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2020年6月底金融貸款余額

2020年6月底金融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3-07-15 04:45:21

1. 1.38萬億大象起舞,誰在爆炒招商銀行

編輯 | 孫明


招商銀行火了!


走過魔幻的2020,進入更加不確定的2021,招商銀行在資本市場上卻突然「暴動」,股價短短一個月漲幅超去年全年,而如果從去年最低點算起,股價已經接近翻倍。


需要指出的是,招商銀行並不是小盤股,其目前市值已經高達1.38萬億元,屬於典型的大象起舞。


1.38萬億是什麼概念?這樣的市值在銀行股中僅次於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如果按證監會的市值演算法,招商銀行甚至已經超越建設銀行,與工行也僅差4個漲停。


但高市值之外還有另一面,招商銀行的利潤僅是工商銀行的三分之一。而如果以2019年資產規模排名,招行總資產為7.4萬億元,而「宇宙行」則已經突破30萬億元,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


但正是這樣一個標的,卻正在迎來機構及普通投資者的青睞。最新的機構投資數據顯示,持倉招商銀行(流通股)的機構高達914家,其中僅基金就有869家,是A股第六大、銀行第一大機構重倉股。而最近更是有重量級投資機構頻頻調研銀行。


這到底意味著什麼?誰在爆炒招商銀行?為什麼會爆炒招商銀行?機構選股的思路和邏輯到底在經歷怎樣的轉變?招商銀行的泡沫和成色到底幾何?銀行股的狂歡節已經來臨了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或許需要時間,但不管怎樣,招商銀行都是一個值得「解剖」的對象。



進入2021年,招商銀行大幅逆襲,一個多月就漲超25%,而去年一年也不過漲了20.58%。這一表現就算是在幾大萬億國有行面前也是風光無兩——一隻萬億「大盤子」股份行活躍性竟然和幾個暴漲的城商行不相上下。


也是從去年開始,A股流行各路「茅台」股價比高,眼看唱多銀行的聲音越來越多,這次沒「上車」「銀茅」的股民再次陷入了踏空的困擾。


圖/視覺中國


但銀行股出現「暴動」,等待券商股拉動牛市的投資者有些失望了。股吧一位擁有多年A股投資經驗的散戶投資者對AI 財經 社表示:「以前大家都標榜券商是牛市旗手,去年的抱團行情市場這么活躍,券商業務也都體現在財報上了,沒想到銀行股先起來了。」


宏觀經濟帶來的基本面支撐,資金收緊對信貸利率的推升,二級市場風險偏好的降溫,互聯網金融「搶單」威脅的驟減,疫情沖擊與資本讓利後財報超預期……市場上對銀行股看好的觀點,可以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抱團資金擔憂市場資金面收緊,或將尋找更穩健的投資標的,身處破凈大潮的銀行股在不少投資者看來是最佳選擇。


從銀行的走勢來看,去年7月和11月各有一次沖高行情,但很快就大幅回調。招行雖然也是機構抱團的對象,但表現卻不佳。在機構持倉的最頂端,都是貴州茅台、五糧液、中國平安、美的集團、寧德時代、招商銀行、中國中免、立訊精密、恆瑞醫葯這些行業龍頭,但招商銀行去年只漲了不足21%,是機構持倉TOP10里除中國平安之外表現最差的抱團股。


這次招商銀行為什麼能成為另一個「天選之子」?有人認為是行情分化,有人認為是高成長的零售賽道優勢,也有人認為是財報助推。


不管怎麼說,從去年3月19日創下新低到今天,招商銀行股價上漲逾80%,同期銀行指數漲了不到17%。這一表現相比廈門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城商行必然算不上最瘋狂,但作為一隻「大盤子(市值)」銀行股,翻倍行情並不多見。


招商銀行股價飆升的結果,反過來助推其總市值在A股市場不斷超越。2021年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招商銀行早盤一度漲超2%,股價觸及56.40元/股新高,收盤回落至54.55元/股,目前總市值1.38萬億在整個A股排到第3位,前面的建行和工行已經領先不到5000億了。招行賺錢能力雖還遠不及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但超越了除此之外所有的國內上市銀行,2020年預計盈利超過973億元。


去年一年,隨著公募基金新增規模突破3萬億新高,普通投資者對基金持倉和調倉動作更加關心了。在最新一季報告中,除了招商銀行,基金持倉靠前的銀行股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持倉基金也分別有585家、414家、329家。有機構投資者對AI 財經 社表示,機構選擇標的不只是看現在賺錢多少,更重要的是未來潛力和護城河。


機構抱團行情中,投資者喜歡把每個行業的抱團龍頭稱為「XX茅台」,以體現和「股王」貴州茅台一樣的不可替代性:高壁壘、高盈利、高成長。在銀行圈,招商銀行就是那個「銀茅」。


因為零售業務轉型成功,招商銀行被標榜為「零售之王」。最近幾年,無論業績還是股價,招商銀行都實現了彎道超車,尤其在二級市場,幾家萬億規模的國有大行,要麼流通比例很小,比如建設銀行,1.73萬億總市值只有不到700億在流通;要麼大部分流通股掌握在國資手中,比如工商銀行。而招商銀行1.38萬億總市值中,有1.13萬億在外流通,A股前十大股東中除了招商局持股13.04%之外,其餘都在10%甚至5%以下。


這也意味著,除了機構不斷加倉,普通投資者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越來越多的散戶也耐不住性子加入進來。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招商銀行股東戶數已經達到41.78萬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萬多。



「銀行股的低估值是A股出了名的,但沒想到逆襲發生在疫情之後,」一位股民在投資交流群中向群友質疑,「疫情的影響這么快就過去了?」但也有投資者在群里表示已經毫不猶豫賣掉白酒買了銀行。


市場對銀行的「好感」可能源於疫情沖擊後期與初期的鮮明對比。在疫情沖擊經濟、金融讓利實體、地產調控這些壓力之下,整個銀行板塊的估值在去年降到了 歷史 低點。但從財報數據來看,大部分銀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有了轉好的跡象。到了12月,一位叫李錄的投資人徹底引爆了二級市場。


圖/視覺中國


李錄被稱為最接近巴菲特的華人,管理著巴菲特好友查理·芒格的家族資產,因為向巴菲特引薦比亞迪股票「一戰成名」。就在去年12月,李錄旗下的喜馬拉雅資本突然對郵儲銀行的港股股票動手,而且一出手就是43億港元,之後繼續加倉買到「舉牌」(目前持股5.49%)。隨後港股、A股銀行板塊異動不斷。


早在11月,李錄還調研了平安銀行。巧合的是,最近無錫銀行公布的機構調研接待記錄里也出現了李錄,同時參與調研的還有中信建投、國盛金融、匯添富基金、華泰保興基金、長江養老,這些都是國內知名的買方和賣方機構,一舉一動牽動著「韭菜」的心。


再拉長時間線,AI 財經 社發現,最近半年寧波銀行、蘇州銀行、上海銀行都有機構「拜訪」,而且都是景林、高毅、睿遠、摩根士丹利、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高瓴等大牌機構,其中寧波銀行被多家機構反復調研。細數最近半年的股價表現,這幾家銀行都排在前列。


李錄建倉郵儲銀行可能只是這次的一個導火索。雖然疫情肆虐,但去年大部分銀行還是延續了之前近3年的不良率下行周期,資產質量比疫情之前還要好,這個問題讓很多人搞不明白。但奈何眼前利好不斷,不少散戶投資者也跟著機構一起買買買。


從目前公布2020年年報和業績預報的18家上市銀行來看,在大規模核銷不良貸款之後,行業普遍實現了不良貸款率的下降,盈利也大部分實現了正增長。想想上半年「資本讓利實體1.5萬億」的要求,這些表現已經超出了市場預期。


