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2008年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

2008年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3-07-09 08:52:12

① 關於【2008年國民經濟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探討。

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09年2月26日 2008年,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努力克服歷史罕見的特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不利影響,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00670億元,比上年增長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4000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46183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120487億元,增長9.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3%,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6%,上升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1%,下降0.3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4.3%。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8.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9%,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7%,生活資料價格上漲4.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5%。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4.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0.3%。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6.5%,其中新建住宅價格上漲7.1%,二手住宅價格上漲6.2%;房屋租賃價格上漲1.4%。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8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9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0210萬人,凈增加860萬人,新增加111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比上年末上升0.2個百分點。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1946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8億美元。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346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6.9%。 全年稅收收入57862億元(不包括關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比上年增加8413億元,增長17.0%。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067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06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576萬公頃,減少17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271萬公頃,增加139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93萬公頃,增加13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52850萬噸,比上年增加2690萬噸,增產5.4%。其中,夏糧產量12041萬噸,增產2.6%;早稻產量3158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秋糧產量37651萬噸,增產6.7%。 全年棉花產量750萬噸,比上年減產1.6%。油料產量2950萬噸,增產14.8%。糖料產量13000萬噸,增產6.7%。烤煙產量260萬噸,增產19.6%。茶葉產量124萬噸,增產6.4%。 全年肉類總產量7269萬噸,比上年增長5.9%。其中,豬肉產量4615萬噸,增長7.6%;牛肉產量610萬噸,下降0.5%;羊肉產量376萬噸,下降1.8%。生豬年末存欄46264萬頭,增長5.2%;生豬出欄60960萬頭,增長7.9%。牛奶產量3651萬噸,增長3.6%;禽蛋產量2638萬噸,增長4.3%。 全年水產品產量4895萬噸,增長3.1%。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3426萬噸,增長4.5%;捕撈水產品產量1469萬噸,與上年持平。 全年木材產量7894萬立方米,增長13.2%。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7.9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9.0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29112億元,比上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9.1%;集體企業增長8.1%,股份制企業增長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9.9%;私營企業增長20.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2.3%,重工業增長13.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6.1%,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增長18.2%,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8%,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5.0%,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6.9%,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5.2%,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0%,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8.1%,化學纖維製造業增長2.2%。6大高耗能行業比上年增長10.0%,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6.9%,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8.2%,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10.0%,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2.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6%,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4.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0%。 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240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7071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1756億元,增長12.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09億元,增長21.8%;上繳稅金2058億元,增長20.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771億元,增長24.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2291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分城鄉看,城鎮投資148167億元,增長26.1%;農村投資24124億元,增長21.5%。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874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9%;中部地區投資45384億元,增長32.6%;西部地區投資35839億元,增長26.9%。 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256億元,比上年增長54.5%;第二產業投資65036億元,增長28.0%;第三產業投資80875億元,增長24.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05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東部地區18325億元,增長17.1%;中部地區6287億元,增長31.7%;西部地區5967億元,增長22.7%。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資22081億元,增長22.6%;辦公樓投資1112億元,增長7.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200億元,增長14.9%。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4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73735億元,增長22.1%;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4753億元,增長20.7%。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91199億元,增長21.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404億元,增長24.7%;其他行業零售額1885億元,增長3.7%。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2.7%,肉禽蛋類增長22.3%,服裝類增長25.9%,汽車類增長25.3%,石油及製品類增長39.9%,日用品類增長17.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7.9%,通訊器材類增長1.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2%,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12.0%,傢具類增長22.6%,化妝品類增長22.1%,金銀珠寶類增長38.6%,中西葯品類增長14.8%。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56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貨物出口14285億美元,增長17.2%;貨物進口11331億美元,增長18.5%。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295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28億美元。 全年非金融領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7514家,比上年減少27.3%。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924億美元,增長23.6%。其中,製造業佔54.0%;房地產業佔20.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5.5%;批發和零售業佔4.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佔3.1%。 全年非金融領域對外直接投資額4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6%。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6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4%;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81億美元,增長19.1%。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590億元,比上年增長7.6%。 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8.7億噸,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9.2億噸,增長7.0%。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2835萬標准箱,增長12.2%。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6467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49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3.5%,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4173萬輛,增長18.1%。民用轎車保有量2438萬輛,增長24.5%,其中私人轎車1947萬輛,增長28.0%。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38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402億元,增長15.5%;電信業務總量22440億元,增長21.0%。全年減少局用交換機156萬門,總容量5.1億門。固定電話年末用戶34081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3200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0881萬戶。新增行動電話用戶9392萬戶,年末達到64123萬戶。年末全國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9820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6909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74.3部/百人。互聯網上網人數3.0億人,其中寬頻上網人數2.7億人。 全年入境旅遊人數1300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4%。其中,外國人2433萬人次,下降6.8%;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0570萬人次,下降0.1%。在入境旅遊者中,過夜旅遊者5305萬人次,下降3.1%。國際旅遊外匯收入408億美元,下降2.6%。國內居民出境人數達4584萬人次,增長11.9%。其中因私出境4013萬人次,增長14.9%,占出境人數的87.5%。國內出遊人數達17.1億人次,增長6.3%;國內旅遊收入8749億元,增長12.6%。 八、金融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47.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8%;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16.6萬億元,增長9.1%;流通中現金(M0)余額為3.4萬億元,增長12.7%。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7.8萬億元,增長19.3%;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2.0萬億元,增長17.9%。 全年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3.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5908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3.7萬億元,增加4609億元。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余額0.4萬億元,增加1035億元;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余額3.3萬億元,增加3575億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3396億元,比上年減少3947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75隻,籌資1066億元,減少3487億元;A股再籌資(包括配股、公開增發、非公開增發、認股權證)籌資1332億元,減少1046億元;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可分離債、公司債籌資998億元,增加587億元。 全年企業共發行債券20520億元,比上年增加3437億元。其中,金融債券11797億元,減少116億元;企業(公司)債券2655億元,增加834億元;短期融資券4332億元,增加982億元;中期票據1737億元,增加1737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9784億元,比上年增長39.1%,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6658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89億元;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337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971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1315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238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1418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4.6萬人,在學研究生128.3萬人,畢業生34.5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萬人,在校生2021.0萬人,畢業生512.0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10.0萬人,在校生2056.3萬人,畢業生570.6萬人。