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2019年6月全國貸款余額

2019年6月全國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3-09-16 15:28:13

㈠ 中國工商銀行簡介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國家副部級單位。中國工商銀行的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信貸資金管理,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10位。 2018年6月20日,《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發布,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4位。

2018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榜單,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1位。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26位。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43位。2019年6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等8家銀行首批上線運行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

2019年7月,入選2019《財富》世界500強,排名26。

(1)2019年6月全國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進入21世紀以來,工行境外機構的競爭發展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境外機構總資產從2000年的36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1320億美元,撥備後利潤從3400萬美元增至13億美元,除個別當年新設機構外,其他境外機構均實現盈利,境外機構資產和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9%左右。

資產質量穩定改善,不良資產率從2001年的4.49%降至2011年的0.19%。2011年,工行境外機構凈資產收益率(ROE)平均為12.4%,回報水平超過一些歐美大銀行;人均資產1.4億元人民幣,人均凈利潤87萬元人民幣,超過全行平均水平,體現出較高的經營效率。

2009年11月,在我國首次召開的國際監管聯席會議選擇工商銀行作為評價對象,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對工行的穩健經營成績給予了較高評價。境外機構發展從孤島狀態到納入全球一體化平台,科技優勢充分發揮。

2003年,工行明確提出「要建立客戶、業務、技術、信息的統一平台,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網路結構;加快海外數據中心建設,實現海外與國內數據中心對接」的發展目標。2006年,工行在中資同業中率先啟動了自主研發的FOVA系統建設。

功能覆蓋存款、貸款、匯款、銀行卡、網上銀行、國際結算、貿易融資、金融市場等多個領域。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目前FOVA系統已在34家境外機構成功投產,覆蓋除工銀亞洲外的全部境外機構。

工行還從2005年開始積極推動境外機構單證業務集中處理,目前全部境內外機構的國際結算單證業務均已上掛總行單證中心,國際業務集約化經營水平領先國內同業。

㈡ 監管出手!有銀行呼籲客戶辦理房貸提早還款業務

房住不炒」政策下,房地產金融政策仍在收緊。 9月27日,三位銀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有大行收到通知,監管機構近期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壓降、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房地產貸款規模。此外,部分銀行反饋個人按揭貸款額度緊張,已有銀行呼籲客戶辦理房貸提早還款業務,以騰挪房貸額度。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監管年初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貸款不能超過全部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這一比例或為30%左右,但未見到發文。另一城商行人士表示,央行要求大行壓低按揭貸款等房地產貸款余額,但未見到相關發文。但也有另一家大行總行人士表示,該行內部討論了信貸規模,但對貸款結構暫無有新的要求。

根據記者測算,若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降至30%,該比例水平大致相當於2015年房地產去庫存政策推出之前的比例水平。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後,房地產貸款新增佔比自2015年的30.6%,猛增至2016年的44.8%,到2019年末降至34.0%。

「金九銀十」仍控房貸

「金九銀十」本是樓市旺季,但部分銀行信貸額度緊張。

9月27日,有廣州按揭公司人士反饋稱,目前農行、郵儲、招行等個人按揭貸款額度比較緊張,部分LPR基準利率加點20BP的放款較慢,LPR加點30BP仍正常放款。

今年樓市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半年大幅下降,疫情之後,房地產銷售迅速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9848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月單月銷售額同比增長27.1%,增速繼上月後再創近兩年新高。部分城市銷售已經提升,8月北京商品住宅銷售面積99.3萬平方米,環比上升48.5%,同比上升了84.2%,創下2017年以來單月銷售面積的新高。

在樓市銷售有所火爆的情況下,一些銀行反而呼籲客戶提前償還按揭貸款。

9月27日,有在深圳的持有按揭貸款的人士表示,近期收到按揭貸款銀行簡訊通知,呼籲客戶提前還貸,銀行為個人貸款提前還款有了綠色通道,辦理房貸提前還款業務可享受免等待一個月、即時辦理服務。

究其原因,「要壓降涉房貸款規模。」一位華南地區大行人士表示,包括個人按揭貸款、房地產開發性貸款,監管對涉房貸款規模增長有要求,如果其他貸款增速規模跟不上要求,涉房貸款就需要騰挪規模。一位華東城商行人士表示,去年以來的監管合意貸款中,對涉房貸款規模佔比一直有要求,增速不能太快。

近三年,銀行業涉房貸款佔比不斷下降。去年全國新增涉房貸款佔比約34%,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佔比下降至約24.7%。

此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2019年與2016年相比,房地產貸款增速下降了12個百分點,新增房地產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下降10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央行《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數據測算,2019年全年,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全年增加5.71萬億元,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34.0%。2020年上半年,人民幣房地產貸款新增2.99萬億元,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24.7%。其中,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約7500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新增約2.29萬億元。

多家大行新增涉房貸款降至30%以下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20上半年,六大國有銀行的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均有所下降。除了中國銀行,其他國有大行的新增涉房貸款佔比均已調整至30%以下。

2020上半年,中國銀行新增涉房貸款共3563.15億元,其中房地產業貸款1236.64億元,個人住房貸款2326.51億元,新增涉房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36.68%,為六大國有行中新增涉房貸款佔比唯一超過30%的銀行。

雖然新增涉房貸款佔比仍高企,但與2019年相比,中行的涉房規模已有所壓降。2019年年末,中行新增涉房貸款6165.79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49.35%,佔比居六大國有行首位。到2020年6月末,中行新增涉房貸款規模減少2602.64億元,佔比下降12.66個百分點至36.68%。

建設銀行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最低,佔比下降幅度也最大。2020上半年,建設銀行新增涉房貸款3798.99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26.18%,與2019年年末6020.35億元的新增涉房貸款相比,佔比下降22.38個百分點。

其他國有大行中,工商銀行新增涉房貸款3624.28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29.85%,比2019年年末下降16.86個百分點;農業銀行新增涉房貸款3220.59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27.11%,比2019年年末下降14.02個百分點;交通銀行新增涉房貸款1176.13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27.66%,比2019年年末下降11.42個百分點;郵儲銀行新增涉房貸款1564.5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30.86%,比2019年年末下降11.58個百分點。

股份制銀行的新增房地產貸款情況則分化明顯。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4家股份行的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超過30%,其中,浦發銀行佔比高達49.31%,平安銀行佔比更是突破50%。

具體來看,浦發銀行新增涉房貸款1036.28億元,其中,新增個人住房貸款771.69億元,新增房地產業貸款264.59億元。新增涉房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49.31%,與去年年末相比上升3.92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佔比最高,上升幅度最大。根據統計,平安銀行新增涉房貸款963.25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52.01%,與去年年末相比上升5.06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的新增涉房貸款佔比雖也有所上升,但在股份行中仍佔比最低。2020上半年,光大銀行全部新增貸款2093.58億元,其中新增涉房貸款473.29億元,佔比22.61%,與去年年末相比上升4.63個百分點。

