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中小銀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我國中小銀行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浦發銀行(600000.SH);招商銀行(600036.SH);興業銀行(601166.SH);中信銀行(601998.SH);民生銀行(600016.SH);光大銀行(601818.SH);平安銀行(000001.SH);華夏銀行(600015.SH);北京銀行(601169.SH);盛京銀行(HK.02066);重慶銀行(601963.SH);寧波銀行(002142.SZ);廣州農商行(01551.HK);重慶農商行(601077)。
本文核心數據:新三板發行規模;私募債行規模;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疫情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下降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急劇下降,據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1季度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貸款需求指數波動下降,截止2021年1季度,中小企業貸款需求指數分別下降至62.3%和72.3%。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中小銀行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② 中國建設銀行小微貸款產品的現狀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中國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王江1月6日在第278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建設銀行總行黨委帶頭、各級領導班子深入基層廣泛調研,在服務國家戰略、解決社會痛點、滿足客戶和員工需求等方面列出"我為群眾辦實事"細化清單。截至2021年底,總行黨委所列50項235條辦實事具體措施已全部完成,完成率達100%,各一級機構和二級機構累計完成辦實事項目24994項。
王江介紹,建設銀行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強化差異化支持措施及保障機制,在發揮傳統優勢支持"兩新一重"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對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等重點領域和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加大支持力度。去年前三季度,貸款總額達18萬億元,新增貸款1.68萬億元。在服務專精特新企業方面,截至2021年11月末,建設銀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貸款余額達到8000億元,有貸戶超過4萬戶。
在推動集團綠色轉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方面,王江表示,建設銀行將綠色金融納入全行戰略,全力保障綠色金融發展與國家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適配、同步。發行全球首筆基於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報告——氣候變化減緩》的綠色債券,2021年承銷綠色債券25筆,發行規模285.5億,發布了"建行-萬得綠色ESG債券發行指數",綠色債券增量、增速均創歷史新高。2021年,銀保監會口徑的綠色貸款余額達到1.95萬億,增速45.67%,創歷史新高。
在普惠金融領域,王江介紹,截至2021年末,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87萬億元,較年初新增4499.4億元,增速31.6%;普惠金融貸款客戶193.7萬戶,較年初新增24.1萬戶。"建行惠懂你"訪問量1.52億次,下載量超過1900萬次,認證企業超過630萬家。
此外,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銀行發揮科技優勢,強化數字化服務手段,搭平台建場景,為鄉村客群提供處處可及的金融服務,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田間地頭。打造鄉村振興"1211"模式,即一個"裕農通"鄉村綜合服務平台、兩大涉農信貸產品包、一系列涉農專業化生態場景、一套鄉村金融數字化風控系統。"裕農通"服務網點覆蓋全國80%的鄉村,運用現代科技讓廣大農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存貸匯繳投等金融服務;搭建內蒙古奶業、山東壽光蔬菜、江西贛州臍橙、湖北潛江小龍蝦等一系列特色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支持農業全產業發展,有效帶動農戶致富增收。截至2021年11月末,建設銀行涉農信貸余額超2.4萬億元,較年初新增3606億元。
③ 「首席觀察」罕見!銀行上半年凈利同比降9.4% 警惕「不良」升溫
中國銀保監會8月10日在股市收盤後公布了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2020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平均資本利潤率10.35%。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0.83%,較上季末下降0.15個百分點。
市場乍驚:近年幾乎從未出現過如此凈利潤降幅的中國銀行業怎麼了?盡管這也取決於銀行對壞賬計提的撥備,其可對利潤空間進行調節。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銀行盈利下降原因之一是讓利於實體經濟,而非自身經營能力惡化的問題。即這是可預期的結果,但降幅之大出乎市場的意料。
年中重要經濟數據發布之際,相關部委官員亦出來重磅發聲。
當日,央行行長易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貨幣政策的引導使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帶動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明顯降低。利率的下行,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使得貸款的結構明顯優化,普惠小微貸款支持的市場主體明顯增加。
那麼,下半年最大挑戰是什麼?易綱在回答央視新聞《相對論》給出的「部長答題板」提問時說,最大的挑戰還是如何對實體經濟精準滴灌。他表示,實體經濟的支持一定要聚焦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這是人民銀行下半年的工作重點。
的確,疫情沖擊下的中小微企業等部分實體經濟仍在嗷嗷待哺……
不過,易綱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國經濟在全球實現了率先復甦。二季度我國GDP出現了比較強勁的反彈,GDP同比增長3.2%,是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而對投資者來說,日趨復雜宏觀形勢背景下,當前階段,優質銀行可能也會因為業績調控而出現好的中長期買點。