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37.0萬人,在校生2476.3萬人,畢業生836.1萬人。全國初中招生1856.2萬人,在校生5574.2萬人,畢業生1862.9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695.7萬人,在校生10331.5萬人,畢業生1865.0萬人。特殊教育招生6.2萬人,在校生41.7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475.0萬人。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4570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2%,其中基礎研究經費200億元。全年國家安排了922項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205項「863」計劃課題。新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1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7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4886家。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82.8萬件,其中國內申請71.7萬件,佔86.6%。受理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29.0萬件,其中國內申請19.5萬件,佔67.1%。全年授予專利權41.2萬件,其中國內授權35.2萬件,佔85.5%。授予發明專利權9.4萬件,其中國內授權4.7萬件,佔49.7%。截至2008年底,有效專利119.5萬件,其中國內有效專利92.5萬件,佔77.4%;有效發明專利33.7萬件,其中國內有效發明專利12.8萬件,佔37.9%。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2.6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665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全年成功發射衛星11次,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24300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376個。全國現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170個,已累計完成對3.8萬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701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190萬台(件)。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准6373項,其中新制定2714項。全國共有地震台站1314個,地震遙測台網31個。全國共有海洋觀測站67個、海洋監測站位9200多個。測繪部門公開出版地圖1834種,測繪圖書309種。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575個,文化館3171個,公共圖書館2825個,博物館1798個。廣播電台257座,電視台277座,廣播電視台2069座,教育台45個。有線電視用戶16342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4503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0%;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0%。全年生產故事影片406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73部。出版各類報紙445億份,各類期刊30億冊,圖書69億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3987個,已開放各類檔案7267萬卷(件)。 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30.0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0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8萬個,婦幼保健院(所、站)302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4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6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2591個。衛生技術人員49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05萬人,注冊護士162萬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369萬張。鄉鎮衛生院3.9萬個,床位8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87.4萬人。全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人數354.1萬例,報告死亡12433人;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68.01/10萬,死亡率0.94/10萬。 全年運動健兒在24個項目中共獲得了120個世界冠軍,11人2隊16次創16項世界紀錄。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獎牌總數100枚,位列奧運會金牌榜第一,獎牌榜第二。在北京殘奧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89枚金牌,70枚銀牌,52枚銅牌,蟬聯金牌榜和獎牌榜的第一位。群眾體育運動蓬勃開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5.0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56。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扣除價格上漲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3.7%,城鎮居民家庭為37.9%。按2008年農村貧困標准1196元測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為4007萬人。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89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3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659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293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1698萬人,增加9387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04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650萬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農民工4249萬人,增加111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2400萬人,增加75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3810萬人,增加1637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4976萬人,增加99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9181萬人,增加1406萬人。272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429億元,累積受益3.7億人次。全年城市醫療救助5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0%。農村醫療救助936萬人次,增長148.0%。民政部門資助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2780萬人次。 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61萬人。全年2334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62萬人;4291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725萬人。 年末全國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235萬張,收養各類人員189萬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0.9萬個,社區服務中心9871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604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211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482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建設佔用耕地19.16萬公頃。災毀耕地2.48萬公頃。生態退耕0.76萬公頃。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2.49萬公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22.96萬公頃。當年凈減少耕地1.93萬公頃。 全年水資源總量27127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資源2048立方米,增加6.9%。全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增加8.0%。年末全國大型水庫蓄水總量1962億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93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584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長0.6%,工業用水增長1.8%,農業用水減少0.2%,生態補水減少0.7%。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09處,其中,能源礦產地38處,金屬礦產地90處,非金屬礦產地79處,水氣礦產地2處。有57種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其中,石油13.4億噸,天然氣6472億立方米,原煤231.1億噸。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77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329萬公頃。林業重點工程完成造林面積312萬公頃,佔全部造林面積的65.4%。全民義務植樹23.1億株。截至2008年底,自然保護區達到2538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3個。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7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2.6萬平方公里。 初步測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28.5億噸標准煤,比上年增長4.0%。煤炭消費量27.4億噸,增長3.0%;原油消費量3.6億噸,增長5.1%;天然氣消費量807億立方米,增長10.1%;電力消費量34502億千瓦小時,增長5.6%。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9%。主要原材料消費中,鋼材消費量5.4億噸,增長4.2%;精煉銅消費量538萬噸,增長6.9%;電解鋁消費量1260萬噸,增長4.3%;乙烯消費量998萬噸,下降2.9%;水泥消費量13.7億噸,增長3.5%。 七大水系的409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佔55.0%,比上年提高5.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佔20.8%,比上年下降2.8個百分點。七大水系水質總體上持續好轉,部分流域污染仍然嚴重。 近岸海域301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70.4%,比上年上升7.6個百分點;三類海水佔11.3%,下降0.5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佔18.3%,下降7.0個百分點。全國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13.7萬平方公里,比上年減少0.8萬平方公里,其中,嚴重污染海域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渤海嚴重污染海域面積0.3萬平方公里。 在監測的519個城市中,有39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准,占監測城市數的76.9%;有113個城市為三級,佔21.8%;有7個城市為劣三級,佔1.3%。在監測的392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佔7.9%,較好的佔63.8%,輕度污染的佔27.0%,中度污染的佔1.3%。 全年平均氣溫為9.6℃,比上年低0.5℃。全年共有10個台風在我國登陸,增加2個。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8295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16.1%;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5.3%,提高2.4個百分點;集中供熱面積32.1億平方米,增長6.6%;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1.6%,提高0.3個百分點。 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52億元,比上年增加4.0倍。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999萬公頃,下降18.4%。其中,絕收403萬公頃,下降29.8%。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1.3萬起,上升45.2%。全年因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35億元,下降23.1%;死亡686人,下降41.3%。全年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7億元,下降60.9%。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6億元,增加1.3倍。全年累計發生赤潮面積13738平方公里,增加18.3%。全年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95億元,死亡162人。全年實際發生各類地質災害2.7萬起,直接經濟損失183.7億元,死亡656人。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87次,成災17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523億元,死亡近7萬人。其中,四川汶川地震震級達8.0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比上年下降10.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312人,下降24.5%;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2.82人,下降7.5%;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1.182人,下降20.4%。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6.5萬起,造成7.3萬人死亡,30.5萬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0.1億元;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4.3人,減少0.8人。 註: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3.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4.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5.6大高耗能行業分別為: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6.鋼材產量及消費量數據中均含部分使用鋼材加工成其他鋼材的重復計算因素。 7.固定資產投資按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計算的合計數據小於全國數據,是因為有部分跨地區的投資未計算在地區數據中。 8.房地產業投資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外,還包括建設單位自建房屋以及物業管理、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投資。 9.原保險保費收入是指保險企業確認的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 10.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包括參保職工和參保退休人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城鎮非從業人員。 11.農村貧困人口是根據新修訂的農村貧困標准統計的,與歷史數據不完全可比。 12.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按2005年不變價格計算,郵電業務總量按2000年不變價格計算。引引

