銀行存量貸款中,浮動利率貸款佔比較大。

一位國有銀行支行個貸經理表示,他所在的銀行目前銀行貸款中絕大多數都是浮動利率貸款。

「我們銀行沒有固定利率貸款,一般客戶會要求申請浮動利率貸款。」另一位外資銀行的貸款客戶經理告訴中新經緯記者。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此次央行在《公告》中規定,「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例,截止2018年末,我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5.75萬億元,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18.89%,且個人住房貸款具有受眾廣、金額小、筆數多的特點,「換錨」將對銀行的合同、系統、報表、人員、風控等多方面形成影響,短期內銀行內部管理面臨考驗。

范若瀅同樣認為,此次「換錨」給商業銀行帶來更大的經營壓力和挑戰。一方面,在儲蓄率趨於下行、存款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由於存量貸款規模大,定價基準轉換後將給商業銀行帶來較大息差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壓力。另一方面,對商業銀行風險定價、內部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公告要求來看,最終貸款利率要通過銀行與客戶協商的方式來確定,需要銀行綜合考慮客戶本身的信用資質、放款銀行的資金成本、風險成本和市場供求等多種因素。未來如何優化調整FTP定價管理體系,是商業銀行需要思考的問題。

③ 房企融資形勢較為嚴峻,2019年不容樂觀

近日,央行陸續公布了2018年4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社會融資規模情況。具體來看,2018年房地產貸款增速整體平穩回落,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增速回落明顯,影響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回落。房企到位資金累計增速較為平穩,定金及預收款加速增長帶動到位資金增速上漲。受本輪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政策影響,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持續回落,2018年按揭貸款增速較為平穩。信託、委託貸款等傳統的非標資金渠道同比少增或減少額持續擴大,主要原因是流向房地產市場的各種融資渠道受到限制,2018年房企融資形勢不樂觀。

1、2018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平穩回落,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增速回落明顯

從央行發布的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數據來看:截止2018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8.7萬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比上年末低0.9個百分點;全年增加6.4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比上年水平低1.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2018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0.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受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增速的回落影響,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增速從3季度開始出現回落,但增速仍比上年高5.5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32萬億元,同比增長29.5%,增速與上季末縮小4.5個百分點,增速逐步收窄已連續3月放緩。保障房開發建設一直以來是國家資金投入重點,但受棚改貨幣化安置逐漸進入後期影響,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增速逐步回落。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2、房企到位資金累計增速平穩,定金及預收款加速增長

2018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65963億元,比上年增長6.4%,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24005億元,下降4.9%;利用外資108億元,下降35.8%;自籌資金55831億元,增長9.7%;定金及預收款55418億元,增長13.8%;個人按揭貸款23706億元,下降0.8%。

從到位資金來源分析,國內貸款與利用外資同比均下降,房企銷售回款對應的定金及預收款增長明顯,個人按揭貸款資金來源增速也逐漸修復,跌幅繼續收窄。12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利率迎來2018年以來首次放鬆,在當前流動性轉向的環境下,預計房企資金面將保持平穩。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整理:諸葛找房

3、按揭貸款同比增速較為穩定、利率首次「滯漲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持續下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上年末低4.4個百分點。增速在2017年1季度達到高峰後,受本輪房地產嚴格調控政策影響,增速持續下滑。

2018年按揭貸款同比增速較為穩定,12月按揭貸款增量創2016年新低。(基於房地產市場調控需要以及防範金融風險需求,新增貸款中按揭貸款投向被進一步限制,居民中長期貸款這一基本上可以視同為按揭貸款的數據。)12月份居民按揭貸款增加3079億元,為2016年3月以來的最低值,環比下跌29.88%,同比小幅下跌1.55%,略低於去年同期。12月按揭貸款增量創新低,一方面受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影響,成交量較為低迷致使按揭貸款增量走低;另一方面預示著房地產市場需求端也到達新的低點。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據融360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首次「滯漲回落」:2018年12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68%,相當於基準利率1.159倍,環比11月下降0.53%,自2017年1月以來首次滯漲回落,同比去年12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5.38%,上升5.58%。當前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已經到達相對高位,年內房貸利率的持續上浮,對於市場需求的釋放呈現日益明顯的抑製作用,同時伴隨著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的下降、商品房銷售量銷售面積負增長,市場下行趨勢顯現。

下半年杭州、廈門等地按揭利率已有所回落,放款速度亦明顯加快,預計後續保持相對穩定,首套房貸利率短期到頂,未來房貸利率很難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