地產金融嚴監管態勢繼續

監管層面,房地產金融仍維持「嚴監管」態勢。此前,銀保監會表示開展30多個重點城市房地產貸款專項檢查,住建部和央行也發布房地產企業融資「三道紅線」要求。

9月14日,銀保監會銀行檢查局副局長朱彤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貫徹。持續開展30多個重點城市房地產貸款專項檢查,壓縮對杠桿率過高、財務負擔過重房企的過度授信,加大對「首付貸」、消費貸資金流入房市的查處力度,引導銀行資金重點支持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購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余額穩步增長,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得到有效遏制,助推房地產民生屬性逐步回歸。

7月24日,國務院在深圳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提出房地產信貸要「穩住存量、嚴控增量」,並首次提出建立「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房地產金融」監控上升到了制度層面。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聯合召開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業界所謂的「三道紅線」新規,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凈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不得融資。除了三條紅線,拿地銷售比不高於40%,連續3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負,需要對拿地資金來源等做出解釋。

銀行授信政策如何調整

梳理各家銀行2020年半年度報告,其對房地產金融有所調整。詳情如下:

工商銀行:繼續強化房地產行業分類管理,商業性房地產領域進一步加強城市分類管理,重點支持符合調控政策導向的剛需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積極穩妥推進商業性租賃住房融資;強化保障性住房領域政策合規管理,從嚴控制商用房開發融資和商業性棚戶區改造融資,審慎把握房地產並購融資。

建設銀行:積極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要求,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通過大數據分析、風險預警模型等手段,優選貸款投放的區域、合作企業、合作樓盤和客戶,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需求。深入推進住房租賃戰略。

三大戰略之一的住房租賃戰略:深化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台應用,提昇平台活躍度,為政府監管、公租房管理、市場化房源交易等提供更好服務。截至6月末,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台累計上線房源超過2300萬套,注冊用戶2310萬。與廣州、杭州、濟南等11個試點城市簽署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戰略合作協議,向試點城市提供包括金融產品支持、房源籌集運營、信息系統支撐等一攬子的綜合服務。以旗下建信住房為載體,積極開展存房業務,盤活社會存量閑置房源,加大社會租賃房源供給。創新金融服務,扶持租賃企業規模化、專業化發展,保障房東和租客的權益,維護租賃市場平穩運行。積極參與國內首批住房租賃企業股權交易服務試點,探索為住房租賃企業獲得權益性融資的新模式。

中國銀行:嚴格落實國家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執行差異化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重點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性購房需求。

農業銀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購房需求,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實現穩健發展。截至6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4217.3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593.00億元。

招商銀行:按照「穩步投放、結構調整、限額管理」的總體策略,動態優化內部信貸政策。截至報告期末,本公司境內公司房地產廣義口徑風險業務余額5821.40億元(含實有及或有信貸、債券投資、自營及理財非標投資等業務),較上年末增加738.09億元,其中,境內公司貸款余額3256.2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13.57億元,占本公司貸款和墊款總額的7.23% ,較上年末上升0.42個百分點,主要投向優質戰略客戶,嚴控戰略客戶名單外增量投放。截至報告期末,境內公司房地產領域資產質量良好,不良貸款率0.21%,較上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領域監管政策持續收緊,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壓力加大。展望下半年,本公司將持續對房地產客戶及區域資產結構進行調整,聚焦中心城市和戰略客戶,繼續保持房地產領域資產質量的穩定。

推薦閱讀:

地產業巨變!房企三巨頭同時踩中「三道紅線」!

房地產行業游戲規則迎來重大變革,恆大、融創、綠地已踩中「三道紅線」……

股債雙殺,恆大發布經營數據反擊

在對網路傳言辟謠後,周五恆大系股票及債券再次遭遇股債雙殺,港股中國恆大股價收跌9.46%,恆大汽車收跌12.76%,多隻債券跌幅超過20%,顯示出市場信心仍然不足。

周五晚間,恆大接連發布多條公告,曬出經營成績單,對謠言做出有力回擊。公告顯示:

1、截至2020年9月24日,累計實現銷售人民幣5049億元,同比增長11.4%;銷售回款人民幣4521億元,同比增長51.3%。截至2020年6月30日,現金余額人民幣2046億元。

2、自2020年9月3日起,公司推出全國樓盤大優惠,計劃在2020年9月、10月兩個月累計實現人民幣2000億元銷售。

3、全國在建項目共866個,均在正常開工建設。

4、截至2020年9月24日,公司有息負債較2020年3月末已下降約人民幣534億元,融資成本下降2.24個百分點,提前歸還2020年9月25日以後到期借款人民幣435億元,各項降負債成效積極顯著。

5、公司成立24年來,共計借款20523筆,從未出現利息晚付、本金逾期歸還的情況。

當晚,中國恆大還發布了分拆物業管理業務上市獲港交所批准公告,恆大汽車公告披露了擬在科創板上市的更多細節。

恆大、融創、綠地同時踩中「三道紅線」

中國恆大曬出的穩健經營數據為投資者送上定心丸,不過,從財務指標來看,恆大的杠桿水平仍處高位,超過頭部房企整體水平,同時踩中「三道紅線」。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等在北京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明確了12家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此前業內盛傳的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新規將於2021年1月1日落地。

「三道紅線」主要涉及三個指標,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凈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這三個指標也是當前分析房企經營的核心指標,後續也成為監測房企經營的重要內容。

根據規定,如果三道紅線全部觸及,房地產企業的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觸及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觸及一條,增速不得超過10%;均未觸及,不得超過15%。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昨日表示,「三道紅線」是行業重大游戲規則的改變,這次(三條紅線)的監管是穿透式的,明股實債、表內表外全覆蓋,之前的財務技巧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對所有的開發商都是挑戰。 三條紅線的影響力不亞於2012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

證券時報·數據寶根據半年報數據對2020年上半年合同銷售金額排名前15的內地上市房企(A股和港股)涉及的相關財務的指標進行了統計,頭部房企杠桿水平和債務風險呈現巨大差異。

1、9家頭部房企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過紅線

TOP15房企中,9家公司剔除預收賬款(預收賬款+合同銷售科目,下同)後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中國恆大杠桿率最高,達85.28%,綠地控股、融創中國、碧桂園這一杠桿水平均超過80%。

2、頭部房企凈負債率分化程度高

以(帶息債務-貨幣資金)/所有者權益的比值衡量房企的凈負債率水平,數據寶統計,TOP15房企中,中國恆大、融創中國和綠地控股的凈負債率大幅超越100%的紅線。其餘12家房企的凈負債率水平大多維持在70%之下,風險相對可控,萬科A、中國海外發展(中海地產)、招商蛇口、新城控股凈負債率不到40%。

從歷史走勢來看,中國恆大、融創中國和綠地控股三家高杠桿房企的凈負債率長期運行在100%之上,並在2017年左右達到頂峰,隨後下滑。中國恆大凈負債率在2018年後再度抬頭,連續多期反彈。

3、5家頭部房企短期償債風險高

以貨幣資金/短期帶息負債作為現金短債比指標,衡量房企的短期債務風險。數據寶統計,TOP15房企中,中國恆大、融創中國、綠地控股和中國金茂的現金短債比不足1倍,越過紅線。中國海外發展、龍湖地產現金短債比最高,分別為5.25倍和4.55倍。

4、恆大、融創、綠地同時踩中「三道紅線」

綜合三條標准來看,TOP15房企中,中國恆大、融創地產和綠地控股同時踩中三道紅線,按照規定,未來有息負債不能再增加;中國金茂觸及兩條紅線;保利地產、中國海外發展、龍湖地產、華潤置地和金地集團三條紅線均未踩中。

限制債務擴張規模對頭部房企影響幾何?