國內的宏觀經濟持續轉好,對銀行來說也是好事兒,這是銀行基本面的主要支撐。另一方面,雖然央行表態貨幣政策不會「轉急彎」,但資金收緊的預期逐漸形成,很多人更加認定這是利空高位抱團股、利好低估值業績穩定的銀行股。不少炒股群里因此開始人心惶惶,眼看手裡的白酒、新能源等抱團股逐漸分化、「潰散」,而已經漲到2500多塊一股的真茅台又買不起,有人不想再錯過「賺錢的機會」,短短一周就買了4隻銀行股。


「我買的偏金融的基金都不知不覺20個點了。」有人在群里曬出的8月買入的某銀行ETF收益率已經達到18.34%,雖然還遠低於同期滬深300指數超過40%的增幅,但還是在2月加倉了這只基金。2月5日,連續多日大漲的銀行板塊再次「爆發」掀起漲停潮,無錫銀行沖擊漲停,有散戶投資者在群里分析:「無錫那個是賭博性質的,昨天追完就給套了,誰知道今天會漲停。」同一天,招商銀行股價也創出新高,有自稱炒股20多年的股民表示:「現在啥也不買,就買銀行,去年買的招行已經賺一倍了。」




銀行的狂歡節來了嗎?


上一次銀行股「暴動」還是在螞蟻集團IPO被喊停之後。螞蟻最大的利潤來源於支付寶這個月活超過7億人的平台,在第三方移動支付中市佔率達到55%。另外,還有超過1.2萬億的余額寶,2.1 萬億(截至去年6月底)撮合貸款中有1.73 萬億是個人消費貸款(主要通過花唄、借唄與金融機構合作發放),4217 億元是小微貸款,前者在中國個人短期消費貸款余額中佔到21.5%,流量的威力可想而知。


雖然螞蟻不斷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但左手緊握銀行、保險、保險經紀、公募、基金銷售、私募、保理、小貸8類牌照,右手則是巨大流量,「交易生金融」的模式催生了風險,也動了別人的「乳酪」。螞蟻事件之後,監管出台了一系列互聯網金融監管新規,有網友評論:銀行苦「螞蟻」久矣。


圖/視覺中國

但現在的銀行真的像資本市場所反映的那樣光鮮亮麗嗎?


「胡扯!」對於資金收緊推高信貸利率,進而利好銀行的說法,一位資深銀行研究員不以為然,「銀行目前的利好是已經發生的,就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寬松(滯後效應)。(反而)隱憂就是M1增速在放緩,宏觀經濟增速放緩。」


他認為,當前銀行類似於2018年底M1攀升、2019年春節後大漲的行情,如果接下來貨幣快速回落,銀行股的上漲空間可能就會受限。


而最需要搞清楚的問題是,銀行真的已經走出疫情陰霾了嗎?



從財報數據來看,大部分銀行受疫情的影響從去年半年報開始明顯體現出來,出現了凈利潤增速由正轉負的情況。當時有消息稱,部分銀行收到了監管部門口頭指導,要求適當調節上半年凈利潤增速。有分析稱,這對不良低、撥備高的銀行影響更小,調節空間更大,但反之可能波動明顯。


2月2日,平安銀行作為第一家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交出了一份表面亮眼的成績單,高管在業績會上高調宣布了空前規模的909.36億不良資產核銷,這一不良資產核銷規模比2019年增加了425億元。進一步剖析該不良資產核銷情況發現,其中貸款只佔了593.6億元,其餘300多億都是投資資產。而在696.11億元信用減值計提中,只有431.48億元屬於貸款減值損失計提,近265億元是投資資產計提,同期撥備覆蓋率環比降低了16.89%。這也意味著在減值准備消耗更多的情況下,釋放撥備可能為平安提供了更大的利潤調節空間。


「反正(疫情)對貸款業務影響很大,去年我們都在加班做車貸還款延期,」一位在山東省某地級縣的銀行員工直言貸款不好做,「我們主要做大車貸款,去年上半年車都沒法跑(業務),沒錢咋還款。」但這一影響,暫時還沒體現出來。


不同性質的銀行處境差異很大。「讓利1.5萬億」的要求剛出來的時候,有傳言稱銀行圈尤其幾家國有銀行要通過「降薪」來壓低成本,最後被辟謠。王偉任職於農業發展銀行一家地方支行,感受恰恰相反:「因為我們是政策性銀行,主要還是完成政策性任務。待遇沒有下降,完成任務反而還有好處。」疫情初期,王偉所在的銀行響應政策扶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產業,其中為一家生產無紡布(口罩原材料)的紡織企業以年利率2%提供了1000萬元貸款,成本比該行一般企業貸款低了約3.8個百分點。


「我們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彌補沖擊,但是沒有降薪這回事,員工收入沒有太大影響。」建設銀行某地方支行副行長也對AI 財經 社表示,即使是讓利他們也會選擇優質客戶,主要通過提供優惠利率來支持企業,這樣銀行反而能受益。中國農業銀行某地方分行一位員工也表示:「去年貸款增長比較多。疫情一來很多人不敢投資,存款有剩餘了,另一方面企業缺錢貸款需求也明顯增加,銀行會響應政策減費降本貸款給它們。」


銀行主要有兩種讓利渠道,一是對凈息差的擠壓,二是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國泰君安銀行團隊測算,凈息差每收窄5bp,相當於讓利0.12萬億元;銀行通過核銷減記,核銷前不良率每上升5bp,相當於讓利0.06萬億元。


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的介紹,2020年銀保監會通過督促銀行減少收費、支持企業重組和債轉股等方式,引導銀行讓利約4200億元;引導貸款利率下降讓利59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發放優惠利率貸款讓利460億元;債券利率下行向債券發行人讓利1200億元;兩項直達工具讓利3800億元。這些數字加在一起與當初讓利1.5萬億的計劃基本吻合。


「國內發展基本穩定,大中企業還不錯,小微企業一部分已洗牌,根據抵質押物比例、處置方式,每個銀行的業務不太一樣,具體風險也不一樣,」關於企業經營不善等帶來的潛在不良風險,廣發銀行北京分行一位負責人對AI 財經 社表示,「風險一般會遞延2-3年。」


如果滯後的風險可以在未來2-3年以後再考慮,眼下銀行還面臨兩個難題:資管新規和地產新規。


今年是延期後資管新規整改到期的最後一年,盡管各大銀行在加速推進理財子公司建設,增加凈值型產品(相對理財產品)比例,但整改壓力依然不小。截至去年年末,我國非保本銀行理財產品余額25.86萬億元,其中凈值型產品約為17.40萬億元,後者占前者的比例上升至67.29%,但達到這一比例銀行已經花了3年時間。



前述廣發銀行北京分行負責人表示,地產新規對貸款規模、營業收入都有比較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比疫情要更直接。但也有分析表示,2021年大概率是「股市小年、樓市大年」,這對銀行來說可能不是壞事。但近日,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樓市火爆的城市相繼出台調控政策,對貸款市場再次形成壓制。


估值爭議


在招商銀行股價迅速飆升的同時,市場對其估值也產生了爭議。


「招行、寧波(銀行)比較特殊。」上述資深銀行研究員直言,這類銀行並不一定嚴格遵循流動性規律。


如果從基本面分析,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屬於業務資產質量率先改善、零售業務恢復比較快的零售型銀行,興業銀行屬於受益經濟復甦後製造業的銀行,二級市場上這幾家銀行股價表現的確明顯好於大部分銀行股。


