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住房抵押貸款違約率占總不良率多少
、我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發展現狀
在個人消費信貸中,由於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占據了重要地位,近年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已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具有強勁發展勢頭的「零售業務」,被視為拓展信貸營銷業務、優化信貸資產結構的主要手段,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自然成為商業銀行重點拓展的貸款投向。在表1中,2000—2005年間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佔全國消費信貸余額比重均在74%以上,2004年、2005年則到達80%左右。2005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為18400億元,是2000年的5.45倍,1998年的43.19倍,與2004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相比,增長16.07%,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無論是在增長速度上還是在總量上每年均發展迅速。
表1 1998—2005年全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單位:億)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國消費信貸余額 472 1097 4235 6990 10669 15736 20063 22150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 426 770 3377 5598 8258 11782 15853 18400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比重 90.25% 70.19% 79.74% 80.09% 77.40% 74.87% 79.02% 83.37%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增長比例 80.75% 338.57% 65.77% 47.52% 42.67% 34.55% 16.07%
資料來源:統計公報(2000—2005)
商業銀行之所以爭先發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近些年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以及國家信貸政策的支持;二是商業銀行普遍認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是優質資產,不良貸款率極低,比批發類貸款風險小得多。事實上,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不良貸款率低、風險相對小並非必然的,它是同經濟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的,上世紀80年代美國住房抵押公司風波和1995年日本住房金融案件,均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相關。隨著我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快速增加,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不良率也開始不斷上升,2002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平均不良率在1%左右[1],到2004年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不良貸款率達到1.5%左右,其中農行高於2%。在我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較發達地區上海,2004年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平均不良率只有0.1%左右,到2006年9月末,平均不良率上升到0.86%,兩年多時間上升7倍多。
我國市場經濟處於發展初期,法律制度欠缺,個人信用徵信體系不健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低,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存在很大風險,實際的貸款違約率高,特定條件下(如貸款高速增長),用於風險分析的不良貸款率指標滯後性非常明顯,掩蓋了實際風險狀況。房地產市場具有周期性,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期限長,每筆貸款數額小,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或振盪,貸款違約等風險就會顯現,我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業務還沒有遇到真正考驗,因此加強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防範,完善風險管理機制是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走向良性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
二、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分析
在目前我國的經濟體制環境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發生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這主要是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自身的特性和市場環境等諸多內、外部因素決定,具體而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風險:
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中最基本最直接的風險。一般有下面幾種形式:
一是被迫違約。被迫違約是借款人的被動行為,是指借款人在購買房產後,因實際支付能力下降或突發事件的發生,無法繼續正常向商業銀行按照規定還本付息。我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就業條件嚴峻,教育、醫療等支出急劇增加,都會使借款人的支付能力下降甚至惡化,使借款人無力繼續償還貸款本息。
二是理性違約。理性違約是借款人的主動行為,是指借款人主觀上認為放棄繼續還款能帶來更大的收益而產生的違約行為。當房價迅速下跌或利率上升幅度較大,繼續還款的成本大於放棄還款的收益,借款人會理性違約。主動違約最有可能發生在貸款合同簽訂後的頭二年,因為此時違約的機會成本相對較低,損失的僅僅是首付款、交易費用和一部分貸款本息[2]。
三是提前還款。提前還款是借款人主動違約行為,是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和額度提前償還部分或全部貸款的行為。當市場利率低於合同利率時,提前償還貸行為就有可能發生,提前還貸一方面使商業銀行損失原合同利率帶來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商業銀行還得遭受為還貸資金尋找合適投資渠道的損失[3]。
四是惡意騙貸。惡意騙貸一般稱為「假按揭」,是一種欺騙行為,主要特徵是實際借款人將套取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金用於風險更高的投資,如挪用到房地開發,或者進入資本市場,導致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大幅上升。2007年1月底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防範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證券公司業務往來相關風險的通知》,住房按揭貸款成為被挪用入市檢查重點。
2.抵押風險
貸款抵押物是商業銀行第二還款來源,但是商業銀行也常面臨如下抵押風險:
一是抵押處置風險。當抵押物變現渠道窄、成本高,商業銀行不能順利、足額、合法變現,就會遭受抵押處置風險。我國住房二級市場處於起步階段,交易法規不完善,手續煩瑣,交易費用高,導致銀行的抵押物變現困難。
二是抵押物價格風險。抵押物價格風險包括抵押物價格市場風險和抵押物價格人為風險。前者是指抵押物因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和房屋自然磨損而導致抵押房屋價格下跌的風險。當房地產市場處於調整或不景氣時,價格下跌有可能導致抵押房屋價格不能夠覆蓋銀行本金和利息。後者是抵押人在其抵押期限內對房屋的損壞造成抵押物價值下降,或者由於估價人員因其過失或故意過高估價抵押物而產生的風險。
3.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金融市場利率波動導致存貸款利差縮小,甚至出現貸款利率低於存款利率,導致銀行收不抵支的風險。一般來說,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有:一是「不匹配」風險,抵押貸款的長期性和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調整的不同步,如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是固定利率,如果存款利率上調,銀行的資金成本就會上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是浮動利率且下浮時,如果銀行資金成本不變,銀行的利差也會縮小。二是由利率風險引發的提前還貸信用風險。
4.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持有的住房貸款債權不能及時足額變現遭受的利益損失。引起流動性風險原因在於商業銀行經營特徵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特徵,商業銀行資金主要來源於企業存款、居民儲蓄存款等短期資金,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期限長、回收慢,資金的來源和運用在時間上明顯不匹配,存在「短存長貸」的問題。我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變現性比較差,一是因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是零售性業務,每筆貸款的貸款利率、到期日、貸款成數以及貸款期限等都不同,商業銀行無法實現標准化管理;二是信貸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貸款的投資者無法逐筆估計每筆貸款的違約風險成本,投資者望而卻步;三是住房等消費品二級市場尚未形成,抵押物變現難影響住房抵押貸款變現性。
5.法律制度風險
法律制度風險是指法律制度不健全,對失信、違約行為懲罰辦法不具體,執行力度不強,使商業銀行面臨損失。良好的社會法律環境是發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基礎條件,如美國1968年頒布了《統一消費信貸法典》、《消費信貸保護法》,1974年又頒布了新的《統一消費信貸法典》。我國還沒有針對消費信貸的專項法律、法規,《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擔保法》、《票據法》、《合同法》等法規都是為生產信貸而建立的,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特點不相符。
6.市場政策風險
市場政策風險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國民經濟在整體發展過程中存在由繁榮到蕭條周而復始周期性波動,影響房地產業的市場風險。與其他行業相比,房地產業對於經濟周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經濟高漲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市場對房地產的需求增加,貸款數量急劇擴大,經濟蕭條時,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急劇下降,房價下跌,商業銀行勢必會面臨大量的「呆壞賬」損失。二是政府經濟政策的調整引起房地產市場變化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我國整個經濟處於轉軌時期,市場機制不健全,政府的定位不明確,由於住房消費是居民的大額消費,投資乘數大,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從而成為政府調控經濟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當房地產市場發展脫離個人消費能力,出現泡沫和經濟過熱,與調控宏觀目標相違背,政府會採取房地產調整政策,隨著房地產業的調整和收縮,商業銀行也將面臨政策風險。
7.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內部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管理出現問題,導致的信貸風險。從貸款政策、管理流程、組織結構、技術基礎等方面看,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管理基本上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如商業銀行在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上存在重業務拓展、輕業務管理的沖動,不計風險代價搶占市場份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業務運作中隨意性較大,尚未形成合理評價標准和業務流程;熟悉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專家人才匱乏,管理經驗和人員的培訓跟不上業務的快速發展;個人信用信息基本屬於封閉狀態,銀行之間缺乏溝通,個人的信用信息資源無法共享,缺乏統一信息資料庫和個人信用評估體系等等。這些管理因素均導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增大。
8.操作風險
違規操作是銀行內部形成資產風險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經營機構在制度管理上放寬貸款要求而造成的業務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在業務導向激勵約束機制下,經營機構重業務輕管理,甚至違規經營,未經批准擅自或變相降低貸款標准和擔保條件,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為名違規開辦個人股票質押貸款等高風險業務;二是部分工作人員自身業務素質或思想素質不高,工作不負責任,違反操作規程,有的甚至與借款人串通,逃避制度約束。
三、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的防範
針對上述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八大風險,商業銀行可以採取如下措施予以化解和防範。
1.開發和建立內部評級體系和內部評級模型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信貸管理主要圍繞單一借款人風險展開,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關於風險管理精神,現代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不僅僅包含單一借款人風險管理,更加重要的是,應當以優化配置風險資本和配置信貸資產組合為風險管理模式,對銀行面臨的整體風險進行測量、監控和主動管理,因此要求商業銀行對整體信貸業務開發和建立內部評級體系,採用內部評級法,用統計模型測算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違約概率(PD)、違約損失率(LGD)、風險暴露(EAD)和期限(M)指標,全面准確把握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狀況,對未來整體風險做出合理預測。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借款人個人資料和歷史信用信息,建立科學的償債能力和資信評估模型,逐步完善單一借款人信用評級體系,對借款人進行市場細分,以此作為開展業務的重要依據。
2.完善銀行內部信貸管理機制,防範管理和操作風險
商業銀行應制定一套嚴密、詳細、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和流程,逐步提高信貸管理水平。