根據規定,房企對「三道紅線」的踩線情況直接影響了其有息債務擴張規模。如果三道紅線全部觸及,房地產企業的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觸及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觸及一條,增速不得超過10%;均未觸及,不得超過15%。

那麼,頭部房企過往的有息債務擴張速度如何?

數據寶統計,TOP15房企中,9家公司2017至2019年有息負債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遠超新規的限制,融創中國和新城控股有息負債增速最快,超過40%。僅有中國恆大、中國海外發展和綠地控股三家頭部房企近三年有息負債復合增速不超過15%。

在近年債務加速擴張的背景下,「三道紅線」對債務擴張的限制將會對多數房企的債務融資帶來較大影響。

2020年中報數據顯示,TOP15房企有息債務擴張速度有所放緩,僅有萬科A、龍湖地產、金地集團和綠城中國的有息負債同比增速超過20%。

㈢ 哪些網貸平台不上徵信

①易借金、招手貸、掌上花、秒你貸、嗨錢、錢站、快金、拍拍貸、曹操貸等等這些平台不上徵信。
②普通貸款:發薪貸、現金巴士、親親小貸、達飛雲貸、我來貸、你我貸、指尖貸、曹操貸、麥芽貸、神燈小貸、玖富叮當貸、么么貸、魔法現金、給你花、51人品貸、月光足、先花一億元、中騰信、缺錢么、快貸、江湖救急、嗨錢、錢站、銅錢貸、借錢快、迪迪好貸、鼎及貸、樂寶貸、速貸熊、甜橙小貸、藍領貸、小牛貸款、原子貸、mo9、錢米錢包、滴答貸、隨手借、現金白卡、花無缺、瓜牛錢包;信用卡貸款:宜人貸、功夫貸、閃電借款、小花錢包、積木盒子;學生貸款:名校貸、久融金融、信通貸、愛學貸;分期貸款:程程白條、驢媽媽白條、秒白條、趣借吧、金東白條、99分期。
③徵信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和處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為客戶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和控制信用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
拓展資料:
徵信的覆蓋范圍有:
①信息規模最大:徵信系統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涵蓋人數最多、徵信信息收集最完整、覆蓋面最廣、使用最廣泛的徵信基礎資料庫,基本為國內每一個有信用活動的企業和個人建立信用檔案。
②接入機構廣覆蓋:立足社會融資規模口徑,徵信系統接入了所有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部分小額貸款公司等,部分保險公司信用保險業務開始接入,基本覆蓋各類放貸機構。
③服務網路覆蓋全國:徵信中心與徵信機構的緊密合作,使徵信系統的數據質量保持在高水平,實現了信用信息的第二天更新和徵信查詢的二級響應。
④非銀行信息採集實現新突破:為充分反映企業和個人的信用狀況,自2005年起,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推動將工商、環保、質檢、稅務、法院等公共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從16個部門收集17種非銀行信息。包括行政獎懲信息、公積金繳存信息、社保繳存及發布信息、法院判決執行信息、納稅欠稅信息、環保處罰信息、企業資質信息等。

㈣ 21金融研究:疫情之後,誰是銀行新「零售之王」

各銀行對「大零售」的爭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招行一直被銀行業界稱為「零售之王」,但零售頭把交椅的爭奪越發激烈。

例如,建行定位為「最大零售信貸銀行」。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在該行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建行零售業務貢獻度進一步提升,利潤總額佔比首次突破50%,最大零售信貸銀行地位更加鞏固。去年7月,工商銀行在北京發布「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工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第一」既包括經營規模第一,也包括經營質態第一,結構、質量、風控最優;既包括服務品牌第一,贏得客戶、同業、監管和 社會 的高度認同,也包括價值創造第一,營業貢獻和協同效應持續提升。

然而,在疫情之後,商業銀行面臨著零售業務獲客、信用卡發卡、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質量等多方面的考驗。截至6月末,5家銀行消費貸款較上年末下降,7家銀行信用卡透支規模減少,甚至1家股份制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萎縮。

疫情,正在考驗零售銀行的應對能力。

根據銀行半年報統計,2020年上半年,郵儲、招行、平安三家銀行零售金融業務收入佔比均超過50%,分別為65.99%、53.10%、55.30%;零售業務利潤佔比超50%的為建行、農行、招行、平安、江陰農商銀行,零售業務利潤佔比分別是56.71%、51.38%、53.91%、54.7%、55.09%。

受金融業向實體讓利、增加風險撥備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銀行利潤出現負增長。零售銀行業務利潤亦隨之下降,36家A股上市銀行中,19家銀行在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銀行利潤增速為負數。

6家國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已是個人銀行利潤總額佔比最高的上市銀行,個人銀行利潤總額佔比56%;建行957億元的個人銀行利潤規模也大幅超過「宇宙行」工商銀行,居上市銀行之首。

建行的零售業務利潤佔比首次突破50%。2020年1-6月,建設銀行個人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64.74億元,增幅17.36%,主要是利息凈收入增幅較大;減值損失227.17億元,增幅144.03%;利潤總額957.42億元,增幅11.47%,佔比較上年同期上升11.80個百分點至56.73%。

同期,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891.75億元,超過建行;但個人金融業務稅前利潤781.23億元,下降了6.88%,占該行利潤的41.3%,大幅低於建行。而在2019年全年,工行個人金融業務利潤總額1529.19億元,超過建行的1486.42億元。

不過,國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零售銀行收入增長最快的,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個人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1372.68億元、1113.56億元,同比增長20.32%、21.05%;個人銀行業務利潤總額分別是681.03億元、601.53億元,分別增長74.89%、18.74%。其中,農行的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已佔該行總營收的40.5%,反超公司銀行業務40%的佔比。

股份制銀行中,浦發銀行零售業務凈收入下降0.93%。浙商、興業銀行零售業務收入增速最高,分別為32.32%、22.38%。

具體來看,上半年,招行零售凈利息收入517.83億元,同比增長7.01%;零售非利息凈收入258.17億元,同比下降0.01%。其中,零售財富管理、零售銀行卡的手續費收入142.48億元、93.4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09%、下降2.23%。

招行利潤負增長主因上半年零售金融信用減值損失209.80億元,同比增加43.29%。該行上半年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332.16億元,同比下降13.28%。而從零售收入結構看,招行零售收入增速不及其他銀行,主要是個人貸款投放規模增長不及其他銀行,零售非利息收入尚未實現反彈。截至6月末,招行零售貸款佔比51.20%,較上年末下降1.4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0.81%,較上年末上升0.08個百分點。

「招行的經營風險偏好比其他銀行更低一些,因為負債端成本低,對不良的容忍度也不高,所以疫情對信用卡、消費貸產生影響之後,大部分銀行仍然會選擇居民加杠桿,但招行略偏謹慎一些。」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其餘股份制銀行中,民生、中信、光大、平安的零售銀行業務收入均明顯增長,但利潤下滑。光大、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利潤更是下滑78.95%、46.72%。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增加了信用減值損失,例如光大、平安的零售銀行信用減值損失是181.95億元、200.33億元,分別同比增加41.52%、78.04%。