從各行業的「茅台」可以看出,高毛利的重復消耗品更容易獲得成長。招商銀行作為國內最大的零售銀行,不少招行信用卡持有者對其並不陌生,截至去年6月末,招商銀行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達到1.51億戶,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余額8.26萬億元,其中信用卡流通戶數6526.73萬戶,對應9638.73萬張行用卡,是國內最大的信用卡發放行。加上利潤增速迅猛,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機構選「茅台」的標准。


截至去年6月末,招商銀行零售金融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87.79億元,佔比53.10%,這一比例已經連續出現下滑,零售業務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其中雖然包括寧波銀行在內的城商行個人零售業務也發展較快,但在異地存款限制下威脅不大,最大的對手是平安銀行。平安銀行主打智能零售,截至去年年末信用卡流通卡量已經達到6425萬張,零售客戶數也達到1.07億戶,差距逐漸縮小。


在招商銀行零售客戶中,月日均全折人民幣總資產在50萬元及以上,以及私人銀行即月日均全折人民幣總資產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屬於高凈值客戶,市場爭奪激烈,二者在去年上半年末分別有291.79萬戶和9.1萬戶,其中私行業務資產規模2.16萬億元。同期平安銀行私行達標客戶(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資產超過600萬元)超過5萬戶,近2年年均增長1.37萬戶,私行資產規模已經突破1萬億元,增速比招行明顯更快。


另一個壓力來自監管。「不宜以消費金融擴大消費。」2月8日晚間,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到,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並表示部分金融機構忽視了消費金融背後所蘊含的風險,客戶資質下沉明顯,多頭共債和過度授信問題突出。2020年以來,部分銀行信用卡、消費貸不良率已顯現上升苗頭。



在黑貓投訴中可以看到,用戶的投訴原因包括協商還款不受理、第三方暴力催收、騷擾家人、惡意降額等等。AI 財經 社通過財報數據梳理發現,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招商銀行信用卡流通卡數分別比上年末增長了34.98%、13.04%、1.14%,信用卡交易額分別為37938.36 億元、43486.15億元、20356.57億元,增速27.74%、14.62%、-0.12%;信用卡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1%、1.35%、1.85%。去年上半年,招行不良貸款余額增加了30.53億元,其中主要就來自信用卡不良。


從收入構成來看,招商銀行有70%以上收入來自利息收入,手續費和傭金貢獻約2成,而在利息收入貢獻中,招商銀行短期貸款平均收益率大幅高於中長期貸款平均收益率,其中信用卡透支和小微貸款是主要推手。去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公司貸款、零售貸款收益率分別為4.14%、6.10%。雖然貸款規模仍有較大差距,但去年平安銀行兩項收益率分別為4.28%、7.23%,都高於招商銀行。對比反應盈利能力的凈息差,雖然在疫情影響下行業普遍出現下滑,招商銀行去年上半年凈利差、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42%、2.5%,不出意外四季度或還將小幅下滑,而平安銀行截至去年年末凈息差還能維持在2.53%。


回到資金面,盡管整個銀行板塊的估值還不算高,但分化已經非常明顯,寧波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杭州銀行都已經達到估值高位,動態市盈率、市凈率都已經超過2015年高點。在南下資金瘋狂湧入港股市場之際,招商銀行港股也不斷創出新高。但就在最近股價不斷走出新高的時候,「聰明資金」北向資金減持了招商銀行1000多萬股A股股票。


資金轉向背後,高位套現也開始頻繁發生。社保基金最近通過減持5986.7萬股中國銀行H股套現超過1.59億港元,寧波銀行原始股東之一、資本大佬鄭永剛旗下的杉杉股份清倉了寧波銀行,第三大股東雅戈爾也在近期大幅減持,套現超過100億元。

早在去年12月17日,大家人壽就賣出了1930多萬股招商銀行A股股票,持股數量降至12.32億股。自從去年7月安邦重組為大家保險以來,大家保險陸續減持了中國建築、萬科A、歐亞集團、大商股份等股票,但對招商銀行的減持還是第一次。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偉為化名)

2. 徵信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06月,余額為0,當前有逾期是什麼狀態

徵信報告是人民銀行授權辦理的具有客觀、公正性質的金融信用證明。如果對徵信報告有異議,可以去人民銀行進行申訴,置之不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建議你主動到銀行咨詢,提出質疑,要求銀行給予解釋,然後根據情況處理好信用報告遺留問題,否則對你個人發展會有不利影響。

3. 現在各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

不同銀行、不同貸款產品的貸款利率不同,且貸款利率會根據您的綜合資質進行評估,具體需以貸款系統審批為准。
平安銀行有多種貸款產品滿足客戶資金需求,不同的貸款產品貸款要求,利率,辦理流程不同。其中新一貸是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手續簡單,審批快,一般1-3個工作日完成審批,最快1個工作日放款,額度3-50萬,年齡要求23-55周歲。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貸款,進行了解及嘗試申請。
應答時間:2020-08-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4. 8家上市銀行房貸業務「踩紅線」,浦發、招行壓降,多家銀行房地產行業貸款負增長

去年年底央行、銀保監會頒布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制度,對銀行的房貸佔比作出「紅線」指標,也因此,年報季中的上市銀行是否「踩線」備受市場關注。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統計,截至4月11日,A股共計有21家上市銀行披露了年報。其中有8家上市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或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

具體來看,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渝農商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鄭州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招商銀行、興業銀行、青島銀行上述兩項指標均踩「紅線」。房地產貸款是今年的監管重點,超過「紅線」的銀行需要在2~4年內完成整改。

光大銀行金融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告訴記者,「目前壓降房地產貸款的難點主要是因為『誘惑力』大,對於銀行來說,房地產貸款額度大、期限長,有穩定的抵押品,不良率低,但隨著監管環境變化,銀行也將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改變和房企的合作模式,對製造業、小微企業、新型創新產業、綠色信貸等領域佔比將逐步提升。」

8家銀行指標超過監管上限

近期上市銀行集中發布年報。截至4月11日,A股共有21家上市銀行披露年報,其中國有大行6家,股份制銀行8家,城商行3家,農商行4家。整體來看,21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超29.5萬億元,有8家銀行「踩線」,佔比近四成。

記者注意到,在總體貸款規模大幅上漲的同時,房地產行業貸款總額增速相對而言有所減緩,其中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渝農商行、常熟銀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6家更出現了負增長。

具體來看,民生銀行在貸款總額同比增加5.47%,而房地產行業貸款卻下滑7.81%,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大幅上升22.72%;渝農商行貸款總額同比增加16.20%,房地產行業貸款卻下滑30.32%,個人按揭貸款增加24.96%。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指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制度推出後,踩線的銀行有兩個解決方法,一是壓縮分子,壓降房地產貸款規模,降低新增房地產貸款投放;二是做大分母,加大其他信貸投放力度,稀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他指出,由於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一般期限較長且單筆額度較小,因此從操作性角度來看,短期內要實現快速壓降的目的,針對房地產企業的貸款會更容易實現。

據記者梳理發現,已披露的21家上市銀行,與貸款總額的增速相比,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增速並不遜色,甚至有些大幅超過。比如江陰銀行,針對房地產企業的貸款同比減少10.24%,但個人住房貸款卻同比增長40.88%。

房地產行業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何出現分化現象?周茂華向記者分析,「二者分化主要是近年來,國內強化銀行房地產信貸監管,引導資金更多流向小微民營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同時,2020年出台房企「三條紅線」,引導房企加強負債管理;而個人按揭住房貸款上漲,主要與去年一、二線等熱點城市價格上升較快,樓市銷售活躍有關。」

3月22日,浙江省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住房信貸審慎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全面自查個人住房貸款、消費類和經營類貸款等。此前,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地下發通知要求銀行自查經營貸、消費貸情況,嚴防違規資金挪用至房地產。