第一,根據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內部評級模型的相關數據制定貸款風險資本配置和信貸組合計劃,確定業務發展方向、比重以及發展節奏和進程,避免貸款政策管理失誤帶來損失。
第二,加強貸款流程全過程管理,從貸前調查、貸款審批和貸後檢查等環節分析相關風險點,落實管理職責,規范操作流程;建立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促使業務人員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解決重業務拓展輕風險管理的導向機制;強化損失責任追究制度,根據資產的實際損失追究相應責任。
第三,在組織結構上,可以逐步實行審批官和風險控制官派駐制,實現審貸分離和風險監管分離,保證貸款審批和風險控制的獨立性;成立專門審查審批中心,實行集約化經營,逐步培養優秀的專業化審批官和風險管理官,提高管理專業水平。
第四,加強借款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信息收集量越大,信息質量可能就越高,信息分析結果可能越准確,為較好預防和控制信用風險評價提供客觀依據[4]。
3.建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預警系統,防範市場和政策風險
房地產業是一個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性的行業,受宏觀經濟的影響並反過來給宏觀經濟以強烈的作用,建立風險預警系統主要是為了防範市場系統性和政策風險,建立預警模型對宏觀經濟指標、產業經濟指標以及國家相關政策分析,對房地產市場及整個社會經濟環境進行預測,及早做出反應,避免由此帶來的損失。預警系統構建完善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一是建立風險預警的資料庫,從各個方面取得數據,不斷積累和完善數據的收集整理,為模型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開發合適的風險預警模型,針對我國實際情況,對預警區間、警戒線以及指標權重、概率密度函數等設置合理參數;三是建立快速反應和預控機制,對風險預警系統顯示的潛在風險進行及時處理和化解。
4.加強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利率風險管理和流動性管理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利率風險會逐步顯現,商業銀行在防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利率風險上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開發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其利率根據市場利率的不斷變化而作周期性調整,利率調整周期可以是1個月、1季度、半年或者1年。與我國現行的浮動利率相比,它的不同之處在於這種周期性的利率調整將有助於改善商業銀行存貸款期限的匹配狀況,把由商業銀行承擔的利率上升的風險轉移給借款人,同時也把由借款人承擔的利率下降的風險轉移給商業銀行。
第二,開發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固定利率抵押貸款是指在抵押貸款合同所規定的還貸期限內,貸款利率固定不變的抵押貸款方式。在固定利率抵押貸款模式下,商業銀行承擔了大部分的利率風險,如果商業銀行能夠通過獲得固定利率資金來源與貸款相匹配,如發行固定利率債券,利率互換等,可以避免相應的利率錯配和流動性風險。
第三,套期保值,我國金融期貨市場正逐步開放,商業銀行可以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實行套期保值進行利率風險管理,通過市場交易抵補資產負債由於利率變化導致的價值變化,如可用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期貨和交易所期權進行短期利率風險管理,用銀行間期權(上限期權、下限期權和雙限期權)、互換和互換期權進行長期利率風險管理。
第四,大力發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交易的二級市場,通過該市場商業銀行可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形成債權出售,換取貸款資金或流動性高的短期債權,提高流動性。
5.發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轉移機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抵押貸款保險機制。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保險的目的在於規避或分散三類風險,一是房屋毀損的風險,二是貸款的信用風險,三是借款人的人身風險。我國目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機構層次和險種均較單一,銀行信貸風險和保險機構承保的信用風險、人身風險沒能合理劃分,亟待通過建立和完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機制來解決,在保險品種上,可以開發與消費信貸相關的財產險、失業險、人壽保險、履約保證保險等保險品種,在保險機構上,可以為中低收入借款人建立政策性保險機制的抵押貸款保險,為高收入借款人和中、高檔住房提供商業性專業保險公司抵押貸款保險業務。
第二,推進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存短貸長」的矛盾使商業銀行面臨著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等多種風險,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能從根本上解決商業銀行「存短貸長」的矛盾[5]。我國2005年12月開始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的試點工作,隨著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的推廣和資產證券化業務品種的豐富,可以適時推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有效降低商業銀行在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上所承受的風險。
6.完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法律制度環境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涉及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有效降低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需要有良好的法律環境和立法支持。我國應盡快制定和頒布《消費信貸法》,明確消費信貸活動中相關主體的職責,合理分散信貸風險;建立個人破產制度,使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相關環節均有法可依,通過立法強制推行個人信用制度,充分借鑒發達國家個人信用管理的經驗,如美國的消費信用方面法律就有:《公平信用報告法》、《誠實信貸法》、《誠實借貸法》、《公平信用結賬法》、《信用卡發行法》、《平等信用機會法》、《公平債務催收法》等[6];同時改善法律執行環境,建立處置銀行抵押資產的小額債權速審法庭,減少繁雜手續和環節,增加公正性和透明度,降低抵押物處置成本,提高處置的效率。
❷ 中國各個銀行的簡介
1、工行
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成立之初,工行主要承擔原來由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目前已發展為資產規模、營收、凈利潤全球第一,俗稱「宇宙第一大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六大銀行
❸ 誰了解西部大開發的情況舉一、二個例子。(不要太詳細)
1 馮艾、莫鋒、王壽波,四川松潘大學生志願服務隊……這些西部計劃志願服務中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交口稱贊,西部計劃在當地被稱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記者日前從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獲悉,2004年,全國有18個省、區、市實施了地方項目,招募總人數6939名,分布在164個貧困縣,使西部計劃志願者總人數達到17132人。西部計劃的實施,對於改變貧困地區落後的思想、觀念,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活躍當地文化生活起到了促進作用,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實惠。