從收入結構看,商業銀行零售銀行收入增加,主要來自利息,即在疫情期間逆勢加杠桿。

1-6月,光大銀行零售凈利息收入203.33億元,同比增長10.82%;零售非利息凈收入89.47億元,同比增長2.98%。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凈收入376.49億元,同比增長15.94%;零售銀行非利息凈收入196.13億元,同比增長6.24%。

城商行零售業務佔比仍較低,零售收入佔比均在40%以下。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的零售收入佔比分別是21.50%、28.84%、31.50%。寧波銀行個人業務營業收入72.08億元,佔全部營業收入的36.07%;利潤總額31.08億元,佔全部利潤總額的37.13%。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近幾年快速增長的個人貸款,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規模不及對公貸款。

今年1-6月,新增個人貸款規模最大的是農業銀行,新增個貸4378.98億元;其次為建行、工行,新增個貸規模也近4000億元,分別為3895.43億元、3863.07億元;中行、郵儲新增個貸規模分別為2967.01億元、2876.33億元。此外,招行、民生、興業個貸新增規模也均超1000億元,分別達1215.36億元、1008.15億元、1001.79億元。

然而,新增貸款中,個人貸款佔比大幅下降。此前2019年,四大行新增個貸規模佔比約50%或更高,實現兩位數增長。到2020年上半年,這一比例降至40%以下。此外,交行新增貸款中,個貸佔比自2019年的27%下降至17.8%;郵儲個貸新增佔比也自65.44%下降至59.99%。

作為業內零售標桿的招商銀行,個貸佔比也迅速下降,新增規模低於對公貸款。2019年,招行新增個人貸款4309.48億元,占當年新增貸款的66.99%,這一比例在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中最高。2020年上半年,招行個人貸款新增規模佔比下降至35.66%。

股份制銀行個貸佔比也大幅下降。2019年,中信、浦發、民生、興業、光大、平安的個人貸款新增佔比分別達65.35%、45.46%、43.20%、55.88%、36.88%、65.64%,但到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中的個人貸款佔比分別降至10.74%、22.72%、3.63%、31.70%、16.21%、36.02%。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冠疫情影響下,個人消費類貸款投放有所放緩,同期在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小微等對公貸款投放則創下 歷史 紀錄。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受疫情影響,很多個人貸款的投放出現困難。比如個人經營、線下消費、購房行為都被嚴重影響,甚至是凍結狀態。所以,上半年信貸投放結構中個人貸款佔比很低。到了5-6月,很多地方已經陸續恢復。

與之同時,披露消費類貸款的14家上市銀行表現不一,5家銀行消費貸款較上年末下降。

個人消費貸款投放方面,2020年1-6月,新增規模最大的為郵儲銀行,較上年末增加1858.62億元,增幅9.21%。個人消費貸款增幅最大的為建設銀行,建行也是個人消費貸款規模最大的銀行,規模為2558.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95%。

中信銀行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僅次於建行,為1937.10億元,規模較上年末下降5.73%。工行個人消費貸款1704.4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59%。農行個人消費貸款規模1808.65億元,增長7.63%。

在個人消費貸款領域,一些城商行的消費貸投放規模已超股份制銀行。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分別為1718.86億元、1610.96億元、1470.03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減5.60%、-7.98%、3.62%。

與之相比,股份制銀行中,光大、招行、民生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分別為1420.23億元、1310.05億元、953.83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05%、5.91%、5.81%。平安銀行的個人信用貸款「新一貸」余額1479.8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0%。

疫情之後,信用卡貸款也正在恢復。14家大行、股份行信用卡業務中,上半年50%的信用卡貸款增幅為負。

信用卡貸款規模最大的建設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為7745.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1%;其次為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兩家信用卡貸款余額6577.75億元、6522.3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97%、2.80%。再次為平安銀行,為5125.0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2%。

今年上半年,信用卡貸款規模下降最大的是中信銀行,余額4807.38億元,較上年末減少6.52%。浦發銀行信用卡貸款3938.8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56%。信用卡貸款增幅最大的為興業銀行,余額3794.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4%。興業銀行信用卡交易量較去年同期逆勢增長19.78%,累計實現交易金額超1.08萬億元。

個人貸款投放大頭仍在房貸,但增速已經放緩。例如,工行、建行、農行、中行、郵儲、交行個人住房貸款分別增加3202.77億元、2860.62億元、2593億元、2126.22億元、1440.12億元、613.80億元,增幅分別是6.2%、5.39%、6.23%、5.94%、8.47%、5.41%。招行、中信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新增922.26億元、550.00億元,較上年末增幅8.30%、7.23%。

在個貸中,各家銀行增速最快的是個人經營性貸款。在政策鼓勵普惠金融業務的背景下,一些銀行將部分或全部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放在零售業務條線,列入個人經營性貸款口徑。

四大行中,工行、農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幅均超20%。截至6月末,工行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加892.63億元,增長25.8%,主要是經營快貸、e抵快貸等普惠領域線上貸款產品快速增長所致。農行半年報稱,積極支持個私小微企業復產復工,加大普惠貸款投放,個人經營貸款3287.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4%。

在個人貸款口徑下的小微企業貸款中,民生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規模仍為最大,截至6月末余額4845.5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41%。其次為招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4465.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4%。

零售銀行業務中,代發工資始終是第一大獲客來源。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商業銀行也面臨如何繼續維持獲客能力的考驗。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個人銀行賬戶117.95億戶,較上季度末增加3.50億戶,環比增長3.06%,增速較上季度末上升1.63個百分點。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達8.42戶。

從銀行披露的獲客情況看,農行個人客戶8.47億戶,超過工行的6.64億戶。截至2020年6月末,工商銀行個人客戶6.64億戶,增加1403.0萬戶,其中個人貸款客戶數1437.4萬戶,增加36.1萬戶。農業銀行個人客戶總量達到8.47億戶,較上年末增加928萬戶;借記卡累計發卡10.77億張,較上年末增加0.18億張。不過,建行、中行未披露該行個人客戶總體規模。建行僅表示,於6月末的金融資產5萬以上客戶較上年末增加219萬人,個人客戶金融資產總量實現較快增長。借記卡在用卡量11.62億張。

10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中,4家股份制銀行個人客戶數破1億。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最多,達1.51億戶。

截至2020年6月末,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1.51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上年末增長4.86%;中信銀行個人客戶總數1.06億戶,較上年末增長3.77%;光大銀行零售客戶達到1.14億戶,比上年末增加1345.50萬戶,增長13.34%。平安銀行零售客戶數約1.02億戶,較上年末增長4.7%。

其餘股份制銀行中,截至2020年6月末,浦發銀行個人客戶(含信用卡)達到8882.1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32.87萬戶;興業銀行零售銀行客戶(含信用卡)8128.78萬戶,較上年末增加250.46萬戶;民生銀行零售戶數7744.9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00.06萬戶;華夏銀行個人客戶總數2833.0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31%,貴賓客戶446.0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68%。