與北上廣深有所不同的是,浙江發布的《通知》還指出了切實加強房地產開發貸款管理。要求各金融機構要嚴格審核房地產開發項目合規性,落實房地產開發貸款資金封閉管理要求,根據項目工程進度放款,杜絕超規模超期限放款,防止貸款資金挪用。

一位國有大行信貸人士指出,開發貸監管一直較為嚴格,浙江此次發文再次予以了強調,將規范向不合資質的企業項目發放貸款。

呂家進指出,建行將對房地產開發貸繼續實施從嚴的名單制管理,專注於為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客戶提供支持,開展項目合規審查,嚴格把關貸款的投向和項目用途。對於個人住房貸款,優先支持剛需群體,滿足人民群眾合理的一般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的需求。

近期廣州、深圳等地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額度緊張,排隊放款已成為普遍現象,除了國有大行以外,許多中小銀行的信貸經理更直接告知中介,短期內已無住房貸款額度,利率也可能逐步上升。

「銀行個人按揭貸款上限落實,不可避免導致部分超標或接近紅線的銀行個人按揭額度收緊,按揭利率存在一定上行壓力,但預計影響有限。」周茂華認為,一是銀行個人按揭佔比是個動態比例,如果作為分母的貸款擴張,個人按揭規模也可以隨之擴大;二是這個紅線出台本意不是要打壓剛性需求,對於少數額度緊張銀行其利率有一定上升壓力,對於額度充裕的銀行,尤其是樓市庫存仍高的區域,個人按揭利率將保持利率穩定甚至有降低可能;三是作為房貸利率定價「錨」的5年LPR報價利率走勢還是很平穩的。

房貸規模將進一步下降

3月22日,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總結交流經驗做法,分析研究信貸形勢,部署推進下一階段優化信貸結構工作。座談會上,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就優化調整重點領域信貸結構的主要做法作了交流發言。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實體經濟恢復尚不牢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結構仍需調整優化。

從本次會議部署的今年信貸投放重點領域看,小微企業、製造業、綠色低碳產業、科技創新等將成為今年銀行業信貸投放的熱門領域,同時,房地產金融將繼續強化嚴格管控,分析指出,今年新增房地產貸款規模有望進一步降低。

連平指出,房價漲跌與涉房貸款增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未來住房金融調控將更聚焦重點城市,突出結構性特點,而非「一刀切」。在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將持續從嚴和規范。尤其是在結構上,合理調節大中型商業銀行在熱點城市的涉房貸款,對緩解局部住房金融風險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周茂華認為,監管環境變化,銀行也將調整資產負債結構,銀行可能改變和房企合作,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在滿足監管規定同時,最大限度獲取利潤,畢竟房貸仍有吸引力;但從中長期看,銀行將逐步調整經營戰略,多元化資產負債結構,推動銀行轉型發展,銀行對製造業、小微企業、新型創新產業、綠色信貸等領域佔比將逐步提升;並更加註重特色、高質量金融服務供給,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加中間業務收入等。

長期來看,尤其是在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下,監管將引導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碳減排投融資活動的支持,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此外,銀行可能會把視角傾向於戰略型新興產業、綠色金融、民生工程、租賃住房、消費領域等符合國家戰略的領域,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5. 21金融研究:疫情之後,誰是銀行新「零售之王」

各銀行對「大零售」的爭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招行一直被銀行業界稱為「零售之王」,但零售頭把交椅的爭奪越發激烈。

例如,建行定位為「最大零售信貸銀行」。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在該行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建行零售業務貢獻度進一步提升,利潤總額佔比首次突破50%,最大零售信貸銀行地位更加鞏固。去年7月,工商銀行在北京發布「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工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第一」既包括經營規模第一,也包括經營質態第一,結構、質量、風控最優;既包括服務品牌第一,贏得客戶、同業、監管和 社會 的高度認同,也包括價值創造第一,營業貢獻和協同效應持續提升。

然而,在疫情之後,商業銀行面臨著零售業務獲客、信用卡發卡、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質量等多方面的考驗。截至6月末,5家銀行消費貸款較上年末下降,7家銀行信用卡透支規模減少,甚至1家股份制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萎縮。

疫情,正在考驗零售銀行的應對能力。

根據銀行半年報統計,2020年上半年,郵儲、招行、平安三家銀行零售金融業務收入佔比均超過50%,分別為65.99%、53.10%、55.30%;零售業務利潤佔比超50%的為建行、農行、招行、平安、江陰農商銀行,零售業務利潤佔比分別是56.71%、51.38%、53.91%、54.7%、55.09%。

受金融業向實體讓利、增加風險撥備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銀行利潤出現負增長。零售銀行業務利潤亦隨之下降,36家A股上市銀行中,19家銀行在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銀行利潤增速為負數。

6家國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已是個人銀行利潤總額佔比最高的上市銀行,個人銀行利潤總額佔比56%;建行957億元的個人銀行利潤規模也大幅超過「宇宙行」工商銀行,居上市銀行之首。

建行的零售業務利潤佔比首次突破50%。2020年1-6月,建設銀行個人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64.74億元,增幅17.36%,主要是利息凈收入增幅較大;減值損失227.17億元,增幅144.03%;利潤總額957.42億元,增幅11.47%,佔比較上年同期上升11.80個百分點至56.73%。

同期,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891.75億元,超過建行;但個人金融業務稅前利潤781.23億元,下降了6.88%,占該行利潤的41.3%,大幅低於建行。而在2019年全年,工行個人金融業務利潤總額1529.19億元,超過建行的1486.42億元。

不過,國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零售銀行收入增長最快的,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個人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1372.68億元、1113.56億元,同比增長20.32%、21.05%;個人銀行業務利潤總額分別是681.03億元、601.53億元,分別增長74.89%、18.74%。其中,農行的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已佔該行總營收的40.5%,反超公司銀行業務40%的佔比。

股份制銀行中,浦發銀行零售業務凈收入下降0.93%。浙商、興業銀行零售業務收入增速最高,分別為32.32%、22.38%。

具體來看,上半年,招行零售凈利息收入517.83億元,同比增長7.01%;零售非利息凈收入258.17億元,同比下降0.01%。其中,零售財富管理、零售銀行卡的手續費收入142.48億元、93.4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09%、下降2.23%。

招行利潤負增長主因上半年零售金融信用減值損失209.80億元,同比增加43.29%。該行上半年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332.16億元,同比下降13.28%。而從零售收入結構看,招行零售收入增速不及其他銀行,主要是個人貸款投放規模增長不及其他銀行,零售非利息收入尚未實現反彈。截至6月末,招行零售貸款佔比51.20%,較上年末下降1.4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0.81%,較上年末上升0.08個百分點。

「招行的經營風險偏好比其他銀行更低一些,因為負債端成本低,對不良的容忍度也不高,所以疫情對信用卡、消費貸產生影響之後,大部分銀行仍然會選擇居民加杠桿,但招行略偏謹慎一些。」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其餘股份制銀行中,民生、中信、光大、平安的零售銀行業務收入均明顯增長,但利潤下滑。光大、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利潤更是下滑78.95%、46.72%。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增加了信用減值損失,例如光大、平安的零售銀行信用減值損失是181.95億元、200.33億元,分別同比增加41.52%、78.04%。

從收入結構看,商業銀行零售銀行收入增加,主要來自利息,即在疫情期間逆勢加杠桿。

1-6月,光大銀行零售凈利息收入203.33億元,同比增長10.82%;零售非利息凈收入89.47億元,同比增長2.98%。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凈收入376.49億元,同比增長15.94%;零售銀行非利息凈收入196.13億元,同比增長6.24%。