② 央行、銀保監會: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

保障性租賃住房將得到更大金融支持。2月8日,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持力度。

通知同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執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統計制度,確保數據真實准確。

央行表示,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有利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的信貸投放,支持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助於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下一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賃金融制度,繼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長租房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實施後

房貸增速不斷創新低

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及機構類型,分檔對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

根據《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分為5檔:第一檔為中資大型銀行,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第二檔為中資中型銀行,包括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第三檔為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包括第二檔中的城市商業銀行之外的城商行、民營銀行、大中城市和城區農合機構;第四檔為縣域農合機構;第五檔為村鎮銀行。

五檔銀行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分別為40%、27.5%、22.5%、17.5%、1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分別為32.5%、20%、17.5%、12.5%、7.5%。

《通知》還要求,2020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監管要求的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本通知實施之日起兩年;超出監管要求的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本通知實施之日起四年。《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目前超標銀行仍在業務調整過渡期之內。

《通知》實施後,威力立即顯現。2021年上半年,多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超標的銀行開始進行壓降,力求在業務調整過渡期內完成任務。房地產開發商柑橘微銀行貸款審批越來越難,個人購房者感覺房貸放款越來越慢,房貸放款時間被拉長3-6個月不等。從統計數據看,銀行房地產貸款增速不斷創新低,房地產開發貸甚至接近於零增長。

央行最新公布的《2021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末,房地產貸款余額52.17萬億元,同比增長7.9%,較上年末增速下降3.7%;全年共增加3.81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19.1%,較上年全年水平低7.2%。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分別為12.01萬億元、38.32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9%、11.3%,分別較上年末增速下降5.2%、3.3%。

新政策有利於提高

企業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業務的積極性

上月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近日透露,2021年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間),超額完成93.6萬套(間)的籌集計劃。2022年將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根據住建部規劃,「十四五」期間,將在40個重點城市計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黃卉預計,若今年全國供應保障性租賃住房達到200萬套(間)以上,預計將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近30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讓銀行開展相關業務時消除掣肘,有充足的空間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的信貸投放。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指出,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提出,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賃住房自持主體提供長期貸款,同時,完善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適應的貸款統計,在實施房地產信貸管理時予以差別化對待。今日發布的文件是這一意見的落地執行。新政策對於保障性租賃租房發展影響較大,因為租賃住房市場對信貸資金價格非常敏感,運營周期長,單獨計算貸款額度,有利於提高企業參與這項業務積極性。