已有銀行零售獲客出現萎縮。截至6月末,浙商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447.91萬戶,較年初下降5.63%;個人優質客戶71.21萬戶,較年初增長3.19%;月日均金融資產600萬元及以上的私行客戶數10719戶,較年初增長26.40%。

多家股份制銀行財報顯示,中高端零售客戶(業內一般對應招行金葵花標准,為個人日均AUM在50萬元及以上)大幅增長。

其中,截至6月末,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戶291.7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0.21%。中信零售中高端客戶97.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9.22%。光大中高端客戶比上年末增長14.75%。民生悠然(個人AUM為日均30萬元及以上)及以上客戶數123.4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7.52萬戶。平安銀行財富客戶88.27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3%;私行達標客戶(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資產超過600萬元)5.1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6.7%。

從零售獲客看,招行將零售獲客歸因於數字化轉型。招行中報指出,一季度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零售獲客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伴隨著復工復產加速,特別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對線上服務的有力支撐,零售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得到了高效的響應與保障,零售獲客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好轉,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快速增長。

中信銀行代發工資獲客增長較快。截至6月末,該行通過公私聯動實現有效代發工資客戶數532.09萬戶,較上年同期增長37.20%;有效代發額1966.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71%;對應客戶零售管理資產2302.24億元,實現對公基礎客戶新增1145戶。

城商行中,北京銀行零售客戶數2255萬,較年初增長61萬戶;寧波銀行個人客戶1451萬戶,比年初增長5%;上海銀行零售客戶數1705.45萬戶,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5.90%。南京銀行零售客戶總量突破2000萬戶。

問題在於,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銀行零售客戶數的增長,原因之一是,不少銀行通過與互聯網公司、手機廠商等線上合作開立以Ⅱ類、Ⅲ類銀行賬戶為基礎的電子錢包功能。對銀行來說,Ⅰ類戶才是主銀行賬戶首選。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業的網點增速在過去五年快速下滑,並且在2018年首次出現增速為負的情況。綜合眾多銀行近期年報,大部分傳統銀行的零售客戶數量、凈收入增速均持續放緩;新客轉化困難、老客運營不暢是零售銀行發展的主要痛點。

近年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已成為零售銀行轉型的核心指標之一。一方面,銀行可以此獲取手續費和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符合輕型銀行轉型方向;另一方面,AUM也可派生出低成本存款。

今年上半年,部分銀行零售客戶總資產(AUM)逆勢增長。招行、平安、光大銀行AUM增幅均超過10%。國有大行中,工行、交行、郵儲,以及股份制銀行中的中信、浦發、興業、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股份制銀行AUM增長,主要來自公募基金代銷規模猛增。招行、中信、平安、興業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同比增幅分別達207.03%、445.68%、184.0%、332.89%。

六大國有銀行AUM增長維持在個位數。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個人金融資產(AUM)總額15.5萬億元,較上年末的14.6萬億元,增長約6%。其中,工行個人存款11.5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代理銷售基金、代理銷售個人保險分別為3341億元、73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8%、-30%。

交通銀行未披露規模數據,截至6月末,交行管理的個人AUM較上年末增長8.17%;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1.12%;非貨幣基金銷量同比增長207.08%,基金類產品AUM規模較上年末增長30.05%。

郵儲銀行AUM規模10.7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約6.9%。其中,個人存款、個人理財余額分別達8.61萬億元、8476.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8.28%;代銷非貨幣基金、代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信託計劃734.05億元、215.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42.98%、45.14%。

股份制銀行中,AUM規模最大的是招商銀行。截至6月末,招行管理AUM余額8.2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6%。原因是零售獲客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好轉,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快速增長。

其中,招行零售客戶存款余額、零售理財產品余額分別是1.84萬億元、2.10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9.96%、11.58%;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實現代理信託類產品銷售額、代理保險保費分別為2567.09億元、2109.01億元、437.44億元,分別增長207.03%、9.31%、-10.75%。

雖然招行上半年零售收入增長較低,但該行的策略是做大資管規模。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表示,8萬多億元的AUM就像一個蓄水池,各種資產包括理財、基金、保險、信託、存款等,隨著客戶資產配置不斷地轉化,一定會沉澱出一些活期存款。

股份制銀行中,AUM增速最快的是平安銀行。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AUM為2.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1%。其中,個人存款余額6427.9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739.94億元,同比增長184.0%。

光大銀行AUM規模達1.88萬億元,增長10.46%。其中,零售存款余額8430.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22%。光大銀行未披露代銷規模,從業績收入情況看,該行上半年實現個人財富管理手續費凈收入38.25億元,同比增長62.37%。其中,代理理財收入、代理信託收入、代理基金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17.03%、60.75%、32.52%。

中信、浦發、興業、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中信、興業銀行個人AUM規模大致相當,均在2.26萬億元左右,規模分別較上年末增長7.54%、5.71%。興業銀行個人存款余額7085.2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39.20億元。基金產品銷售、標准凈值型期限型理財產品銷售分別是618.28億元、13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2.89%、126.90%。浦發銀行個人AUM規模2.2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17%。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實現34.25億元,同比增長25.05%。浙商銀行個人AUM余額5217.36億元,較年初增長6.58%。

城商行中,截至6月末,寧波銀行個人客戶AUM總量4913億元,較年初增加521億元。其中儲蓄存款1874億元,較年初增加282億元;基金保有量328億元,較年初新增222億元。

這些銀行中,私人銀行AUM增速尤其快於其他財富客戶。

截至6月末,第一大私人銀行——招行私人銀行(私行標準是個人AUM為1000萬元及以上)客戶AUM總資產24973.9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94%;戶均總資產2743.36萬元,較上年末增加11.70萬元。其次是工商銀行私人銀行(私行標準是個人AUM為800萬元及以上),管理資產18299億元,增長17.7%。

此外,建行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16743.3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93%;中行私人銀行管理資產余額1629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256億元。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私人銀行AUM分別為9230.55億元、6487.61億元、4268.2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8%、13.04%、14.22%。(本文摘自《中國金融業發展趨勢報告(2020)》,該報告將於2020年11月10日-11日召開的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對外發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㈤ 央行上海總部: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358億元 同比少增875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人民銀行上海總部7月15日消息,2019年上半年上海貨幣信貸運行情況今日發布。

一、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358億元,外幣貸款增加25億美元

6月末,上海本外幣貸款余額7.8萬億元,同比增長8.0%,較同期全國貸款增速低4.5個百分點。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7.2萬億元,同比增長9.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和1.5個百分點。

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358億元,同比少增875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1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9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831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18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6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18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08億元,同比多增106億元。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980億元,同比多增55億元。

6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56億美元,同比下降13.2%。上半年,外幣貸款增加25億美元,同比少增2億美元。6月份,外幣貸款增加24億美元,同比多增22億美元。

二、上半年人民幣個人住房貸款增加537億元,境內非金融企業票據融資增加637億元

上半年新增人民幣住戶消費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537億元,同比多增254億元;個人汽車消費貸款減少51億元,同比多減191億元;個人其他消費貸款增加283億元,同比多增168億元。