「不是銀行經營的問題」
「讓利1.5萬億是此次商業銀行利潤下降的部分原因。根據央行的表述,1.5萬億元中有利率下行讓利9300億元,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等項內容。」8月10日,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經濟觀察網。
他解釋,除此之外,估計疫情沖擊下,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破產和虧損,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也是利潤增速下降的原因。預計隨著貸款延期等支持性政策明年到期後,沒有暴露的不良貸款將陸續顯現,將對銀行利潤形成新的考驗。
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40.7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萬億元,較年初增速17.7%。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6.6萬億元,同比增長為2.7%。
「這在近年來是非常罕見的,主要是受新冠肺炎影響以及加大對實體經濟讓利的結果。」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經濟觀察網。他指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下降9.4%,平均資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也有所下降。
董希淼解釋,上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疊加疫情影響,我國實體經濟遇到較大沖擊。商業銀行在加大信貸投放的同時,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減免收費以及延期還本付息等舉措,積極主動向實體經濟讓利,推動企業融資明顯下降。
「凈利潤同比下降不是商業銀行自身經營能力惡化,而是商業銀行大幅度向實體讓利的結果。」他說,「同時,面對資產質量反彈壓力,商業銀行加大貸款損失准備計提,貸款損失准備較上年末增加5003億元(其中一季度增加2943億元,二季度增加2060億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盈利表現。」
這里,是否還記得銀行讓利1.5萬億的實質內涵?
一個月前,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曾對「金融機構1.5萬億讓利」進行解讀——表示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的讓利將主要通過三方面予以實現:
一是利率的下行。包括貸款利率下行、債券利率下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的優惠利率貸款的發放,所有加在一起通過引導利率下行,最終會實現大概約9300億元的讓利。
二是兩項貨幣政策新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還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約讓利2300億的規模。
三是通過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包括前期已經減少的收費,後面全年還要繼續減免的收費,特別是落實6月1號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通知》。
概之,這三大塊加在一起大數是1.5萬億元。
8月10日,央行行長易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央行果斷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了穩企業保就業。他說,主要措施可以概括為18個字,就是「擴總量、保供應、促增長,降利率、調結構、保主體」。
按照易綱的話說,貨幣政策的引導使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帶動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明顯降低。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製造業的貸款利率都降至 歷史 新低。特別是普惠金融的貸款利率目前在5%左右,比去年下降了0.8個百分點。
「利率的下行,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使得貸款的結構明顯優化,普惠小微貸款支持的市場主體明顯增加。6月末,有授信的市場主體近3000萬戶,有貸款余額的超過2300萬戶,這些主要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易綱稱。
此外,銀行凈息差的空間亦在小幅收窄。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凈利潤同比下降9.4%,其中,銀行的凈息差從2.10%降至2.09%,下降了1 BP,凈息差有所收窄,包括盈利下降等……由於今年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讓利,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銀行的LPR利率下降30個BP;而實際貸款利率的下降幅度逾30個BP,但銀行的負債成本下降幅度相對有限,所以,整個凈息差處於收縮狀態。
不過,溫彬認為,雖然利潤同比下降,凈息差收窄,但在目前疫情的影響下,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讓利幅度,有助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更好地發揮了金融的支持作用。
不可否認,疫情沖擊下,一些受沖擊的企業出現信用風險,違約也在增加,不良率和
同期,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余額為5.0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2060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82.4%,較上季末下降0.80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54%,較上季末上升0.04個百分點。
「這也說明銀行業的資產質量,風險總體是可控,經營相對比較穩健,特別是撥備覆蓋率雖然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超過180%,遠高於監管的紅線要求,所以,整個銀行業的風險抵補能力比較充足。」溫彬說。
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除城市商業銀行之外,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的二季度凈息差較一季度均有所下降。
然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國內經濟面臨諸多挑戰背景下,商業銀行不良的「雙升」不容小覷。IMF和世界銀行分別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 4.9%和 5.2%,世界銀行稱全球經濟可能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
不良?不良!