城商行零售業務佔比仍較低,零售收入佔比均在40%以下。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的零售收入佔比分別是21.50%、28.84%、31.50%。寧波銀行個人業務營業收入72.08億元,佔全部營業收入的36.07%;利潤總額31.08億元,佔全部利潤總額的37.13%。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近幾年快速增長的個人貸款,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規模不及對公貸款。

今年1-6月,新增個人貸款規模最大的是農業銀行,新增個貸4378.98億元;其次為建行、工行,新增個貸規模也近4000億元,分別為3895.43億元、3863.07億元;中行、郵儲新增個貸規模分別為2967.01億元、2876.33億元。此外,招行、民生、興業個貸新增規模也均超1000億元,分別達1215.36億元、1008.15億元、1001.79億元。

然而,新增貸款中,個人貸款佔比大幅下降。此前2019年,四大行新增個貸規模佔比約50%或更高,實現兩位數增長。到2020年上半年,這一比例降至40%以下。此外,交行新增貸款中,個貸佔比自2019年的27%下降至17.8%;郵儲個貸新增佔比也自65.44%下降至59.99%。

作為業內零售標桿的招商銀行,個貸佔比也迅速下降,新增規模低於對公貸款。2019年,招行新增個人貸款4309.48億元,占當年新增貸款的66.99%,這一比例在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中最高。2020年上半年,招行個人貸款新增規模佔比下降至35.66%。

股份制銀行個貸佔比也大幅下降。2019年,中信、浦發、民生、興業、光大、平安的個人貸款新增佔比分別達65.35%、45.46%、43.20%、55.88%、36.88%、65.64%,但到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中的個人貸款佔比分別降至10.74%、22.72%、3.63%、31.70%、16.21%、36.02%。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冠疫情影響下,個人消費類貸款投放有所放緩,同期在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小微等對公貸款投放則創下 歷史 紀錄。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受疫情影響,很多個人貸款的投放出現困難。比如個人經營、線下消費、購房行為都被嚴重影響,甚至是凍結狀態。所以,上半年信貸投放結構中個人貸款佔比很低。到了5-6月,很多地方已經陸續恢復。

與之同時,披露消費類貸款的14家上市銀行表現不一,5家銀行消費貸款較上年末下降。

個人消費貸款投放方面,2020年1-6月,新增規模最大的為郵儲銀行,較上年末增加1858.62億元,增幅9.21%。個人消費貸款增幅最大的為建設銀行,建行也是個人消費貸款規模最大的銀行,規模為2558.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95%。

中信銀行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僅次於建行,為1937.10億元,規模較上年末下降5.73%。工行個人消費貸款1704.4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59%。農行個人消費貸款規模1808.65億元,增長7.63%。

在個人消費貸款領域,一些城商行的消費貸投放規模已超股份制銀行。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分別為1718.86億元、1610.96億元、1470.03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減5.60%、-7.98%、3.62%。

與之相比,股份制銀行中,光大、招行、民生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分別為1420.23億元、1310.05億元、953.83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05%、5.91%、5.81%。平安銀行的個人信用貸款「新一貸」余額1479.8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0%。

疫情之後,信用卡貸款也正在恢復。14家大行、股份行信用卡業務中,上半年50%的信用卡貸款增幅為負。

信用卡貸款規模最大的建設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為7745.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1%;其次為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兩家信用卡貸款余額6577.75億元、6522.3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97%、2.80%。再次為平安銀行,為5125.0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2%。

今年上半年,信用卡貸款規模下降最大的是中信銀行,余額4807.38億元,較上年末減少6.52%。浦發銀行信用卡貸款3938.8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56%。信用卡貸款增幅最大的為興業銀行,余額3794.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4%。興業銀行信用卡交易量較去年同期逆勢增長19.78%,累計實現交易金額超1.08萬億元。

個人貸款投放大頭仍在房貸,但增速已經放緩。例如,工行、建行、農行、中行、郵儲、交行個人住房貸款分別增加3202.77億元、2860.62億元、2593億元、2126.22億元、1440.12億元、613.80億元,增幅分別是6.2%、5.39%、6.23%、5.94%、8.47%、5.41%。招行、中信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新增922.26億元、550.00億元,較上年末增幅8.30%、7.23%。

在個貸中,各家銀行增速最快的是個人經營性貸款。在政策鼓勵普惠金融業務的背景下,一些銀行將部分或全部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放在零售業務條線,列入個人經營性貸款口徑。

四大行中,工行、農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幅均超20%。截至6月末,工行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加892.63億元,增長25.8%,主要是經營快貸、e抵快貸等普惠領域線上貸款產品快速增長所致。農行半年報稱,積極支持個私小微企業復產復工,加大普惠貸款投放,個人經營貸款3287.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4%。

在個人貸款口徑下的小微企業貸款中,民生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規模仍為最大,截至6月末余額4845.5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41%。其次為招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4465.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4%。

零售銀行業務中,代發工資始終是第一大獲客來源。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商業銀行也面臨如何繼續維持獲客能力的考驗。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個人銀行賬戶117.95億戶,較上季度末增加3.50億戶,環比增長3.06%,增速較上季度末上升1.63個百分點。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達8.42戶。

從銀行披露的獲客情況看,農行個人客戶8.47億戶,超過工行的6.64億戶。截至2020年6月末,工商銀行個人客戶6.64億戶,增加1403.0萬戶,其中個人貸款客戶數1437.4萬戶,增加36.1萬戶。農業銀行個人客戶總量達到8.47億戶,較上年末增加928萬戶;借記卡累計發卡10.77億張,較上年末增加0.18億張。不過,建行、中行未披露該行個人客戶總體規模。建行僅表示,於6月末的金融資產5萬以上客戶較上年末增加219萬人,個人客戶金融資產總量實現較快增長。借記卡在用卡量11.62億張。

10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中,4家股份制銀行個人客戶數破1億。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最多,達1.51億戶。

截至2020年6月末,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1.51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上年末增長4.86%;中信銀行個人客戶總數1.06億戶,較上年末增長3.77%;光大銀行零售客戶達到1.14億戶,比上年末增加1345.50萬戶,增長13.34%。平安銀行零售客戶數約1.02億戶,較上年末增長4.7%。

其餘股份制銀行中,截至2020年6月末,浦發銀行個人客戶(含信用卡)達到8882.1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32.87萬戶;興業銀行零售銀行客戶(含信用卡)8128.78萬戶,較上年末增加250.46萬戶;民生銀行零售戶數7744.9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00.06萬戶;華夏銀行個人客戶總數2833.0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31%,貴賓客戶446.0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68%。

已有銀行零售獲客出現萎縮。截至6月末,浙商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447.91萬戶,較年初下降5.63%;個人優質客戶71.21萬戶,較年初增長3.19%;月日均金融資產600萬元及以上的私行客戶數10719戶,較年初增長26.40%。

多家股份制銀行財報顯示,中高端零售客戶(業內一般對應招行金葵花標准,為個人日均AUM在50萬元及以上)大幅增長。

其中,截至6月末,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戶291.7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0.21%。中信零售中高端客戶97.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9.22%。光大中高端客戶比上年末增長14.75%。民生悠然(個人AUM為日均30萬元及以上)及以上客戶數123.4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7.52萬戶。平安銀行財富客戶88.27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3%;私行達標客戶(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資產超過600萬元)5.1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6.7%。

從零售獲客看,招行將零售獲客歸因於數字化轉型。招行中報指出,一季度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零售獲客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伴隨著復工復產加速,特別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對線上服務的有力支撐,零售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得到了高效的響應與保障,零售獲客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好轉,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快速增長。