上半年人民幣境內非金融企業固定資產貸款、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和並購貸款分別增加1046億元、637億元、223億元和220億元,同比分別少增55億元,多增526億元、93億元和23億元;貿易融資減少97億元,同比多減271億元。

三、上半年非金融企業貸款主要投向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製造業,房地產開發貸款減少29億元

當月新增的本外幣非金融企業貸款(不含票據融資)按貸款投向劃分,主要投向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製造業,三個行業貸款分別增加641億元、443億元和268億元,同比分別少增286億元、187億元和58億元。上半年投向境內大型企業的貸款增加635億元,同比少增1460億元;中型企業貸款增加1100億元,同比少增248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減少152億元,同比少減236億元。

上半年本外幣房地產開發貸款增加343億元,同比少增210億元。按貸款用途分,住房開發貸款增加232億元,同比少增70億元,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增加108億元,同比少增21億元;商業用房開發貸款增加220億元,同比少增26億元。

四、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8164億元,外幣存款增加104億美元

6月末,上海本外幣存款余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11.1%,較同期全國存款增速高3個百分點。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2.2和5.9個百分點。

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8164億元,同比多增436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123億元,同比多增192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24億元,同比多增177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654億元,同比多增83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713億元,同比多增1304億元。6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734億元,同比多增2694億元。

6月末,外幣存款余額1342億美元,同比增長9.1%。上半年,外幣存款增加104億美元,同比多增0.5億美元。6月份,外幣存款增加32億美元,同比多增48億美元。

五、上半年人民幣個人大額存單增加1715億元,境內非金融企業結構性存款增加1069億元

分部門看,上半年人民幣個人存款中大額存單增加1715億元,同比多增1115億元;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分別增加542億元和78億元,同比多增330億元和562億元;結構性存款增加262億元,同比少增478億元。

人民幣境內非金融企業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和活期存款分別增加1069億元、659億元和408億元,同比分別多增4億元、766億元和1551億元;保證金存款、協定存款和定期存款分別減少949億元、536億元和323億元,同比分別多減2330億元、少減122億元和60億元。

㈥ 一季度銀行業新增貸款近7萬億元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黃生)近日,央行公皮舉布了今年6月份我國多項金融數據。數據顯示,今年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6%,預期增長8.2%,前值增長8.3%;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加3.67萬億元,預期2.89萬億元,前值1.92萬億元;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2萬億,預期1.85萬億,前值1.5萬億。

據悉,今年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分別增加6200億元和3086億元。其中,6月份企業部門賀閉貸款14591億元,同比多增5313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1019億元,短期貸款減少960億元。居民新增貸款8685億元,同比少增113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減少1906億元,同比少增1116億元。此外,各項貸款余額增速為12.3%,比上月高0.1個百分點,實體信貸繼續保持強勁。

多位業內人士對人民網記者表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不僅高於5月新增規模,也高於近5年來的歷史值,遠超市場預期。其中,信貸高增長主要是由於部分貨幣供應導致票據融資明顯回暖。同時,企業中長期貸款繼續保持強勁,居民中長期貸款和金融部門貸款減少,也表明信貸結構繼續優化。

為什麼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超市場預期?

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文彥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受經濟增速放緩、信貸投放放鬆、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禪握裂影響,企業票據融資同比多增4851億元,而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3086億元。前者是後者的1.57倍,可見票據融資是6月信貸走強的主要原因。

「6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超出預期,要麼是因為信貸需求強勁,要麼是因為年中到來,銀行增加了資產。」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文彬對人民網記者表示,總體來看,今年6月企業中短期信貸有所改善。

同時,對於6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的增長,胡文彥認為這是2019年8月份以來高增長趨勢的延續,因為企業利潤的高增長帶動了投融資需求的增加;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製造業、小微企業和綠色金融的信貸支持;隨著金融力度的加快,基礎設施配套貸款需求增加。

對於6月份居民部門新增貸款,胡文彥分析,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減少1193億元,反映出各地從多個角度收緊樓市的政策效應有所加速,流向房地產的資金持續放緩,也預示著未來房地產投資可能面臨較大的放緩壓力。此外,6月份居民短期貸款同比多增100億元,結束了連續兩個月的收縮態勢,表明此前嚴控消費貸款和經營性貸款的調控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後,逐漸趨於正常,消費邊際回升也有利於居民短期貸款的回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人民網記者表示,6月樓市成交量並未萎縮,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並不疲軟,使得居民和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雙雙堅挺,均較上月有所增加。

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預期,也是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止跌的原因之一。

「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加3.67萬億元,同比多增2008萬億元。與3月以來連續減少1萬多億元相比

相關問答:銀行貸款專家請進!

我來大致講一下。根據二套房政策,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央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1.1倍。查了下2014年1月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為6.55,所以你的貸款利率最低應為7.205(注意:最低)。

根據你的貸款金額、期限、月還款額,我倒推你的貸款利率大致在9.8左右,也就是說在貸款基準利率上上浮1.5倍。

至於銀行說的不提前還貸的話,利率會下浮,這是因為目前央行貸款基準利率下浮了,你的貸款利率自然也要下浮。

相關問答:專家:年輕人要勇於貸款買房,否則將來房價上漲,後悔的還是自己。對此你怎麼看呢?

我買房比較早。

我在一個五線地級市,單位分了套小福利房,三室一廳。位置好,通風採光樓層都不錯,就是很小,4萬。

06年,在步行街附近,買了一套小一室一廳出租,6萬。

08年,在步行街附近,買了套學區房一室一廳出租,12萬。

09年,在步行街附近,買了套140平米的三室兩廳住房自住(單位分的房子實在太小了),28萬。

16年,買了個二手車庫,10萬。

現在,一共有四套房子一個車庫。一套大的自己住,三套小的出租。車子有地方停,車庫出租給別人當倉庫。

我買房的時候房價還沒有漲,但沒有人願意買房。

很多人的心態:『』活人還能被尿憋死?還能住到大馬路上?『』

何況,當年錢存銀行,利息挺高的。年息8,9,有時還『』貼水『』(利息之外,每存一萬,補貼五十元)。具體利率記不得了,反正租金(那時租金低),比房本利息只高一點點。而且出租房子很操心,吃利息很省事。

所以,看笑話的人很多。笑話我自找麻煩,給自己套上沉重的經濟枷鎖,卻沒有太多的好處,一個勞碌命。

我並不知道以後房價會大漲。

我家祖上是地主,習慣置田產。奶奶娘家在鎮上,代代跑河運,習慣置商鋪。先祖認為貨幣通貨膨脹,不如產業妥當。

解放後因產業吃了虧。家庭成份不好,田產,房產被沒收。我爸軍校畢業,只能轉業。

可現在是和平年代。

置產業的念頭,蟄伏而出。商鋪買不起,就買小房子出租。

每套房子都是借錢買的。

第一套(4萬),單位分的房是借錢買的。工作十餘年,才還清。

第二套(6萬),自己五萬,剩下的一萬,找父母借的。又借了三千,鋪了地磚,刷了白牆,鋁合金窗和防盜門是現成的。

第三套(12萬),完全是借的。二手房,不用裝修。

第四套(28萬),完全是借的。首付借了十萬,公積金貸款十八萬。又借了五萬裝修。

我父母單位分的有房,身體好,沒花銷,略有積蓄。妹妹也有閑錢。我可以隨便借到錢買房,房價也不高。

但借的錢要還,我又是個急性子,不把錢還完,心裡不踏實。

房價雖然不高,可那時工資也不高。借的錢就是巨款,預計很多年才能還清。我又是無債才能一身輕的急性子,精神壓力真大呀。

那幾年過的真苦。

每個月工資到手,就掰著手指頭計算能還多少。租金到手,轉手就還錢了。

說來好笑,我幾乎月月還錢。一千兩千的還,零敲碎打的還,有一點錢就趕緊還,並沒有湊成整數再還。

朋友笑話我,借錢給我,要有好記性,還要先學會算賬,准備一個流水帳本,才能算清我己還了多少錢,還差多少錢未還。

(我不賴帳不啃老,有借急著還,因為祖上是開明鄉紳的遺傳?呵呵)