同時,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聯合有關部門實施了支教、支農、支醫、青年中心、百縣千鄉文化工程、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基層檢察院等七個專項行動,新招募西部計劃志願者6212人,加上2003年招募的2年期志願者,全國項目志願者人數達到10193名。
另外,團中央示範項目、中直機關項目加上上海、安徽、四川、貴州、青島等地開展的地方項目,總共派遣了1500餘名志願者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從事1-2年的志願服務,進一步鞏固了省內發達地區支援欠發達地區和東西部地區對口支援兩種模式和支教、支醫兩大支柱項目。
據介紹,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組建並派遣了第6屆研究生支教團,從全國64所高校選拔了410名研究生志願者,前往包括山西靈丘在內的中西部54個貧困縣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服務。支教志願者不但帶去了新的知識,還帶去了新的生活習慣和現代理念,對於普及當地九年義務教育,提高貧困地區人口整體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完)
2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日前說,央行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改進金融服務,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有效信貸投入,支持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協調發展。截至2004年末,金融機構在西部十二省(區、市)各項貸款余額達2.95萬億元,實施西部大開發五年間年均增長12.63%,有力地支持了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近5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和信貸政策指引等多種手段,圍繞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加強對西部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促進西部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加大對西部地區能源、交通、電網等基礎產業的有效信貸投入。2004年,國家開發銀行在 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及其配套領域貸款余額為245.53億元,新增77.22億元。
引導各金融機構切實做好國債項目配套貸款的發放工作,保證信貸資金的及時到位。五年來,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向電力、交通、通訊、鋼鐵等各類建設項目累計投放貸款616億元,承諾國債項目配套貸款近70億元,累計發放國債項目配套貸款48.19億元。
積極研究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交通銀行甘肅省分行立足區域經濟優勢,對市場定位明確、科技含量高、還款有能力、管理規范、市場潛力大的中小企業給予貸款支持。截至2004年底,該行對轄區內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6.4 億元,占該行各項貸款的52.2%。(完)
3 中新社消息,二00四年新疆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二千二百多億元人民幣,全年人均GDP達到一點一萬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
據了解,二00四年,新疆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推進工業產業結構調整,保持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年工業、農業、外貿、旅遊等的發展均取得良好成效。
由於堅定不移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新疆能源優勢開始顯現,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動力。石油天然氣、化工、綠色食品、輕工、高新技術等產業不僅有力地拉動了新疆GDP的強勁增長,而且成為工業經濟利潤攀升的主要動力。
數字顯示,新疆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二百三十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以上,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亮點。
此外,由於新疆經濟快速發展,當地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七千多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二千二百多元。(完)
❹ 國內各大銀行總資產排行
截至2010年11月18日
1.工商銀行134178億元
2.建設銀行105790億元
3.農業銀行101171億元
4.中國銀行101024億元
5.交通銀行38027億元
6.招商銀行23596億元
7.浦發銀行19757億元
8.中信銀行19476億元
9.興業銀行18103億元
10.民生銀行17643億元
11.光大銀行14910億元
12.華夏銀行10108億元
13.北京銀行6898億元
14.深發展6751億元
15.寧波銀行2350億元
16.南京銀行1986億元
❺ 中國工商銀行的背景介紹
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由於政府決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再開展商業銀行業務,而將84年1月1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手中的個人及工商企業存款劃撥出來單獨成立中國工商銀行。
2005年註定是中國工商銀行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2005年4月18日,國家批准了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截至6月末,中國工商銀行的股改財務重組工作基本完成,資本總額2806億元,充足率為9.12%,其中核心資本達到2525億元,充足率為8.07%;境內外機構不良資產率為2.72%,不良貸款率降至4.58%,撥備覆蓋率達到100%,中國工商銀行成功邁出了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步。
在股改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的同時,工商銀行業務經營發展態勢也十分良好。2005年6月末資產總額61400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385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超過31122億元人民幣,在主要業務領域中均保持國內最大的市場份額。2004年工商銀行境內外機構實現經營利潤746億元,2005年上半年實現經營利潤416億元。
正式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的中國工商銀行,經過21年發展,總資產、總資本、核心資本、營業利潤等多項指標都居國內業界第一位,在中國金融市場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1)布局合理的營銷網路,廣泛而優質的客戶基礎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21000多家境內機構、100家境外分支機構和遍布全球的上千家代理行,以領先的信息科技和電子網路,向八百多萬法人客戶和1億多個人客戶提供包括批發、零售、電子銀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本外幣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04年末,現金管理簽約客戶3700多家,為這些客戶的1.96萬個上下游或附屬單位提供了現金管理服務;個人消費信貸客戶數397萬戶,貸款余額4,839億元;個人金融業務高端產品--理財金賬戶客戶總規模超過124萬戶。