數據來源:融360;整理:諸葛找房

3、2018年社會融資增速持續下滑,受制於表外融資萎縮

1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小幅回升,但全年社融總量仍不樂觀:從央行公布社會融資數據來看,2018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00.75萬億元,同比增長9.8%。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9.26萬億元,比2017年少3.14萬億元。全年存量增速持續下滑,年末11、12月份社融增量有所回升,但仍低於去年統計水平,可見社會融資仍不樂觀。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人民幣貸款增量是社融增量主力,表外融資持續縮減且跌幅擴大:12月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3500億元,是社融增量是主要支撐來源。表外同比減少5252億元,其中,12月份委託貸款減少2241億元,同比多減2842億元,委託貸款增量跌幅持續擴大;12月份信託貸款減少509億元,同比多減2754億元,信託貸款跌幅小幅擴大。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4、M2同比增速處於低位水平增長,居民短貸、企業票據推動信貸規模增長

2018年全年M2同比增速處於低位水平增長:12月M2餘額182.67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與2017年同期持平。全年來看,M2餘額一直處於低速增長,同比增速較去年回落明顯,全年同比增速均在9%以下。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12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328億元:12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94億元,同比多增約為128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15億元,同比多增132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079億元,同比少增48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仍不樂觀,房企銷售壓力較大。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12月票據融資同比多增約2000億元:12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同比增加近2300億元。從結構看,信貸增加的主要來源仍是票據融資,票據融資同比增加近2000億元,占同比新增信貸的86.96%;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83億元,相較前3個月的同比少增近1000億元有所改善,「寬信用」下改善效果如何,仍需繼續觀察。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諸葛找房

綜合12月份央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多份報告來看,房地產行業所面臨的資金態勢仍較為嚴峻,融資渠道依然受限、融資額度愈發趨緊,資金成本也在攀升,海外債發型數量逐步增多。2019年房企仍處於償債高峰期,銷售端限制較為嚴格,多重影響因素疊加下,房企如何生存將成為2019年重要話題。

tzy80158600

④ 普惠領域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如何

7月24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季末低0.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9.03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速提升。6月末,本外幣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86.20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季末高0.4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5.19萬億元,同比多增7668億元。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放緩。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季末高0.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2%,佔比比上季末高0.1個百分點。

住戶消費性貸款增長持續回落。6月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44.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比上季末低1.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6萬億元,同比少增1721億元。其中,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34.47萬億元,同比增長21.1%,增速比上季末低2.3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94萬億元,同比少增4539億元。

⑤ 應全面看待居民儲蓄存款增速下滑

從居民部門來看,的確存在存款搬家問題,投資組合更為多元化,貸款增速遠超存款增速,這將對我國金融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有利有弊。

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81.2萬億元,同比增長8.3%,貸款余額達到138.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居民儲蓄存款為69.6萬億元,佔全部存款的39%,同比增速為8.7%,為197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貸款增速較穩定,但總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都處在增速下滑的趨勢中,不免引起人們的擔憂。

我國儲蓄率居全球前列

大家經常將儲蓄和存款這兩個詞混用,但在宏觀經濟領域,其各自都有明確的含義,並不相同。儲蓄是指一段時期的收入中沒有被消費的那部分,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費。儲蓄屬於經濟流量,也稱作時期量,因為收入、消費都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而存款則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上,經濟主體所持有銀行的一種債權形式。存款屬於經濟存量,也稱作時點量。儲蓄和存款有一定聯系,但並不相同。可支配收入中有一部分被消費掉,剩餘形成了儲蓄,也就是當年新增的財富。這些儲蓄並非全部變成新增存款,居民投資於銀行理財、股票、債券、基金、保險、信託、房地產等都是新增財富的儲存形式。只是在金融市場並不完全發展的環境下,過去我國儲蓄中的絕大部分都形成了銀行存款,使這二者數據比較吻合。但這只是在金融市場並不健全時期的特例,發達不存在這樣的規律。

儲蓄率是儲蓄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我國的儲蓄率自2010年達到頂峰後有所下降,但與其他相比仍處於較高水平。2017年末,我國國民儲蓄率為45%,雖然相比2008年時50%的高點有所下降,但遠高於英美日德等發達。可以從金融穩定和經濟效率兩個角度來理解我國較高的儲蓄率。首先,儲蓄是財富積累的基礎,是國民凈財富在一段時期內的增量。國民凈財富是金融穩定的核心要素,高比例的儲蓄使得我國的國民財富快速增長,增強了各部門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從另一角度來看,儲蓄的反面是消費,高儲蓄率也意味著消費不足。近幾十年來我國內需不足、對外需依賴過重的經濟結構也正是這種高儲蓄率、低消費率的客觀反映。當外需有所減緩時,必然會影響到宏觀經濟增速,降低經濟效率。穩定與效率既相互促進,也相互制約。以銀行為例,提高資產的流動性會增強抗風險能力,但流動性高的資產往往收益率較差,從而拉低銀行的盈利能力。宏觀上的金融穩定和經濟效率也存在這樣的權衡,我國儲蓄率下降雖然會對金融穩定性有一定影響,但從長期經濟增長模式從外需向內需轉變的角度來看,又是必需的。因此,大不必對儲蓄率下降過於驚慌。