中信銀行代發工資獲客增長較快。截至6月末,該行通過公私聯動實現有效代發工資客戶數532.09萬戶,較上年同期增長37.20%;有效代發額1966.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71%;對應客戶零售管理資產2302.24億元,實現對公基礎客戶新增1145戶。

城商行中,北京銀行零售客戶數2255萬,較年初增長61萬戶;寧波銀行個人客戶1451萬戶,比年初增長5%;上海銀行零售客戶數1705.45萬戶,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5.90%。南京銀行零售客戶總量突破2000萬戶。

問題在於,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銀行零售客戶數的增長,原因之一是,不少銀行通過與互聯網公司、手機廠商等線上合作開立以Ⅱ類、Ⅲ類銀行賬戶為基礎的電子錢包功能。對銀行來說,Ⅰ類戶才是主銀行賬戶首選。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業的網點增速在過去五年快速下滑,並且在2018年首次出現增速為負的情況。綜合眾多銀行近期年報,大部分傳統銀行的零售客戶數量、凈收入增速均持續放緩;新客轉化困難、老客運營不暢是零售銀行發展的主要痛點。

近年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已成為零售銀行轉型的核心指標之一。一方面,銀行可以此獲取手續費和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符合輕型銀行轉型方向;另一方面,AUM也可派生出低成本存款。

今年上半年,部分銀行零售客戶總資產(AUM)逆勢增長。招行、平安、光大銀行AUM增幅均超過10%。國有大行中,工行、交行、郵儲,以及股份制銀行中的中信、浦發、興業、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股份制銀行AUM增長,主要來自公募基金代銷規模猛增。招行、中信、平安、興業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同比增幅分別達207.03%、445.68%、184.0%、332.89%。

六大國有銀行AUM增長維持在個位數。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個人金融資產(AUM)總額15.5萬億元,較上年末的14.6萬億元,增長約6%。其中,工行個人存款11.5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代理銷售基金、代理銷售個人保險分別為3341億元、73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8%、-30%。

交通銀行未披露規模數據,截至6月末,交行管理的個人AUM較上年末增長8.17%;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1.12%;非貨幣基金銷量同比增長207.08%,基金類產品AUM規模較上年末增長30.05%。

郵儲銀行AUM規模10.7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約6.9%。其中,個人存款、個人理財余額分別達8.61萬億元、8476.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8.28%;代銷非貨幣基金、代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信託計劃734.05億元、215.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42.98%、45.14%。

股份制銀行中,AUM規模最大的是招商銀行。截至6月末,招行管理AUM余額8.2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6%。原因是零售獲客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好轉,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快速增長。

其中,招行零售客戶存款余額、零售理財產品余額分別是1.84萬億元、2.10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9.96%、11.58%;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實現代理信託類產品銷售額、代理保險保費分別為2567.09億元、2109.01億元、437.44億元,分別增長207.03%、9.31%、-10.75%。

雖然招行上半年零售收入增長較低,但該行的策略是做大資管規模。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表示,8萬多億元的AUM就像一個蓄水池,各種資產包括理財、基金、保險、信託、存款等,隨著客戶資產配置不斷地轉化,一定會沉澱出一些活期存款。

股份制銀行中,AUM增速最快的是平安銀行。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AUM為2.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1%。其中,個人存款余額6427.9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739.94億元,同比增長184.0%。

光大銀行AUM規模達1.88萬億元,增長10.46%。其中,零售存款余額8430.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22%。光大銀行未披露代銷規模,從業績收入情況看,該行上半年實現個人財富管理手續費凈收入38.25億元,同比增長62.37%。其中,代理理財收入、代理信託收入、代理基金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17.03%、60.75%、32.52%。

中信、浦發、興業、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中信、興業銀行個人AUM規模大致相當,均在2.26萬億元左右,規模分別較上年末增長7.54%、5.71%。興業銀行個人存款余額7085.2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39.20億元。基金產品銷售、標准凈值型期限型理財產品銷售分別是618.28億元、13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2.89%、126.90%。浦發銀行個人AUM規模2.2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17%。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實現34.25億元,同比增長25.05%。浙商銀行個人AUM余額5217.36億元,較年初增長6.58%。

城商行中,截至6月末,寧波銀行個人客戶AUM總量4913億元,較年初增加521億元。其中儲蓄存款1874億元,較年初增加282億元;基金保有量328億元,較年初新增222億元。

這些銀行中,私人銀行AUM增速尤其快於其他財富客戶。

截至6月末,第一大私人銀行——招行私人銀行(私行標準是個人AUM為1000萬元及以上)客戶AUM總資產24973.9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94%;戶均總資產2743.36萬元,較上年末增加11.70萬元。其次是工商銀行私人銀行(私行標準是個人AUM為800萬元及以上),管理資產18299億元,增長17.7%。

此外,建行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16743.3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93%;中行私人銀行管理資產余額1629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256億元。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私人銀行AUM分別為9230.55億元、6487.61億元、4268.2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8%、13.04%、14.22%。(本文摘自《中國金融業發展趨勢報告(2020)》,該報告將於2020年11月10日-11日召開的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對外發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6. 為什麼撥打光大銀行95595電話提示空號

如您所在地區沒有光大銀行網點,直接撥打95595會提示空號。請您直接撥打4007888888、4001000000按照語音提示轉接人工服務。提示您:每日22:00-次日07:00期間為夜間服務,僅受理境外來電、掛失等緊急服務。
光大銀行成立於1992年8月,總部位於北京,截至2019年6月底,中國,分行1267家,比年初的新分行多15家,實現了國內省級行政區域服務網路的全覆蓋,機構網點遍布全國136個經濟中心城市。
為響應「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光大銀行在香港,首爾,悉尼和盧森堡設立了分支機構,以加快布局的國際化進程。在《銀行家》雜志2018年發布的「世界1000大銀行」排名中,光大銀行排名第39位。
截至2020年6月底,光大銀行製造業貸款余額達到2444億元,比年初增長11.32%。今年累計投資超過1200億元,新增貸款加權利率比上年下降57BP。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693億元,比年初增長23.58%。今年累計貸款突破250億元,新增貸款加權利率比上年下降91BP。
拓展資料:
光大銀行的優勢還體現在光大銀行人工智慧的具體應用領域
1.明智的投資
2019年5月6日,光大銀行在手機銀行APP上正式推出「財富體檢」功能,為客戶提供「資產檢查、資產配置」的在線新服務。該模塊主要實現為客戶挖掘隱性財富風險和防範財富風險的功能,為客戶提供定製的資產配置服務。
據了解,在智能投資業務領域,光大銀行通過歷史數據回測積累了大量數據和客戶案例,並通過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和大數據分析、金融量化模型和機器智能演算法對客戶的財富狀況進行綜合診斷,使客戶對其資產和風險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調整資產比率。
此外,光大銀行還有一個智能投資與照護服務平台——陽光AI投資,主要面向普通個人投資者,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全球資產配置服務,具有風險評估、一鍵式購買、智能調倉、售後服務報告輸出等功能。
2.智能風險控制
在風險控制領域,光大銀行利用金融技術加強風險管理,並引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以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和應對能力。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數據挖掘,優化審批、監控、預警和採集功能,覆蓋貸前、貸中、貸後審批全過程。此外,光大銀行智能風險控制系統還可以訪問銀行外的各種數據,如政府、場景、第三方徵信等,實現了電子商務、社交,旅遊、教育、醫療等各種消費場景的金融和互聯網數據訪問。
通過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創建新光大銀行已經將目標應用於許多風險控制環節,如欺詐檢測、風險評估、用戶畫像和預警收集。
光大銀行的優勢就是上述內容,接下來談談光大銀行的特點則是理財。雖然有一句話是說零售產業注重招商引資,但是光大銀行理財收益和風險比在市場上優於大部分銀行,受到了很多零售產業的青睞。首先,光大銀行是第一個發行銀行理財產品的銀行。其次,光大銀行多年來在銀行綜合財務管理能力排名第一。除了金融管理,光大銀行的另一個特點是投資銀行業。光大銀行在業務量和協會席位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7. 招聯金融里的興業消費金融