盡管中國風景獨好,央行表示,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即使信貸資產質量目前無恙,防範於未然亦未嘗不可。
董希淼坦言,在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壓力驟增的情況下,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保持基本穩定,風險抵補能力仍然較為充足,實屬不易。不過,未來一段時間,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反彈壓力非常大的,在內外部環境仍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銀行業資產質量面臨嚴峻挑戰。2020年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貸款率還可能有所上升,非信貸不良資產業也可能進一步爆發,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具體來看,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二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27364億,較一季度的26121億,上升1243億,其中,次級類貸款二季度為12918億,較一季度的11469億增長1449億 ;可疑類貸款10653億,較一季度的10638億略增15億 ;損失類貸款3793億,較一季度的4014億增長221億。不良貸款率為1.94%較一季度1.91%增加了3個BP。
所以,「商業銀行一方面要採取多種措施加快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置;另一方面要堅持標准,嚴格把關,嚴控新的不良資產產生。」董稀淼說,監管部門要繼續採取針對性措施,支持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多渠道、高效率地處置不良資產。在服務實體經濟、讓利實體企業的過程中,各級政府應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維護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保護好商業銀行合法權益。
7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召開的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指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提早謀劃應對銀行業不良資產大幅增長,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嚴格資產質量分類,做實利潤、提足撥備、補充資本,增強風險抵禦能力。
8月3日,人民銀行召開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指出,下一階段要「著眼長遠,未雨綢繆,支持銀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和撥備計提力度,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就此,光大證券首席銀業分析師王一峰告訴經濟觀察網,銀行盈利同比增速大幅下滑,結合前期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下半年工作要求,銀行業中期業績呈現出了三大特點:
首先,營收預計相對穩定,盈利增速明顯下行,撥備前盈利增速與凈利潤增速差拉大。二季度,行業凈息差為2.09%,預示著凈利息收入平穩;非息收入佔比下降除季節性因素外,還有利率上行對於債券交易和估值的變化。
再者,分機構看,大型銀行盈利增速-12%,股份行-8%,城商行-2%。大型銀行盈利增速回落更快。主要是大型銀行相對更為審慎的財務規劃所致。從分機構的盈利增長可知,上市銀行中「夾心層」的優質城商農商銀行預計中期業績盈利增速表現將明顯好於上市國股銀行。
展望下半年,王一峰認為,商業銀行盈利增長仍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壓制:「資管新規」後問題資產回表對准備的消耗,I9准則下非信貸累資產准備計提的增加,以及存量風險的進一步確認與化解。預計未來銀行業營收與盈利增速差將進一步擴大。但是,也應注意到,對於優質銀行來說,未來業績表現不會過分惡化。尤其是在當前階段,銀行業營收增長依然穩定,優質銀行會因為業績調控而出現好的中長期買點。
其實,「未來風險點不在於業績調控,更多在於中美摩擦加劇下金融制裁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復甦強度的不確定性。」王一峰說。
溫彬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主要是服務小微,精準滴灌,銀行在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的同時,會優化信貸結構,聚焦小微企業、製造業,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同時,相對前期,貨幣政策會出現一些邊際上的變化調整。
不過,「因為風險有滯後效應,下半年的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可能會進一步上升,但銀行加大信貸的逆周期投放,有助於企業保持正常經營。預計下半年的經濟將恢復性增長……所以,銀行資產質量總體上會保持平穩。」溫彬說。
④ 中國銀行如何查詢貸款余額
您可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貸款管理-貸款查詢」查看。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⑤ 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一年放貸多少錢
幾千元至數十萬元。小額貸款公司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差冊配微企業和個體戶,貸款金額相對較小,在幾千元至數十虛指萬元之間。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中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37.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姿氏這說明小額貸款市場需求非常巨大。
⑥ 四大行上半年日賺30億,好日子回來了嗎
文/王恩博
銀行業近期進入中報公開季。作為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四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上半年業績表現如何?