吃的,穿的,用的,無一不節省。

除了每年暑假帶孩子旅遊(窮游),幾乎沒有生活費之外的開支。

看我笑話的人真多。

先笑話我買房多餘,腦子被驢踢了:『』你能睡幾套房子,買那麼多房干什麼?『』

『』錢存銀行省事,出租房子麻煩。又多不了兩個渣渣錢,卻要操不完的心。何苦?『』

房價漲了,先買房的我似乎佔了便宜。觀眾不舒服了,故意忽略到我要還款(辯解無效),故意當我是大富豪,笑話我摳門。

隔幾天,就有人笑嘻嘻的對我說:『』你這么多房,這么有錢,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攢那麼多錢干什麼?錢財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真是現代嚴監生,中國葛朗台,准備把錢帶到棺材裡嗎?『』

我:??

(哪有攢錢?哪有積蓄?買房而負債,『』負翁『』還款中)

也有人誠懇忠告:『』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要及時享受呀!人若沒了,別人睡你房子,用你老公,打你孩子,花你的錢。你捨不得花辛辛苦苦的攢錢,給別人用了,你甘心嗎?『』

我:??

(好有道理。忠告我的,你自己呢?再說,我留給我孩子不行么?)

從06年到現在,13年了,買房的本錢早己收回。

我這樣樸素的百姓,一向沒有大的購買慾望。有了房租補貼,買點小東西,出門旅遊,比身邊人大方一點點。

人際交往禮尚往來中,格局大了一點點,自我感覺滋潤,很舒服。

專家的話,聽不聽是一回事。信不信,又是另一碼事。自己思考。

我個人認為,現在投資買房不劃算,自住可以買。

㈦ 2019年普惠金融科技行業分析報告

目前,民眾能夠更廣泛地享有金融服務,賬戶和銀行卡的普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運用,使得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不斷提升。

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金融機構通過設立網點、布設機具、設置便民服務點、流動服務站、助農取款服務點等多種手段,創新覆蓋方式。

普惠金融重點領域供給持續增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增量、擴面、降本、控險平衡發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力度不斷加大,金融脫貧攻堅精準發力,各項服務可得性進一步提升。

金融服務廣泛性和便利性不斷提升

賬戶和銀行卡的普及是民眾獲得金融服務、消除「金融排斥」的第一步。目前我國人均擁有的銀行賬戶數量和持卡量均處於發展中國家領先水平。

根據中國中國人民銀行數據,2013-2019年上半年,我國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量及銀行卡人均持卡量不斷上升,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人均擁有7.6個銀行賬戶、持有5.7張銀行卡,較2014年末分別提高60%和50%。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銀行業「大零售」戰略背景下,誰是「對公」之王

對公(公司金融業務)與零售(個人金融業務),此消彼長。

在經濟增速下行期,「大零售」戰略邁進之際,對公業務作為銀行業基石,稍顯落寞,多個大行以及股份行、城商行對公業務利潤同比呈現負增長態勢 ,比如零售趕超工行的建行,還有郵儲、交行、招行以及以對公見長的民生銀行等。

有起亦有落,比如農行今年上半年對公業務利潤同比增長35%,增速居國有大行之首,股份行中的光大、平安銀行、城商行如南京銀行等也顯見發力。

對公業務,規模是一大制勝關鍵。四大行對公貸款投放毫無疑問具有「壟斷」優勢,超過所有其他上市銀行累計之和。

在對公業務上,工農中建四大行是主力,上半年四大行公司銀行業務收入均超過1000億元, 「宇宙行」工商銀行無疑是王者

工行對公打底,營收和利潤遠超其他銀行,也是對公業務收入增速唯一突破兩位數的大行。

2019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公司金融業務收入2088.90億元,同比增加12.76%;利潤總額875.16億元,同比增加9.98%。從對公業務客戶結構看,2019年6月末,工行公司客戶762.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59.5萬戶。公司類貸款9.91萬億元,增加4871.52億元;公司存款12.41萬億元,增加9244.54億元。

該行財報稱,其信貸結構調整上,基礎產業板塊和幸福產業、先進製造業、物聯互聯三大領域實現較快增長。支持基礎設施在建及「補短板」重大項目、國家級戰略區域、民營企業和普惠金融等重大戰略實施。

零售有起色的建行公司銀行利潤則出現負增長。建行和農行對公業務收入增速相差不大,但利潤相差極大,原因在於信用減值損失 。[中騰泰戰略]

2019年上半年,建設銀行公司銀行業務實現利潤總額438.76億元,同比下降10.72%,占利潤總額的22.95%;與之相比,該行個人銀行業務、資金業務分別實現利潤總額858.89億元、477.3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40%、23.40%。導致建行公司銀行利潤負增長的原因,是公司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1343.52億元,增速僅為1.96%,在六大國有銀行中最低;該行公司銀行的信用減值損失618.84億元,同比增加52億元。

農業銀行對公業務僅次於工行,且對公業務利潤增速為六大國有銀行最高。2019年上半年,農行對公業務收入1424.87億元,同比增長2.17%;利潤總額731億元,同比增資35%。其利潤增速較高,也與信用減值損失有關,該行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369.77億元,同比減少167.95億元。

中國銀行對公業務收入1126.32億元,同比增長6.11%;其中中國內地公司金融業務營業收入980.46億元,同比增長5.72%。

實際上,對公業務基本為四大行所「壟斷」。

據統計 ,對公貸款中,截至6月末,四大行對公貸款規模超29萬億元;另外郵儲、交行對公信貸合計超5萬億元。9家上市股份制銀行對公信貸規模總計不到15萬億元;13家A股上市城商行對公貸款總計3.78萬億元

從增量看,四大行上半年對公信貸投放均在3500億元附近及以上,總計投放1.7萬億元。其餘銀行中,僅交行、浦發對公信貸投放超2500億元,興業、郵儲對公投放分別超1500億元、1400億元,其餘銀行均在千億以下。被業內稱為「零售之王」的招行上半年對公信貸投放不到600億元,余額1.83萬億元。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指出,這與四大行傳統優勢有關,四大行在上世紀80年代成立之後多年從事專業銀行業務,如工行的工商業貸款、建行的建築類和基建貸款、農行在縣域及三農的布局等。即使在股份制改造並上市後,由於其深耕多年,且資金實力雄厚,與央企、國企保持常年穩定的合作關系。