某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認為,央行、銀保監會的正式明確,將使得房企申請貸款的動力增強,對於今年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更快更好發展,將提供更大的動力。他認為,房企應該主動在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方面積極發力,這是商業銀行2022年重點推廣的房貸產品,應該主動把握此類信貸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建設銀行保障性租賃住房授信金額超過1000億元,投放金額超過430億元,涉及400多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

整體額度對房地產市場直接影響有限

預計房企資金會繼續穩定

對於整體房地產市場,張大偉認為,這一政策直接影響不大,但間接影響大。政策目前只針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的信貸投放,這部分業務主要集中在央企國企,而且只有少數城市規模相對較大,整體額度對於房地產市場影響有限。但從今日文件的表述看,下一步政策有望繼續升級,從保障性租賃住房,到保障性住宅和長租房市場,對整體市場的信貸支持將明顯加大。

從房地產企業融資角度看,張大偉認為,2021年四季度整體房地產信貸從谷底走出,市場寬松幅度在加大,但依然處於融資困難時期。隨著政策的不斷緩和,預計房企資金有望繼續穩定,樓市逐漸走出低谷的可能性在二季度增加。

來源:央行銀保監會|北京青年報

③ 中國房貸總額

貸款余額達49.58萬億元。自2015年起中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的比例逐年攀升,2019年中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的29.01%,較2018年增加了0.61%,2020年較2019年有所下滑,2020年中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的28.70%,較2019年減少了0.30%。
拓展資料
房地產貸款是指貸款的用途是房地產或以房地產作擔保的貸款。關於房地產貸款的概念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表述。
一是貸款的用途是房地產的貸款,如將貸款用於房地產開發或房屋改造、修繕,用於購買房地產(其中典型的是城鎮居民購買商品住房),用於租用房地產(但比較少見)。二是指以房地產作擔保的貸款,具體為房地產抵押貸款,該貸款可能用於房地產,也可能用於其他方面,如某公司以房地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用該貸款購買煤炭。典型的房地產貸款是兩者兼而有之的貸款,即這種貸款既用於房地產,又以房地產作擔保。
房貸,也被稱為房屋抵押貸款。房貸,是由購房者向銀行填報房屋抵押貸款的申請,並提供合法文件如身份證、收入證明、房屋買賣合同、擔保書等所規定必須提交的證明文件,銀行經過審查合格,向購房者承諾發放貸款,並根據購房者提供的房屋買賣合同和銀行與購房者所訂立的抵押貸款合同,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和公證,銀行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把所貸出的資金直接劃入售房單位在該行的帳戶上。
2013年11月24日,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根據10月11日-11月11日的樣本數據,32個城市中已有17個城市出現暫停房貸現象。

④ 房貸管理新規引導銀行優結構穩樓市

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要求,2020年12月3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新規」),建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明確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機構覆蓋范圍、管理要求及調整機制。

新規將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從銀行角度看,房地產貸款業務將會產生哪些變化?不同類型的銀行會如何應對?對房企和購房者帶來哪些影響?《金融時報》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業內專家學者。

監管端政策如何考量

「總體而言,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利於市場主體形成穩定的政策預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在關於新規的答記者問時表示。

作為支撐房地產發展的血脈,房地產金融的健康發展對整個行業至關重要。「從國際上看,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或在一定時期佔比上升過快,既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自身發展,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風險。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余額(含個人住房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的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平。」民生銀行(5.170,0.00,0.00%)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發布新規的主要目的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本次對房地產貸款設立集中度限制,有助於控制銀行信貸的總風險敞口,進而控制系統性風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約研究員戴志鋒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對於不同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分設五種組合的上限。「2020年下半年以來,受益於按揭貸款低風險、低資本消耗、相對高利率、高RAROC回報因素,中小銀行大力發展按揭貸款業務,中小銀行大量的增量信貸資源投向按揭市場,在原有統一的調整模式下(對房地產融資增量佔比、貸款增速進行管理),難以對新進入的中小銀行形成有效控制。」在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新規的初衷是在堅持房地產融資穩中從緊的原則下進行差異化調節。

與此同時,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內在約束,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也是發布新規的重要意圖。「新規將引導信貸資源重點支持製造業、科技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小微、『三農』等薄弱環節。」王一峰表示。

銀行端如何落實新規要求

作為銀行業的重要優質業務之一,房地產貸款尤其是佔大頭的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在新規要求下將受到哪些影響?

首先,房地產貸款的規范將對銀行業形成良性引導。「對銀行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提出上限要求,將從供給側抑制銀行的放貸沖動,有助於降低銀行房地產風險敞口,促進銀行形成自我約束的內在機制,調整中長期經營策略和信貸結構。」戴志鋒說,新規對於個別上市銀行房地產貸款雖有壓降壓力,但總體影響不大。

「若按照新規的分類監管要求上限測算,2021年全部金融機構按揭貸款增長預估在4.5萬億元左右,房地產企業貸款預估在1.5萬億元左右。這一增量與2020年按揭貸款、房地產企業貸款增量大體相當,新規在房地產貸款增量安排上並沒有明顯收緊。從長期看,受新規影響,銀行表內房地產貸款增速將向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收斂。」王一峰分析稱。