近期,多家銀行和上市公司披露了其控股或合資的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業績。據了解,目前國內成立的消幣公司有30家,其中包括蘇寧消費金融在內的銀行系(即最大股東為銀行)消幣公司有20家。截至今日,已有招聯、興業、即刻、小米、金尚、湖北、陽光、中郵、中行、中原、哈爾濱、盛銀、海爾、金誠等14家消費金融公司披露了2021年的「吸金」能力。

從營收規模來看,2021年,上述14家公司中,招聯營收突破150億元,隨即突破100億元,興業83.91億元緊隨其後,位列前三。其次是中國郵政和中國銀行,營收超過50億元;中原近36億元的營收排名第六,海爾20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七。

從營收增速來看,2021年海爾消費金以較上年76%的同比增長排名第一,中原消費金以70%的增速排名第三,湖北消費金以59%排名第三。

從盈利能力來看,智聯招聘30.63億元的凈利潤仍然位居第一,興業22.3億元的凈利潤位居第二,即刻13.82億元的凈利潤位居第三。其次是中國郵政和中國銀行,凈利潤分別為12.29億元和8.4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和陽光金消2021度實現虧損。小米小金目前處於14家小金公司的末尾,營收未披露,凈利潤只有368萬元。

凈利潤增速方面,湖北、小米、盛銀、中郵、即刻現金分別增長470%、236.4%、233%、206%、94%。

資產規模上,招聯、興業、即刻仍在前三。其中,招聯和興業的總資產接近1500億元,而招聯和興業的總資產都在610億元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年化利率24%的調整仍有較大壓力,未來小金公司的利潤空間可能會進一步收窄,行業對優質客戶的爭奪無疑會更加激烈。如何做好精細化、流程化運營,留住優質客戶,進一步拓寬消費場景搶新用戶,將是蠢運察各類消費金融公司在未來競爭中面臨的長期挑戰。

介紹以下14家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業績:

招募消費金融

2021年,招聯消費金融收入159.33億元,比上年的128.16億元增長24.3%;凈利潤30.63億元,比上年的16.68億元增長83.6%,利潤增速驚人。

截至報告期末,招聯消費金融總資產為1496.98億元,比上年末的1083.11億元增長38.2%;總負債達1356.61億元,較上市期末的972.84億元增長39.4%。

此前三年,招聯的消費金融收入和凈利潤增速有所放緩,但其2021年的凈利潤卻實現了「突飛猛進」。2018年至2020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69.56億元、107.4億元和128.16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別增長54.4%和19.33%;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2.53億元、14.66億元和16.68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別增長17%和13.78%。與2020年相比,其2021年收入僅增長24.3%,但凈利潤卻激增至83.6%。

興業消費金融

截至報告期末,興業消費金融資產總額617.9億元,同比增長38.67%;貸款余額580.56億元,同比增長41.86%。實現營業收入83.91億元,同比增長29.78%;凈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65.14%。以此計算,興業消費金融下半年營收45.22億元,凈利潤8.8億元。與上半年相比,其收入環比增長16.9%,凈利潤環比下降14%。

即期消費金融

2021年,即刻消費實現營收100.1億元,同比增長31.6%;凈利潤為帶茄1.382

隨即,消費在2016年至2018年連續完成三次增資擴股,目前注冊資本達到40億元。消費開放後立即發展勢頭迅猛,2016年成功扭虧為盈。2017年出現大的業績爆發,營業收入46.68億元,是上年的13.4倍;實現凈利潤5.78億元,是上年的88.6倍。2018年,即刻消費收入同比增長近一倍,達到82.39億元,凈利潤也達到8.01億元;然而,從2019年到2020年,原本快速增長的即期消費戛然而止。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年出現凈收入雙負增長。兩年營收分別只有89.99億元和76.04億元,而凈利潤分別為8.53億元和7.12億元。

小米消費金融

根據重慶農商行2020年中期報告,

小米消金自成立之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虧損了906.9萬元,截至2020年年底,報告悄孫期內實現凈利潤109.4萬元,成功扭虧為盈。2021年上半年,小米消金總資產增至46.91億元,凈虧損約6532.7萬元。

事實上,2021年前三季度,小米消費金融均出現虧損。重慶農商行2021年三季報在「享有聯營企業利潤的份額」一項中虧損164.4萬元,累計虧損2124.2萬元,按30%股份比計算,小米消金2021年三季度虧損548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7080.7萬元。

陽光消費金融

截至2021年末,陽光消費金融總資產118.73億元,凈資產10.12億元,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1.08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正式員工104人,其中管理類6人、業務類70人、支持保障類28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佔比100%。

據此計算,2021年下半年,陽光消費金融實現凈利潤約1.51億余元,環比增長455%。較2020年相比,實現扭虧為盈。

中銀消費金融

2021全年,中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53.46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為8.44億元,同比增長85.5%。報告期末,中銀消費金融資產合計543.26億元,負債合計464.65億元。2020年,中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43.1億元,凈利潤4.55億元。

其中,2021年上半年,中銀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23.4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1.30億元同比增長10.23%;實現凈利潤5.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1億元同比增長426.73%。其資產合計378.94億元,負債合計299.41億元。

中原消費金融

2021年,中原消金實現營業收入35.95億元同比增長,客戶數量增加426.01萬戶,累計為1517.79萬客戶提供服務。報告期內,中原消金放款金額為645.44億元,累計放款金額為1688.78億元;截至2021年末,貸款余額為251.7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8.72億元,放款突破1887萬筆,累計放款突破5050.53萬筆。公司共有員工469人。

據中原銀行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末,中原消費金融公司累計放款金額為人民幣1351.55億元;貸款余額為人民幣236.14億元,較年初新增貸款余額為人民幣43.14億元。

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5.6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37億元,增幅為50.72%;上半年報告期內,放款突破1,158.85 萬筆,累計放款突破4322.37萬筆;新增客戶數241.39萬戶,累計客戶數為1333.17萬戶。

2020年,中原消費金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1.09億元,較上年的12.2億元增長78.87%。

哈銀消費金融

哈銀消金是全國第19家開業、國內首家獲互聯網巨頭戰略投資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截至報告期末,哈銀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5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哈銀消金資產總額人民幣136.58億元,同比增長19.88%;貸款余額人民幣130.40億元,同比增長23.05%;營業收入人民幣9.60億元;累計服務人次超過2,900萬人次。

2021年上半年末,哈銀消費金融貸款總額達132.95億元,凈利潤6100萬元。2020年,哈銀消費金融貸款余額105.97億元,不良貸款率顯示低於2%,未披露當年盈利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銀保監局披露,2021年,哈銀消費金融投訴總量163件,上期數據為37件,同比增幅達340%。

盛銀消費金融

盛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東北地區首家消費金融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盛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總資產人民幣48.04億元,貸款余額人民幣39.17億元,累計服務客戶479.03萬人。

2021年,盛銀消金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7.10億元,撥備前利潤人民幣1.50億元,不良貸款率0.74%。其中,2021年上半年,盛銀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4.02億元,撥備前利潤人民幣1.10億元。

2020年,盛銀消金營業收入為6.9億元,同比增長104%;凈利潤僅為0.45億元,同比下滑33.8%。2019年,盛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為3.38億元,同比增長1866%;凈利潤0.68億元,同比增長786%。