(2)多元化的業務結構,產品優勢明顯,創新能力強
通過信貸行業、客戶和地區結構調整,中國工商銀行鞏固了優質的公司和機構業務市場,成功爭取了多項全國重點建設項目,新開發一批跨國公司、大型優質企業和機構客戶,拓展了優質中小企業市場。
工商銀行在鞏固本幣結算、國際結算和代理業務等優勢領域的同時,大力開拓現金管理、投資銀行、資產託管和各類理財等高成長性、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興中間業務市場,形成了9大類400多個品種的中間業務體系,中間業務收入由1996年的19.4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23億元,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04年的9.71%。
2004年人民幣結算量150萬億元,市場佔比45%。在國內首家推出「銀保通」系統,2004年代理銷售保險、代收保費和代付保險金748億元,實現銀保業務收入7.45億元。銀行代理保險市場佔比30%。與證券、期貨業的業務合作范圍涵蓋集合資產管理、融資、銀證通、發債擔保、資金清算等。與國內33家銀行機構正式建立了代理行關系,代理了多家中央預算單位的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業務。「銀關通」業務量達到10.6億元,簽約企業919戶。獨家代理了國稅系統車輛購置稅專戶管理業務。2004年代理證券業務實現收入7.9億元,增長44.5%;全年代銷國債811億元,同業佔比33.7%;代理保險銷售額244億,代理基金發行額近300億元。
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128家會員單位中81家的資金清算,2004年清算金額400億元,位居黃金交易所資金清算總量第一;同時代理了118家非會員單位的黃金及鉑金交易。
中國工商銀行是第一家證券投資基金託管銀行和首批獲得QFII資格的銀行,也是當前中國規模最大的託管銀行,2004年託管資產總額1230億元。其中託管證券投資基金40隻、基金資產1,128億元,市場佔比34.8%,託管基金數量和資產規模連續7年居國內託管銀行之首。工商銀行是國內首隻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託管人,QFII託管客戶包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日本大和證券和德累斯頓銀行等。
2002年4月工商銀行在國內業界率先建立了投資銀行業務組織體系,業務范圍涉及財務顧問、銀團貸款、重組並購及資產管理等。2004年實現投行收入12.4億元。
工商銀行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2004年全年通過貨幣市場融資14,661億元,央行票據承銷和交易量為3,477億元,實現投資收益21.9億元;現券買賣2,627億元,實現收益2.8億元。2004年末全行票據融資余額3,123億元,市場佔比升至27.22%,債券投資余額為12,354億元。
2004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4,839億元,全年累計投放個人住房貸款1,708億元,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125億元,繼續保持國內最大按揭銀行的地位。2004年末個人汽車消費貸款余額273億元,其它消費貸款余額441億元,當年實現個人中間業務收入39.6億元,個人外匯及理財業務收入2.13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對銀行卡業務實行專業化經營和集中化管理,目前擁有國際卡、貸記卡、准貸記卡、靈通卡等產品系列,總發卡量超過1.1億張,2004年實現銀行卡收入30.6億元。
(3)全球化發展戰略
工商銀行不斷推進跨國經營,加快建立本外幣、境內外業務均衡協調發展的經營格局。截至2004年末,工商銀行在全球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設有100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外幣總資產495億美元,各項外幣存款余額309億美元,外幣貸款余額284億美元。2004年全年辦理國際結算業務2,122億美元,完成代客外匯資金業務1,489億美元,結售匯業務量955億美元,代客外匯買賣449億美元。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國際資本市場的並購在香港成立了工商東亞和工銀亞洲,2004年工銀亞洲正式收購華比富通銀行成為其全資銀行,並更名為華比銀行。當年末工銀亞洲總資產為993億港元,實現賬面利潤7.6億港元,按總資產排序在香港銀行業中升至第6位。
(4)全面的電子銀行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電子銀行業務交易額迅速增長,由2000年的1.93萬億元發展到2004年的38.4萬億元,增長了20倍。2004年電子銀行業務收入2.35億元,在線支付交易額57億元,是中國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在線支付服務提供商。
(5)先進的科技應用水平
數據集中工程、全功能銀行系統和數據倉庫三大科技項目,是工商銀行搭建國際先進水平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的基礎。2002年10月完成的數據集中工程,是我國金融系統數據集中的開創性工程。工程完成後,全行所有經營數據集中於北京、上海兩個數據中心。2004年完成整合遷移,上海數據中心成為生產運行中心,北京為災難備份中心。數據中心總處理能力達17000個MIPS(每秒百萬次),存儲各類賬戶總數達4.8億戶,日均處理業務量超過2000萬筆。
綜合業務系統是一套超大型應用軟體系統,以「綜合化」、「櫃員制」和「面向客戶」為基礎,以會計核運算元系統為中心,包括資金匯劃清算、個人金融業務、財務、電子銀行、國際業務、信貸台賬、事後監督等23個業務處理子系統。在國內大型商業銀行中率先建立起統一、標准、規范的核心業務應用平台,實現了業務處理模式以銀行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2003年11月22日,綜合業務系統升級為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此外,數據倉庫工程為工商銀行開展個性化的客戶服務提供了技術基礎,為管理信息化和決策科學化創造了條件。
依託信息化技術平台,工商銀行相續投產了信貸綜合管理系統升級版、證券、基金業務系統、網上銀行系統、手機和電話銀行系統等系列金融信息化產品,贏得了科技應用上的領先優勢。
中國工商銀行的長足發展,得益於其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全行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管理模式,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了現代商業銀行的風險、資金、信貸、內控和人力資源等管理體制。
中國工商銀行具有國內領先的風險控制能力。在風險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實行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在內, 貫穿風險識別、計量、監測、控制、處置、補償全過程的全面風險管理。風險控制的重要舉措包括:不斷完善以總行為中心的行業分析、授信管理、信貸審批和監測檢查體制;分離信貸前後台業務,強化監督制約,並利用信貸電子化綜合管理系統對貸款實行實時逐筆監控;健全新增不良貸款責任認定、追究機制。合理配置全行非信貸資產的總量結構和期限結構,建立流動性風險的預警和應急機制;加強人民幣、外幣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建立定期的流動性狀況報告分析和預測制度;建立健全利率風險管理機制,加大資金集中管理力度,利用內部轉移價格,提高資金運營的效率與收益;開展全行操作風險情況調查,建立科學合理、有效制衡的業務處理流程,明確控制防範重點,加強操作風險控制;實行獨立的內外部審計體制,基本構築了對全行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全方位覆蓋、全過程式控制制的監管體系,聘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對所屬分行財務報表進行外部審計等等。