不過,由於貸款存量佔比的差異,不同銀行未來貸款增長結構會受到一定影響。「新規要求,已經達標的銀行要保持房地產貸款比例總體穩定。因此,即便佔比較低的銀行,也不會存在大幅提升房地產貸款和按揭貸款的可能性。而對於佔比已經超標或接近監管要求的銀行而言,需要控制增量或者壓降存量。」王一峰指出。

王一峰表示:「預計超標銀行和2020年下半年以來在房地產領域貸款投放較大的銀行需要重新調整2021年預算指標,降低房地產貸款增量佔比。同時,除支持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外,中小銀行下一階段發力重點可能在非按揭其他零售業務,包括信用卡、綜合消費貸款、場景化金融等。」

新規如何影響樓市

通過金融向房地產行業的傳導,新規將進一步促進樓市穩定發展。「過去,房地產行業的杠桿率一直在攀升,主要體現在大型房企負債率畸高以及居民負債率不斷攀升。房貸集中度監管削弱了銀行繼續通過房地產相關貸款向企業和居民加杠桿的能力,有利於有序降低房地產行業的貸款規模。」戴志鋒表示。

在戴志鋒看來,新規將從融資端進一步推動貸款向房地產頭部企業集中。「大銀行出於維護戰略客戶的考慮,稀缺的額度會優先保證頭部房企,中小房企獲取銀行貸款的難度升高,或只能通過加快處理存貨保證自身現金流,後續不排除被並購的可能。」

對於購房者而言,專家普遍認為,新規對微觀主體住房貸款需求影響不大,存量住房貸款也不會因為新規而被銀行提前收回,對剛需購房群體不會造成影響,購房者只需要按照政策流程辦理貸款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貸款集中度管理其實是核查合規的房地產貸款,而後續一些消費方面的貸款也需要管控,防範部分銀行違規通過消費貸來變相發放房貸。」易居研究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為大力支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本次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此舉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要求一致。」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表示。

「2021年或將是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的關鍵一年。未來,住房租賃市場或可能迎來『國家隊』進場,針對住房租賃市場中的矛盾和問題,將從包括用地供應、落實租賃住房公共服務和財稅等的支持政策,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穩定。」金融監管研究院研究員高佳表示。

⑤ 11家A股銀行房貸集中度「越紅線」 多地按揭貸款額度收緊

房地產貸款新規的落地在個人按揭貸款市場掀起陣陣波瀾。
日前,每經記者走訪滬深兩地,發現多家銀行個人按揭貸款額度收緊。
「個人首套房目前沒有貸款額度,現在放不了款,起碼要到6月份才能放款。」
「我們這邊現在額度相當少,如果客戶決定現在做,我們不確定什麼時候能放款,給到的回復只能是無限期。」
「3月(放款)可能是最快的了,今年的形勢特別嚴峻,總體上央行會壓降房貸的額度。」
有銀行工作人員提及,房貸新規落地後,其所在銀行在房貸額度上劃得非常緊,現在放款很慢。
那麼新規之下,哪些銀行房地產貸款超標?有多少房地產貸款恐將「擠出」市場?新規是否會對普通購房者貸款買房產生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了37家上市銀行截至去年6月末的個人住房貸款(按揭貸款)、房地產貸款在貸款總額中的佔比,發現其中有1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或者房地產貸款佔比越過「紅線」。
多少銀行「超標」?近三成!
9家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8家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
近年來,「房住不炒」已成為房地產調控的主基調。而到了2020年的最後一天,人民銀行聯手銀保監會放出大招,出台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限制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
在《通知》中,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根據不同銀行的資產規模及機構類型,分成5檔對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
具體來看,第一檔也就是中資大型銀行,包括工、農、中、建、交、郵儲銀行6家國有大行和國家開發銀行,這7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房地產貸款包含了銀行公司貸款中的房地產行業貸款和個人貸款中的個人住房貸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A股上市銀行半年報後發現,截至2020年6月末,37家銀行中有1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或者房地產貸款佔比越過「紅線」,比例達到29.73%。具體來看,9家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8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6家銀行兩項貸款佔比均「超標」。

在第一檔的中資大型銀行中,6家國有大行的房地產貸款余額占總貸款比重均未越過紅線,但是有兩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略微超出了新規所劃定的指標,分別是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這兩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集中度分別為34.03%和33.64%,分別超過32.5%的紅線1.53個百分點和1.14個百分點。
在第二檔的中型中資銀行中,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這兩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兩項指標在2020年6月末均雙雙超標,其中,招商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的佔比分別為24.74%和33.24%,分別超出了監管上限4.74個和5.74個百分點。
而興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和房地產貸款佔比則分別為25.73%和33.73%,超出了5.73個和6.23個百分點。另外,浦發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也略微超過了紅線0.43個百分點。
在第三檔的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中,鄭州銀行、青島銀行等四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雙雙「超標」。
值得注意的,監管部門對於集中度紅線指標還是給予了一定的彈性空間,《通知》規定,人民銀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會同所在地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可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結合具體情況,在第三檔、第四檔、第五檔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基準上增減2.5個百分點。
杭州銀行所在的第三檔銀行機構所對應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紅線」分別為22.5%和17.5%,若監管以增減2.5個百分點范圍內確定上限(即房地產貸款佔比20%~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15%~20%),那麼從半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杭州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指標在紅線范圍內,存在未超標可能。
未來多少房地產貸款資金將被擠出?
靜態測算恐近萬億
《通知》給銀行業金融機構留出了業務調整的過渡期,規定了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通知實施之日起2年,也就是到2022年12月31日,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實施之日起4年,也就是到2024年年末。
不考慮監管對第三、四、五檔銀行的貸款集中度適當增減2.5個百分點的要求,如果我們以2020年6月末的數據來看,便可以靜態測算新規之下,上市銀行房地產貸款超標的總量,這也可以粗略估算在監管對業務調整的要求之下,未來銀行將壓降的貸款資金。
據統計,37家上市銀行有11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或個人住房貸款是超標的,經過計算,這11家銀行的貸款超標總量達到了9519億元。