海爾消費金融

海爾消金總資產155.52億,實現營業收入20.64億元,相較於2020年的11.75億元,同比上升75.66%;實現凈利潤1.91億元,相較於2020年的1.23億元,同比上升55.28%。根據上半年業績計算,2021年下半年,海爾消金營收為13.32億元,環比增長82%,凈利潤為1.14億元,環比增長48%。自開業來,海爾消金已連續7年保持盈利。

2021年度,海爾消費金融流動資產153.47億元,其中:現金和現金等價物3.13億元。2021年營業支出為18.5億元,較2020年的10.66億元同比增長73.5%。綜合收益總額1.91億元,上年度為1.23億元。

晉商消費金融

2021年,晉商消金營業收入為5.5億元,較上期的5.46億元同比微增0.7%;凈利潤為6093.77萬元,較上期的5418萬元同比增長12.5%。截至2021年期末,晉商消金資產合計78.9億元,負債合計70.94億元。

湖北消費金融

湖北消金營業收入7.29億元,較上期的4.6億元同比增長58.5%;凈利潤為9319.94萬元,較上期的1632.76萬元同比增長470%。湖北消金資產合計110億元,負債合計95.6億元。

湖北消金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363億元,凈利潤5080萬元。這也意味著,湖北消金下半年營收為3.93億元,環比增長約17%,凈利潤為4239.9萬元,環比下降16.5%。

中郵消費金融

中郵消費金融實現營收56.86億元,同比增長16.92%;實現凈利潤12.29億元,較2020年的4.02億元增長205.7%。截至去年末,中郵消費金融資產總額突破400億大關,至444.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63%。

錦程消費金融

據成都銀行2020年年報,截至年末,錦程消金資產合計88.17億元,負債合計76.92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11.25億元;2020年,其實現營收7.5億元,同比增長約40%,實現凈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約27%。2016年至2019年,錦程消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7億元、1.56億元、2.30億元和5.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75億元、0.61億元、0.76億元和1.66億元。

相關問答:國內十大催收公司排名都有哪些?那個效率很高呢?

青島聯信集團是一家不錯的催收公司,旗下有DCA國際催收平台,可以找到各國的催收律師,針對海外的欠款也有針對性解決方法。

相關問答:網路、美團、微博、支付寶、京東這些網貸催收給個排名?

1.美團:逾期第一天就開始催收,下午沒見還款就授權第三方公司開啟恐嚇模式,並且聯系緊急聯系人或單位電話。

2.分期樂:逾期第一天只是簡訊溫馨提示,第二天開始電話提醒,第三天開始上午下午各一個電話提醒,一周左右開啟授權第三方恐嚇騷擾。

3.微粒貸:前三天基本不催促,一周後基本每天一個電話,半個月後上午下午開始軟磨硬泡,第16天左右開啟第三方威脅上門。

4.招聯金融:逾期後一周基本上沒有電話騷擾,一周後基本上是一天一個電話,半個月後基本上一天3~5個電話+簡訊轟炸,直至還款完成。

5.支付寶(借唄、花唄、網商貸):逾期半個月基本上只是簡訊溫馨提示,半個月後第三天,直接授權第三方聯系緊急聯系人,直至還款完成,一個月後基本不催了。

6.京東(金條、白條):基本上一逾期就開始電話提醒,一周左右電話騷擾+簡訊轟炸,半個月後直接通知緊急聯系人或威脅上門。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切身經歷,總的來說美團、分期樂、京東催收最瘋狂,貸款需謹慎,還款傷身體。

8. 央行銀保監會祭出重大政策:房地產貸款再迎「兩道紅線」

2020年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祭出重大政策——為各大銀行發放房地產貸款規模及佔比設置了「兩道紅線」。

為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的能力,防範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健性,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兩個上限,對超過上限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置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值得指出的是,根據通知,為支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夏丹認為,通知體現了對金融、地產兩個市場防風險和穩市場的考慮。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強化房地產金融監管,是堅持「房住不炒」的一個環節;對於金融市場而言,防止樓市風險向金融領域傳導,有利於金融系統穩健發展。

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房地產貸款「兩個上限」

12月31日當日,央行、銀保監會在就該通知舉辦的答記者問中表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指,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於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相應上限。

這個「上限」設定,綜合考慮了銀行類型、存量房地產貸款業務現狀及未來空間,分檔設定。

第一檔為中資大型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

第二檔為中資中型銀行,包括招商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進出口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27.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20%。

第三檔為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包括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大中城市和城區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2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17.5%。

第四檔為縣域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17.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12.5%。

第五檔為村鎮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1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7.5%。

同時,為體現區域差異,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可以有適度的彈性,並設置了過渡期,以保證政策的平穩實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根據通知,2020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2年;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4年。

通知強調,當前超出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過渡期業務調整方案;符合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穩健開展房地產貸款相關業務,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密切監測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業務開展情況,對異常增長的將督促採取措施及時予以校正。

為支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目前,人民銀行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住房租賃金融業務有關意見,並建立相應統計制度,屆時對於符合定義的住房租賃有關貸款,將不納入集中度管理統計范圍。

2021年房地產貸款投向比例或收縮

長期以來,房地產貸款被銀行看作優質資產。從目前各大銀行投向房地產貸款的規模來看,部分銀行恐怕已觸及「紅線」。

根據上市銀行財報,截至2020年6月末,36家上市銀行房地產業貸款余額達7.04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7201.78億元,增幅為11.4%。

從上市商業銀行類別來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行對房地產業貸款的投放力度較大。截至2020年6月末,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房地產業貸款余額合計分別為3.66萬億元和2.71萬億元,分別占房地產業貸款總額的52.02%和38.46%。

與此同時,房地產違規放貸屢禁不止。2020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深圳支行、上海總部相繼突擊嚴查「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情況。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郭樹清表示,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

這一切,都意味著房地產金融風險防控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建立,無異於給各大銀行投放房地產貸款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都設置了一道「安全閥門」。「有利於市場主體形成穩定的政策預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答記者問時表示。同時,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內在約束,優化信貸結構,支持製造業、科技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小微、三農等薄弱環節融資,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具有非常好的導向作用,後續各大銀行在房地產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投放規模及比例方面都會進行調整,以更好地貫徹房住不炒,有利於更好地規范明年房貸領域,防範違規放貸,尤其是消費貸,同時也防止一些即便是合規的貸款過多地流入房地產,將更多資金導入其他領域,尤其後疫情時代急需發展的新興產業、領域。」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置評道。

9. 中國銀行如何查詢貸款余額

您可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貸款管理-貸款查詢」查看。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閱讀全文

與2020年6月底金融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那些網站貸款不查徵信 瀏覽:387
個人小額信用貸款利率 瀏覽:411
菏澤異地公積金貸款資料 瀏覽:751
國家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65
平陽縣農村貸款 瀏覽:207
一年時間貸款利率上漲太快了 瀏覽:160
2019年貸款80萬30年月供多少 瀏覽:822
大學生在網上貸款 瀏覽:161
公積金貸款辦理過戶 瀏覽:610
不需要銀行卡預留手機驗證碼的貸款6 瀏覽:126
政府擔保貸款的企業 瀏覽:266
手機打開網路就給發貸款信息嗎 瀏覽:640
全國銀行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795
農村可以申請裝修貸款嗎 瀏覽:788
公司減資有銀行貸款未還完 瀏覽:45
做信用卡貸款工作怎麼樣 瀏覽:381
利群小額貸款 瀏覽:964
日照市2019年存貸款余額 瀏覽:836
銀行貸款未還擔保人後果 瀏覽:474
夫妻二人公積金貸款余額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