截至8月30日晚,上述四大行上半年業績已全部出爐。與去年同期凈利潤橡納均為負增長形成鮮明對比,今年上半年四大行凈利潤同比增幅均接近或超過兩位數。
其中,工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645億元,同比增長9.8%;建行凈利潤1541.06億元,同比增長10.92%;農行凈利潤1228.33億元,同比增長12.5%;中行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後利潤1128.13億元,同比增長11.79%。
今年上半年,四大銀行合計凈賺超過5542億元,平均每天約賺30億元。利潤回升,是否意味著銀行的好日子又來了?
疫情「黑天鵝」後,銀行業資產質量惡化被認為不可避免。2020年,四大行不良貸款率均出現反彈,但這一態勢今年來有所改善。
上半年,四大行不良貸款率齊降。截至6月末,工行不良貸款率1.54%,比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建行不良貸款率1.53%,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農行不良貸款率為1.5%,比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中行不良貸款率1.30%,比年初下降0.16個百分點。
他稱,盡管當前疫情仍存在一定反復,但預計疫情對工行資產質量的沖擊將逐步減弱,各類風險防控將逐步回歸常態。
尤其針對一些大企業風險逐漸暴露,張青松說,農行一直堅持從嚴控制貸款集中度風險的授信政策,大戶風險整體並不突出。但對於出現的部分大中型企業風險信號,農行將積極落實國家有關要求,前瞻性做好風險研判,強化風險跟跟蹤監測,分類施策管控風險,及時調整分類形態,同時做好撥備具體工作。
今年來中國經濟整體延續穩定恢復勢頭,銀行業亦吃到紅利。
工商銀行行長廖林 表示,上半年,國內經濟穩定恢復,運行質量持續提升,GDP同比增長12.7%,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在經濟穩定恢復的大環境下,銀行利潤增速也出現了明顯回升,這與實體經濟發展趨勢基本一致。
農行是上半年四大行中凈利潤增速最高的一家。張青松判斷,從全年情況來看,隨著國內經濟延續回升勢頭,預計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凈收入等將保持穩定增長,農行全年盈利增長將穩中有升、總體向好。
但這並不意味著曾經「躺賺」的好日子回來了。廖林指出,去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對經濟沖擊影響,銀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比如工行下降了雙位數。因此,今年上半年銀行利潤增速明顯提升與去年基數有一定關系。
此外,作為衡量銀行盈利主要指標信如李的凈息差收窄已成為普遍現象,亦對銀行賺錢能力形成擠壓。以中國銀行為例,其上半年凈息差為1.76%,比去年下降9個基點。該行高層解釋說,凈息差下降主滑遲要是受市場利率下行和貸款陸續到期重新定價影響,今年以來貸款收益率較去年有所下降,相應地拉低了凈息差。
但 中國銀行行長劉金 對未來凈息差回升抱有信心。他表示,未來會在存款量價雙優、負債精細化管理上再做一些具體工作。同時,隨著疫情進一步控制,中國經濟基本面會越來越好,該行在減費讓利、支持實體經濟同時,貸款收益水平也會逐步回升。
四大行中報還顯示,今年來各銀行優化信貸投放節奏和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
6月末,建行境內公司存款10.4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079.69億元,增幅7.30%。基礎設施行業領域貸款余額4.8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977.23億元,增幅11.48%。
同期,工行新各項貸款新增近1.4萬億元,增幅7.4%。其中,支持小微企業方面,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增幅40.4%,超額完成監管要求。
下半年各行巨額信貸資金將投向何處?
王景武透露,工行下半年將圍繞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融資支持力度和水平。他提到,要保持貸款穩定增長,為實體經濟提供可持續資金支持。此外,持續優化信貸結構,繼續加大對國家重大項目資金支持,持續提升對普惠金融、鄉村振興、製造業、 科技 創新、綠色金融等領域的金融供給水平。
建設銀行副行長王浩 說,下半年,該行將在繼續加大基礎設施領域信貸結構調整力度、杜絕違規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做好房地產集中度穩步達標工作同時,重點投向普惠金融、先進製造業、節能環保產業、戰略新興產業、鄉村振興等領域,推動信貸規模保持平穩增長,結構得到持續優化,預計新發放貸款利率總體也將保持基本穩定。
來自:國是直通車
責編:周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