交通銀行金研中心首席房地產分析師夏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這些銀行存在縮減房地產貸款規模的壓力,但由於政策「不急轉彎」,給予了2~4年的過渡期,並且還可以據實適度延長,總體來說調整壓力並不算大。粗略估算年均需要壓降的存量總規模大概是房地產貸款2000億、個人住房貸款3000億,影響並不算大。
她進一步指出,具體來看,超過紅線的銀行中,大型銀行超出幅度很小,只有部分中型銀行和城商行超出點數較多,可能採取的措施有:一是「替代」,適當增配風險收益率與房地產貸款類似的信貸產品,適當加大信用卡等個貸產品發放力度;
二是「分子做減法」,進行逾期和不良房地產貸款的催收和壓降,以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加大存量貸款流轉;
三是「分母做加法」,支持實體經濟,擴大其他領域的貸款。
近8000億個人住房貸款需壓降
調查:已有多家銀行收緊按揭貸款額度
據記者統計,37家上市銀行中有8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過了監管所劃紅線。

從總的壓降規模來看,記者通過靜態測算得知,未來銀行為調整業務合規,恐將會壓降7903億元左右的個人住房貸款。
銀行將減少近8000億的個人住房貸款資金,這讓一些按揭貸款購房者擔心是否會對個人申請住房貸款產生影響?未來申請住房貸款會不會更難了呢?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認為《通知》對普通購房者影響比較有限。他向記者表示,目前按揭貸款是銀行較為優質的資產,購房者也可以轉向其他房地產貸款集中度較低的銀行申請貸款。
夏丹對記者表示,銀行對還款中無異常的個人住房貸款不會去壓降,居民正常的新申請住房貸款需求也不會受到顯著影響,剛需特別是首套剛需仍是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
不過,貸款個人的資質審核和貸款獲批流程可能更加嚴格,放款時間有拉長的可能。尤其是政策出台於歲末年初,往往是銀行信貸額度「回血」、大力投放新增以及上年末積壓貸款的節點,短期內新增個人房貸季節性激增的特徵可能有所平滑。此外,局部隨著信貸資源供給減少,貸款價格也可能有所提高。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了上海、深圳兩地個人住房貸款情況,發現多家銀行額度收緊,甚者在上海地區有股份行表示放款時間無限期。
招商銀行上海地區一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房貸新規出來以後,其所在的銀行在房貸額度上劃得非常緊,現在放款很慢,沒辦法確保時效。「我們這邊現在額度相當少,如果客戶決定現在做,我們不確定什麼時候能放款,給到的回復只能是無限期。」招行深圳一分支機構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表示,客戶如果現在辦理,預計在3月份放款。
類似地,興業銀行上海某支行信貸人員表示:「個人首套房目前沒有貸款額度,現在放不了款,起碼要到6月份才能放款。如果是二套房可能會快一點,但是現在額度也很緊張,什麼時候放款我們也不好說。」
記者從浦發銀行上海一支行了解到,該行每個月對房貸會控額,目前從受理到放款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多月。「這是最起碼的時間了,跟以前差不多,我們還好一些,本來就一直在控(額度),現在有些銀行(放款)要三、四個月。」
額度之後是價格。據羊城晚報報道,有房地產中介業務人士表示,已收到工行、建行的調價通知,稱首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升至「LPR+55個基點」;二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升至「LPR+75個基點」。這一調價信息也從廣州的工農中建四大行相關工作人員處得到印證。
哪些超標銀行信貸結構調整有壓力?
鄭州銀行新增貸款70%依賴地產
對於超標的11家銀行,雖然本次監管給予了2~4年過渡期調整,但從部分銀行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來看,未來仍面臨調整壓力。
從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來看,11家銀行中仍有9家新增房地產貸款或個人住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比重超過央行規定的佔比上限。具體來看,招商銀行、鄭州銀行等五家銀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與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均高於上限;青島銀行、興業銀行、青島農商行這三家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廈門銀行僅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