存款變動不取決於居民的主觀願望

既然儲蓄率變動不大,為何存款的增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呢?這需要從本質上理解貨幣和存款的創造過程。對微觀主體來說,新增存款來自於儲蓄中存入銀行的部分,其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和投資組合的決策共同決定本部門新增存款的規模,但宏觀上並非如此。宏觀經濟學教科書往往都在第一章介紹一種典型的邏輯錯誤——加總謬誤:宏觀並非微觀的簡單加總,而是有一套自身的運行邏輯。例如著名的節儉悖論,當所有居民都變得更為節儉並減少消費時,國民儲蓄反而會下降。宏觀上,存款是由貸款創造的,存款的總量只與貸款相關,而不取決於各類微觀主體的決策。

當銀行發放一筆新貸款時,會同時在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和負債方分別記入貸款和存款,它只能是在不同銀行或不同賬戶之間流動,其總量不會發生變化。當企業獲得貸款後用於支付員工工資時,這筆存款便從企業賬戶轉移到居民賬戶,當員工用這筆錢購買開發商的一套住房時,這筆存款又從居民賬戶轉移到企業賬戶。總之,只要這筆錢不從銀行取出,只要這筆貸款不被銀行收回,存款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從這個角度看,我國存款增速下降的原因很容易解釋,那就是貸款增速也在下降,實體經濟正在經歷去杠桿過程。去杠桿的本質就是限制信用創造增速,銀行貸款是信用創造中最核心的資金來源。從貸款同比增速來看,已從2015年的14.5%下降到當前的12.8%,這必然導致存款的下滑。從存款和貸款每年的凈增量來看,自2016年以來基本保持穩定,2018年前三個季度存款增量比去年略低,貸款增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雖然從理論上說,存款增量與貸款增量應完全一致,但現實中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會影響到存貸款。第一,銀行非貸款類資產的投放,如購買債券、股權投資,以及向影子銀行拆借的行為也都具有存款創造的功能,在不增加貸款的情況下創造出一部分存款。第二,外匯儲備的增長也可以在不創造貸款的情況下直接形成存款。第三,銀行發行債券或增資擴股的行為也會使一些存款消失,變為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銀行債或者銀行股權。兩相抵消,大部分時間存款的凈增量略高於貸款凈增量。今年年初到現在,銀行存款增量略低於貸款,這與金融去杠桿是直接相關的,商業銀行降低了非貸款類資產的投放,影子銀行規模大幅降低。由此來看,存款增速低於貸款增速是合理健康的,降低了影子銀行的金融風險。

居民儲蓄存款不斷分流

市場所擔心的另一問題是居民部門,自2010年以來居民貸款增速大部分時間里都大於存款增速。今年三季度末,居民貸款同比增速達到18.5%,而存款增速僅有8.7%。貸款快速增長的同時,存款卻維持著較低的增速,再加上住房價格已開始企穩,自然讓人們開始擔心居民部門還本付息的壓力。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第一,雖然近十年來存款增速小於貸款增速,但從存量上看,由於我國居民存款的基數比較大,截至三季度末存款依然是貸款的1.5倍,而美英兩國的居民存款是小於貸款的,德國居民的存貸款比例也低於我國。我國居民的凈存款(存款-貸款)依然是充實的。第二,存款增速下降並不意味著居民儲蓄下降,而是居民資產組合多元化的結果。儲蓄除了形成存款外,還廣泛投資於銀行理財、股票、債券、基金、信託等。近幾年影子銀行迅速發展,客觀上分流了一部分居民的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和貨幣型基金(如余額寶、財付通等)在功能上與存款十分類似,甚至某些時候在支付便捷程度上還要優於存款。這推動了居民部門的存款搬家:將這部分減少的新增存款轉變為其他金融產品。在銀行看來,居民存款變成了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第三,居民還有一部分儲蓄變為了非金融資產,尤其是房地產。過去兩年,房價增速較快,房地產商去庫存的速度也較快,這實際上是居民將一部分儲蓄轉為房地產,居民存款變為了房地產商的存款。

雖然從總量上看,居民投資行為的改變並未讓存款消失,只是從居民存款轉移成其他部門的存款,但卻對我國金融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對利率市場化的促進。居民購買理財、貨幣基金或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往往要高於存款利率,而其他金融機構在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會相應高於居民在銀行的存款利率,這樣的存款搬家勢必會抬高居民的收益率預期,倒逼銀行以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