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為世界金融界所矚目。多次被《歐洲貨幣》、《銀行家》、《環球金融》、《亞洲貨幣》和《金融亞洲》雜志評選為「中國最佳銀行」、「中國最佳本地銀行」、「中國最佳內地商業銀行」,並連續被國內媒體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
【服務產品】:
負債業務:人民幣儲蓄;外幣儲蓄;儲蓄旅行支票;外匯借款;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入;發行金融債券等;
資產業務:短期、中期和長期人民幣和外匯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外匯轉貸款;住房開發貸款;具有專門用途的貸款;消費性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個人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委託貸款和特定貸款;票據貼現;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認購業務;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出;項目貸款評估和信用等級評定等;
中間業務:人民幣現金結算、轉賬結算;國際結算;代理業務(代收代付;代理企業債券、股票、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發行、清算、兌付、託管;黃金現貨買賣、交易清算、實物交割、租賃黃金、黃金項目融資;黃金清算交易;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保險;代理保管有價證券、有價物品;出租保管箱;代理政策性金融業務或其它金融機構業務等);人民幣及外匯銀行卡業務;信息咨詢業務(資信調查;資產評估;金融信息咨詢;行業信息網服務;開立人民幣存款證明);外匯中間業務(進口開證;進口代收;匯出匯款;來證通知;議付;托收;匯入匯款;結匯;售匯;旅行支票;代客外匯買賣;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擔保;外匯存款證明;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為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項目開立周轉金賬戶);融資類和履約類擔保業務;商人銀行業務(融資顧問和銀團貸款安排;企業財務顧問;企業海外上市);個人理財服務;投資基金管理、託管和銷售;其他受託和委託資產管理;企業資信評級及其它中間業務等。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亞洲)」),作為中國工商銀行*集團成員,在融資、清算、信息科技及信用卡業務等多方面享有強大的支持。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前身為香港友聯銀行有限公司,於一九六四年在香港成立,並於一九七三年在香港公開上市(股份代號:0349),多年來不斷為客戶開創嶄新及多元化的銀行服務。本銀行於二零零零年八月二十一日易名為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中國工商銀行集團成員。
於二零零一年七月,中國工商銀行向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注入香港分行商業銀行業務,促使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客戶基礎擴大、改善存款及貸款組合及使服務產品組合更趨多元化。透過此業務轉移,大大提升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競爭力。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已成為中國工商銀行拓展海外業務的旗艦。
於二零零四年四月三十日,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購入華比富通銀行之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華比富通銀行隨後易名為華比銀行,成為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的全資附屬公司。至二零零五年十月,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正式將華比銀行並入。現時,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在香港上市銀行中(以資產總值計)排名第六位。
至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獲穆迪投資給予A2/Prime-1長期/短期存款評級及D+級銀行財務實力評級。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憑借中國工商銀行的龐大分行網路優勢、領導地位及豐富經驗,將繼續開拓廣泛之銀行及財務業務,包括各類存款與貸款、貿易融資、匯款、清算、工商業貸款、銀團貸款、出入口押匯、中國業務咨詢及融資、證券業務及黃金買賣之經紀服務及保險代理等。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以資產總額計),截至二零零四年年底,總資產值約人民幣五萬七千億元,佔中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和的18%, 位居第一,在境內主要的銀行業務領域中均保持著最大的市場份額。中國工商銀行在國內擁有近二萬二千多家營業網點,並已建立起全球業務網路,於香港、新加坡、東京、首爾、釜山、法蘭克福、盧森堡及澳門多個地區設有分行,在阿拉木圖及倫敦設有子銀行,並已在紐約、悉尼及莫斯科開設代表處。
於二零零四年,英國《銀行家》雜志及《歐洲貨幣》雜志同時評選中國工商銀行為「中國最佳銀行」。同年,中國工商銀行更被美國《環球金融》雜志選為「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
【其他業務】:
中國辦理工商信貸和城鎮儲蓄業務的有商業銀行。1984年1月成立。其主要業務范圍是:辦理工商企業、機關、團體、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存款業務,辦理工商企業貸款業務;組織社會各階層的儲蓄存款;受中國人民銀行委託,管理國有工商企業的流動資金;辦理結算和中國人民銀行委託的其他業務。
❻ 本外幣存貸款差
存貸差
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差額
存貸差指的是銀行的存款大於貸款,即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差額。如某銀行存款為10億,貸款為8億,則存貸差為2億。銀行可以是單個的銀行,也可以是集合的銀行,就集合的銀行來看,也就是如果把全國的銀行看成是一家銀行來看,在不考慮黃金和外匯的情況下,銀行的貸款永遠等於銀行的存款加流通中的現金,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體系是永遠不會存在存貸差的。
中文名
存貸差
外文名
Bad loan
在存在外匯和黃金的情況下,由於外匯、黃金轉換為貨幣與一般的影子貨幣轉換為貨幣的方式不同,銀行體系會存在存貸差。比如,國家有外匯籌備8千億美圓,這8千億美圓作為影子貨幣,它不是通過債權、債務關系而轉換為貨幣的,它是通過買賣關系轉換為貨幣的。中央銀行收購這些貨幣需要發行6萬4千億的人民幣,這時中央銀行的資產為8千億美圓,負債(或存款和現金)為6萬4千億人民幣,顯然這6萬4千億的存款或現金就會成為銀行體系的存貸差。黃金創造銀行體系存貸差的原理和外匯創造存貸差的原理相似,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對於單個的銀行來說,不管存在或不存在外匯和黃金,它都有可能出現存貸差。影子貨幣轉換為貨幣可以在一家銀行完成,也可以在一家以上的銀行完成。當影子貨幣轉換為貨幣在一家以上的銀行完成時,單個銀行的存貸差就出現了。為了解決單個銀行的存貸差問題,國家設立了銀行之間的拆借市場。比如,張三抵押10億影子貨幣給中國銀行借得款項8億人民幣,張三將借來的8億存入工商銀行,這時,中國銀行有8億的債權資產,同時,增加8億的對工商銀行的債務,或者減少8億的存款。如果中國銀行只有5億的存款,這時中國銀行就有可能向工商銀行拆借3億的貨幣,這中間就包含所謂的存貸差的問題。銀行間(注意是銀行!)凈債權的銀行就是存差的銀行,凈債務的銀行則是貸差的銀行。