總體來看,11家「超標」銀行中,有3家2020年上半年新增房地產貸款在各項新增貸款總額中的佔比超50%,有5家佔比介於30%~50%之間。
國有大行中,建行和郵儲銀行兩項貸款佔比均未超標。
股份行中,浦發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上半年涉房貸款分別佔新增貸款總額的49.31%、37.76%、33.18%,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為36.72%、25.54%、18.07%。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房貸投放受限對招商銀行的經營客觀上有一定影響,因為按揭貸款目前是商業銀行的優質業務品種,雖然收益率不高,但不良率很低、資本消耗又非常少(按50%折算風險資產)。不過,招商銀行零售產品線豐富,消費貸及個人經營性貸款可能接替按揭貸款,成為未來幾年新增零售貸款的主力。
中小銀行中,值得關注的是,鄭州銀行、青島農商行、杭州銀行上半年涉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一半以上。具體看來,鄭州銀行佔比最高為71.9%、青島農商行為52.96%、杭州銀行51.88%。
分析上述三家銀行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發現,鄭州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高達49.22%,也意味著該行上半年新增貸款一半來源於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青島農商行、杭州銀行則房地產行業貸款佔比相對較高。
此外,青島銀行、廈門銀行上半年涉房貸款分別佔新增貸款總額的25.29%、9.32%,而個人住房貸款分別佔11.72%、20.38%。
未超標銀行能否高枕無憂?
江蘇銀行新增貸款超半數為房地產貸款
那麼,余額佔比未超標的銀行未來是否可以高枕無憂?每經記者注意到,靜態來看,截至2020年6月末,有26家上市銀行未超監管規定上限。若單從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看,有10家銀行「超標」。

例如,股份行中,平安銀行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38.77%,華夏銀行這一佔比為30.75%,兩家銀行均超出監管規定27.5%的上限。而中信銀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的25.4%,超監管規定的20%。
此外,7家中小銀行新增貸款也存在「超標」現象。如,渝農商行、長沙銀行、張家港行上半年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分別為19.22%、17.56%、14.27%,對應上限分別為17.5%、17.5%、12.5%。貴陽銀行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36.37%,超監管規定的22.5%。
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江陰銀行兩項貸款均「超標」。值得注意的是,江蘇銀行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貸款佔比在26家未超標銀行中最高,個人住房貸款、房地產貸款分別佔新增貸款的29.36%、56.97%,遠高於監管規定的20%和27.5%上限。
需要關注的是,單從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來看,也有部分銀行將接近「超標」的邊緣。例如,中行上半年新增房地產貸款在新增貸款中的佔比為36.86%,接近監管規定的40%。東吳證券研報指出,預計國有大行在調整過程中,會繼續將信貸資源向小微貸款傾斜,藉此同時滿足房貸管控政策及鼓勵小微信貸投放的導向。
其次,股份行中浙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這一佔比分別為26.93%、26.82%、26.42%,接近監管規定27.5%。
與此同時,未超標銀行中也不乏房地產貸款在新增貸款中佔比較小的。比如,無錫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蘇農銀行,上半年房地產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比例在10%~15%之間。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這一佔比在10%以下。
國盛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對無調整壓力的機構來說,整體將保持現有水平,未來房地產貸款增長空間有限。《通知》規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符合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穩健開展房地產貸款相關業務,保持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基本穩定。體現了監管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規模的意圖。
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有何變化?
增速持續回落
分析了37家上市銀行貸款結構數據後,再來看看全國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規模又有何變化。央行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近一年時間我國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
具體來看,2019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分別為44.41萬億元,46.16萬億元,47.40萬億元,48.83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8%,13.9%,13.1%,12.8%。
此外,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分別為29%、28.81%、28.69%、28.83%。
再看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增量數據,2020年一季度增加1.75萬億元,上半年增加2.99萬億元,前三季度增加4.42萬億元,分別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24.6%、24.7%、27.2%。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產貸款均低於去年同期。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增加1.82萬億元,上半年增加 3.21萬億元,前三季度4.59萬億元。
以單個季度增量來看,2019年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每季度增加的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分別為1.12萬億元、1.75萬億元、1.24萬億元、1.43萬億元,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35.22%、24.65%、24.85%、34.29%。
此外,2020前三季度,金融機構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出現放緩趨勢。央行報告顯示,2019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金融機構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1.22萬億元,11.89萬億元,11.97萬億元,12.16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1%,9.6%,8.5%,8.2%。同期,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0.07萬億元,31.15萬億元,32.36萬億元,33.59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6.7%,15.9%,15.7%,15.7%。

⑥ 急!!房地產信貸風險的調查報告

在這次房貸新政中,就是通過對第二套住房的信貸管理辦法來區別房地產投資與房地產消費。比如,在房貸新政的規定中,凡是購買第一套住房的居民,如果購買者資金不足需要向銀行貸款時,商業銀行就得以利率優惠等信貸優惠的方式幫助與鼓勵他們進入房地產。如果住房的購買者是進行房地產投資,如購買第二套住房,那麼就得提高住房投資者進入銀行信貸的准入門檻,如提高首付比例及利率水平。如果說,國內房地產市場能夠把住房的投資與住房消費作一定區分,並對這種區分制定不同的政策,那麼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就會大大減少,房地產市場就會成為一個自住消費為主的市場。如果是這樣,不僅房地產市場發展模式會發生根本性轉變,而且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也會回歸理性。