第二,銀行資金來源更為多元,也更不穩定。居民存款是銀行資金最為穩定的來源,利率較低、規模波動性較小。而金融機構在銀行的存款則最不穩定,當面臨流動性風險時,往往首先擠兌的就是金融機構自身。美國的雷曼危機時,正是因為發生了金融機構的擠兌才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從這點來看,銀行資金來源從居民存款轉向金融機構存款增加了金融脆弱性。

第三,居民的多元化金融資產配置有利於我國金融體系的健全和金融市場的發展。滿足居民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需求是金融市場發展的最終動力,我國正在逐漸由銀行中介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向多元化、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發展,居民的存款搬家將促進這一進程。當然,目前仍需解決的問題是剛性兌付,居民既然願意將低收益的銀行存款轉移到其他更高收益的金融產品,也就必須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例如銀行的非保本理財以及各類信託產品等,都具較高的收益率,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剛性兌付問題。居民在享受更高投資回報的同時,並沒有承擔相應的風險,而是將這部分風險轉移到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客觀上增加了系統性金融風險。打破剛性兌付、提高居民的風險投資意識是金融市場健康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綜上,我國的國民儲蓄率依然顯著高於其他,未來一定會繼續下降的趨勢,並逐漸與其他接軌。從總量上看,近兩年來存款增速與貸款增速在同時下降,這是去杠桿成果的體現,有利於金融穩定。從居民部門來看,的確存在著存款搬家問題,投資組合更為多元化,貸款增速遠超存款增速,這將對我國金融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有利有弊,我們需要在正確認識問題的基礎上給予足夠的重視。

(作者系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⑥ 央行:12月M2同比增8.1% 全年住戶部門貸款增7.36萬億

觀點地產網訊:1月15日,央行發布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報告指出,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82.67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狹義貨幣(M1)余額55.17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0.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7.32萬億元,同比增長3.6%。全年凈投放現金2563億元。
貸款方面,12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4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個和0.8個百分點。
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17萬億元,同比多增2.64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3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95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8.3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98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89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4401億元。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增4995億元。
12月末,外幣貸款余額7948億美元,同比下降5.2%。全年外幣貸款減少431億美元,同比多減953億美元。12月份,外幣貸款減少110億美元,同比多減158億美元。
存款方面,12月末,外幣存款余額182.52萬億元,同比增長7.8%。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77.52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月末高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8個百分點。
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3.4萬億元,同比少增107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2.1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59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96萬億元。12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916億元,同比多增8845億元。
12月末,外幣存款余額7275億美元,同比下降8%。全年外幣存款減少634億美元,同比多減1413億美元。12月份,外幣存款減少39億美元,同比多減104億美元。
另外,2018年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1012.71萬億元,日均成交4.02萬億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長26.4%。其中,同業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長75.7%,現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長46%,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0%。
12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57%,比上月末高0.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34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68%,比上月末高0.2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43個百分點。
數據中還顯示,2018年,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3.66萬億元、1.45萬億元、8048.1億元、1.86萬億元。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07萬億美元。12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632元人民幣。

⑦ 2018年貴州省工業貸款余額

24715.05億元。根據和裂貴州省工業貸款部門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貴州省工業貸款余額為24715.05億元。工業貸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工業企業發放的貸皮棚或款,包括生產、交通運輸、物資供銷、手工業等企業,是指銀行對工業生產企業、交燃伍通運輸企業及物資供銷企業貸款的總稱。

閱讀全文

與2018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差小額貸款還不起了 瀏覽:989
農村土地證抵押可以貸款嗎 瀏覽:290
銀行抵押貸款有回執單嗎 瀏覽:290
擔保人是否構成騙取貸款 瀏覽:959
網上銀行貸款的正常月手續費多少 瀏覽:335
那個手機平台貸款正規 瀏覽:382
拍賣房上海貸款 瀏覽:63
40年產權房在哪幾個銀行可以做抵押貸款 瀏覽:594
用手機就能貸款還不用還是什麼套路 瀏覽:954
三千元手機貸款 瀏覽:265
手機貸款還要運營商服務密 瀏覽:960
貸款資料不全文章 瀏覽:404
貸款30年買房流水不夠怎麼辦 瀏覽:530
農行房貸客戶辦貸款買車 瀏覽:802
央行支持貸款利率 瀏覽:267
貴陽地區貸款公司有哪些 瀏覽:307
泰康保險怎麼網上貸款 瀏覽:587
網上貸款被坑了 瀏覽:746
什麼叫取消一年期公積金貸款 瀏覽:505
貸款擔保人什麼要求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