如果銀行體系的存貸差是由於外匯或黃金轉換為貨幣所引起的,我們要解決存貸差的問題,就必須解決外匯、黃金轉換為貨幣的問題。至於銀行之間存在的存貸差問題,則是永遠會存在的,因為每個銀行存款和貸款的規模是不一樣,通過拆借市場,銀行之間很容易以債權債務的關系解決這些問題。
當一個人的存款大於貸款時,此人有儲蓄,當一個人的貸款大於存款時,此人就是負儲蓄。在不考慮黃金外匯的情況下,由於貸款= 存款+ 現金,如果把現金當存款處理,則貸款 = 存款。
循環經濟學還告訴我們,社會可以解剖為六個層次的人,如果我們把社會的人簡化為自然人和企業,再把自然人和企業集合化,則社會就只有集合的企業和集合的自然人了。把人和前面貸款等於存款結合起來看,中國所謂的高儲蓄國家就是集合的自然人是存款一方的國家,美國所謂負儲蓄的國家就是自然人是貸款一方的國家。在中國,由於集合的自然人是存款的一方,貸款的就自然是集合企業的一方。在美國,由於貸款是集合自然人的一方,存款就是集合企業的一方。
必須指出的是:有儲蓄的人不一定是有錢人,沒有儲蓄的人不一定是窮人。因為資產除了貨幣資產外還有非貨幣資產,比如,張三有1千萬的股票資產,同時張三有10萬的銀行借款,李四有10萬的銀行存款,可李四沒有其他的資產,在這種情況下,李四雖然存款比張三的多,張三仍然比李四有錢的多。決定一個人有錢或沒有錢的是他的總資產,而不僅僅是他的貨幣資產。
存貸利率是分開來講的,就是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存貸款利差在之前是銀行的主要業務收入,占銀行的很大份額,也是銀行的主營業務,存貸款利率都是隨著存款准備金的變動而變動的,都是同向的,但不存在線性關系,一般來說存款利率要低於相同情況下的貸款利率,這也就是存貸款利差 。
銀行吸收存款,需要給存款人利息。——存款利息
銀行發放貸款,收取貸款人的利息——貸款利息
貸款利息>存款利息。這個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貸款利息-存款利息=存貸利差。
銀行就是依靠存貸利差賺錢的。
人民幣存款利率表
請選擇時間 以查看對應利率 日期:2007-12-21
項目
年利率%
一、城鄉居民及單位存款
(一)活期 0.72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個月 3.33
半年 3.78
一年 4.14
二年 4.68
三年 5.40
五年 5.85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3.33
三年 3.78
五年 4.14
3.定活兩便 按一年以內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打6折
二、協定存款 1.53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17
七天 1.71
------------
貸款利息:
人民幣貸款利率表
請選擇時間 以查看對應利率 日期:2007-12-21
種類項目
年利率(%)
一、短期貸款
六個月以內(含六個月) 6.57
六個月至一年(含一年) 7.47
二、中長期貸款
一至三年(含三年) 7.56
三至五年(含五年) 7.74
五年以上 7.83
三、貼 現
貼現 以再貼現利率為下限加點確定
註:人民銀行歷次存款利息調整對照表
從以上數據來看,貸款利率-存款利率=差不多5%-7%的樣子吧年利率)
附:北碚區統計局 2005-10-8
存貸差擴大 存貸比下降
──重慶直轄以來北碚金融機構存貸差淺析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迅速發展,金融業已滲透到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加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金融業成為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國家通過貨幣政策,運用貸款限額、利率等金融調控手段,適時地調控貨幣供應量和結構,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產業的升級換代和經濟結構的改善,達到調節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效益的目的。重慶直轄以來,北碚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截止2004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97億元,比1997年增加36.39億元,年均增長9.8%。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勢為金融業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我區金融業得以快速發展,存貸款大幅度增長,為我區經濟發展發揮了有益的調節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我區金融機構存貸差由負轉正並呈逐步擴大態勢,資金市場明顯「供大於求」,對優化社會資金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新的課題。本文就直轄以來我區金融機構存貸差的成因進行簡要分析,為各級領導和金融企業提供有益參考。
一、我區金融機構存貸差現狀
1、各項存款快速增長。2004年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0.17億元,比1997年增加71.95億元萬元,年均增長19.8%。從結構上分析:一是企業存款快速增長。直轄以來,我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做大做強工業企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1998年的88戶,增加到2004年的143戶,實現利潤總額由虧損17060萬元增加到盈利22506萬元,企業數量的增加、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使企業存款由1997年的84685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287425萬元,年均增長19.1%。二是居民儲蓄存款大幅提高。經濟的持續發展,使我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4249元增加到2004年的899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97年的2060元增加到2004年的3280元,分別增加了4742元和1220元。城鄉居民儲蓄余額由1997年的181463萬元增加到2004年710731萬元,人均儲蓄存款增加了8047元。
2、貸款增長相對較慢。2004年金融機構貸款余額507801萬元,比1997年僅增加201156萬元,年均增長僅為7.5%,平均每年比存款余額增幅低12.3個百分點。貸款增長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亞洲金融危機和企業信用等級不高的影響,銀行業產生懼貸現象。二是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銀行業出現惜貸現象。三是企業還貸意識增強,企業貸款回籠加快。
3、金融機構存貸差由負轉正,並不斷擴大。1997年我區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大於存款余額,存貸差為負,但從1998年開始,存貸差由負轉正,存差取代貸差成為我區金融機構運行新的狀態,並呈逐年擴大趨勢。1998年,存貸差為32398萬元,1999、2000年出現大幅增長,分別增長120.8%和96.0%,其後年份的增幅都超過了28%。2004年末,我區金融機構存貸差達493880萬元,比上年末增加112503萬元,增長29.5%,存貸比由1997年的1.09降為2004年的0.55。到2005年8月末,我區存貸差已達569792萬元,存貸比為0.47。
北碚區直轄以來存貸差情況表
年份年末存款余額(萬元)比上年末增長%年末貸款余額(萬元)比上年末增長%存貸差(萬元)存貸比
1997年28217227.530664534.3-244731.09
1998年36108528.03286877.2323980.91
1999年43923821.636770011.9715380.84
2000年51191916.53717151.11402040.73
2001年58380314.03909485.21928550.67
2002年68673517.643873712.22479980.64
2003年84947723.74681006.73813770.55
2004年100168117.95078018.54938800.51
4、我區金融機構存貸比橫比最低。在都市發達經濟圈九區中,除渝中區的存貸差為負以外,其餘各區存貸差均為正數,且只有渝中區的存貸比大於1,我區的存貸比2004年末為0.51,2005年8月末為0.47,而其餘七區的存貸比均在0.60以上。