不過,目前市場上對房貸新政的理解上,往往只是在第二套住房的界定規則來討論,而不是放在整個銀行信貸政策理解上。因為,就這次房貸新政來說,它針對的是房地產銀行信貸的每一個環節。比如,對於個人住房消費信貸,不僅對第二套住房的銀行信貸要進行全面風險管理,而且對第一套住房的銀行信貸也得進行有效風險管理。比如說,早些時候對第二套住房的爭論,是以個人來界定還是以家庭來界定。其實,這種爭論意義並不是太大。因為,因為,無論是在121號文件還是359號文件中,都清楚表明,任何購買住房的銀行信貸者,其借款每個月按揭金額都不得超過個人或家庭月可支配收入50%。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這樣一條個人住房消費信貸市場准入標准,個人或家庭要從銀行獲得住房信貸資金,就得向商業銀行提供個人信用、財務、收入、工作及納稅等狀況的真實信息。商業銀行根據個人信用等情況來確定是否向申請者貸款。如果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月供款不得超過其月可支配收入的50%,那麼以個人計,那麼商業銀行向其貸款的額度就會減少。如果有人另外藉助於小孩及退休人員的名字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那麼這些小孩及退休人員的收入從何而來。按照現有的標准,這些是根本就無法滿足商業銀行住房信貸的市場准入,因此,以他們的名字來向銀行申請貸款是根本就不可能。如果連申請貸款資格都不存在,那麼對第二套住房界定爭論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也就是說,按照最初始的個人住房貸款的申請標准,房地產市場許多個人住房消費貸款申請者或是不能夠進入這個市場,或是進入這個市場申請的貸款的額度也是較少的。但是,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早幾年,任何進入房地產市場購買的人,很少不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一些商業銀行為了讓這些從銀行獲得貸款,甚至與律師事務所一起合謀給借款人製造各種假證明或假文件。可以說,在房價上漲或是房價快速上漲時,這些違法違規的現象都會完全的掩蓋下來。但是,如果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一旦出現逆轉,相關的問題與風險也就全部暴露出來了。

所以,在這些452號文件中,不僅是對第二套住房界定給出補充規定,更為重要的是對個人住房消費信貸信息的真實性給出嚴格的規定。該文件指出,商業銀行應切實履行告知義務,要求借款人按誠信原則提交真實的房產、收入、戶籍、稅收等證明材料。凡發現填報虛假信息、提供虛假證明的,所有商業銀行都不得受理其信貸申請。對於出具虛假收入證明並已被查實的單位,所有商業銀行不得再採信其證明。對發生上述情況的借款人和單位,商業銀行應及時向其所在地銀行業協會報告,由銀行業協會負責收集上述信息並予以通報,監管部門列入重點檢查內容。

針對目前房地產市場個人住房消費信貸信息的真實性,給出嚴格的規定。該規定不僅對借款人有嚴格的誠信原則要求,而且也要求各商業銀行持有的誠信原則及告之義務,並對違背誠原則者(無論是借款人、商業銀行還是相關的出具證明機構)進行懲罰性處理。可以說,這一條對個人住房消費信貸市場的意義十分深遠。就目前中國的個人住房信貸市場來說,如果按照最為基本的誠信原則,按照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月供款不得超過其(個人或家庭)月可支配收入的50%,那麼,國內房地產市場許多購買者是沒有資格進入房地產信貸市場的。當然,要強化這一原則效果及重要性,還得制定更為嚴厲的規則對違法或違背誠者進行更重的處罰,否則國內個人住房消費信貸市場的基本信用無法確立。

在452號文件通過統一以家庭為單位(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第二套以上房貸的認定標准後,市場上仍然認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此次「第二套房新界定」能否真正落實仍存在不少質疑。比如,借款人與貸款人信息不對稱和信息甄別問題;信息真偽的責任認定問題;商業銀行的房貸風險管理與控制問題等。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正如我上面所指出的一樣,這些都是技術層面上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只要基本原則確定,這些技術上的問題都容易解決。

可以說,房貸新政的「新」,就在於改變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展模式上,就在於從根本上以第二套住房的標准來區分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與消費。住房的自住消費,政府採取鼓勵幫助的辦法,但對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則採取市場的辦法,按照市場價格機制來做。如果這樣,房地產市場的投資不僅增加其投資融資之成本,而且會改變房地產市場基本預期。因為,當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者(無論是已經進入者還是准備進入者)預期到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採取市場價格機制來調節時,他們也就會意識到房地產投資的風險增加,收益而減少。後來進入投資就會受到嚴格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格局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如果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那麼這個市場的價格也要回歸理性了!這就是目前房貸新政的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

與2008年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業銀行小額貸款需要支付授權金嗎 瀏覽:6
個人住房貸款的擔保方式包括 瀏覽:19
上海農商銀個人貸款 瀏覽:436
手機費欠費會影響銀行貸款 瀏覽:933
貸款審核下來後多久能過戶 瀏覽:89
怎麼查詢公積金個人貸款余額查詢 瀏覽:8
房屋滿五年貸款可不可以過戶 瀏覽:58
車賣了抵押貸款還不上怎麼辦 瀏覽:617
貸款買的車可以過戶給夫妻之間么 瀏覽:294
天貓有貸款過戶 瀏覽:674
小額貸款怎樣拿錢快 瀏覽:137
2018手機哪些平台可以貸款 瀏覽:520
銀行貸款多少跟流水有關嗎 瀏覽:377
貸款工作計劃書怎麼寫 瀏覽:504
購房合同手機拍照可以貸款嗎 瀏覽:933
公司債券與貸款 瀏覽:808
公積金余額可以提前還清商業貸款嗎 瀏覽:948
買房分期付款貸款需要擔保人嗎 瀏覽:69
各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 瀏覽:380
工商銀行存款流水可貸款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