與國有大行相比,近年來,向「大零售」轉型步伐加快的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卻顯得不那麼「耀眼」,其背後是,股份行對公業務出現分化,且與零售業務增速差距越來越大。

招行上半年批發金融業務收入562.42億元,是唯一負增長的股份制銀行;批發金融利潤231.50億元,同比下降3.4%,而該行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388.20億元,同比增長20.97%。即使在中收領域,上半年招行批發金融業務非利息凈收入也僅為181億元,同比減少7.05%,遠不及零售金融業務非利息凈收入261.61億元,同比增長7.07%。[中騰泰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興業銀行,該行未披露對公業務收入數據,但對公信貸投放猛增,為對公貸款增長最快的股份制銀行。

2019年上半年,興業銀行對公存款余額突破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899億元; 對公貸款余額接近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30億元。

記者獲悉,興業銀行高管在其業績會上表示,該行下半年計劃新增貸款投放2400億元,布局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北京和福建,重點行業選擇上圍繞國家政策,包括基建、高端製造業、能源、冶金、消費。

其餘股份制銀行中,2019年上半年,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對公業務收入分別為470.96億元、500.33億元、268.35億元、264.79億元,分別增長7.92%、13.29%、21.35%、8.53%;對公業務利潤分別為154.63億元、268.32億元、80.24億元、27.46億元,分別增減6.23%、-5.23%、95.61%、151.01%。

多家股份制銀行對公信貸投放增速極低,將業務重心全面轉向「大零售」。太平洋證券分析師董春曉認為, 宏觀經濟環境仍面臨不確定性,企業擴張積極性不足,對公貸款的有效需求其實是不足的。

她表示,從銀行的角度看,雖然已實施MPA管理,央行也不會像過去對銀行分配額度,但仍有隱形額度限制。除MPA考核裡面算出來的上限,也有監管機構的窗口指導。在有限的額度里,投放零售貸款的意願肯定是更高的,因為零售貸款收益率高、不良率低。

不過,各家也要權衡,因為對公客戶也是非常優質的存款客戶。不同銀行策略不同。例如,平安銀行明確轉型零售,新增信貸向零售傾斜,壓降對公;同樣提出轉型零售的中信銀行則有不同。

相對股份行,城商行對公體量再下一大台階。

對公信貸投放最大的上市城商行北京銀行,上半年對公信貸超9167億元,超過浙商銀行的6125億元,但不及華夏銀行的1.23萬億元。

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對公貸款體量在5700億元左右,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的對公貸款體量為3865億元、2732億元、2255億元。

2019年上半年,上市城商行的公司銀行的收入普遍增長,但利潤分化,部分城商行負增長,且存在「票據沖量」現象。

城商行公司銀行收入與地域高度契合相關,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商行規模更大,收入更高。

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的對公業務收入最高 ,2019年上半年分別為181億元、180億元、136億元,分別增長1.37%、18.05%、18.96%;對公業務利潤總額分別為96.5億元、93.8億元、40.8億元,分別增減15.11 16.70%、-9.82%。這三家城商行的對公收入甚至超過總部位於杭州的股份制銀行——浙商銀行,浙商上半年對公業務收入133億元,同比增長15%。

此外,2019年上半年,地處江浙的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的對公業務收入分別為87.9億元、62.7億元、51.7億元,分別增長24.95%、31.36%、22.74%;三家城商行對公業務利潤增速也極高,分別為40.97%、36.21%、29.33%。[中騰泰戰略]

地處內陸的城商行表現不一,今年上半年,長沙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的對公業務收入分別為41.9億元、24.1億元、23.4億元、19.7億元,增速分別為3.47%、-6.46%、47.77%、6.01%。對公業務利潤總額方面,長沙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蘇州銀行、西安銀行分別為17.4億元、17.6億元、25.6億元、8.8億元、3.9億元、7.6億元、10.4億元,增速分別為-17.87%、68.38%、23.23%、-47.42%、-47.26%、0.67%、-4.06%。

起落之間,對公業務的擔憂逐步顯露。「整個信貸團隊的話,其實從我們來講,感覺還是有『斷層』的風險。」一位國有大行支行對公業務人士直言。

她表示,現在轉型零售,對公信貸投放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沒有像前些年那麼旺盛。 十年前的對公條線是非常「牛」的,現在明顯地被零售條線超越,而且在全員零售的情況下,對零售的重視程度比對公要高得多。

董春曉認為,銀行業整體向零售業務轉型已是趨勢,整體看零售貸款營收佔比會持續提升。從部分銀行三季報看,對公貸款的不良率已經趨於穩定,不良集中爆發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一位股份制銀行支行人士坦陳,公司金融產品「大家差不太多,營銷上已經是白刃戰,要麼資金價格很有優勢,要麼『關系』到位。因為產品同質化嚴重,客戶找誰不找誰有時沒什麼差別。」

除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全行業大零售轉型、利率市場化等顯而易見的原因,對公業務的深層邏輯也在發生變化。

上述股份行人士說,對公業務存量時代,從經營策略上講,銀行已經從「做產品」到「做客戶」,已經發展到「一戶一策」設計產品解決方案,並且注重客戶用戶體驗。作業方式上,更注重合規與內控,頻繁強調盡職免責,「大銀行小銀行一樣」。

對傳統的「對公」人而言,正處在時代的變革口。

一位華北大行人士表示,對於大型銀行而言,對公業務仍是未來的基石,對公和零售兩條腿不能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但是近兩年,很多銀行在總行成立戰略客戶中心、大客戶中心,大量優質的集團客戶上收。這雖是行業趨勢,但優秀的對公客戶經理也隨之「吸走」,導致很多分支機構對公中間力量相對薄弱。

該人士表示,對公業務團隊和業務經理不是靠培訓,也不是靠看文件就能培養出來。一定要有優秀的培訓體系,但在整體經濟環境下行情況下,對公前端業務沒那麼忙,不良資產處置倒非常忙。

公眾號:中騰泰戰略

關 於 中 騰 泰

閱讀全文

與2019年6月全國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貸款公司不退押金報警有用嗎 瀏覽:856
別人貸款亂填我手機號 瀏覽:72
想在農行貸款60萬 瀏覽:674
農行貸款一般多久可以審批下來 瀏覽:297
小額貸款培訓手冊 瀏覽:776
公積金貸款從交資料到放款需要多長時間 瀏覽:792
ccb建融家園無息貸款是怎麼回事 瀏覽:732
網上貸款有何風險 瀏覽:63
山東農村信用社免息貸款 瀏覽:162
擔保公司汽車貸款的壞處 瀏覽:43
小額銀行貸款選什麼銀行 瀏覽:425
買房貸款銀行要把消費貸還上 瀏覽:267
余額寶首套房貸款嗎 瀏覽:860
手機哪裡有正規貸款 瀏覽:51
天津泰達大廈的貸款公司 瀏覽:180
江西九江建行小企業網上貸款 瀏覽:696
貸款審核是用手機審核嘛 瀏覽:861
公司貸款額和資產總額的關系 瀏覽:530
現農村借貸款怎麼個借法 瀏覽:373
雲省農村信用社貸款條件 瀏覽:393