都市發達經濟圈2004年末及2005年8月末存貸差、存貸比對比表
區名2004年末2005年8月末
存貸差(億元)存貸比存貸差(億元)存貸比
北碚區49.390.5156.980.47
渝中區-225.591.22-231.141.23
沙坪壩區93.950.6.850.64
九龍坡區114.870.71103.230.75
南岸區47.900.7661.080.73
江北區100.520.6291.610.64
大渡口區23.830.6021.940.66
渝北區72.060.6081.030.61
巴南區36.100.6340.070.60
二、存貸差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
1、存款剛性增長。直轄以來,我區經濟穩定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1997-2004年,在崗職工人均工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13.8%、11.3%、6.9%。在目前住房、教育、醫療等支出明顯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可供城鄉居民選擇的投資渠道較為狹窄、城鄉居民對未來預期收入不確定的情況下,居民持幣的預防性顯現出較強的儲蓄剛性增長,城鄉居民儲蓄余額以每年21.5%的速度遞增。另外,企業不斷改善經營模式,利潤增長較快,自有資金增多,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性相對減弱,直轄以來企業存款凈增202740萬元。
2、貸款新增乏力。為降低銀行風險,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觀政策提高銀行貸款門檻,銀行自身在加強審查把關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還貸能力較強的大企業,出現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局面。同時企業信用等級不高,拖欠、逃避貸款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受「三金三亂」的影響,銀行後悸未消,存在懼貸心理。另一方面,我國為加速提高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增強其抵禦風險的能力,加之幾大商業銀行股改上市,加大了剝離不良資產和核銷呆帳貸款的力度,2003—2004年我區工行、建行剝離不良資產和核銷呆帳達4.73億元,2005年1-8月達3.82億元。這些因素都導致我區銀行信貸余額的減少,使得銀行帳面存差擴大。
三、存貸差不斷擴大所帶來的影響
1、存貸差拉大,存貸比下降,不利於金融系統本身發展。直轄以來,我區存貸差持續擴大,存貸比不斷下降,2004年全區存貸差是1998年的15倍,比1997年增加51.84億元,存貸比由1997年的1.09下降到2004年的0.51,下降了58個百分點。存貸比越高,雖然發生不良貸款的風險性加大,但當期盈利能力越強;反之存貸比越低,在風險降低的同時,當期盈利能力會受到削弱。如果金融部門不把一定比例的資金投放出去,而自身卻要負擔相應的存款利息,即存貸比的不斷下降將會導致金融機構的盈利空間縮小,這與銀行本質相悖,將最終導致銀行業經營陷入困境。
2、金融貸款增長與經濟增長不協調,不利於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經濟增長需要投入,需要資金支持,引發貸款需求,貸款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保證。因此一般來說,金融貸款與經濟總量之間存在較高的相關度。1997-2004年,我區地區生產總值由44.58億元增加到80.97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年均增長9.8%;而同期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年均僅增長7.5%,比GDP年均增幅低2.3個百分點,比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年均增幅低2.7個百分點。說明我區金融貸款對經濟增長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如果不解決好金融機構貸款的有效運用和持續增長,將阻礙我區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3、貸款供需矛盾突出,不利於加快企業發展。由於銀行存款持續、快速增加,銀行資金充裕,而企業有效需求不足,導致銀企之間資金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表現在:一方面銀行有款貸不出、不敢貸;另一方面企業需款貸不到。大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願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資金問題,但企業信用等級低、抵押擔保不足,是銀行不敢放貸、謹慎放貸的主要原因,而銀行貸款資格審批嚴格、手續繁瑣與企業自身素質不高的矛盾導致許多企業貸不到款。如何解決好當前銀企之間的這一矛盾,實現銀企雙贏是當務之急,否則,企業的發展將步履緩慢,後勁不足。
四、正確認識存貸差,實現金融資源合理配置
存貸差的不斷增大,表明存款資金資源中有一部分沒有實現優化配置,造成了地區資金浪費或流失。要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調控引導作用,構建高效的信貸資金供求銜接機制,從而更好地發揮資金有效配置的作用,提高全社會的資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
1、政府部門要把完善金融市場、優化金融環境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工作來抓,切實解決好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資市場,使企業能從多渠道獲得資金。二是政府部門與銀行應重新審視「抓大放小」的政策,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門檻」。長期以來各商業銀行對規模大、效益好的企業爭著支持,形成無序競爭;而對規模小、效益不高的企業都不願意支持,造成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缺失。
2、企業要樹立北碚誠信企業形象,進一步取得銀行支持。企業要主動適應銀行游戲規則的改變,樹立北碚誠信企業形象。第一、健全財務制度。嚴格按照會計法規和商業銀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確、真實的財務制度,定期向相關各方提供全面的會計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業的「信用形象」。第二、及時還本付息,樹立良好信譽,樹立守信用、重履約的良好形象。第三、加強資金管理,主要是合理利用,加快周轉,保持合理的貸款水平,制定有效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加快資金回籠。
3、金融機構要轉變觀念,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首先,銀行要充分認識只有貸款才能獲利、才能使銀行充滿活力的重要性,改變存款立行的觀念。其次,建立一套新的信譽評價和風險評估標准,做好對企業的市場分析、前景分析,建立一套符合企業發展的信譽和風險評估標准,為大規模、高效益的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開拓市場,為一大批規模雖小但業績好、有市場、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獲得貸款創造條件。再次,改進貸款管理制度。在貸款管理方式上,完善信貸資金的授權授信制度,適當下放貸款審查、發放權力,為中小企業獲得資金打開方便之門。最後,建立和健全社會信貸服務體系,解決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快銀企間信息的傳遞。
4、營造投資環境,吸引大企業入駐。政府部門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北碚地理、環境、資源優勢,不斷改善投資軟、硬環境,吸引大項目、大企業入駐我區。大項目、大企業的入駐將拉動我區貸款需求,加快優化北碚金融機構資金合理配置的速度,從而推動全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